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

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文1

1997年,公司开始会计电算化,我发现财务行业变成夕阳产业,没有多大的职业发展前景。于是,我选择到一个跨国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懂得什么是财务杠杆的财富放大效应的我,在做好人身保险以及家庭风险保障储备后,开始尝试投资。

1998年,凭着30万元原始资金和良好信用,我到银行按揭了70万元,开始投资房产。在我的同龄人当中,我是第一个向银行借钱的,当时很多朋友都还很难接受这个做法。因为贷款投资要支付银行的贷款利息和承受很大的风险。但是,我相信自己的眼光和风险承受能力。凭借这100万元,我在不到两年内就打了个滚儿,净资产快速增值到七位数。后来,很多人纷纷贷款进入楼市。而此时的房产投资收益已经降到不到10%。所以,两年后我很快从房产投资脱身。

在2001和2002年两年里,凭借自己在投资方面的积累,我开始做理财顾问。刚开始,我做的只是协助朋友进行多种资产的系统组合和配置。在这期间,我拿到了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国际会计专业硕士文凭,并攻读了美国金融管理学会“美国特许财富管理师(CWM)”,正式成为一名理财专家。

凭着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积累,我开始以技术和部分现金入股,投资一些高科技方面的实业投资。之所以选择实业项目,一方面因为我有在实业房产、能源、零售业、文化传媒和金融行业等领域的项目投资运作经验,觉得这比股市投资的成功率大很多。另一方面因为我无法把握股市的系统性风险,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且,我没有时间每天看盘研究行情,也不喜欢做投机随便把自己的钱投进去。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熟悉的实业项目投资并获得了很好的收益。于是在2004年,我开始研究私人理财市场,开始筹办大陆第一家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富晨理财。

我认为理财分三个阶段:首先是财富积累,其次是财富组合,而最后则将是弱化财富增值性,做到以“个人生活方式”为中心的财务自由和生活有效打理。我目前应该属于财富组合的阶段,理财更注重于把自己的财富组合起来,从而更好地享受财富增值的快乐,不为财富所困。

自我有系统的理财概念开始,我就坚持只做投资,而不做投机,尽可能把风险控制在自己可以掌握的范围之内。因此,这么多年,我感觉自己在投资上没有失误的地方,唯一遗憾的是2002年在上海做房地产投资调研的时候,我看到了地产方面的投资前景,但因自己的能力储备还没有达到一定程度,错过了前几年投资上海地产的机会。

我一向很注重风险保障和收益齐飞,因此,我的理财组合中保险占10%、保障型存款及流动性储备占30%、风险比较大但收益丰厚的创业型股权占30%、风险小而收益客观的实业项目投资占30%。

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 国际化战略 国际化人才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770(2010)010-060-03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商业银行纷纷提出了更加高远的战略目标,走国际化道路成为中资商业银行的战略重点之一。如何在与国外大型银行的竞争与合作中学习其国际化经营的经验和能力,无疑已成为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的首要问题。因此,学习战略是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选择,中资商业银行应站在战略的高度上,以全球为市场、以知识为源泉、以学习为手段来培育和发展国际核心竞争能力,构筑国际竞争优势。

一、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所需人才的特质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所需要的国际化人才,一是要能够制定投资并购策略和方案并推动战略落实;二是要能够组织领导中资商业银行海外投资新设、对外参股、兼并收购的实施工作;三是要能够根据授权代表总行或集团公司对被投资并购机构行使股东权利等。这就要求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三种国际化能力:

一要有国际营销能力。面对外资银行抢滩中国以及中资商业银行走出国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中资商业银行应迅速培育自己的国际营销能力,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建立全球化的市场网络体系。

二要有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能力。对于一个跨国经营的中资商业银行来说,如何培育本土化的国际人力资源开发能力,选择自身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合理的搭配,直接决定着国际化的成败。

三要有国际研发能力。在知识经济条件下,本土化的国际研发能力是国际化经营的商业银行成功拓展全球市场的关键。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当地的技术研发力量进行本土化研发,不断开发创造新的产品和技术支撑,提升中资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在东道国市场上的国际竞争优势。

二、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路径

国际化为广大中资商业银行提供了一个近距离学习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新型经营理念、先进的管理模式、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创新意识等隐性知识的机会。这些隐性知识植根于合作伙伴或竞争对手的组织内部,只有通过本土的、互动的近距离学习,才能为中资商业银行所获取,从而延伸其国际营销、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和国际研发能力。

(一)外向国际化与本土学习

一是通过设立海外分支机构进行国际化人才培养。中资商业银行的境外机构分布在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并且大多已经做到经营本土化、研究与开发本土化和企业风格本土化。在瞬息万变的全球市场中,这些海外分支机构的本土化过程培养了一批国际化人才。二是通过跨国并购进行国际化人才的培养。跨国并购可快速获取被并购银行的客户、网络及人力资源等,进而培育和发展新的核心能力,实现自身国际化能力的迅速积累。

(二)内向国际化与互动学习

一是中外资银行合作中的互动学习。中资商业银行引进外资战略投资者的目的有三个:补充资本金、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引进先进的技术。虽然实际效果有待改善,但总体上看,中外资银行的股权合作还是良性发展的。尤其是各中资商业银行伴随着与境外战略投资者的股权合作而开展的一系列培训合作,如RBS集团为中国银行提供了在司库、财务管理与战略规划方面的培训支持,汇丰银行向交通银行审计部派遣了专职技术专家进行了6个月的咨询培训,华侨银行向宁波银行提供了500万美元的培训款专门用于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培训。在中外资银行合作中,中资商业银行从管理经验与能力、文化影响、学习控制手段等方面开展与外资银行的互动学习,使中资银行拥有了更多的国际化竞争能力。

二是中外资银行在竞争中的互动学习。中资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不仅在合作中互相学习,而且业务竞争中也会互相学习,因为竞争会使外资银行的“市场示范效应”、“金融创新的示范效应”表现得更淋漓尽致。外资银行在华的快速发展,使中资商业银行清晰地认识到竞争是学习过程的开始,中资商业银行结合市场实践不断总结和完善竞争中的学习机制,提高互动学习的效率,可以实现国际化知识的获取与内化。

(三)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和整合

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使其经营活动与学习活动分布在全球不同的环境,并以此作为获取竞争优势的支点,但这些分布于不同环境中的活动必须彼此联系和协调起来,才能获得全球扩展的优势。

1.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协同效应

中资商业银行利用外向国际化中的本土学习和内向国际化中的互动学习,并使两个过程中分别掌握的国际化知识进行协同,即充分利用能够获益的各种潜在机会以及这些潜在机会与公司技能之间的紧密关系,实现成本减少或收入增加。从这一意义上讲,动态环境中的中资商业银行必须协同其内外向国际化的学习路径,通过持续的培训学习过程维持国际化人才知识与能力的独特性。中资商业银行在实施互动学习与本土化学习路径的基础上,应迅速构建全球的培训学习网络,通过内外向学习培训促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有机协同和国际化知识的交流与共享。通过全球学习培训网络协同内向国际化中的互动学习与外向国际化中的本土学习,使中资商业银行现有的国际化知识存量重新组合协同起来形成新的知识。如果这一组合所创造的新知识与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组织能力和技术能力相匹配,中资商业银行就基本实现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协同。因此,在全球学习培训网络的支持下,中资商业银行才有可能在国内外市场建立竞争优势,并最终获得可持续的战略发展。

2.双向国际化与人才培养的整合效应

全球学习培训成功的关键是要使国际化人才进入世界主要市场以获取竞争能力和当地知识,同时在全球市场对竞争活动和各地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全球学习培训战略能帮助中资商业银行摆脱把各国市场分割对待的做法,从而在中资商业银行内部整合分散在各国市场中的资源与优势,以争取最大限度地有效配置国际化人才资源。在全球学习培训网络中,包括总部和海外机构在内的每一个节点都能在国际化知识的获取、转移和创新中发挥作用,而来自于每一个节点的国际化知识都被整合进整个网络中以便产生出新的知识并将其转移到需要的任何地方。

内向国际化的运作与外向国际化的运作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整合更加强调全球学习培训过程的本质应是将中资商业银行在世界各主要市场上的竞争行动和知识技能整合起来,服务于全球经营战略的总体目标。具体而言,中资商业银行可在内向国际化中通过与来华外资银行的互动学习,吸收并积累适应于外向国际化阶段的必要经营知识;同时在外向国际化中实施本土化学习,由各个海外分支机构学习和汲取当地的经营知识并与母公司现有知识互动融合,以有效提高整个企业的知识存量和本土化能力;最后再进行内外向学习培训的整合,在全球范围内创造性地生产和转移新知识。

三、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国际化知识将在知识基础层被重新分类和去情景化,再融入到银行走国际化道路的共同愿景、组织文化和技术中。这就有必要设立专门的知识管理部门和增设知识主管,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培训机构就可以承担这一角色,其主要任务是了解银行国际化的知识需求,建立适于国际化知识共享的环境,监控国际化知识库的内容、质量、风格以及这些方面是否与银行走国际化道路的方向一致,并进行强制性的批量化的培训。

第一,与国际化战略相配合,构建国际化人才培训体系。一般地讲,国际化人才培训需求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与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战略目标和发展道路相配合的兼并收购和海外投资新设相关的培训需求;第二类是与海外机构的目标和业务相关的培训需求;第三类就是与个人绩效、个人发展相关的后备人才的培训需求。中资商业银行应紧紧围绕国际化战略发展的需要,安排资源整合国际化战略框架的实施。

第二,与时俱进构筑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内容。从内容上看,中资商业银行职工培训可以分为五个层次:知识补充与更新,技能开发,观念转变,思维技巧,以及心态调整与潜能开发。目前中资商业银行海外业务范围已经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领域,故国际化人才的培训内容应围绕这三方面内容的五个层次构建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层次分明的国际化人才培训新内容。尤其要注重新观念、新思维、新知识的培训;注重中资商业银行战略目标和发展前景的培训;注重专业知识培训、业务技术培训、基本素质培训、能力开发培训、思维技巧培训等。

第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建立国际化人才的全球培养网络。网络的出现为国际化人才的培训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网络培训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的产物,依托于网络,以电子化的方式提供全方位的课程在线培训,为员工提供全新的在线培训平台。这种培训方式可以降低培训成本、实现全员培训外,使培训项目质量可以得到事先控制、培训内容及时补充更新,机构遍布全球的银行职工可以立即接受最新的和一致的培训。

第四,努力做到学以致用,规划国际化人才的职业生涯。中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国际化发展目标,并结合国际化人才的发展需求,制订其职业需求战略、职业变动规划与职业通道,以实现国际化战略目标与国际化人才职业发展目标相统一。国际化人才培训的职业生涯管理,既要考虑“缺什么培训什么”,更要考虑培训的内容应该与国际化人才的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国际化人才的不同层次和相应的职业发展路径的不同,制订相应的培训计划,使培训既满足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需要,又充分考虑到国际化人才的个人发展。

第五,建立国际化人才培训的评估机制。鉴于商业银行国际化培训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高国际化人才素质,严格考核是保证国际化人才培训质量的必要措施,因此对受训人员要择优奖励和升迁就成为调动其培训积极性的有力杠杆。培训机构应遵循方向性、相符性、实用性、连续性、客观性、可靠性等原则,采用检查学习记录、实际表演评估、工作验证评估等多种方式,通过培训机构的事前评估、培训学员的事中评估以及培训机构的事后评估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以此判断培训是否取得预期培训效果。另外,还应该建立培训效果评估档案,为以后培训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之,目前中资商业银行尤其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都比较强,所以在培训过程中除采用“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来加强内向国际化的互动学习和外向国际化的本土学习外,更要注意加强理论基础和宏观层面的学习培训,对学员起到醍醐灌顶的作用,有可能更有利于国际化知识的传递和创新以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Grant R M, Baden-Fuller C. Acknowledge accessing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 .Journal of ManagementStudies. 2004, 411, 41(1) :61―84 .

2.何庆明等.战略并购与知识联盟的学习效应[J] .企业改革与管理,2009,(3),p36-37.

3.吴波等.企业间合作经验的学习效应研究[J]述评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4),p14-19.

4.顾庆飞.构建职业生涯管理的银行员工培训体系[J] .人口与经济,2009,p85-86.

5.谢泗薪等.中国企业全球学习战略的脉络与机理[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p86-93.

6.薛求知.全球学习效应:跨国公司行为新解释[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p184-189.

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文3

衡量内部审计师的工作效率主要体现为以现有的审计资源实现更好的审计目标或为完成既定的审计目标耗费更少的审计资源。不断地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地寻找差距、改进方法、总结经验,持续地全面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审计任务,并真正树立起审计人员的权威性和良好形象。

二、影响因素和问题所在

1.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和发挥

内部审计职能的履行与发挥程度将直接决定内部审计质量与效率的高低。当前,审计履职主要以对业务事项的检查为主,而对公司治理效果、全面风险管控体系、资源配给及绩效管理、战略督导等方面涉足不多,评价和验证不足,面向全行提供审计咨询服务不够,审计的深度、广度和高度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一定程度上导致内部审计层次不高、影响力有限、信息传导与反馈缺漏,这些都影响到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

2.审计队伍的稳定发展

内部审计队伍的稳定发展又是影响内部审计职能履行和发挥的关键因素。近几年商业银行虽然已建立了董事会下垂直管理的审计体系,重新组建和培养了一批较为专业的审计队伍。但是,作为派驻性质的管理模式、组织形态和从职的稳定性,以及目前涉及审计人员的职业规划与发展、归属感等,都一定程度上使得内部审计人员人心不稳,纠结于机构与职业长期稳定性的担忧。种种这些因素难免影响到审计履职的发挥和对审计事项的客观评价,进而对审计质量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3.内部审计方法的创新和改进

现行的审计项目在由传统的现场审计为主、非现场审计为辅逐步向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内部审计在组织形式、审计系统升级、审计技术和方法创新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探索,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随着内部系统升级和数据集中,新业务、新产品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瞬息万变,内部审计要有所作为,创新发展是关键。特别是在激活机制、引入和吸纳内审工作先进理念、掌握和应用科技手段、改进和创新审计方法等方面,更应多途径地推进创新发展,为不断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创造条件。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完善

目前审计过程中仍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审人员主要是从银行内部其他岗位转岗而来,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对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工具掌握不够,审计时较少地运用先进的风险审计模型;二是大部分审计人员缺乏对审计方法的提炼总结,审计人员之间经验、方法分享不够;三是受各种生产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约束,审计分析维度不够,造成审计分析的局限性和不完整性。

5.内部审计成果的转化和利用

近年来,通过实施一系列审计项目和推导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活动,内部审计在促进本行稳健发展的作用越显突出,审计成果得到较好的体现。但由于受传统审计惯性思维束缚、审计环境影响和审计力量不足等因素限制,审计发力点仍主要停留在以检查挖掘问题和风险为主,对审计成果的转化利用不够,审计成果难以转化为生产力,经营行同类同质问题屡查屡犯,后续整改不能解决根源性问题,不能真正起到举一反三地利用审计成果的作用。

三、解决方案和对策建议

1.从体制建设方面保证审计队伍长期稳定

党的十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改革的决定,商业银行必将在不断改革中发展,而内部审计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审计人员作为承载主体,需要建设一支能打硬仗,能啃硬骨头,且能与时俱进的精英审计团队,既保持在一定稳定从业环境下的长期历练,也具有良好职业发展前景和通道的成长机制,使人生出彩与本行事业相辅相成,促进公司与团队、个人的价值积聚。

2.从制度健全方面保证审计工作有序开展

要使审计质量管理有章可循,建立审计质量管理的常态化机制,必须进一步健全审计的管理、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一套系统详尽的审计工作质量评价标准,既为开展审计工作提供遵循,也为工作评价提供标准,为各项成果认定和审计责任追究提供依据,同时将质量控制结果与绩效考评挂钩,促进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降低审计风险发生概率,提升审计工作质量效率。

3.从业务创新方面保证审计工作有效推进

一是鼓励内部审计方法创新鼓励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方法的总结创新,注重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考察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变动规律,将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对各项业务和产品经风险评估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数据分析、编写审计方法、完善风险分析模型,以发现更深层次的问题。二是加强非现场日常监测。将非现场审计监测作为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来实施,由原来以单一的、静态的、不连续的审计监督,逐步转变为多方位、动态的、持续的审计监督,集中力量对本行重点业务、重大风险进行日常监控,防范系统性风险和极端事件的发生。

4.从素质提升方面保证审计工作高效运作

一是建立学习型审计组织。要充分发挥内审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能够自觉地持续进行职业培训和专业学习,不断丰富业务知识和专业见识,切实提高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二是加强审计人员日常培训。要充分利用审计项目间隙,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实现审计经验的交流分享。有针对性地邀请业务专家指导授课,快速储备新的业务知识,提供审计人员阶段性在各层级业务岗位的实践学习机会,定向培养审计人员专业化水平,促进审计专业能力的提升。

5.从过程监督方面保证审计工作取得实效

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文4

伴随危机的大规模裁员也如期到来,在美国,目前大约有53万人失业,这其中囊括了金融业、航空业、IT业等以往被人们羡慕的行业。随之波及的美国汽车业如不能及时找到有效的解救方案,那么就意味着还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员工加入失业大军。

在职场中的我们如何来应对呢?笔者结合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经验,根据当前及未来的就业情况提供一些建议,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些启示和帮助。笔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须做到“审时度势、蓄势待发”。

审时度势:2009年就业形势分析

1 整体形势分析

上述诸多迹象表明,本次危机已经由点到面、由地区波及全球,所涉及的领域也由虚拟经济逐步涉及经济实体,同时伴随的大量企业倒闭造成了失业率大幅提高,这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在最近几年中国每年均有1000多万的新增就业人口,其中新增的高校毕业生约占1/3至1/2。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而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将继续增加,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曾加52万人。如此多的就业人口再加上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国内2009年就业形势堪忧。

2 行业分析

虽然面对经济危机的刺虐,众多行业面临紧缩及裁员,但是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对人才还是需求若渴的,就像10月份,虽然有一部分公司取消了原定的校园招聘计划,但仍然有公司不但没有取消,反而大大增加了招聘量,达到了近千人。

如此迅速发展的行业环境及当前的经济环境,无疑给大家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不过,各位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但总体来说目前技术及相关研发人才的成长仍然明显落后市场的发展,例如,世界软件工程师大会称:中国软件人才缺口仍然持续巨大。企业的快速扩张,新毕业的计算机相关专业大学生进入企业后无法尽快上手,“过渡期”较长,导致软件行业成熟人才颇为紧张,一些拥有5至7年工作经验的成熟软件人才成为众多知名企业争抢的对象。面对软件人才的“一将难求”,许多企业虽然一再降低应聘门槛,提高薪资待遇,但仍然无法完成招聘任务。

蓄势待发

1 如何正确看待网上的各种建议

随着危机的发生,众多热心的专家和网友纷纷在网上展开了如何安全度过的建议和讨论,在这当中有中肯的建议,有闲来无事的调侃,当然更有无益且有害的损招。笔者摘录几条与各位分享,比如针对工作方面的有:不要辞职,不要换工作;多备份几个可以去的公司职位,多帮朋友留意工作机会,轮到自己找工作时,才会有朋友帮你,不主动要求老板涨工资,裁员往往从工资高的裁起。针对生活的有:存钱、买国债,或者双币存款,别买股票;e买车;勒紧裤带,让日子紧着过,在以上的建议中,还恳请大家根据实际情况斟酌采用,不要盲目效仿,如果你真有了合适的工作机会那该换还得换。

2 笔者建议

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对未来人才市场的预期与各位分享一下观点,总而言之就要“蓄势待发”。

①视野的蓄势:密切关注行业发展。

各位在IT和电子行业工作的朋友在一如既往的完成好本职工作之余,还要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也就是说要密切关注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该行业的形式发展以及自身企业的发展。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总是不能够孤立于社会而独立存在的,规划自身的职业发展是要看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行业的长远发展潜力以及所处企业在该行业的地位,如果选择对了则能顺势而上,如果选择错了不但不能扭转而且还会花费更多的时间/机会成本去寻找新的机会,诚如古人云“君子谋时而动,顺势而为”。

这次危机必然像大浪淘沙一样,淘过之后留下来是真正的金子。在市场风浪中越是在波谷的时候,越能够让那些真正有实力的公司踏浪前行、脱颖而出,而那些不具备实力及发展前景的公司则被卷入洪流中,成为历史,被人们淡忘。就像上次的“网络泡沫”一样,那些保留下来的公司在这些年当中得到了快速而平稳的发展。

②身心的蓄势:调整身体及心理健康。

这些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有能力战胜更多的疾病,但是同时也有一些疾病的发病率远远高于以往,经过科学的统计,有两种疾病悄悄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并在周围的亲戚和朋友中屡屡发现,这就是癌症和精神病。根据寻证医学的原理这两种疾病的发病原因虽然不能十分确切的认定到底由那些原因造成,但是精神压力过大确是众多原因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应如何加以调整才能面对此次危机带来的压力呢?

首先,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坦然接纳,既然危机已经发生了,就说明是应该发生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抱怨、牢骚满腹,那就等于用我们个人的力量去试图已经发生的事实,这是不可能的。仔细想来,既然已经发生了,怎么还能让时间倒转呢?所以,就只有面对,这样我们才可能把精力用在如何去正确的应对上,开拓视野、拓展思路去思考:在这种状态下,可以做何努力、做何工作,让自己走出困境,或者将损失降到最低。因此借着这次危机、各个企业在调整的时机,我们正好能够跳出平时纷繁芜杂的世界,让自己安静下来,对自身的工作现状和未来发展有一个审视、自省,也许会发现一个不同的自己,经过调整后会更有能力、也更自信地去面对以后的工作。

其次是放松。既要放松身体也要放松精神,放松身体的同时,精神也可以随之放松。比如可以去健身、游泳、练练空手道、合气道(大家可以互相合理合法地发泄一下),不喜欢热闹的可以听听音乐、练练瑜伽,这些都可以让不良的情绪得到缓解和控制。

第三就是在放松的同时,还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情况,做到每年一次全面的体检,如果发现器质性的病变要及时治疗,如果发现自己出现失眠的症状更要及时就医,以免导致抑郁及精神疾病的发生。

③能力的蓄势:调整知识结构、提高能力应对。

首先要关注当前机会,做好当前工作,从工作中不断创新、汲取能量、获得新的知识,这是面对危机的基本对策;同时适当增加危机感,不要管这个危机是来自于经济危机,还是来自于职 场内外的同事的竞争,站在自身长远发展的角度,不断引导自己,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其次,在能够出色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关注同自己岗位所在价值链中上下游的其他岗位工作,拓展知识和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降低自身替代率,那么当裁员危机来临的时候就可以化解危机。

第三,清晰职业定位,在危机来临之时,没有人可以保证自己不受任何影响,因此对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一个清晰的目标及实现的途径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在此时做好或进一步明晰自身的职业方向呢?

整合以往的知识、经验/资历,梳理自己的竞争优势与特长,清楚自己能够胜任的工作,这样就为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新的职业发展平台(包括公司内部和公司外部)。在这里,建议大家可以登录一些专业的人才网站,针对自己的性格方面、职业倾向方面做做测评,测评的结果虽然不能起决定作用,但是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为自己提供一些有效的建议。

通过上述整合,根据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找到与其相一致的工作,并坚持向这个方向前行,保持自身职业发展的连续性。这样才能平稳地度过这段非常时期,甚至还有可能变“危机”为“转机”。

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及素质。经过管理界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决定一个人绩效优劣的决定性因素,那就是素质,如图1所示。

素质包含三个因素:知识、技能及动机。针对这三个因素我们可以实施个性化及整合的提高方案。

知识方面:各位工程朋友可以结合自己以往的知识/经验、与朋友或专家的沟通以及一些专业网站的建议,在当前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再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新的知识并且最好能够取得相关颇具权威的证书。

技能方面:技能是我们如何能够有效地结构化利用知识的能力。笔者在本刊2008年第10期的文章《成为卓越的技术及研发工程师》中谈到,一个卓越的技术及研发工程师应具备的素质,它们包括思维能力、成就导向、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坚韧性和主动性。大家可以针对这些能力结合自身的特点加以锻炼和提高。

动机方面:动机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务持续渴望、进而付诸行动的内驱力。这点大家可以通过上述的自省、与周围人的全面沟通(包括领导、同事、下属及客户)及适当的测评,清晰地认知和了解自己,以便做出准确的职业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做到的是“审时度势、蓄势待发”,即面对金融危机,做到未雨绸缪,坦然面对,做好职业规划,防患于未然,只有这样才是当前最重要的职场生存之道。

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

美国《科学》杂志近日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科学进展,其中在对细胞重新编程“定制”细胞系方面的进展名列第一位,这些细胞系以及“定制”它们的有关方法,为科研人员理解甚至未来治愈一些医学上的顽疾提供了工具,比如帕金森氏症、I型糖尿病等。其他9项进展如下。

系外行星,眼见为实:今年,天文学家们利用特殊的望远镜技术将行星微弱的光线与恒星明亮炫目的光芒区分开来,第一次直接观测到了太阳系绕其他恒星运转的行星。

癌症基因名单扩充:通过对来自不同癌症(包括胰腺癌和胶质母细胞瘤这两种最致命的癌症)细胞基因进行测序,科研人员发现了数十种与癌症有关的基因突变,这些变异使得细胞分裂失去控制,导致细胞一步步发生癌变。

神秘的新型材料:高温超导体是在某个相对较高的临界温度下电阻突降至零的材料。在2008年,科研人员制造了一场“高温超导轰动”,因为他们发现了一类全新的以铁化合物为基础的高温超导材料,这是继“铜一氧”化合物高温材料之后高温超导领域的最重大进展。

观察蛋白质的工作:生物化学家今年取得了令人惊讶的新进展:他们“看”到了蛋白质如何与目标结合,然后转换细胞的代谢状态,起到促成某一组织特性的作用。

迈向可再生能源:今年,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新工具,能够把风能:太阳能发电等所产生的过剩电能进行规模化存储。这种新工具就是并不难获取的钴磷催化剂,在其作用下,电能把水裂解,将氢分离,然后就可以把氢填充到燃料电池中进行发电。

胚胎视频:2008年,研究人员对发育中的胚胎内部细胞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细致观察,他们对组成斑马鱼胚胎的大约1.6万个细胞的运动进行追踪,并对追踪的影像进行了分析。

“好脂肪”工作过程:“好的”褐色脂肪可以燃烧“坏的”、白色脂肪,为身体产生热量。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他们可以将“好脂肪”转变为肌肉,反之亦然。这一研究将来可能会为治疗肥胖症提供新方法。

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文5

美国密歇根罗斯商学院营销教授Venkat Ramaswamy却对这一风靡世界的理论提出补充性――或者也许会被证明是颠覆性的意见――互联网创造的机遇,并不仅仅局限在将位于价值链末端的消费者力量引入进来,事实上,在整条价值链上的所有利益相关者――从股东到原料供应商,都可以被整合起来,而这就是Venkat Ramaswamy的“共同创造”模式。

“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准备好,他们还未习惯这样做。”Venkat Ramaswamy对《成功营销》记者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调整,因为人们要从组织文化入手,用这一模式重新设计供应、生产、渠道等环节,同时建立互动平台。”

共同“再造”

Venkat Ramaswam在《共同创造的力量》(The Power of Co-Creation)一书中提出了共同创造模式的四个步骤:第一步,确定从生产到销售整个链条中牵涉到的利益相关者;第二步,了解各利益群体之间的接触和互动情况;第三步,组织学习讨论小组,在小组中利益相关者可以相互分享体验,并且共同商讨提升体验的方法;第四,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持续对话,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法国一家邮政服务公司La Poste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共同创造”的案例。

La Poste公司的邮寄业务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而大幅下降,于是,它决定扩张包裹邮寄和银行业务,但这一战略实施过程中必须克服三个巨大障碍:领着固定薪水、没有斗志的出纳员,因长时间排队而失去耐心的顾客,以及夹在二者之间的沮丧的部门管理者。

La Poste决定引进“共同创造”模式。它邀请出纳员和邮政事务所管理者们和当地顾客进行沟通,共同讨论如何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在沟通中关键的一点,是让他们自己决定工作日程,三方共同决定每个邮政事务所什么时候开放,空间如何分配使用。

共同“改造”的结果十分喜人,这个被重新设计的邮政事务所,将顾客等待的时间降低了50%,长期下降的顾客满意度开始上升。最重要的是,即使在经济危机中,此公司的包裹邮寄和银行业务依然获得了显著的增长。

不只对消费者开放

研究“共同创造”理论的5年时间里,Venkat Ramaswamy和同事总结出实行该模式的四大原则:第一,利益相关者必须获得心理或经济价值,否则他们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顾客服务中;其次,最好的共同创造价值的办法,是关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体验;第三,利益相关者必须能够和彼此直接互动;第四,公司需要提供使利益相关者互动和分享经验的平台。

“互动平台对于达成合作十分重要。”Venkat Ramaswamy说,目前互动平台大致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基于产品本身搭建的平台,人们围绕他们对产品的体验进行沟通交流;第二种是基于创意搭建平台,人们可以提交自己的创意,同时公司可以选择其中一些优秀创意进行实现,并且和人们分享自己是如何一步步将这些创意实现的,以便使人们了解公司在做什么;第三种平台是基于生产链中某个环节,即将生产链中的任意一个环节进行开放,可以是战略管理、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让大家共同参与,通过互动来重新设计流程以降低成本。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在各个环节的利益相关者本来可以非常容易地互相沟通,而避免因为沟通不当造成环节的堵塞等问题。但是很多公司依然没有真正地帮助所有相关人分享信息,并在这些多方关系中发展一种理解和合作。”Venkat Ramaswamy说。

低成本开发

Venkat Ramaswamy曾经参与一家大型欧洲银行的项目,推出较为低端的人寿保险险种。

传统上,公司要关注产品的生产和上市过程,使成本和时间最小化,满足顾客的需求,因此公司需要对一些顾客进行需求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产品,然而“共同创造”并不是如此,它关注的是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体验,对于这一项目来讲,包括顾客、保险产品经理、银行分析专家、高级顾问、初级顾问等等,为此这家银行举办了一系列讨论会,让这些利益相关者商讨共同新险种的推出计划。讨论最后发现,整个环节在初级顾问们的体验中出了问题。

初级顾问的职责一直被限制在前台事务,如开户、发传单等等,看不到事业发展前景。渴求事业获得提升的他们,总是被认为不够资格去处理具有风险性的事务,而此次的低端人寿险种被他们视为自己职业发展的机会。同时在讨论中,人们又渐渐发现初级顾问和目标顾客有很多共同之处:年龄相当;投资的经验、现有资产都比较少;都希望提升自己的投资技能。

基于这些发现,项目计划制定出来:在正常工作日,初级顾问作为顾客们的关系管理人,负责顾客们的险种销售事宜,高级顾问会在需要时给予帮助;而在事先约好的晚上或者周末,初级顾问和顾客们会聚集在一起,由总部专家来跟他们讲解新险种的情况。

银行的职业发展前景范文6

但令人惊讶的是,工行高管层的态度却是出奇的低调和冷静:有了政策支持,诸如财务重组、成立股份公司、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乃至上市等,当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但是一个银行要持续健康发展,办成真正的好银行,单靠外力是不行的,不管国家给你多少政策,给你多少帮助,若没有自身的努力,始终不会成长为一个好银行。正如一个病人一样,最终可以依靠的还是自身的免疫功能。

回想1998年,国家用2700亿元特别国债来充实四大银行的资本金。设计方案时按照1997年底各行的风险资产规模,令其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法定标准,计算了注资需求,并确定了注资方案。也在短时间内使四大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巴塞尔协议的最低水准。但是,随后,资本充足率每况愈下,四大行的体制也几乎是运行依旧。再扩大一下眼界看看已在股市上折腾10多年的上市公司,我们就会清楚,工行高管们的看法绝不是杞人忧天。

这样看来,工商银行在正式启动股份制改革前所做的工作就显得尤为关键,因为正是这些看似波澜不惊的举措增强了工行的造血能力和免疫力,为其建设现代商业银行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当我们有幸与工行人一起回顾其近几年来的改革历程时,我们的确感到工行有自己的一套思路,他们的步伐迈得的确很有质量。

观念深处扎营盘

在谈到工行近几年的风雨历程及全行所发生的诸种变化时,工行的领路人姜建清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企业,如果说这几年有什么大的变化,不是说不良资产下降了,利润大量增加了,而是观念变化了,这是最重要的。”

全工行的员工都知道,姜建清所说的观念即“效益,质量,管理,发展与创新”,其中效益是目标,质量是前提,管理是基础,发展和创新是动力。

乍听起来,姜建清所谓的观念变化似乎没有多少新意,但凡是在中国的国有银行中工作过的人,对此却是颇有共鸣。工行的―位高管深有感触地说:“过去,不少人都认为存款是目标,存款是第一,有了存款也就有了―切。所以好多银行甚至搞高息揽存,20%多的利率把存款拿来去乱放贷款。”

事实上,姜建清也不避讳自己所言的“普通性”。“虽然‘效益是目标’是非常朴素的道理,但是当时很多银行工作人员的脑子里并不是很清楚。”

观念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抽象的层面。为了在全行牢固树立效益是目标这一思想观念,工商银行提出了经营利润的概念,即将造成虚假利润的各类垫支,如表内应收未收利息等全部扣除后,才算真正实现了效益。经营观念的转变给当时步履蹒跚的工商银行注入了新的活力,2000年当年就一举扭转了连续多年经营利润亏损的局面,实现经营利润100亿元。作为国际商业银行经营核心指标的成本收入比也迅速改观,从2000年的63.74%逐年下降至今年上半年的35%,这个数字已是国际银行业的先进水平。

抽象观念向生产力转变的集中体现在对长期压得工行人喘不过气的“三座大山”(即信贷类不良资产、非信贷类不良资产和借新还旧贷款)的态度、行为的转变。首先是新增贷款质量得到有效控制。1999年以来,新发放的贷款质量连续六年控制在1.60%以内。其次是借新还旧贷款基本清理完毕。2000年工商银行在国内率先提出借新还旧贷款解决方案,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方案。通过多年努力,借新还旧贷款从2000年末的1万亿元压缩至今年6月末的680亿元,而且这680亿元基本都是正常的流动资金贷款。另一个亮点即处置存量不良贷款的速度大大加快。2000年面对着问题成堆的不良贷款,工商银行提出了十个字,即“分流、堵漏、清淤、综合治理”。近几年来,工行每年置换出1000亿元左右的贷款转而支持有市场有效益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客户结构不断改善。信用等级在AA级以上优质客户贷款在工商银行全部贷款中的占比每年都能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信贷类和非信贷类不良资产的余额压缩规模达2286亿元。

风险管理改革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是银行公司治理的应有之同时也是公司治理有效运转的基础性制度。

业界都知道,中国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是信用风险。工商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又是重中之重,而承载此种风险的最大的主体就是工商银行。截至2003年年底,工行不良资产余额为8546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7207亿元,非信贷类风险资产为1339亿元。据说正是因为这个拖累,工行才错过了国有银行上市的早班车。质量不好,固然与我国转型经济的特点有着直接的关系,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80%的不良资产来自于转型的成本,但是并不能因此忽视银行在信贷管理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严重缺陷。

痛定思痛,工商银行对信贷管理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再造信贷管理流程,建立健全了行业分析、授信、审批和监测检查中心的工作机制,完善信贷政策制度体系,强化信贷风险预警和监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体制。首先,工商银行深刻地认识到投向与投量上的宏观管理在贷款经营中的关键地位,管好了投向与投量,就等于是牵住了信贷资产质量的“牛鼻子”。为此,他们高度重视信贷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注意信贷总量的适度、均衡增长,创造性地提出通过核销不良资产和从有潜在风险的贷款市场中退出,每年置换出1000亿元左右的贷款规模转而支持有市场有效益发展前景好的企业和项目,同时通过加快贷款的周转速度实现贷款累放量而不是余额的大量增加,来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对消费信贷的需求的新思路。

在这种不盲目追求市场份额、着眼于做优做强的信贷经营策略的指导下,工商银行依据科学授信和强大的经济分析能力,积极推进信贷品种结构调整、信贷行业结构调整、区域结构调整和客户结构调整,由重点对单个客户的信贷风险控制转变为对全行信贷组合风险的控制,由追求个体风险控制最优过渡到追求全局风险控制最优,信贷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当然,对于信贷管理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仅把好投向与投量是不够的。必须将防范贷款风险的要求贯彻到贷款的日常管理中去,进行全过程控制,才能真正把贷款管住管好。工商银行对传统的贷款操作模式进行了改造,特别值得―提的是工商银行从2001年起全行建立了完善的信贷业务非现场监控体系,对信贷业务活动和贷款质量状况逐日监测,按月通报,及时预警,建立起全行上下联动、反应迅速的信贷风险监控体系,实现了全行信贷管

理质的飞跃。

在千头万绪的风险管理工作中,工行人可引以自豪的还有操作风险的管理。近几年来,工商银行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明显下降,2004年全行的发案数量和涉案金额分别比1997年下降了85.7%和98.7%,其中发案数量创下了近10年的新低,并且没有发生特大恶性案件。为此,工行在防范操作风险上的确付出了诸多心血。

在业务流程环节,他们按照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要求,整合现行规章制度,再造业务流程,已逐步实现了公司和个人金融业务的前后台分离,建立了后台专业化集中化管理的新模式,形成了后台对前台业务的有效制约机制。以贷款操作为例,首先是从机构、人员、职责上彻底实行前后台分离,分别建立市场营销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其次是加强的风险控制体系建设,不仅加强行业分析和授信管理,还加强客户评级、评估和授信管理,其中重点加强对大客户授信和关联企业授信,同时进一步完善独立的信贷审批体系。第三是完善后台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贷款核保与操作部门的建设,建立独立的部门和人员审查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解决信贷管理中信息不对称的突出问题。

在对分支机构的管理中,工商银行不断完善“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管理体制,总行对一、二级分行资产质量、经营效益、综合成本、依法合规经营以及负责人履职等情况的综合监管能力大大增强,各一级分行对基层领导班子和管理人员的授权控制、考核评价和监督管理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两级监管体制的基础上,工行对主要业务和机构的警告、限期整改和市场退出制度得到了有效的贯彻执行,这对于规范各级机构的经营行为和增强全行的风险控制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组织架构上全行系统重组成立了内控合规机构,在各级分支机构中专司内控管理,内部控制和合规管理职能得到加强。再有就是对机构网点进行减肥消肿,共撤并了低效机构网点2.1万个,机构总量比最高峰的1999年缩减近―半。机构扁平化管理的改革也在部分一级分行和二级分行开始推行,管理层次得到简化,内控能力得到提高。中国银监会―位主管国有银行监管和银行改制工作的官员也坦承,这些年来工行案件相对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管理体制的变革、靠制度来约束人。

内部审计环节的工作也及时跟进。先是改革传统的内部审计体制,构建相对独立、垂直领导的稽核框架,在稽核方式上实施了三个转变:即由合规性稽核为主向以风险性稽核为主转变;由以现场稽核为主向以非现场稽核为主转变;由事后稽核为主向对业务流程全过程稽核、做好基层行内控评价为主转变。2004年的内部审计工作又迈出更大步伐,改组了内部审计委员会,在原稽核监督局的基础上设立了内部审计局,在原跨区域设立的6家稽核专员办公室的基础上扩充组建了10家垂直管理的内部审计分局。至此,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有了了更加完善的体制保障。

为了弥合原有的治理结构与建设现代商业银行目标之间的巨大差距,工商银行领导层下决心引进“外脑”,于2003年就开始与普华永道接触,并于当年年底做好了准备工作。2004年2月普华永道正式受聘对工商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现状环境进行诊断分析,并且为工行建设世界级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设计目标环境和路线图。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工商银行重组了总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并由辅助决策机构转变为风险管理决策机构,成为该行风险管理的最高职能机构。风险管理委员会下设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四个专业风险管理委员会,并开始了相关工作,初步形成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及信息技术风险在内的风险管理体系。此外,工商银行还正在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进行内部评级法的建设。

财务管理体制变革

在2005年7月13日工商银行对外宣布成功完成财务重组后接下来所做的一系列规划中,财务管理体制改革清单包含5大项。一是推行财务集中。通过上收财务权限,强化内部财务控制,促进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二是细化财务核算单元,推行分部门、分产品核算,准确衡量每个部门、每个产品、每个网点的业绩贡献。三是加强资本管理,推行经济资本配置,建立资本约束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四是推行全面风险拨备制度,建立健全以信贷资产损失准备为主,其他资产减值准备为辅,集风险拨备成本制约和拨备资源优化配置为一体的拨备制度。五是实行新的绩效考评办法,建立能够平衡风险与收益,统筹考虑成本、风险和资本约束的全新考核指标体系。

事实上,其中的财务集中的试点工作已于6月初在15家分行正式启动。其主要内容是“四个统一”,即统一财务集中内容、统一财务集中核算模式、统一集中支付管理和统―财务集中制度。在财务集中改革后,包括营业费用、资本性支出、营业外支出、财务其他应收应付款等在内的全部财务类科目账户,将由上收行统一负责凭证审查、账务记载、账务核对、对外支付、财务监督、相关报表编制等操作性职能。同时,在全行统一核算层级与核算模式基础上,在制度层面,由总行配套出台系列制度、办法,建立健全财务集中制度体系,规范核算行为,促进财务核算的规范化、标准化。

更早的财务治理动作中最为成形的是会计核算体制改革。此项改革的目的旨在实现会计核算主体与经营主体的分离。而会计核算主体与经营主体的一一对应是国内所有银行的通病。其病症在于一是过多的核算层次,造成会计数据的层层汇总,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与决策有用性;二是由于核算起点是网点,会计信息量极其庞大,这使得上级行难以控制各个网点的核算内容,难以及时处理系统挂账和错账,埋下―系列风险隐患。在攻克此病的过程中,工行扮演了第一个吃螃蟹者的角色。2004年,全行会计核算的基本单位由网点上收到了支行,基本会计核算单位从24000多个下降到4500多个,全行总账数量与内部、表外账户数量减少了60%。大大提高了全行会计核算和管理的集约化水平。

另一项富有成效的工作是尝试进行全面成本管理。主要进展有:成本费用逐步实现精细化管理,建立了大额开支论证制和费用长期跟踪评价机制,对科技投入、新建网点等费用和资本性支出管理实行集中采购,强化流程控制。在资金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则逐渐实施资金来源的全额集中和统一配置,重新构建内部资金价格体系并已经以住房信贷和票据业务模拟核算作为试点,开展了统一内部资金计价标准的制定工作。

铺设银行“高速公路”

几乎所有的国内外同行都承认,工行的科技优势是非常明显的。这要归功于他们对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共识。工行人将这个道理表述为“工行改革,科技先行”。姜建清有句名言:“高速公路上的车自然比砂土路上的车跑得快,借助科技创新造就的优质平台,工行就能实现跨越式、超常规的发展。”事实表明,工行人可没有将其仅仅挂在口头上。他们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的确投入了精力、付出了心

血,其中不少创新成果还远远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业界公认的领先成果主要有“数据大集中”、信贷管理系统(CM2002)“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CIIS系统)”以及会计核算体系、成本核算系统等。

2002年,工商银行的“9991”数据大集中工程正式建构完毕并投入使用。这一工程在当时被誉为“我国金融系统数据集中的开创性工程”。目前,工商银行数据中心总处理能力达17000个MIPS(每秒百万次),存储各类账户总数达4.8亿户,日均处理的业务量超过2000万笔。

从数据大集中过程中受益最大的恐怕要数其信贷管理治理了。2003年4月28日,中国工商银行信贷管理系统(CM2002)在全行范围内成功投入运行。此一创新使其赢得了“在国内率先实现了信贷管理电子化”的竞争优势。CM2002带给工行人的好处可谓多多,在此不妨列出一个稍显冗长的单子。

使全行信贷业务数据管理实现了大集中。一是数据库管理模式的集中,系服务器由分散在各二级分行的400台改变为全行逻辑上只有一台,应用结构由C/S结构改变为B/S结构,并利用瘦客户端方式,使全行15000台前端机免维护;二是信息的集中,改变了原系统采用的二级分行、一级分行、总行三级分布式数据存取方式,实现了数据的集中处理,彻底解决了数据的层层复制问题;三是业务的集中,全行各项信贷业务均通过总行的服务器办理,从而可以对跨区域客户、关联企业等的业务流程实行集中处理;四是系统管理的集中,系统的参数设置、人员管理、特别授权和停办业务等管理和控制全部集中在总行,管理人员由分散在支行、二级分行和一级分行的4000余人减少到几十人,大大提高了系统日常管理的效率。

使系统的业务流程内容和信息量大大扩充。新系统增加了授权审批流程、授信审批流程、中长期贷款评级流程、五级分类审批流程,完善了信贷业务申请审批流程、信用等级评定流程,增加了循环贷款、打包贷款、转贷款、委托贷款、表外业务等业务品种的流程,增加了客户资本金构成、上市公司、利息处理、客户历史和机构客户状况等信息内容。这为实现信贷业务的全过程管理、信贷管理和决策的信息化、科学化奠定了基础。

使信贷业务操作的全过程电子化。新系统建立了信贷档案缩微系统,对各种权证类、要件类等档案资料通过数字化缩微方式存储于计算机系统,并与信贷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实现了信贷档案的远距离调阅和查询。这保证了本级和上级行的信贷管理人员可根据需要在系统中随时调用企业的任何信贷档案资料。

使信贷业务自上而下的刚性控制和柔性控制有机结合。信贷业务数据的大集中管理可使总行在对信贷政策、制度要求量化的基础上,通过对系统设定标识或额度,对全行的审批权限、保证金比例收取、退出客户、控制行业、锁定业务等信贷业务操作和办理权限进行刚性控制,有效避免了信贷业务的违规、越权行为,大大提高了风险防范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另外,系统在进行自上而下刚性控制的同时,还对优质客户、办理低风险业务客户等实行了柔性控制,建立了“绿色通道”,以保证这些客户的业务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服务效率,满足业务竞争的需要。

使信贷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更充分,有效的连接。新系统实现了与会计综合业务系统的实时连接,信贷业务发放前,贷款的申请审批流程在新系统中操作,贷款发放时,新系统通过电子准贷证将贷款信息传人会计系统,贷款发放后,会计系统则将财务处理信息批量返传写入新系统,并通过CIS(客户信息系统)号与新系统实时连接、校验,从而确保了系统中日常信贷业务活动产生的各种信贷数据的及时、准确和完整。另外,新系统还改变了与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接口数据的产生和传输方式,并为实现系统与人民银行总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直接连接预留了接口。

数据大集中所带动的又一个成功的科技创新案例是工行于2004年推出的特别关注客户信息系统(CIIS系统)。这是中国银行业第一个完整的内部“黑名单系统”。此一系统使工行在风险管理领域又领先了同行一大步。系统数据来源包括来自于工行内部各个专业部门和所有分支机构的客户数据和外部19家商业银行以及公用事业、电信部门的黑名单,甚至包括联合国、美国和我国政府通报的名单。CIIS系统不仅包括个人客户不良信息,还包括法人客户不良信息。全行21000个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人员在受理信贷业务时,必须查询这个系统,只要客户名单在系统里面,业务员就可以直接拒贷。该系统正式投产一年以来,已累计堵住4739起不良信用客户再融资,拒绝恶意贷款金额达5.72亿元。同期,工商银行还通过使用CIIS系统追回不良信用客户欠款1256笔、金额2252.22万元。这些风险中由于高达85%是跨地区性的,33%是跨省际行的,所以在没有CIIS系统之前,这些风险的防范是难以想像的。从这个角度言,“特别关注客户管理系统”的建立,的确为工行多了一件防范不良贷款的利器。

机构调整与人力资源改革

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接近了而立之年,但机构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改革―直都是国有银行改革架构中最敏感,最脆弱的一根神经。难怪,工商银行的高管层在每每触及机构和人力改革这个话题时,其调子表现出出奇的谨慎:不搞大规模裁减机构和人员,对管理人员也不搞“全体起立”、“全体下课”。

早在1997年,中国工商银行就开始集约化经营,以地市级分行为核算单位,支行实行报账制,县支行只有调查权,而无贷款决定权,同时撤并子一些机构,某些偏远业务量不大的支行降格为分理处。在当时,内部产生了抵触情绪,一些员工不理解,为何别的银行不这样做,偏偏工行这样做,这无异于将市场拱手让于他行吗?甚至对存款业务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但工行的决策者明白,这是必须迈出的一步,不管付出多少代价,尽管在业务上或某些指标上不好看,也是值得的。后来,别的银行也开始了同样的改革。

工行率先开始了员工分流的改革。国有银行的员工,是国家干部,怎能想分流就分流呢?当时,员工们还是想不通,这是一项难度最大的改革,因为涉及到员工的利益。但工行的决策者们却排除一切阻力,对亏损行实行严厉地减员增效政策,四年以来,工行共减员20万之众,现在只有37.6万员工了,这―数字相对于工行这样的大行来说包袱不是太大了。

不过,更为明智的是工行选择了创新激励约束机制这个突破口。人不走,没关系,大家凭本事干活,凭本事拿工钱,得待遇。至于谁钱多钱少,谁能上能下,当然得有个科学合理的标准才行。工行的更为明智之处还在于在探寻这样一个标准的路子上走在了同行的前面。业绩价值管理系统(PVMS)的成功开发就是其中的一项有益的尝试。业绩价值管理系统所提供的主要是关于银行产品、部门和机构的业绩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