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考核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质量考核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质量考核制度

工程质量考核制度范文1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现状分析;质量控制

作为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就是由相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标准监督管理建设对工程进行实体质量、建设质量责任主体及质量检测等内容。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服务内容及范围也逐渐复杂起来,为了保证建设工程各项目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如何开展和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成为了当前建设管理关注的重点。

一、开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的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工作目标是监管组织施工全过程,并动态监控施工进度、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等三个主要工程目标,最终确保工程能够按期并保质保量交付。工程质量可以说是整个建设工程项目的核心价值,而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水平和质量的好坏,因此对于工程质量需要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格外进行关注。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复杂多样,内容又各不相同,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工程质量控制,同时还应对信息化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根据工程的实际状况和具体要素,确保重点环节,制定出一套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对策是质量监控的基础,只有实施正确的质量监督方案才能确保工程达到预期效果。我国目前在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包含以下几点:对施工质量安全意识的缺乏、过多的行政干预、过多的更改设计方案以及监理人员管控制权力小,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工程监管和工程质量水平的提高。

近几年来,我国工程在监管工作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的工作流程:首先确定职权范围。明确具体职责和权限,确保工作能够保质保量顺利进行。行使安全监督管理职权。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正确行使安全管理职权,提高安全管理质量。对工作效果进行验证。为了提高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实效性,我们在整个工作结束以后,应对整个监督管理效果进行全面的验证和评估。

二、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工程质量监督的属于政府职能,并且在这一方面是能代替和越位的,在实际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我们要保证公平、公正的原则,全方位、全过程的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具体来说,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贯穿于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包括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以下就各阶段如何开展和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展开讨论:

1、建设工程施工前的质量监督管理

开工之前,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要确定各项施工准备完成后才能允许开工。首先需要对施工单位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以保证施工单位具备优质的施工能力,并能够做好工程质量控制,要求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方案有效、可行,并且施工设计合理,施工人员也都具备相应的上岗证件。加强对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工程技术执行标准和规范的宣传和贯彻,使其更全面熟练的掌握工程施工中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加强对建设工程软件的研发和利用,促进工程建设信息化管理的实现,这样才能够有效管控工程质量和进度,同时也能够让工程建设中数据统计等更为准确、全面,也便于质量的监管和控制。例如确定工程建设程序审批、组织协调占用土地等方面的作业已经完成,并进行详细的技术核实,检测设备仪器材料等,明确自己的职责,切实做好监控准备工作。

2、施工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督管理是整个工程质量监管工作的核心部分,不仅要求工程管理人员对相关的施工文件报表进行严格的审核,同时还要进入施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掌握施工的实际现状。在施工阶段,首先需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保证工程的施工工艺,为具体的工程施工提高技术指导依据,使得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和工艺科学合理,并与工程特点和要求相符。尤其是在进行工程测量工作的时候,也一定要尤为注意,因为其测量质量将会直接关乎工程施工中的某些工序质量,对整个工程质量控制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且还要对分项工程中的关键部位以及隐蔽部位进行定期检查或者不定期抽查,针对质量不合格的部位要及时返工,并做好相应情况的记录,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一定要强调隐蔽工程的重要性,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相应设计要求和图纸进行施工。

3、竣工验收的质量监督管理

在工程的竣工验收阶段,则需要做好最终质量检验和试验,通过质检人员的设立,再次落实工程质量检验工作,进一步加大工程质量控制力度,例如在测试基础工程的时候,要求工程满足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规范,同时还要整理好相关施工技术资料,处理好施工质量缺陷,编制好工程竣工验收文件,为最终的移交做好准备,同时还要做好产品的防护工作,在一切就位之后,方可进行撤场。处理施工单位的报验申请是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由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联系施工质量员和施工方技术负责人一同进行建设项目验收。并根据国家标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作为质量评定的标准和办法。最终将工程质量评估报告提交质量监督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签认。

结束语:综上所述,作为整个建设工程管理的关键内容,怎样开展和做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贯穿到工程全过程中,从而建立一个完善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内部标准化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确保工程的质量。(作者单位:南京金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洪建.建设工程政府质量监督管理模式分析[J].低碳世界,2014,(9):233-234.

[2]张立梅.试析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创新监督管理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361.

[3]段小波.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监管模式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9):529-529.

工程质量考核制度范文2

【关键词】市政工程;质量监督

市政工程设施是城市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城市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如今,我国市政工程建设投资已经发展成为政府、企业以及相关社会投资一起参与、共同投资的新局面;其质量管理体系也日趋健全,发展成为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理以及企业自我控制相互有机联合的新体系。市政工程管理质量的高低不仅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效益息息相关,而且和广大人们群众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力求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效益,加强对市政工程管理现状着手分析和深入研究,以便提出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和改进对策刻不容缓。

1.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现状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绝大部分是政府投资项目,其中不少项目还是市重点工程、民生工程。前些年施工的工程建设单位大多是政府成立工程建设指挥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从各单位抽调,人员技术素质参差不齐,虽说工程招标、管理符合程序,但监督机构参与监督的工程不多。市政道路公用设施由公用事业局管理,工程竣工验收由指挥部组织验收,更谈不上工程竣工备案。市政工程有其特殊性,有的项目还比较急迫,还未开工,竣工日期就已经定好了,所以在建设工程程序上不受重视,常见的是未报先建或根本不报建,竣工验收合格也不备案。但上级部门往往会要求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提前介入,或是在出现质量问题后再介入工程质量监督,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被动。有的工程竣工后几年不备案的现象也是存在的。

市政工程是由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其产品为公众使用:二是市政工程主要服务于城市区域,由于受到环境、场地、交通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工期一般不会太长,属于短、平、快的建设性质,这就加大了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难度。在市政建设工程中,建设单位会积极追求工程早日完成,利用优势地位,强行要求施工单位争时间、抢速度。作为施工单位也会出现一系列问题。作为质量监督部门,过去主要是对住宅房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而对市政道路公用设施监管力度不是很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应的专业科室成立较晚,技术人员配备不足。市政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没有委托,也就是没有进行强制性监管,监督机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宣传力度不大,和房屋工程质量监督力度相比相差甚远。

这几年,各地监督站成立了市政工程监督科(室),配备了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制定了一些相应的监督管理方法,参与一些市政工程的监督,创造了一批好的工程项目,但是我们深知市政工程项目监管难度大、时间紧,各项配套设施施工起来难度大,各施工部门配合不够协调,重复返工的比较多。同时还要服从政府部门指挥,有的工序没做完就要投入使用,技术资料收集不完善,竣工备案不及时。工程完工后指挥部取消,人员不好找,出现的质量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给我们监督工作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有的市政工程项目利用民间资金来投资建设,建设方还不了解工程是否要纳入职能部门监管,认为只要具备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和监理部门监管就行,更不懂得工程竣工后要进行备案,质量意识淡薄,势必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使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

2.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具体策略

2.1完善监督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是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行为,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效率的基础。完善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能够监督人员自觉提升业务水平,能够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效率。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监督市场管理制度、监督机构管理制度、监督机构内部制度等。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市场管理制度包括:项目监督委托制度、市场清除制度、招投标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管理制度包括:机构信息化管理制度、人员考核制度、人员培训制度、业务考评制度、机构资质考核制度等;市政工程监督机构内部制度包括:激励制度、考核制度、监督评价制度、技术培训制度、技术管理制度、质量监督制度、行政管理制度等。切实加强质量监督制度建设,是监督行为规范,监督效能提高,确保市政工程质量的内在需求。

2.2建立监督约束机制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的监督约束机制。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约束机制包括:外部监督约束机制和内部监督约束机制。外部监督约束机制是指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受到政府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管理专门机构、社会坏境的共同约束 。其中社会环境约束包括:公共媒介监督、用户评价、社会监督、社会检测、社会担保等方面的约束。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内部监督约束机制是由工作人员、中层管理人员、机构决策人员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良好的监督约束机制能够规范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行为,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督管理水平,充分发挥监督管理机构应用的作用,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2.3合理设置监督机构

市政工程监督机构的合理设置关系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效开展。通常设置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当以资质管理为主导,按照专业划分和区域划分相结合的方法,设置社会化、专业化的监督机构, 以提高监督水平和能力,确保质量监督的有效性。设立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审批注册程序和条件对监督人员进行职业资格管理和资质管理制度。目前,随着市政工程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部分市政工程实行了分类监督管理制度,对一些中小型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管理资源整合,把检测、图纸审查、工程造价管理、安全监督、质量监督等部门整合在一起合署办公,实行全过程跟踪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大规模的市政工程建设中,监督机构和管理机构相分离,进行针对性地专业化市政工程监督管理。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根据实际的执业范围和资质,对不同规模、不同专业、不同性质的市政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这有利于提高监督机构的监管有效性,促进市政工程质量监管的专业化、社会化。

2.4信息化监督管理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是提高市政工程监督水平的重要途径。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地记录、反映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主体行为,进而提高工程参与主体的自觉性,确保市政工程质量 。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就是建立一个功能齐全、使用方便、符合实际需要的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完整的质量监督信息管理体系,以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水平。通常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管理具有以下功能。首先,实现最优控制。开展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离不开有效的质量监督信息,加强信息管理能够更好地实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最优控制,能够更好地实现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目标。其次,有利于科学决策。只有充分收集市政工程相关信息,才能够科学合理地加工、分析、处理信息,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才能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第三,及时解决市政工程中存在的问题。信息化监督管理能够为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充分反映市政工程的客观情况。监督管理部门根据质量信息反映出来的市政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后,在相关单位的配合下,充分分析、有效解决市政工程的质量问题,避免发生重大市政工程质量事故。最后,有利于信息共享,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透明度。公开化、网络化的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信息,有助于市政工程质量信息共享,有助于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的公正、公平、公开,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效率,有助于社会大众对市政工程监督,有助于提高市政工程监督工作的水平。

工程质量考核制度范文3

[关键词】建筑施工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一、项目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工程项目拖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等,均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因此,把工程施工质量保持在较高水平上,经常应用一系列培训、管理、检测、监督、整改手段的措施,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人员、施工工艺、机械工具、材料和环境五大因素进行控制,为提高工程质量打下坚定基础。

如使用材料的微小差异、操作的微小变化、环境的微小变动,机械设备的正常磨损,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工程项目建威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可能象一些工业产品那样拆卸、解体、更换配件,更不能实行“包换”或“退款”,因此,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二、培训、优选施工人员,奠定质量控制基础

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培训、优选施工人员,提高他们的素质。

首先应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施工人员应当树立五大观念;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企业综合效益观念。其次是人[向技术素质。中标以后,要组建一个项目经理部,而项目经理部人员要配备的数量要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和特点确定。除设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外,还应配备质量员、材料员、资料员以及其他技术业务管理人员。这些人员的文化水平、技术水平、职业道德水准、管理能力、作业能力、组织能力都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项目经理的综合素质,因为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总负责,施工现场的组织协调以及人、机、料由他直接管理,直接指挥,并在把项目的质量目标、质量意识、质量观念分层次,一级一级地灌输下去,从而使自上至下有一个共同的质量认识。

三、建立工程质量保障体系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要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工程质量保障体系、项目组织机构、各项管理制度,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要重点突出质量第一的原则,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先进性和可行性。

1.抓好企业标准建设

标准是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的尺度和准则,为了规范企业与员工的行为,我们建立和完善工作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其中也含概了服务标准、工序标准、工艺标准为核心的标准化体系。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保证了企业员工工作有标准可依,克服了不科学与盲目性,为了我们施工企业推行全质管理,争创品牌工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2.抓好企业计量基础工作

计量工作是全质管理又一项基础工作之一,计量器具完好与精准程度直接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好与坏,为此,我们根据质量管理的要求:一是合理、科学地配置计量器具,保证与满足施工作业队的施工要求;二是完好配置施工用的计量器具,并建立定期保养与效验制度;三是计量器具保管制度化,做到专人专用,专人保管,建立计量器具档案,设立计量器具帐卡;四是计量工作运行网络化,建立网络图,实施计量管理三级管理。

3.抓好对企业员工的质量教育

提高员工的质量素质与技能,是我们面前一项首要任务。为尽快提高员工素质,增强员工的自身的质量意识,适应施工生产的需求:一是增加教育的投入,抽调教员,编写教材,制定教育培训计划;二是坚持岗前培训,坚持企业制定的三级教育制度;三是根据各类不同层的员工实际情况,分类施教,实施教育培训多样化;四是对员工进行质量意识的教育,教育员工,爱岗敬业,以企业为家,鼓励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炼就一支过硬的施工队伍。

4.建立和完善质量信息体系

一是我们建立公司项目部质量信息反馈系统,确立质量信息中心,分口专业负责,对质量信息的管理从收集,经过汇总,贮存、建档、传递,到分析、处理全过程的闭路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并实现了微机化管理,保证了质量信息的畅通;二是质量信息实行分级管理,为使各种信息充分及时有效采用,我们分为项目部――栋号――作业队――作业班组四级管理;三是加强班组质量信息管理,明确班组信息任务,做好原始记录,及时反馈质量信息;四是建立相应的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5.建立和完善质量责任制

质量责任制是全质管理极为重要的又一项基础工作,做到每项工作都有人管、人人有专责、办事有标准、工作有检查、有考核、奖罚有条例。使每个岗位员工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达到什么标准,做到心中有数,培养全员职工主动做好本职工作的积极性,为建立企业内部的自我调控机制,为全面推行全质管理打下又一个坚实的基础。

6.建立完善检查、考核、诊断机制

为了更好地保证项目部年度总体目标的实现。一是我们成立了全质管理活动检查、考核、诊断小组,负责定期组织专业人员,对全质管理活动,进行检查、指导、考核、诊断,实施监控。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二是制定全质管理实施细则与考评诊断办法,为诊断提供考核依据与办法。三是配备专人负责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日常工作,了解情况,收集信息,掌握动态,确保考核不走过场。四是建立考核制度完善考核责任制,保证考核不走过场。

四、严格控制建材、建筑构配件和设备质量,打好工程建设物质基础

建筑法明确指出:“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因此,要把住“四关”,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

1、优选采购人员,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挑选有一定专业知识,忠于事业、守信于项目经理的人任采购人员。

2、掌握信息,优选送货厂家。掌握质量、价格、供货能力的信息,选择国家认证许可、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货厂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效益的产品,这样即可控制材料质量,又可降低材料成本。针对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还要对建材、构配件和设备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材料是工程实体的组成部分,是工程建筑的主体,与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有主材严格按设计要求,应有符合规范要求的质保书,对进场材料,除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外,质保书项目不全的产品,应进行分析,检测,鉴定。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以确保检测报告的真实性。

工程质量考核制度范文4

关键词: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8-0134-02

一、建设项目质量控制概述

(一)建筑工程质量及其控制

建筑工程质量主要是指建筑工程符合业主需要而具备的使用功能,这一概念强调的是建筑工程的实体质量,如基础是否坚固、主体结构是否安全以及通风、采光是否合理等。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和最终产品质量的重要过程,施工质量控制必然是项目质量控制的最重要环节。由于构成最终工程产品质量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对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也必须按照该系统的进展阶段进行分解,它通常可分为:施工准备质量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竣工验收质量控制,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基本原理就是按照项目施工顺序,制定工程项目质量规划,运用PCDA循环等质量管理工具,以及相应工程项目监控手段,对项目施工准备质量、施工过程质量和竣工验收质量进行全过程、全面控制。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

PDCA循环是一种重要的质量控制方法,该循环划分为4个阶段,其基本内容为: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即P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制定质量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措施;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制定的计划措施,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分头去认真贯彻执行;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即C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将实施效果与预期目标对比,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提出哪些做对了?哪些还没达到要求?哪些有效果?哪些还没有效果?再进一步找出问题;第四阶段是处理阶段(即A阶段),这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处理。这阶段分两步,首先是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经过上一步检查以后,明确有效果的措施,通过修改相应的工作文件、工艺规程,以及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把好的经验总结起来,把成绩巩固下来,防止问题发生;其次是把遗留问题,转入到下一个管理循环,为下一期计划提供数据资料和依据。

二、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方案

(一)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1.设备进厂。要按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的清单逐一检查验收,关键性大型设备,一切随机的原始资料、自制设备的设计计算资料、图纸、测试记录、验收鉴定结论等应全部清点,整理归档。设备的安装要符合有关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在安装过程中,要对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在设备安装检验合格后,必须进行试压和试运转,这是确保配套投产正常运转的重要环节。

2.机械设备的选择。机械设备的选择,应本着因地制宜,按照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适用、性能上可靠、适用上安全、操作和维修上方便等原则。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是选择机械设备的依据,要能满足施工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

3.合理使用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正确进行操作,是保证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应贯彻“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责任的“三定”制度,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出现安全质量事故。

(二)材料构配件的质量控制

为杜绝不合格建材危害工程质量,要坚持材料准用制度,业主、承包商、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材料检验、监测人员都应认真负责,严格把关,坚决堵死伪劣建材的销路,切实保证工程质量,所有工程用料、构配件均应符合相应的规范和质量标准,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现场各类材料应合理堆放、隔离、搬运和保管,以确保其适用性,保持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标识,以确保对原物质质量状况的可追溯性。施工过程中的半成品、成品的防护工作应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搞好半成品、成品的防护与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将会大大减少施工故障,避免不必要的质量缺陷和经济损失,以及不必要的翻修,保证工程质量与施工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1.严格遵守工艺规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规程,是进行施工操作的依据和法规,是确保工序质量的前提,任何都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规。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工序活动条件包括的内容较多,主要是指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等。只要将这些因素切实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其处于被控制状态,确保工序投入品的质量,避免系统性因素变异发生,就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

3.及时检验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工序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为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一旦发现质量问题,随即研究处理,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

4.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控制点是指为了保证工序质量而对重点部位、关键部位或薄弱环节加以严格控制,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处于良好的控制状态。

(四)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质量控制点设置的原则是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即质量特性值对整个工程质量的影响程度来决定。为此,在设置质量控制点时,首先要对施工的工程对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以明确质量控制点然后进一步分析所设置的质量控制点在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或造成质量隐患的原因,针对隐患的原因,相应地提出对策措施予以预防,由此可见,设置质量控制点,是对工程质量进行预控的有力措施。质量控制点的涉及面较广,根据工程特点,视其重要性、复杂性、精确性、质量标准和要求,可能是结构复杂的某一工程项目,也可能是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一结构构件或分项、分部工程,也可能是影响质量关键的某一环节中的某一工序或若干工序。总之,无论是操作、材料、机械设备、施工顺序、技术参数、自然条件、工程环境等,均可作为质量控制点来设置,主要是视其对质量特征影响的大小及危害程度而定。选择了控制点,就要针对每个控制点进行控制措施的设计,主要步骤和内容如下:列出质量控制点明细表;设计控制点施工流程图;进行工序分析;找出主导因素;制定工序质量表,对各影响特性的主导因素规定出明确的控制范围和控制要求;编制保证质量的作业指导书;绘制计量网络图。该网路图明确标出各控制因素采用的计量仪器,编号、精度等,以便进行精确计量;质量控制点审核,可以由设计者的上一级领导进行审核,也可以由监理工程师参与审核。

三、提高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其他措施

(一)健全内审员制度

内审和内审员是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不断完善的关键,在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内审能够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管理评审提供输入,而内审则是由内审员完成的。因此,内审员素质和水平的高低,对于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和改进,以及体系的有效运行都有重要作用。所以,施工企业应重视内审和内审员的培训,内审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覆盖每一个生产过程及每一个体系内部要素,每次内审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也可以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因为施工过程复杂而漫长,所以内审员的数量应该有足够多,能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一部分。

(二)强化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提出并倡导的一种科学的优秀的管理模式。它是根据注重结果的思想,先由组织最高管理者提出组织在一定时期的总目标,然后由组织内各部门和员工根据总目标确定各自的分目标,并在获得适当资源配置和授权的前提下积极主动为各自的分目标而奋斗,从而使组织的总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管理模式。目标管理模式的优点非常显著:首先,它使组织的运作有了明确的方向,使每个人都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其次,它结合了人性管理的思想,促使权力下放,强调员工自我控制,可以充分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再次,它为业绩的检查反馈和效果评价提供了更为客观的基础。正如目标管理的创始人杜拉克指出的:凡是工作状况和成果直接地、严重地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繁荣发展的部门,目标管理都是必需的。

(三)建立量化考核制度

为达到工程项目的最终目标,必须推行目标管理,而建立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制度则是推行目标管理的重要保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合同内容,制定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其总体框架包括:年度工作目标的设置确定、日常考核、会议和集体活动考勤、年终考核、工作落实程度测评、内部民主测评、党组考评委综合评估、考核结果运用等八个环节。在考核评价上,既坚持以得分多少为依据,又注重业主满意度、质量监督机构的满意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参考文献

[1]金华.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控制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8,(12).

[2]王磊.浅谈工程项目施工的质量控制[J].正德学院学报,2008,(1).

工程质量考核制度范文5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安全管理

1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建筑企业也在不断发展,数量也在不断增多,作为建筑工程企业,现在的市场竞争力非常的大,所以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发展,就要从技术水平、安全管理、工程造价等各个方面提高竞争力。

近年来,建筑工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据相关部门统计,建筑工程项目的伤亡人数非常多,仅次于煤矿工程和交通意外伤亡人数。建筑工程之所以伤亡人数这么多,主要是由于施工单位违规操作,很多安全设施都不合格,管理人员也非常不负责任,加之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所以产生这样的悲剧。笔者认为房屋建筑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政府和监管部门应该充分重视监督,施工单位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这样不但不能保证未来竣工的工程质量,就连当下的施工人员安全也不能保证,所以建筑单位要重点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只有有安全意识才能小心行事,注意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下面浅谈施工质量及安全问题。

2房屋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不足

2.1管理机构设施不健全

建筑工程要想成功完成,首先需要有完善的建筑设施和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有很多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但是也有一些不法施工单位,无视法律,很多施工措施都不符合要求。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人员往往不是由专门人员担任而是由技术人员担当,他们在技术方面或许符合要求但是管理能力方面却非常欠缺,这就无形中为工程项目埋下了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项目管理没有明确的职责分配,这导致在后期或者是施工工作中出现问题时,找不到明确的责任人,特别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如果找不到责任人会使后期的工作很难进行,严重影响后期的工作效率和工程质量。

2.2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不到位

我国建筑工程发展迅猛,施工人员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城市建筑专业人员有限,所以现在很多工程施工人员都是来自农村的劳动人员,这些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包括对很多现场工作要求都不是很明确了解,所以经常会出现操作失误,操作不符合规范的现象,建筑工程又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程,如果基础工程出现问题,会给未来工程操作带来很多麻烦,工程竣工质量也得不到保障。

2.3管理绩效考核不健全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绩效考核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建筑企业如果把安全绩效考核政策做好能有效调动起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然而现在很多建筑工程单位管理绩效考核制度等同于虚设,往往只是形式工程,没有起到对工作人员的规范作用,主要原因是考核制度没有落实到单位中的个人,制度设立的较大,没有民主作用,还有是因为建筑企业的奖罚分配不均,一些不公平现象往往让施工人员对企业制度失去信心,这样一来考核制度就形同虚设,对施工人员没有鼓励和约束作用。

3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的措施

3.1增强质量与安全意识,提高建筑工人的综合素质

建筑工程要想保证工程质量,必须要有专业的监督管理队伍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所以要想搞好建筑业,就要提高建筑监督管理队伍的质量与安全意识,严格把好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质量与安全问题。建筑工程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指在经营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还有思想道德及技术水平方面的能力。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要想提高工程质量的目标,首先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要求,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技术人员都要有非常扎实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水平认证才能上岗。除此之外,制定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对工程质量保证非常有必要,并且在机制内制定一些考核体制和奖赏体制,这样能严格要求工作人员,奖赏体制能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这样对缩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都非常有必要。

3.2房屋建设的全程质量管理

建筑企业中的质量监管从来不缺乏一些管理体制,但是要想让质量安全得到保障必须要做到让管理机制有效运行,并且建筑企业的各级管理者要有职业和社会责任心,这样才能让机制变得鲜活,管理机制和技术标准能严格要求到个人。管理机制是随着建筑工程的进行和社会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从工程施工材料的选购及施工准备,再到建筑施工开始到最后的验收检验工作等各个环节都有质量安全机制,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发展。

3.3采取先进技术,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的质量除了与原材料等因素有关外,与质量因素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工程中运用的技术因素不光指人员技术,还有工程中运用的信息化管理监督、装配和检测等技术。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很多高科技技术都应用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建筑过程中的安全管理,要在工程中不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信息化现在已经应用到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我们还要不断对新技术进行研发引用,努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质量。

3.4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

建筑工程需要的人力物力巨大,人员多且复杂,所以施工现场管理一直是个大问题,施工现场要求文明施工,要有质量管理人员进行督导、检查、复核,对于采购材料的进场要严格检验,检验没有问题方能让其进场,物料购进后储藏管理也是大问题,对于水泥这样的难储存的原材料要进行特殊防潮等措施处理,要杜绝出现材料保存不当而影响工期和增加造价的现象。除了做好施工材料准备外还要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一些施工中用到的设备要提前运到施工现场,并对其进行检验,保证其能在施工中正常运行。施工准备还包括施工组织准备,要把各个工作明确分配到个人,管理工作也不得含糊要有明确分配,这样才能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找到责任人方便问题解决。

3.5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不容忽视,也是个非常细致的工作。首先,对于建筑工程的相关技术文件、报表等进行审核,这是工程项目经理的重要职责任务,也是开展施工的必要条件。工程开工之前要进行各项工序检查和隐蔽工作检验,工程停工后要进行复工检查。建筑工程是个循序渐进的工作项目,要确保上一个工序做好做成后再进行下一项工作,因为下一步工作总是受上部分的影响。对于一些重要施工环节,现场监管人员要进行跟踪检查,避免出现问题。

4结束语

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促使建筑工程也不断发展进步。建筑企业也以迅猛的趋势不断增加,然而高技术人员毕竟有限,现在很多工程项目采用非专业人员,这就会对工程项目的安全留下隐患。政府和建筑单位应该加大监管力度,可以对非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再允许其上岗,对于建筑工程的各个环节要严格把好质量和安全大关,建筑行业有条不紊的发展对整个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张永涛.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2]徐登奎.浅议房屋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J].科学咨询,2013(13).

工程质量考核制度范文6

关键词:民用建筑;施工现场;改进

0前言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现场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换言之,施工企业若想在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应得份额,就必须优化现场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说,现场管理优化水平,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也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建设的综合表现。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内抓现场,外抓市场,以市场促现场,用现场保市场,并在此基础之上,不断优化现场管理。

1 质量监控事前预防,施工操作事先指导

1.1 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将钢筋焊接半成品的质量检查作为现场管理工作的重点,采用目测和检测相结合,首先从外观上对轴线位移、弯折角度、裂纹凹坑等进行检查,然后随机抽取焊接试件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验收。对于工程使用最普遍、工程量较大的混凝土工程中的材料质量监理细则要求施工单位保证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均满足质量要求,有试验报告的前提下,再审核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否正确,校核各种计量表具、量具是否准确、齐全。浇筑的施工方案和施工程序是否可行。如有哪一道工序不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质检人员组织整改,进行管理。

1.2 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

在工程施工前,现场管理人员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监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监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管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监员签字,现场人员拒绝验收。另外,现场人员在施工现场采用巡视、平行检查、跟班旁监,随机抽查的方法,待施工单位进行“三检”后再进一步验收,彻底消灭工程中质量问题。

1.3 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

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质检人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现场管理人员。然后现场管理人员由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要求施工单位质检员签字不能只流于形式,要真正去检查验收,再由监方检查。监方发现问题及时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不能口头讲,待施工单位处理或返工完后,还要再进行复检,严格检查把关,保证质量。

2 动态控制,事中认真检查

2.1 加强管理力度,全天候旁监

对于每一位现场管理人员要求做到“五勤”:即眼勤,要经常到现场了解施工情况,多看施工图,熟悉设计哪些是重要部位;手勤,发现问题要常一记,处理哪些问题要有一记录;腿勤,常到现场转转;口勤,对于施工队常易出现的质量隐患要常提醒,对施工队要经常交底;脑勤,熟悉图纸,动脑筋想措施来保证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深度上要求做到“严”、“准”、“细”)、“实”。对于重要部位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部位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须全天候的、24小时跟班旁监,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试块抽取、制作是否符合要求,甚至还要亲自取样;监督后料台上料的计量,工人的操作是否符合标准。发现质量问题,及时通知施工队整改,消灭质量隐患。

2.2 工程中抓“第一”、“重点”、“临界”项目

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从实际需要出发,确定现场人员要管理的项目。当施工现场浇筑第一根框架柱,绑扎第一道梁筋,砌筑、粉刷第一面墙体,绑扎第一道柱、梁钢筋,支第一根柱模时,现场管理人员要到现场去检查,复核轴线及标高,测量构件、结构的尺寸,称计配合材料重量等,对于工程重点部位,如框架梁柱节点处,悬挑结构,结构错层标高、偏轴线等部位,要认真细致检查,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验收。对临界项目,则要求施工队进行“三检制”,实行对工序交接检查,避免不同工序、工种交接时,将质量问题和隐患带入下一道工序中。

2.3 现场巡视,量测检查,数据说话

现场管理人员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以所测数据来评定质量等级。提前以书面通知施工单位并附上所测的数据,使施工单位对于质量问题不能遮掩,不能马虎处理,避免今后出现类似质量问题。

3 落实设计变更

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变更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应牵头联系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将设计变更及时分门别类分发给施工单位,并监督落实施工。

4 事后验收,及时处理质量问题

4.1 质量控制中最后的补救措施是事后验收

通过事后验收对施工中存在质量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通过项目负责人及时下发工程暂停令,要求施工单位停工整改。并配合有关单位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案,将问题处理。从而达到既保证工程质量又不影响工程进度,避免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4.2 根据施工工艺存在和操作要求画出流程图

产生质量事故或事后问题,现场管理人员只对质量问题进行实质性处理,及时提出合理可行的处理意见或方案,而不去强调事故的责任的原因。这样使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愿意接近现场管理人员,不讳疾忌医,及时暴露出现场管理人员忽视的地方,与现场管理人员密切配合,共同提高工程质量。

5 改进现有施工现场质量体系

5.1 加强合同管理

现场管理人员一旦进入工程质量管理阶段,必须严格按照合同要求,落实人、材料、机械等生产要素,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建立完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针对工程的特点和合同中签订的质量等级,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确定现场监控的目标和标准,确保监控的内容和各自的职责、权利,订出监控的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做到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正规化。

5.2 健全内审员制度

施工企业应重视内审和内审员的培训,内审工作应每年进行一次,覆盖每一个生产过程及每一个体系内部要素。每次内审都能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也可以保障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因为施工过程复杂而漫长,所以内审员的数量应该有足够多,能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一部分。

5.3 建立行之有效的量化考核制度

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根据合同内容,制定目标管理量化考核制度。其总体框架包括:年度工作目标的设置确定、日常考核、会议和集体活动考勤、年终考核、工作落实程度测评、内部民主测评、党组考评委综合评估、考核结果运用等八个环节。在考核评价上,既坚持以得分多少为依据,又注重业主满意度、质量监督机构的满意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搞“一刀切”。

6 小结

总之,民用建筑施工质量的提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由于社会影响大,因此要格外注重施工现场的管理,以达到指导实际工程质量管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永辉.最新房地产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实务丛书[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