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

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范文1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水利水电;系统组成

1水利水电工程中的电气自动化概述及系统组成

1.1电气自动化概述。电气自动化融合网络信息、电子信息等一系列现阶段前沿的技术形式,是生产作业由传统模式向自动化方向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具有高效、减少资源投入等效果。随着配套技术的深度发展,现阶段的电气自动化已经具有较高的应用水平,逐步渗透至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较大,具有周期长、复杂度高等特点,在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后,可提高工程生产力,以更为规范、更为自动化的方式完成相关工作[1]。1.2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组成。随着电气自动化系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逐步应用,现阶段已经创建出一套自动化操作模式,通过计算机技术与智能测控装置软硬件的融合,可以构建起完整的电气自动化系统,以推动工程作业的高效开展。电气自动化系统集丰富要素于一体,通过以太网和现场总线串联,实现与控制站等相关装置的联结,从而构成完整的体系,共同运行协同控制机制。系统为分层结构,灵活性较强,可根据功能需求及时扩展。在采取冗余配置装配的方式后,可达到维持系统安全性、提高其可靠性的效果,加之先进信息技术的融合,构筑完善的安全防护体系。系统自带人机接口,有利于用户日常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

2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主要作用

2.1监测水利水电工程的运行状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全天候监测其运行状况,以便及时发现系统存在的故障或安全隐患,若存在异常之处则能够立即触发警报信号,检修人员可对问题做出分析,高效锁定故障类型、作用范围以及生成机制,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维修工作。可以发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时效性较强,故障维修或安全隐患排查所需要的时间相对较短,避免了发电机组长期处于故障状态的局面,进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2.2提质增效。通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可达到提质增效的效果。首先,创建并运行自动监控运行机制,其对于增强工程整体稳定性大有裨益,各类装置可在良好的环境下高效运行,工作人员也能享受到更佳的作业条件,在各类生产要素的协同作用下,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创造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次,电气自动化系统融合了先进的计算机监控技术,可以面向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展开全面的监测,对工程运行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基于既有数据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最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能力较强,对劳动力所提出的需求较低,既减少了人力资源投入,又避免了因人为操作而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由此创造丰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电气自动化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自动化控制水轮发电机组运行。电气自动化系统集监测、分析、反馈及调节功能于一体,可以智能控制水轮发电机组,使其维持稳定运行状态[2]。1)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调度下,协调好开关机、转调等工作,全程无需过多人员的参与,仅需根据特定的指令完成调度即可,水轮发电机组可根据指令做出调节行为。2)电气自动化系统充分贯彻节能环保的发展理念,以水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为前提,最大限度降低其能耗,以低消耗的模式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自动化系统可密切关注最新的工作情况,进而自动部署发电机组,在非必要时关停部分机组,或是在存在需求时及时启用机组。3)水利水电工程具有规模化的特点,其在运行期间易由于内外部因素的作用而发生故障。在出现此类情况时,电气自动化系统及时做出响应,自动接管机组,根据系统掌握的情况开启紧急备用机组,以便快速恢复正常发电状态。此外,考虑到安全性的要求,电气自动化系统还将对机组的运行状况做出判断,必要时将自动断开特定的机组,以最大限度减小故障影响范围。3.2监测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状态。电气自动化系统具有自动监测的功能,能够及时掌握发电机组运行稳定水平、电路安全状况、发电机的负荷等,若某项指标存在向极端变化的趋势,则能够及时做出调整,使其稳定在许可范围内[3]。电气自动化系统还能够精细化调节制冷系统,使机组等相关装置在合理的温区内运行,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导致设备烧损的异常状况。若发电机组运行期间存在故障,该部分情况将由电气自动化系统及时感应,在对外发出信息的同时还将同步采取调整措施,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尽可能控制故障的影响范围,而检修人员可第一时间获取故障信息,随即组织分析与维护工作,自故障发生开始直至完成维修所持续的时间较短,不良影响范围较小,可减少因故障而导致的经济损失。3.3智能化控制设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控制范围广,包含水泵、油泵以及空压机等。由于形成了联动机制,因此在某些设备发生故障后,电气自动化系统将及时检测到具体情况并调用其他设备,以维持正常的运行状态。电气自动化系统可以针对核心的电气设备展开全方位的检测与诊断,视实际情况采取控制措施,例如掌握及控制变压器、母线等。水工建筑物的使用状况将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运行水平带来影响,而电气自动化系统则能够及时监测此方面的情况,亦可采集有关于拦污栅畅通状况的信息,若存在堵塞的情况,则会及时提醒维护管理人员,以便及时疏通。并且,电气自动化系统还能够检测水位高程并及时调整,使其在各阶段均稳定在合理的高程区间内。3.4设备选型及自动化设计。科学技术水平持续进步,给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技术支持,丰富的前沿科学技术相继被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随着自动化元件的逐步丰富,其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作用也愈发显著。但需意识到,现阶段发电机自动化水平依然有待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元件灵敏度不足、可靠性欠佳、精度偏低等局限之处,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自动控制机制难以有效发挥出作用。对于此问题,有关技术人员需要将设备的选型与升级作为突破口,保证设备型号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需求之间具有相适性,同时做好自动化设计工作。以中低水头电站为例,则普遍应用到轴流转浆式水轮机,具体如图1所示。该水轮配置有涡轮叶片,采取的是导叶协联行动模式,通过该装置的应用,解决了以往中低水头电站运行期间稳定性不足、故障频发、经济效益低等问题。但导叶开度类型多样,显著增加了制作难度,且易受到涡轮头和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使水轮机的运行参数与理论值出现较大的偏差。加之外界环境的作用,水轮机的运行效率长期偏低。对此,技术人员以实际情况为立足点,适时调整工艺参数,以保证各类装置之间具有协调性,通过PLC控制方式的应用,可显著提高水轮机的运转效率,发电质量可靠、效益显著。3.5电气自动化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要注意的内容。通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够给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但电气自动化在该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依然存在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水利水电工程运营期间存在诸多干扰因素,若缺乏有效的控制措施容易影响水利水电工程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需要紧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状况,尽可能确定不良因素,由此制定相适应的解决对策,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最大限度减少不良因素的干扰。此外,在创建电气自动化系统时,还需考虑到其与电站机组等相关配套装置的关系,诸如电站机组等均是水利水电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使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需合理优化,实现技术与硬件的有机融合,以便充分发挥出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在合理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后,可以给机组等装置的运行提供安全保障,稳定且高效地运行,创造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4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较大,其运行水平将直接对水电生产的品质带来影响。在信息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有必要将先进的技术引入至水利水电工程中,由此创建电气自动化系统,及时监测发电机等相关装置的运行情况,并适时采取调整措施,助力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进.浅谈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33(16):176.

[2]刘靖华.电气自动化在水利工程的应用实践探究[J].珠江水运,2020,28(13):59-60.

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范文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伴随我国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目前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应用的相关技术和工艺以及使用的原材料质量等都有了非常好的提升,而且更加先进,同时,施工过程也更加现代化和智能化,这无疑加强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另外,想要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好,就需要针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行良好的提升,进而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建设更加科学和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涉及到的内容和方面非常广泛,而且使用的技术和工艺也非常复杂,另外,施工场地的气候条件,环境因素,相关法规和制度等等都会对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产生影响,这样一来,也使工程管理工作的难度大幅度提高。对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企业就应该针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防范,并制定高效的解决措施,提高管理能力,这样才能够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加快社会的发展和建设。

一、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意义的分析

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这离不开基础工程的大力发展和建设,水利水电工程就是基础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程之一,其能够有效加快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能够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并将其中的能量通过相关设备设施转变为电能,供人们使用。在不可再生资源逐渐减少的今天,水利水电工程的发电能够对可再生资源进行利用,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设企业应针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才能够保证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发展与国际接轨,并保证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和使用性能。同时,先进的施工管理技术还能够对工程的造价成本以及运行成本进行控制,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企业应针对工程的管理制度进行不断的健全和完善,通过管理制度对全体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保证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促使管理人员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严格的监督和管理,防止施工人员产生懈怠的情况,促使工程施工非常顺利,防止安全问题的发生。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加强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团结协作能力,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和工序都有理可依,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因素解析

1.环境因素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现场的环境具有随意变化性,在实际施工时,只能够按照环境的实际情况需求进行,而且应做大因地制宜,采取良好的措施避免工程施工建设质量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另外,建设企业还应针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不断的改善,并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施工过程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性。

2.施工方法因素

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采用的施工方法对于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对施工方法进行确定的时候,应充分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情况,并保证施工方案具有良好的经济性,提高工程的施工建设质量。防止由于施工方法不够科学合理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任何问题。

3.施工设备方面的因素

在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建设中,需要进行多个单独的工程,所以,在进行是相关设备选择的时候,应保证其符合单独工程的技术要求,并尽量控制造价成本,在这个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明确一点,并不是价格最高的机械设备就适用于工程的施工建设,应对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再选择适用的机械设备。

4.材料管理方面的因素

建筑企业应针对施工所用的材料进行非常严格的管理,并做好提前预算,并根据预算的结果进行相关材料的采购,保证不会浪费大量的材料,对施工余下的材料进行科学的处置,保证资源的高效利用。

5.人员队伍方面的因素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有人的参与,所以,应不断加强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综合素质水平,如果参与工程施工建设的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出现问题,影响工程的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的顺利使用。

三、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施工材料方面的控制问题

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来说,施工材料是最根本的质量保证,如果施工材料的质量不符合施工建设的要求的话,那么就会在水利水电工程后期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因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对水能进行利用,如果施工材料质量不过关,受不了水的强烈冲击,就会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这对于下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巨大的威胁。在当今时代下,存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使用的材料不符合质量要求,这种情况不但会造成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问题,也在某种意义上帮助了违法分子。此外,还有些水利水电施工建设材料的采购人员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使用质量较差的材料充当高质量材料,或者在施工中进行偷工减料,这种情况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在工程的后期使用很有可能就会出现坍塌等事故。

2.施工技术及监管方面的问题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时候,应用的施工技术和监管工作也非常关键。在现阶段,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建设中的监管工作都有着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其主要原因就是但钱的监管市场比较复杂,建筑企业一般都是进行自我监管,这对于监管工作的力度来说是非常不足的。另外,在从事监管工作的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达不到工程的要求,高素质人才的数量非常好等等,进而导致工程施工建设的监管工作非常难做,常常出现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而且监管存在问题的话,在工程遇到非常棘手问题时,监管部门不能够及时给出合理的方案,影响工程的施工建设,增加建筑企业的造价成本。

3.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方面的问题

在现阶段,大部分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只重视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对于工程的建设质量却抛之脑后。有些水利水电工程一味的加快工程的建设速度,防止建设时间超过规定的日期,将很多需要后期进行的施工工序挪到前期进行,进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都有所下降,另外,水利水电工程中使用的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在表面上会对验收人员造成错误的感觉,影响工程的验收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良好的质量控制意识,只是单纯的将分内的工作完成,而且很多人员也不会按照规范操作进行施工,进而导致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工程建设中,如果存在过多的行政干预的话,也会影响工程的质量。

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

1.建立一套健全的施工技术组织管理机制

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要建立起班组、车间、场站等三级技术管理工作网,明确各个组织部门的责任,采用细化责任、分级管理的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机制,包括收集相关的施工技术信息、分析和处理出现的故障、记录出现的事故等。定期开展技术技术交流座谈会,对前期的工作做完整的总结,并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技术改革措施等。建筑单位还应该组织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分析和总结活动的成果,为技术攻关打下基础。要将施工管理的各项机制逐步完善,加强对现场施工设备的监控,包括其运行状态、故障分析、事故统计等多方面,这样就能大大地提高施工设备的稳定性和利用率,还能降低设备的损耗率,降低了施工成本。此外,还要安排专人来负责管理施工技术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来收集、整理和记录相关的技术信息,进而能够保证资料数据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要做好记录,可为后续的技术攻关提供参考依据。

2.加强运行管理,完善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颁布的法规条例及相关规定标准,再根据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制订相关的管理制度,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岗位责任制》、《生产事故调查实施细则》、《生产管理办法》、《电厂及变电站通讯中断事故处理办法》、《反事故措施计划》、《工作票、操作票签发制度和工作许可制度》,这样就能加强对施工现场作业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施工人员出现操作错误或者不规范的行为,就应立即指出纠正。在发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利用设备操作和巡检、运行记录和仪表指示等来找出潜在的问题,并作详细地分析,通过多方讨论迅速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持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运行。

3.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检修管理

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应秉承安全生产,保证质量的基本理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工程施工建设的实际情况,对应用的设备进行选择和维护。逐渐改善机械涉笔的检修模式,从定期检修和维护发展成为定期创新和完善机械设备的功能性,在最大限度上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检修的需要的时间,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在针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的时候,应采用非常先进的技术进行,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其进行实时监测,保证其能够在出现问题的第一时间被相关人员发现,及时维护和检修,加强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

4.加强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

首先,要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质量控制,确保施工中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其次,增强施工法律意识,健全法律法规,在施工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最后,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机械、环境、材料和工艺等,因此在施工中要做好各施工要素间的协调和管理,加强施工技术的复核,对于影响工程整体的技术必须反复的进行核对,避免出现错误,控制工程主体结构的强度和尺寸,从而保证工程整体的质量。

五、总结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和介绍,我们能够了解到,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建设程度逐渐加深,基础工程的建设量也在不断增多,水利水电工程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其能够对我国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并对一些水害进行预防和控制,提高下游居民的生存质量。在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管理能力才能够保障施工的质量。在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进行管理的时候,建设企业应制定非常完善的管理制度和体系,并不断提高相关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并进行分段管理,在施工前、施工中以及施工后进行严格的管理,如果在管理的过程中发现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应及时向上级进行报告,并要求工程停工,及时对问题进行解决,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另外,管理人员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还应该注重细节管理,对使用的技术和工艺以及相关的材料等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进而使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非常高,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奠定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达,刘佰站,王水淼.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7(31):247-248.

[2]张修兰,王志强.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0,12(17):165-166.

[3]朱隆丁,李龙飞.水利水电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与经营管理创新的探索[J].小水电,2009,09(01):221-222.

[4]邹前堡,陈新福.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科技广场,2010,05(03):187-188.

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范文3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is long, large investment, many cooperation departments, and is greatly impacted by natural resources, topography, geology, hydrology weather. So designing a set of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is necessary to the historical hydrological data storage,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hydropower station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simulation design, and then analyzes the structure and specific design program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hydropower station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and finally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providing th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

关键词: 中小型水电站;网络监控系统;仿真设计;水利水电

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hydropower station;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simulation design;water conservancy and hydropower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3-0199-02

0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中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电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将水能转换为电能。加强水电站的监控,能够帮助我们加快江河治理、优先发展水电、开发利用水能—清洁再生能源,以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水电站信息管理智能化已成为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

1 中小型水电站网络监控系统的仿真设计现状

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关于水电站网络监控的虚拟仿真系统。它们大多数是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真实水电站的生产过程,并提供真实的培训环境(水电站中央控制室)的现代化数字仿真培训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对学员进行:水电站正常工况运行操作过程培训;水电站异常工况运行操作过程培训;水电站紧急事故工况处理操作培训;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培训;水电站生产过程运行知识与专业理论培训,学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并熟悉水电站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

虽然,根据经验表明,该系统对于保证电厂及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大有裨益,但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它们大多只能用于培训,经济效益不明显;另一方面:无法对水电站中的各种水文参数进行实时更新,而这些参数(如:水温变化、水质变化、水位变化等)对于水电站的工程管理具有明显的意义。因此,设计一套能够实时监控水电站各水文参数的网络监控虚拟仿真系统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2 中小型水电站网络监控仿真系统构想

不同水电站由于水能来源、水源性质、调节能力等的不同,使得其系统结构也不尽相同。因此,在设计水电站的网络监控模拟仿真系统的时候,要根据各水电站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水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水电站的运行管理方式、水电站建设资金状况、水电站周围帝力环境的影响、水电站与其他系统的关系等因素。对于某些中小型水电站而言,因为规模相对较小,所要实现的功能也较为简单,投资额也不高,因此,可尽可能地采用简化配置方式。

水电站是一个综合工程设施,通常由挡水、泄水建筑物形成的水库和水电站引水系统、发电厂房、机电设备等组成。要想实时监控水电站各水文参数,就需要全面掌握水电站各相关环节的动态变化。首先将现实中的水电站进行三维虚拟化,将水电站及周边地形地貌以电子沙盘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将历史水文数据和规划数据也存储到系统中;然后对水电站的进水闸、蓄水体、排水闸、坝体及其水温、水质、水位等的变化进行监控,最后对各参数进行汇总,并传送至监控中心,实现多网监控设备集中管理控制,达到同时监看多个前端,各前端报警自动上传及中心联动等功能。

3 中小型水电站网络监控系统的仿真设计

本系统的核心就是要实时掌控水电站内水体的各种水文参数变化,具体包括水温变化、水流量变化、水质变化以及水位变化。其中对于水温变化的监控可以由传感器来实现;至于水质变化的监控则相对复杂些,需要通过相关化学实验来验证,通常在没有污染源的情况下,水质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水流量变化与水位变化的监控,可同时通过对水电站中入库和出库的水量的监控来实现。水电站中入库的水主要来自于上游水的流入和大气降水,出库的水主要用于放水及居民生活、生产用水;自然环境中,降水可视为入库水,水的蒸发可视为出库水。

3.1 设计原则 中小型水电站网络监控系统的仿真设计,必须要根据水电站原有设备的要求进行设计。监测站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目标进行设计,水闸(泵站)监控采取常规就地监控与远程监控相结合的模式,以远程监控为主。监控站监控系统综合利用成熟的工业控制技术、传感技术、数据传输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建立先进的控制系统,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促进工程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监控站监控系统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实现闸门和水泵运行信息的准确实时采集,实现各水文数据的实时监控。

3.2 监控方式及系统构架 监控方式:所有检测仪表的信号(如:电量、水位计、温度等)送至水利监控站的PLC控制和低压(仪表)等柜。由PLC控制和低压(仪表)等柜对各水泵电机机组、闸门(阀门)及配电设备进行监控。水利监控站设置通信设备(光端机),PLC柜配有以太网接口,通过光缆直接和监控中心交换机连接。

系统构架如下:用入口闸口开度传感器对入库水流量(Q入)进行监控;用相关设备对水电站水位(H)、降雨量(R)、蒸发量(Z)、水温(T)以及水质(W)进行监控;用灌溉开度传感器对农田灌溉水流量(Q灌溉)进行监控;用用水开度传感器对周边居民用水量(Q居民)进行监控;用出口闸口开度传感器对出库水流量(Q出)进行监控,最后将这些数据上传至某一水电站的监控中心,以此掌握各水文数据的实时变化。

水电站的水位监控模式如下式所示:■=ε(Q入-Q出-Q灌溉-Q居民)+ηR+VZ;本公式所表示的是水电站在某一时间内的进水量、出水量对闸口开度及水电站水位的影响。公式中ε、η、V为各级水闸阀门的开度,其取值范围为0至1之间。 根据该公式,通过windows xp3 操作系统,采用Visual C++6.0语言作为开发工具来实现该仿真系统,Visual C++6.0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以拥有“语法高亮”,自动编译功能以及高级除错功能而著称,这些特征明显缩短程序编辑、编译及连结的时间花费,在大型软件计划上尤其显著。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本系统还采用SQL Server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0 关系数据库引擎支持当今苛刻的数据处理环境所需的功能,数据库引擎充分保护数据完整性,同时将管理上千个并发修改数据库的用户的开销减到最小,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通过该系统,可实现对各水电站中的编号、水位数据、水入库流量、水出库流量、水蒸发数据、降雨量数据、各闸门开度等数据的轻松处理。

4 系统的应用效果

下面我们通过仿真系统的监控结果与水电站实测数据之间的对比,来对本设计的应用效果进行说明,为证明本设计的广泛应用性,特对某地区的三个水电站进行实时监控。所得数据如表1所示。

通过对比可知:仿真系统的监控结果与实测数据十分接近,误差较小,且具有明显的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可在各类中小型水电站中广泛应用。它对于保证水利资源的合理利用(如:解决防洪抗旱、水利监控等问题以及水资源调度等)有很重要的意义,能使水电站在保证电能质量的基础上,全面实现安全、满发、经济、多供的要求。

5 结束语

水属于清洁能源,具有无污染、成本低、效率高、可再生等优点,是眼下世界各国所普遍优先开发的资源。而我国又属于水力资源丰富,却未充分开发的国家,因此,促进各类水电站的自动化和远动化已成为我们水利部门的重要任务。本文所设计的网络监控虚拟仿真系统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结合了Visual C++ 6.0以及Sql Server 2000进行综合混编,实现了对各水文参数的实时、有效监控,这对于帮助中小型水电站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有较明显的作用,值得我们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启卷主编.中小型水电厂计算机监测与控制.中国电力出版社.

[2]黄健.水利水电监控系统的仿真研究.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4.

[3]徐金寿,张仁贡编著.水电站计算机监控技术与应用.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04.

[4]王万良,蒋一波,李祖欣等著.网络控制与调度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07.

[5]刘志强等编著.水利信息化.中南大学出版社,2007.01.

[6]彭清华.中小型水电站厂房布置设计方法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8.

[7]杨增荣.中小型水电站低压水轮机运行优化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08.

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范文4

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网络进度计划标准化定义为: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网络进度计划的特点,以网络计划技术为基础,对水利水电工程网络进度计划中的项

1网络进度计划生成标准化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工程进度计划的基础性工作包括:项目划分、逻辑关系确定和各个作业(活动、工序)资源的配置。这些工作的标准化是网络进度编制标准化的前提工作,属于网络计划编制初期阶段工作。

2网络进度计划分析标准化1)对于常规的网络时间参数计算和关键路径分析,考虑常见的逻辑关系类型和工作时间约束、工作类型和工期分布类型,借鉴国家和行业标准,形成了标准的网络计划时间参数和关键路径计算方法。2)对于网络进度计划工期风险分析,结合目前常见分析方法,如模糊进度计划分析、随机型进度计划仿真分析方法以及有关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套网络进度计划标准化分析过程,如基于时间分布的Monte-Carlo仿真分析方法、基于因素的Monte-Carlo仿真分析方法、基于工期可控性的Monte-Carlo仿真分析方法等,指出了这些方法适用条件和需要参数等,形成标准化的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3)对于常规的网络进度计划优化分析,需要明确其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

3网络进度计划评价标准化在经过网络进度计划分析后,需要对编制的网络进度计划进行评价,即对网络进度计划总工期(完工风险)及其各作业的持续时间的评价。目前的网络进度计划评价方法主要有理论评价方法和经验评价方法。理论评价方法包括模糊评价、随机风险评价、施工仿真评价;经验评价方法主要是基于工程类比的评价。网络进度计划评价标准化即是对网络进度计划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的标准化。

4网络进度计划审阅标准化编制人员编制的网络进度计划,到最终确定,往往需要经过有关的责任(专业)工程师或咨询工程师的审阅。本文提出了网络进度计划痕迹管理概念,通过形成网络进度计划编制信息,如采用的案例和模板以及采用这些案例和模板时考虑的工程特征、主要影响工程进度计划可行性的项目修改以及修改原因等,形成网络进度计划编制的痕迹信息,审阅工程师通过查阅这些痕迹信息,然后对网络进度计划进行审阅。

5网络进度计划输出标准化网络进度计划输出标准化是指网络进度计划输出的形式和内容的标准化。目前国内外进度计划软件繁多,不同软件进度计划输出形式也不尽相同。另外随着新技术和各种工程软件的发展,网络进度计划与这些软件结合,形成新的进度计划表现和表达形式,有利于网络进度计划分析、评价以及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实施。为此,本文结合国内外软件特点、国内工程管理人员习惯和目前进度计划编制常用软件,提出了工程网络进度计划输出标准化,包括输出报告的标准化(借助P3e/c软件)、网络图和横道图的AutoCAD输出,以及相应报表等标准化输出。

二、网络进度计划标准化系统SHAPS

1系统总体设计基于网络进度计划标准化内容,本文针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网络进度计划生成过程中知识组织与运用以及工程进度风险评价等问题,综合运用人工智能、知识工程、风险分析、计算机模拟、三维协同设计等有关思想、理论和方法,开展基于多源知识(专家经验、工程案例、进度模板与模块、工程三维模型等知识源)的网络进度计划辅助生成机理研究,以及综合考虑风险因素、风险因素发生时间、计划编制中影响进度的关键资源配置、工程控制中管理者的风险应对措施、行为等条件下的进度风险评价理论和方法,在MicrosoftVisualStudio平台下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网络进度计划标准化系统SHAPS,该系统共划分为5大模块,分别为网络进度计划辅助生成、辅助分析、辅助评价、可视化及成果输出。系统总体结构。共包括五个主要区域,分别为:菜单栏、视图工具栏、WBS信息显示区、横道图显示区和工作信息显示与编辑区。其中菜单栏主要包括参数编辑、计算分析与评价、结果输出、模拟与可视化等功能。视图工具栏的主要功能为切换主显示区的显示内容,如单代号视图、双代号视图、资源视图等等。WBS信息显示区用来显示项目各个工作的工作代码、工作名称、预期开始时间和预期结束时间,用户也可在此区域对工作进行编辑修改。横道图显示区主要用来显示工序间的逻辑关系和工序持续时间。工作信息显示与编辑区主要包括:常用信息、分类码、资源分配、约束条件、逻辑关系和综合单价表资源分配六项内容,用户可在此区域读取项目相关信息并进行修改工作。

2系统功能实现

2.1网络进度计划辅助生成系统提供基于模板和基于案例创建项目两种进度计划辅助生产方法,其中基于模板创建项目的过程与基于案例创建项目的方法类似,这里详细叙述基于案例创建项目的实现过程。基于案例创建项目方法允许用户通过“行业类别”、“工程类别”、“项目类别”及“进度计划类别”四大类别进行案例的初步筛选,然后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计算其相似度并选择与拟建项目相似度最高的案例作为拟建项目进度计划的基础。但是,检索到的项目直接应用于拟建项目的情况少之又少,所以还需要对案例进行修改。案例修改过程中,例如“作业持续时间”、“作业类型”、“资源量”等信息的修改,都会保留到痕迹管理系统中,用作进度计划审阅的依据。修改后的案例可直接进行进度计划分析、评价等,也可以作为新案例存储在数据库中,基于案例创建的工程项目进度计划。该系统通过案例和模板辅助生成水利水电工程网络进度计划,可以有效地提高网络进度计划编制质量,降低工作人员的编制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2.2网络进度计划辅助分析系统能够计算加入日历的时间参数,进行资源均衡计算以及工期的压缩优化,其中资源均衡计算又分为工期固定资源均衡和有限制资源均衡两种方法。以“工期固定资源均衡”优化计算为例。

2.3网络进度计划辅助评价辅助评价模块主要分为工期风险模拟评价分析、工期风险模糊评价分析和基于案例的模糊综合类比分析,其中工期风险模拟评价分析包括基于工期分布的评价分析、基于施工影响因素的评价分析和基于工期可控性的评价分析。总工期风险评价分析结果,说明模拟1000次、工期为885天的次数为114次。基于案例的模糊综合类比分析计算界面,相应的模糊预测结果。该模块通过基于MonteCarlo网络计划仿真、基于施工影响因素的网络计划仿真和基于工期可控性的网络计划仿真方法,为工程人员提供了多种辅助评价进度计划的手段和方法。

2.4网络进度计划标准化输出根据实际工程需要,系统能够输出多种成果图表,主要包括三种网络图输出模式: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和横道图该模块与NavisWorks、施工仿真技术、Auto-CAD、P3e/c等结合,为网络进度计划输入、输出提供了快捷、标准的途径,有利于提高网络进度计划输出质量和效率。与传统的P3e/c软件相比,该系统的主要优越之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系统能够基于已有案例和模板快速生成工程项目初始进度计划,避免了重复、冗杂且依赖经验的编制过程;第二,提供了更加强大的网络进度计划计算及优化功能,如绘制双代号网络图、资源和工期均衡优化、风险分析和评价、仿真与可视化等。

三、结语

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范文5

【关键词】灌区;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维护管理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水利行业而言,信息化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相互融合,正在改变着我们周围的一切。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就是要开发和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对水利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利用,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应用水平和共享程度,从而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能和效益和规范化程度的信息系统。

1.工程概况

尊村引黄灌区是一座集灌溉、供水、防洪、排涝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工程始建于1976年,1984年、1994年分别完成了一、二期工程建设,总建设规模为九级三十一站。

2.灌区管理及信息化建设

根据国家目前的农业政策,结合灌区实际情况,作为工程管理单位,如何确定自己的管理目标,是灌区管理及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问题。经过充分调查、研究、总结灌区几十年来的经验教训,选定灌区管理目标为“农民增收,工程发展,管理者受益”,达到“三赢”。围绕管理目标的实现,水利信息化起着不可思议的作用。泵站灌区进行改革,改造,形成了水源供给,泵站提水,渠系灌溉“一条龙”农业、工业灌溉服务体系,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灌区管理及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首先,水的管理需要信息技术。

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引黄的灌溉用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因它具有不可存储性,比一般性质的商品更难管理。要使灌区达到“车间化,超市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引入已成为必然,也就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把灌溉用水管理的更好,让农民、企业更放心,更满意。因此,水利信息化是灌溉用水管理的必然选择。

水的流动和水费的回收这两个程序的运行好坏体现在“信息站”的配合程度。水利信息技术就是要解决灌溉用水交换的“信息站”问题,因此,水利信息化是灌溉水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按照国家对管理局的事业定性,灌区实行“事企”分开的管理体制。按照这一体制,经过摸索、总结,我们按照“水”的流程,实行“泵站―生产水,灌区―销售水,农户―消费水”的市场运作,从而形成“模拟法人主体化、独立核算企业化、层层买卖市场化,规范服务公开化”的管理理念。

其次,要实现管理理念的良性运作,管理信息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引黄灌区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是:建立覆盖全灌区的灌溉输配水智能调度网络系统,内容涵盖灌区灌溉实时监控系统、灌溉遥测系统、灌溉数据采集系统、以及现代化数据通讯网络。同时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建立灌区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灌区水费征收系统、灌区水务公开系统、灌区泵站联合调度管理系统等软件业务管理系统,对灌区进行全数字化的实时、动态的管理和调度。建立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使用中可靠的集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监控为一体灌区信息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提高灌区水资源管理、工程管理、行政管理、经营管理的自动化程度。

水利信息化就是要对水商品流动过程中的“水的流动”和“水费的回收”所产生的数据进行反馈及管理。因此,它必须是:“及时、准确、高效”,它始终在为实现水管理的大目标服务。

目前我局计算机网络为管理局机关、灌区业务、泵站业务,这样形成灌区的局域网。使灌区达到水生产“车间化”、水销售“超市化“的管理。在水源站、厂房、测流站及各大支口安装了摄像头,可以在调度室随时监控,给调度员配水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

3.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

3.1工程建设的目标和思路

实现灌区“三赢”目标,工程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在灌区现代化管理中,建立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体系的目的是提高设施能力,发挥工程效益,确保灌区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结合引黄灌区的实际,工程建设管理首先必须坚持“工程为灌区服务”的总体原则,一切项目都要为提高灌溉效益服务。

3.2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环节

按照《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工程建设一般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施工准备、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后评价八个步骤,大致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和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3.3工程技术创新与改造

引黄泵站灌区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一是水源问题;二是泥沙问题(渠道淤积和设备磨损);三是柴草问题。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引黄干部职工一直在黄河岸边不停地探索,寻找答案。几十年来,经过不懈地“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效果。渠道的改造:一是糙率大,挟沙能力弱;二是抗冻性差,渗漏大。渠道过水后,冬季冻胀破损,预制板勾缝脱落,渠道淤积沉陷严重。经多年运行,已起不到防渗效果。为解决渠道淤积问题,灌区在续建改造中创新使用现浇混凝土U形断面和弧形底梯形断面进行改造,经过比较,干渠过水流量相对较大,纵坡较缓(1:4000),选用弧形底梯形断面。支渠过水流量相对较小,选用现浇混凝土U形断面。主要特点:一是糙率小,流速分布均匀,接近最佳水力断面;二是流速快、渗漏小、输沙能力强,一些细粒泥沙基本都能输送到田间;三是抗冻性能好、造价低。改造后,渠道淤积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3.4工程维护

工程维护是工程建设管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为了设备、设施能正常工作和运行表面清洗、零部件检修、更换和养护等日常性工作,也是实现工程保值、增值的最基础性工作。通过加强对维护工作的组织、检查和评比,以达到工程安全、高效运行的目的。

灌区工程持续发展,让“阳光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充实完善,取得了灌区用水市场秩序井然。

4.结语

总之,信息化建设要因地制宜,不能相互照搬,更不能移植别的行业。要紧紧围绕灌溉管理的大目标,确定实施方案,循序渐进。信息系统要与灌溉试验相结合,并根据墒情、作物种植,降雨情况及蒸发、渗漏等情况,预测区域范围内各级渠道作物的最佳需水量,进而与市场调节下的实际用水需求做对比,评价灌区的灌溉水平。加快信息化人才培养的力度。灌区目前现有的技术人员,远远满足不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要求,努力营造吸引人才的环境。夹马口灌区实施“阳光工程”,使农户对“灌溉用水是商品”达到共论,节水意识自发提高,“配水到户”合理调配灌区各用水点的流量供给,既满足农民及用水又做到水管理“环环相扣、滴水不漏”。■

【参考文献】

[1]郭武山.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式探讨.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4,4(2).

[2]王建武,陈永华,等.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科学出版社,2004,10.

[3]李友国.大型水电建设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实施方法探讨.中国三峡建设,2004,9.

水利水电智能工程管理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勘探技术;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勘探实践来看,水利勘探过程中最常使用的一些技术是工程地质勘探和“3S”技术,其中“3S”技术主要是指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和RS遥感。

1、工程地质勘探

一般而言,工程地质勘探主要建立在工程地质测绘基础之上 ,它是为查明地下工程问题及深部地质资料信息而存在的,通过有钻探、山地勘探和物探三种方法。具体分析如下:

(1)钻探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地质钻探方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钻头与钻机设备。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内研制出了转速快、性能稳定和扭矩相对较大的一些新型钻机;同时,对于那些较为完整的硬岩而言,其钻探过程中传统的钢粒或者硬质合金钻头已经被金刚石钻头所取代,这就大幅度地提高了岩心的采取率和钻井速度;第二,砂卵石层、破碎带以及软弱夹层的钻进取样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比如套钻技术、专用取芯具等技术设备,较好地解决了当前存在的岩芯采取率低和取样困难等技术难题。第三,还出现了其他一些先进的钻进工艺,比如绳索取芯钻探工艺,其在当前水利工程中的实践应用证明该工艺可以有效减少取芯时来回提钻之工作量,也较好地解决了塌孔和取芯质量差等技术难题。

(2)山地勘探

所谓山地勘探,主要是指通过人工或者机械手段进行剥土,或者开挖探坑、探井、探槽以及平硐等,来揭示地表浅层的地质情况,并且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试验和取样观察,而且该技术所使用的工具要求比较简单。因此,该技术在对地表浅层进行地质勘探过程中,使用范围和频率比较高。该技术的主要勘探缺在于其勘探的深度相对比较有限。

(3)物探

物探是地球物理勘探的简称,它主要是运用观测仪器来测量某个勘探区域的地球物理场,在通过对该测量场中所获得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来推断地下层中的地质条件和地质构造。水利工程物探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位场理论作为基础条件的重力场勘探磁场勘和直流电场勘探,同时还要以波动理论作为基础条件的地震波勘探和电滋波勘探。

2、“3S”技术

(1)GPS

GPS是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简称,全名全球定位系统。从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勘察实践来看,实践操作过程中对GPS技术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对具体观测点三维坐标的确定;由于GPS技术具有定位精度高等特点,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操作人员来的工作量和操作难度,而且还可以对勘探目标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实时测量和勘探,最难能可贵的的是它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非常的小。

(2)GIS

所谓GIS,实际上就是指地理信息系统,其英文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从本质上来讲,GIS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建立在地理空间数据库基础之上的,在现代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它可以充分运行现代系统工程与信息科学方面的理论,对具有空间的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和管理,并未决策的做出提供所需的信息。GIS地理信息系统,实际上就一个能够综合处理与分析目标地理空间数据信息的技术系统,建立在测绘和测量基础之上,通过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储存,并通过计算机编程对全球空间进行分析和管理。仅就这一点,就可以使水利工程勘探工作受益匪浅。

(3)RS

RS(英文remote sensing),即遥感,主要是指一种非接触,可以远距离地进行探测的一种现代智能技术。通常是运用传感器或者遥感器,对目标物体的自身所携带的电磁波辐射以及反射特性进行探测,在根据这一特性对目标物体的特征、性质以及所处的状态进行全面的分析。RS遥感技术,作为当前水利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手段, 在国内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从现代水利工程地质勘探实践来看,该技术的主要应用表现在水利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与图形制作, 岩溶的调查及滑坡、崩塌以及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现象的研究;同时其应用范围还涉及到输水隧洞和渠道跨区域调查、长距离线状工程项目建设的地质条件调查,以及地形、地质、地貌和水文气候条件等相对比较复杂地区的水利工程施工地质调查等,实践证明,通过该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节省费用开支,而且还可以有效地缩短工程的施工周期。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3S”技术在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勘探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智能技术,其在水利工程勘探中的应用必将有所拓展。

3、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地质勘探过程中用到的先进技术分析,笔者认为要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保证其质量,仅有技术的引进是不够的,还要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转变思想观念,加强对水利工程地质勘探重要性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水利工程建设活动的日益频繁,水利工程地质勘探逐渐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并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来看,水利工程地质勘探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病险水库大约有37000座,占全国水库总量的40%以上。从实践来看,这些出现了病险的水库或者堤坝主要是中小型的土石坝,坝体与坝基病害是最为主要的病险类型。究其原因,除施工质量外,主要是由于前期的地质勘察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的。近年来,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断开放,水电开发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他们节省时间和资金,往往缩短前期勘察工作的周期。许多建设单位在还没搞清具体地质条件的情况下,就匆忙签下了施工合同,由于没有做足地质勘察工作,结果不是施工一半再回头重新设计,就是发生了严重的工程事故,整个工程也随之报废。诸如此类的问题,给我们的工作人员敲响了警钟。因此,只有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加强思想重视,才能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建立健全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一定要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将责任落实到实处,使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按章办事。随着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行业的快速发展,地质环境也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水利工程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水利工程地质工作的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进程,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将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等环节的具体要求纳入工程质量管理体系,重点抓过程中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从而真正实现工程质量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结语: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勘探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水利工程勘探技术也正处于一个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动态过程之中。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重新审视当前我国水利工程勘探过程中所使用的这些技术和手段,并在此此基础上加强思想重视与技术创新,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解满收.GPS全球定位系统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1(15)

[2]许继.浅谈水利工程勘察技术措施及管理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4)

[3]戴雪光.GPS在水利工程勘测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4]周银波.水利工程勘测方法的几点建议[J].中国科技纵横,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