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资产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小企业资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小企业资产管理

中小企业资产管理范文1

关键词: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风险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问题探讨――以鼎盛公司为例

收录日期:2015年10月21日

伴随着科学知识的进步,世界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特别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模式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受有关环境的深刻影响;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是相同的,这使得每个国家把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放在关键突出的地位。同样,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就被每一个国家及企业放置在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中国企业要达到国际标准,必须指出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调整企业的管理理念,把无形资产管理作为极其重要的工作来做。本文以当下时代为背景,同时结合我国实际经济环境,针对中小企业提出合理有效的无形资产管理模式,以保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一、中小企业有关无形资产管理的理论

(一)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管理问题。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对其进行辨认的非货币性资产。伴随着科学知识的进步,世界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特别是在现代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的盈利能力将受有关环境的深刻影响;无形资产的经济寿命是相同的,这使得每个国家把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放在关键突出的地位,同样加强对无形资产的管理就被每一个国家及企业放置在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位置。当前阶段,中国中小型企业的无形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下:

1、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因为无形资产看不见摸不着,所以中小企业更注重的是实物资产的管理,导致缺乏充分的对无形资产重要性的认识,而忽视对无形资产的管理。

2、无形资产流失严重。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不是很准确,导致大量无形资产损失。一方面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评估的软目标,而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的法律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和机制打击力度还不够强,导致评估时受其方法、方式和程序的影响比较大,选择不准确的无形资产评估,导致大量无形资产损失,使企业利润降低。

3、无形资产利用效率低。无形资产的潜在功能(如企业融资、品牌延伸等)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另外,无形资产在向有形化、物质化转化过程中,受无形资产信息具体化及可操作性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以及市场反馈不及时等因素的影响,使无形资产及时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具有一定的难度。

(二)中小企业无形资产发展情况。总体而言,无形资产的发展情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一是管理理念:从一般性资产转变为战略性资产。尤其是在科技日新月异,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资本竞争,而是进入更为激烈的技术竞争时代。所谓战略资产,是不可见的、难以模仿的、不可替代的、积累时间长期的和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资产,它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二是管理模式:从战术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三是管理职能:从控制管理向过程管理转变。无形资产过程管理强调无形资产的管理是多项管理职能。在这个系统完整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开展控制业务的工作(诸如计量、评估等),更需要开展管理业务的工作(例如无形资产的计划、组织、协调等);四是管理领域:从单一领域向综合领域改变;五是管理方法: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六是管理主体:由部门管理模式转变为跨职能的团队式管理模式。

(三)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风险

1、不能明确选择无形资产的价值评估方法。无形资产评估法主要包括市场价格法、资产回报率、重置成本法等。相同或相似资产的成交价格是市场考验的结果,因此市场价格可能会使双方当事人都接受。资产回报率所依据的是未来预期收益的现值等于资产价值这一原理来估算资产评估价值的,它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转让的形式。重置成本法是通过公式:资产的重置成本-资产实体性贬值-资产功能性贬值-资产经济性贬值,以此来反映资产价值的。由于市场是不完美的,所以在相同的条件下,运用多种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可能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情况,这种差异的原因是:(1)某些方法的前提不具备;(2)评估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3)委托方提供的数据资料信息失真。总之,在评估方法的选择过程中,要具体情况具体而论。

2、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环节缺乏有效的制度。无形资产的价值很难得到提升,由于对企业的法律法规缺乏适当的系统、管理机制和人员配置,这样严重影响无形资产作用的充分发挥。大量无形资产流失,由于企业人员没有利用科学的方法有效地使用和管理无形资产,导致企业巨大的经济损失。

3、部分无形资产没有被重视,导致损失严重。商标被抢注的事件时常发生。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商标保护观念淡薄,自己的商标让人抢注、商标被盗用或商标随意被授权使用的现象比较多,这严重破坏了无形资产的形象。不少的中小企业已经意识到无形资产是企业经营中的一项重要资产,但他们没有利用有利于经济无形资产积累的合法手段(如技术发展,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等),而是盲目地使用不正当手段(如虚假广告,或者用这些钱去买一个考核奖旨再建立品牌意识)来欺骗无形资产的获得。另外,我国对于自己的老字号商标往往也缺乏保护意识,如联合利华公司已将众人皆知的中华牙膏纳入其名下。

4、在许多企业中缺少无形资产管理的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首先,我国企业往往是临时从其他组织并从其他部门暂时抽调人员;其次,企业往往缺少详细的投资预算及可行性研究分析,没有充分考虑投入成本与预期收益的关系,从而无法实现企业获取超额利润的目标。

(四)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管理的意义。中国企业要达到国际标准,必须指出无形资产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调整企业的管理理念,把无形资产管理作为极其重要的工作来做。第一,有益于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示升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企业,公司继续积累资金以不断提高企业的活力和生产力;第二,有益于全面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水平,鼓励企业更好地融入国际竞争,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第三,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基础产业以及交通、建筑、通讯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改良。

二、鼎盛公司无形资产管理现状

无形资产在中小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已毋庸置疑,但目前企业没有充分利用无形资产。由于无形资产作为公司财务的软目标(企业融资、品牌延伸等),所以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特别是我国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自身规模太小、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观念落后,尤其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着更大的问题。今天,中小企业无形资产的大量损失根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无形资产管理意识淡漠;其次,无形资产在向有形化、物质化转化的过程中,因无形资产信息具体化、可操作性程度不够、管理不到位以及市场反馈不及时等复杂因素,无形资产转化为企业的收益有一定的难度。

(一)鼎盛公司概况。北京鼎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保健品、食品、生物制剂的研发、销售为一体的高新科学技术公司,市场精英现在有若干名,从事健康产品的开发、销售以及营销推广业务。成立至今,其产品的品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企业文化内容日趋丰富,凝聚力也越来越强,使得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越来越大,到2013年末,公司具有560万元的销售收入,期末产生1,820万元的净利润。

(二)鼎盛公司无形资产现状。随着金融危机逐渐席卷市场,使得整个市场经济低迷,鼎盛公司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从2013年以来,鼎盛公司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合理的现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无形资产总体规模过小。2013年无形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仅为3.2%,净额总计600.3亿元。

2、无形资产结构不合理。2013年无形资产具有较高盈利能力的项目(专利、商标、版权等)占的份额仅为4.5%,而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这两个技术含量和增长潜力相对有限的项目却占有95.5%的份额。

3、无形资产经营管理不善。具体表现在:(1)存在数目庞大的账外无形资产。鼎盛公司账户中无形资产占20%,80%都在账外,这说明多数无形资产没有被有效地监测;(2)许多专利被抢注;(3)在对外合作中,有些无形资产的价值没有被折合,而是被免费使用;(4)由于评估标准不明确,无形资产的价值计量往往被低估。

三、鼎盛公司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重视无形资产的审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在审计的计划阶段,初步业务活动中不够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环境,关于无形资产方面也没有掌握充分的相关信息;在计划审计工作中,对于审计过程中的无形资产数量少,从而出现忽视无形资产的情况;另一方面没有有效地实施无形资产的风险评估程序和风险应对措施。

(二)缺乏有针对性的测试程序。如今无形资产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往往较高(甚至有的中小企业80%为无形资产),这样直接忽略无形资产审计或是将其归入有形资产一起审计肯定会影响审计质量以及造成无形资产的流失和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无形资产价值难以确定。大多数中国公司不能有效地评估无形资产的价值,因为他们的无形资产的会计处理是混沌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与计量在无形资产会计标准中分为两个阶段,并且这两个阶段是不同的,因此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的划分是很重要的。而费用产生的无形资产资本化或费用化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能力,但是我国的会计人员(专业素质能力相对较低)难以准确保证无形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第二,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不明确,在实际使用各种方法时,评价参数的计算方法和口径以及复杂多样的元素使其具有一定的难度。第三,对无形资产摊销的检查不合理、不规范,主要原因如下:(1)摊销期限不合理、不合规;(2)无形资产摊入的会计科目不正确,有的摊入管理费用,有的摊入制造费用;(3)无形资产减值等问题的考虑。每一期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之后,要重新确认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重新计算摊销额,并且所计入的科目完全不同,这样无形资产的摊销程序就很复杂,也就容易出错。

(四)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能力不是很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道德意识和道德修养)需要提高。由于竞争加剧和市场混乱容易使审计人员忽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因,不能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和自身的独立性(实质上的独立性和形式上的独立性),导致审计人员容易接受客户的观点、声明,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实施相应有效的审计程序,而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报告。这些都对无形资产审计的工作效果及工作效率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就会阻碍审计人员发表正确恰当的审计报告。

四、鼎盛公司在无形资产管理方面有关建议

(一)重视无形资产审计。由以上的论述可知,无形资产在企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它是总资产的重要构成部分:首先,在计划阶段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无形资产的相关信息。其次,在实施过程中,要全面落实风险评估流程,了解单位及其环境,包括内部控制,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和认定层次的风险水平。此外,为了避免被遗忘在无形资产审计期间,无形资产目的和要求的审计必须体现在审计计划中。

(二)执行针对性测试程序。无形资产审计不仅需要进行定期常规的审计程序,审计程序更要有针对性。为了保证审计质量,需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对无形资产的权利和义务的考虑,审查记录的无形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通过对采购发票和采购合同进行认真详细的检查来验证被审计单位是否拥有无形资产。结合对无形资产等的检查,了解无形资产是否存在重大的抵押、担保情况,是否恰当披露;二是对无形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行检查。在企业无形资产的增加方面,应重点检查增加无形资产的计价是否正确,手续是否齐备,不同途径增加的无形资产的会计账务处理的方法和规则是否正确;在无形资产的减少业务方面,首先应关注无形资产账面转销额是否正确;其次应检验转让损益是否经授权批准,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三是检查无形资产的摊销,首先检查它是否遵循法律政策摊销,其次是检验政策变化发生的摊销;四是对无形资产的减值准备进行检查。重要的是,要注意是否进行减值拨备金额摊销的正确调整。

中小企业资产管理范文2

关键词:中小企业;固定资产;问题;对策

中小企业作为当今经济市场的活跃力量,其经济发展走向将备受关注。而固定资产作为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石,是其最重要的生产力之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增强中小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如果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客观上保持在一定水平,明确管理部门的职责,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将有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生存。

一、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根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固定资产指为提供劳务、生产商品、经营管理或出租而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是同时符合与该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该固定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的条件。

1.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特点

固定资产具有使用时间较长、单位价值较高,并且在使用过程中长时间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的特点。

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一项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不同于其它的管理部门和管理项目,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财务部门、采购部门、后勤部门、以及基建等部门,只有各个部门协调管理才能将固定资产进行妥善的管理和规划。

2.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

固定资产主要包括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处置和转移,维修管理的固定资产,到期盘点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1)固定资产的购置与验收管理

购置固定资产前要进行详细的规划和价格对比等,对于需要验收的固定资产要做好验收管理。对自建的固定资产进行规划、统筹也是非常重要的。

(2)固定资产的处置与转移管理

固定资产处置完成发生的净损益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有内部转移即公司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即控股子公司范围内转移两种,动产转移涉及增值税,不动产转移涉及营业税,转移手续相对简单由移出部门填制移转单或移转交运单即可。

(3)固定资产的维修管理

中小企业的固定资产维修管理主要是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因为固定资产在使用年限内会产生损耗或发生故障等一系列问题,所以为了能够增加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相关部门应在一定时间内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测,避免由于长时间的使用或闲置而发生安全性的问题。

(4)固定资产的盘点管理

固定资产一般都是长时间不被挪用,所以需要有专门的管理,避免由于特殊的原因造成本企业资产的减少或被他人挪用的现象发生。

二、XY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XY有限公司于2010年11月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0万,经营期20年,股东2人。目前主要从事服装设计、制作、代加工、销售等业务,并且公司产品1年内有望销往海外。XY有限公司拥有知名设计师1名,管理层10名,电脑6台,车间工人50名,机器40台,厂房1座,后勤人员5名,办公楼及食堂1座,班车1辆,厢货车3辆等。

XY有限公司注重生产销售和经营利润方面的管理,由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任用职业道德素质不高的人员管理固定资产,且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严格的固定资产接收控制系统,造成固定资产长期不适用。XY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实行卡片式管理,固定资产卡片由于记录不真实、信息不全面,从而长时间失去了对实物的控制力度。

三、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近几年来,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济实力薄弱等原因,造成企业内部固定资产投资和管理过程出现问题,严重损害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虽然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采取了诸多措施,取得部分成效,但仍然是企业资产流失的一大隐患,必须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就XY有限公司固定资产管理而言,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及职责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低。(2)内部审计制度不健全,监督控制力度不够。

2.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不合理的购置和建造。(2)固定资产的监控体系不健全

3.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的问题

(1)固定资产账实不符。(2)对固定资产的处置缺乏规范性。

四、解决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1.固定资产核算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

按要求对固定资产折旧进行有效计提。在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面,应根据XY有限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折旧方法。

2.明确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责任,强化固定资产日常监督管理

(1)建立建全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有关责任制度。XY有限公司上级管理人员应该对员工做好相关工作分配,在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前提下不同的岗位都应该设有不同的职位权力。

(2)健全与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体系。XY有限公司应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体系,不仅要对所有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人员进行高效的培训,还要对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工作。

(3)恪尽职守,为企业未来投资固定资产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现如今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因资金不足而无法更新设备的情况,信用就成为重要的因素。

(4)降低固定资产会计信息失真率的有效方法是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力。制度规定的是较为死板的东西,在实际应用中,有很多灵活的东西需要从业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

(5)完善对固定资产的监管,提高经济效率。大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固定资产管理低效的现象,使用部门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管,完善监管机制,提高工作效率。XY有限公司应成立固定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提高经济效率。

3.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实行科学管理

(1)全面认识风险管理,完善固定资产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中小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最大效应是,它可以在企业获得新资产的时候首先做一个全面的风险预测。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滥用资金的建设,而且可以对所有的信息充分了解。

(2)提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XY有限公司可以从企业内部上层到下层普及固定资产管理知识,使企业内部每一位员工在思想上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提起足够的重视。

(3)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行为。XY有限公司需要合理有效地规范固定资产的使用和维护行为,在设备采购之前,要充分调查研究经济市场的动态和方向,结合企业自身的需要和设备的工作性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出具相关分析性的报告。

(4)健全和完善固定资产盘点制度。XY有限公司应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内部审计机构,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明确分工责任。

4.建立并实施计算机动态管理

(1)对固定资产实施信息化管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更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XY有限公司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应跟上社会的发展水平,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固定资产不仅规模和数量很大,而且种类繁多,日常工作中单一靠手工记录统计很难满足管理工作的要求,所以相关部门应引入计算机技术,使固定资产管理实现电算化,使固定资产的计划、核算管理等信息进行系统的记录,并能录入准确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企业对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

(2)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化购置过程中的监督管理。XY有限公司的采购部门接到经批准的固定资产采购需求后,寻找供应商、开展询价工作。采购固定资产时要做到“货比三家”,特别是采购大型固定资产时应尽可能执行招投标的采购方式。进行投标工作时要有使用部门的参与,在保修条款、性价比、产品质量等方面进行认真评定,经上级主管和律师审核后择优签订采购合同。一项固定资产的采购包括多份合同或多份订单,中小企业的采购部门在ERP系统中录入“采购订单”,经采购部门经理批准后,财务部门作为固定资产价值管理的部门需严格审核各订单明细列示的清晰性项目以及项目归集的准确性。

五、结论

随着我国中小企业经济组织的不断壮大,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其自身的规模优势并没有显现出来。固定资产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前提、获得经济效益的保障,固定资产管理也就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者的重视。中小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增强管理人员意识,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规模效益,为企业在社会浪潮中长远立足提供先行条件。

参考文献:

[1]丁元霖.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第十版)[M].立信会计出版社,2015(188-204).

中小企业资产管理范文3

关键词:中小企业 生态环境 绿色管理

近几年,我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这表明环境危机越来越严重地制约我国经济发展。企业层面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作为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各国的环境制度中均有所体现。然而现有绿色管理理论和实践基本以西方工业化国家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而对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问题一直不被重视;考虑到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其对环境的总体影响不容忽视。

化工和资源型产业在传统意义上被视为生态敏感行业而备受学术界和企业界关注,与之相比电子产业对生态影响较小。但电子电器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排放产生的环境负面影响正逐渐受到各国重视,欧盟已经实施专门针对电子电器产品的RoHS 和WEEE “双环保”指令,含有害物质的电子产品和设备将不能进口欧盟,并禁止在市场上出售,违例者须负法律责任。而将于2007年8月正式实施的《用能产品生态设计指令》(EUP) 作为新的技术壁垒,将对产品的设计、生产、维护到最终淘汰、回收和处理的所有阶段都提出环保要求。我国环保监管部门为回应国际环境标准,也陆续了《电子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等法规。我国有越来越多的中小型电子生产企业以跨国公司的供应商或直接出口的方式加入全球价值链,不得不面对海外市场的环境标准,这对我国中小型电子产成品和零部件生产企业提出了新的环保要求。中小企业如何面对这一挑战,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竞争性环境战略,是目前科学发展观下中小电子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中小电子生产企业绿色管理问题,对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环境管理水平提出相应对策。

中小企业绿色管理的影响因素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国内总产值的50%。但许多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技术水平低,在生产增长的同时给生态带来破坏。据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环保总局调查,目前我国有中小企业2900多万家,占到了企业总数的99%,其中80%以上的工业生产存在污染问题,占我国污染源的60%。中国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所做的对中国污染负荷的估算也表明,40%至50%的污染负荷来自国内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成为中国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其对生态环境总体负面影响非常可观。资源限制、环境规制和生态意识的缺乏是导致中小企业环境绩效水平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首先,主动性环境行为的实施需要与之匹配的资源和能力支持,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源和其他经营战略。虽然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实施“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政策,但中小企业往往难以筹集污染治理所需资金。已有研究表明环境管理体系除了环境设施硬件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后续环境管理中技术和管理人员的支持,人力资源的管理技能缺乏往往是比资金更重要的、影响中小企业环境管理的因素。

其次,环境监管部门对大型企业的强制性监管多于中小企业,大型企业因更关注企业形象而对环境合法性的顾虑多于中小企业,对利益相关者压力感知更多。虽然有学者提出在政府环境规制失效时市场是企业环境行为主要的驱动力,但在发展中国家“命令-控制”管制模式仍然起关键性作用;在中国全国性的环保项目只有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才能得到有效实施。当地方政府将经济利益高于环境保护时,政府统一环境规制的有效性就会被削弱。

最后,生态意识缺失是中小企业环境管理的主要内部障碍。由于管理人员通常把绿色管理投资视为不能创造利润的额外成本,因此在面临多重压力时,管理人员会优先考虑成本收益,经营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不会成为制定战略的决定性因素;即使是西方工业化国家的中小企业也普遍认为遵守环境管制或实施高于环境标准的自愿性环境行为并不能产生竞争优势,只会给企业竞争地位带来不利影响。对拉美国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显示,管理人员不能充分认识企业经营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认为履行环境责任会产生成本支出而不能获得充分的收益。

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对中小电子生产企业绿色管理挑战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生产者责任延伸(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EPR)是指产品生产者的责任延伸至产品消费后的阶段,包括将废弃物回收消除处理责任由地方政府转移至生产者,并鼓励生产者将环境因素纳入产品设计。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也要求有效的环境管理不仅是涉及生产过程,还应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即从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生产、消费和处置中均需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它鼓励企业采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的方法从源头控制污染。我国的《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也规定:“产品应当采用易回收利用、易处置或者在环境中易消纳的包装物。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可以回收利用的产品包装物和容器等回收利用”。因此,基于生产者延伸责任所产生的“污染者付费”导致电子生产企业虽然在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较小,但其所需承担的环境责任正在增大。

具有强大的海外市场的中国电子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全球价值链;西方工业化国家严格的环境标准给这些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而且由于关税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小,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由采用贸易限制措施,抵制环境标准低的国家的产品。中小电子生产企业在成为大型跨国公司的供应商时,必须首先接受价格和质量之外严格的环境绩效标准。例如,欧盟专门针对电子产品的“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和“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EEE)等规定,要求电子产品生产商在原材料使用和回收方面都应承担更多的环保责任,这使国内中小电子企业在短期内承受较大压力。在电子行业中我国基于国际先进的环保规则,相继颁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和《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法规,并出台了《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检测样品拆分通用要求》等国家标准。提出电子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三化”原则,以及实行“污染者负责”的原则,由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和消费者依法分担废弃产品污染防治的责任;并提出从源头减少和控制电子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提高电子产品的回收率和资源化利用率,规范电子废物在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在中国销售的电子产品中,所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达标的产品都将贴上“e标志”。以实现废弃家用电器与电子产品污染防治的源头减量、提高电子产品的回收率和资源化利用率的目标。在国内环境规制逐渐与国际标准接轨的情形下,即使只是面对国内市场,企业也需遵守日趋严格的环境要求。参与全球竞争的出口型电子生产企业,迫于进口国环境规制的压力,而需具备一定的环境意识(Zhu & Stariks,2006)。目前多数观点认为,技术壁垒提高了发展中国家企业进入的成本,对发展中国家不利。虽然国内的成功案例表明,企业可以通过自身研发创新成功进入欧洲市场并主导环境标准,如海尔和格兰仕等大型企业。但中小企业的环境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实现存在更多的障碍,尤其对于发展中国家中小型企业,在面对日趋严厉的环境要求时面临两难选择:如果遵守国际标准将会因成本增加而失去竞争优势,但如果不能达到这些要求就将失去海外市场 (Luke & Stares,2005)。

改善我国中小企业绿色管理的对策

根据环境管理与企业绩效“双赢”关系的假设,利用环境管理创造竞争优势成为国际领先企业的理性选择,并已在企业界获得了成功。3M公司和道氏化学公司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通过企业内发起的环境项目而获得数亿美元的成本节约。Porter 和 van der Linde(1995)指出有效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行为,提高资源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提升产品价值。企业可以将生态问题作为构建能力的机会,使之成为企业的利润增长点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Hart,1997)。但已有绿色管理“最佳实践”通常以工业化国家大型企业为基本前提,中小企业在管理风格、组织结构、所有权特征等方面与大型企业的显著差异,以及解决环境问题时资金、技术和信息等必要资源的缺乏,使其应对环境保护压力时面临更多的困境,因此它们不可能完全采用为大企业而开发和设计的生态问题解决方案。寻求与中小企业匹配的监管模式和企业层面的绿色战略创新,对于我国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中小企业竞争性环境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环境监管模式创新

制度理论认为企业的环境行为是对利益相关者压力的回应,这些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行业协会、消费者、民间环保组织和公众等。其中制度机构因为享有不对称的权利而被认为是企业反应性环境行为的主要驱动力,但目前在我国的许多地区和部门还存在经济发展先于环境保护的理念,地方政府将经济效益置于环境保护之上,严重削弱了国家环境监管效率。污染治理的成本远远高于其可能获得的收益,超标排污受到的处罚远远低于达标排污的投资,这尤其造成一些中小企业宁愿认罚也不积极采取防治污染的措施。这与大型企业考虑到环境合法性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声誉损失,会在某些程度上对其环境行为“自我约束”的情形大不相同。因此,中小企业的环境监管模式不仅依赖于强制性的政府管制,还需整合其他创新性的方法。在强制性环境规制有效性不充分时,同一行业中的企业会由于示范效应模仿其他企业的行为,来自于行业的压力对于企业自愿性环境行为的作用非常巨大。企业往往在政府规制之外更多地跟随行业中其他成功企业或竞争对手的做法;在中小型企业密集的电子产业中,行业协会的标准和规范虽然不具有环境法规相同的强制性,但在实质上会对行业成员的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当然行业协会规范对成员企业的环境监督只有在得到政府规制保障和支持时,才能最终发挥作用。利用市场的力量引导中小企业环境友好性行为,加强治理污染的市场化程度是得到发达国家认可的成功模式;例如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对清洁生产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实施价格、税收和信贷等补贴和优惠政策等。在我国目前环境规制效率有效性不足的情形下,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命令-控制”和市场驱动相结合的环境监管,在以政府监管为主的同时,可以利用市场的力量激励并扶持中小企业自愿性环境管理行为。

中小企业在环境管理上的资金限制主要原因在于自有资金非常有限、融资成本高和信贷风险大,很难获得商业信贷资金。面对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资源缺乏,政府融资、民间投资、企业间联合投资被认为是有效的合作性解决办法。例如香港环境保护署实施的“中小企业信贷保证计划”、“中小企业市场推广基金”、“中小企业培训基金”等项目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借鉴这一做法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在现有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建立“中小企业污染防治专项基金”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建立“中小企业污染防治资金分项”,或在现行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下建立“中小企业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这些措施将对中小企业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

(二)中小企业竞争性环境战略创新

环境规制只有建立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才能更有效提高企业环境绩效,这既对环境规制的制定提出要求,也意味着企业的环境行为应该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能力和资源。构建基于自愿性环境行为的竞争性环境战略不仅是大型企业的环境管理目标也应成为中小企业环境管理关注的内容。企业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企业利润的提高:对资源的更好利用以使环境相关性投资得到回报;进行ISO14001认证或产品生态标签以获得竞争优势。国外研究也表明中小企业更多依赖于社会网络,而不是政府的环境项目获得环境技术创新(Rothenberg & Becker,2004),ISO14001自愿性环境管理体系无疑已经被公认对企业环境绩效提高产生积极的影响,国内已有众多企业进行了认证。但采用这一系统性的方法需要大量资源投入,其认证内容和程序过于复杂而并不适合于中小企业。在国外,一些自愿性环境项目对中小企业的环境行为激励更为有效,如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发起的包括33/50计划、绿色之光计划和能源之星计划等。欧盟一些国家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参加环境计划项目、实施清洁生产技术,对参与环境计划的企业免费提供第三方认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发强制性监管之外的适合我国中小企业的环境管理项目,是对中小企业自愿性环境战略创新的有效途径。环境管理最佳实践创造的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除了依赖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管理层和员工的生态价值观等组织特定因素之外,还取决于若干外部条件。提高公众绿色消费观,培育绿色消费者群体是中小企业实施绿色品牌策略获得差异化收益的前提。如使用绿色广告影响消费者的绿色购买意愿。在环境标准严厉的趋势下,较早采取高于当地环境标准的中小企业可以获得相对于竞争对手的先发优势,因资源生产效率的提高会抵消环境管理的投资,企业还能够由此获得成本优势。

中小企业资产管理范文4

知识资产管理概述

保罗・罗默教授在上世纪80 年代提出的经济增长四要素理论中认为,知识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要素。日本著名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 1995)也曾说:“在一个不确定性是惟一可确定因素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无疑就是知识。”当今世界,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获胜,企业必须加强对知识资产的管理,重视知识资产的创造和运用,在企业经营模式中融入知识管理,同时进行创新,确立知识管理在企业的核心竞争战略中的地位。Peter Ferdinand Trucker (1988)提出了“知识人工”“知识社会”、“知识经济”。Hiroyuki Itami(1980)提出了“知识资本”(动态资本)和“不可见资产”等的概念和测量无形资产的必要性。Hirakata Takeuchi(1997)等以计量理论为基础的BSC和EVC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Stewart(1997)等认为知识是能产生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资源,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应该重视对知识资产的管理以及知识资产评价模型。《连续性管理》一书的作者比兹利认为,企业必须有一个综合的体系,将关键的知识保存在企业里,以保证即将离职的员工将完整的接力棒传递给继任者。这个综合的体系就是知识资产的管理。国内学者如梅永红(2005)苗明杰(2003)等在知识资产的界定与内涵方面王众托(2004)等在基于信息技术学角度的知识管理方面隗斌贤(2000)等在知识资产计量方面进行了研究。李克华(2002)探讨了知识密集型企业的价值,提出了企业创新能力价值评价方法。袁娟、郑小静(2010)在《华为的知识资产管理能力建设》中提出知识资产管理是一种综合性的管理,它涉及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公共关系、技术及信息等诸多专业管理领域。

关于知识资产的研究文献表明知识资产在国内外的学者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知识资产可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的经济利益,强化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知识资产管理被提到了企业战略管理中来。但是在国内外研究文献中把中小企业知识资产管理与中小企业融资相结合的不多,尤其在国内还存在很大的开拓空间。我国知识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周晔和胡汉辉等( 2005)在我国知识管理活动现状的调查中指出,现阶段我国处于知识管理的导入阶段,虽然企业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形式开展知识管理的活动,但大多数企业现有的知识管理活动仍是在传统管理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对知识的零散管理,尚未建立系统的管理机制,大大制约了知识效用的发挥。如何将中小企业知识资产管理与中小企业融资结合起来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问题,这对探索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开辟了新的渠道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知识资产管理的中小企业融资途径的构想

就目前而言,企业的知识资产在融资方面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积极利用知识资产融资的企业更是少之又少。中小企业如何加快企业内部转变,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知识资产管理模式的构建和运用是中小企业的关键问题,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核心问题

中小企业知识资产管理及运用模式研究

实现知识资产管理及运用模式的关键在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因此,首先以企业内部对知识的拥有和控制方式进行研究,根据知识的隐性和显性特征、作用等来确定知识资产的类别和保护的范畴,利用知识资产组合的连锁效应管理及运用模式为企业带来未来超额的经济利益,证明知识资产管理及运用模式是保证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增强竞争力的基础。其次,企业的生存、发展和扩充需要融通资金,获得资金需要外部金融机构的支持,因此以外部金融机构对知识资产管理及运用模式评价进行研究,让企业知识资产管理模式下企业的创造能力和创造过程所体现的未来价值得到金融机构的认可,以此来得到外部金融机构的融资。

中小企业知识资产管理及运用模式的评价研究

知识资产管理及运用模式的评价需要把握知识资产定性信息机制和知识资产评估技术的支持。在分析中小企业自身的特质与传统融资机制之间固有的矛盾的基础上。首先,把握知识资产管理定性信息机制框架。第一,由于供需之间的博弈关系,该框架通过中小金融机构的特征和优势,对本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所拥有的知识资产的构成要素等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储备;第二,中小企业以融资为目的,通过把握定性信息机制提供知识资产管理定性信息,完成把握知识资产定性信息机制的框架。其次,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知识资产管理及运用模式进行评价,通过利用计量学的技术对知识资产的定性信息与企业的未来现金流进行因果关系的验证,在静态财务信息和动态非财务信息两种视点的基础上通过企业评级、交易原则、案件审查等三个过程,完成知识资产管理及运用模式评价,根据综合审查的结果进行融资决策。

知识资产管理与中小企业融资耦合机制研究

实现知识资产管理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耦合机制,关键在于知识服务体系的运行。从博弈过程的知识共享意愿和共享后企业的行为博弈两个角度出发,提出在知识服务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服务于中小企业和中小金融机构的权限设置案例库,通过以下三个路径,提高知识的服务速度、精度和认知自主性,促进知识资产管理与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耦合机制的形成。这三个路径为:

1、中小企业:融资申请提供知识资产管理的定性信息在静态和动态的视角下接受审查获得融资(进入权限设置案例库)。

2、中小金融机构:接受申请以静态和动态的视角审查(案例参考)提供资金(进入权限设置案例库)

中小企业资产管理范文5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就目前而言,融资途径少,外部融资能力差等外部原因,资产管理混乱,如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差,固定资产多而不利用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等内部原因,使得中小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完善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从而使中小企业能在我国经济中充分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状

(一)融资难度大

近几年来,虽然政府不断出台新的政策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一直都是社会各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至2009年底,我国的国有银行基本完成了股份制改革,从而对贷款的审核也越来越严格。向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获得资金的重要来源,但由于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财务报表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不高,用于贷款所抵押的资产变现能力差,转让难度大,为了规避风险,银行倾向于将贷款带给更有保障的大企业。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资金,使得企业处于未能有足够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不足,不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生产,开发新产品,扩大再生产活动则难以继续进行等一系列不利循环中。

(二)资产管理的效率低

无论是对于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企业的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都至关重要,因此资产的管理也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重要部分。当前,中小企业在资产管理方面问题主要是企业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面。

持有较多的流动性强的货币资金,虽然使得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是导致企业的盈利水平下降,不利于增加企业的价值和长远的发展。同时,小企业的财务制度的不完善,现金收支程序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坐支”现象普遍的存在,现金管理的难度加大,这为财务管理方面埋下了安全的隐患。应收账款周转缓慢。中小企业为了扩大销售,通常会以赊销的方式来进行销售,从而产生了应收账款。采用赊销的方式,很大程度上面增加企业的销售量,但是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较慢,应收账款所占用的资金较多,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对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也增加,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延后,应收账款无法收回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这样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成本不断增加,资金又不能够及时到账,会导致资金的紧张,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资金链的断裂,企业的再生产活动无法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混乱,固定资产长期闲置,从而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低下。同时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后续会计核算,不计提折旧或者少计提折旧,导致固定资产存在严重的账实不符,虚增了企业了资产,减少了企业相关的成本费用,难以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三)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中小企业的规模不大,尤其是小规模企业发展的初期,企业资金、人才都十分的紧张,其中不乏企业的管理人员兼任企业的财务人员,但是这些人财务能力明显不足,无法胜任这样的工作,从而导致企业财务核算的混乱。即使有专门的财务人员,中小企业的所有者为了节约人工成本,所聘用的人大多未经正规的专业培训,缺乏财务管理的能力,甚至一些简单的会计和财务管理常识都不了解,无法满足企业财务方面的要求和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随着经济的发展,财务方面的知识不断更新,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以及业务的复杂程度的增加,这都要求财会人员不断的学习和进行再教育,但是有些企业的管理层和财会人员本身没有意识到再学习的重要性,对于继续教育的要求,都是走形式,没有从中学习新的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这样导致他们的专业知识一直处在最初的水平,没有任何的更新和进步。由于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熟练规范地从事会计工作,在会计工作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错误,阻碍了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这一情况,更加制约着中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展开,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政府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快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的优惠政策出台,为中小企业的融资创造有利条件。政府可以从限宽贷款条件,调整税收等方面,扶持中小企业。政府通过对中小企业的政策引导,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进行融资渠道的创新,加快民间资本进入金融行业的步伐,允许民间资本作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的一个合法渠道,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的渠道。在外部融资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的同时,自身的不断发展是企业解决各种问题的关键。企业应该不断努力,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企业的生产,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净利润,为企业再生产提供资金的支持。

(二)加强对各种资产的管理。各级领导应从思想上、行动上予以高度重视,将资产管理工作纳入日程,这样有利于企业对资产的后续管理。加强和重视对资产的管理,便于及时发现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防止资产的流失。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使用现金收支,对货币资金进行有效的规划,以在保障其日常的收支的同时提高货币资金的收益水平。全面的衡量企业的信用政策是否合理,对应收账款进行账龄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得到应收账款归还、占用、拖欠情况,从而提出信用政策的改进建议,选择合适的信用政策。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及时提醒购买商支付货款,也可以给购买商一定的现金折扣,加快应收账款的收回,提高应收账款的周转率。中小企业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高比率,加强规范中小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可忽视。

(三)中小企业缺少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部门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主要原因。财务人员作为企业的重要管理层,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相对于其他人有更多的了解,应当根据财务报表中反映的情况,并结合自身的专业判断,为企业的高管提供及时的信息和有效的建议。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速度快,只有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才能跟上社会的步伐。提高公司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企业应执行岗位责任制,保证工作有明确分工,所有的工作落实到人。按一定周期对财会人员进行考核,实行优胜劣汰制,优化企业财会人员的整体质量,以保证公司财务管理的水平。企业应该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当然对于那些对工作不认真,态度不端正的员工,也有进行惩罚。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道德水平也是十分重要的,要具有廉洁奉公、不谋私利品质。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管理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时解决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增强中小企业的实际竞争力显得刻不容缓。因此,中小企业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树立和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促进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改进财务管理方法,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中小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推动我国中小企业又快又好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创造更多的财富。(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中小企业资产管理范文6

所谓的财务风险,也被称为融资风险,指的是由于企业财务结构不合理,融资不当等企业财务活动中出现不可预料的风险因素,对企业投资者的经济利益以及企业未来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的风险。财务活动是企业生存的基本体现,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因此,企业各个环节中都有存在风险的可能。对于财务风险的定义来说,从狭义上来说,风险就是不确定性的损失;广义的财务风险定义除了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以外,还可能给生产经营者带来一定的机遇。根据风险来源不同,可以将企业财务风险分为五类,即投资风险、筹资风险、存货风险、经营风险、流动性风险。

二、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现状

(一)中小企业资产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现阶段,中小企业在资金使用及管理方面,缺乏有力的监督,导致企业资金管理水平低下,从而造成企业资产流失等问题,对企业的资金流动安全造成威胁。另外,一些集团企业中,由于企业资产管理不够完善,导致母子公司之间发生财务纠纷,对企业整体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

(二)中小企业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

一些中小企业对资源分配上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往往在销售环节放置过多的资源,关注短期经济收益,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容易导致资金投入过量,给企业资金带来严重的风险。加上如果企业对成本控制出现偏差,很可能导致短期投入得不到应有的经济回报,对企业下一步的投资项目发展就会造成较大的影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资金使用的灵活性较强,但是如果缺乏有效的专项资金管理,就容易导致企业外部经济紧缩,企业整体的资金面临紧张局面,从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

(三)中小企业财务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在中小企业经营发展中的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初具规模后,企业经营者就想着多元化经营模式,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企业自身能力,主观盲目性较强,做出极端的错误决策。另外,在企业重大决策实施前,没有做好相应的调查就盲目投资,导致投资收益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四)缺乏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中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并且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制度执行,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另外,中小企业在财务风险方面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财务风险控制仅仅靠企业会计实施,会计部门财务预测以及财务风险功能严重缺失,加上企业会计制度缺乏合理性,财务会计信息不准确,都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防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

财务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能力。笔者基于多年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经验,现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有关人员借鉴。

(一)强化中小企业资产管理,确保企业资产流动性

为了加强企业资产流动性风险防范能力,实现企业经营效益的最大化,就需要强化企业的资产管理,重点做好现金流管理工作。企业现金流持有量的多少,对企业资产风险具有直接的影响,如果持有的现金流过多,就意味着企业在投资决策方面过于保守,没有把握住发展的机会;如果现金流持有量过少,会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性,从而导致企业发生资金紧张现象。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经营情况,从长远利益出发,控制好企业持有的现金流量,确保企业具有一个较好的发展前景。

(二)提高企业自身财务管理水平

企业经营管理者,在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变化。第一,企业管理者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发挥管理艺术,充分挖掘员工的潜能,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第二,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专业素质,对财务风险、漏洞等应该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第三,不仅是企业领导层,对财务部门会计人员乃至于全体企业员工来说,都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财务意识,树立财务风险意识,全面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

(三)优化企业投资,准确市场定位

中小企业在投资前,首先需要在企业内部确定一个明确的范围,确保企业优势的发挥;其次,在投资决策前,需要对投资项目市场份额、市场前景以及各个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同时做好必要的市场调研等,找准自身的市场定位,确保发挥自身优势;再次,需要确保投资项目在未来市场环境中能够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确保企业获取较大的经济收益;最后,需要对投资时间、投资品种进行严格控制,投资周期越长,存在的财务风险也会相应增大。

(四)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科学化发展

在企业投资过程中,主观投资、经验投资是导致企业投资风险的主要因素,会大大增加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除了找准市场定位外,为了控制投资风险人为因素的干扰,企业还需要建立科学的风险评估预测体系。将投资项目进行量化指标预测,继而制定出最佳的企业投资方案。严格的按照投资方案进行生产与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现金流风险,是企业财务风险规避的重要措施之一。除上述措施外,中小企业还能够利用合理的方式,应对汇率浮动对企业造成的风险进行规避。具体的规避手段包括合同货币的合理选择,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保值操作、经营多原化、财务多元化,对于经济主体在资产负债表会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折算风险,一般通过实行资产负债表保值来化解。

四、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