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1
关键词: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模式
办公大楼、实验室、勘测器等等都属于地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各个地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虽然在质和量上有所差别,但是差别不大,笔者主要针对一般的地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目前,地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普遍存在闲置、使用效率低下、不重视对设备的保护和维修等情况,这就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和不合理利用的情况。本文将从地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再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目前地勘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重购买、轻维护
现阶段,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重购现象比较严重,并且购买的随意性也比较大,缺乏严格的流程和规范,这就使得购买的许多设备质量存在问题,使用效率低下,最后长期闲置,又没有及时维修,造成了固定资产的浪费和流失。此外,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轻维护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加上设备维保人员短缺,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的保护意识比较淡薄,又不及时的维护,很多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如果出现故障就丢弃在仓库,造成仓储、运输和管理费用,严重浪费了国家的财产。另外,一些地勘单位现有的固定资产因为没有后续项目得不到有效利用,也造成长期闲置,又不注重保护,长期处于风吹日晒的状态,也是固定资产浪费的原因之一。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僵化
地勘单位属于事业单位,虽然有企业化的成分,但是仍然有计划模式的痕迹,这就使得地勘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的僵化造成了大量固定资产的闲置而不能有效利用。一方面是有些单位因为工作量不饱和,部分设备资源闲置;一方面是有些单位却因没有设备而无法施工的现象。由于没有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和可调配设备使用的管理机构,所以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比较僵化。
(三)固定资产流失严重和增减资产手续滞后
在实际的工作中,地勘单位在固定资产的使用上并没有形成严格的规范和流程,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并且,地勘单位对固定资产使用的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没有严格执行,这也使得地勘单位固定资产损耗过大。固定资产更新换代需要大量资金,部分价值高、购置时间长处于报废状态的固定资产,已经不能使用,可是迟迟无法办理报废手续,因为资产的报废手续是需要层层审批,大多没有批复,增减资产的手续严重滞后,大量固定资产就在账上“趴着”,得不到及时处置,大量固定资产占用资金,并且管理也需要一部分费用,这样就造成现金流紧缺,对生产经营造成很不利的影响。
二、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灵活利用国有资产
地勘事业单位要全面盘活对国有固定资产的利用,避免固定资产闲置现象的发生,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做一次全面的清查,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固定资产的闲置情况、损害程度、使用效率、可否出租、对外投资等等。统计单位所闲置的固定资产,在进行统一的分类之后再加以研究利用。要根据单位的具体情况来制定相应的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完善对固定资产的审批、收发、调拨等手续,合理利用。此外,部分的地勘事业单位,利用单位的固有资产做银行的贷款抵押,这样就使得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造成了大量的闲置,甚至损害。对待这种情况,地勘单位应该尽量避免利用固定资产来给银行做贷款抵押,减少固定资产浪费的情况。
(二)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流失的防范措施
地勘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使用制度,建立对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和考评机制,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除了地勘单位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治理以外,地勘单位的主管单位和当地的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也要对固定资产加强管理,建立完全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购置和处理固定资产应该规范手续和流程,对那些非法盗窃固定资产、私自转让固定资产、弄虚作假以各种手段和名目来私自占有固定资产谋取利益的人员,应该追究单位及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三)采取企业化的经营模式
地勘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加强有赖于其经营模式的改变。一般而言,企业性质的管理经营方式相对健全,对于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也高,地勘事业单位可以采取企业化好的经营模式。首先,地勘单位要从制度和意识上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要实行奖惩分明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绩效的评鉴责任体系,要杜绝僵化了的“好坏一个样”管理模式。督促管理人员首先从意识开始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不能够随意地利用或者使用固定资产来为自己谋取利益,使地勘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逐步向企业管理模式转变,提高对固定资产的利用效率。
(四)严格规范固定资产的预算、监督、成本费用和现金流量的制度
加大力度管理固定资产的预算、规范固定资产的监督机制、严格控制固定资产的成本费用和现金流量是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首先,加大力度管理固定资产的预算。地勘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单位发展的实际情况,成立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预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是复核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需要的经济费用,对预算的实际情况进行月度和季度的评估,如果实际工作情况与预算存在较大的差异,就需要研究其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和改造的方案。其次,明确预算评估的重点。预算评估的重点是找出实际与预算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地勘单位要立足自己工作的实际,分析预算管理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解决的方案,并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在单位内部实行,以避免预算上存在较大的失误。财务部门也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的购买、利用、增减、收发和使用环节的核算和监督,以确保与账务相符合。第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单位的固定资产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地勘单位可利用属地化的管理,在上级主管部门管理下建立信息共享系统的平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固定资产进行管理,将地方的所有固定资产的信息全部纳入这个系统中来进行统一的调配和管理,这样在对资产情况的观察中、在对比中能够容易的发现存在的问题。对固定资产的审批、新增、出租、处置、对外投资等进行网上的录入和登记,要及时的更新和上报,实现动态化管理。
(五)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维护力度
地勘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国家的国有资产,要加大对其的维护力度。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制度和流程,规范操作,提高安全意识,规范设备的交接工作,不能因为设备出现一些小问题就弃之不顾,重新购置。其次,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从思想和意识上认识到固定资产属于国家资产,要在使用管理过程中注意爱护,科学管理、规范使用,对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事故,要严格按照安全规定进行处理,不可非法使用,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维护力度。
结语:
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属于国有资产,而且是国有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固定资产是单位正常运营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各个事业单位要十分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作为具有“企业中有事业,事业中有企业”特点的地勘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尤为关键。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实地的考察,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地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固定资产闲置、重购轻修、对固定资产维护不当等等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法和采取的有效措施。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最为重要的是管理模式的转型以及工作人员思想意识的转变,地方各个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密切合作,利用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对固定资产进行动态管理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王桂莲.地勘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09)
[2]姚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控制存在的风险及对策.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0)
[3]杨柯.浅谈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内部控制.现代商业,2011(18)
[4]肖雄.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固定资产投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新疆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5]陈春侠,杨军.浅谈当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交通财会,2012(08)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固定资产 事业单位 管理 措施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不细致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分类:综合分六类: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其中通用设备又以调度指挥系统及车载终端系统为主,包括指挥和移动信息子系统升级改造、车载信息终端、综合指挥调度平台软件、人工筛选合同设备系统、软件与移动信息子系统、视频会议子系统、通用计算机平台系统、网络通信子系统、无线数字集群子系统、指挥调度台与座椅子系统。按形成来源分三类:购置建造、接受损赠和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种类繁多,同时在型号也千差万别,管理固定资产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繁琐需要耐心细致的工作。正因为如此,相关人员缺乏耐心,使得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成为了一种形式。因此,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进行分类势在必行。对固定资产的种类进行划分的时候,需要以财务规定为依据,同时还要考虑到事业单位内部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够科学有效的进行资产的划分。但是如果对固定资产划分不清楚,就会对统计工作增加工作量,同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为了凸显固定资产的使用效果,同时也为了规范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通常会选择固定资产管理。如今一些事业单位在管理工作上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管理没有到位、处理问题不得当、责任没有明确,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就是处理这类问题,对管理工作加以规范。事业单位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方法,在固定资产的购买、验收、分发、使用的环节中,就会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为了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相关管理人员就要做好工作,比如计算记录固定资产实物登记帐卡的缺失情况,完善固定资产增减变动时的手续等。事业单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而得到一些优势,但也使得事业单位中出现固定资产的闲置、浪费等现象,严重影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三)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登记不详实
在清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时,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一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登记情况不详实,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会影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严重地会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和监控工作带来麻烦。究根揭底,这主要是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不高。这就直接使得他们的固定资产明细表等表格不规范不明确,不能直接反映固定资产的情况,甚至还出现大大小小的问题,看似完整,实际上这些明细表没有价值。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务登记的种种不规范问题,导致了固定资产明细账金额和固定资产的总账金额之间有了一些出入。事业单位若想有效的管理固定资产,必须解决固定资产账务的登记情况,只有了解了实际情况,才能更加合理地开展下一步工作。现管理的固定资产价值7100万元,其中:土地、房屋及构筑物2000万元,通用设备4700万元,家具及专用设备400万元。这些固定资产都是清查而得,所以清查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
(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
事业单位在进行固定资产采购工作的时候,通常都能够遵照规章制度既定程序进行采购的管理工作。但是管理人员疏于管理,固定资产在保管和使用中的损失问题采购工作完成后慢慢显现出来。事业单位要想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果,就要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工作,不能把眼光只放在前期的管理上。
二、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
事业单位在购置固定资产的时候,需要由采购计划。采购计划需要获得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关于资产购置的编订计划,和多方人员论证后,由单位主管领导签字同意批准,然后再着手采购资产。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完成采购后,相关人员要一起对所购固定资产进行验收,到场的需要有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财务室等等部门。待验收合格,方能填好固定资产管理验收入库单,另外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卡片,方便以后的管理工作。会计部门依据相关发票和收据,做好凭证工作,,这样将来会计核算时会轻松不少。
(二)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进和使用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过程中,固定资产的数量和固定资产的金额都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要制定科学准确有效的固定资产清查制度来管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数量、使用状况。事业单位要及时清查固定资产,年终进行全面清查盘点 ,一旦发现固定资产盘盈盘亏,就要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和追责。为了不积压闲置造成浪费,就要分析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情况,这样才能使资产发挥最大作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做好重点抽查工作、核查工作,防止因为人动降到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三)强化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监督
强化对事业单位固定基础核算监督是事业单位固定资金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有效性,需要通过实际经验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该机构需要有明确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的责任、权利、利益。然后提高会计核算与监督制度,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同时需要定期清查与盘点固定资产,从而使得固定资产账务的准确性得到保证。只有有了良好的意识,思想上工作上才能认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监督工作才能圆满完成。
(四)优化事业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为了能更好地管理固定资产,更好地反映出固定资产地净额,务必要对现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和改善,对固定资产类别的划分更加科学和准确,比如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负债表里统计出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项目,这会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是准确无误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所有数量有很多表现方式,但把折旧与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类项目的充分有效结合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同时还能更好地避免固定资产由于账目失实、账目不符等原因而有所流失。除此以外,相关的职能部门在政策发生变动后,政策需要及时的跟进。这样才能够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做知道,从而优化和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五)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
最后,事业单位还要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的清查盘点工作,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缺陷、管理人员思想意识上的不足,发现问题就要及时处理问题。把责任和管理通过规章制度落实到个人,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从而准确有效的预算单位盘点、资产处置。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引入评估程序,更好地处置事业单位的闲置固定资产,从而发挥更大作用,还可以,通过固定资产竞价拍卖等途径,回收固定资产的资金投入到其他项目上。与此同时,政府的财政部门不能放松,要做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盘点、处置等相关监督工作。科学有效的审批清查事业单位要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价值、数量等,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具有其特殊的性质,固定资产大部分是国家财政直接拨款得来。正是因为这样,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普遍存在不科学的现象。例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分类不细致、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账务登记不详实、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后续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问题的存在往往造成了国家资产的很大浪费。所以需要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清查管理工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工作、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盘点工作、强化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核算监督、优化事业单位现有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才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规范化。
参考文献:
[1]郑臣俊.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王海英.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3
关键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一、引言
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附属建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这是《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财政部第68号令第40条于2012年4月1日起施行)对固定资产概念的表述。随后又出台了《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这对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水平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全国人民都在创建节约型社会,树立节约资源的观念,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正是落实八项规定的具体表现,因此不仅要科学投入,还要有效管理,才能使固定资产发挥更大作用,带来资源的节约效益。然而,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管理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合理、资产利用率低、闲置浪费流失严重等问题与构建节约型机关极不相符,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在管理内容上不但要管好非经营性资产,而且还要管好经营性资产;另一方面在管理水平上不但要管好数量、金额,还要上升到成本核算和使用效率及制度的落实上,以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和安全完整。
二、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意识谈薄
“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严重。表现为一些单位认为交通工具、电子办公设备越新越好,对正在使用的设备不正常维护,而是毁损性使用,加速设备老化,达到了提前报废更新的目的。有的单位认为设备越全越好,不考虑资产使用效率,一味追求设备自成体系,贪多求全。而在购入后单位使用、对外投资、出租出借、资产的处置去向、绩效的考评再无人过问。
(二)资产配置不合理、综合利用不够
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具有无偿性和非盈利性的特点(国家财政预算拨付资金购置),购置计划往往带有人为因素,要么符合领导的意思,要么符合部门的利益,在这样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重复购置,形成配置资源浪费。
(三)基础管理薄弱,制度落实不到位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多数单位未设专职管理机构,一般均为代管,无专职管理人员,管理部门和使用部门,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在管理体制上脱节,账物分离或账账、账物不符问题严重,特别是出租、出借收取租金的资产变相成了单位既得利益,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利益部门化。国家出台的相关管理制度主观上引不起领导高度重视,造成了出现资产流失才补救、落实、整改,制度缺位比较突出。
(四)家底不清,账实不符
随意处置资产的问题时有发生,如上级无偿调入或已到报废年限不及时申报入账和按程序处置,致使单位账面反映资产变动情况不真实,形成账无实有或账有实无,家底不清。固定资产明细账不健全,财务会计资料无法真实反映和有效控制固定资产增减变化,账面只反映固定资产总值,没有准确真实的明细资产实物数量及规格单价。
(五)监督不到位
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对资产的清查、登记、日常监督工作不到位,长期不及时彻底盘点,以致有部分固定资产多年不存在,却仍挂在财务账上,单位资产存量和变量动态领导却一无所知,会计监督失控,监督形同虚设。
三、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建立多层次管理运行机制
1.要从政治的高度认识固定资产浪费流失就是犯罪。提高增强管理意识是提高管理的关键,认识不到位,措施就难落实。各单位领导要充分认识到管好、用好固定资产的重要性,要克服那种表面上、形式上重视的浮躁作风,形成单位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主要责任人,使用部门负责人为直接责任人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模式。明确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将固定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2.建立部门之间相互牵制制度,明确责任,层层负责。对固定资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制度。实行管理部门、责任部门和使用部门三级管理,每级都要明确责任人,保证固定资产管理不脱节、不缺位。
(二)加强对固定资产的购建、保管、使用、维护和盘存等管理
1.树立精打细算、统筹安排的配置原则。一定要做到现有的资产无法满足事业单位履行职能需要时才能配置,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实际需要科学购置,细化行政事业单位配置应有量化标准(包括使用年限规定),避免重复、盲目购置。对于采购固定资产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的有关制度,实行公开招标,公平竞争。固定资产的增加、减少都要严格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固定资产在不同部门之间的调入调出也要及时办理划拨手续,做到账随物走。单位领导变动必须及时办理资产交接手续,并保证原单位账物相符。
2.定期盘点或不定期盘点一定要落实到位,时刻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对单位容易流失的笔记本电脑、照相器材等实物要经常重点核对。提倡在领导上任或调离时进行固定资产盘点,这样可以使单位领导在任职期内对固定资产变动情况及时掌握,调离时心中有数。
(三)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监督制度
要重视监督手段在经济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不能把资产管理好与坏和出不出问题只看作是自己本单位的事,也不能认为下属和下属单位出的事与自己无关,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一方面要认真推行固定资产管理责任制,做到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管用结合,物尽其用,克服责任不明现象;另一方面要搞好日常的监督检查工作,充分发挥财政、审计部门监督职能,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检查审计。
(四)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不可忽视
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磨损导致价值逐渐降低,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避免虚增资产价值,企业会通过计提折旧来体现固定资产的净值,这符合会计领域中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为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事业单位也应遵循谨慎性原则,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减少固定资产所含的“水分”,使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保持一致,真实反映国有资产的客观情况(净值),同时也有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五)严格纪律,加大处罚力度
要爱护公共财产,妥善维护保养科学合理使用,充分发挥固定资产在事业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人要对资产保值及完好程度负责;对造成固定资产损坏、丢失和部门之间调拨无记录的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属于责任事故造成损失的,应由过失人依据资产新旧折价部分或全额赔偿,造成重大损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法律责任。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4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政策建议
一、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2006年5月,财政部出台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范加强了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管理、监督行为,2007年财政部组织开展了全国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以便于进一步进行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事业单位是政府机关为人民服务的重要载体之一,管理好事业单位庞大的固定资产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对固定资产有着明确的定义:固定资产是指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对现代化办公要求的提高,固定资产在事业单位的数量和价值也迅速增长。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的重要经济资源,也是事业单位在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社会主义节约型社会的观念深入人心,合理、有效地配置社会资源越来越成为事业单位改进工作,提高效率的重点。尤其对于交通事业单位来说固定资产更加重要。交通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固定资产数额金额庞大,主要包括房屋建筑物、船舶、车辆、交管设备、测绘设备和通讯导航设备等等。这些设备对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这些固定资产具有规模庞大,种类繁多,技术含量高等明显的行业特点。因此对于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必须采取特殊有效的办法,完成这一任务也是交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当务之急,加强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交通事业单位现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众所周知,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购置大部分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少部分用商业贷款进行购置,还有各种社会捐赠等等。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社会主义物质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来源大多数是财政拨款,而且在账务处理上,固定资产不计成本,不计提折旧,因此一些单位部门在购置固定资产、管理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不按照制度规范要求处理,存在账实不符和私设小金库等问题,浪费现象时有发生,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状况令人堪忧。
2、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制度改革,交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上已经摸索和总结出一些经验,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还是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账面和实际不相符,固定资产核算不完善
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过程中,账、卡、物三者相符是最基本的原则。但是在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时常存在账实不符的现象。账外资金数量大,一些固定资产在购置和接受捐赠之后,没有及时计入相关账目,或是账务记载不完全。一些已经到使用期限并且损耗严重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报废手续,从而导致了在账的固定资产严重虚增,不能准确地体现出会计核算的配比制度。另外固定资产报废的随意性比较大,不向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报废、处置固定资产时不及时入账,私设“小金库”、账外资金,助长了腐败行为的发生。
(2)重购置轻管理问题严重
在购置固定资产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经常在购置固定资产之前往往要经过一系列的手续,但是当购置的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时,管理上的松解便成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上的严重问题。很多固定资产购置前,没有对现有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查看其使用情况。在没有具体确定急需的固定资产购置计划之前,直接找领导审批。造成了固定资产的重复购置,使用无效率等问题,严重损害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另外,固定资产在购置后不进行登记,导致固定资产产权不明确,许多固定资产都不能做到共同配置,调剂使用,资源配置效率低,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很大负担。
(3)缺乏固定资产责任制意识
事业单位对于固定资产重要性和责任制的认识严重不足,也是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固定资产的管理是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固定资产的管理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分工、产权不明确等问题时常出现,这不仅制约着固定资产的合理有效的使用,更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浪费。有些部门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管理都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有的放在基建处,有的放在办公室,各个管理部门的职责也不明确,交叉管理的现象极为普遍。交通事业单位缺少统一的实物资产管理部门,对整个机构局的固定资产进行协调管理,使得闲置的固定资产不能充分利用。
(4)管理体制不统一
交通事业单位的资产种类众多,而且专业特点明显,这增加了对其进行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难度更大。单位内部应该有统一协调调度这些固定资产的部门。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通常由若干个部门分管,这些部门看上去都在进行管理,但是由于管理的方法不统一,缺乏强有力的协调指挥机构。另外,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严密的监管体制,导致形成了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脱节,价值管理和实物管理分开的局面。
三、对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政策建议
针对交通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改善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已经成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当务之急。笔者在简单分析了问题成因和日常管理需要之后,针对上述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政策建议。
1、推进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网络化管理
通过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由原来的人为管理逐步向信息网络化管理转化,并在实际运行中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使管理更加有效,查询方便、及时,进而使之能够完全办理固定资产管理的所有的业务,方便广大财务和设备管理人员使用。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资金来源广、形成渠道多、管理层级多、管理环节多、涉及部门多、流动性大等特点,运用固定资产信息化、网络化管理后能够使固定资产的使用变得合理有效,并逐步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交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财务管理一体化的目标。对理顺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实现对固定资产的全面监控和有效利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确保交通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水平与时俱进。
2、完善相关的会计制度
在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中,账实不符的问题最为严重。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执行的是《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按照规定,固定资产不能计提折旧,账面价值是单位购买时的实际入账价值(即原值),但是不能反映固定资产的期末实际值(即净值),只有等到该项固定资产报废之后才能冲减固定基金。正是这样的制度,使得固定资产存在账实不符。可以参照企业的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固定资产项目和折旧项目抵减,显示固定资产的净值,直接明了地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余额,从而避免账实不符。
3、加强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
2007年7月正式实施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各单位应该认真组织贯彻学习,针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本单位的实施办法。严格资产的管理、购置、处理。在管理的同时,更应该配备专人定期的进行固定资产盘点清查,监管固定资产的使用程度,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同时可以实行固定资产管理奖惩制度,把管理目标和个人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督促各部门、各人认真负责。
4、提高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
针对财务人员,应该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对于固定资产的购置应及时如实入账,对于已经报废的固定资产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避免固定资产的虚增,确实做到账实相符。各部门应该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培训,以增强责任意识。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5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固定资产管理
固定资产是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前期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导致单位内部没有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因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损耗现象十分严重,固定资产管理、保护工作比较欠缺。尽管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已经逐渐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必要性,但是不可否认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尚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固定资产的有效使用,为事业单位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固定资产管理意识淡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具备更多的办公设备和更加完备的办公条件,所以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在持续增加,其在总资产中的比重就变得更大。但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十分薄弱,部分领导没有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单位内部也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现有的管理制度也没有有效开展与执行。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对固定资产的合理预算,在工作中盲目购买不必要的设备、物品等,导致很大程度的固定资产浪费。还存在一些单位随意处置固定资产,导致资产数量与账目严重不符,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十分混乱。
(二)固定资产存量不清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甚至没有安排专人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使得固定资产的相关信息如登记、入库、出库、维修等都没有得到完善记录,从而出现很多固定资产闲置无人管理、报废固定资产无法得到有效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流动较大,如果在人员流转中交接工作不完善,也会造成固定资产的丢失,出现账实不符的现象,导致一部分固定资产得不到有效管理。此外,还存在部分事业单位没有按要求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点或者盘点工作流于形式,也导致了本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不清的现象。
(三)固定资产利用率较低
财政拨款是行政事业单位购买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来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财政部门只重视事业单位的预算,并没有做好使用情况的监督工作,从而使得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相对比较松懈。因为事业单位不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不注重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随意、盲目购买固定资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形成资产重复购置,使大量设备、仪器无法投入正常使用,导致固定资产无法充分发挥其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很多电子设备更新很快,一些设备尚未投入使用已经被淘汰为废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四)固定资产处置不合规
近年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办公自动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随着办公自动化水平持续提升,新的高科技设备取代了旧的传统设备,这就造成了一批设备和仪器的闲置。尽管我国有明确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审批金额规定和固定资产处置规定,但仍有部分单位却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出现了固定资产处置上的不合理现象。1.资产使用人随意处置。2.处置方式简单不合法。3、处置收益随意,导致财政资金流失。严重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
科学而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单位有效执行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必要保证。各事业单位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认真调查本单位的固定资产实际情况,仔细盘点和核查固定资产的数量与价值,并在掌握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和完善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只有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制度,才能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应当涵盖固定资产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完善的购置制度、验收制度、领用制度、责任制度、处置制度等相关实施细则。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具备了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内部分工合作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
(二)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
人们的行为是由其意识进行指导的,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必须由正确的管理意识来指导。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要具备很强的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且工作人员也需要积极配合,从而共同做好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必须要充分认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各部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要定期组织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培训,做好对各部门工作人员的固定资产管理政策和制度知识的相关培训和教育,让全单位工作人员都认识到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明确规定资产流转过程中各岗位人员的管理职责。行政事业单位要具备严格的固定资产管理问责制度,以此来明确各岗位人员的管理职责,提升工作人员的相关责任意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还必须要加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日常宣传工作,确保单位内部能够合理配置固定资产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最大程度降低固定资产的浪费。
(三)配备专职人员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立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导致单位内部的固定资产处于无人管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固定资产的账实分离现象。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配备专职人员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只有确保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责任到人,才能有效执行和实施管理制度。第一,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台账,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购置、入库、出库、维修及报废等数据信息,从而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和使用状况。第二,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定期盘点单位的固定资产。确保固定资产的数量与账目数量相符,及时发现固定资产在使用和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第三,在清楚本单位固定资产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合理对固定资产进行配置使其更好地满足各部门的工作需求,进一步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第四,要安排专业人员定期保养并及时维修本单位的固定资产,确保各办公设备、仪器能够正常有效运行,并做好固定资产的保养、维修记录,方便后期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五,做好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置工作,对已达到使用年限的固定资产和不能用、不需用的固定资产要及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四)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的步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算化的财务管理形式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中已经非常普遍。因为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在不断增加,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所以加快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的步伐变得十分必要,已经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有效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电算化管理有效实现对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可以帮助事业单位准确掌握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从而做到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有效提升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三、总结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任务,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提升固定资产的管理意识、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设置专职管理部门和专职人员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并加快固定资产电算化管理步伐,只有单位上下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做好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从而合理配置固定资产提升其使用效率,使其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和良好运行创造更大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娟.探析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部控制[J].财讯,2017,(20):8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范文6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很多现代办公设备也进入了单位,有的资产总额很高,如何对其进行妥善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价值,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是单位管理者在研究的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不足
1.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薄弱,管理者责任心不够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对固定资产实施管理的意识还比较薄弱,存在着重资金、轻资产,注重使用而忽视管理的思想。部分领导只加强了办公条件的建设,注重引进新的设备,却对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不够关心。部分单位虽然有固定资产管理相应的制度,却并未贯彻落实,而是让制度形同虚设,公车私用、笔记本电脑据为己有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2.财务管理不够合理,管理制度缺失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中存在着很多无账、呆账或者坏账的现象,因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让固定资产的管理显得有心无力。如,部分单位的固定资产已经出售、报废、转让等,却未能进行及时的处理,使得挂账大量存在。部分单位购置了固定资产后,却没有将其列入费用开支之中,致使账外资产的形成。一些单位固定资产的调出或者报废都没有见过财务的批准与鉴定,使得账面与实际不相符合。固定资产转移以及流失现象较为严重。
3.固定资产的监督力度不够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拥有一定量的闲置固定资产,如机动车辆、房屋等,常常以对外出租、出借等方式来获得效益,弥补单位的经费问题,但是很多单位却未能按照正常的审批手续进行。部分领导不够注重对固定资产的处置问题,致使仍有使用价值的固定资产无偿流失。部分单位对固定资产带来的收益并未如实上报,从而存在漏报、少报等现象,逃避财务监督。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目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缺乏一套完善、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够到位与合理。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根据相关的规章制度,建立一套长效的、合理的、具有可行性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让固定资产的管理有章可循。只有加强了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督,让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才能够让固定资产的管理规范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固定资产的价值,保证其安全性与完整性。
2.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各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充分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建立一套健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让固定资产的入账手续得到规范化,采取措施,让账面与实际相符合,让固定资产的出入账登记、保管帐、台账等机制有效运行。定期核查,对固定资产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实,重点监督其保值以及增值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及时调整、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使其发挥更好的功能,促进单位健康、持续发展。
3.建立资产清查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的资产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资产数量、资产总价值等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想要对固定资产的结构、数量、运行状况等进行及时的把握,必须依靠一套健全的资产清查机制,让资产清查工作规范化、合理化。建立定期清查制度,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全面分析资产的结构以及管理现状,重点抽查,根据会计核算信息,对资产使用的主要部门进行重点核查,让物、卡、账相互符合。同时,建立离任核查机制,在资产管理者离任之前,实施核查,按照规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防止资产流失。
三、小结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既能为单位节省财政支出,而且能够保证单位更加规范的运行。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才能够提高单位的效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