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企业会计准则;具体情况;解决措施;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23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国内各类企业促进了社会发展,保持了经济繁荣,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自2007年开始实施企业会计准则,这标志着会计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顺应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经过调研,本文总结了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加以分析。
一、会计准则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实施企业会计准则的动力
首先,大多数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过多次的改革后体制的根本依旧是走传统路线,即便转型也未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企业内部的法治体系存在大缺口;此外,内部董事会和监理会都不能对股权进行根本控制,股权体系框架也不能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其次,我国大多数企业对会计核算工作的主要处理任务依然是合法纳税。由于原已强调的应付税款法,会计行为主体处理方式相对简单,成为多数企业会计实务处理的首选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过渡阶段,其转换成本的提高,极可能延缓所得税准则实施的进程。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不能及时与企业实际情况同步,也同样会对企业的积极发展产生影响。
(二)会计成本的提高
由于会计准则对我国会计专业人员的素质与工作能力的高要求,使企业必须加大对会计专业人员的在职培训;有的企业甚至出现会计人员无法胜任会计准则的具体实施工作,需要聘请能顺应高要求的会计专业人员来开展工作,从而会计工作的成本就提高了。由于会计准则使企业在会计问题处理上拥有更多职业判断,同时会计监督水平也不得不相应提高,其水平的提高也必然需要人力与物力的更多投入,从而会计工作成本就显然提高了。
(三)未能根本正确理解企业会计准则
目前多数企业在会计处理问题上会存在偏差,是因为不能根本正确的理解企业会计准则。主要体现在金融资产分类和抵债资产初始计量的不准确。部分企业将其持有的并且对上市企业具有重大控制影响的限售股权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当将其作为长期股权投资来处理;企业会计准则要求金融机构在抵债资产的初始确认时应当按公允价值来计量。但年报分析表明大多企业在抵债资产的初始确认时,按相关贷款和垫款账面价值与抵债资产扣除出售成本后的净额进行计量。
二、企业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的解决措施
(一)企业会计准则培训工作的完善
通过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资源配置效率并降低资金成本是企业准则的核心。会计准则的执行,对推动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和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应当认真组织开展一系列的会计准则培训,将学习和掌握会计准则作为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和财务工作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企业会计专业人员的管理。并且随着顺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所需的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对于企业会计人员就更需要加强自身业务技能,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各项重要条款与措施,才能夯实相关财务专业知识及技能,建立起现代企业管理。
(二)企业会计准则环境建设的加快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然需要加强企业的内外监控,这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最有效的办法。加强企业的内外控制,首先,必须加快现代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建立优化的组织结构及高效的运作效率;其次,为保证内控制度顺利执行,加强其内控的监督和评审,应建立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提高企业的反应能力;再者,加强企业外部控制,加强外部监督与审计具有促进作用。
(三)规范上市企业行为
规范上市企业的行为其核心必须健全法律机制。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开放透明度的提高,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明显趋同,如果我国财务的舞弊情况严重,投资者将对我国投资失去信心,那么我国经济建设将会产生巨大的损失,因此我国法律机制必须健全,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效率必须加大和提高。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在内的违规进行严格的处罚例如加大其违规成本。
三、企业会计准则实施的重要性
(一)促进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准则的执行,要求会计专业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财务专业的继续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由此才能适应企业基础工作的需要;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促进会计中各项业务的不断完善,同时也促进了会计制度的完善。
(二)给会计专业人员带来变革
在知识结构方面,改革会计人员知识结构从单一到具体,从知识老化到创新,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念变革方面,企业会计准则更关注企业资产质量,强调了对企业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状况进行真实公允反映,巩固了企业的盈利模式,提高了资产的运营效率。
(三)有利于加强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
对会计专业人员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将会提高会计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由此体现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不作假账的社会风尚。在工作中做到以实事求是和客观公正的精神去处理会计中各项事务,由此才能确保企业会计准则的指导理念得以贯彻。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会计环境的变革的深化,以及为顺应我国市场经济走向国际化的要求,企业会计准则会不断地完善和更新,以此适应企业经营的需要,服务于企业。因此,企业会计专业人员应当对自身严格要求,在管理体制下履行义务做好财务工作,避免利用关联方交易来操纵利润的情况发生,保证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行之有效的信息,并真实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参考文献:
[1]杜耀昌,浅谈中小企业执行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06).
[2]徐涛,楼继伟.新会计准则实现四大跨越[J].证券时报,2006(03).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养老金规划 理财规划 养老保险
一、个人养老规划简述
(一)个人养老规划的特征
(1)帮助老年人解决退休生活的三大经济问题。个人养老规划可以实现老年人退休后生活的财务独立,可以解决老年人退休生活所要面对的经济问题。维持老年人退休生活的基本条件包括稳定的现金收入、适合居住的房屋和有保障的医疗费用。针对养老金、医疗、住房这三大经济问题,理财规划师通过养老规划帮助老年人合理安排养老金和医疗费用的来源以及老年的住房规划等,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居。
(2)锁定养老金账户。要保证养老金能切实满足退休后的生活,要求锁定养老金账户,到退休时点使用或者按照年金支付要求兑现。这就需要相关法律法规、财务规则、金融市场规则等手段的支持,以便长期运作、专业管理、保值增值,锁定账户,不达到相应的法定条件不能支取养老金储蓄账户中的资金。
(3)追求长期的收支平衡。随着科技、医疗水平的进步和社会发展,全世界范围内人的预期余寿不断增加,表明退休后的生活期间将会延长,导致退休规划的执行时间要更加延长,则整个退休规划将会覆盖人一生的50年左右时间。
(二)养老规划应遵循的重要原则
(1)养老规划,宜早不宜迟。
(2)注重安全,采取多样化的养老金储备方式。
(3)以保证给付的养老保险满足基本支出,以报酬率较高的有价证券投资满足生活品质支出。
二、确定合理养老理财规划应解决的基础问题
调查显示,中国大约有9%的受访者认为自己对退休生活做了充分准备,却远低于13%的全球平均水平;有32%的受访者表示对退休生活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划;其余59%的受访者虽然有些计划,但被问及退休后的财务状况时,90%以上的人没有清晰概念。其说明,日常生活中只有较少的人知道应趁早做养老理财规划的重要性。那么我们该如何为养老规划做准备呢?
(一)明确退休目标
理财专家认为,在养老规划中,首先要明确自己的退休目标,其中包括退
休年龄,退休时及退休以后舒适生活的基本生活花费、养老医疗费用和应急费用等。在大致测算出退休后的相关费用开支项目和金额后,就要开始设想如何才能满足这些需求,根据自己目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养老理财规划。
(二)了解自己的经济现状
要想为今后的退休养老生活制定一个规划,需要首先了解自己目前的经济状况,要对自己当前的家庭资产、现金收支、职业发展情况、家庭成员变化等进行评估;其次,除了依靠现有的家庭资产来积累退休后的养老金,还需要计算其他可能为退休后生活带来收入的来源。例如,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商业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等,通过计算这些品种,以了解其在将来退休后能帮助多少。
(三)树立早理财、稳理财的观念
在相同的本金和投资回报率的基础上,时间越长,收益越大。因此,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也同样需要规划未来的养老。此外,女性比男性要早退休几年,但普遍寿命又比男性长,所以在退休养老金的准备上,除了时间要尽早,资金储备也要更多,甚至可以超过男性的三分之一。
规划养老金时必须要控制风险,而且年龄越大,投资的风险应相应降低。但是一味的追求资金安全而忽视投资收益也是不适当的。比如银行储蓄,养老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50%的人通过储蓄方式来筹集养老金。储蓄的优势是安全性高、保本保息,但无法抵御通货膨胀风险。所以,单纯依靠银行储蓄来养老,会使退休后生活大打折扣。
(四)了解各种投资方式的特点
养老理财有了基本目标和对应的资产配置方式后,还要注意自己领取养老金年龄与退休年龄的链接,这样在退休后就立刻有养老金可以领取,生活质量不会产生较大改变。养老金领取方式也应尽量选择按期分批次领取,否则会影响养老质量。养老金是刚性需求,要专款专用,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使其保值增值,专家的建议是:社保、企业年金与个人理财方式相结合,如商业保险、基金定投、定投黄金、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和收藏品投资等。
(1)基金定投。基金定投的特点是积少成多、平摊风险、复利增值。假设从30岁开始算起,每月定投稳健型基金1000元,年均收益率若为6%,到60岁退休时,可以获得累积超过100万元的养老金。从国内外资本市场的走势情况看,基金定投是长期抵抗通货膨胀较好的方式。对于定投养老,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养老金的储备应主要来自日常收支结余,要保证专款专用;二是定投要长期坚持,不应短期的收益波动而受影响。一般情况下,基金定投在市场相对低位时首选股票及偏股型基金。
(2)商业保险。投保商业保险是对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有效补充。目前市场上作为养老金积累的险种大致有四类:传统型养老险、分红型养老险、投资连结保险和万能型寿险。传统型养老和分红型养老投资回报额度较去顶,投入少,适合一般工薪阶层;投连险和万能险由于投入较高,适合投资意识较强、高收入、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人群。现在市场上最畅销的是分红型年金险,产品具有保本、保息和收益分红的特点,可有效抵御通胀。在选择商业养老保险时,应同时兼顾意外、健康险等保障类保险。一般商业保险保费占家庭年收入的15%左右。
(3)定投黄金。一直以来,黄金是抵御通货膨胀最有利的方式。有专家认为,黄金投资同样可以采用定投方式,黄金在家庭资产中的配比可占约20%。
参考文献:
[1]朱红彩.养老规划:观念也重要[J].卓越理财,2010,(04).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3
一、知识经济与人事管理的内在联系
至现阶段,人们一共经历了三个经济时期,分别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农业经济是研究农业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运动规律的科学。又叫劳动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劳动力资源的占有和配置。工业经济,又叫资源经济,即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与前两者相比,知识经济的特殊性在于:(1)此形式的理论根基为知识和信息的形成、发展和使用;(2)此形式的依托高、静、尖产业以及知识密集型产业。其独有的特征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即:各类知识的积聚为知识经济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人们阅读、使用和传递知识,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和输出,不断更新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新知识。因此,人们作为知识传播的主体,是时代变革中关键、核心的因素,在知识经济的变革浪潮中扮演者至关重要的角色。微软公司是家喻户晓的知名企业,公司的员工数量约为几千人,经计算,其人均工作空间为5平方米左右,虽然微软公司的总资产量只是通用公司的5%,但是微软公司年均产值高达通用汽车公司年均总产值的4倍。由此可见,人才在公司的重要性。在现代知识经济下,企业人事管理的重要性愈发突出,如何选聘符合企业目标、与企业文化一致的人才,如何设立福利待遇,保障人才的权利,如何管理人才工作,设立公平合理的业绩考核指标,如何开展人才技能提升培训业务,一系列人才管理工作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推进,知识经济下,企业应更加注重人才的重要性,切实履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和提升任务,从而紧跟国家、时代改革步伐。
二、知识经济下人事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在过去,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通常实行制度化的管理策略,以固定的模式和考核指标对员工实行考核,严格实行上班下班准时打卡制度,请病假调休假需经各领导、各部门层层审批签字机制等行政化模式。随着知识经济潮流的到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也应进行相应的改革。在新经济体制下,强调以人为本,各项政策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均体现人情温暖,充分考虑人的特殊需求和基本需求,注重人才引进、培养、维系和能力提升。企业只有营造员工一家亲的理念,切实以人为本,为人着想理念,将企业人才牢牢凝聚在公司中,形成企业的人才财富,进而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在进行人事管理中,企业很有必要提供岗位技能培训课、业务技能讲座等人才潜力开发课程,此培训机制,一方面减轻员工自身经费投入,另一方面,提升员工专业技能,增强公司专业实力。在知识经济背景下,公司不仅要重视人事管理体制的升级改进,还应协同企业的财务部门、生产部门和物资部门等,实行公司整体管理系统的优化升级,不断落实科学管理方式,提升公司效益。
三、知识经济下人事管理重点
新型体制下,如何做好人才管理是企业的首要任务。优秀人才的引进,人才的培训以及人才的维系均是企业的无形资产。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不仅有利于促进企业生产力提升,还可加强员工工作满意度。
1.加大人力资本投入
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于1960年提出两大理论,一是人力资本,二是人力资本理论,其中,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个体所具有的知识水平,身体健康状况与技能等方面的总和,在基础基础上该学者提出人力资本理论,这一理论包括两个重要论点:第一,较之于物资资本,人力资本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发挥着更大的作用;第二,提升与优化人口质量是人力资本的核心内容,人力投资属于教育投资中重要内容。
较之于物质等硬资本,人力资本的增值空间更为广泛,因此,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力属于一种极具潜力的资本。人力资本的主要特点是创造性与,作用是不仅可以实现对资源的优化配置,更便于企业做出发展战略的调整。对于人力资本的划分,国内外的学者各有不同的方式,其中舒尔茨以此为根据自己所著的“应付非均衡能力的价值文章中指出,人类具有经济价值的五大能力,一是学习能力,二是工作能力,三是文娱体育活动能力,四创造能力,五是应对非均衡能力”。
我国的著名学者李忠民将人类能力划分为四种类型:基础能力、开展特定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1990年美国的人均社会总财富大致是42.2美元,而人力?Y本的占据了24.7美元左右,在美国的人均社会总财富中占据高达59%的比重。而其他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德国以及日本,他们的人力资本分别是15.3美元,31.6美元,47.9美元。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质量相比,前者的增长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贡献率更高。
然而,直到20世纪末期,以上情况发生较大的变化,人力资本不断的增长,而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1978年至1995年间为2.4%,而后下降至1.0%,预测今后的二十年劳动增长率依旧保持下降的趋势,然而,相比之下,人力资本增长率下降,但是依旧处于较高的增长率,在促进国家经济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总而言之,人力资本属于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人力资本的增长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我国不仅应该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同时应该加强卫生事业建设,保障居民身体状况。在教育资源投入上,我国在基础教育政策推行现状下:首先,应加强中高等教育资源投入。提升国民整体教育层次,适应全球化战略需要,配药更多国际化人才,为国家:“一带一路”、“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的推行储备大量人才军;其次,我国应加强专业领域人才培养。针对高精尖行业,如:国防、医疗等,我国应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科研研究资金,实现尖端、核心领域的技术研发突破,提升我国整体实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最后,我国应加大单位员工培训力度。在互联网和物联网高速发杂的背景下,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员工为了适应时代变革,一方面,企业应该提供多种渠道,为员工提供知识技能提升的途径。如:将企业员工定期送往高校或者科研院所参加专业知识课程学习,通过定期汲取新知识养分,以更好的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员工应树立积极向上的职业态度,注重自身职业素养的提升,主动更新知识库,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如:员工应该利用晚上或者周末的时间,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班或者虚拟课堂培训班,扩大员工知识面,紧跟时代步伐,不做时代掉队人。
2.优化工作环境
知识经济下,企业有义务和责任为企业员工创造良好、优质的工作环境,营造良好地工作氛围,保证员工工作状态能够很好的发挥,工作过程可以顺利开展。因此,企业可通过如下几点,实现工作环境的优化创造。(1)建立双向选择制。将人才选入企业之初,企业采取透明、公平、合理的?x拔过程,这对人才的吸引是至关重要的。在出啊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由于制度设置的不合理,人为管控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优秀人才无法进入心意企业工作,这不仅埋没人才,也令企业丧失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在知识经济体制下,科学合理的现代人事管理制度,令人才和企业面对面双向选择,实现了双赢的局面;(2)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在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绝大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人才评价体系的重要性,对于人才绩效的考核,通常是主观性、随意性居多,没有具体的细则框架描述,导致优秀人才无法得到奖励,削弱了他们的工作激情,从而离开企业。在新型模式下,企业应该融合互联网技术,设立一套智能人才管理评价系统进行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通过系统、科学的条款,对员工的行为逐一评分,定期考核,实现企业内部竞争机制,加强员工技术技能提升意识,为企业中高层输送人才,强化企业管理实力,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实现创收。
3.建立科学的竞争制度
知识经济大背景下,企业应当在现代人事管理中引入科学合理的竞争制度,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热情。诸多实例证明,企业设立科学的竞争制度,一方面,引导员工树立危机意识。竞争制度可促使企业员工主动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力度,提升自身技能实力,从而与其所承担的岗位职责所匹配,不被淘汰;另一方面,科学合理的竞争制度的确立,能客观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引导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创造力,提升自身岗位责任感和归属感。
4.确立人才保障制度
优秀人才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为企业利润的创造关键作用。因此,企业在建立现代人事管理制度时,不仅要考虑如何吸引人才进入公司,更应思考如何将优秀人才留在公司,防止人才外流。因此,企业很有必要建立人才保障机制,从精神和物质层面为优秀人才提供保障,向他们提供归属感,为他们生活琐事排忧解难,使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科学合理的人才保障制度,也是企业的一面招牌,同时吸引着企业外部人才到企业任职。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4
本文所称抵债资产,指银行债权到期后,由于债务人不能偿还债务,银行将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的实物资产或财产权利用于清偿债务。从某种角度讲,银行妥善营运、保管及处置抵债资产,做好抵债资产的核算以及列报工作,可以有效保证银行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促进银行资产业务的稳定发展,提高银行贷款投向实体经济的积极性。下面,本文将进一步对新会计准则下银行抵债资产的核算实务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抵债资产简述
(一)抵债资产的概念
本文所称抵债资产,是指银行根据自己的战略导向、业务特点及市场竞争情况准入的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物。抵债资产有多种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从物的角度,分为不动产和动产两类。按照担保法规定不动产是指土地以及房屋、林木等地上定着物。动产是指不动产以外的物。二是从担保物权的角度,分为抵押和质押两类。抵押权主要分为一般抵押权和最高额抵押权。银行普遍接受的不动产抵押范围有:房产所有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林权等。银行普遍接受的动产抵押范围有:船舶、车辆、机械设备等。质权主要分为动产质权和权利质权。银行普遍接受的动产质权多为具有较强的保值能力、变现能力、易存储能力、物理及化学性质稳定的存货类资产。银行普遍接受的权利质权多为具有较强公信力的第三方提供的仓单或提单、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知识产权、具有较强保值及变现能力的股权。三是从权利确定的角度,分为办理抵质押登记和不办理抵质押登记两类。银行对于作为主要担保方式的担保物权,一般要求办理抵质押登记。银行对于作为辅助担保方式的担保物权,视担保情况确定是否办理抵质押登记。
(二)抵债资产的取得方式
抵债资产的取得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协议抵债。银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协商一致,把其具有所有权、用益物权的资产,通过双方认可的评估方式确定价值后,偿还银行债权。二是司法判决或仲裁抵债。多数情况下,出于各方利益考虑,银行与债务人、担保人或第三人无法达成一致协议,选择通过司法诉讼或仲裁的方式解决债务纠纷。在判决或裁定生效后,担保物拍卖流拍的情况下,银行被迫接受抵债资产,用于补偿自身债权。
二、加强银行抵债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重要性
银行首先考虑以货币形式受偿,从严控制以物抵债的方式补偿债权。一般情况下,通过贷款的转期、减额续贷、展期、重组等多种形式,降低债务人偿债压力。对于债务人及担保人明确表示不能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偿债且不愿自行处置担保物的,银行通过拍卖、变卖担保物及其他非货币资产的方式实现债权。只有拍卖、变卖工作不能在拍卖规定期限或双方约定期限内完成,银行才会接受以物抵债,这是一种被迫的资产保全。但是,随着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以及银行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的增加,近年来,银行抵债资产大幅增加,以物抵债逐渐成为清收、压降不良资产的重要手段。
实践表明,信贷资产的剥离速度远低于抵债资产的增加速度,抵债资产接收成本比较大,管理风险比较高,变现时间比较长,处理难度比较大,处置损失比较大。管理和盘活抵债资产,不仅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济效益、竞争能力和发展,进而影响到实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和金融风险的防控工作;处理不当,会增加银行信贷业务的逆向选择风险,降低银行中小企业和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力度,降低银行资产流动性,甚至面临监管处罚。因此,加强规范银行抵债资产管理,提高抵债资产变现能力,维护银行的合法权益,降低经营风险,特别是对盘活抵债资产、合理配置信贷资产规模、提升银行盈利水平,均起到关键作用。
三、银行抵债资产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处置成本高,损失大
银行在处置抵债资产过程中,主要面临“三高”成本。一是费用高。抵债资产接收或处置的过程中,需要缴纳两次过户交易税费、中介机构评估费用、拍卖费用等。如需保管的,或者有特殊要求及安全隐患的,还需要支出保管费、保险费、维修费等各类费用。二是协调成本高。在进行抵债资产处置的过程中,银行需要担负的职责较多,需要协调债务人、担保人、法院、拍卖机构、中介机构、律师等相关机构和人员,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三是差额损失高。抵债资产在接收过程中,由于债权人众多、法院指定评估机构等因素,评估价格往往高于市场价格,产生一次价值损失。抵债资产在处置过程中,存在剩余价值低、用途局限、折旧损耗大等问题,买方利用银行急于处置的各项内外部规定,压低处置价格,产生二次价值损失。
(二)产权转让困难,限制条件多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的相关权益时,往往受到多种条件限制。一是受到原持有人的阻碍。原持有人以各种理由拒绝交付抵债资产,甚至非法营运,谋取利益。二是判决或裁定难以有效执行。曾经出现地方政府以维稳、保证经济发展为由,支持原持有人的行为,甚至阻碍银行正常开展资产保全工作。三是难以预测的产权纠纷及自然灾害,导致银行不能取得抵债资产的权益。
(三)处置途径局限,时效性差
银行在进行抵债资产处置的过程中,局限性较大。一是缺乏有效的流转平台。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制,银行不能直接经营抵债资产,由于抵债资产种类繁多,银行难以找到合适的托管机构或中介机构,除房产外,其他类型抵债资产二手交易不活跃,导致抵债资产变成废品、空置、闲置,加速其折旧和贬值。二是高价值不可分割的抵债资产,处置时间长,短时间内难以找到合适的买方。三是管理难度大。大多数抵债财产都是实物财产,种类繁多、地域分布广泛,短期内难以变现,银行资产保全人员缺乏专业技术水平,使得管理难成为继保全难之后的抵债资产第二大难题。
四、新会计准则下银行抵债资产核算的几点建议
(一)抵债资产取得的处理方式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时,在取得时点和公允价值判定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按照新会计准则要求,与该抵债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银行且其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就可以确定取得。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抵债资产的所有权交付存在实质与形式不符的情况,例如:法院判决某一房产属于银行,但是原持有人以唯一住房为要挟,拒不搬出,房产证已经变更为银行所有,但是房产实物无法交付银行,银行不能获得房产的相关权利。在此类情况下,抵债资产的确认应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核心原则,当抵债资产所有权上95%以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实现转移,即可确认。上述案例中,银行已经拿到房产证,房产证作为房产持有和交易的唯一凭证,银行锁定持有房屋的风险和报酬,可以直接将其确认为抵债资产。与原持有人后续进行的协调活动产生的费用,作为保管费用处理。
(二)抵债资产保管的处理方式
银行应妥善保管抵债资产,保证其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τ谟刑厥獗9芤?求的,应按照相关的保管规定操作,防止抵债资产出现重大价值损失,避免造成其他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害。经评估,未来损失或危害发生可能性较高且支付金额巨大的,应购买财产保险。对于受到客观条件制约不能按期处置的,不可闲置抵债资产,应在不影响处置的情况下进行出租营运,租金计入“其他业务收入”。银行保管抵债资产不等同与自用抵债资产,如需自用的,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固定资产购置手续,不能擅自按照抵债资产保管进行会计核算。保管期间,应做好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等相关税费的账务处理工作。
(三)抵债资产减值的处理方式
银行不应回避抵债资产的减值问题,应定期或不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每个季度应至少开展一次账实核对工作,及时掌握抵债资产实物形态及价值形态的变化情况,做到账簿一致和账实相符,对影响抵债资产价值的风险隐患应做到“有预案、有预警、有措施”。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通货膨胀等因素影响,抵债资产减值准备应遵循“应提即提”的原则,如果在处置时一并计入损失,对资产列报的影响较大。应重点关注三类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一是对于新入账的抵债资产,首次计提减值准备,应将入账价值与市场价值进行对比,将评估价值虚高市场价值入账的部分及时计提减值准备。二是对技术更新换代较快的抵债资产,不仅计提其自然损耗和折旧产生的减值,更应关注技术进步、产能淘汰导致的减值。三是对价格波动明显的抵债资产,分析其价格波动,准确预测减值计提比例。
(四)抵债资产处置的处理方式
银行取得抵债资产后,应该及时开展处置工作,尽早执行公开拍卖。对于特殊情况不能拍卖的,视实际情况通过协议、招标、打包、委托等形式尽快处置变现。抵债资产处置后,银行确认不再拥有或控制抵债资产且相关的风险和收益已经转移,应及时终止确认。实际工作中,存在买方由于购买能力有限而实施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的情况。此时,抵债资产的终止确认应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核心原则,当抵债资产所有权上95%以上的风险和报酬已经实现转移,才可以确认终止。对于能够确定已经转移风险和报酬的,在签署协议收到首付款时,终止确认抵债资产并确认处置损益,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部分作为应收款项处理;对于不能确定已经转移风险和报酬的,分期付款或延期付款部分作为应收款项处理,仍需持有抵债资产,不能确认终止。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 非内建式数据库 企业资源规划
安全专业人士、校验员、DBA和电子商务的规划人员在部署重要商业系统时,都需注意到数据库的安全问题数据库服务器实际上是每一个电子交易、金融和企业资源规划(ERP)系统的基础,它还经常包括来自商业伙伴和客户的敏感信息。许多因素都可能破坏数据的完整性并导致非法访问,这些因素包括复杂程度、密码安全性较差、误配置、未被察觉的系统后门以及自适应数据库安全方法的强制性常规使用等。
一、数据库安全问题为什么非常重要
保护系统敏感信息和数字资产不受非法访问。
任何公司的主要电子数字资产都存贮在现代的关系数据产品中。商业机构和政府组织都是利用这些数据库服务器得到人事信息,如员工的工资表,医疗记录等。因此他们有责任保护别人的隐私,并为他们保密。数据库服务器还存有以前的和将来的敏感的金融数据,包括贸易记录、商业合同及帐务数据等。必须对竟争者保密,并阻止非法访问,数据库服务器还包括详细的顾客信息,如财务帐目,信用卡号及商业伙伴的信用信息等。
二、数据库是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因此很难进行正确的配置和安全维护
数据库服务器的应用相当复杂,掌握起来非常困难-当然竟争者使用的操作系统也是一样的复杂。诸如Oracle、sybase、Microsoft SQL服务器都具有以下特征:用户帐号及密码、校验系统、优先级模型和控制数据库目标的特别许可、内置式命令(存储的步骤或包)、唯一的脚本和编程语言(通常为SQL的特殊衍生语)、middleware、网络协议、补丁和服务包很可能没有检查出严重的安全隐患和不当的配置,甚至根本没有进行检测。所以,正是由于传统的安全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数据库安全这一主题,使数据库专业人员也通常没有把安全问题当作他们的首要任务。“自适应网络安全”的理念-将安全问题看作持续不断的“工作进程”,而不是一次性的检查-并未被大多数数据库管理者所接受。
保障数据库服务器上的网络和操作系统数据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但这些措施对于保护数据库服务器的安全还很不够。
现代数据库系统具有多种特征和性能配置方式,在使用时可能会误用,或危及数据的保密性、有效性和完整性。首先,所有现代关系型数据库系统都是“可从端口寻址的”,这意味着任何人只要有合适的查询工具,就都可与数据库直接相连,并能躲开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例如:可以用TCP/IP协议从1521和1526端口访问Oracle 7.3和8数据库。多数数据库系统还有众所周知的默认帐号和密码,可支持对数据库资源的各级访问。从这两个简单的数据相结合,很多重要的数据库系统很可能受到威协。不幸的是,高水平的入侵者还没有停止对数据库的攻击。
三、拙劣的数据库安全保障设施不仅会危及数据库的安全,还会影响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其它信用系统
还有一个不很明显的原因说明了保证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数据库系统自身可能会提供危及整个网络体系的机制。例如,某个公司可能会用数据库服务器保存所有的技术手册、文档和白皮书的库存清单。数据库里的这些信息并不是特别重要的,所以它的安全优先级别不高。即使运行在安全状况良好的操作系统中,入侵者也可通过“扩展入驻程序”等强有力的内置数据库特征,利用对数据库的访问,获取对本地操作系统的访问权限。这些程序可以发出管理员级的命令,访问基本的操作系统及其全部的资源。如果这个特定的数据库系统与其它服务器有信用关系,那么入侵者就会危及整个网络域的安全。
四、商业数据库是新型电子交易、企业资源规划(ERP)和其它重要商业系统的基础
在电子商务、电子贸易的着眼点集中于WEB服务器、Java和其它新技术的同时,应该记住这些以用户为导向和企业对企业的系统都是以Web服务器后的关系数据库为基础的。它们的安全直接关系到系统的有效性、数据和交易的完整性、保密性。系统拖延效率欠佳,不仅影响商业活动,还会影响公司的信誉。不可避免地,这些系统受到入侵的可能性更大,但是并未对商业伙伴和客户敏感信息的保密性加以更有效的防范。此外,ERP和管理系统,如ASPR/3和PeopleSoft等,都是建立在相同标准的数据库系统中。无人管理的安全漏洞与时间拖延、系统完整性问题和客户信任等有直接的关系。
五、我需要寻找哪些类型的安全漏洞呢
传统的数据库安全系统只侧重于以下几项:用户帐户、作用和对特定数据库目标的操作许可。例如,对表单和存储步骤的访问。必须对数据库系统做范围更广的彻底安全分析,找出所有可能领域内的潜在漏洞,包括以下提到的各项内容。
1.与销售商提供的软件相关的风险-软件的BUG、缺少操作系统补丁、脆弱的服务和选择不安全的默认配置。
2.与管理有关的风险 -可用的但并未正确使用的安全选项、危险的默认设置、给用户更多的不适当的权限,对系统配置的未经授权的改动。
3.与用户活动有关的风险-密码长度不够、对重要数据的非法访问以及窃取数据库内容等恶意行动。
以上各类危险都可能发生在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或数据库自身当中。对数据库服务器进行安全保护时,都应将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六、非内建式数据库标准安全性能
MS SQL Server Sybase Oracle 7 Oracle 8
帐户锁定设备 no no no yes
重命名管理帐户 no no no no
要求严密的口令 no no no yes
陈旧的帐户 no no no no
密码失效 no yes no yes
登录时间限制 no no no no
例如,上表列出了大多数IT专业人士期望或要求操作系统所应具备的特性,但在数据库服务器的标准安全设施中并未出现。由于这些数据库都可进行端口寻址的,操作系统的核心安全机制并未应用到与网络直接联接的数据库中。一些产品,例如Microsoft SQL Server, 都可利用功能更加强大的Windows NT安全机制去发现上面提到的安全漏洞。但是,考虑到兼容性问题(运行环境并不全是Windows NT),所以大多数依然执行MS SQL Server的安全标准。而实施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如果公司实用的是Oracle 8,管理员如何能知道是否真地实施了安全特性?是否一直在全公司中得到实施?
这几项特性相结合,使得与之相关的问题更加严峻。由于系统管理员的帐号是不能重命名的(SQL和Sybase是“sa”,对于Oracle是“System”和“sys”),如果没有密码封锁可用或已配置完毕,入侵者就可以对数据库服务器发动强大字典式登录进攻,最终能破解密码,有什么能够挡住他们对服务器耐心,持久的高水平攻击呢?
数据库密码的管理-在多数数据库系统提供的安全标准中,没有任何机制能够保证某个用户正在选择有力的-或任意的-密码。这一基本的安全问题需要细心的监督。此外还需要对全部密码列表进行管理和安全检查。例如,Oracle数据库系统具有十个以上地特定地默认用户帐号和密码,此外还有用于管理重要数据库操作的唯一密码,如对Oracle数据库开机程序的管理、访问网络的听众过程以及远程访问数据库的权限等。如果安全出现了问题,这些系统的许多密码都可让入侵者对数据库进行完全访问,这些密码甚至还被存储在操作系统的普通文本文件里。下面有几个示例:
Oracle Internal 密码-Oracle内部密码存放在文件名为“strXXX.cmd”的文本文件中,XXX是Oracle系统的ID或SID,默认值为“ORCL”。用在Oracle数据库的启动过程中,要用到Oracle Internet密码,具有随意访问数据库资源的权力。这个文件应妥善保管,以用于基于Windows NT的ORACLE程序。
Oracle监听程序过程密码-用于起动并停止Oracle监听程序过程的密码,该过程可将所有的新业务路由到系统上合适的Oracle例子中,需选择一个保密性强的密码替换系统的默认值,使用许可必须在“listener.ora”文件中得到保护,该文件存贮了Oracle所有的使用密码。对密码的不当访问可能会使入侵者对基于Oracle的电子交易站点进行拒绝服务攻击。
Oracle内部密码 -“orapw”文件许可控制-Oracle内部密码和由SYSDBA授权的帐号密码存贮在“Orapw”文本文件中。尽管文件已被加密,但在ORACLE的UNIX和Windows NT的程序中,还是要限制该文件的使用权限。如果该文件被访问,那么遭解密的文件很容易遭到强有力的攻击。
这些例子说明了管理员、系统密码和帐号是何等的重要,它们都可能会遭到意想不到的攻击方法的攻击。注意密码管理问题决不仅限于Oracle数据库,几乎所有主要数据库提供商的产品都有这种问题。
操作系统的后门-许多数据库系统的特征参数尽管方便了DBA,但也为数据库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留下了后门。
如上所述,对Sybase或SQL服务器的“sa”密码造成危害的入侵者有可能利用“扩展入驻程序”,得到基本操作系统的使用权限。以“sa”的身份登录,入侵者使用扩展入驻程序xpcmdshell,该程序允许Sybase或SQL服务器的用户运行系统指令,就象该用户在服务器控制台上运行指令一样。例如,可实用下列SQL指令添加一个Windows NT帐号,帐号名为“hacker1”,密码为“nopassoword”,并把“hacker1”添加到“Administrators”组:
xp-cmdshell ‘net user hacker1 nopassword/ADD’
go
xp-comdshell ’net localgroup/ADD Administrators hacker1’
go
现在这个非法入侵者就成了Windows NT的管理员了(我们只能祈祷这个SQL服务器不是域控制器)。这个简单的攻击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命令被提交给实用Windows NT帐号的操作系统,而MSSQLServer的服务就运行在这个帐号下。在默认情况下,这个帐号就是“LocalSystem”帐号---本地Windows NT系统中最有效力的帐号。另一个途径是黑客可能使用SQL服务器,利用入驻程序xp-regread从注册表中读出加密的Windows NT SAM密码,对操作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由于有几种免费的Windows NT密码攻击器软件,因此保管好加密的Windows NT密码的安全变得格外重要。以下例子说明了入侵者是怎样得到信息的:
xp-regread’HKEYLOCALMACHINE’,’SECURITYSAMDomainsAccount’,’F’
注意,从注册表中读出加密密码是一件本地Windows NT管理员帐号都无法做到的事。SQL服务器之所以能够做到,是因为默认方式运行的SQL服务使用的恰恰就是“LocalSystem”帐号。
Oracle数据库系统还具有很多有用的特征,可用于对操作系统自带文件系统的直接访问。例如在合法访问时,UTL_FILE软件包允许用户向主机操作系统进行读写文件的操作。UTL_FILE_DIR简档变量很容易配置错误,或被故意设置为允许Oracle用户用UTL_FILE软件包在文件系统的任何地方进行写入操作,这样也对主机操作系统构成了潜在的威胁。
校验-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校验系统可以记录下信息和事件,从基本情况到任一细节,无一遗漏。但是校验系统只在合理使用和配置的前提下,才能提供有用的安全防范和警告信息。当入侵者正在试图侵入特定的数据库服务器时,这些特征可及早给出警告信息,为检测和弥补损失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特洛伊木马程序-尽管人们知道操作系统中的特洛伊木马程序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数据库管理员还需注意到木马程序带给系统入驻程序的威胁。一个著名的特洛伊木马程序修改了入驻程序的密码,并且当更新密码时,入侵者能得到新的密码。例如,某个个人可以在sppassword系统入驻程序中添加几行命令,就可在表单中增加新的密码,用e-mail传递密码或将密码写入外部文件以备日后使用。这一办法可连续获取密码,直到入侵者得到的“sa”密码被更换-使得更深层的入侵未被察觉。一个入侵者或心怀不满的雇员只需进入系统一次,放置好特洛
伊木马后就可得到以后的一系列密码。
简述资产配置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金融危机;企业财务管理;财务战略;新时期
引言
08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作为一种全球性经济危机对国际各国产生的严重影响,虽然近10年来各国经济逐渐回暖,但次贷危机的影响依然没有完全消退。在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企业财务受到了巨大冲击,特别是一些基础薄弱的中小企业愈加明显,甚至造成企业破产。为了能够保障我国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强我国本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要充分分析当下国内外市场市场环境,进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保障企业能够平稳发展,逐渐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处于多元化、动态化、负载化的财务环境中,企业财务风险直线上升,因此,将企业财务战略融入到财务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财务管理战略简述
财务管理战略是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战略统筹中,为了能够让企业资金有效流动的重要渠道,企业在分析内外部环境的前提下,对企业资财务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做出长远规划,加强企业财务关系协调运作的管理活动。企业财务战略决定着企业发展方向和资产配置结构,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影响。财务管理主要包含资金管理、会计管理、预算管理、风险管理,只有做好细节工作才能够推动企业财务管理平稳发展。
二、现如今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管理层面对财务战略重视程度不高
现如今,我国市场经济属于初期发展阶段,也是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期,不同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参差不齐,加之我国经济体制正在处于“尴尬期”,企业多数权利都集中在企业管理者手中,使得企业决策过于简单、主观。如果企业管理者对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认识不足,会错过多个市场机遇,同时也不会重视财务战略,无法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企业中决策中的辅助作用。我国很多企业过于注重短期资金安全已经成为通病,缺乏相应的财务战略意识。因此,我们必须要认真看待财务战略意识缺乏的问题。
(二)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
现如今,我们很多企业过于注重短期经营效益,片面的将企业利润指标作为企业年中考核的主体,这就导致企业将财务管理目标定位为利润最大化。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短期利益过于重视,使得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够明确、不够统一,使得企业目标容易丧失长期价值,進而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这也是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对企业长远发展有着极其不利的影响。由此可见,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已经成为阻碍财务战略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企业长期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忽视企业财务战略环境
企业财务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更是保障财务管理能够实现的重要保证。企业财务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其中,内部环境是指企业财务管理状况与企业发展状况,是以财务战略为企业发展基础;外部环境是指市场环境,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下,我国市场环境变化多端、充满危机。现如今,我国很多企业都过于重视内部环境而忽视了外部环境,对企业财务外部环境认识不到位是硬伤,如果一个企业只会“低头走路”,那么该企业势必不会走很远。因此,当今企业财务战略通常都缺乏灵活性与可行性,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财务战略有效实施。
(四)财务战略制定上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财务管理质量,以此来增强自身的管理能力。企业想要强化财务管理的首要条件就是做好企业财务战略。企业财务管理包含诸多层面内容,其中筹资战略与投资战略是至关重要的因素,决定着企业资金链和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融资渠道也不断增多,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例如银行借贷、股票、债权等,但由于企业对这些融资渠道不够了解,致使企业无法抓住这些融资渠道的优势,也无法灵活运用,使得企业资金周转期变长,成本过高。
(五)财务预算编制不够合理
企业财务预算对于企业日常经营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少企业依然对财务预算重视不够、理解不足,无法切实认识到其中的问题,他们将财务预算全权归为财务部门处理,将其归纳到收支计划中,而忽略了财务预算的战略性、全局性作用。很多企业虽然认识到了财务预算的作用,也在财务部分中设立了相应的预算分支,但在实践过程中过于表面化,随意性比较大,没有完全根据预算内容计划实施。此外,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预算不够重视,认为预算会制约企业运营的灵活性,只注重一个项目完成之后的结果,在预算过程中草草了事,致使企业财务预算严重缺乏科学性,在实施过程中也难以控制实际支出。
(六)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不够完整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也正在实施一系列的改革,但一些企业依旧采用传统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其主要弊端表现在:对短期结果过于重视,对于长期的资产和资本层面显得力不从心;传统评价指标过分注重财务业绩评价方法、评价指标的可直接计价因素,而忽视了非财务指标的不可直接计价因素。这种评价指标势必会影响到企业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使得财务业绩评价过于片面,严重影响企业财务战略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我国企业财务管理中的认识问题、建设问题、制度问题都存在有待完善之处,其次,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给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价格、进出口情况、企业战略、企业管理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所以,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方法,也是缓解金融危机影响的重要手段,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后金融危机时期,企业财务战略的重要性
08年美国次贷危机是美国房地产泡沫、金融衍生工具所造成的经济危机,对全球各国都造成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对于我国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使得我国经济至今还没有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企业内部环境因素只会影响到自身;而外部环境会影响整个行业、整个国家经济。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我国新时期经济影响非常大,企业的外部生存环境也更加复杂,使我国经济不得不推动价值转移变革,给企业的战略变化、产业升级带来了严峻挑战。新时期下,企业发展战略能够有效保障企业内部、外部环境的协调性,使得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企业财务战略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经济学、企业预算管理、会计核算等因素,进而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财务战略,进而环境金融危机给企业资金、财务带来的问题,对企业长足发展有着长远意义。其次,通过财务战略能够有效设置企业财务权限,进一步优化企业法人结构,实现企业出资者、经营者体系化结构。企业财务管理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手段,可根据外部环境调整企业财务战略,实现动态财务战略体系。总之,强化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能够让企业快速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战略性对策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加深,金融危机的到来给各国企业带来了巨大影响。以我国经济情况分析,国内通胀、通缩、滞涨等问题不断,企业市场环境愈加复杂。为了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抓住企业的发展方向。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提高企业对财务战略的重视程度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保障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良好的财务状况是保障企业盈利的重要渠道。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要认识到财务战略的重要性,确定财务战略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发挥财务管理在企业决策中的积极作用,在后金融时期更好的利用企业资源。
首先,要划分财务与记账、算账的关系,充分认识到企业财务管理在财务分析、财务规划的积极作用,将财务分析数据作为企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其次,必须要加强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的宣传工作,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基层员工都要极强对财务战略的认识。最后,要以财务管理作为基础,不断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加强核算统计的分析工作与预测工作。同时,要充分贯彻先进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对企业财务资源进行全面规划,让财务战略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二)明确财务战略目标
企业运营的最终目标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企业应该将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战略总目标,在经营过程中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认识到货币的风险报酬和时间价值,进而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实现企业运营价值最大化。想要實现价值最大化,首先,必须要将取得报酬时间作为重点参考指标,通过运用时间价值原理对报酬进行计算。其次,通过时间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够有效缓解企业短期目标问题,会更加注重长期经营利润,在企业财务管理中,能够有效衡量风险与报酬之间的关系,抓住二者之间的平衡点,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因此,将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战略目标之一,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财务战略,让企业在后金融时代稳定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
企业财务环境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会阻碍企业财务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在后金融危机环境下,我国市场经济面临全面下滑的趋势,要着重分析企业内部环境、国内市场环境、国际市场环境,进而营造出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这三种环境中,国际市场环境是无法左右,因此,我们要以企业环境、国内环境作为着力点。
(1)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加强战略环境分析
企业应该以自身的财务情况作为出发点,充分认识到战略环境对企业财务战略的影响,进而加强对内部、外部市场环境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注意一点,上述所提到短期战略目标的诸多弊端并不是一无是处,科学的财务战略是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模式,进而保障财务战略的灵活性。因此,企业必须要做到充分认识自身的融资、投资、运营情况。此外,企业还要充分考虑外部市场环境、行业环境,特别是金融危机影响较大的行业环境。
(2)从政府角度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
政府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地方金融机构、银行的发展质量,构建银行、企业、第三方金融体系;构建有力企业贷款的担保体系;扶持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而带动当地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权、股票等形式来拓宽融资渠道。进而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财务战略环境。
(四)制定有效的财务管理战略
制定财务管理战略需要充分分析企业财务价值链,优化企业价值链结构,进而实现企业运营价值的最大化,进而构建财务管理体系,通过组织体系来不断实现企业管理目标,落实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而逐次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当今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必须要保障财务战略的丰富性,其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通过企业筹资战略来解决企业资金来源问题。企业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社会效益与信用度,进而向银行等机构筹集资金。其中,股份制企业可以通过上市的渠道才筹借资金,例如上市创业板。第二,通过企业投资战略来突出企业投资重点、风险、额度问题。企业投资的关键一点是能够做好长期资本筹措准备,在财力保障的基础上抓住市场机遇求发展,不断进行长、短期投资循环来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