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资金方案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融资资金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融资资金方案

融资资金方案范文1

中国出现了金融恐慌。2013年6月24日,上证指数下跌5%以上,其背景是,商业银行纷纷遭遇资金短缺,导致市场弥漫紧张情绪。在此之前的几天内,银行隔夜同业拆借利率高达13.44%,创历史新高,社会上也流传着个别银行出现短期借贷违约的言论。一时间,社会关注点聚焦于央行。救市还是不救市,成为央行决策和大众关注的焦点。

金融恐慌的深层原因是

实体经济非中介融资(DNI)受阻

金融恐慌的根本原因,是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走入了极端的困境,实体经济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罕见格局。

冰指的是民营经济体找不到投资方向,投资无门,转而把大量的现金投资于金融体系和理财产品,导致了金融体系信用盲目扩张。而另一方面,十前后新上任的地方官员却干劲冲天,对项目融资表现了火一般的热情,他们在积极谋划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而地方政府所能直接影响的经济活动,绝大部分是与国有企业紧密相关的一大批投资项目,它们所依赖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正规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银行、信托、债券市场等。

然而不要忘记,在正常情况下,中国经济的投资主体是民营经济,占GDP高达60%以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其70%以上的融资来源是企业留利所形成的直接投资,即笔者最近的研究中所称的国内非中介融资(DNI,Domestic Non-Intermediated Investments)。这种非中介融资主要来自于民营经济。

于是乎,在当前冰火两重天的境地下,包括银行贷款在内的社会融资总额迅速上涨,2013年一季度,同比增长接近60%。但毕竟,这种正规渠道的融资并不是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主体,袖手旁观的民营经济体并没有直接参与固定资产投资。这就导致了固定资产投资本身并没有快速上涨。DNI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正常年份的70%下降到2013年1-5月的60%出头。而由于固定资产投资是GDP增长的最大拉动力量,所以中国经济出现了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社会融资总额和增长幅度不断创下新纪录,而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却持续下滑。这对矛盾的最后结果就是银行打光了子弹,资金告急。更火上浇油的是,因为宏观经济在减速,大量企业利润在下降,开工率持续下降,产能利用率下降,这又反过来使得相关企业难以偿还以前的贷款。这种情况下,银行等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比实体经济还要着急,它们必须要用新贷款覆盖已经到期、不能偿还的旧贷款,掩盖几年前的不良贷款的漏洞。这就是当前金融恐慌的深层次原因。这种金融恐慌很自然地对已经十分脆弱的股市投资者带来了进一步的崩溃性的冲击,最终使得股票价格一泻千里。

分析清楚了当前金融恐慌的原因,下面的问题是应该怎么办。

放水救市不可行

第一种应对策略就是央行放水救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者是降息、降准给银行注入流动性。

这种策略当然是立竿见影,但是不能解决上述问题之根本,只能短期内缓解金融机构资金不足的压力和金融市场的恐慌,经济增长仍无法保障。金融机构拿了新钱也只能继续填补不良贷款的漏洞,前述矛盾的解决则会继续拖延。由于不治本,新的一轮金融恐慌迟早会到来,而且会以更大的力度爆发。所以说,开阀放水救市只能是饮鸩止渴。

按兵不动可行,但连带伤亡巨大

目前看来,政策界与学术界压倒性的意见是按兵不动,目的是逼着银行寻找新的思路,同时也让产能过剩进一步暴露,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但是,这种按兵不动的策略很可能连带伤亡巨大,乃至为中国经济与社会所不堪承受。按兵不动会导致金融市场的信心持续下滑,恐慌还将继续,资金短缺的情况还将延续,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将进一步下降,增长速度也会下降。这种做法坚持下去,最终当然会逼迫银行进行改革,进行重组,但必须看到,其代价是非常大的。

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当银行资金紧张的时候,一定会出现以新钱补旧账的局面,其后果一定是那些最需要投资、最有投资潜力的项目得不到融资,而银行却会利用宝贵的资金去填补那些事实上已经成为呆账、坏账的投资项目,所以我们会看到,社会上的好企业、有潜力的企业和项目变成银行过去几年不良贷款的牺牲品,也就是说,会发生大量的好企业为银行几年前的不良贷款埋单的局面。

更不用说,因为宏观经济增速的下降,有大量的企业停止招聘甚至于解雇工人,最终的受害者会变成劳动力市场的农民工以及急需寻找就业机会的新毕业的大学生。无论对于社会的稳定和整个宏观经济的平稳增长,还是从公平的意义上讲,这一结果都是非常不合理的。因此笔者认为,不应该采取简单的紧缩方针,这一方针的连带代价太大。

唯一合理选择:

迅速出台一系列改革措施

迅速出台一揽子改革措施,是解决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以及金融恐慌唯一正确的应对方式。这一揽子的改革重组方针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条是迅速推出一系列的改革,大规模放开对民营投资的限制,鼓励民营投资者直接进入一系列重大经济活动领域。这个措施的直接目的就是要稳增长,就是要启动国内的非中介投资,让那些拥有大量资金的民间投资者直接投资到一些实体经济的项目中去。

中国经济,非常客观地讲,有巨大发展的空间。概括说来,中国经济目前最缺的是一大批准公共产品,包括城市基础设施与城际交通。而这些项目作为准公共品,完全可以通过改革为它们的投资者带来直接的回报。举例说来,最近笔者到山西曾经的贫困地区吕梁市调研,结果发现吕梁是一个资源大市,可是吕梁与太原之间的高速公路仍然十分拥挤,铁路也运力不足,这直接影响了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这种高速公路和铁路完全可以采取市场化—谁投资谁受益,谁使用谁付费的方式来引导民间投资者介入。事实上,吕梁地区并不缺民间投资者,他们有大量资金找不到投资方向。

再比如说,在城市化过程中,完全可以把一部分的街道,包括它地下的管网建设部分承包给一些民营企业,由它们进行投资运营,这个街道的命名权、沿街的广告收益可以在未来若干年内承包给投资者,政府可以和投资者签订一个投资回报率保底的协议。通过这种方式,调动民间投资者介入基础性设施的投资建设,其目的就是要稳增长,恢复DNI在中国经济正常增长中应有的作用。

一揽子方案的第二点就是进行大规模的金融整顿。过去几年,中国金融机构的扩张速度非常之快,由此也带来了大量隐性的不良资产,必须经过一个重组清理的过程才能把资金盘活,否则当前“新钱填补坏账”的尴尬局面就会不断延续下去。

如何重组?中国在这方面不乏经验,本世纪初的一轮银行重组就非常成功。比如说,央行或财政部拿出一部分资金,联合成立若干个资产重组公司,介入银行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清理。这种债务清理如果处理得当,可以起到1元钱清理出2到3元钱的作用,因为这种清理过程类似于清理三角债。通过这些清理,可以将中国经济体系中的一些不良资产像切除肿瘤一样切除出去,让其不再影响中国金融和整体经济。

在这个过程中,中央政府也应该积极扩大中央财政的发展规模。当前中国国债的规模远远不够,中国的国债在国际市场上是稀缺产品,而中国地方政府通过投资平台、地方投资公司所产生的债务却是一桶浑水,需要彻底澄清。

第三条就是重新厘定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关系,推出地方财政改革的一揽子计划。地方财政是这一轮不良资产问题的始作俑者,抓住地方政府的公共财政就抓住了根除这一问题的七寸。为此,必须要给地方政府一些稳定的财政收入。在这个意义上,房地产税是非常值得在短期内推出的。笔者反复强调,房地产税的主要功力并不在于短期内控制房价—它不可能很快逆转买房家庭的房价上涨预期,但是却能够给地方政府一个财政收入上涨的预期。此外,建议中央政府给地方政府更多的财政分成,对一些主要税种比如增值税,可以调整中央与地方分成的比例,地方占比可以从现在的25%上升到30%或者40%,让地方政府获得稳定财源。

与此同时,大规模清理地方融资平台,规范地方政府的借债行为,从而铲除未来地方政府不良贷款的根基。在某些地区,应该要求地方政府变卖一部分国有资产用于还债。同时,中央财政也要扩大债务的发行,可以用出台金融整顿特别国债的方式来清理地方债务。

面对金融恐慌的底线思维

2013年的中国经济比之于历史上的一些困难年份比如1989和1999年要好得多,银行总体上仍然有非常好的盈利,大量非金融国有企业也是盈利的,中央财政并没有很多赤字,国债余额仅占GDP的18%,央行拥有巨额外汇储备,中央与很多地方政府还有大量经营性资产,这些有利条件是合理应对金融恐慌的底气,中国经济的决策者没有任何理由惊慌失措。

融资资金方案范文2

    全国相关的金融机构陆续成立了专门的安全防范机构,并重点加强对系统需求设计、投产、推广和软件开发等重点程序的监管和保护以及风险防范;在系统设计开发、防火墙选用、认证密码等方面加大了投入。但是,当前的金融电子行业仍然存在着一些隐患,具体是传递信息的安全隐患和业务系统维护的风险防范隐患。

    二、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一)行业自律

    行业或是客户自身的信息包括最敏感机密部分对金融机构而言往往是公开的,金融机构可以轻松的获取这部分信息,其中有部分信息具有相当的经济价值。对信息保护,行业的自律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政府的监管只是被动的行为,防患于未然更多的在于金融结构的自律行为。电子金融行业需制定一个有效的行业自律规范,从行业内部规范从事人员的行为总则,争取将非法信息来源斩断。国外大多数国家在立法上对行业自律机制给予较高的肯定,我国其实也可以借鉴,进一步发挥行业自律在信息安全上的作用。

    (二)金融信息监管

    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做好信息安全工作的基础。我国在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如今与信息安全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三个层面。但是,我国的信息安全法律法规仍然不够完善,管理机构存在多头管理,要求从金融信息监督开始为信息安全做好第一步。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对网上银行业务的监管尚处于起步阶段,应在《人民银行法》等相关法规中将网上银行明确纳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监管的对象。其次,金融服务业消费者安全保障的投诉与受理机制欠缺,监管机构中缺乏专门负责金融消费者安全保障方面事务的部门,对于投诉问题没有从自律或者强制性法律机制角度进行规范。建议在我国因成立一个独立的电子金融监管机构,它独立于各个行政体系,采用直接负责制,这是由于电子金融领域如出现信息安全事故,它所牵扯的相关行政部门较多,地域范围较广,现有职能部门无法对它进行有效的监管,该机构应对电子金融机构信息可审查,可回溯并构建一个评价体系,将其评价结果对外公示,对于那些信息安全保护不当的机构应给予惩罚,改变我国对信息泄露或是保护不当的金融机构只罚不惩的局面。

    (三)信息安全体系

    电子金融主要的运行手段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或是通信网络,必须要技术层面上保护其安全,传统的金融交易手段是基于柜台式、盘点式,早期电子金融只是较为粗犷的将原有的业务照搬于网络环境中,又由于网络是个开放的平台,所以造成了较多的信息安全事故,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有了迅猛的进步,但还存在诸多问题:用户认证手段单一、支付手段繁杂、内网权限过大、设备更新过于频繁、客户端保护不够、异常行为监管不到位、标准不统一等问题。现应构建一个统一标准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将用户权限分割,将用户不常用或是对其信息保护有隐患的功能部分需转为传统的柜台办理,用户可对其权限进行缩减,提供用户常用功能及其权限。用户认证需多层次的,一般的安全层次认证简单快捷,高层次需提供较多有效凭证方可使用。网络模型要做到有效的内外分离,对外网要设置多层安全防范,不能以单一的防火墙形式存在,应具有动态更新、行为分析、危害恢复等功能。对内网必须将权限分割,无单一权限,在很多核心内容上应采用多人协同开启权限功能,防止某一个体权限过大造成过多损失等。客户端应该附加对客户端安全的监察,如发现客户端存在隐患则尽到提醒义务,保护客户信息安全。

融资资金方案范文3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江苏南京210023)

摘要:中国资本市场上投资方对于投资收益和风险偏好越来越多元化,可转换公司债券、永续债、优先股等复合型金融工具陆续推出并持续更新,层出不穷。这些复合型金融工具的适时推出,为筹资方提供直接融资渠道的同时,也为投资方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本文从投资方的角度切入,介绍各类金融工具在会计分类处理时适用的会计原则,并通过远期买入少数股东股权的案例,分析如何具体运用这些会计原则。

关键词 :复合型金融工具;投资方会计处理;远期买入少数股东股权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5(2015)04-0112-01

收稿日期:2015-01-20

作者简介:李琳(1986-),男,汉族,江苏省苏州人,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硕士,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一、复合型金融工具的分类对投资方的影响

可转换公司债券、优先股、永续债等金融工具在条款的设计上往往具有很大的复杂性和灵活性,使其具有债务和权益的混合性质,从投资方角度来说,尤其要对这些复合型金融工具的分类、确认、计量、列报、后续财务状况产生重视。投资方将其持有的金融工具分类为权益类还是债权类,很可能对投资方的会计计量、价值变动的列示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务工具投资,它的后续计量要用实际利率法计算,其利息收入应当计入当期投资收益。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需进一步区分为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和可供出售权益工具,两者在后续计量时,均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持有期间的利息收入和减值损失转回的会计处理也将有所不同,从而影响投资方的当期损益,因此这会对投资方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绩效的考核产生重大影响[1]。

二、投资方持有的金融工具的分类原则

投资方首先要确定是否对所持有的金融工具的被投资主体达到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如果有,则投资方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准则,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来核算被投资主体的权益性投资。当达到控制时,投资方还要将被投资主体的资产、负债纳入自身范围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如果对被投资主体没有达到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应根据2014年新修订的金融工具准则,将其划分为金融工具[2]。

复合型金融工具往往会嵌入一项或多项衍生工具(即“混合金融工具”),此时应当根据金融工具准则,分析和判断嵌入的一项或多项衍生工具是否与主合同紧密相关[3]。如果与主合同不紧密相关,除了投资方选择将金融工具整体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这种情况,都应当将嵌入的一项或多项衍生工具分拆出来单独作为衍生工具来核算。

三、复杂或多层交易安排的额外考虑

在实务中,投资方可能与同一个或者不同的被投资方进行了若干个交易安排以达到特定的商业安排。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将若干个交易组合在一起看作一个计量单元。

IAS39应用指南指出,有时应将多个交易“链接”在一起作为一个计量单元进行一揽子会计处理,但需要考虑额外的多项条件[4]。比如:(1)同时签订合约并且在双方彼此相关的情况下进行协商;(2)具有相同的交易对手方;(3)与同一风险相关;(4)没有明显的经济需求或商业实质将原本在单项交易中就能完成的交易分为若干交易。

四、案例:远期买入少数股东股权

(一)背景介绍和问题

A公司投资非上市B公司15%的股权,与此同时与B公司的母公司(ABC公司)签署股权回购协议,约定ABC公司应于3年后按照约定价格(为A公司投资B公司的本金再加上8%的年收益率)从A公司买入其持有的15%B公司股权。如果在这3年内,B公司向A公司派发股利,那么ABC公司在收购A公司持有的B公司15%股权时,购买价款会扣除B公司已支付给A公司的股利金额。那么,A公司如何对上述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二)分析与结论

A公司投资B公司15%的股权以及A公司就该股权与ABC公司之间签署的远期购买协议是两项单独的交易。A公司可根据IAS39应用指南中列出的判断因素,分析和判断能否将该两项交易链接在一起进行会计处理。如在会计处理原则的“复杂或多层交易安排的额外考虑”章节中所述,将多个交易链接在一起作为一个计量单元进行会计处理有很高的门槛。如果此类交易安排的原因或经济实质与签署的合同或协议有不一致之处,应当仔细考虑和分析所有的事实和情况,在排除或澄清疑问、综合所有因素后分析和判断合适的会计处理。在本案例中,参照IAS39应用指南所要考虑的因素,无法证明“同时签订并且在彼此相关的情况下进行协商”,与不同的对手方进行的两项交易且指向不同的风险敞口,并且很难说明“没有明显的经济需求或商业实质将原本在单项交易中就能完成的交易分为若干交易”。

因此,对于此案例,若无其他不同的或进一步的事实和情况,A公司不能简单的将两项交易合成一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其合适的会计处理应是:对B公司的15%股权投资,如果没有将其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那么应将其确认为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与ABC公司之间的交易确认为一项衍生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郭实,周林.国内创新资本工具介绍及投资需求分析[J].债券,2014(06):57-62.

[2]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3]陈燕华.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区分及会计处理[J].中国会计报,2014,(04).

[4]PatriciaTeixeiraLopes,LuciaLimaRodrigues.Accountingforfi-nancialinstruments:AcomparisonofEuropeancompanies’prac-ticeswithIAS32andIAS39[J].ResearchinAccountingRegula-

融资资金方案范文4

摘 要 固定资产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价值大、耗资多、使用年限长、投资风险大等特点,有效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资金时间价值是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它的运用对于固定资产管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对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无论在会计实务中还是从财务管理角度都要把握资金时间价值理念。

关键词 固定资产 资金时间价值 会计处理 财务管理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一定数量的资金随时间的延续。在投资和再投资过程中增加的价值。资金时间价值是以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借贷关系的普遍存在为前提条件,是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现象,它是企业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中必须树立的价值观念,因此对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需要把握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一、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应用资金时间价值

(一)应用于固定资产初始计量

具有融资性质的延期付款取得的固定资产。如果购入固定资产超过正常信用条件延期支付价款,实质上是具有融资性质的,在确定固定资产取得成本时考虑资金时间价值。根据规定应按所购固定资产应付购买价款的现值,借记“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科目,按应支付的价款总金额,贷记“长期应付款”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对于存在弃置费用的固定资产,在取得此类固定资产时,应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预计弃置费用的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

通过融资租赁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由于融资租赁具有租期较长等特点,新会计准则对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规定充分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首先融资租赁的数项认定标准之一,如果承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就可以认定为融资租赁。其次企业承租人对于确认为融资租赁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是,应在租赁开始日将租赁资产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两者中较低者,加上初始直接费用,作为租赁资产的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等科目,贷记“长期应付款”、“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未确认融资费用”科目。

(二)应用于固定资产后续计量

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融资租赁时,承租人支付给出租人的租金,包括本金和利息。企业承租人根据规定在租赁期内各个期间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其本质是确认利息(融资费用)。当期租金扣除当期确认的融资费用,就是当期应付本金的减少额。具体分摊每期的融资费用时,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每期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等于期初应付本金余额乘以实际利率,其中期初应付本金余额等于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减去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其会计处理为借记“财务费用”。贷记“未确认融资费用”。因此整个分摊过程体现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调整预计负债账面价值。存在弃置费用的特殊固定资产在使用寿命期间逐年复利计息,在不断调增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的同时,将各期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其会计处理为借记“财务费用”,贷记“预计负债”。

预计净残值的计量。预计净残值是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关键因素,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规定,首先要假定预期状态是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已满并且处于使用寿命内终了时,估计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扣除预计处置费用后的金额之后,将此金额折算为目前的价值就是预计净残值。这里的“目前”强调预计净残值反映的是资金时间价值的现值。

(三)应用于固定资产的期末计量

固定资产期末计量原则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固定资产按照账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首先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固定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其次对于可能发生减值迹象的,要合理估计固定资产可收回金额。可收回金额的估计依赖于资金时间价值,它是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二、对固定资产的财务管理应用资金时间价值

财务管理人员要对固定资产作出投资决策,主要包括添置新的固定资产以及更新改造固定资产。由于固定资产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投资数额大、回收时间长、对企业影响长远,所以固定资产投资管理需要更加谨慎。必须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决策,把资金时间价值作为重要考虑因素。

(一)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是指特定方案未来现金流入现值与未来现金流出的现值之间的差额。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理论上也比其他方法更完善。净现值指标的决策标准是:如果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该方案为可行方案;如果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小于零,该方案为不可行方案;如果几个方案的投资额相同,项目计算期相等且净现值均大于零,那么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所以,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是项目可行的必要条件。

(二)现值指数法

现值指数法是现金流入量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的比率。亦称现值比率、获利指数等。现值指数大于或等于1的方案是可取的;否则不可取。多个方案中,现值指数最大的为最优方案。现值指数法的主要优点是:可以进行独立投资机会获利能力的比较,它是一个相对数指标,反映投资的效率。

(三)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法是使投资方案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与现金流出量现值相等的贴现率,或者说是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它是根据方案本身内含报酬率来评价方案优劣的一种方法,根据它就可以排定独立投资的优先次序,只是最后需要一个切合实际的资金成本或最低报酬率来判断方案是否可行。在计算时,通常需要“逐步测试法”。该方法的决策原则是内含报酬率大于或等于基准收益率或资金成本的投资项目才具有财务可行性。

综上,资金时间价值的运用贯穿固定资产管理的始终。企业管理人员只有牢固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才能准确合理的反映固定资产、理性作出财务决策、不断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从而有助于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融资资金方案范文5

【关键词】国企融资;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日常经营离不开自己的支持,而大部分企业都是需要通过融资的方式来获得资金。当今社会下,企业融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所以必须通过各种方式提升融资质量,让企业更加快速的发展,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持续增长。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在实际发展中,都会遇到融资的问题。有效的、合理的融资有利于企业的长远的发展。但结合国企融资实际情况而言,在融资中财务管理上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融资的顺利进行。因此,对国企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问题剖析及对策进行探讨具有一定的意义。

一、分析国企融资中财务管理的问题

1.财务部门决策独立性的缺乏

在有融资需求后,国企应安排财务部门与投资部门共同制定融资方案,并讨论融资渠道、实践、频率等。然后国企管理层召开会议,在会议上确定投资部和财务部制定的融资方案是否能通过,完善结果。但在真实融资中,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融资结果,比如国企一般都受到政府的监管,当地政府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会改变融资规模,从而影响了财务部门科学的独立决策性。

2. 财务管理人员造成融资决策失误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虽然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国企的转型的大环境中,让国企的整个融资环境呈现出了较为复杂的现象。加上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国企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的金融市场,加大了自身的改革力度,从而让原有的融资方式有了多元化的选择。此外,国际融资市场与国内融资市场环境在经济变化的趋势下,也呈现出了较为复杂化的现象。在以上几个方面的背景下,部分国企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水平满足不了当前的发展需求,其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决策也适应不了当前的融资环境。随着国企规模的不断扩大,整个企业所涵盖的行业也会相应扩大,部分财务管理人员缺少扩展行业实际业务以及战略决策的工作经验,只能够通过一些专业的视角来对融资进行判断,其所做出的判断,无法完全满足于国企的发展以及利益方之间的博弈需求。

3.缺少完整的责任监督体制

国企由于其体制的特殊性,在整个融资过程中企业责任人拥有非常大的话语权。加上政绩以及相关利益的作用,对于融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国企内部缺少相对应的监督约束机制,难免会对企业形成风险。国企与地方政府以及银行之间的合作,在一定规模控制以及使用监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会造成所融资资金的闲置,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资金造成负担等。诸多问题都是源于监管力度不够以及融资规模及使用方向随意性所造成。这样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加大资金风险,对于企业的发展形成威胁。

二、解决国企融资中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1.强化财务部门独立决策能力

加强财务部独立决策能力,建议规范国企融资过程。在确定融资后,企业财务部应考虑多方面因素,尤其是国家及地方政策、国内外及地方经济形式等因素,进而防止融资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另外,国企财务部门应深入分析国企资本结构,找出在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准确判断国企发展趋势,科学确定出国企融资规模、融资方式。在这样的方式下,能够快速的、有效的提高财务部门决策能力,减少国企融资成本。并且在控制融资使用中,应按照如下几个原则进行:一是权力和责任相统一的原则。在落实融资资金过程中,由相应的主体人员负责,有资金浪费现象,应由主体负责人负责,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二是融资经济性和技术性的统一。在融资管理中,应对其经济性和技术性进行分析,确保融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三是全面控制融资原则。在使用融入资金中,将控制费用意识贯穿与融资融入的始终。四是使用目标原则。在使用融入资金中,想要合理的支出资金,应按照预期目标计划执行,绝不能随意更改使用计划。

2.完善融资决策制度

通过完善融资制度,在融资过程中进行多元化对比,从诸多的方案中选择最适合于自身企业以及较低融资成本的方案进行融资。对于国企而言,能够选择的融资方案有很多种,国企领导应充分运用融资工具,选择出最佳融资方案。财务部应全面考虑融资资本,在综合对比下,选择成本低的融资方案。在此基础上,财务部还需要控制和管理融资中潜在的风险,不断降低融资风险,并使用先进的、科学的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尽量让计算机取代人力劳动,减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进而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为了能够满足于国企的融资需求,财务管理人员应该更积极地学习专业知识,开拓视阀,结合当前整体金融市场发展趋势进行认真分析。从而才能够实现国企在融资过程中有更多的融资选择。在融资方案选择时,应该充分地考虑融资成本,同时还需要认真分析其他无形成本。比如:融资是否能够享受地方政府的优惠,以此来加大与地方政府以及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在融资方案审核上,一是应对融资方案进行优选,保障融资方案的可靠性。二是对融资方案不断完善和改进。应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下,进一步改进融资方案,确保满足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三是实施“限额融资”管理制度。有效的、合理的控制融资,确保将资金投入到重点分项中,充分使用融资资金。

3.健全融资责任监督体制和激励机制

在融资方案制定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部门人员的自身利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作人员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损害了公司的利益,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为了能够杜绝此问题的发展,国企应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健全的企业融资责任监督管理体制,与融资有关的信息及时公开,避免出现决策个人化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民主性。董事会最终确定出使用哪一融资方案,监事会负责监督融资方案的实行,为了避免国有资产流失,如果已有相应的融资方案,那么需要组合成一个风险评价主体,主体由会计事务所、企业财务部门负责,严格审查资金融入的过程,确保融资过程的顺利、稳定。同时,为了能够提高国企财务部门员工工作的热情,应建立健全的激励制度,对表现优异的员工,及时给予奖励,奖励形式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反之,对于表现差、工作开小差的员工,应及时给予处罚。同时,在健全激励机制中,应对财务部全部财务人员持有同样的态度。一是,对薪酬制度进行改革,让财务人员拿到与自身能力相符的工资,这样对那些有能力、有贡献的员工才算公平。二是,实施竞争淘汰机制,打破国企 “铁饭碗”的规定,很多工作人员都是由于这一规定,而在工作中丧失了自身工作的主动性,推行此机制,能够重新激发起很多财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这对于推动国企的改革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三是,对传统业绩评估方法进行改革,构建起完善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财务工作人员评估结果与晋升机制和工资待遇挂钩。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融资是否顺利进行,直接关系到国企的日后发展,因此,务必要不断完善融资。只有在有效的、合理的财务管理下,才有利于提高国企融资决策的合理性、公开性,消除在国企融资中存在的风险,确保融资的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融资的目标。上述以国企财务管理工作实施情况为前提,提出详细的、完整的工作方案,希望能够提高融资中财务管理水平,进而推动国企的稳定持续发展,获取到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嵘敏.研究国企融资过程中财务管理的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6,(19).

[2]王磊.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以及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J].东方企业文化,2010,(06).

融资资金方案范文6

关键词:融资租赁 财务决策 现金流净现值法 内含报酬率法

一、融资租赁简介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资金来源途径多样化,如银行贷款、发行股票即股权融资,发行债券即债务融资,以及融资租赁等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筹资渠道,保证了企业资金流的连续性。作为长期筹资工具之一,融资租赁在我国企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在我国,融资租赁又称财务租赁,直接租赁,是由承租人与出租人签订租赁合同,按照合同约定在一定时期内,承租人向出租人租借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并按期向出租人缴纳租金,由此取得机器设备使用权,等到租赁期满,机器设备的所有权归承租人。简单来说,融资租赁就是先获得所需的机器设备,然后利用经营所得资金偿还租赁费用,经过一定期限后取得机器设备的所有权。融资租赁主要涉及三个主体:一个是供货方,指机器设备的制造商;一个是承租方,指需要机器设备的企业或者项目建设者;一个是出租方,主要指租赁公司。融资租赁是用分期支付设备等的租赁费来代替一次性购买的行为,承租人支付的租赁费中包含了需要购买机器设备的费用以及出租人的利润。

融资租赁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借贷方式,具体来说,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集融资与融物为一体,融资租赁借入机器设备后需要还款,实际上是借入资金。2.融资租赁只能通过租赁公司办理,并且租赁期限较长,通常接近机器设备的使用期限;3.租赁机器设备的费用按合同规定分期支付,既包括购买设备的成本,又包括保险费、安装调试费、以及租赁手续费和利息费用等;4.融资租赁的机器设备需要计提折旧,并且支付的租赁费用应计入长期应付款。

二、融资租赁的优点分析

作为企业筹资的重要方式之一,融资租赁与其他资金来源相比,具有租赁程序简单、合租约同灵活等优点,融资租赁有助于企业在短期内利用少量资金获得生产设备,具体来说,融资租赁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短时间内迅速获得所需资产

融资租赁能够迅速获得所需的机器设备,融资租赁将筹集资金和购买机器设备合二为一,保证企业在短期内形成生产能力,把握瞬间即逝的机遇,抢占市场。此外,融资租赁能够减少企业融资的审批手续和环节,节约时间和费用。

(二)企业借债能力增强

融资租赁虽然具有借贷的性质,但在会计报表中并不计为负债,因此融资租赁并不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不会影响企业借债能力。此外,企业短期内资金负担轻,因为其他筹资方式如向银行贷款、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和债券等会受到企业资信、经营效益、企业规模等条件的限制,而融资租赁产生的费用只需分期付款,尽管总体费用高,但分配到每期的资金量较少,能够减轻企业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的压力。

(三)融资租赁比抵押资产更具优势

融资租赁以租赁的资产作为担保,减少了对抵押资产的评估环节,省略了各种手续。并且与银行贷款和资本市场融资相比,融资租赁门槛低,条件限制相对少,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是一种重要的融资渠道。

(四)有效降低企业所得税

在国家鼓励融资租赁方式的政策下,以及会计核算减免税的规定下,节税是融资租赁的优点之一。融资租赁的租赁费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扣除,会减少企业支付的所得税税额,降低企业交税金额,增加企业效益。

三、融资租赁存在的财务问题

(一)融资租赁基本功能认识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融资租赁作为一种重要的融资方式,对企业的正常运行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许多企业对融资租赁的认识不深入,对融资租赁的优点不了解,因此融资租赁的发展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比较落后。对于那些规模小、业绩不高的企业,很难从银行和资本市场上筹到所需的资金,而融资租赁不仅为企业提供一条融资渠道,而且能够确保企业在银行的信贷额度不受影响,扩大了企业融资规模。

(二)租赁资产的折旧政策不合理

企业提取折旧的目的是收回在固定资产的投资。通过销售产品获得销售收入实现折旧的收回是企业持续发展,更新设备,提高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但如果一个企业经营不善导致销售收入不足以补偿所提取的折旧,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无法收入,将严重影响企业机器设备的更新换代,降低企业发展潜力。

(三)融资租赁减税作用利用不足

节税是融资租赁的优点之一,企业通过融资租赁机器设备,根据会计政策,利用会计记录和会计核算,采取一定的会计方法,争取减少税收负担。但在实际过程中,由于会计人员不专业等原因,导致节税作用发挥不到位,企业并未真正实现节税减税。

四、融资租赁的财务决策分析

相比其他融资方式,融资租赁由于时间长,涉及金额大,并且融资租赁合同不可撤销,使得融资租赁对企业产生更大影响。尽管融资租赁存在上述优点,但融资租赁的总体成本高,费用率一般要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利率。此外,无论购买机器设备还是融资租入机器设备,都要产生资金支出,但不同的是二者存在时间价值不同,因为购买机器设备的费用是一次性支出,而融资租入设备则是分期支付。考虑到时间价值,企业所需机器设备是采取直接购买方式合适还是采取融资租赁方式合适,这就涉及到财务决策问题,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对比二者的成本差异,选择能够节约成本的方式。融资租赁财务决策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比较资本成本分析法、静态财务分析法、现金流净现值法(Net Present Value,NPV)、实物期权法等。

(一)比较资本成本分析法

这种方法主要是将融资租赁成本与负债筹资成本进行比较,选择成本较低的作为财务决策的方案。当融资租赁成本小于负债筹资成本时,需要选择融资租赁,以降低成本。

(二)静态财务分析法

静态表示不考虑时间变化,仅仅分析在一个时点的状态。静态决策方法由于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能够将发生在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作为同期处理。它主要包括简单收益率法和投资回收期法。这种方法具有明显优点,首先它非常简单,成本低,能够衡量不同方案的流动性和风险性。如果回收期越短,则回收速度越快,流动性越高,变现能力越强,能够满足企业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需求。如果回收期越长,则面临的不确定性越高,从而使得企业面临的风险越大。根据这个原理,应该选取回收期限短,流动性高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现金流净现值法

如果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在财务决策中,经常使用的是现金流净现值法。净现值法是指一项投资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的折现值与项目投资成本之间的差值。它是根据净现值的大小来评价方案好坏的一种方法。如果净现值为正,则方案可以被采纳,净现值越大,方案越好。反之亦然。如果应用到融资租赁和直接购买机器设备两种方案对比的财务决策中,净现值法主要是将融资租赁机器设备现金流出量的净现值与购买机器设备现金流出量的净现值进行对比分析。利用这个方法进行财务决策,主要分为两个步骤:1、按照一定的资金成本率分别计算融资租赁机器设备和直接购买机器设备现金流出量的净现值;2、对比两种方案的净现值的大小,净现值小的方案是最优的,应该被接受。

(四)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也成内部收益率,是指能够使未来现金流入现值等于未来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或者使投资方案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原则上,融资租赁成本应与贷款购买设备成本相同也即由融资租赁形成的利率应与借款利率相等。但在实际操作中,二者具有较大差别,把融资租赁的成本与贷款购买机器的成本进行比较,通过计算融资租赁的内含报酬率与借款利率进行比较,如果内含报酬率低于借款利率,则选择融资租赁方案最优。

(五)实物期权法

现金流净现值法、内含报酬率法等假设其他条件不变,即不会出现影响现金流的情况。因此上述方法考虑缺乏灵活性和变动性。在实际过程中,需要考虑投资期权的价值,因为无论是融资租赁还是借款购买,都含有资本和价格变动带来的期权价值,因此需要运用一定模型,计算各个方案的期权价值,然后进行对比决策。

实物期权法等需要建立复杂的数学模型和深奥的数学公式,在实际操作中缺乏可行性和实用性,因此第五种方法基本不常采用。在上述五种方法中,最常用是现金流净现值法。在融资租赁的财务决策时,除了分析现金流净现值法,还有其他方法能够为财务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财务决策时,要全面考虑融资租赁和直接购买的现金流量、资金成本、企业负担能力以及免税等各个方面,采取适当的方法,做出最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

[1]雷淑琴.浅析企业融资租赁决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第6期

[2]付同青,周逸.融资租赁决策因素及方法的探讨[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2

[3]蔡修胜.浅谈融资租赁方式及决策研究[J].经济视角(下),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