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范文1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 TV22;X820.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10.031
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全国范围内已经建成8万多座水库,6万多座水闸,堤防累积长度达到30万公里,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系统。水利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在特定的环境范围内,会对当地的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环境效益。
1水利工程对局部降雨量的影响
1.1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在水利工程兴建的过程中,会对季节性降雨的变化产生重大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水利工程的修建造成了当地区域内积水增多,水分蒸发量会大大提高,使得区域内的空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增加。致使夏季降水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陆地温度大于水面温度,水域范围内空气结构稳定,不利于空气对流运动,导致降水减少。冬季降水较多的主要原因是,冬季使降水增加的正面因素会超过负面因素。
1.2地域性降水发生变化
我国季风湿润区降水较多,干旱地区降水较少,但在水利工程兴建的过程中可能会改变这种降水的区域性特征。水利工程的建设使得空气上升运动的强弱和空气的对流运动规律发生变化。例如,干旱地区因为修建水库,当地的空气湿度上升,其附近地区水汽会比以前更加充足,降水量也随之增加。
2 水利工程对局部气温的影响
在水利工程修建之前,与空气直接接触的物质是地面,而水利工程的修建,增加了水面与空气接触的地域面积,地面的热容量和水的热容量之间有较大的差异,导致空气间的热容交换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使区域内的局部气温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夏季温度降低,冬季温度升高。通过对水利工程考察,一般深7米的水库,在冬季会使该区域内的气温上升2℃~4℃,夏季降温4℃左右;二是在日温差和年温差方面的变化。大型水库可降低日温差2℃左右,降低年温差1.5℃~2℃左右。
3 水利工程对水文系统的影响
一般水利工程的建设会直接影响到下游河流的水位变化,例如大型水库一般修建在水流较为湍急,水质较好的河流上游区域,并且通过在河道的关键位置设置水闸来控制河流流量和水位,主要是为了满足上游区域的取水或通航,并且对拦截洪水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下游地区河水流量会迅速减少,水位降低甚至断流,严重情况会造成海水倒灌,对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另外,水闸开启后,水流量突然增大,水流速度加快,对河底底泥扰动较大,对河流水质产生不利影。
4 水利工程对水质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河流水质的影响包括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其中,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水库内河流的流速减慢,水中的浮游生物活动较为频繁,其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中的钙、镁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碳酸钙和碳酸镁,缓解水质的硬度。水库内的水停滞时间较长,水中的杂质会得到沉积,提高水质的清澈度;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水库内部河水的流动性降低,水体与空气的交换作用就会降低,导致水体的自净能力变差,水体中的污染物逐渐增多,导致水质变差。水库内的浮藻生物大量繁殖会导致水的富营养化。
5 水利工程对土壤的影响
以水库的建设为例,会对周围的土地造成盐碱化、沼泽化等。一是修建水库会导致下游地区的水位逐渐上升,水位接近地表时,遇到强烈的蒸发作用,导致土地盐碱化,地表植物会受到盐碱化影响干旱死亡;二是水库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水分增多,出现沼泽化的现象,地表植被的根系因为难以接触养分而死亡,同时土壤沼泽化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壤中微生物活动减少,不利于地表植被生长。
6 水利工程对地质的影响
一是大型水库的修建,水库内水体压力过重引起地壳应力增加,或者水体流动性较差导致水渗入岩层空隙,增加了断层之间的度,导致地质的稳定性降低,可能诱发地震;二是水位的上升,河岸土地强度下降,可能出现滑坡现象;三是水库的修建,水体容易受到污染,同时水体通过地下渗透将污染扩大,直接影响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
7 结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促进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但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也可对当地的资源结构和环境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导致局部降雨量变化、气温异常、水质变差、土壤盐碱化和沼泽化、地质活动异常等,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李蓉,郑垂勇,马骏,等.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水利经济,2011,(02).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范文2
影响水文情势及水温。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工程河段的水文情势产生影响,甚至会对整个流域产生影响。比如筑坝工程会导致河流发生非连续化的改变,水库工程则会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变为湖泊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相比,湖泊生态系统的水流速度、水域深度、水温、水流边界条件等均与河流生态系统有着较大差异,蓄水也会改变库区的地下水位;此外,坝下河道的内径流量、径流过程、水温、流态等参数也会发生明显改变。一般情况下,如水库径流调节能力越强,则上述变化越明显。
2生态水利工程的研究分析
具体而言,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2.1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其安全性为首要遵循原则;水利工程为了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要与水利工程学原理相符;除此之外,还要与生态学原理相符,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工程在设计阶段就要基于水文学、工程力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虑、设计,以保证工程质量及工程安全。基于生态学的角度而言,设计时要将生态系统的长期定点监测结果及评估结果充分考虑进来,将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遵循风险小、收益大的经济性原则,尽量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2.2自设计与自恢复原则
从某种程度而言,生态系统的自组织性是其是否可实现持续性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所谓自组织即物种的自然选择,一般情况下,物种经受住各种自然性考验后会生存下来,其对相应的能源、生态条件等均有较强的适应性。具备一定能源、生态条件的生态系统才可以支持一个种群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将生态系统的这种自组织、自恢复功能充分利用起来,促使自然物种经过自我发展形成更为合理的生态结构。
2.3要遵循景观尺度和整体性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景观的尺度,并遵循整体性原则以保证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这是由于小范围的生态修复不仅困难大,而且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因此要求在大景观尺度上进行河流的生态修复,无疑会大幅增加生态修复的成本。并且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角度而言,还要注意生态水利工程生态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及作用,以保证河流生态系统修复的整体性、综合性及用效性,降低生态修复的成本,提高工程的生态效益。
2.4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要循序反馈调整式的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工程所在地成熟的水域的生态系统,使得由人工参与设计、建造的水利工程可以与当地的河流生态系统有机融合在一起,保证工程的健康性与可持续性。河流生态的修复工程,可以理解为这种河流生态系统恢复是力争使生态变量是现有科学水平可以达到的最优值。从而避免河流生态系统在人类活动的胁迫下进一步的恶化。
2.5明确生态敏感目标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范文3
传统水利工程在设计方面大多受到技术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对于社会实际需求方面比较关注,往往忽略了有关生态方面的问题与原则,从而间接或直接导致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周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随着我国当前社会经济的不断提升以及普通民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传统水利工程开始追求技术与生态的统一,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对于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还能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基于此,本文以“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基本原则”为主要研究对象,阐释了其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水体内部多样性原则、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原则以及水体原生态和生态要素关联性原则共4个方面内容。望本文的研究,能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意义的见解,推动其发展。
关键词: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体原生态;水体系统自我修复
由于我国地域较为辽阔,水系的分布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不同地域、不同水域形态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呈现出不同的要求,导致我国难以制定出较为明确和统一的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准则。针对现阶段我国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方面所要面对的经济型、安全性、生态环境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运营性等特征,水利工程的相关设计和施工操作人员可以从下文所述几个角度来把握其具体的操作原则。
1安全性与经济性原则
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分支,生态水利工程应该遵循水利工程最为基本的设计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作为一项工程在技术上所必需秉承的安全性,从而实现其在最终运行和使用过程中,维护所有使用者的基本安全。水利工程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水流、水体的水质等情况,深入实际去研究和考察水体对于泥沙的堆积和搬运作用、对建筑物的侵蚀作用,准确把握和考虑河道走势等自然定律。对于生态水利工程而言,只有充分把握建设基础的安全性、稳定性、持久性,才能确保其后期发挥自身应有的功能,从而实现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获取最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完成对于经济性原则的秉承。
2水体内部多样性原则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多样性受制于其非生物多样性,也就是说一个地区如果能够实现自然环境的多样化,那么其生物种类也会呈现出多样而丰富的特点,由此构成的生物链也会更加复杂,生态竞争会更为激烈,而这也必然会导致由生物所主要构成的生态系统,能够强有力的适应和地域来自自然界的变化和非常规条件下所引发的自然灾害的侵袭。这样的道理沿用在对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上,就意味着如果水利工程所涉及到的水体以及由水体所主导构成的内部环境较为单一,那么围绕其所产生的生物种类在多样性上就会存在一定的缺陷,长此以往将对于生态系统所拥有和保持的基本功能也会逐渐丧失。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构建生态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水体附近以及周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与水文情况,充分了解与之相关的生物种类及基本生存情况,保障水利工程的新建能够拥有足够丰富的环境条件,将对自然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
3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修复原则
生态水利工程与传统水利工程相比,其除了要维持和保障有关技术方面的基本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和实现河流系统的生态自我修复功能,也就是要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到将人文的力量与自然生态进行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和把握生态系统自身所具有的组织和设计功能,实现从大自然环境当中选择适合的物种,组成良好而完备的合力结构。
4水体原生态和生态要素关联性原则
传统水利工程在设计的早期阶段,水利工程往往会将水体依据其不同的功能划分为若干区域,这就间接导致了水体之间生成严重的障碍性存在、无法流通,于是水体之间的不同物质难以得到有效的转换,其与周边自然环境所合力构成的生态系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遭到破坏。鉴于此,水利工程的设计人员在进行生态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生态系统当中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尽可能保障水体其原有的状态,避免因外界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统一性和完整性,从而实现生态水利系统的可持续性发展与运作。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重要分支,其不仅对于中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拥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是构建水体文化、实现生态平衡的重要步骤与手段之一。鉴于此,国家相关水利部门在兴建生态水利工程时应充分把握经济型和安全性、水体内部多样性、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自我修复以及水体原生态和生态要素关联性4大原则,从而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和谐共生,提升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设计水平。
作者:郭勇 单位:沈阳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范文4
为了实现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我们要进行生态观念之下的的水利工程的应用,进行河道改造工程的优化,比如对大型河道的建坝体系的健全,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一些矛盾关系。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的生态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比如泥沙的淤积现象、大气的破坏现象、物种的死亡现象,还有移民管理问题,文物遗存的保护问题等。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要进行具体的施工步骤的应用,并且要符合生态管理的需要。截至目前,我国已具有疏浚、景观绿化和亲水平台等相关水利技术,这些技术在我国滨水城市规划中因地制宜地得到了很好地实施。除此之外,为了让居民更好地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满足居民的观景娱乐需求,我们也要为人工水面的建设提供相应的配套措施。为了为鱼类及水生物创造良好的生态景观,水利技术人员在河道整治的生态设计上要注意几个重要问题。
在日常水利建设河道整治过程中,要按照生态化理念的相关规范原则,进行工程的改造,积极做好相关的工程规划工作,实现对河道的生态环境的有效调查,进程进行生态保护体系的健全。从而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生态管理过程中,要符合该地的区域经济建设的需要,针对护坡的断面情况、定位情况等,展开一系列的设计环节的应用,实现流域生态环境的有效设计及其管理,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协调,从而确保河道流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效益的提升。因地制宜的进行水利设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水利设计真正符合实际需要,真正造福于民。为了改变目前单一的经济的技术的评估指标体系,我们应该重视建立健全环境效益方面的评价指标,因此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堤防工程的建设设计中都需要考虑其中。工程人员在河流整治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河流的自净能力的发挥其实是离不开完整健康的生物组织系统的。
在日常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进行水利建设生态性的提升,进行河道堤岸的统一性的规划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我们进行与之相关的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应用,积极做好日常的堤岸设计管理工作,实现堤型及其堤线的多样化的选择,从而有利于保证河道利于内部的生物多样性的保持。在应用过程中,通过堤线设计原则的分析,以更好的满足当下的自然环境保护的需要,确保其堤岸设计的综合效益的提升。
宽的就要宽的原则就是在确定堤防的间距的时候需要遵循的等等。而且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处理好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及防洪防涝之间的矛盾,河槽、河漫滩及河流断面的设计也需要因地制宜,结合实际,为水道的生态和谐进行合理的设计。河床的设计也应采用合理的非几何形断面,在保留自然原有形态的基础上,避免一些流场的均一化结果,不但要有助于协调自然风景而且还要有利于诸多物种的生长。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我们要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展开水利工程的建设应用。这样对人与自然矛盾的协调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针对地区流域的生态结构状况,展开水利工程的建设,从而满足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需要,做好河流生态的相关景观建设工作,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及其发展,避免由于其经济建设而导致的自然环境的过度破坏。
生态化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运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大问题,也是保证在工程建设中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关键性因素。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河流的生态环境,我们要努力从设计理念方面去影响和改变人们以前对河流不同的审美价值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
二、结束语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范文5
人类对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相关水利工程建设,而水工建设想要发挥其预想作用就必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人类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而这些新型的活动会对河流生态产生不同的影响,而随着影响的加大,河流生态系统中一些不良的影响开始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因而人们开始意识到河流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水利工程必然会对自然河流的生态系统造成负面影响,首先人工渠道化是较为明显的影响,其主要影响有河道的直线化以及河床的硬质化,且人工渠道会将河流的河道截面进行几何化改造。其次是河流联通性破坏,堤坝的建筑使得河流被阻挡,侧向水流的联通性被破坏。因此在进行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此类负面影响,采取积极的措施避免河流生态被破坏,或者对破坏予以相应的补偿,确保水域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我国在近年来不断的开展河流整治以及防洪建设工程,并且通过引进新型技术材料努力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诸如生态护坡技术的应用,绿化提防措施的实施。但是在认识上仍旧存在片面、模糊以及浅薄的问题,对于河流生态保护型水利工程的建设没有相对完善的技术指导、理论支持,而施工建设中也没有实施和设计的指标依据。因此我国亟需一个完整规范的科学体系用以对河流整治工程的建设予以指导、规范。
2环保理念在现代化防洪堤工程中的体现
现代防洪堤工程在规划设计阶段,开始对工程所能创造的生态效益开始进行衡量,传统的规划设计多局限于对工程经济效益的考虑,随着生态效益在堤防工程领域的提出,也充分的证明了堤防工程建设已具有生态环保意识。此外在规划过程中,防洪堤工程不应不限于工程本身,要考虑整个河道的生态环境,规划设计既要考虑工程上下游的环境保护问题,规划设计应该是对整个河道生态群落系统的规划。现代堤防工程勘察工作应更为全面,在勘察过程中将生态系统、生态群落与水域沿岸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勘察工作的具体内容,不仅仅是对地质水文环境的勘察。现代防洪堤工程布置堤防时,不应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将河道予以曲直,降低河道建设投资成本,而应在布置河道时尽量考虑维护河道的原貌,这样才能避免认为施工对水域生态系统所造成的人为破坏。按照相关原则规定确定提防间距,保证水工能够协调生态保护和行洪之间的矛盾,确保土地开发利用与水资源利用之间的关系平衡。不但要保证河道行洪能够满足相关要求,同时还应当预留一定的浅滩跨度以及植被生长空间,这是保护河流生物系统的基础,也能够有效的保留河流自洁能力。渗透稳定以及滑动稳定是堤型选择的基本安全原则之一,除此之外,生态保护以及生态恢复也是堤坝选型的基本要求,本地材料的选择以及缓坡结构的使用能够提供良好的植被生长空间,使得河流侧向联通性能良好。
3结束语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范文6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特殊性
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常处在河流之上,因此,它的施工常常会受到水文、地质条件、气象等自然因素影响。在整个施工走向中,施工导流、围墈填筑、基坑排水是影响进度的关键因素;水利工程常常处在交通部方便的偏远地区,因此,它的机械设备进出场比较困难,建筑材料的采购和运输也比较麻烦,表现在造价上就是水利工程建设成本费用高,施工难度大。另外,水利工程工程量大,技术工种多,环境影响大,施工强度大,对方案的要求更高,为保证施工质量,需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因素。除此之外,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石方爆破、水上、水下、高空作业比较多,所以在安全性能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工作。
2.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上重视不够
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上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水利工程中常见的“重建轻管”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导致水利工程管理行业“不景气”,以至于管理手段得不到提高,技术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最终影响了水利工程建设和它的效益的发挥。比如,一些大型的水利工程常年没有进行整修,很多病险工程常年没有得到加固的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我国这些年在这方面的投入不断的加大,但是,水利工程长期以来欠债太多,除险加固的任务相对而言就显得十分困难,在这些方面的投入甚至还需要加大并且要持续一段时间之后,水利工程的病态才能得到有效的改善。至于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我国在这方面的实力还是比较薄弱的,例如,安全监控手段,我国目前的这项技术手段普及范围还比较狭小,整体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至今任然没有一个全面的关于工程安全监测和评价的国家级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管理软件水平上,无论是安全管理还是除险加固事项安排,都没有一个可行的信息技术可以将这些事项合理解决。
2.2项目责任不明确
水利工程项目实行的是项目法人制度,项目法人制度是“三项制度”中最主要的问题,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在法人组建环节经常有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情节更严重的是很多水利工程项目从始至终都没有组建项目法人,这样的现象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责任主体很不明确,带来的不利后果是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干预建设的事项太多,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严格地按照相应的施工顺序进行,尤其在水利工程资金问题上,由于没有十分明确的责任法人,致使项目资金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致使整个水利工程的实施进度严重受阻。
2.3水利工程实施之前的一些问题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工作,它融合了各个方面的各项技术于一体,在它的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背景、经济状况等各个因素。水利工程建设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到生态效益的前提下,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之前,要对将要建设的区域的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的研究和探索。这是理论上需要做到的,但是在实际建设中,很多水利工程在立项之前,没有对当地的经济水平,人文环境、政治背景,自然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探讨,没有对各项因素进行综合评价,这样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经常会造成工程运行成本大,所获效益低下等问题。
2.4工程资金管理不合理
水利工程是一个基础性工程,它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大局,对水利资金的使用和效益发挥状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它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工程项目的建设实施阶段是水利工程建筑物实体形成的环节,该阶段会消耗大量的人力、财力、物理,并且工程量很大,设计的因素也比较多,干涉因素也比较冗杂。不过,在一些地常常会出现一些例如地方配套、自筹资金无法顺利落实,下发资金层层减少、乱支乱用等问题,这些现象不仅会削弱群众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支持程度,还会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所以加强对工程资金的管理也是当前一个重要的课题。
2.5质量监督力度不够
水利工程在建设阶段必须要有监督部门,常见的是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它是政府的一个监督代表,它的主要职责是对工程建设各个参与建设的单位进行强制性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严格履行政府的监督职能,因此它也就成为了工程质量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不过在实际的监督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定性质不清、技术水平落后、质量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比较低下、缺乏必要的监测工具等问题的存在,致使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严重受挫,接着便造成监督工作不到位,不及时,抽查次数不够等现象,严重影响的政府的监督质量,也严重影响了工程质量间的工作的权威性、有效性、独立性。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3.1转变观念,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视程度
我国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事业也得到了十足的发展,水利工程也有传统的水利转向了多层面、全方位的现代化水利。为了使得水利工程事业为社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但是,要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首先要转变水利工程管理观念,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必须从观念转变上抓起,要从单纯的传统建设管理观念过度到全方位的现代化建设管理观念。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建设管理,管理者应该在管理中自觉树立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观念。管理者应该改将重点工作放在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工作上,争取使得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取得共赢。当然,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者应该全面为人们的利益着想,重视生态问题,增强环保意识,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取得共赢做不懈努力。
3.2依法制定好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是整个水利工作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它的主要目的就是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质量管理、人员管理、施工管理各个方面规范造作。要达到这些要求,首先要对加强项目法人的基本工作,要不断提高对项目法人的各项要求,还要严格审查项目法人的资质,特别注意的是,在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就要组建项目法人,对于没有按照相关要求和规定组建项目法人的项目不能通过审批。还要对严格的考核项目法人的各项行为,要制定一套相关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在形体上对项目法人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使得项目法人充分地发挥它的职责。
3.3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项目前期工作做的好坏对整个项目的质量有很大的作用。这些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前期工作做的不充分等问题,造成了很多工程事故,使得水利工程不能有效的发挥其经济效益。在项目前期的贮备工作中,要将重点放在勘查工作上,确保勘查质量,要合理地组织技术人员到工程所在区进行细致的地质、水文勘查,找准工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多多考虑当地群众的建议,根据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确定工程的总体布置、控制好工程进度和工程数量。
3.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要从两个方面开始,第一个是施工质量管理,在施工之前要严格地检查工程的建设材料、机械设备,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一定要严禁工程材料以次充好,材料采购要统一,尽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供应商。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对于施工技术标准要严格的规定。另一方面是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监督管理。一定要安排相关的监督部门定期地对施工状况进行监督,并且要制定相应的监督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寻求解决措施,并及时改正。在工程各个阶段的验收阶段,要做好验收工作,对于没有通过验收标准的工序,要积极改正,在没有通过验收之前,不能够进行下一道工序。
4.结束语
要加强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我们应该积极进取,不断创新,还要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要局限于管理的技术手段和体制,应该积极拓展到管理者的素质水平、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把握住现代化建设管理的方式与时俱进、不但地发现总结问题,不断地完善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体系,才能够充分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从而为社会和人们创造更多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段永正.浅谈加强施工企业预算工作【J】.施工企业管理,19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