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1

福州生态旅游的发展依托于福州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本文将生态旅游定义为以自然环境为依托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一种狭义范围内的探讨,因此在探讨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过程中,并未将人文类旅游资源纳入进来。关于生态旅游的类型,早在1999生态环境旅游年就提出了主要包括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保护环境、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香格里拉探秘游、海洋之旅等十大类专项产品共193项;经过多年的发展扩展和完善,我国生态旅游已从原生的自然景观发展到半人工生态景观,旅游对象包括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村田园景观等,生态旅游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垂钓、田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结合现有研究文献,将福州市生态旅游发展所依托的旅游资源类型概括为四类。

1.森林山岳类生态旅游资源。我国的生态旅游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是生态旅游较为原始的一种开发方式。这类旅游资源往往具备多样性的动植物资源,负氧离子含量高,自然环境优美,有利于陶冶情操,寄情山水,适宜于开展休憩、疗养、科考、观光、露营和户外素质拓展等活动。福州市山岳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情况见表1。

2.海滨湿地类生态旅游资源。福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闽江和乌龙江穿城而过,与台湾岛隔海相望,是我国首批对外开放的沿岸港口城市之一。全市海域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沿海多天然良港,像福清湾、罗源湾、兴化湾等;砂质海滩长达560公里,如长乐下沙海滩、平潭龙王头海滩等都有优质沙滩;福州东南的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岛屿风光独具特色;另外,海洋生物种类繁多,仅鱼类就达到500多种。福州市优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其优质的海滨沙滩、优美的岛屿风光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福州市闽江口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福州市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极具代表性的资源,是目前福建全省最大湿地,也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徒途中重要的一处落脚站,具有红树林、滨海盐沼、滨海沙生植被3个主要植被类型,拥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54种,比如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而且每年都有上千万只的越冬候鸟飞临此地栖息,是一处集湿地保护恢复、科研监测、宣传教育、湿地观光、休闲度假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滨海湿地公园。

3.温泉地热类生态旅游资源。温泉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温高于环境年平均温5℃,或华氏10℉以上,大多数温泉中都含有丰富的化学物质,比如碳酸钙、硫磺、钙、钾、氡、钠等,泡温泉不仅可使肌肉、关节松弛,消除疲劳,还可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具有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凭借着有利的盆地地形及丰富的降水量,福州市温泉资源具备了储量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易开采等特点,成为了福州十大旅游名片之一。据有关部门调查,福州温泉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以及永泰、闽候、闽清、连江等周边县市,共有20多个温泉点40多个泉眼,无论是在城区享受SPA式温泉,还是到周边青山绿水环抱的温泉景区泡温泉,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据统计,2013年福州市温泉旅游景区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46.81万人次,同比增长16.2%;其中增速最快的是龙泉山庄、源脉温泉、赤壁温泉,分别为118.6%、47.8%、19.7%,占温泉景区接待量的51.1%。现将福州市温泉生态旅游资源统计如下(见表2),必须说明的是,福州市区的温泉因开发充分、城市景观居多且商业化氛围浓厚,在资源统计时仅选取了几家,并未全部纳入。

4.休闲农业类生态旅游资源。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年来较受欢迎的生态旅游的新形式,其充分利用生态农业资源,以农村独特的田园风光、农事劳作及农村特有的风土人情为内容,便于旅游者认识、了解、享受和保护农业生态资源,开展观光、劳作、民俗体验等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不仅能普及自然农业知识,还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福州市休闲农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最初以游客借宿农家的休闲形式为主,一些农户创办农民餐馆,提供吃农家菜、住农家屋等简单服务。20世纪9O年代开始出现有一定规模的休闲农业,比如永泰大樟溪的千江月休闲农场等。截至2014年6月,福州市共有各类休闲农场143家,包括农、林、牧、渔、茶、园艺等多个项目,其中,3家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6家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5家市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还有一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闽侯县,福州市休闲农业生态旅游资源(市级及以上)一览表见表3。福州休闲农业生态旅游活动涉及到农业观光、农事体验、生态休闲、温泉理疗保健、民俗文化、娱乐健身和科普教育等各方面,年游客近8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6亿元。

二、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

在对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统计过程中,福州生态旅游发展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生态旅游资源种类多样,景观齐全。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类型涵盖了森林山岳类、海滨湿地类、温泉地热类、休闲农业类等多种类的旅游形式,另外,福州濒临东海,闽江口、罗源湾及海坛岛的滨海海洋类资源也独具特色。地貌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珍稀动植物品种,湿地、温泉、河湖、外海景观丰富,各类景观之间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为观光、科教、度假、体验等多种生态旅游活动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

2.资源品质较高,但知名度低。在四类生态旅游资源中,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第一、空气质量位居全国前列,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品质居全国前列,闽江口湿地公园凭借着优越的自然环境、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众多的稀有物种以及候鸟迁徙、珍稀濒危鸟种的栖息地等多项要素在2013年“美丽中国•湿地行”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湿地”;而福州温泉品质居于全国前列,休闲农业依托了良好的自然及原始生态环境。四类生态旅游资源的品质极高,但是,由于开发不足和宣传不力等因素的影响,福州的诸多生态旅游资源知名度却很低,品牌效应缺失,在全国的影响力不足。

3.大多分布于郊区及周边县域,空间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性。经过上文对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调查可知,福州生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集中分布在福州城区以外的各个县域;市区范围内生态旅游资源较少,且分布地点多位于市区及郊区的城乡结合区域。这一特征是由福州的地理环境所决定的。福州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盆地四周被群山峻岭所环抱,境内地势自西向东倾斜,北部和西部为山地;南部为福州盆地的大部分;东部丘陵平原相间。这种地理环境使得福州市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西部北部和南部县域地势较高,自然景观优美,环境宜人,因此森林类生态旅游资源和休闲农业类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市区及周边相邻的连江、闽侯位于福州盆地,其温泉地热资源丰富;而东部闽江入海口则因地势较低且与东海相连,成为了优质的海滨与湿地资源区。

4.生态保护观念不足,生态旅游形象不鲜明。福州市的生态旅游的游客多选择中短途游,以福州市区居民为主,其次是周边浙江、广东、江西等省市的游客;客源结构以散客为主,生态旅游所涉及到的地区大多是市区周边的原始乡村和景观优美的自然地区,使得福州市的生态旅游更加倾向于乡村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客源市场对生态旅游的认知也多为乡村旅游和乡村体验游,因此,福州市的生态旅游形象模糊,定位不准确,从而带来旅游过程中重体验而轻保护、重旅游而轻生态的现象。

三、结语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生态旅游;研究开发;问题;建议

1993年9月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与保护会议(北京)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态旅游”的定义;1994年成立了中国生态旅游协会(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双版纳发表了《发展我国生态旅游的倡议》,标志着我国学术界对生态旅游研究开发的关注;1996年6月召开武汉国际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同年10月推出的《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1997年12月,与生态旅游密切相关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开“亚太议员环发大会”第六届年会主题为“旅游与环境保护”;国家旅游局将1999年定为“生态环境旅游年”,首次承办了主题为“人与自然”的“中国昆明‘99世界园艺博览会”将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国学术界发表有份量的生态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国土资源部建立11个首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首批国家矿山公园挂牌,意味着我国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向理性发展。我国生态旅游业迅猛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时由于不规范的过度开发和落后的管理体制所造成生态旅游区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是触目惊心的;旅游废物的处理并不比处理传统工业三废容易,旅游环境承载力的超负荷运行必将导致景观的消亡和旅游景区的毁灭的警告不是危言耸听的。

综上所述,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开发历史短,发展快,存在问题多。

一、我国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内涵界定方面存在误区:

1.生态旅游内涵界定生搬硬套国外学者研究成果多,创新少。许多研究者频频引用某某外国专家对生态旅游的定义以示正统或经典,缺乏创新,实际上外国学者对生态旅游的界定到“目前还是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2.我国学者对生态旅游概念界定争议很多,沟通少。有代表性的有卢云亭(1996)从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金鉴明(2002),杨富泉(1995),郭锦超(1997)持类似的观点;张广瑞(1998)从旅游需求的角度,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有目的的旅游活动”,李绪萌(1995),张延毅(1997),刘健生(1997),王兴国(1998),王尔康(1998),陈立军(1998),刘家明(1999)的观点与这相近似。李东和等(1999)认为从供给者(开发者,经营者)的角度看,生态旅游是一种将生态学思想贯穿于整个旅游系统并指导其有序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从需求者(旅游者)来看,生态旅游是一种旅游活动形式或旅游产品。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上述争议,但是绝大多数研究者对生态旅游概念内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生态旅游是可持续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严重的生态旅游概念泛化倾向。生态旅游概念泛化是将生态旅游内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体泛延,其具体所指模糊化的现象。例如有人认为生态旅游既是生态工程又是旅游活动,将与生态环境有关的旅游均称为生态旅游,认为中国生态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冯天驷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在“关于旅游业的21世纪议程”中指出生态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场中仅占3%~7%,中国生态旅游真得那么旺吗?生态旅游概念泛化的结果是引起认知混乱,最终导致消费者对生态旅游失去兴趣引发生态旅游市场的崩溃。

(二)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足

我国生态旅游研究历史短,理论基础研究系统性不够,目前尚未到形成一个大家普遍认可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为特征的定性研究为主,定量研究较少,只在旅游容量(环境承载力)等个别领域开展研究工作,如崔凤军[7]等(1999)在泰山名胜风景区案例研究基础上提出一套由生态承载量、资源空间承载量、心理承载量、经济承载量四部份组成的适用于山岳风景区不同功能类型区的量测模型。

我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研究比较零散,公认的基础是有关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其次是文明社会中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态哲学意义的“生态美理论”和建立在人与自然协调论和生态人文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显然,我们在以生态旅游市场主体(生态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消费者)为研究对象的理论(如消费行为理论)研究不足;针对生态旅游市场客体(有形的,无形的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研究,如资源规划与管理、旅游地学等方面不够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几乎空白;生态旅游企业营销环境研究,尤其是社会人文生态旅游环境的研究更少。

二、对策

(一)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的开发,在实践中实现创新

“生态旅游”是一个正处于发展的概念,它的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待于人们深入研究,但是理论源于实践,目前,我们的研究者应该采取搁置生态旅游内涵的争议,到实践中去领会生态旅游的真谛的态度,从案例研究和实证研究及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总结归纳符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旅游内涵。

(二)中国传统文化应融入生态旅游理论中促进理论本土化

生态旅游理论源于欧美发达国家,尽管其概念界还无法统一,但是其概念内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与环境的协调,这与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际,合而为一”指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类和统一。历代诸子百家都力图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协调,和谐与统一。西汉董仲舒继承和发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无为为之之谓天”(《庄子·天道》)等诸子观点,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思想体系,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类与大自然要和谐共处,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绝不能盲目地破坏自然规律,使自然生态失衡,一旦失衡必将自食其果。丽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与东巴文化强调人与自然协调的传统不无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生态旅游理论有许多相似的理念,我们应该将它融入到生态旅游理论研究中,这将有利于挖掘和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态旅游理论的本土化,将对研究中国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发挥重要作用。

(三)拓宽生态旅游理论基础,提高生态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对生态旅游理论研究比较零散的现实,拓宽理论基础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学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学是运用地学的理论方法为旅游资源调查,规划开发及保护工作服务,从而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门边缘学科。生态旅游资源中的地质旅游资源、地貌旅游资源、水文旅游资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学问题。可见,旅游地学与生态旅游资源研究开发密切相关。目前已建立的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矿山公园无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态旅游热点。生态旅游和地质旅游的对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险游,沙漠景观探险旅游,焦作市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旅游开发及广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险游和全国性的漂流旅游热等等。

(四)加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我们发现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规律的。一般情况下,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对封闭的地方(以滇西、湘西为代表的西部地区),也常常保存有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状态,具有丰富的社会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加强两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护和继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例如,东巴文化与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认识“香格里拉的魅力”,体会东巴文化“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的协调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引导生态旅游企业贯彻“社会市场营销”理念

传统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识结构方面存在自然科学知识面不够宽的缺陷,生态旅游知识更是不足,从而造成我国生态旅游产品设计、开发和资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现状。在生态旅游开发过程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并将之渗透到企业营销的各个环节,让消费者在享受生态旅游乐趣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生态旅游的内涵提高生态环保意识。让政府管理层和旅游业从主人员在实施生态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加深刻体会生态旅游环境效益外部化和内部化的内涵,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企业乃至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促使他们转变观念,主动地考虑社会长期利益即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正确处理好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及社会长远利益三者的关系,真正实现以社会市场营销理念为生态旅游企业经营理念,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旅游[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2]卢云亭.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J].经济地理.,1996,16(1).

[3]张广瑞..生态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财贸经济,1998,(8).

[4]晓,彭建.生态旅游内涵辨析[J].桂林旅游专科学校学报,2001,12(1).

[5]李东和,张结魁.论生态旅游的兴起及其概念实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2).

[6]崔凤军,杨永慎.泰山旅游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利用强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润.生态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旅游资源 层次分析法

一、武汉市旅游资源分析

以武汉市旅游资源为例,用层次分析法分析武汉市的旅游资源,进而分析湖北的旅游业发展。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它是美国运筹学家T.L.Santy 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提出的一种简便、灵活而又实用的多准则决策方法。运用AHP进行决策时,大体可分为四个步骤进行:一是分析系统中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二是对同一层次的各元素关于上一层次中某一准则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三是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元素对于该准则的相对权重;四是计算各层元素对系统目标的合成权重,并进行排序。

1、建立武汉市旅游资源质量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武汉市旅游资源质量评价递阶层次结构的建立将采用《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的武汉市旅游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黄鹤楼、汉口江滩、东湖风景区、归元寺、古琴台、武汉长江大桥、木兰湖、汉正街、中山舰、植物园、木兰山、长春观、森林公园、动物园、道观河等15个武汉市重点代表性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即:

目标层:旅游资源质量。

准则层: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

资源要素价值准则中的因子有: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

资源影响力准则中的因子有: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

方案层:黄鹤楼、汉口江滩、东湖风景区、归元寺、古琴台、武汉长江大桥、木兰湖、汉正街、中山舰、植物园、木兰山、长春观、森林公园、动物园、道观河。

2、构造旅游资源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构建判断旅游资源一般是通过问卷向专家调查得到。这里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权重和因子层对准则层的权重由专家(见《武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4―2020年)》)直接给出。

准则层对目标层和因子层对准则层的综合权重,即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对旅游资源质量的权重为:

W1,2=(0.30,0.25,0.15,0.10,0.05,0.10,0.05)T

而方案层对因子层的各判断矩阵则由专家对各评价因子的评分进行转换得到。下面以得到的判断矩阵来说明转换的步骤、一致性检验以及权重计算。为方便则用1,2,…,15分别代替以上所举例的15个武汉市重点旅游资源。

对因子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利用上述转换方法,可得到判断矩阵,对判断矩阵检验其一致性,用MATLAB 7计算上述矩阵的特征根得到其最大特征根为:?姿max=15.4075,则CI=0.029,当n=15,查找相应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1.59, CR=CI/RI=

0.018

3、计算方案层对因子层的权重。方案层对因子层的权重也即每个旅游景点在不同因子下所占的比重,这里采取特征根?姿max=15.4075法计算。仍以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因子为例,对应于矩阵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为:

w=(0.313,0.530,0.530,0.358,0.086,0.166,0.244,0.195,0.029,

0.166,0.195,0.071,0.058,0.071,0.033)T

将上述特征向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就得到每个旅游景点在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因子下所占的比重为(用1,2,…,7代替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

w3,1=(0.103,0.174,0.174,0.118,0.028,0.055,0.080,0.064,

0.010,0.055,0.064,0.023,0.019,0.023,0.011)T

按照上述方法,可分别得到旅游景点在其他因子下的判断矩阵,检验其一致性,通过检验后就可以得到旅游景点在其他因子下所占的比重向量。

经过计算,旅游景点在其他六个因子下的判断矩阵,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求得旅游景点在这六个因子下所占的比重向量分别为:

w3,2=(0.168,0.028,0.034,0.108,0.192,0.108,0.028,0.028,

0.192,0.028,0.024,0.028,0.011,0.009,0.011)T

w3,3=(0.108,0.108,0.177,0.041,0.071,0.041,0.071,0.041,

0.177,0.041,0.041,0.041,0.016,0.016,0.007)T

w3,4=(0.130,0.193,0.193,0.053,0.053,0.014,0.130,0.085,

0.008,0.014,0.053,0.014,0.027,0.027,0.008)T

w3,5=(0.089,0.089,0.089,0.089,0.089,0.089,0.089,0.022,

0.022,0.089,0.022,0.022,0.089,0.089,0.022)T

w3,6=(0.218,0.139,0.054,0.086,0.027,0.139,0.027,0.086,

0.086,0.027,0.027,0.054,0.010,0.010,0.007)T

w3,7=(0.074,0.074,0.074,0.074,0.074,0.019,0.074,0.074,

0.074,0.074,0.074,0.074,0.074,0.074,0.019)T

4、计算各旅游景点对目标层旅游资源质量的合成权重。令W=(w3,1,w3,2,w3,3,w3,4,w3,5,w3,6,w3,7),则各旅游景点对旅游资源质量的合成权重w=W・w1,2,计算结果为:w=(0.132,0.117,

0.120,0.090,0.083,0.070,0.066,0.055,0.092,0.042,0.044,0.032,

0.023,0.023,0.011)T。将权重进行排序后并与原来专家评分相比较可得黄鹤楼、东湖风景区和汉口江滩分列武汉市旅游资源质量的前三位。

二、“1+8”城市圈旅游资源整合

武汉城市圈由武汉及其周边100 km范围内的鄂州、孝感、仙桃、潜江、黄石、咸宁、黄冈和天门九座城市构成,即所谓的“1+8”城市圈或经济圈。

武汉自身作为主要市场,城市圈的其他城市作为二级开发市场,在城市圈旅游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后,旅游可达性将覆盖整个城市圈,实现旅游资源一体化。市场立足于差异化的资源基础,市场战略的主要意义是研究和开发区域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努力开发以武汉为基点的经典旅游产品。如山水名胜游、自然生态游、三国古迹游、科教旅游、红色旅游、温泉康乐游等。以武汉为中心进行放射状安排旅游活动行程。武汉城市旅游圈交通体系建成以后,九城市直接交通都约在两小时公路行程范围内。放射状行程可突出武汉的中心地位,有效利用武汉高水准的旅游接待能力,充分利用交通环路。

要想提高武汉市乃至整个湖北省旅游产业的整体素质,并且加快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必须用创新的观念去认识旅游业、开发旅游业和管理旅游业,打造“湖北―武汉市”旅游新概念。旅游产业化无疑是武汉市旅游业大发展的前提条件。那么,武汉市旅游产业化的首要任务就是根据自身条件和客观实际,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发展思路。

1、 整体开发:确立大市场、大资源、综合开发观念,讲求整体效益。任何一项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都有赖于对构成该产业形成和发展的诸多要素资源的整体开发。武汉市旅游业这十几年来的发展,尽管在近年来具有一个较好的开端,但与全省和邻省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形势相比,与全省旅游业未来的发展对武汉市旅游资源的倚重程度相比,仍然有着太大的差距。传统的资源观、产业观、市场观,三位一体,紧紧束缚了武汉市发展旅游业的思路,从而阻碍了武汉市旅游业发展前进的步伐,这是武汉市旅游业的症结所在。武汉市要把握机遇、发展旅游,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发展思路,就必须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全新的观念。

首先,要树立“大旅游资源观”。不仅在宏观层次要冲破传统资源观的束缚,确立旅游资源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的“大资源观”;而且在中观层次,要突破景观资源才是旅游资源的观念束缚,把旅游资源开发的触角伸向旅游商品资源、服务资源、民俗风情资源、客源市场资源等更为广泛的领域内;在微观层次上,则要突破发展旅游只能靠寺、庙,只能靠文物古迹的观念的束缚,切实把握东湖磨山山水风光资源这一武汉市旅游资源的真正优势所在。

确立“大旅游资源观”,还必须在开发山水、文物等有形资源的同时,大力开发无形资源,比如服务资源、民风民情资源等,一个地方的民风民情在旅游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必须研究、学习、借鉴国内外、省内外、地区内外的先进经验。比如在美国的夏威夷,当初夏威夷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并不是靠其自然旅游资源,夏威夷也并不具有什么人文景观资源,旅游业在夏威夷的崛起靠的是当地人民的纯朴、好客。另外,武汉市旅游业还必须突破行政区域、自然疆域的概念,把域外资源比如宜昌(以三峡为主体的旅游)、十堰(神农架)、孝感(汤池温泉)等,以及江西省、湖南省、四川省和河南省的旅游资源纳入自己的视野,当作本地旅游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开发武汉市旅游资源时充分地加以利用、加以考虑。

其次,要确立“大旅游市场观念”。旅游业是天然的市场导向型产业,而且旅游产品也不像其他实物产品那样可以拿到市面上去销售,可以上门推销,旅游产品只能就地销售。所以旅游业的发展尤其需要增强市场观念。

2、内引外联、区域合作。首先,合作开发武汉市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共同经营武汉市生态旅游产品。旅游区域化合作是以产品为基础的,没有像样的产品,合作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武汉市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现有的生态旅游产品基本上是以原始状态面世,旅游接待服务条件差,大部分资源还没有开发,许多尚且不具备进入条件。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技术要求非常高,稍不注意,就会造成资源的破坏。武汉市要迅速开发生态旅游产品,唯有走合资、合作开发径途,引进所需要的人才、技术。国内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水平普遍较低,对此,武汉市尤其要做好与生态科研界的联合,制定高层次、高水平、高标准的开发方案,然后付诸实施。在国际上,美国是生态旅游最为发达的国家,也是全球生态旅游的第一客源市场,武汉市若能与有关方面合作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共同经营产品,那么,就会取得一箭双雕、一举两得的效果。其次,联合宣传促销,共同开拓市场。以武汉市生态旅游的特色而言,其国际市场的重点应该是欧美市场,因为欧美是国际生态旅游的主要客源市场。在省内,对欧美游客吸引力较大的是宜昌三峡、神农架原始林区、东湖磨山等景点。所以武汉市要注意加强与上述几个地区的联合促销,或者也可以借景引客,比如欧美游客在参观了三峡大坝后,再做一次三峡自然生态之旅,应该是一条比较有魅力的旅游线路,既可以增强线路品味,又可以提高旅游质量。最后,开展跨地区合作。旅游区域化合作主要是以周边邻近地区合作为基础的,但跨地区合作也是区域化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旅游产品组合和线路生成的一条重要渠道。不同产品的组合,往往能给人以落差感,产品与产品之间特色的不同、反差,应该是一种“距离”产生的美感效应。但相似的旅游产品的组合往往也会产生另一番美感。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往往造成客源市场的相互干扰。在国际市场上,“相似”资源正在成为相互促销、彼此宣传的热门产品,游客往往乐于从两处相似的资源、产品中,探寻其不同之处,从而体验另一种发现的乐趣。以此而论,武汉市开展跨地区合作,组合旅游产品,开辟旅游线路的技术空间是非常之大的。

【参考文献】

[1] 查晶晶:湖北省旅游经济影响力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07(9).

[2] 王乃举:武汉城市圈旅游产品系统策划[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

[3] 刘春等:武汉城市圈空间竞争力比较分析[J].城市,2007(12).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川西地区

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6-0237-02

一、川西生态脆弱区旅游资源概况

(一)生态脆弱区的界定

对于生态脆弱区(Ecotone)这一概念,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Gose.J.R 认为生态脆弱区是指自然与人类活动相结合造成的环境退化、景观变坏、土地生产力下降及土地资源丧失的地带[1]。从生态系统的关联性方面,生态环境脆弱区在空间可表达为城乡交接带、干湿交替带、农牧交错带、水陆交界带、森林边缘带、沙漠边缘带、梯度连接带及地貌板块接触带等[2]。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区的范围也不完全与生态交错带重合,而是从属于生态交错带,是其中最不稳定而又最敏感的部分[1]。从生态系统的定位角度看,生态脆弱区是指对环境因素改变的反应敏感而维持自身稳定的可塑性小的生态环境系统,与Ecotone 所认定的生态交错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3]。2008年《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中指出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Ecotone),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交界过渡区域。这些交界过渡区域生态环境条件与两个不同生态系统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区别,是生态环境变化明显的区域,已成为生态保护的重要领域。虽然不同的学者以及纲领性的文件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但上述概念都包含两个基本问题:其一是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具有敏感性与不稳定性,其抗外界干扰能力低、自身稳定性。生态环境及资源较易遭受破坏。其二是生态脆弱区内的人地矛盾关系,脆弱生态区与社会经济条件紧密联系,它是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其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和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还反映在脆弱生态区对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支撑能力比较弱这一方面,这种支撑能力一方面表现为它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诸多限制,另一方面也表现为系统的稳定能力、缓冲能力、自然降解能力、抗逆能力和修复能力所能承受的社会经济影响低下[4]。

(二)旅游资源特征

川西生态脆弱区位于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横断山区,是中国三级大地形中由二级阶梯向一级阶梯陡起的大转折区,因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地质地貌构造环境,区域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有着有雪山、奇峰、冰峰等山体景观;有着湖泊、大江、瀑布、温泉等水体景观;有着濒危动植物、孑遗生物、奇花异草等珍惜的动植物资源。同时,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汉、藏、羌、彝、回等族文化的交汇带。早在三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居住,多民族长期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迷人的民族风情。尤其是在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形成了许多独特而神秘的人文现象,如川西高原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等。川西生态脆弱区还是经过的地方,在此留下许多革命文物和遗址[5]。川西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品位高且分布集中,区域内景观类型较为多样,景区景点享有盛名。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沟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合作的世界上第一个大熊猫研究中心――汶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有黄河第一湾及若尔盖大草原等草甸风光;有贡嘎山、四姑娘山、雪宝顶等多座对外开放的登山区;有冰川奇观、举世罕见的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有现今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东方女儿国泸沽湖风景名胜等[6]。

二、川西地区旅游资源脆弱性特征表现

(一)对游客的承载能力有限

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并且极具魅力,但是有具有不可再生性,超出景区环境容量的游客数量对景区资源的破坏程度是相当大的,有些甚至是难以修复的。川西地区的很多旅游景观,例如,九寨沟、黄龙等景区具有明显季节性限制,在旅游旺季,特别是黄金周期间,游客数量剧增给生态旅游系统带来巨大的承载压力,对当地的旅游资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破坏。一直在进行游客数量监测的九寨沟景区在今年十.一黄金周由于散客激增导致的游客滞留事件,无疑是对此类生态旅游地区环境脆弱性的一个集中体现。

(二)生态系统极易遭受破坏

从构成川西地区生态环境的各要素来看,其本身就极易遭受破坏。在川西地区的植被基带为针阔叶混交林,至上依次为高山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流石滩植被,这些植被对生态环境的调节功能有限;川西地区土壤的具有质地松脆,极易风化侵蚀等特点,故水土流失严重;川西地区还缺乏大型水库和湖泊,生态调节能力极为受限。但很多游客正是被其原生态的旅游资源所吸引,许多徒步旅行、骑马、露营等活动在川西地区比较盛行,这些活动对植被的践踏,导致植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轻则会降低植被生长量、覆盖的面积。重则会导致植物种群以及群落减少、品种改变。同时践踏也会破坏土壤的腐殖质层,甚至破坏土体中的矿物质,使土壤容易受风、雨水的侵蚀,降低土壤厚度和渗透力,易产生水土流失。

(三)自然灾害对频发

川西地区常年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自然灾害的类型多、分布广。该地区是中国著名的地震带和泥石流和崩塌滑坡灾害多发区,是全国暴雨多发区,其水土流失面积占到全省面积的45.91%。各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对川西地区的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都很大。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造成很多风景名胜区的资源遭受破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多年重建也未能恢复如初。再如,海螺沟以奇特的低海拔海洋性现代山谷冰川,大面积的原始森林,融为一体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而引人注目,但是泥石流、滑坡、崩塌等自然灾害也时常威胁着景区的旅游资源。

三、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对策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遵循“绿色开发”、循环利用原则,在宏观上制定合适的环境维护、绿色营销、生态技能等制度,从代际公平、区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均衡等方面强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微观上制定较高的环保标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各地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生态旅游认证,为规范、推动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例如,位于川西地区的九寨沟和黄龙两个保护区正式通过了国际级绿色环球21的评审[7]。旅游管理部门还应进行严格监管,对缺乏科学论证的设备、技术及缺乏高素质旅游规划人才的资源开发项目进行严格控制,扶持优秀的旅游资源规划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二)加强对旅游参与者的政策约束和生态环境教育

旅游参与者的素质参差不齐,目前,生态脆弱区环境破坏较多的大多是人为的因素。例如,很多生态脆弱区的景区管理者或经营者为吸引或招揽游客,在景区内兴建各类宾馆、饭店、度假村、商店及娱乐场[8]。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垃圾等对本省就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由于生态旅游一般离城镇较远,购物不方便,旅游者在进入生态旅游景区游览观光过程中通常携带许多软硬纸质、塑料包装及金属易拉罐装等简便食品与饮料,其餐饮后不能理性丢放极易污染水源植被等,再加上生态旅游区山深林密、道路崎岖,人为造成了固体废弃物难以收集、清扫及外运处置处理。特别是游客将生活垃圾丢弃在山沟、峡谷、天堑等人们难以清理之处,其对生态旅游区的旅游资源环境影响极大。因此,亟需制定相应的政策、条款对对生态脆弱区的经营管理者及旅游者进行约束是进行可持续开发的一项重要任务。2013年国家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中就有专门针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景区客流量等方面的条文。给相关的旅游参与者以约束,并引起了国民的重视。今后,在对生态脆弱区的开发中,应进一步对相关人员加强环境教育,让经营管理者能理性的利用自然环境,旅游者能增长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识。

(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并重

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一旦破坏就难以修复,因此,在对资源进行开发前应先进行保护,注重对文物古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因此,川西地区在进行生态旅游区规划时,应该认真研究其他生态旅游区开发和管理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建立适合该区域的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模式。应该考虑如何将现代与地方传统结合的问题,让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成为可持续开发和利用的旅游资源。对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系统,借鉴生态学、景观学的方法采取生态工程恢复规划方式[9]。

参考文献:

[1]牛文元.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J].生态学报,1989,(2):97-105.

[2]赵跃龙,刘燕华.中国脆弱生态环境分布及其与贫困的关系[J].人文地理,1996,(2):1-7.

[3]罗承平,薛纪渝.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脆弱带特征、环境问题及综合整治[C].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恢复技术研究(第一集).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61-70.

[4]甘露.论西部大开发中生态脆弱区的旅游资源开发战略[J].贵州民族研究,2005,(1):38-42.

[5]王瑛,李波.川西山地旅游资源的优势与生态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J].生态经济,2004,(11):106-109.

[6]邓清南.川西旅游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J].山地学报,2002,(12):152-155.

[7]宋瑞.关于建立中国生态旅游认证制度的思考[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1):49-54.

[8]邹淑珍,焦庚英.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J].教育学术月刊,2008,(9):76-78.

[9]田亚丽.中国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1):83-85.[责任编辑 王晓燕]

收稿日期:2014-03-08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龙门县;生态旅游;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作者简介]刘川,东莞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广东东莞523808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1)09―0038―03

龙门县地处广东省中部,作为扶贫县,却拥有丰厚的生态环境资源。全县有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5处,旅游资源分布点或景点41处。其中,南昆山生态旅游区、南昆山温泉大观园、龙门温泉共有3个景区已通过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景区的评审,成为了国家4A级旅游区。因此,生态旅游业应当成为龙门县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是龙门县经济发展的有效路径。

一、龙门县发展旅游经济的优势分析

1 优越的区域地理位置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东,地处珠三角“大三角”的边缘,邻近广州、深圳、东莞等经济发达城市,素有“珠三角生态后花园”之称;北上接105国道,南下接205国道,形成比较完善的交通网络。2010年开通的广河高速更是使龙门县进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生活圈。同时,省道S119增马线及其支线的顺利开通为连通整个龙门县各乡镇提速,实现了各个旅游区域景点的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龙门县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现代城市人们所向往的回归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最佳去处。

2 丰厚的生态旅游资源

位于粤东北山区龙门县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龙门县拥有3个国家4A级风景区,全县森林覆盖率74.5%,南昆山森林覆盖率96.6%,山、泉、湖、瀑、洞自然资源和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均衡分布于县内。全县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南昆山、桂峰山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最高为每立方厘米10万个,拥有“南粤天然氧吧”之称。全县水资源丰富,水质符合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部分地区达一级。尤其是温泉资源丰富,绵延50多公里的龙门河谷地带广泛分布着温泉资源,水量充沛,水质独特,矿物质丰富,水温较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龙门县具备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形成了较为稳定、完善的生态环境系统,为发展生态旅游提供了必备的条件,旅游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宽广。

3 颇具特色的旅游特产

龙门县的旅游特产品种丰富,各具特色:素有“中国年桔之乡”之称的龙门年桔远近驰名,远销华北、东北市场;特产龙门“胡须鸡”具有肥而嫩滑、尾油足而不腻,骨软而色、香、味俱全等特点,令其生产供不应求,远销至世界各地;南昆野韭菜(又称观音菜)主要产于龙门县南昆山、铁岗地区,采摘野生韭菜引发旅游者的极大兴趣。除了食品类的特产,作为文化类的特产,具有浓郁农民风格的龙门农民画更是为游客所迷恋,多姿多彩的农民绘画以简洁的笔调、新奇的手法,真实地再现了民间纯朴、活泼、喜庆的生活场景,引人入胜。具有特色的旅游特产不仅吸引了广大的旅客,而且带动了龙门县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

4 客源市场潜力巨大

相对稳定、潜力巨大的客源市场为龙门县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在龙门县的客源构成中,穗、深、莞的客源占据了2/3以上,同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使居民的出游率大幅攀升,2006年就达180.75万人次,人均旅游消费支出约307元,这无疑也是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广阔的市场前景将使龙门县生态旅游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有利于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再投入、再开发,这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二、龙门县发展旅游经济的劣势

1 基础设施薄弱

相对于稳定高速发展的生态旅游业来说,龙门县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交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比较突出,间接地制约了旅游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虽然近年来龙门县加强了交通道路建设,同时高速公路的即将开通将完善整个龙门县交通网络,但是由于景区地域差异的存在,景点与景点之间的乡村公路路况相对较差,且大多缺乏公共交通,或者方便程度低,导致可达性较差。就硬件设施方面而言,酒店、宾馆等作为旅游的配套设施数量不足,常常出现住房短缺的现象。景区大多处于较为偏远的山区,受环境及地理位置因素影响,通讯覆盖率普遍较低,网络及通讯状况较差。

2 区域特色与文化品位不高

山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的重要工作是对产品进行策划、打造和形象包装。由于初期资金投入与规划不足,影响了龙门县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和旅游设施的建设,许多珍贵的生态旅游资源处于未开发或半开发状态。龙门县生态旅游产品的层次不多,档次不高,开发项目类型少,表现为生态旅游产品单一,缺乏高层次的互动性和参与性的旅游产品,而且形象不突出,没有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功能和效应,也没有对旅游资源(景点)进行组合,没有形成系列配套旅游产品,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3 开发资金匮乏

多年以来龙门县因为山区特殊区域位置及基础设施配置的落后,导致了招商引资的工作停滞不前,经济相对落后局面长期持续,投融资环境不佳,且投资水平都不高,旅游景区缺乏多元化投资,部分投资资金主要用在酒店及餐饮企业当中,对于景区开发的资金不足。同时,来自民间的投资不多,引入外资刚刚起步,现今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支撑,对于经济落后山区贫困县而言,政府财政收入有限,长期维持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生态旅游开发资金存在相当大的缺口,必将制约生态旅游的发展。

4 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龙门县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同时旅游相关教育技能培训产业缺乏。旅游服务人员来自于本地居民,学历不高,素质相对较低,旅游管理、规划、营销及外语等旅游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专业人才的短缺,特别是从事生态旅游开发、管理等专业性较强的人才缺乏,加之部分相关人员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技术与知识培训,这些因素都会阻碍生态旅游的发展。

三、龙门县发展旅游经济的策略探讨

1 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龙门县丰厚的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当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热潮成为了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契机,必须以客源市场为导向,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加快发展旅游产品的开发,挖掘更多自然资源,形成具有特色的精品线路。坚持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生态旅游资源能够得以永续利用。与此同时,注重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关系,达到以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双赢格局。统一思想,采取一切行之有效的措施或办法,解决在生态旅游发展当中存在的问题,提升自身的吸引力与竞争力,进而增加机遇,强化优势。

2 依法保护自然资源,做好生态旅游规划

旅游规划是对未来旅游发展状况的构思和安排,以使旅游资源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发展生态旅游业必须先做好规划工作。龙门县得天独厚的资源环境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许多机遇,但是如何有效利用和规划这些资源就成为了关键。加强生态旅游的总体规划,使旅游资源在规划的指导下得到合理的开发,在总体开发实施的同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保证生态资源被有效保护利用,合理开发,使旅游资源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得到相协调的发展。

3 强化市场营销战略,加大宣传力度

生态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有效市场营销以及广泛的宣传。龙门县作为生态旅游地的新起之秀,在开拓市场方面的经验相对缺乏,因此,首先应该注重强化市场营销战略。强化市场营销战略应该从生态旅游市场细分研究开始,分析市场需求的特征,确定合适自身发展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强化市场营销战略可以有效提升龙门县生态旅游业的知名度,使之在激烈的竞争态势中立于不败。

4 多渠道融资,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流不足、资金渠道单一是制约龙门县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龙门县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目前仍然是经济落后的贫困县,依靠自身的财政能力难以发展生态旅游事业。当前融资问题最关键是拓宽融资渠道;其次是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相结合发展,兴办经济实体,积累有效的投资资金,从而增加景区的投入;最后,政府部门应摆正自身位置,不要只是追求资金的迅速到位,要健全管理与监督机制,加强对投资企业或个人的评估,对其是否承担保护生态旅游资源的义务进行监管,谋求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共同发展。

5 提升文化内涵。突出特色,打造旅游品牌

在生态旅游文化内涵方面,现代生态旅游要求的是景观与文化相结合。生态旅游的健康发展必须以生态文化为行动指南,在有效利用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同时,创造更多的文化旅游资源,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针对龙门县生态旅游开发比较缺少文化旅游资源,首先应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如拥有悠久历史的农民画文化和已经成为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火狗”舞蹈以及香溪堡古代文化建筑等都是提升文化内涵的重要产物,应该围绕着文化主线配置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每个景区都应该赋予相关的文化,如节庆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等等,这样才能够使游客在旅游观光的过程中体验不同的文化。旅游文化内涵开发得越丰富,文化旅游产品项目也越多,越具有特色。通过特色旅游和精品线路的设计并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必然会提升龙门旅游资源的品质和价值。

6 注重人才培养。创新管理体制

要使龙门县生态旅游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就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提高生态旅游的“软件”质量。目前面对专业人才的严重短缺,首先要拓宽旅游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渠道,建立一定规模的旅游教育机构,为本土提供充足的专业人才。其次,应制定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建立宽松的人才流动机制,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培训机制,以吸引更多的人才。最后,提升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服务态度与服务质量是人才素质的体现,也是管理的效果,必须加强员工的礼仪学习和着装要求等。

创新管理体制。把旅游资源、市场和管理有机地整合,切实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不利局面。杜绝“多头”管理的局面,加强生态旅游的行政监管力度,建立旅游监管机构和机制;旅游管理部门要与旅游开发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实施生态旅游战略;加强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开展旅游市场的治理和整顿,纠正旅游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不良现象。

[参考文献]

[1]崔凤军,宁苹,论发展生态旅游的理论基础[J].生态经济,1997,(6)

[2]朱同林.生态旅游:概念与功能[J].丹东师专学报,1998,(4)

[3]李定方.保护生态促进龙门县旅游业发展[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

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青海省;生态旅游;社会经济意义;环境保护意义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2

“生态旅游”这一概念,大多数学者认为最早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先提出。他认为,生态旅游作为常规旅游的一种形式,游客在博览古今文化遗产的同时,置身于相对古朴、原始的自然区域,学习和享受风光、野生动植物。①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青海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总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是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世代居住在青海的有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和蒙古族等民族。青海省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这座“中华水塔”,哺育了中国半数以上的人口,支撑了江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原青海省委书记强卫曾表示:“保护好青海的生态,不仅关系青海的发展,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甚至关系全球的生态安全。青海要把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责任,宁可牺牲发展速度、牺牲GDP,也绝不能牺牲生态、牺牲环境。”因此,发展生态旅游就成为青海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

一、青海旅游资源及开发现状

1.青海的旅游资源

青海具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近年来,青海把发展高原生态旅游业作为实施生态保护的重要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来抓,对原生态的旅游资源进行超前规划,开辟了“一圈三线”精品旅游线路,即环夏都西宁旅游圈,绵绵祁连美景旅游线(北线),三江源生态探秘旅游线(南线),昆仑文化溯源旅游线(中线)。

环夏都西宁旅游圈:指以高原古城――西宁为中心,方圆200公里范围的区域,包括西宁市、海东市以及海南州、海北州、黄南州等区域。西宁是青海省省会,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青藏铁路起点。古时候,西宁是古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咽喉要地,是中原文化和西域文化交流、融和的重要之地,也是联结中原与西部的重要城镇,这里不仅有深邃丰厚的人文历史,还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是自然与文化、宗教相辉映的旅游圣地。西宁夏季平均气温较低,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

绵绵祁连美景旅游线:包括了海东、互助、门源、祁连等地。雄浑壮美的祁连雪山,像阿尔卑斯山一样风光无限,广阔无垠的祁连草原,有澳洲草原一样博大的情怀;金光灿灿的门源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一种铺天盖地的霸气和豪迈,而“丝绸之路”又使祁连与河西走廊紧密相连,别具特色的高原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给人无尽遐想,让人留恋忘返。

三江源生态探秘旅游线:包括玉树、果洛及海西自治州等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面积36.3万平方公里,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三江源区分布有大量珍稀的野生动物,高寒物种资源丰沛,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天然湿地,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集环保、科研、旅游为一体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昆仑文化溯源旅游线:包括格尔木市、德令哈市、柴达木盆地、冷湖、乌兰县和都兰县等地。昆仑山是中国古代众多神话发源的地方,被称为中国的“奥林匹斯山”,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神话都属于昆仑神话体系,足以和西方古希腊神话媲美,昆仑山还是明代未期道教昆仑派的道场所在地。

2.青海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

地处西北内陆的青海,正敞开胸怀走向世界。2001年创办的“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如今已成为亚洲级别最高、规模最大的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成为青海的一张耀眼“名片”,“三江源国际摄影节暨世界山地纪录片节”正成长为展示三江源生态保护成果的国际性品牌……

据2010年青海省统计年鉴公报,2009年青海全省GDP为1081.27亿元,其中旅游业总收入60.15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省GDP的5.56%。除此之外,2009年接待入境游客3.61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0.15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0.87%和52%;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105万人次,收入59.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2.51%和26.5%。②

然而,由于青海省旅游景点分布不均匀、交通不便、旅游淡季漫长、旅游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使旅游景点的开发建设严重不足,旅游业的潜力和优势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发挥。与旅游业发达省区相比,青海旅游经济发展仍处于低起点、粗放式的经营状态,“行、游、购、吃、住、娱”六大旅游发展要素极不完善,在旅游资源开发、景点建设、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质量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省区。总体来说,青海旅游业现状可以概括为“一流资源,二流知名度,三流开发,四流交通,五流经营”。

二、青海发展生态旅游的现实意义

1.社会经济意义

(1)旅游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带动力

旅游业囊括了食、住、行、游、购、娱等产业要素,涉及到20多个经济部门和100多个细分行业,从而直接和间接拉动了交通运输、金融保险、商业贸易、食品加工、商品购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并促进城乡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发展,成为带动现代服务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优势产业。

(2)旅游业具有扩大和引导消费的重要作用。

旅游业具有行业涵盖面广、消费内容和消费层次多等突出特征,使其在引导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城乡建设发展,扩大生产生活消费,培育新的消费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3)游业具有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功能。

旅游业在促进新农村建设和推动城镇化进程,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扩大城乡就业和增加居民收入,推动对内对外开放和交流,增进人们之间相互理解和信任,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使旅游业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和谐产业。

2.生态环境意义

旅游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因此,被誉为“无烟产业”。随着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加强资源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旅游业所具有的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使其成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先导产业。随着各种自然旅游、生态旅游、绿色旅游的发展,以及人们对绿色经营、环境责任意识的加强,必将有力地促进旅游地的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三、青海发展生态旅游政府需发挥主导作用

发展生态旅游是一项系统工程,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当前,在青海发展生态旅游,需要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做好青海旅游资源的调查和评价,制定科学的开发规划

青海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但分布比较分散,资源管理主体较为复杂,存在各自为政的混乱局面。青海省政府相关部门应当组织专业人员对青海旅游资源开展摸底调查,摸清青海旅游资源的分布、类型、特征、存在问题及开发潜力等,为分阶段、有重点地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提供准确而可靠的依据。

2.加强宣传,扩大青海生态旅游效应

青海生态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因此,应尽可能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新闻等媒体使人们对青海生态旅游及价值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逐步扩大青海生态旅游的宣传效应。

3.加强对青海生态旅游产业的政策调整

根据青海实际情况,调整生态旅游业发展的相关产业政策,通过招商引资、市场竞争管理等政策的调整,弥补市场缺陷,有效配置资源,实现生态旅游优化升级;政府主管部门和景区管理机构据此可以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依法对景区游客市场、景区资源保护、行业管理实施全面有效管理监督,从而提高青海生态旅游业的竞争力。

4.充分利用自然和人文特色旅游资源,提高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生态旅游基于自然风景、历史遗迹、民族文化等自然和人文的特色资源。因此,在开发生态旅游的同时,应结合当地的自然与文化特色,设计特色旅游活动,开发生产具有当地特色的绿色食品、手工艺品等旅游纪念商品,以增加生态旅游情趣。

由于生态旅游是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旅游产业,因此,旅游者和经营者都应具有明确的生态保护意识。旅游经营者要正确引导游客的旅游行为,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自觉接受生态环境保护教育,避免污染和破坏旅游生态环境的行为,确保生态旅游业健康发展。

5.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

青海的生态旅游地大多位于经济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交通、通讯、居住等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严重影响了生态旅游的开发。因此,应多渠道、多方式筹措资金,加大旅游地的交通、通讯等建设,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等多方面需求。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