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资产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消费者资产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消费者资产管理范文1

从中国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它们几乎是在一种封闭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偌大的国内市场需求成为企业美梦的温床,但随着跨国品牌对中国市场的蚕食鲸吞,中国企业不得不踏上“狼变”的征程,开始大规模并购海外被跨国企业甩掉的包袱,而在面对前所未有的品牌管理等一系列问题时却显得措手不及,这说明中国企业对于品牌资产管理的思考还处在初级阶段。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品牌的本质是信用,而不是纷乱的传播体系。同时,品牌又是一个最不稳定的信用体,因为这个信用体必须持续创造有竞争力的价值。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品牌管理是最难的工作,也是伴随企业终生的事情。

从品牌的信用结构来看,首先是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存在的信用,我们称之为“既有资产”;第二是“创造中资产”,即企业为市场创造有竞争力价值的过程,这本身就是新的品牌信用资产的创造过程。这两种信用是相互依存的,既有的信用会对企业现有的价值提升过程提供增值。反过来,如果这个新鲜的价值创造过程难以得到消费者满意的话,新鲜的价值创造过程的信用创造将大打折扣或者是没有新的信用产生,反过来它还会侵蚀既有的信用。

“创造中资产”是基本面的信用载体,而“既有资产”则升华为意识面的信用载体,这两种层面的互动就像人体的血液系统,没有良好的造血功能,就会影响到现有血液系统的维护,系统健康的破坏同样会反作用于造血功能。对企业而言,品牌管理的本质核心在于形成基本面信用载体和意识面信用载体的良好互动,基本面信用载体就是企业的业务体系,而意识面信用载体则是消费者对企业品牌基因的心智认识。

业务体系是企业有效管理品牌资产的内在驱动力。在这种驱动下,企业的既有资产就能形成一种消费担保,但如果企业丧失持续创造有竞争力价值的能力,这种担保就会弱化并最终消失,企业的信用体系就会被彻底打破。所以对于参与海外并购的企业而言,针对被收购的品牌资产管理最核心的就是不断完善企业业务体系、重整业务体系,只有有了强大的内在造血功能,才能有效地提升消费者对企业的价值判断,从而形成稳固的信用体系。

消费者作为品牌信用的唯一使用对象,是品牌资产管理的终极目标。“中国式”海外收购只是进行了收购本身,它没有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和产品价值,也就没有增加企业的信用增值。在这种情况下,再好的传播体系也是徒劳无功。因为品牌并不是传播体系,收购所带来的广泛传播并不能带来消费者对品牌的“信用增值”,因为最终打动消费者的还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说到底,传播体系仅是在信用的基本面和意识面的一种告知手段,也就是说,只有有了信用体系中的“创造中资产”,通过准确、有效的传播之后,才能增加“既有资产”,反之,如果没有“创造中资产”的增值,单凭传播是徒劳无功的。

消费者资产管理范文2

作者:周天勇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6月

财政和有关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除了向人大进行国有资产预算和国有经济财务报告外,一个重要的制度设计是,由第三方审计国有工商金融企业的成本。这实际上是国有资产管理民主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有学者指出,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垄断工商金融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等,要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更重要的是,国有垄断企业以向公众转嫁成本等方式,来进一步提高和维持自身的高收入,进而导致低收入者不堪重负。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某些行业不断地背离公正的方向,做着加剧行业垄断的反市场化的努力。

此外,同样是由于对行政权力缺乏必要的制约,导致相当一部分政府收入沉淀在地方甚至单位内部,没有进入公共财政体系,没有用到真正迫切而必需的民生问题上。垄断企业的高工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成本,并进而影响到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很遗憾,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几乎不可能获得这方面的数据。在定量证据缺位的情况下,即使有所谓的价格听证会,国有垄断企业也往往可以随心所欲轻松过关,听证会往往成为“听涨会”的代名词。真正的公平,离不开信息的透明。

因此,国有垄断行业,应该引入类似上市公司的监管制度,即对于国有垄断企业特别是那些国有行政性垄断企业来说,包括人力成本在内的财务信息,应该经过第三方审计后向社会公开。这是一种很好的制度设计提议。国有资产管理民主化的重要方面还有,一是对于国有企业领导年薪、职工工资、成本核算、价格调整等事项进入人大内,或者人大组织社会听证。二是凡是国有企业的经济信息,除了与国家安全有关的,一律通过政府公告、政府网站栏目公开,任何公民都有权查阅信息。

消费者资产管理范文3

【关键词】 公共产品; 国有资产; 绩效评价

一、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的形成

公共产品是指消费中具有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它的效用不可分割。它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效用不可分割性,是指公共产品本身的效用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所共享,在技术上不可分割成若干部分,分别归个人享有,它具有联合受益和共同消费的特点。二是非排斥性,就是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个人独享,要是排斥他人,在技术上做不到成本也很高。三是非竞争性,就是一个人对公共产品的享用,不会排斥他人同时享用,也不会因此减少他人享用的数量和质量。

自然垄断和外部性为国有资产的产生和存在提供了最合理的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要是通过市场来进行的。市场是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但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不是万能的,市场机制也具有本身固有的缺陷,即经济学所说的“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尤其是由于自然垄断和外部性的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某些方面是缺乏效率的甚至是无效的。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影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以市场为主要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同时,也需要财政配置作为弥补市场缺陷的手段,即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政府的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提供公共产品来进行的,政府要提供公共产品,就需要投入资本,从而形成国有资产。

二、公共产品与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

根据公共产品理论,政府应主要承担提供纯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责任,而将大部分的私人生产和提供交由市场和企业去进行。因此,国有资产管理的范围主要应是对提供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所必需的资产的管理。从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有必要对社会财富进行再分配的角度出发,国有资产的管理还应包括一些由国家集中起来用于平均社会收益分配的资产,如养老保险基金、医疗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等。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管理的经济效率,政府必须使国有资产通过各种途径逐渐退出竞争性领域,并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共需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增量,最终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心放在对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所必需的国有资产管理上。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的绝大部分工作职责不再是对盈利性国有企业的管理,而应转为对非盈利性的国有资产的管理。

三、公共产品与公共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

在现实的国有资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而存在的,这部分资产既包括诸如国家用于提供司法、行政、国防、环境保护等纯公共品所必需的资产,也可能包括诸如公园、道路等准公共品所需的资产。毫无疑问,管理好这些国有资产并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用,理应是国有资产管理的题中之意。那么,应该如何确立一个基本的体系,对这些资产管理的绩效进行有效的考核呢?公共产品理论在此给出了基本的原则。

(一)纯公共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对于纯公共品领域提供中所必需的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公共产品理论给出了一个原则性的判别标准,也就是当公共品提供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效益时,公共品的提供达到了最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对于该类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应遵循这一原理是毫无疑问的,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对成本和收益进行确认,并给出评价,这也是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难点所在。

1.从收益确定和评价的角度来看,公共项目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比之于一般企业资产管理收益的确定要困难得多,因为一般企业的收益都是可以货币计量的,而公共项目因为其固有的收费的困难性,尽管其社会经济效益可观,但却很难以货币价格进行量化。为了克服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公共项目的收益通过某种类比的方法转换成可以货币计量的收益。比如对于绿化造林的收益,可以通过一定的统计处理,计算由于绿化造林引起的农业环境改善从而农作物增产的收益以及空气质量改善导致的呼吸疾病减少而节约的医疗费用等等。这些计算尽管不可能是非常完整的,但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国有资产管理的真实收益。

2.从成本确定和评价的角度看,公共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困难主要在于对事后成本大小的评价要远困难于对企业成本的评价,因为企业处于一个与其他企业相竞争、相比较的环境中,而它的收益又是明确的,这样,当发生长期收益不抵成本的情况,或成本收益大幅度高于同行业其他企业水平时,就可以比较明确地判定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不理想的。而从客观上来讲,即使不作主观的评判,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那些成本管理不利的企业也将会遭到市场的淘汰,即市场将会自动地对企业资产管理的绩效作出评价。

(二)准公共品领域中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

准公共品是指那些具有不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物品和服务。正是因为不完全的非排斥性和非竞争性,所以准公共品的提供既可能采取政府的方式来进行,也可能采取市场的方式来进行。在考察准公共品领域中国有资产管理绩效时,首要的问题是将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作一比较,只有当确信公共提供的效率较高时,国有资产管理活动才应介入这一领域,否则应尽可能地不介入。根据公共产品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究竟是采取公共提供为好还是市场提供为好,取决于这两种方法各自产生的净收益的对比。

需要强调的是,公共产品理论在准公共品提供上的原则标准,显然不能把收费的多少作为评价国有资产管理好坏的标准,固然收费可以使消费者在消费准公共品时客观地衡量其自身的效益和成本,从而避免过度消费造成的浪费,而且还有助于减轻税收的负担和税收引起的效率损失,但是过高的收费标准同样将导致效率的极大损失,特别是在某些行政垄断的场合,不受控制地乱收费将会给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害。因此,我们决不能认为收费越多,国有资产管理的绩效就越好。

【参考文献】

消费者资产管理范文4

摩根大通银行(JPMorgan Chase &Co.)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后崛起的国际金融巨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是美国目前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也是盈利能力最强的银行,甚至被认为是经营最稳健的银行。其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Dimon)被称为华尔街的传奇人物,带领摩根大通银行不仅每季度保持稳定的盈利,而且其投资银行业务还在五大投行纷纷的情况下逆势走高,其消费者和社区银行业务更是一直保持持续发展并保持稳定的盈利和市场占比。2017年4月13日的2017年第一季度业绩显示,核心贷款平均同比增长9%、环比增长1%。其中消费者和社区银行部分,核心贷款平均增长11%;存款平均为6230亿美元,增幅11%;活跃移动端用户增加了14%,总数达到2730万;信用卡销量增加了15%,商户业务处理量增加了11%。杰米・戴蒙对此评价道:“凭借过去一年的强劲势头,我们的各项业务在新的一年开局即呈现出良好的表现。消费银行核心贷款继续以两位数增长,存款增速领先于同业。一季度信用卡销量增长强劲――反映了我们为客户提供创新产品和服务的决心。”那么,摩根大通如何使消费者金融业务保持了如此稳定、强劲的增长?我国特别是我国的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发展消费者金融业务,支持经济走出低谷,实现银行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介绍和分析摩根大通银行发展消费者金融业务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提供些借鉴。

摩根大通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骄人业绩

2006~2011年,摩根大通的收入板块分为投资银行、零售金融服务、银行卡及汽车金融服务、商业银行、资金及证券管理、资产管理等。其间也曾经把业务分为五类,即投资银行业务(包括投行顾问承销业务和资本市场业务)、资金管理和结算托管业务、中型企业的商业银行业务、消费金融业务(含按揭贷款、信用卡及其他消费信贷)、投资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其中,前三项属于典型的对公银行业务,后两项归为零售银行业务。2012年四季度后调整为消费者与社区银行(Consumer&CommunityBanking)、公司与投资银行(Corporate& I n v e s t m e n t B a n k ) 、商业银行(Commerc ial Banking)、资产管理(Ass e t Manage m e n t)四个部门。其中,消费者和社区银行部门向消费者提供存款和投资产品与服务,向小企业提供贷款、存款、现金管理和支付解决方案,发放住宅抵押贷款、房屋产权贷款和汽车贷款、学生贷款等,提供信用卡及支付服务;公司与投资银行部门提供投资银行产品和服务,包括公司战略和结构咨询、股本和债务市场融资、贷款发起和联合、财务服务如现金管理和流动性解决方案;现金证券和衍生工具,风险管理解决方案,主承销和研究服务;为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公共和私人投资基金提供证券服务,包括托管、基金会计和管理以及证券借贷产品。商业银行部门向公司、市政当局、金融机构和非营利实体提供金融解决方案。资产管理部T提供各种资产类别如股票、固定收益、替代品和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和财富管理服务,以及退休服务、经纪和银行服务。

统计显示,从1997~2011年,摩根大通经营性净利润中平均38%来自于投资银行业务的贡献,12%来自于资金管理和结算托管业务的贡献,9%来自于中型企业商业银行的贡献,31%来自于消费金融部门的贡献,10%来自于投资管理及私人银行的贡献。特别是2006年以来,摩根大通的消费与社区银行净收入占比一直在45%以上。期间的2008年金融危机当年,由于抵押贷款相关头寸和杠杆贷款产生了100亿美元的减值,导致公司与投资银行业务板块收入损失严重,消费与社区银行净收入占比甚至达到了54.96%,之后虽有所下降并且低于危机之前的水平,但也没有低于45%。从具体年份看,金融危机之前,消费与社区银行的净利润贡献率约为40%,公司与投资银行约为30%;2010年、2011年出现反转,公司与投资银行的净利润贡献率约为40%,消费与社区银行约为30%;但2013年之后又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的格局,2013年至2015年消费与社区银行的收入在摩根大通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46.66%、45.33%和45.47%,与此同时,处于第二大收入来源的公司与投行业务占比分别为34.80%、35.35%和34.81%。2015年第三大业务收入来源于资产管理业务,约占总收入的12%,占比最小的业务是公司银行业务,仅为7%。从净利润构成看,摩根大通的利润业务占比与收入占比基本一致,2013年至2015年消费与社区银行业务利润占比分别为44.89%、43.99%和44.49%。

以2015年为例,该年第三季度摩根大通净利润为68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零售银行业务净利润26亿美元,占比38%;公司和投行业务净利润15亿美元,占比22%,以税收调整收益为主的其他收入17亿美元,占比25%。从收入方面看,摩根大通2015年第三季度实现净收入235亿美元,同比下降6%,主要受公司与投行业务收入下降的影响。零售银行业务收入109亿美元,占比46%;公司与投行业务收入82亿美元,占比35%。成本方面,信贷损失准备金为6.82亿美元,同比下降10%,主要得益于贷款核销的减少。另外,零售业务准备金释放出5.91亿美元,反映出持续的房价回暖及违约率下降。从零售业务本身看,2015年第三季度26亿美元的利润中,抵押贷款业务净利润6.02亿美元,占23%,信用卡、商业方案及汽车贷款业务净利润11亿美元,占比超过42%,两项合计超过65%。再从具体项目看,抵押贷款业务收入虽然下降23%,为16亿美元,但利润却大增29%,原因是非利息成本下降13%,不良贷款拨备减少5.34亿美元,反映出在房价持续上涨及房贷违约率下降的同时,抵押贷款业务效率的持续提升。同时,虽然信用卡、商业方案、汽车贷款业务的净收入增长2%,达到48亿美元,特别是净利息收入增长4%,而净利润却下降6%,主要原因是由于分摊了更高的新机构运营成本使得非利息收入下降4%和由于汽车租赁折旧加快及营销成本增加使得非利息成本上升8%。

从消费贷款的结构看,住宅房地产贷款占比较高,而其他消费贷款占比较低。摩根大通住宅房地产贷款占消费贷款的比例长期超过70%。2006~2014年,不含购买信用受损的房屋净值贷款占比从28.64%下降至17.88%,抵押贷款占比从19.93%上升至37.28%。同期,其他消费贷款中,汽车消费贷款占比从13.7%上升至18.49%,占比相对较大。2015年,贷款主要投放在住房按揭(2040亿美元)、信用卡(1260亿美元)和汽车贷款(640亿美元)。而非利息收入也主要是银行卡管理费(55亿美元)、存贷款手续费(32亿美元)和抵押贷款手续费(25亿美元)。

再从2016年的情况看,第二季度消费者和社区银行的股权回报率为20%,其中,平均核心贷款增长23%;平均存款创新高, 增加540亿美元,涨幅10%;活跃移动端客户总数近2500万人,增长18%;信用卡销量增长8%,商户业务处理量增长13%。与此同时,企业和投资银行股权回报率为15%,商业银行股权回报率为16%,资产管理的股权回报率为22%。而从2016年全年的情况看,摩根大通消费金融业务继续稳定增长。银行报告显示,2016年第四季度,受助于消费和社区银行业务表现强劲,存款金额呈两位数增长,以及信用卡销售额达历史新高,使得收益好于分析师预期。该行四季度净盈利从上年同期的54.3亿美元增至67.3亿美元,每股盈利从1.32美元增至1.71美元。摩根大通2016年盈利从历史纪录高位的2015年244.4亿美元增至247亿美元,再次刷新纪录。消费者和社区银行2016年第四季度股权回报率17%,全年股权回报率18%。其中,平均核心贷款增长14%;平均存款为6070亿美元,增长11%;活跃移动端用户总数达到2650万人,增长16%;信用卡销量增长14%,商户业务处理量增长10%。与此同时,企业和投资银行股权回报率2 0 %,全年股权回报率16%;商业银行2016年第四季度股权回报率16%,全年股权回报率16%;资产管理2016年第四季度股权回报率25%,全年股权回报率24%。

摩根大通银行消费金融l展的内外部条件分析

多年来,摩根大通银行的消费金融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是其正确的内部发展战略和有利的外部发展条件决定的。虽然在整个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摩根大通也经历过一些波折,特别是经历了2012年“伦敦鲸”的打击,但其消费金融业务一直表现抢眼,这不能不说是其发展战略的胜利。

摩根大通的消费金融发展战略

多年来,摩根大通坚持“以第一流的方式从事第一流的业务”(杰克・摩根语),秉承稳健的经营理念,始终坚持把“服务全球的客户、社区和国家,为股东创造利润”作为企业使命和发展战略。这是一种既“顶天”又“立地”、既宏观又具体、既可作为指导思想又可作为操作措施的发展战略,不同于我们国家一些银行提出的“国际一流”、“追求卓越”等纯粹务虚的所谓发展战略。

从摩根大通“消费与社区银行”的具体业务看,该行以“提供卓越的客户体验,深化客户关系”为战略重点,努力提高客户信息安全水平、提升客户数字化服务体验,并根据客户需求不断进行支付方式创新。同时,为了提升客户体验,摩根大通的商业银行部门和公司与投资银行部门合作开发快速支付,也同消费与社区银行部门合作共同服务客户,体现出一种互助合作、分工不分家的集体意识。正是由于有这样明确而具体、竞争又合作的消费与社区银行发展战略,摩根大通银行的各个部门相互合作,互利共赢,实现了整个银行的快速、持续发展。以2015年为例,摩根大通为美国50%的家庭提供金融服务,信用卡、借记卡、预付账户总计超过9000万美元。以透支额为基础计算,摩根大通是美国第一大信用卡发卡行。摩根大通在数字应用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其网站是美国最受欢迎的银行门户网站,有将近4000万在线活跃客户,手机银行Chase Mobile APP有2300万活跃客户。庞大的客户规模使摩根大通能够使用强大的杠杆开展投资,并能够使用先进的产品满足不同年龄段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

正如摩根大通银行总裁戴蒙针对2016年第四季度的骄人业绩所表示的,“在消费者银行业务中,我们的存款和贷款余额呈两位数增长,信用卡销量创历史新高。收单处理量破1万亿美元”,这“反映出我们对客户的特别重视和各业务的强劲表现”。而2017年4月他又进一步表示,“无论形势好坏与否,我们都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发挥我们的作用,时时刻刻为我们的客户和社区提供支持。”

摩根大通消费金融发展的外部条件

当然,摩根大通消费金融业的发展也离不开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实际上,世界上最早的消费金融也正是在美国产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可支配收入增加和消费观念转变、科技创新特别是金融创新以及监管措施完善,消费金融在美国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1950年全美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有250亿美元,截至2015年底已达到12.22万亿美元,而到2016年底,美国狭义消费信贷(不含房贷)就达37629亿美元,占GDP和消费支出比重分别为20.2%和29.5%。其中循环信贷(信用卡)为9955亿美元,占比26.5%;非循环信贷(学生贷款、汽车贷款等)27674亿美元,占比73.5%。

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居民收入稳步增加是消费金融产生和发展的基础。1950年至201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从3203亿美元增长到16.19万亿美元,同期美国居民人均年度可支配收入从10033美元增加到38069美元,美国家庭平均支出也从11320美元增长至35671美元。由于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尤其是预期收入有保证,不仅促进了居民消费的增长和借贷消费的发展,而且刺激了通过信贷进行消费的商品供应的增加。如1941年至1961年,美国家庭用于房地产和汽车的平均消费从718美元增至2513美元,有49%的新车和54%的二手车销售依靠的是贷款,还有一半家电同样依靠消费信贷。

随着人们对消费金融的需求日益强烈,金融领域的创新也层出不穷,出现了许多消费信贷工具,其中有用于购买奢侈品、耐用消费品的贷款,有用于住房抵押、住宅修缮的贷款,有用于个人度假、学习、债务重组等的贷款,还有信用卡贷款,产品期限长短不一,十分灵活,满足了众多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如在非循环信贷中,学生贷款是主力。2003年至2015年,学生贷款总额从253亿美元增至1232亿美元,增长386.96%。

美国发达的征信体系为消费金融市场运行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早在20世纪初,美国就开始了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工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与消费信贷相关、同时也是为消费信贷发展打下基础的信用机构出现,并逐步形成了专业收集并保存消费者信用资料的信用报告机构和通过面对面访谈等方式收集消费者性格、声誉、生活方式等包括个人特征在内的调查性信用报告的信用调查机构。与此同时,各项制度如个人信用等级、评估、风险管理等逐步得到完善,为消费信贷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美国商业银行坏账率、消费贷款坏账率和信用卡坏账率保持着下降趋势,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分别为0.45%、1.87%、3.07%。这是完善的征信体系和个人信用制度做出的贡献。

此外,全面的消费信贷法律体系为消费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20世纪60年代,在消费者运动的推动下,美国颁布了一系列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法案,同时出台了一系列专门针对消费信贷行业的法案,形成了一个相对公平的消费者信贷市场。如1968年颁布、后又多次修订的《诚实贷款法》,要求贷款人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融资收费的信息;1970年颁布的《公平信贷报告法》规范了消费者信贷报告行为,禁止提供虚假信息;此外还有1970年生效的《信用卡发行法》、1974年颁布的《公平信贷对帐法》和《平等信贷机会法》,1977年的《公平债务催收法》、1988年的《公平信用卡与借记卡信息披露法》和《住房权益贷款与消费者保护法》等。2010年正式签署的《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针对2008年的次贷危机,核心内容是要设立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由美联储主管,对提供信用卡消费、抵押贷款消费及其他贷款消费产品和服务的金融机构进行监管,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不受损害。

摩根大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的经验与启示

消费金融不仅是商业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的消费金融真正兴起于2010年,但一直以来并没有受到多少关注,其中的原因早在2009年钱颖一在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和花旗基金会共同发起的中国消费论坛上就“预测”到:发展消费金融,在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相关法律的制定、产品开发、销售分销渠道、风险管理以及个人金融知识的培训和教育等方面都亟待完善。时至今日,虽然如有人描述的那样,2016年中国消费金融如日方升,一鸣惊人,但以风险控制为核心的银行发展战略以及外部环境条件仍然是制约中国消费金融发展的基本因素。消费金融的无抵押担保、小额分散以及低收入的用户,决定了其必然存在一定的坏账率,而中国目前存在的数据缺失、人为故意欺骗等问题,使得银行想要找到优质的借款人并不简单。正如某业内人士所说的,“消费金融机构需要不断完善风控能力,要对用户的身份进行严格的验证,明确消费者的资金使用范围,并建立用户信用评估模型,在贷后对还款过程进行实施追踪监控,一旦有逾期的迹象显现,就要实施催收手段,进行提醒和催收。”“完善的风控体系不只是在贷前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进行审核,还包括贷款后的催收。”因此,了解摩根大通银行发展消费金融的经验可以给我们以下几方面的启示。

要有明确而具体的发展战略。战略虽然是对商业银行宏观发展目标和方向的表述,但也必须是具体的、可操作、可考核和实现的目标,对银行发展有具体的指导作用;商业银行发展战略也不仅是“制定”的问题,更是“落实”问题。摩根大通银行把发展消费金融业务的战略落实到具体的“全球的客籼逖椤鄙希就充分体现了战略的指导作用和务实性。中国的商业银行过去由于体制和制度问题,赚钱太容易,战略太虚华,这不仅严重影响其成为“国际一流”的银行,而且很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市场化的激烈竞争中败北。为此,我国各商业银行要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不求与国际银行业的待遇接轨,而应从管理和业务设计、产品创新、风险控制等方面首先接轨。

消费者资产管理范文5

[关键词] 品牌维护 资源整合 品牌全程维护机制

品牌大师奥格威曾经极力呼吁“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且复杂多变的市场我们相信品牌是客户拥有的最持久的资产,品牌增加价值,应变性与稳定性。”是否品牌都能有此功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品牌建立后如果不加维护,其价值将很快消失殆尽,无法为企业做出任何贡献。可以说品牌维护是企业无可规避的长期工作。

一、品牌维护与困境

品牌维护是公司以维护品牌资产为手段努力保持或提升品牌价值。品牌资产是与某种品牌名称或标志相联系的品牌资源或保证,它能够为提供这种产品或服务的公司以及购买这种产品或服务的顾客增加或减少价值。……可以至少六种方式带来现金流,为公司提供价值。品牌资产可以分为5类: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品质认定、品质认定相关的品牌联想、其他一些相关的品牌资源――专利权、分销渠道及网络关系等。其中品牌资产的后四个方面能够强化品牌忠诚度。

品牌维护的工作就是维护品牌资产,具体而言就是要做好以下5方面的内容,维持或提升品牌忠诚度,品牌知名度,做好品质认定工作,维护积极品牌联想以及维持相关品牌资源。

品牌维护常遭遇两大难题。第一难题是品牌资产价值有待提高而品牌塑造常规工具效力下降。 品牌忠诚度是品牌资产价值的标尺。AC尼尔森中国区汽车行业研究总监菲力普・考克勒称:“调查发现,中国的私家车车主对于汽车品牌还没有建立起很高的忠诚度。虽然个别品牌已占据市场主导,但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尚未树立起强有力的品牌形象。品牌忠诚度还是一个长远目标”。一项关于我国四大家电产品的满意度调查研究表明,目前,生产四大家电的企业数目众多,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市场的激烈竞争,未来几年,真正具有品牌竞争力的企业将会越来越少。这种情形与常规工具效力下降联系密切。随着竞争白热化以及消费者日趋理性成熟等因素影响,广告等用以维护品牌的一些常规工具的效力受到限制。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飘柔、羽西、小护士等一批品牌凭借广告受到消费者关注、信任、追捧的局面已经不再;现在一个品牌要被消费者真正接受企业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意味着要达到同等效果企业需要投入更多资金,但事实是,鉴于很难精确估计为品牌资产管理投入的资金所带来的收益大小,企业决策者在资金投入问题上常常左右为难,由此带来品牌维护中的第二难题――资金短缺问题。“品牌的创建和维护需要资金,而且很大意义上创建和维护品牌的成本要大于一般易,品牌必须要同时能够增加销售或者降低经营成本。如果一个品牌在创立过程中或者在维持顾客关系过程中,试图把自己的主要追求或者多余成本转嫁到顾客身上,那么,最终结果只能是失去顾客。”反之,品牌创建与维护过程中产生的资金缺口如果不转嫁消费者而由企业一力承担,必然增加企业运营成本,也并非长久之计。由此寻找品牌维护新工具,新资金来源成为品牌资产管理中必须关注的两大问题,整合营销观念恰恰能为问题解决提供全新思路。

二、在品牌维护中适用整合营销理念

整合营销是以整合企业内部外部的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中心,重组企业行为和市场行为,并通过综合协调地使用各种形式的传播方式,以实现企业最大目标和顾客最大价值。这种全新的营销理念依然强调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企业最大目标与顾客最大价值,其与传统营销观念相异之处在于营销工具与保证手段的变异。整合营销理念下企业可动用的营销工具已超越广告、营业推广、人员推销、销售渠道四大常规工具,依赖于企业内外部多种资源及资源综合使用发挥的协同效力。与此同时,整合营销又融合1993年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米歇尔哈默和咨询家杰姆斯・钱贝提出的企业再造理论,提出重组企业行为与市场行为以保证资源协同使用发挥应有效力,换言之整合营销观念下“企业可以再造,企业的营销过程也可以进行重新组合与再造。”由此在吸取多方理论基础上整合营销应运而生。

在品牌创建与维护中适用整合营销理念既可以减少企业为建立品牌、维护品牌进行的资金投入,又可以克服传统品牌塑造工具效力不敷使用的难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整合营销观念下品牌维护中产生的资金缺口可通过资源整合行动解决。一方面可以审查企业内外已发生或将发生的一些活动,利用这些必然开展的活动维护品牌,这样既可以进行品牌维护,又可以不发生费用或少发生费用。例如,可口可乐公司把酷儿卡通形象印在酷儿系列产品包装上非常醒目的位置,在持续销售的过程中提升酷儿知名度,既提升品牌价值又没有产生品牌维护费用。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让品牌维护活动兼具销售功能,自行产生品牌维护活动必须的资金。比如为让消费者了解更多的产品益处,在其心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电视广告有时会延长1分钟~2分钟,此时如果在电视广告中顺便告诉消费者免费购物电话,让品牌广告兼具电视购物广告功能,就能够用广告产生的直接销售金额抵充广告活动延时增加的成本,有效避开资金不足问题。

整合营销观念引入后还可以解决传统品牌塑造工具效力减弱问题。譬如常规工具在品质认定方面效力趋向削弱,引入整合营销理念后可以在企业非传播活动中创造替代指示器帮助顾客确认品牌质量,完成品牌维护工作。多数顾客缺乏专业知识无法依靠技术指标直接评价品牌技术性能,常常转而求助替代指示器完成评价工作,他们在无法直接判断某种产品性能时可能依据对产品销售商店的印象评价产品,此时商店就充当了替代指示器。但有时顾客可能无法找到现成的替代指示器,不能确认品牌质量,这既妨害消费者认同品牌质量,又不利于品牌忠诚度形成。常规工具对此情形常常束手无策,它们只能向顾客宣传既有替代指示器无法为顾客创造替代指示器,而企业其他活动则可能创造替代指示器,帮助顾客迅速认定品牌质量。又如在不大量增加资金的前提下通过广告提高产品知名度所需时间越来越长,而企业并购活动运用得当则可迅速提升知名度。

三、整合营销在品牌维护中的应用思路

1.以顾客为导向整合资源维护品牌

以顾客为导向整合资源维护品牌,即在品牌维护过程中根据消费者需要或顺应消费者心态重组企业内外部活动,使原来的单项职能活动担负起包括品牌维护在内的多项职能或者让多项职能活动协同发力,确保企业既能维护品牌资产又能保持或提升顾客价值。

以顾客为导向强调在品牌维护过程中须以消费者为中心,满足消费者需要或顺应消费者心态,确保企业维护品牌资产的同时,也能提升顾客价值或者至少没有降低顾客价值。整合营销观念下品牌维护必以顾客为导向,这是整合营销题中应有之义,整合营销从没有背离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如果品牌资产维护会损害顾客价值,品牌资产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必然降低。

以整合资源为手段拓展品牌资产维护工具,能够避开仅使用传统工具带来的维护力度不够与资金短缺问题。这些被整合的资源可以仅是营销传播领域中的资源,也可以是营销领域中的资源,更可以是超越营销领域的企业资源,还可以是企业外部资源。它们既可以是静态的人、财、物力等生产要素,也可以是包括营销活动在内的企业一切运营活动,或者是企业外部与企业相关的某种活动或事件。只要这些资源能够帮助企业维护品牌资产的某个方面,即成为品牌维护中可动用工具。

实践中有很多企业使用整合工具强化品牌资产收益颇丰。奔驰用新产品开发为自己赋予时兴、活跃的新形象。它推出以“奔驰”命名的山地车,主要原因就是山地车有一种“时兴、活跃的形象”,奔驰的一名营销人员指出奔驰希望“吸引数量更多,范围更广、年纪更轻的消费者”。年轻人逐步熟悉甚至喜爱奔驰牌山地车的过程就是山地车形象扩展到奔驰品牌上的过程,奔驰品牌新联想由此建立。这种做法巧妙利用年轻人固有心理,既丰富奔驰形象又可产生销售利润自行解决品牌维护资金。

欧莱雅集团并购羽西、小护士获取中国消费者对其品质的认可。欧莱雅在中国市场上原本知名度不高,旗下只有美宝莲一个大众知名品牌,而且多数消费者也不知道美宝莲由欧莱雅集团生产。并购事件后,欧莱雅借由各种媒体大力宣传这两次并购事件以及集团与美宝莲的关系,巧妙利用中国消费者好事不过三的心理,认为一家拥有三个好品牌的公司不可能不是好公司,使消费者在知道欧莱雅的同时认可其质量,强化了在中国的市场地位。欧莱雅整合公司战略活动与营销传播活动证明产品质量,既节约维护费用又大大缩短了品质认证时间。

哈雷・戴维利用消费者自发行为维护知名度与联想度。哈雷・戴维森摩托车是其顾客追求向往的生活方式而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哈雷・戴维森顾客在追求自己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中大量使用哈雷・戴维森摩托。哈雷・戴维森拥有“高雅猪娃”、“逍遥骑士”等极具代表性的“哈雷・戴维森迷”受众群体。每逢节假日,“高雅猪娃”们就会成群结队涌上公路,用哈雷的风驰电掣“扫荡”一切。除了这种张扬个性的聚众驾驶外,他们还举办慈善性经济比赛,以求为社会福利事业添砖加瓦。哈雷・戴维森顾客自我实现活动对哈雷・戴维森品牌的贡献是任何传统工具无法比拟的,既不占用企业资源又广泛持久。

2.建立品牌全程维护机制

建立品牌全程维护机制即培养整合资源维护品牌的观念与习惯并制度化行之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如果品牌维护相关人士缺乏整合资源维护品牌的意识显然不可能在品牌维护过程中长期实施资源整合行为,偶尔进行资源整合对解决品牌维护过程中长期出现的资金问题与效力有限问题意义不大。意识不能转化为习惯则可能忽略一些可能实施的资源整合,毕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反之,如果企业各项活动的负责人能够培养出一种随时随地准备进行资源整合的意识,养成随时用资源整合观念审查企业内外各项活动的习惯,才能真正解决资金问题与效力有限问题。

培养整合资源维护品牌的观念与习惯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培养在非传播运作活动中,考虑品牌传播需要的观念与习惯;二是培养在品牌传播活动中考虑非传播活动需要的观念与习惯。

培养在非品牌传播活动中考虑品牌传播需要的观念与习惯指培养预先审查企业各项运作活动,找出那些可能对品牌传播活动产生影响的企业活动,同时按照活动本身的需要以及品牌传播的需要设计这些活动的观念与习惯。 如前所述欧莱雅早在思考公司战略发展方向时虑及后期品牌维护问题,把品牌质量认证需要并入公司发展规划中,最终以并购知名品牌的做法取资建厂的常规发展决策。

培养在品牌传播活动中考虑非传播活动需要的观念与习惯则指品牌传播部门负责人应养成预先审查企业传播活动,找出那些可能对企业非品牌传播活动产生影响的品牌传播活动,同时按照传播活动本身的需要及受其影响的非传播活动的需要设计活动方式与内容的观念与习惯。

家乐福超市重庆金观音店在这方面也颇有心得。超市为维持较高知名度与联想度一直开设免费购物班车,表面上这种做法消耗企业资金,其实不然。免费购物班车也给超市开辟了新客源,这部分顾客在超市购物产生的利润可冲抵了为扩大知名度与联想度开设免费购物班车占用的资金,从而为家乐福十年来一直坚持开设免费购物班车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制度化行之有效的资源整合方式指使各相关部门分担品牌维护职责并以制度化固化,即明确各部门担负有资源整合的责任并且把是否积极开展或配合他部门资源整合活动作为考察该部门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并把这种责任分担形式用规章制度予以规范,同时把某些部门间经常出现的相同资源整合活动以制度方式固化设置专人专职负责该项活动。首先,这可以使品牌管理跨越部门障碍让各部门积极参与到品牌维护活动之中。如果各部门只承担本部门职责,整合行为产生的效益就不能成为考核该部门工作绩效的依据,那么即使资源整合行为对企业整体有利,但对具体部门而言只是加重该部门负担,长此以往各部门必怠于履行资源整合职责。其次,以制度形式固化职责分担情况以及经常出现的资源整合活动有利于整合活动有效进行也可避免因人员流动或人动使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废止。广州奥的斯电梯公司考虑到客户通常不会贸然订购电梯,产生购买意向后通常会参观工厂确认电梯质量,为帮助客户迅速确认电梯品质,在建厂之初即购买了一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电脑夹具,(在其购买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全世界只有两台电脑夹具,另一台在OTIS集团德国工厂),据说工人每安装一个螺钉是否合乎标准都可以由与夹具相连的电脑中事先设定的参数检验,以此保证并证明广州OTIS在中国组装的电梯质量与其进口电梯质量一样好。为保证整合行为发挥应有效力,带客户参观电脑夹具已演变成一项制度化的例行活动。每位销售初入广奥在培训时都会被告知应尽量说服顾客参观工厂,在工厂中则有专人负责接待来厂参观的顾客,引导他们参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是电脑夹具的观赏与介绍。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中应开展资源整合活动已经超越观念演变成企业员工日常工作内容与行为规范,能够长期为企业品牌资产管理活动提供强大支持。

3.以企业品牌维护需要为启动契机

品牌维护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需要是资源整合机制的启动点。品牌维护工作虽然需要经常进行但并非在企业运作的每一时点都应整合资源,通常情况下企业内外部与品牌维护无直接关系的活动应该任其按照既定的规律按部就班进行。但是一旦需要品牌维护就应把上述运作与品牌维护工作结合起来,使其共同为品牌维护效力。比如说,在没有顾客参观时广奥电梯夹具就仅仅是一台能够有效控制组装电梯质量的设备,与工厂中的其他设备一样是电梯组装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工具。 在有顾客参观时这台设备才担负品牌维护功能,强化他们对广奥电梯质量的信心。企业在品牌维护的过程中应该善于利用企业内外已经发生或者即将发生的各种活动(资源),但也不必把所有这些活动都纳入品牌维护的日常工作,相反应该在必须时才启动资源整合机制。

参考文献:

[1]大卫・爱格:品牌资产管理[M].丁恒,武齐译. 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4.15~16

[2]陈颐:AC尼尔森调查:在中国建立品牌忠诚度路还很长[N].经济日报,2004~05~21

[3]李燕京:四大类家电中外品牌差异不大[N].中国消费者报,2007~04~09

[4]卫军英: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与实务[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17

[5]吴浴阳:整合营销木桶理论与相对竞争优势[J].化工管理,2006,(2):73

[6]欧阳鑫陈济东:整合营销初探[J].特区经济,2004,(11):231

消费者资产管理范文6

一、以安全生产工作为中心,创建平安市场

2014年度公司将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工作,狠抓、常抓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市场、楼宇电梯、消防设备、排水设备、供电设备、高压电房、低压电房、排气扇、风扇、灯箱、经营户使用的冰箱、冰柜等电器功率、高空悬挂物、大棚市场综合安全性能,市场地基下陷、墙体开裂、地面返潮湿滑、乱拉电线、乱接水管、经营户烧水做饭、市场明火、节日祭奠烧纸、烧香、暴雨、台风、等滋生的安全隐患,各市场办根据实际情况严格划分责任区,落实责任人,要做到每日必查安全,查出隐患必须整改到位,重大安全隐患第一时间向公司汇报,同时落实安全责任登记备案,档案管理制度。公司职能部门及市场检查组要不定期对市场安全工作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各市场安全无事故,把创建平安市场工作落到实处。

二、以制度建设工作为抓手,打造效能市场

(一)建立五项市场管理工作制度

1、建立10项目标100分责任常效管理工作制度

公司针对市场安全生产、内外环境卫生、车辆停放秩序、市场设施保养工程维修,固定资产管理、费用收取(摊位费收取、卫生费收取、水电费收取、零摊位费收取)、市场矛盾调解、文明创建迎检、市场经营户外溢、市场人员作风建设10项目标管理,公司与各市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并与年终市场考核挂钩。

2、建立市场责任人与区域责任相结合的市场管理制度

公司目前管辖有16个国有市场,根据市场管理人员具体情况进行责任区域划分,市场均实行主任负责制,责任区域由具体责任人负责,市场主任对市场负总责,是市场第一责任人,扎实推进市场管理责任主体和区域具体责任人相结合的市场管理机制。

3、建立每周市场检查和月考核排名检查考核工作制度

公司已设立市场检查科,由检查科牵头,市场部、工程部、资产管理部人员参加,每周不定时对16个市场和楼宇物业公司进行综合检查,四周得分作为月考核排名的依据,以此提高各市场争先进位意识。

4、建立菜市场劳务服务外包工作管理机制

公司为避免与保安、保洁人员产生劳务责任纠纷,今年继续将市场的保安、及垃圾外运工作范畴作为服务外包的内容。公司市场检查科和各市场管理办公室严格按照菜市场劳务服务外包工作方案,考核细则对保洁公司或物业公司进行不定时考核。平时考核情况作为公司对保洁或物业公司年度考评进行挂钩。

5、建立绩效、安全奖金扣除制度

绩效奖金与市场月考核及文明创建工作紧密结合,根据月考核得分和文明创建扣分、安全情况据实发放月绩效、安全奖金。

(二)落实四项工作管理措施

1、落实财务管理审批工作措施

一是加强公司财务票据的管理,按照财务规定严格执行领票、消票、登记、核查、票根管理归档等管理制度,严防票据管理不善出现漏洞;二是严格执行财务分类把关审批制度。公司根据工作实际分为市场财务开支审批、楼宇财务开支审批、文化产业财务开支审批类别,各类审批按照经手人、证明人、分管领导、总经理审批流程层层把关,确保每一类每一项开支的真实性,严防虚报冒领等漏洞;三是落实市场、楼宇财务财务人员培训制度。提高公司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四是强化公司财务人员管理工作。确保公司财务工作正常、高效开展;五是落实财务管理检查制度。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到位,以免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

2、落实工程建设维修管理工作措施

一是工程招标工作严格按照市、区有关规定,确保程序合法,以达到控制建设工期、确保工程质量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二是强化市场改造设计图审工作。按照市场需求做到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力求按图施工,防止篡改图纸致使工程增项超标现象发生。三是确保市场改造工程招标造价精准。工程造价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据实造价,确保无增项、无漏项、不缺项。四是维修工程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工程维修审批程序进行,严防先斩后奏。工程部人员根据市场楼宇维修报告,必须到现场勘察后据实报批。五是强化工程现场监督管理工作。公司将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工程监督管理培训工作,加大工程现场的监督管理工作,盯牢隐蔽工程施工过程,防止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确保工程建设及维修质量。

3、完善菜市场摊位门面管理工作措施

一是完善菜市场摊位门面的管理制度;二是完善修订菜市场摊位门面承租合同;三是完善摊位门面上浮价位的报批备案工作;四是制定完善免租或减租的规章制度;五是制定摊位门面的解约和续租管理办法。六是完善摊位门面的出租率的核查、统计制度。

4、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措施

目前,公司管理的固定资产有闲置的市场、沿街门面、为了该资产保值增值,公司将完善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措施,通过市场评估、公开招租、招标等措施以确保固定资产增值和公司利益最大化。

三、以市场经管工作为平台,打造服务市场

公司为了打造服务性菜市场,要不断的完善服务措施,首先要强化市场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认真履行市场负责人职责和市场管理人员行为守则,恪守首问负责制,热情接待和对待每一个消费者和经营户,积极为他们排忧解难。二是要为消费者和经营者提供宽敞、明亮、洁净的消费和经营场所,各市场要严格落实市场卫生管理制度、做好摊前“三包”工作。三是市场要设立公平秤,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止缺斤短两行为的发生。四是认真履行市场值班制度,及时开门关门确保经营者货物安全。五是发挥市场电子显示屏的作用,及时为消费者和经营户提供安全温馨提示和天气预报等信息。六是及时维修市场设备,以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物和经营户正常经营。七是发挥市场保安作用,积极热情的引导消费者和经营户停放各类车辆。真正把菜市场服务性窗口工作落到实处。

四、以文明创建工作为契机,创建文明市场

公司紧密结合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之机遇,抓实创建文明市场工作。

(一)市场设施规范。各类硬件设施要以保证安全为前提,按照现代化要求,因地制宜地对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改善设施经营环境。

(二)服务管理规范。运用科学手段管理,使用统一规范的市场管理软件系统,建立经营者信誉档案库。市场设立消费者投诉调解机构,建立投诉记录档案。使用统一规范的合同示范文本,建立协议退出机制。

(三)经营行为规范。要奉守诚实守信的原则,开展“文明经营户”、“诚信经营户”等创建活动。保护知识产权,无销售假冒侵权伪劣商品。无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和哄抬物价的行为,无不正当竞争行为,无欺诈行为。

(四)责任制度规范。设立市场管规范理机构,建立健全各项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经营者管理档案。

(五)安全工作规范。市场设立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安全工作,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培训,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处理。市场无扰民及堵塞交通现象。

(六)卫生环保规范。市场配备专职保洁人员,经营摊位整齐干净,有统一密闭式垃圾容器。市场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周边环境良好。

五、以“菜篮子”工程为要求,打造民生市场

一是要紧紧围绕国家农业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指导规划(2012—2015)年总体思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菜篮子”工程建设步入生产稳定发展、产销衔接顺畅、质量安全可靠、市场波动可控、使“菜篮子”工程为保障居民消费提供良好公共服务、市民得到实惠的可持续发展轨道。二是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加大农产品质量的检测、监控,杜绝伪劣、“三无”产品在市场流通,以免危害消费者利益和居民生命安全。三是在国家统筹规划下,积极配合政府开展“菜篮子”工程建设。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加大对“菜篮子”工程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为“菜篮子”产品生产稳定发展和保障居民消费提供良好公共服务环境。四是以菜市场终端销售为平台、以保障民生为导向,以增强社会效益为主、以盈利为副,坚持收取平价摊位费,真正把民生工程落到实处,打造取信于民的民生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