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效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资产管理效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资产管理效能

资产管理效能范文1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管理 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

当今,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固定资产流失相当严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企业重物态,不重币态,导致企业的价值流失。

事业单位里的固定资产都由拨付性所定,在企业会计核算中,以当年批准的实际支出作为费用,直接冲销了财政拨款,所以,很多事业单位只重视实物形态,并不注意货币形态,导致了事业单位价值上的流失。

(二)大部分企业存在着部分帐外资产。

因为预算外资金的不断扩大,让事业单位有了财务的自,购置固定资产的主要资金也不再需要国家拨款,这部分资金没有记录,所以没法控制,便形成了帐外资产。

(三)资产物随人走。

因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不严格,导致账款与实际情况不符,个别财务管理部门甚至还出现了资金流失的情况。特别是一些价格比较便宜的工具、仪器等,不计提折旧,直接核销,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登记入账,导致了资金的大量流失。

二、固定资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现在,虽然很多事业单位在不断完善和规范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够。

有些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的管理认识不够,单位领导只重视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来购置固定资产,并不重视管理,导致了重购置、轻管理等现象的发生。有些单位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为了满足暂时需要,随意乱采购,使部分固定资金闲置,大大降低了资金使用率,造成资金流失十分严重,导致了极大浪费。

(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1、固定资产的资产购置和使用制度不健全,在购置固定资产时,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

2、对固定资产的处置不健全,长期被个人占用,随意出租、变卖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的管理人没有明确制度,对事业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报告,不处理。

三、加强固定资产的方法和手段

(一)提高资产管理的认识。

先要通过国家有关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和制度,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管理机制,建立固定资产网络。事业单位要重视固定资产的购置,更要注重固定资产在使用以及价值上的管理,要使固定资产的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出它的价值。

(二)要建立一个固定资产的管理制度。

要规范使用、处置等各方面的程序,并对其建立相关制度。在购置上,要以资源共享、合理分配、节约增效为中心,做好各项工作,对资金较多的资产购置要写出报告,并进行分析,事业单位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固定资产配置标准,配备有标准可以。

(三)事业单位要建立起健全的责任机制。

事业单位的负责人、财务部门和各管理部门应该相互配合,由负责人负责主要的责任,对个人管理的资产落实到实处,并且定期的检查责任执行情况。还要建立奖惩机制,把单位的年终考核和资产管理相结合,资产发挥了应有效用的应该给予奖励,对造成资产闲置的人员就要进行处罚,做到奖罚明确,使固定资产的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要不断加强事业单位的管理制度

(一)提高管理认识。

要结合科学发展活动,大力提高领导干部和财务人员自身的法律意识,强化法制观念,严格按照国家经济法律的相关规定,将财务薄登记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要经常检查事业单位有效地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

(二)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一个良好的管理分不开合理的制度为支撑,固定资产的管理方针同样如此。当事业单位在完成自身职能的同时,要严格的按照国家的规定,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根据市场经济所需,建立固定资产的购置、验收以及使用等制度,兑现奖惩制度,将责任追究制度不断完善。在日常中加强监管力度,落实好管理责任,逐渐将资产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不断推进资产管理信息化。

假如没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就不会有固定资产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的信息化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要借鉴国外优秀的管理理念,从深度以及广度入手,推进固定资产的管理信息化,对固定资产错综复杂的业务作出灵敏的反映,要实现事业单位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固定资产可以帮助各部门之间进行自我监督,降低了事业单位总部的监控难度。

(四)要重视单位的盘点工作。

根据相关规定,固定资产要在年末进行一次总盘点,用来查实固定资产的账面结存是否相符,固定资产的使用、维修等情况是否正常。使得单位负责人对固定资产有一个清晰正确的认识,对发现的遗留问题要及时作出纠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参考文献:

[1]杜丽颖.新时期如何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4):51.

[2]周锡麟.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事业财会,2007,(4):69-70.

资产管理效能范文2

关键词:盈利能力,资产管理服务,技术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许多重工业企业面临着产能过剩,以及原材料、能源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的挑战。此外,还面临着技术更新、提高能效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压力。这些企业要实现在提高盈利能力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目标,其关键途径之一是提高设备的可用性和能效,减少维护成本和损失。

斯凯孚(SKF)中国的解决方案

SKF拥有数百年的制造经验和旋转机械可靠性方面的知识,具有加工行业的维护咨询方面广泛的专业知识,加上其在轴承和状态监测技术上的领先地位,SKF为中国的客户提供一系列完整的资产维护管理服务。SKF的资产管理服务集中在维护策略、作业识别、控制、执行和优化。

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产量需求,一家中国铝材加工厂最近委托SKF中国采用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CMMS),为其可靠性项目提供支持,要求SKF中国实施包括维护策略评估、备件优化在内的全面的资产管理计划,并引入“资产性能管理系统”来定义和控制“关键性能指标”。通过此项目,该加工厂的机器可靠性提高了4.5%,总停机时间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2.6%。此外,生产每吨产品所需的维护成本降低了5%。

在另一个案例中,一家中国热电厂委托SKF采用“企业资产管理”系统将资产管理计算机化。资产管理程序和系统的改进使该发电厂受益良多,一系列有关现代资产管理原理和技术的培训提升了员工竞争力,该项目为发电厂资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并非所有的解决方案都需要实施完整的资产管理项目。SKF的服务是模块化的,每一模块可以独立实施,比如在最近的另一个案例中,SKF接到一家大型炼油厂的订单,签署并执行“备件优化合同”。其目标是实施某项系统,以降低库存,同时以充足的备件有效支持维护活动。实施该系统后,所用资本减少、备件规划的工时降低、备件可用性得以改善,并且员工得到良好培训, 该炼油厂从中受益颇多。

能效

SKF技术有助于客户实施节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例如超低摩擦轴承、无需附加的永久性密封轴承单元、环保剂和系统,以及致力于降低能耗的一系列服务。SKF客户需求分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CNA– ES) 是一项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网络环境的工厂评估工具,可用于检查具有提高能效空间的运营领域。该工具将提供详细报告,重点说明可改进能效的领域,并显示SKF如何节能和改善环境,确保当前和将来的可持续性运营。具有代表性的是,SKF可以利用其技术有效减少由于压缩空气和电动机的低效率带来的损耗。

SKF中国是采矿业中的节能先锋,致力于推广用于输送机的节能轴承。每公里的陆路输送机通常安装有多达6000个轴承,而利用SKF的E2能效型球轴承可以实现大幅节能,SKF中国目前已完成了许多的输送机项目。最近的一家煤矿企业的案例中,SKF在5年里实现价值超过一百万人民币的节能。

此外,SKF可以提供托辊声音监测器,检测出现故障的托辊。它可检测故障托辊发出的声音,并向操作人员发出警告。

SKF的托辊声音监测器

轴承修复节约成本并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

SKF的轴承修复计划为最终用户显著地节约了成本,同时不影响轴承的可靠性。在一家当地钢厂中,SKF中国在过去三年中已经为其成功节约两千万人民币。此外,轴承修复对环境具有积极影响,因为修复旧轴承与制造新轴承相比,能够实现大幅节能。

结论

资产管理效能范文3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医院的各级领导务必树立钱物同值的思想,像重视医疗创收、业务管理一样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给予大力支持。医院党委要把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纳入党委议事日程,作为经常性工作来抓。要充分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固定资产管理的重大意义,提高广大医护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加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业务量相当繁重的工作,医院领导要为财务、医疗、器材等部门配备必要的专业资产管理人员,只能专职而不能兼顾,并明确责、权、利,以便对全院资产进行全方位的管理。

二、强化核算、规范操作

核算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基础不打牢,其他就无从谈起。要加大资产管理力度,对固定资产从购买前论证到处置每一个环节都要规范操作。购入资产时,特别是大型设备购入、大项工程立项必须经充分论证后报院党委研究确定,开支严格按批准的预算执行,否则财务部门不得办理报销和资产入账。对资产的报废、调出等要凭领导的审批单方可办理,财务部门也要及时调整账目,做到资产账上有登记,件件有人管理,以使各使用部门对项目、设备的需求有效地进行自我约束,要避免上了项目没有产出,进了设备没有效益的现象。医院要成立以院领导、医疗科、器材科、财务科等有关人员组成的清查小组,定期组织检查,对资产自下而上以物对账,自上而下以账对物进行清查,确保医院资产安全与完整。

三、建章立制、有章可循

制度化管理是搞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手段。要管好用好固定资产,首先要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完善资产核算体系,对资产的购入、交付使用、维修改良、折旧、报废等方面都要制定相应的核算管理办法,如预算管理制度、处置审批制度等。其次要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各医院应该结合自己的实际,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包含项目申报制度、审批论证制度、报告制度、验收制度、定期保养制度、责任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再次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把实物资产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单位和个人,与科室的年终评优,个人的奖金、评功结合起来,增强单位和个人对资产管理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医院财务各部门可以制定资产考评标准对各部门、科室的资产管理使用综合情况进行考评。通过考评掌握各部门、科室资产的管理情况,及时向院通报考评情况,奖优罚劣,确保管好用好实物资产。

资产管理效能范文4

关键词:固定资产;提高;创效能力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2

固定资产作为企业持续生产和经营的重要资源,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在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提高竞争力、拓展业务空间、保证企业持续科学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优化存量资产,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益,实现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的最大化是当前资产管理的重点所在。

下面就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矛盾、问题,以及如何强化固定资产精细化管理,提高固定资产创效能力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和建议。

一、固定资产管理概述

1.固定资产的概述

(1)固定资产属于有形资产,具有实物形态。如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工具等;(2)固定资产是指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也就是说企业持有固定资产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出售;(3)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即固定资产的耐用年限至少超过一年或大于一年的生产经营周期,且最终要废弃或重置。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超过一年这一特征,将其与流动资产区别开来;(4)固定资产的单位价值较高。这一特征表明,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存货区别开来。

2.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

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是指对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经营和使用,对固定资产进行的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固定资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要确保企业资产安全、完整,维护公司利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按照资产全寿命周期的管理理念,固定资产管理业务是从形成资产的源头开始到资产退出企业为止,分为前期管理、中期(运营期间)管理和后期管理。

具体业务包括:(1)产权管理;(2)装备计划管理;(3)设备管理;(4)资产取得与转资管理;(5)资产后续支出管理;(6)资产调剂与调拨;(7)资产租赁;(8)资产评估;(9)资产实物核算;(10)资产减值准备测算;(11)资产报废与处置;(12)信息化管理;(13)资产监督管理和资产管理绩效考核。

二、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易存在的问题

1.资产管理观念淡薄,管理粗放

部分企业对资产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对资产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资产管理工作中存在任务不明确、职责不清、管理制度缺乏整体设计,制度不统一,执行乏力,监管意识淡薄、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存在“重取得,轻流动,重占有,轻效益”的陈旧观念,缺乏资产运营意识、全局观念,管理粗放。

2.固定资产投资过程管理简化,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基本不参与投资决策,造成资产设备选型、维护维修脱节,增加资本化转资难度。

一是投资项目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估,部分项目投资方向不合理、效益不佳;

二是资产设备部门基本不参与投资项目决策,无法对资产设备的可靠性、维修性、维修作业指导、维修管理方式、易损备件一揽子定货提出要求和可行性分析,无法指导区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界限,无法指导、协调资产设备转资验收和审查,造成日后资产设备转资、运行、维护等问题较多,增大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3.轻视资产设备维修保养工作,造成拼资产设备、毁损、提前报废等短期行为严重,造成了企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4.固定资产使用环节、变动环节管理责任不明确,缺乏资产的使用分析,导致资产未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5.资产管理与控制相对薄弱

部分单位资产管理与控制工作比较薄弱,内部控制制度与程序不健全,执行不严,导致资产管理水平低下,效率不高,存在资产流失现象。

6.资产数据库数据质量不高,维护工作滞后

普遍存在资产数据质量不高,一是资产分类错误较多,会造成折旧差异,影响财务结果;二是资产打包按整体基建项目录入,明细资产不单独列示,造成账实不符;三是资产数据维护不规范,内容混乱,不按标准填写,影响资产数据使用。

7.资产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队伍建设不能满足资产管理需要。

三、改进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针对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现阶段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资产管理:

(一)强化资产精细管理,树立资产全寿命周期、全过程管理理念,追求资产运营高效益、高效率

强化资产精细管理,提高资产运营效益,为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物资支撑,应进一步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以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线,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思考问题,牢固树立“全员、全过程、全成本的“三全”管理理念。全员管理,就是广大资产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都要做到立足岗位“人人出手过得硬”;全过程管理,就是加强从规划、采购、使用、维护、直至更新报废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全成本管理,就是以固定资产一生为对象,追求固定资产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不断提高资产设备经济效益。

资产管理效能范文5

摘 要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1、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管理。2、加强固定资产日常财务核算管理。3、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和效益审计。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实物资产管理系、财务核算体系等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效监督,才能克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能。

关键词 固定资产采购管理和审计 财务核算 有效监督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包括国家拨给事业单位的资产,事业单位按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政府分级监管,单位占有、使用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当遵循的原则:1、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推行实物费用定额制度,促进事业资产整合与共享共用。2、坚持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 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采购管理

首先,固定资产的采购预算没有真正起到制约事业单位按预算采购的作用。尽管国库集中支付已经在事业单位中实施,单位固定资产采购方面管理不规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的现象:有的没有严格按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进行采购;有的没有按采购限额规定的标准执行;甚至有的单位办公设备自行购置,未通过政府采购中心集中采购,也无相应的报批手续。此外盲目扩大资产规模也已经成为事业单位发展中的通病,而财政部分在预算拨付后未能继续跟踪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和处置情况,导致原本最为有力的外部监督力量效果不显著。建议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固定资产政府采购制度,同时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资产采购必须以经财政部门批准的综合预算为依据,未纳入综合预算的固定资产,不得随意采购,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范围内的资产采购,单位应采用竞标形式采购,对于财政资金购置资产,要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法》的相关条款,确保公开、公正、公平交易,杜绝违法行为。

二、加强会计核算与监督,改革现有的固定资产核算制度

1、固定资产必须确立“钱物分离、互相牵制、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原则,建立健全的三帐一卡制度,即财务科负责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总务科负责二级明细分类账,管理固定资产实物,使用科室负责建卡,指定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的使用和保管。

2、对于调拨转入的固定资产要根据调拨价或参考市场价及时入账,单位对固定资产定期进行实地盘点清查,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应及时查明原因报经批准后及时进行账务处理,做到帐帐相符、帐卡相符、帐实相符。

3、事业单位在处置固定资产时应当严格遵循“先审批后处置”的原则,不得擅自处置固定资产。使用部门提出报废申请,交由资产管理部门审核、汇总,根据金额报由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利用固定资产进行出租、出借、对外投资时,要做好登记、监控工作,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对外投资、出租收益要确保及时、准确入账。

4、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内部控度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的购进、交付使用、调拨、清查、登记等相关手续,建立资产共享共用制度,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5、改革现有会计制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按照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不提折旧,造成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虚高、帐实不符,应参照企业会计制度,试行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并设置“累计折旧”科目,列于事业单位资产负债表中,与固定资产科目递减后反应固定资产净额,从而直接明了的反应固定资产实有数额,避免造成帐实不符、帐卡不符。

三、加强对固定资产采购和效益审计

行政事业单位是非物资生产部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由国家财政拨款,长期以来存在固定资产管理不受重视、账目不清、财产家底不清、制度不健全、损失浪费严重的现象。首先,要加强采购规模的审计。主要是细化预算,强化预算约束,减少资金流通环节,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是固定资产使用效率的审计。审计时要计算各类固定资产内的比例关系,检查未使用固定资产、不需用固定资产的数量及其各占固定资产总额的比重,从而分析固定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最后,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离任审计。审计部门在对单位领导干部的离任审计时,应对单位固定资产的增减情况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使领导真正承担起固定资产的管理责任。通过审计,一方面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 ,解决当前国家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 ,为财政部门制定新预算提供依据,提高政府采购预算的合理性。

总之,要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强化资产管理观念,树立资产效益意识。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应该与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体系、实物资产管理系、财务核算体系等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加强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有效监督,才能克服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防止盲目投资和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能,让资产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资产管理效能范文6

管理主体不明确高校资产使用档案管理主体问题在许多高校也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虽对全校的所有档案具有管理和指导义务,但由于学校档案内容较庞杂,资产使用档案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不太可能承担直接的管理责任;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往往将主要职责放在规范采购、合理配置资产,加强资产监控与安全管理上,认为自已不是资产使用档案的直接产生者,不太愿意全面承担起资产使用档案的管理任务;教务部门虽有对各种教学仪器的使用加强管理的便利,但无法对其它资产的使用档案进行管理,也不太可能独立承担资产使用档案管理任务;各个实验(训)室管理人员,一般只负责本室设备的使用登记工作,更无法全面负责资产使用档案的建设工作。主体的不明确,直接造成资产使用档案管理的无序化和管理水平的低下。管理对象不清晰作为一种类型的档案管理,应首先解决管理什么的问题。

目前,高校资产使用档案还存在着管理对象不清晰的问题。一是内涵不清晰。对某件资产而言,涉及保管者、操作者、操作量、操作效果、故障维修、生产效益等诸多因素,到底应将哪些纳入记录范围,缺乏明确规定。二是外延不清。高校资产有实验实训设备、行政办公设备等多种类型,哪些应建资产使用档案,没有明确规定,目前重点建设的实验(训)室资产使用档案不应是其全部外延。三是建档单元不清晰。是以设备为单位还是以实验(训)室为单位建立资产使用档案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显然,以前者为单位能清晰地看到某一设备的使用效益,但在操作中可能过于烦琐,难以执行,以后者为单位,又过于庞杂,不利于深入分析资产的使用效能,如何处理二者的矛盾需要进一步研究。档案信息利用不充分现有的资产使用档案主要是以实验(训)室为单位的资产使用登记档案。除在一年一度的国家实验(训)数据统计和学校职能部门组织的教学相关检查中有所运用外,还缺少一个档案信息的系统收集、整理和分析利用机制。实际上,除上述作用外,借助资产使用档案,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某一资产的使用状态。通过分析某一类资产、某一单位资产的使用效能,可为学校制订资产调配计划,挖掘资产使用价值,调整资产管理制度提供依据,在提升资产使用效能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管理队伍、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是影响档案建设与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高校资产使用档案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一个分支,同样要遵循档案管理的一般规律。我们要提高其建设和管理水平就应牢牢抓住这三个关节点,结合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实践规律以及现有的资产使用档案管理现状采取有力的对策与措施。打造专兼结合、分级负责的资产使用档案管理队伍高校资产层级管理、分散领用的特点决定资产使用档案的产生、管理同样具有层级性和分散性。一是该类档案产生于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使用部门,甚至于不同的设备单元;二是该类档案的管理工作也由不同部门的管理人员在各自的权限范围内完成。因此,高校资产使用档案的管理主体应是一支以国有资产档案管理员为主、各部门相关兼职人员为辅的专兼结合、分级负责的管理队伍。1.发挥学校资产档案管理员在资产使用档案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目前,高校一般都配有专职的资产档案管理人员。从职责来说,资产使用档案是资产档案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有责任、有义务承担其管理任务。从工作性质来看,学校资产档案管理员具备档案管理和资产管理两方面的知识,又了解全校资产管理的情況,有能力、有条件做好资产使用档案管理工作。学校应明确其主导作用,创造工作条件、调动其积极性,履行好职责。2.明确各级资产管理员、实验(训)室管理员和大型设备操作员相应的资产使用档案管理职责。这类人员直接接触本部门资产,了解相关资产的属性、功能和使用状态,其中大多数人同时还是资产使用情况的记录者,有条件做好这一工作。同时,做好本部门资产使用档案管理工作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因此,各部门应明确本部门资产管理、实验(训)室管理等人员的资产使用档案管理职责。3.合理分工,构建资产使用档案分级管理体系。尽管学校资产档案管理员、各部门的资产管理员、实验(训)室管理员都有义务做好资产使用档案管理工作,但由于他们所处的位置和履行的职责各不相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才能做到任务不推诿,工作对接无缝隙,制定内容全面、权责分明的资产使用档案管理制度制度建设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之一。

高校资产使用档案管理是一项常规性、持续性工作,涉及到的单位、人员、内容多,如果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明确管理标准,规范管理行为,很容易造成管理的无序性,导致管理水平低下。因此,各校应根据国家的档案法规和学校实际情况,制订适合于本校的资产使用档案管理制度。这一制度,不同学校的形式和体例可能不尽相同,但资产使用档案管理工作本身具有的规律性决定其最少要明确以下内容。一要明确管理主体,指定不同层级的管理人员及其职责;二要明确管理范围,即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明晰资产使用档案的收集和管理对象;三要明确管理规范,对不同性质资产使用档案的收集与整理时限、技术要求等作出明确规定;四要明确档案利用要求,对资产使用档案相关信息的分析、运用方法作出明确规定。当然,为促进这项工作,还应就资产使用档案的检查、评比等事事项作出必要说明。根据职责履行情况对相关人员进行奖惩也是本制度的内容之一。创新分级管理、集中报送的资产使用档案管理工作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甚至师生生活都离不开一定配置的资产,都会产生相应的资产使用档案。从这个意义上讲,资产使用档案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项涉及全局、人人有责的工作,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分级领导机制。资产使用档案虽然只是学校档案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但不应等同于一般性质的档案管理工作。学校层面应由分管档案工作的领导亲自主抓,学校档案馆(室)从业务上给予指导和支持,资产档案管理员直接负责全校的资产档案管理工作。各二级单位负责资产管理的领导应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对本单位的资产使用档案建设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各实验(训)中心主任要对本中心各实验(训)室的资产管理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和管理。二是建立自下而上的资产使用信息报送机制。高校资产使用档案的主要价值在于客观地描述资产使用状态和使用效益,为学校及时调整资产管理政策提供依据,这就要求建立分级统计、集中报送的资产使用信息报送机制。即实验(训)室管理员等基层管理人员负责将职责范围内的档案信息整理上报至各二级单位的资产管理员,经主管领导审核后报学校专职资产档案员进行汇总、分析和运用。

作者:刘春霞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