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出口商品经营方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出口商品经营方案范文1
【关键词】竞赛 日常 教学
2008年教育部等11部委联合举办了全国首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至此职业技能大赛开始受到各方关注。无论是各院校还是市、省、行业协会、部委乃至港澳台、国际协会组织都开始积极举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我国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展,尤其国家级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其对高等职业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挑战了传统的职业教育。
一、传统教学模式
传统的职业教育仍以教师为主,课堂理论教学加上简单的案例分析,最后以纸质试卷考试作为检验手段,至于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如何,不得而知。虽然也有很多关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但多着重于教学方法方面。
二、现有贸易类竞赛分析
目前省内众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都将技能竞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开展,但技能竞赛的方式尚停留在单证操作的单一方式上;主要由各大协会或学会来主办,由国家教育部主办的只有报关竞赛,此竞赛着重的是报关技能的考察;目前主流的赛事是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和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性技能竞赛,该比赛从2008年开始,目前已举办7届,其竞赛内容而言,包括单证填制和商务英语两大模块。通过笔试+上机,涉及到交易磋商、出口方案的设计,出口合同的签订,以及进出口单据的制作与审核。
三、技能竞赛与日常实践教学的融合
为了能将技能竞赛与市场实践教学进行充分融合,本院课程组教师经过多次讨论实践,决定将技能竞赛内容贯穿在日常实践教学中。我们以全国性技能竞赛为例进行融合。我们将整个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国际贸易流程及贸易准备、贸易洽谈、签订外贸合同、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模块一,国际贸易流程及贸易准备:在基本了解贸易流程的基础上,我们要求学生进行:出口商品选择以及选择依据分析、出口商品目标市场选择与依据分析、出口经营计划设计、出口商品宣传推广设计,最后形成出口商品经营方案。
模块二,贸易洽谈:业务谈判、商务英语应用、商务礼仪、能在谈判中综合应用国际贸易要素达到谈判目的。此处会涉及到很多专业的贸易知识,因此,我们采取“引导训练――支撑知识讲解――同步训练――自主学习”的方式逐个完成贸易术语、品质、数量、运输、保险、结算、不可抗力与检验等条款。
以价格条款为例,报价环节不仅仅涉及到一个价格术语,同时还有运费、保险费和相关的知识,所以我们在讲解贸易术语的环节中,穿插讲解运输和保险,最后形成一个总体的报价环节。最后,根据竞赛内容,我们指导学生进行外贸报价,填写出口成本核算表。
模块三、签订外贸合同。根据前一个谈判的结果,我们逐条拟定出口合同。
模块四、出口合同履行。根据竞赛方案,涉及两个方面内容审核信用证和办理出口业务手续,其中审核信用证一环是按照给定的资料审证、修改信用证并按需要打印,针对此部分内容,我们提供多个资料包括合同和信用证,要求学生进行信用证审核。至于办理出口业务手续,则要求:①按照业务程序填制订舱、投保、报检、报关、结汇等工作所需单据,②按照需要打印相关单据,③按照业务程序递交单据办理相关业务。此部分内容,全部在国际贸易综合实训软件上完成。软件要求必须有企业、船舶公司、银行、保险公司、税务部门和海关等贸易中涉及到的各类机构,并且各机构都能完成实际操作中涉及到的业务。
至此,整个课程结束。由于技能竞赛基本都是按照实际工作过程来进行,因此按照技能竞赛的要求来进行日常实践教学,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有的竞赛里就涉及到了展会的布置,由于时间的限制,我们就没有安排。关于截取哪些竞赛内容到日常实践中,主要根据《国贸实务》课程开课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来合理安排。
参考资料
[1]许晓东.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创新性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10).
[2]林木森,孙海燕.化工技能竞赛促进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J].职业教育,2012,(1).
[3]左杨.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创新探索[J].出国与就业,2010,(4).
[4]苏绠等.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三三二”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时代经贸,2007(79).
[5]陈卫华.《以技能竞赛推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为例》[J].职教论坛,2014,(7).
出口商品经营方案范文2
关键词:汇付;国际结算;融资;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144-02
1 汇付的概述
1.1 汇付的概念及性质
汇付是指付款人通过银行或其他途径主动将款项汇交收款人。它采用的是顺汇方法,即资金的流向与支付工具的传递方向相同。在国际贸易中,如采用汇付方式,则通常是由买方按约定的时间和条件,通过银行将货款汇交给卖方。卖方能否按时收回约定的款项,完全取决于买方的信誉。因此,汇付的性质为商业信用。
1.2 汇付的关系人
(1)汇款人。在进出易中,汇款人通常是进口方。
(2)收款人。在进出易中,收款人通常是出口方。
(3)汇出行。即指受汇款人的委托,汇出款项的银行,通常是进口地的银行。
(4)汇入行。受汇出行委托解付汇款的银行。又称解付行。在对外贸易中,通常是出口地的银行。汇入行与汇出行之间,事先订有协议,在协议规定的范围内,汇入行对汇出行承担解付汇款的义务。
(5)中间银行。当汇出行和汇入行之间没有业务往来关系时,在汇款中起“中转”和“桥梁”的作用。
1.3 汇付的分类:
从汇款形式上,由于使用结算工具的不同,汇付可以分为电汇、信汇和票汇三种方式。
(1)电汇是汇出行应收款人的申请,拍发加押电报或电传给汇入行,指示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汇款方式。汇出行和汇入行之间凭银行密押确认其电函的真伪。
(2)信汇是汇出行应汇款人的申请,将信汇委托书用航空信函寄给汇入行,授权解付一定金额给收款人的汇款方式。
(3)票汇是以银行即期汇票作为支付工具的汇款方式,即汇出行应汇款人的要求,开立以其分行或行为解付行的银行即期汇票,并将该汇票交给汇款人,由其自行寄给收款人或亲自交给收款人,最后由收款人凭票向付款行收款。
1.4 汇付的特点
(1)风险大。
汇付结算方式完全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结算方式。交易双方根据合同或经济事项预付货款或货到付款,预付货款进口商有收不到商品的风险;而货到付款则出口商有收不到货款的风险。
(2)资金负担不平衡。
对于货到付款的卖方或预付货款的买方来说,资金负担较重,整个交易过程中需要的资金,几乎全部由他们来提供。
(3)手续简便,费用少。
汇付的手续比较简单,银行的手续费用也较少。所以在国际贸易的预付货款及货款尾款结清上使用较多。
2 汇付方式在国际贸易方式中的应用
(1)货到付款。是在签署合同后,卖方在没有收到货款以前,先发货,买方收到货物后,再汇付货款的方法。这是一种有利于进口商,而不利于出口商的结算方式。进口商可以避免收货不着、货物短缺或货物质量不符合标准等交易风险。
(2)预付货款。
是在订货时汇付或交货前汇付货款,然后,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发给买方的一种结算方法,这种结算方式对出口商是十分有利的。此时买方承担的风险较大,资金占用周期较长。一般情况下,买方只有在与收款人有良好合作关系且对其充分信任,流动资金充足,货款项下货物行情看涨的情况下,才会愿意接受预付货款的条件。
(3)凭单付汇。
在预付货款的情况下,进口商为避免货款两空,要求解付行解付货款时,收款人必须提供某些指定单据。但此种方式下,汇款在未被收款人支取前可以撤销,进口人有权在出口商向汇出行交单取款前通知银行将汇款退回。
(4)部分预付,部分凭正本单据(传真)付款。
即在合同订立后,卖方装运前,买方先预付部分定金,电汇20%-30%的货款给卖方,卖方装运完货物后,将正本提单传真给买方,待收到余款后再将全部单据寄交买方。这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通常做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较多。
3 汇付方式下的银行融资
3.1 国外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
(1)国外汇入汇款定义:
国外汇入汇款又简称汇入汇款。它是指行、海外联行接受客户委托,将款项汇入国内银行并指示其将该笔款项解付给收款人的结算方式。如在汇入行开有帐户,银行将汇入的款项直接记入帐户;如果在汇入行没有开立帐户,银行将以合理的方式办理转汇。
(2)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的定义及主要作用:
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是指银行应出口商申请,对其以汇入汇款方式结算的出口贸易,在提交相关贸易合同及出口证明文件的情况下,给予短期资金融通。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的还款来源为出口收汇。如进口商到期后不履行付款责任,融资行可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
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的主要作用是在“货到付款”结算方式下,出口方收款人在装运货物并向出口地银行提交有关的单据后,能向出口地银行申请短期融资,在国外货款到达之前提前从银行得至垫款,方便了资金。
(3)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的特性。
①与打包贷款相比,属出货后融资,出口商履约风险相对较小。
②与信用证项下单证相符押汇相比,无开证行信用保障,属商业信用。
③与D/P托收押汇相比,因不能控制货权,风险较大;与D/A托收押汇相比,没有国外代收行作为中间环节,收汇的监控难度较大。
(4)银行方对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融资风险的管理。
①进口商信用风险。主要表现为进口商因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市场行情变化及其它原因失去支付能力或恶意违约。出口商申请叙做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业务时,银行应要求其提交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及业务往来的说明。要尽量搜集进口商信息,了解进口商是否已领到该批货物的进口许可证,或者是否已申请到外汇等等。认真调查出口商与进口商关系及以往贸易记录。如双方为多年贸易伙伴,且从未发生过贸易纠纷,则进口商违约可能性较小。
②出口商品市场风险。一般而言,如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出现下滑,进口商违约或不能全额收回货款的可能性就会增加。为此,银行应了解出口商品性质、出口商品当前国际市场行情及变化趋势,如市场价格呈上扬走势,进口商违约可能性小。
③出口商的信用及履约风险。如果出口商交运的商品存在质量或数量问题,影响进口商销售或加工生产,进口商违约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出口商信用记录和履约能力主要考察出口商以往经营记录,财务信息和信用等级评估信息;是否具备相应履约能力,以往同类商品出口是否发生过贸易纠纷等。在实务中,银行一般只对资信较好、有良好结算记录的客户叙做汇入汇款项下出口押汇。同时,控制押汇比例(一般情况下不应高于80%)。加强跟踪管理,如未能按期收汇,应及时向出口商进行追索。
④收汇风险,主要指押汇项下收汇未经融资银行结算而可能形成的风险。针对这种情况,融资行应根据出口商提交的材料,审核单据与合同、单据与单据间的一致性,并要求出口发票加载债权转让条款,以本行为收款行,提示汇款路线,并留存出口收汇核销单正本,以便在必要时,融资行可行使追索权。
⑤进口商所在国家或地区风险,主要指由于战争、内乱、经济或金融危机等使进口商不能正常履行其义务的风险。在政治、经济动荡较大的情况下,应考虑适当增加其他风险防范措施。如要求出口方收款人增加第三方担保、房产抵押、有价证券的质押、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等。
3.2 汇出国外汇款项下进口押汇
(1)汇出国外汇款定义:
汇出国外汇款又简称汇出汇款。汇出国外汇款是指银行接受汇款人的委托,以约定汇款方式委托其海外联行或行将一定金额的款项付给指定收款人的业务。
(2)汇出汇款项下进口押汇的定义及主要作用。
汇出汇款项下进口押汇是指银行应进口商申请,代其对外垫付货到付款项下款项的短期资金融通。
汇出汇款项下进口押汇的主要作用是在货到付款结算方式下,进口人可获得汇出行的短期融资,用于汇出汇款,加速资金周转。
(3)汇出汇款项下进口押汇的特性。
贸易背景清晰,银行对大宗商品汇出汇款融资可通过实施货物监管控制风险。
(4)银行方对汇出国外汇款项下进口押汇融资风险管理。
①进口商品市场风险,表现为如果进口商品市场价格下降,会降低进口商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如进口商品直接用于销售,还应调查国内市场行情。
②进口商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表现为由于进口商自身经营、市场变化或其它原因导致其财务状况恶化,不愿或无力履行还款责任。主要审核进口商偿债能力和以往信用记录、进口商品以往销售情况等,对进口商生产经营实施跟踪监控,如发生影响其偿债能力的重大事项,应及时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对大宗商品进口项下押汇应进一步了解国内购货方支付能力。如拟通过货权控制降低风险,应审查货权控制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融资行的保障程度如何等。放贷后,应按照事先确定的货权控制方案实施跟踪管理,避免进口商挪用回笼款项。
③出口商信用风险,如果进口商品在品质或规格数量方面与合同规定不符,会影响进口商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因此,应了解进口货物是否在品质或规格数量方面是否符合合同规定。
4 结语
在汇付结算方式下,出口商及进口商都存有不同程度的潜在风险,银行对此项的融资风险管理的难度较大,这是由汇付所固有的商业信用性质所决定的。因此,交易双方在采用汇付结算方式时应慎重考虑其风险,并且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在融资业务中,进出口商应该加强与银行的合作,在充分发挥银行在结算业务中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收付汇及融资服务的同时,配合银行收集交易方资料及捕捉市场、商品信息,共同减少结算风险。
参考文献
[1]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培训认证考试办公室. 国际商务单证理论与实务[Z].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5,(5).
[2]庄乐梅. 国际结算实务精要[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8).
出口商品经营方案范文3
关键词:韩国投资企业;竞争机制;投资战略;经营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F831.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1)11-0041-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1.11.11
一、中韩两国经济关系的转化
中韩两国间的经济关系发展主要是以两国产业结构的互补为基础,具有伙伴关系的特点。如图1所示,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从不同的加工阶段来看,半成品比重占80%。据韩国贸易协会推测,韩国对中国出口半成品的73%是用于在中国的子公司[1]。这说明随着韩国国内生产基础逐渐恶化,韩国企业加快了对中国市场的急剧进军,把韩国国内生产的零件和半成品大量出口到在华韩资企业。
近年来,中韩两国经济的竞争关系逐渐深化、扩大,这点从两国交易中不同技术水平的商品结构中可以看出。从表1可看出,韩国对中国的出口商品以高新技术产品和中高新技术产品为中心呈增长趋势。与此相反,中低技术产品和低技术产品的出口逐年减少。然而,中国对韩国的出口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过去以产业结构的互补为基础的中韩两国交易近年来正逐渐发展成为竞争关系。
如图2所示,中韩两国在世界出口市场中所占的比重在1995年相差不大,而2000年以后两国市场占有率的差距在扩大。由此可知,韩国的主力产业方面在受到中国的冲击,这说明韩国的出口商品正逐渐受到中国出口商品强有力的竞争。
可以利用贸易特化指数(TSI),从出口竞争力方面对两国产业在世界出口市场的产业竞争关系进行分析,即:TSI=(X-M)/(X+M),X和M代表相关商品全部的出口额和进口额。贸易特化指数是在以国家间的交易中具有竞争力商品的进口额高于出口额的前提下算出的指数,数值在-1至+1之间。即以0位中心,越靠近+1,商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大,就越具有出口竞争力。相反,越靠近-1,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就越弱[2]。
如表2所示,韩国的IT机器、家电、汽车、船舶及其它运输机械等在1990年后仍表现出较高的出口竞争力,而半导体产业却以1995年为转折点呈现出特化指数下降的趋势。另外,纤维以及服装等虽仍占出口优势,然而特化指数也有所下降。而中国的家电和其它制造业、纤维和服装、金属制品、IT机器等保持了较高的出口竞争力。在中韩两国间的贸易特化指数比较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韩国被认为有出口竞争力的7大产业(纤维及服装、化学制品、金属制品、IT机器、家电、汽车、船舶等运输机械)领域,中国的贸易特化指数变化同样朝着强化的方向发展。这意味着在韩国的主力出口产业方面,中国已经成为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并且两国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二、经营本土化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
本文把海外直接投资企业的经营本土化概念分为战略性本土化和管理性本土化。战略性本土化是指子公司对各种附加值活动的配置以及对这些附加值活动决策权的自主性[3];管理性本土化是指当地子公司在决策上由当地人或本地录用的经营者来进行管理的程度,以及当地子公司里应用的管理方式与总公司相异而与当地公司相似的程度。战略性本土化又分为附加值活动本土化①和经营决策权本土化,而管理性本土化又分为人力资源本土化和经营管理方式本土化。
为了了解经营本土化类型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本文将4种类型的经营本土化作为自变量,把经营绩效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多重分析。但考虑到经营绩效除了要受经营本土化类型的影响以外,还受到许多企业特征变量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与经营绩效有一定关系的当地子公司的出口(或内销)比例、持有股份、企业规模、投产期间等影响因素,先把这些特征变量导入方程式,再把4种类型的经营本土化导入方程,然后进行分层式分析,分层式分析的结果如表3所示。控制变量中的投产时间对经营绩效起正面影响,投产时间以外的其它控制变量都作为自变量计入,再计入经营本土化类型,显示结果为(模式2)R2的变化量为0.066,而随R2值的变化而变化的F值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可以断定经营本土化类型对经营绩效有重要影响。
更具体地看,在四种经营本土化类型中,附加值功能的本土化与经营管理方式的本土化对经营绩效没有起到重要作用。而决策权的本土化与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对经营绩效起重要作用,其中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对经营绩效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韩国投资企业今后要在中国当地提高经营绩效,就要实行人力资源的本土化。相反,决策权的本土化达到90%时对经营绩效起负面影响,这说明一味地扩大本土化的决策权,不如加强与母公司的密切联系,并适当对决策进行调整。因此,战略性的经营本土化中决策权的本土化与管理性的经营本土化中经营管理的本土化对经营绩效有着截然不同的影响。这些都说明经营本土化与经营绩效间的关系不是单一方向的关系,随着各地文化、环境特征及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经营本土化类型,这将对经营绩效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更具体的研究经营本土化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本文根据市场战略和企业现状对经营本土化和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方法与前面的分层式回归分析法一致。随着市场战略变化的阶层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4可看出,追加导入经营本土化水平投资时,随着R2 价值的变化,F 值呈现规律性变化,这说明经营本土化类型也会给经营绩效造成一定的影响。具体来看,对出口为主的企业而言,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本土化水平越高,经营绩效越能得到改善。而作为战略层面的经营本土化类型的附加值活动的本土化和决策性的本土化水平却不能对此产生影响。对以内销为主的企业而言,只有人力资源的本土化才能对经营绩效产生较有规律的影响。
按企业规模分析经营本土化对经营绩效所施加影响的分层式分析结果中,把控制变量以外经营本土化的类型导入了模式2的回归式里。随着R2的变化F值也呈现出较规律的变化,这说明经营本土化水平对经营绩效产生重要影响(见表5)。具体来说,本土化是中小企业当地子公司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本土化都对经营绩效产生正面影响。本土化是大企业的当地子公司的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对经营绩效产生正面影响,而经营管理方式的本土化则产生负面影响。
三、基于竞争关系的韩国投资企业经营本土化方案
随着市场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迅速提高,特别是近年来中国为了提高外国投资质量水平而调整了吸引外资政策,促进一些大跨国企业研究开发投资的扩大。中国应作为“世界的R&D中心”而发展。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结果,中国国内外资企业的R&D中心已由2001年的200多个快速增加至2007年的1050多个[4]。由此可看出,前面所说的中韩两国间经济竞争关系的深化和中国当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中国国内外资企业的扩大有紧密关系。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对工业制品市场支配的扩大,今后的主要工业制品市场中,在华外资企业同当地企业的竞争将会更加激化[6]。因此,在全球化竞争情况下,韩国经济应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的同时,在中国内需市场构筑经营本土化的坚固基础,可根据市场战略和企业形态的不同构建有效的经营本土化方案。
如图3所示,根据在华子公司的市场战略进行适当的管理层面的经营本土化和战略层面的经营本土化,是成功实现当地经营的必需条件。选择以内销为主的市场战略的在华韩国企业,为了成功实现当地经营,在战略性的本土化方面,首先应保障能够适应完全不同于自己文化的各种附加价值活动有效配置的扩大以及子公司决策权自主性的提高。其次在管理性的本土化方面,对大企业而言只有人力资源的本土化重要;而对中小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本土化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本土化都非常重要。
选择以出口为主市场战略的在华韩国企业,在战略性的本土化方面,韩国企业在华子公司应缩小附加值活动的有效配置范围和降低决策权的自主性程度;在管理性的本土化方面,对大企业而言只扩大人力资源的本土化程度,对中小企业而言须同时扩大人力资源的本土化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本土化程度。
四、结论
中韩两国的经济关系在一定时间内以两国产业结构的相互补充为基础,在数量上有很大的增加。然而,由于外国直接投资的扩大和因此而产生的中国经济特征的变化,今后两国在经济方面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能够更有效地适应今后的竞争关系,韩国政府应从宏观出发,在和中国建立理想的合作管理关系方面努力构建产业内横向合作关系。
中国经济的发展会随着地区的不同而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即东部沿海地区将可能进入高度产业发展阶段,在与韩国经济关系方面可能更多地呈现出竞争关系的特征。反之,内陆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还会表现出初期产业发展阶段的特征,从而与韩国方面呈现出一定的互补关系。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要考虑现有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及外资政策的变化,应通过不同行业、不同投资动机的投资地区的多元化或差别化,维持中韩经济关系现有的互补性。另外,进军中国的韩国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国际化经验和拥有的资源水平以及进军中国的动机等,制定合适的经营本土化战略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丽.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本土化战略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
[2]Gates, S.R.,W.G. Egelhof. Centralization in Headquarters-Subsidiary Relationship[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1986, 16(1),:71-92.
[3]Jarillo, J.C., J.I. Martinez. Different Role for Subsidiaries:The Case of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in Spai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0, 11(7):01-12.
出口商品经营方案范文4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 进出口 影响 策略 一、引言
自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制度实施6年多来,汇率弹性凸现,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人民币基本呈现“大涨小跌”的缓慢升值的走势,人民币与美元汇率屡创新高,被社会广泛关注。根据中国银行网站公布的汇率报告, 截止至2011年12月3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从2005年7月21日的1美元兑8.11升值为1美元兑6.30人民币,升值幅度超过20%。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使我国货币在国际市场上的经济地位有所上升,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特别是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总体而言,一国货币对外贬值会提高国外货币的购买力,削弱本币在国外的购买力,从而刺激本国产品出口、抑制国外产品进口,更利于吸引外商在本国的投资;反之,若一国货币对外升值则会削弱国外货币的购买力,增强本币在国外的购买力,从而促进进口国外产品、抑制本国产品出口,增强本国的对外投资能力。根据“马歇尔—勒纳条件”,一国货币相对于他国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该国的贸易收支状况,主要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和供给弹性:他国对该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任一国家或单独货币区的全部进口商品国内或区内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与全部出口商品国外或区外市场需求价格弹性两者之和必须大于1,其货币对外币的贬值以及由此引发的全部进出口商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价格涨跌才能改善总体的商品贸易国际收支;两者之和小于1,总体的商品贸易国际收支会恶化;两者之和等于1,总体的商品贸易国际收支不变。人民币汇率改革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主要考核依据是人民币升值使我国的进出口额产生变动的程度,即人民币升值使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提高的幅度是否超过了出口数量减少的幅度。 对于中国以制造加工出口为主的的经济开放大国而言, 汇率变动的贸易效应和政策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应客观分析人民币的升值对中国进出口企业的影响。
二、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削弱。当前,占我国出口相当比重的主要是农、矿及简单的加工贸易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商品附加值少,在国际市场上主要是通过价格竞争来赢得客户。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了冲击,由于外汇价格决定我国出口商品的外币价位,人民币升值使国际贸易成本增加,出口企业向国外客商报价时会将汇率变动增加的成本计入对外报价中,使出口企业以更高的产品价位来出口商品同其他国家展开竞争,导致我国出口企业竞争能力下降,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企业利润降低。对于国外进口商而言,由于他们拥有的是本国货币,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他们手中的本国货币对于人民币来说贬值了。国外进口商如果想购买中国产品就得花费更多的本国货币,使中国产品原来在国际市场上存在的价格优势有所削弱,外国客户购买中国产品数量相对减少,中国的商品出口难度加大,无形中降低了我国的出口产品竞争力而且增加了就业压力。人民币大幅度的升值,由于产品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上升,产品竞争力减弱,影响了出口企业的经济收益并增加外汇风险和就业压力。此外,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产品成本的提高,使原来在中国加工产品的外资企业将生产线和厂房等向成本更低廉的国家转移,降低了中国“世界工厂”的吸引力,给中国出口企业带来更多压力。
人民币升值使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危机感加强,促使出口企业减少贸易环节、提高产品质量和优化营销服务,带动出口企业发展技术和生产工艺,通过提高研发能力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变为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产品的更新换代,从而增加出口产品附加值,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人民币升值还有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和升级,改善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减少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反倾销诉讼和制裁,改善和各主要贸易国的贸易关系,缓解与其他国家产生的贸易摩擦;人民币通过扩大内需和投资渠道等方式,使国内民众享受到更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趋势。
三、人民币升值对进口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购买力。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的国家,大量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和铁矿石等原材料以及国内无法生产或产能不足的高附加值先进的技术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人民币升值降低我国进口商品的成本和在进口环节支付的费用,有利于产品在中国使用与销售。 我国企业进口商品时,由于人民币升值外汇汇率降低,在物价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人民币计价后国外的商品会变得相对便宜,与过去相比我们可以用较少量的人民币换取较多的外国商品,从而会有效降低我国企业进口的成本。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中国的国际购买力,对于我国进口依存度较高的石油及天然气、造纸、钢铁、航空、交通、电力设备等行业,人民币升值使这些大宗商品的进口成本降低,提高企业单位资本的效益,有利于我国扩大稀缺资源进口规模和改善国内需求不足的现状,有利于我国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设备,对于改进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及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非常有益。
人民币升值使国内企业的对外投资能力增强,企业可以通过直接在国外建立生产工厂、营销网络、成立独营公司或与国外公司合资经营等营销战略赢得国际市场。人民币升值使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成本降低,拓宽了销售渠道,增加了国内企业经营海外市场的信心,在国际化道路上,打破国际间贸易壁垒,利用和海外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进行跨国经营,有利于更多中国企业在国外扩大企业的运营规模,增加国际市场的份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人民币升值无形中提高了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力和国外投资的能力,进而提升了国内企业获得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
四、我国出口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策略
目前我国出口产品仍以低价销售和数量扩张为主要竞争手段。面对人民币的持续升值,我国出口企业应转变营销观念采取措施减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
(一)出口企业在国际营销的策略
1、我国出口企业应提高生产效能和工作效率,通过降低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更新技术与设备和完善管理等方式降低单位生产运营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广泛吸纳专业的国际营销人才和管理人才, 尽量以自营进出口的经营模式扩大出口规模以降低平均成本。通过在国外投资建厂、国外设立销售公司或专卖店等方式不断扩大产品出口规模,从而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
2、采用灵活的出口报价策略。为减轻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影响,出口企业可适当提高出口价格,与国外客户共同分担升值的影响。由于人民币升值是渐进的和小幅度的,出口企业应加强与客户沟通并提高营销能力,可采用渐进式报价策略,根据一定时间段升值幅度对价格进行适应性调整,逐步提高产品价格。这不仅使企业减轻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损失,还可促使国外客户尽快接受报价,达成交易。
3、出口企业应发挥主观能动性,转变理念,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的特点,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在目前人民币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情况下,出口企业可根据自己的业务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汇率相对稳定并具有升值趋势的外币进行结算;根据企业对汇率变化的预测提前或推迟对外汇的结算;加强利用金融工具规避外汇风险的能力,并可以通过汇率挂牌价格的波动选择合适的交易时机;既有进口业务也有出口业务的企业则可以通过掉期交易来规避汇率风险。
(二)增强经营理念,提高进出口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进出口企业是实现创新型国家的主体部分之一,只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才能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进出口企业要想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特点来选择自主创新模式并制定相应的战略规划,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努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背景下,出口企业转变营销观念、拓宽经营渠道,可积极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不可再生生产资料,通过学习借鉴,提高营销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立足国际市场,更富竞争力。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企业积极探索 “走出去”的战略,通过海外建厂、对外投资、并购国外企业等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占稳国际市场。随着我国公民购买力的提升,企业积极调整市场战略扩大国内需求,减少对出口依赖。
此外,我国经济目前正处于战略转型阶段,在汇率升值的情况下出口企业应不断探索降低对外贸的依存度,国内国外市场两手抓,调整战略扩大国内需求。企业从实际出发,依据自身产品特点调整经营理念,在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关注国内市场的开拓,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发展,减少企业经济增长对外贸的依赖程度,弱化世界经济起伏动荡对企业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使业务更加健康的发展。
五、总结
人民币升值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从我国经济长远看利多于弊。中国经济在扩大内需、拓宽投资渠道和对外贸易增长的发展的带动下,经济年增长率保持8%的强劲势头证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仍具有很大潜力。人民币升值加快了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进程,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将持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制定配套政策和合理的实施方案,采取相关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创造有利条件并引导和帮助出口型企业提高市场应变能力,加快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主动应对汇率变动带来的挑战。国际市场瞬息万变,不论人民币在未来几年是继续保持升值的势头,还是双向震荡波动,进出口企业都应该时刻关注,保持情醒头脑,转变观念和经营机制,扬长避短,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高适应汇率浮动和应对汇率变动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叶蜀君.国际金融[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姜波克.国际金融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出口商品经营方案范文5
根据这次签订的协议,双方将在推动广东企业开展境外投资、工程承包、劳务合作、引进国内紧缺资源、技术和设备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重点支持能源、矿产、农业等国内紧缺领域及家电、建材、轻纺等省内传统优势产业,促进广东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加快国际化经营。
会上,万庆良副省长要求国家开发银行、外经贸部门和企业充分认识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重大意义,勉励外经贸和金融部门加强合作,扶优扶强,鼓励和引导外经贸企业加快自主创新,推动出口商品的价值链由低端向中高端为主转型、出口商品的要素结构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为主转型、出口商品的生产模式由贴牌向自主品牌转型,走科学发展的道路。
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于1994年,十多年来,国开行贯彻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筹集和引导社会资金,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致力于以融资推动市场建设和规划先行,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和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向城镇化、中小企业、“三农”、教育、医疗卫生和环境保护等社会发展瓶颈领域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配合国家“走出去”战略,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业务。据介绍,国开行正沿着由政策性银行向商业银行改革转型之路继续前行,正在实施改革方案,并将主动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努力挖掘自身优势,取长补短,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
据了解,国家开发银行作为支持国内企业开展国际合作业务的主力银行,在亚拉、欧美等多个国家派驻工作组,积极推动“走出去”和“引进来”业务的开展。国开行广东省分行作为广东地区支持国家重点项目、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主力银行,近年来明确以支持广东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为重点,先后支持了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广东新广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企业“走出去”和“引进来”,累计发放外汇贷款43亿美元。
出口商品经营方案范文6
关键词:出口环节;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2
CIF条件下,企业出口环节主要包括出口准备、磋商签约、出口履约和善后处理四个方面,每个环节又包括很多项工作和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出口准备工作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出口准备工作是整个出口环节开始,出口企业应认真对待其中的每项具体任务,包括对国际市场环境的了解、境外客户的寻找、出口商品及样品的选择等,确保出易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一)对国际市场环境的了解
国际市场环境是出口企业制定发展策略的重要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司的命运和未来。由于国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竞争激烈,难以预测,给企业的出口增添了很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出口企业在制订出口经营方案之前应对国际市场环境进行充分的调研。
宏观环境方面要重点了解:(1)国际经济环境。包括市场规模和经济特征等因素;(2)国际政治和法律环境;(3)国际文化环境。包括一国的教育水平、、风俗习惯、美学观念和语言文字等。
微观环境方面,应重点了解商品的供给、需求以及价格情况。包括商品供应渠道、替代品和互补品情况、客户对商品的要求和意见、客户购买方式和购买动机、客户需求的旺季和淡季以及国际市场商品的价格、价格与供求变动的关系等。
(二)寻找境外客户
优质的境外客户资源是出口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但很多业务员在寻找境外客户时往往会出现无法获得客户资料以及难以把握客户的背景、资信状况、经营范围和经营能力等情况。一旦在交易过程中遇到信誉不良、资信状况差以及外汇管制严格的国家的进口商,都会给出口企业带来经营上的风险。
因此,在寻找境外客户时,我们首先可以通过建立网站、参展、查找企业名录、利用互联网以及广告宣传等方式来寻找客源;其次,外贸工作人员应争取在与每一位客户进行交易前,都到相关银行或咨询机构等地核实进口商的资信情况,包括企业法人登记注册情况;供应商、生产企业财务审计报告;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测算企业实际生产能力,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三)出口商品及样品的选择
商品种类繁多,出口企业选择的商品是否适销对路,关系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持续发展问题。在选择出口商品时,应遵守以下原则:(1)选择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2)选择易耗品;(3)选择远洋产品;(4)不宜选择价格低、体积特别大的泡货。
对于样品的选择,也是十分讲究的。企业不宜选择品质太好或太差的商品作为样品供进口商确认,以免给交易带来麻烦。品质太好,可能会造成成交货物与样品品质不符的情况,引发进口商的索赔甚至拒收货物;品质太差,进口商一般不会确认,交易无法达成。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同一批货中品质适中的商品作为样品。
二、磋商签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磋商签约工作是整个交易的核心。CIF条件下,出口商的磋商签约工作主要包括出口报价、发盘、还盘、接受和签约五个环节,具体交易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出口报价的核算
商品价格是买卖双方磋商谈判的焦点,如何找到报价者所得利益与该报价被接受的成功率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要因人、因地、因时、因势不同而不同。针对不同的贸易对手、不同的目标及每笔交易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报价策略,往往让很多没有经验的出口企业及业务员感到头疼。
通常,在CIF条件下,出口报价的核算要经过以下5个步骤:(1)明确商品价格构成。CIF价:出口成本+国内费用+国外保费(+佣金)+出口利润;计算时要注意不同贸易术语条件下,商品的价格构成是不同的,不能混为一谈。(2)核算出口成本。在核算出口成本时,应注意采购成本与出口成本之间区别:出口成本=采购成本―出口退税额。(3)核算出口费用。包括国内费用、国外运费、国外保费和佣金等。外贸工作人员在计算这些费用时须仔细、谨慎,避免较大的误差。(4)核算出口利润。(5)核算出口报价。根据不同的贸易术语采用不同的出口报价核算公式。
(二)发盘撤回、撤销
作为出口商,有时一项要约发出去之后,可能会因为商品行情趋涨等原因,想要取消。根据《公约》的规定,发盘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撤回或撤销的。但如果随意取消发盘会损坏出口企业的声誉;另外,《公约》明确规定发盘的撤回和撤销是有条件的。
所以出口企业在一项发盘发出去之前应详细了解市场行情,发盘一旦发出,不要轻易改变。另外,出口商应明确《公约》中的各项规定,在制定发盘时,要合理规定发盘的有效期,措辞得当,以便在情况发生变化时可以撤回或撤销,保护自身合法利益。
(三)有条件的接受及接受的撤回
无论是“有条件的接受”还是“接受的撤回”,都可能会损害到出口企业的利益,因此,出口企业应该重视此类问题。
首先,掌握《公约》中有关“实质性变更和非实质性变更”的范围,本着双赢的原则,合理处理受盘人所做出的“有条件的接受”。
其次,《公约》规定:接受一旦送达即告生效,合同成立,受盘人无权单方面撤销或修改其内容。因此出口企业可以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进行交易,比如用E-mail进行交易磋商,信息可以迅速传递,提高效率的同时也能保护出口企业的利益。
(四)出口签约环节中相关条款的规定
1.订立商品品质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正确运用各种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凡能用科学的指标说明其质量的商品适用于凭规格、等级或标准买卖;有些规格化和标准化的商品则适用于凭样品、说明书和图样、商标、品牌买卖;尽量用一种方法表示,只订主要项目,以便于合同的履行。(2)品质条款应尽量明确具体。如无杂质,水份15%以下等。避免使用“大约”、“左右”等笼统含糊的词语,以免引起纠纷。(3)品质规定要符合有关规定。(4)对于品质不好掌握的,应合理规定机动幅度。如有的品质规格订为:水份1.2%,盐份12%,杂质1%,无浮动值,造成了履约上的困难。
2.订立数量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正确掌握成交数量。(2)数量条款应明确具体,不宜采用“近似”、“左右”等字眼。(3)合理规定数量机动幅度,即溢短装条款的规定。
3.订立包装条款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对包装的规定要明确具体,不宜笼统规定。(2)要结合货物特定或不同运输方式选择包装要素。(3)明确包装由谁供应和包装费用由谁承担。(4)运输标志的提供。如由买方提供,则合同应规定运输标志到达时间。(5)明确装箱细数和配比。另外,非特殊情况,尽量不以中性包装(不刷国名、不刷产地等)出口。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商品在运输途中的混乱与丢失。
4.装运条款
装运条款的合理制定是保证出口商按期履约的前提条件。同时,装运条款中有关装运时间、地点、装运港、目的港、分批与转船等项内容的规定会直接影响到交易双方的利益。因此,在制定装运条款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货源与船源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装运日期、地点、装运港和目的港等;(2)详细解读UCP600的相关规定,合理规定分批与转船等项内容。
三、出口履约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在我国的出口业务中,多数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因此,在采用CIF价格条件成交时,履行出口合同的环节概括起来,以货、证、船、款四个环节最为重要。
(一)货(备货)
在利用信用证作为结算工具时,顺利结汇的前提是:“单证一致,单单一致”,因此出口企业在备货过程中应保证货物的质量、规格、数量、包装、运输标志等严格与信用证规定相符,并且在信用证规定的交货时间和期限交货,以确保顺利结汇。
(二)证(催证、审证、改证)
在现实交易过程中,信用证欺诈的事件时有发生。进口商可能会通过拖延开证时间,使用作废、无效的信用证以及利用“软条款”等手段对出口商进行欺诈。因此,若合同规定的开证期要到或已到,外贸工作人员应结合备货情况,及时催促买方开证,在接到信用证后应根据合同的规定及有关国际惯例认真、仔细、逐字逐句的对信用证进行审核,如发现问题或有我方不能接受的条款,应及时提出修改意见。
(三)船(租船、订舱、报关、保险)
CIF条件下,由卖方租船订舱,办理报关及/或投保等手续。这有利于卖方在装货时的船货的衔接以及对运输途中有关货物安全等方面信息的掌握。但是,在选择货运公司以及保险险别方面,卖方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资质好、信誉高的货运公司,并且确保保险合同于货物装船前或货交承运人前生效,切实保证货物运输安全。
2.结合货物的品质特性和交易特点来确定货物运输保险的险别需要,选择合适的货运公司及班轮、仓位。
3.在CIF术语下,通常卖方只需按最低险别投保即算履行了投保义务。如果买方要求的投保加成超过10%,通常卖方也可接受,但需要明确因此产生的额外保费应该由买方来负责。
(四)款(制单结汇)
出口单证是卖方收汇的基础,若单证质量不过关,业务员在制单时粗心大意,往往会给出口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因此,制单时,应做到:
1.出口单证要“正确、完整、及时、简明、整洁”,内容必须与合同、信用证严格相符。
2.严格审查单据,若发现错误,应立即重制,并以最快速度将单据提交以便顺利结汇。如果单据的错误不大,而议付有效期已过,则出口商可与进口商协商,得到进口商的允许之后取得货款,出口商可允诺承担其中产生的费用。
3.每张单据都有自己的签发时间,但所有单据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防止双到期或过期。
四、出口善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当出口方(或议付行)向开证行提交整套单据后,业务就进入了善后阶段,但这并不代表这笔业务就此结束,出口商很可能会遇到诸如遭到银行拒付货款、进口商拒收货物等情况。此外,出口商还得处理好出口收汇核销差额所涉及到的特殊情况及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申报等事宜。
(一)及时处理履约过程中的发生的突况,确保顺利结汇
一旦收到银行的拒付通知,出口商先要确定拒付的原因,与国内议付行相配合,做好应变工作,共同把因无法正常收汇而产生的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同时还应迅速同进口商联系,寻求解决办法,尽量说服进口商接受货物并做好必要的补救准备(将货物转卖、运回国内等)。另外,进口商收到货物,常因货物与合同不符等原因向卖方提出索赔,此时,卖方对此应作出正确的处理与答复。
(二)书写业务善后函
书写业务善后函是出口商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工作,是对整笔业务的回顾,这对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是能否保持长久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善后函的措辞应根据交易的结果不同而有所区别。如果交易顺利达成,则内容应以回顾本笔交易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希望扩大合作和介绍新产品为主;如果出口商遭到银行拒付,则善后函应以解释单证不符的原因、强调交易的实质、寻求解决办法(包括合理让步)为主。
(三)出口收汇核销差额特殊情况处理
核销差额是指出口实际收汇金额与应收汇金额不一致出现的差额。根据规定,单笔出口多收汇或少收汇核销差额在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以内的,可以按正常情况办理出口收汇核销报告手续;单笔出口多收汇或少收汇差额等值超过5000美元以上的,应当办理差额核销报告手续。
(四)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注意事项
出口企业应详细解读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文件精神,了解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相关规定。首先,对于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基本规定应做到心中有数。包括出口货物退(免)税享受对象、出口货物退(免)税货物范围、出口货物退(免)税的办法和出口货物退(免)税计税依据等内容;其次,熟悉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申报流程;再次,了解出口货物退(免)税部分特殊规定,包括国家税务总局(2005)68及199号等相关文件精神;最后,了解开增值税发票的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