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文1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前言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是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观等特性所能达到的综合要求。建筑工程质量的特点是由建设工程本身的特性和建设生产特点决定的。建筑工程及其生产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产品的固定性,生产的流动性;二是产品的多样性,生产的单件性;三是产品形体庞大、高投入、生产周期长、具有风险性;四是产品的社会性、生产的外部约束性。基于建设工程以上特点,形成了建筑工程质量本身具有以下特点:建筑工程质量受设计水平、材料好坏、施工方法先进与否、技术措施是否到位、人员素质的高低、工期等多因素的影响。

一、质量管理的定义与原则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一致的活动。在质量方面的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对于一个管理者,要成功地领导和经营其企业,需采用一种系统的和透明的方式进行管理。8项质量管理原则是世界各国质量管理成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现代质量管理各种模式的核心理念,也是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编制基础。质量管理8项原则是指:①以顾客为关注焦点;②领导作用;③全员参与;④过程方法;⑤管理的系统方法;⑥持续改进;⑦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⑧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质量管理的这8项原则不是单独孤立地存在着,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制不尽完善

我国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制是在旧体制的基础上,逐步改革完善形成的,或多或少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时代打上的烙印,还存在着政企不分、政出多门的状况。由此形成的局部封闭管理和内部监督体系,难以实行严格、公正的质量监督,不利于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力,导致行业内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不能得到有效遏止,使工程质量受到极大的影响。

2、质量责任意识不强

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质量和法律意识淡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标准的颁布实施,既明确了建筑施工企业的责任和义务,也明确了施工企业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中的操作程序和规范。但一些施工企业和施工技术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弱化,在施工活动中违反相关规范和操作规程,不按图施工,不按顺序施工,技术措施不当,甚至偷工减料,由此造成工程质量低劣,质量事故不断发生。

3、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建筑施工行业,从事一线作业的人员大部分质量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质量知识。他们很多都是凭经验施工,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在管理层和技术层的人员,综合素质也不高,对建筑质量方面的有关法规和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4、建筑行业秩序不规范

目前,建筑行业秩序实际上还比较混乱,不少建筑企业不执行有关的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比如,不少工程主承包商中标后,仍将主要工程分包给不具有资质的包工头,而这些包工头接到工程后,有些质量意识不强,有些唯利是图、偷工减料,安全施工难以保证。

三、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健全质量体系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根本保证

施工企业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管理通过质量体系持续有效地运作,对施工企业而言,质量体系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在于是否科学、实用、健全,是否与国际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模式接轨。当前要以宣传贯彻质量管理体系系列标准为契机,围绕更新、改造、完善和健全四个方面做文章。一是用系统的思想建立和健全文件化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所有的质量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全面控制并形成文件化(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二是注重质量体系的可操作性,不是把传统的质量管理方法统统推翻,而是要对照标准进行完善、更新、补充和健全。所以,科学的质量体系应强调可操作性和适应性,满足标准要求。三是注重持续有效运行。通过运行―审核―评审―改进,保持质量体系的持续有效和良性循环。

2、努力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

相当多的建筑工程企业已在设备水平、施工水平上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但这些企业质量管理的科学性却远远未达到施工本身存在的客观要求,必须努力提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乃是当务之急。提高企业有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实技术人员掌握的专业知识,尤其要重视优化工程技术人员的能力结构。

3、企业负责人要推动企业质量管理

企业领导者的作用是8项质量管理原则之一。在质量管理的活动中,企业负责人要始终通过管理承诺来统一员工思想,从中发挥领导者协调、激励、引导的作用,以自身行为来影响员工为实现企业质量管理而努力,并用企业经营的绩效促进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工程产品质量的改进。

4、重视质量目标的量化管理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质量目标的制定、实施、检查、改进是日常工作的重点,将质量目标量化到各个岗位,而且对高层管理者实施质量目标考核是2000版iso9000标准的要求,也是保证体系运行、持续改进和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

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文2

关键词: 水利水电; 质量管理; 优化措施

大规模水利建设过程中,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及其管理现状如何,水利投资效益能否在质量环节上得到保证,以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这既是水利战线工作者所面临和经常思考的问题,又是各级党委、 政府和广大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依据和控制要点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有:(1)国家的相关法律、 法规、 政策; (2) 水利水电主管部门的有关技术规范、 规程、 质量标准; (3) 项目法人和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文件; (4)已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 (5)项目法人和监理单位签订的监理协议书;(6)承包商呈报经监理单位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7) 设备制造厂家的设备安装说明书和有关技术标准; (8) 结合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所执行的合同技术标准与质量检验方法进行补充、 修改与调整的内容。 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抓住一些控制要点, 其中施工前期的质量管理、 施工测量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管理人员的控制是主要的方面。施工质量管理除了上面提到的几个方面之外, 还包括人、 机械、 方法、 环境等问题。

二、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 责、 权、 利彼此分离,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严格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为公益性项目, 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问题,投资形式以国家投资为主。一些地方和建设单位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前期工作不够充分,争取到建设资金后,又因为受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季节的限制, 有的地方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至完工后无法验收。 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 同时,项目法人单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不具备作为项目法人的实质条件,责、 权、 利彼此分离,因此也很难承担起项目法人所应承担的责任。

2、 建设管理相互重叠,容易埋下工程质量隐患

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门承担着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的双重艰巨任务,在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 一些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 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从而忽略工程质量管理,埋下质量隐患。

3、 建设市场无序竞争,市场行为违规操作

市场准入把关不严,无证和越级设计、 施工、 监理的情况在个别地方还时有发生,少数工程项目在投标过程中动作不尽规范,有的随意变更投标书送达的截止时间, 有的标底编制和审查保密工作不够滋生腐败现象,一些竞标单位低价承建或者转包建设工程,导致工程达不到设计的质量要求。

4、 人员队伍素质偏低,影响工程内在质量

近几年,施工、 监理、 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大大加强,但人员和队伍素质还不是很适应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的需要, 其中突出的一点是少数现场质量控制人员责任心不强,法纪意识淡薄,不按施工规程规范和监理有关规定操作,质量管理知识和检测技术、 设备、 手段落后,不利于工程内在质量的提高。

5、 执纪执法力度欠缺

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到位情况一直不太理想, 有的地方自筹资金到位率不足50%,个别地方根本没有配套,导致 “多少钱办多少事” 的现象比较普遍,影响工程整个效益的发挥。水利水电施工、 监理等有关资质的审查、 核准工作也相对迟缓,导致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的水电施工、 监理企业及其人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而对于各种无证或越级从事工程建设以及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的监控和查处不够及时和有效。

三、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优化的途径与措施

笔者认为,优化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当务之急是坚持如下五个结合,多途径采取积极措施,切实解决工程质量管理方面的矛盾与问题。

1、 结合治水工作思路的转变,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加强水利水电质量管理的首要环节, 是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一是加强流域规划,保证投资重点;二是严格基本建设程序,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擅自简化建设程序和超越权限、花整为零进行项目审批,各级项目审批机关应严把前期工作质量关;三是强化项目决策咨询评估制度,建立权威的专家库,进行严格的评估论证和审查;四是确保前期工作费用,在资金落实和概、 预算编制过程中,应合理分配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前期工作费用应按照国务院的规定,纳入中央和地方基本建设财政性投资中列支或纳入工程概算,优先保证。

2、 强化行业监督管理职能

当前加强行业监督管理职能,应着重把握三个切入点:一是审批程序上进行把关,由水利部门会同计划、 财政部门,在工作项目计划和建设资金审批、 下达过程中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 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 行业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凡不符合质量管理有关政策法规的,一律不予审批;二是制度落实进行督导, “三制” 执行情况是当前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的重点, 要结合执行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修改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三是质量评价上进行控制,强化各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作为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责,从机构、 人员、 经费等环节上给予保障,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中,实行工程质量 “一票否决制” ,加强质量监督的权威性。

3、 结合人员和队伍素质的提高,规范整顿水利建设市场

建立健康有序的水利建设市场, 在治本措施上需要通过人员和队伍素质的提高来实现。

一是加强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应重点对水行政主管部门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的工作人员、 质量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 项目建设单位从事工程质量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政策法规、 质量管理知识、 技能、手段的培训,培养和造就一支专业化的质量管理队伍。

二是加强资质审查核准工作。人员资质方面,应在专门加强培训的同时,及时审查核发质量监督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 项目经理以及从事核算、 招投标、 咨询、 等工作人员的相关资质;队伍资质方面,加强对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察、 施工、 监理、 造价咨询、 项目评估、 招投标等企事业单位资质及相应登记的审查核准工作。

三是规范水利建设市场行为。重点是规范整顿水利水电项目的招投标活动,建立公开、 公正、 公平的市场秩序。招投标管理机构应切实履行审批和监督管理职责, 必要时可邀请纪检监察机关和公证机构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和公证。

4、 结合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的开展,加大执法监察工作力度

专项治理和执法监督是提高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补充手段。除了各级水利、 建设、 计划、 财政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外,纪检监察机关和新闻媒体、 人民群众以及社会各方面都是重要的监督主体。 结合水利建设领域专项治理的开展, 各级执纪执法机关应当相应加大对工程质量及其管理工作的执法监察力度。应该完善举报制度,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和手段, 条件成熟的可以建立专门的工程信息监督网站,成立快速反应的执法监督队伍,对涉及工程质量的有关问题和事故进行公开处理和直查快办。

5、 结合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推进质量管理法制化进程质量管理法制化是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一是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对历年来制定的水利水电行业规程规范和建设管理有关规定进行补充、 修改、 完善,加强政策法规汇编和编撰工作, 制定相应的规范文本; 二是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规章进行宣传贯彻,充分利用各种群众性学术团体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学术探讨,加强科技、 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三是在行政处罚手段上,必须加大经济处罚的力度, 运用经济杠杆处理责任主体因利益驱动导致的工程质量问题,通过行政、 经济、 法律等多种手段整体上加快质量管理法制化进程。

四、结语

总之,作为水利水电的质量管理部门单位,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 始终把工程质量作为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 协调施工前期、 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通过控制计量管理工作、 质量信息管理工作、落实质量责任制等手段来完善和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关注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等各个环节, 达到控制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文3

【关键词】中小型水利工程 特点 存在问题 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工程对于防洪、排涝、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水利工程建设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居民生活、生态环境等方面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但是中小型水利建设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隐患,这些都将限制工程作用效益的提升。

一.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的特点

1 工程量少但复杂

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较,其工期短、投资少、施工地点分散的特点,将导致管理混乱。其施工工艺的复杂性一点也不比大型水利工程差,这些复杂性将导致诸多工程建设的质量问题,在施工建设中,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工艺和机械投入及材料应用和大型渠道施工工艺和工序基本相同,即使有所不同也只是其标准、规模存在差异,正是由于小型水利工程工程量很小,进而增加工程建设管理的难度。因为其工程量不高,技术要求不高,中小型水利工程在进行基础处理和边坡整治不能够用大型机械和高等级专业人员进行施工。

2 工期短投资少

地方政府负责修建的工程量小的中小型水利工程,由于其筹资、建设管理与监理费很少,所以在建设中可用资金不足,工期不长,缺乏回旋余地,进而导致很多专业设备与措施无法跟进。在施工中对于外界和管理因素缺乏必要的有力的监测手段,将会导致工期的延误及其质量安全隐患的产生。

3 存在分包与隐性转包

水利工程的主体工程是政府相关部门严格规定不允许分包和转包,但在利益的诱惑下,在发包环节还是会出现很多问题。主体工程的分包与隐性转包现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是普遍存在,这种情况比大型工程还要严重的多。造成一些不具资质的企业及其非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了施工现场,这比将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4 施工人员素质不高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主体。在对中小型水利工程的施工时,要保证施工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必须配置先进设备及、业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项目建设质量高低是由施工队伍的素质所决定的,施工企业的优秀与否取决于拥有技工和工程师的专业水平,施工企业的优秀与否直接关系着施工的顺利和质量的优劣。

二.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 项目管理混乱

1)项目管理水平差。项目法人规范意识差、行政干预多、工程进度慢是中小型水利工程常见的现象,这些都将影响到质量的优劣。同时专业素质差的项目部门人员,较少的技术支持,缺乏科学化管理等这些也会导致质量下降。

2)质量管理不落实。本身项目法人质量意识差,既不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也不配置的质量管理责任人。即使制定了相关的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也不去落实,则造成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重视工期轻质量。招投标时肆意的压低工程造价,必将导致合理工期被任意压缩。很多工程都存在前期手续不完备就强行开工的现象,而在工程进展过程中随意设计调整造成工程变动性很大,使施工方不能够按合同规章进行施工,致使其效率的降低,使其质量的下降。

4)资金管理不到位。拨款滞后、要求承包方垫资、拖欠工程款现象时常发生,再加上盲目压缩质量成本,工程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要解决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就必须加强质量意识的提高。要提高质量意识及不规范问题,首先要引起领导的重视,进而带动专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可以减少一些可避免的决策失误。建立健全详细规章制度,确保质量控制管理落实到个人。提高对资金整合、分配的能力可以有效减少的其对质量控制的影响。

2 工程设计不规范

1) 项目决策缺少评估。工程建设项目的评估、立项、进度和质量等容易受到由于前期工作做的不够扎实、盲目立项等因素的影响。有些工程立项时基本不做可行性论证,即便个别水利工程进行了立项,但其没有创立项目规划书及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有些项目因在施工方案不合理,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

2) 勘测、设计缺少规范。由于项目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经费导致前期勘测不细致,甚至有时就不进行勘测设计。一些不具备资质设计人员再进行设计时常会出现设计因素考虑不周,结构布局不合理,不按强制性标准设计的现象,在施工中肆意变更图纸,质量监督不到位,不综合考虑对环境、经济、社会水资源配置,对于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了解更少。

严格遵循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在做足够的资料准备才可进行立项,制定严格的程序计划,可避免决策的失误,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有序进行,使其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

3 工程施工不规范

1) 施工不规范。没有制定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即使制定了质量管理体系,也无法保证相关措施无法落实,而且质量管理手段及其落后。2) 施工人员多数是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经验不足的农村施工队,这将无法保证工程质量。(3)工程多次转包分包。这样会致使资金分流,存在偷工减料、粗制滥造的陋习,这将导致工程质量的降低。

进行招标时必须保证质量,并且确保合同中存在规定出质量指标,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必要时可以用经济手段的制约。同时要求施工各项落实到个人。才可以避免质量问题出现。

4 监理工作不规范

1) 未经专业培训的质监、检测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低、技术水平低、责任意识弱、缺乏最起码职业道德。这些都将影响了质监质量。2) 招投标和工程分包等过程中随意性太大,监理工作存在不规范现象。3) 在项目前期的投资决策时由于缺乏质监,很容易出现问题。

5 质量监督缺乏力度

1) 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力将导致导致质量监督力度不够。2) 检测手段匮乏,工作落实不到位,质量评定又缺乏一定权威性。3) 质监员专业知识水平落后,质量管理的责任不落实到实处,质量得不到保证。

三.改善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措施

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工程施工质量是取决于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完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确立工程施工各部门的具体职责,才能保障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以质量为基础,定时进行质量教育工作,培养工程建设人员的质量意识,建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从而提高施工质量。施工前要考虑可能发生的质量问题和隐患,并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对策,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可能隐患进行预防。

2 加强进场材料及设备的质量控制

建筑材料报验单在原材料进场前必须应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同时也必须附产品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和使用说明书。在经过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确认其符合标准后才可以方准使用。在施工时对于易于受自然环境和气候影响的材料应注意选择原材料的存放地点,尤其像水泥、添加剂、防水材料、土工织物材料等则必须严格控制。施工单位事先对于当地生产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要达到质量标准才可使用。

3 科学规划工期、统筹管理建设资金

统筹管理工程投资的建设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建设资金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时应按照合同规章去严格执行工程价款支付。不合理的规划以及工程所在地气候预估不足,很可能延长工期,进而致使施工成本的增加,从而影响工程整体的质量控制。因此施工前期进行科学计划施工,分析可能出现影响工期的各项因素,尽可能避免由工期延误而造成的质量隐患问题。

4 加强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在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施工方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控制工程质量就必须对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第一级是施工单位应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单位终检的质检制度才能达到监督目的。第二级是在检查合格的前提下,施工方才可填写报验申请单,并报监理工程师进行复验,复验合格后还要由业主终验。这样保证不合格工序进入下一工序。

5 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力度

施工单位不仅要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控制体系,还要定时收集整理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控制图表,并且在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后还要严格审查。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建立健全质量反馈体系。为了定期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还需要成立专门的质量监督和部门。

6提高和改进施工技术水平

选择专业技术水平高的施工队伍才能保证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保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安全意识,才能保证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顺利进行,进而降低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结语

在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确立质量为本的原则,并制定严谨科学的质量保证计划,明确施工各项原则,加强管理体系的建设,才能保证工程质量控制水平。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注重施工质量,严格按标准规范要求实施,树立坚定的质量意识,加强管理并落实责任制,才能保障水利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胡斌. 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探讨. 水利工程.2013(01)

[2] 梁文灿. 现行中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工程管理.2010(08)

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文4

【关键词】工程建筑;质量管理;问题;措施

1 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概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要进行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我们应了解做为建筑工程管理,其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将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原则以及工程质量管理的责任体系,长期以来,大多数企业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把工程质量管理的控制放在工程建设的实施阶段,而不重视其他几个阶段的控制。我们知道,施工项目建设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想有效的控制工程质量,应该从影响工程质量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工程控制。在工程实施的全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认真总结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共同参与和控制的质量管理经验,探讨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以确保建筑工程管理施工工序建设的工程质量,建筑工程管理的施工质量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财产安全,而且还维系到人们的生命。从近几年来看,我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被消费者投诉最多的十大类商品中,房屋住宅质量问题一直位居前列,可见,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已经成为公众所关注的焦点,因此,质量管理是关键和核心,只有在工程施工管理全过程中注重影响施工质量方面的各种主要问题,不断强化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才能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真正引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从而建造出更多更好的的优质工程。

2 工程建筑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1 施工单位方面的问题

(1)无证或超越资质等级承包、非法挂靠、转包或非法分包。

(2)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不顾后果以垫资、压价,甚至行贿等违法手段承揽工程。

(3)为牟取利润,不计后果压低成本,自行或串通设计人员乱改设计,使用低价劣质材料,甚至偷工减料,放任职工不按技术规范操作,粗制滥造。

(4)在竣工验收中弄虚作假,掩盖工程质量缺陷,提供虚假质量保证资料。

(5)私招乱雇,工人队伍素质低下。

2.1.2 工程质量管理监督、监理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对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工作是委托建委质量监督站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质监管理站的监督体制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质监站监督管理的工程项目很多,但质监站人员有限,使工作力度降低。

(2)行政监督管理的工作性质容易滋生及腐败。

(3)有的质监站政企不分,以赢利为目的办实体,有的办了监理公司,有的办实验室,强制规定检验试块必须在这里进行,这样质监站既掌握工程质量管理的监督大权,又有获取利润的商业行为。这样很难保证质监站管理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同时也给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带来干扰。

总体而言,很多环境因素都会影响工程质量,一是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管理制度、质量保证体系等:人是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气象和水文等:三是劳动环境,如施工场所、工作空间等。复杂而多变是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影响的主要特点,例如,从气象条件的角度来看,主要表现为温湿度的变化,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都会对工程质量管理产生直接影响。再如,施工的前一工序往往可视为后一工序的环境,同理了,前一分部工程往往也就是后一分部工程的环境。如果某项施工工程管理所处区域内地质与水文差异大,不良地质多,或者雨季对施工过程的影响较大,都会给整个施工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

3 工程建筑质量管理措施

从施工管理层面来看,管理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举足轻重,管理也是生产力的一种体现。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离不开系统的质量责任制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作为有力保障。具体而言,可采用全过程质量管理方案,第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和易出质量问题的环节以及施工队伍自身情况来确定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第二,要结合工程质量目标以及具体施工内容来编写施工组织设计计划书,并在明确了施工内容的前提下制定出具体的工程质量保证计划以及施工措施,同时进一步选择和确定施工方案;第三,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检查,并对施工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由此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以此形成案例库,并将成熟经验逐渐转化成今后确保施工质量的“工作标准”和“管理制度”,由此进入良性循环,保证优质高效建筑工程的开展,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加大对施工过程的监督管理力度,监理单位应认真履职责,对施工单位的材料报验及工序报验严格把关,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准使用,同时对上一道工序未验收合格的,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充分做好过程管理,凡事均控制在萌芽状态,对工程质量按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确保的原则进行管理,从施工技术成面来看,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密不可分相关,技术因素不仅包括技术人员的技术素质,而且还包括施工装备、施工信息以及相关的检验检测技术等。科技的巨大作用体现在施工生产活动的整个过程之中,技术进步所产生的效果也相应会在施工质量上得到最终体现。这就反映出一个规律,为了保证建筑施工的工程质量,就要重视施工中所辖用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先进性以及适用性,施工企业要把符合技术要求的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具体操作规程以及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贯穿于建筑施工的全过程之中,并通过具体出现的问题来对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进行不断完善、改进和提高,此外,还要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考虑工程的经济性。施工项目质量的提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在提高项目质量的同时,必然会增加项目成本。因此,对于施工项目而言,其追求的质量不是最高,而是最佳,换言之,以能满足没计要求和业主的期望为标准,这样一来,施工质量和施工成本就能得到有效兼顾。

4 总结: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是工程建设中一定要认真贯彻的重要方针。因此,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认清责任,对历史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高度重视工程质量,不断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制止和杜绝“豆腐渣”工程,从而确保我国的工程建设质量,确保现代化建设的健康、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佘远逢、丁.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模式的探讨[J].工程质量,2009.12 .

[2]吴立新.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09.12 .

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文5

关键词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V5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4-0194-011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内容

1.1 开工前管理

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严把材料进场质量关。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要严格审查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图纸会审必须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联合进行,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使其熟悉和了解所建设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1-3]。

1.2 施工过程管理

施工单位要严格按照工序质量管理标准,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对进行变更的设计及其修改图纸必须重新进行审核,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要注重工序交接的检验,加强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此外,还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以便及时发现和纠正工程中出现的错误[1-2]。

1.3 竣工后的管理

对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和整个工程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竣工验收。对施工质量检验报告及技术性文件竣工资料进行审核。实行保修制度,并提供必要的服务[2-4]。

2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质量管理目标不明

主要表现在迫于工程进度的压力,少数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工期、轻质量的倾向。

2.2 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目前,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公益性的特点,主要依靠国家投资,不具备营利功能。少数单位为了争取国家投资,对前期工作未进行认真准备,招投标工作存在违规行为,导致低资质、无资质设计、施工、监理队伍参与工程建设[4-6]。

2.3 建设过程控制不严

工程多次转分包,资金流失,经济利益驱使偷工减料,粗制滥造很难避免;施工人员业务素质差,技术水平低;施工不按规范作业,质量控制手段落后,管理粗放,质量体系不健全,质量把关不严。

3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3.1 大力推行水利工程建设“三制”

“三制”即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和建设监理制,是保证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根本措施。

3.2 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系统工程的概念和方法将施工准备、施工生产到竣工投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组织起来,做到任务明确,职责和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达到高效及全方位质量管理的目的。对施工单位各阶段的工作和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通过信息、组织、措施、制度、素质“五保证”使工程质量管理做到制度化、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3-5]。

3.3 严格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技术责任制。对每个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各技术人员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尽其责、各司其职;②施工日记。施工技术负责人每天必须详细记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方法、最终结果以及每项工作的进展,这些纪录可以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提供依据;③图纸会审。图纸会审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中的差错,这对提前完工和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要详细记录会审中发现的错误,并将其存入技术档案;④技术交底。对各自所承担的工程任务、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每个参与工程的技术人员和工人都要做到心中有数;⑤技术复核。为了防止施工过程出现偏差,避免发生人为工程质量事故,要有专人对每项技术工作实施进行复核;⑥材料检验。抽样检查钢材、水泥、粗沙、石子等施工材料,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⑦技术档案。从工程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了积累施工经验,应将所有资料的原始记录进行汇集整理,建立技术档案,不可擅自修改、增补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⑧工程验收。要逐一验收每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特别是隐蔽工程),直至每道工序(或部位)合格为止[1-7]。

3.4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要想做好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必须得到水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层层落实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的责任。坚持“三不放过”原则,一旦出现质量问题,要严格按照水利规范和技术要求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2-5]。

3.5 严格执行水利建设程序

严格工程设计审批制度,项目立项、报建、开工、竣工验收等重要关口,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程序管理暂行规定》和有关文件执行,必须完成一项批准一项,未获批(下转第196页)

准不准开工,坚决杜绝“三边”工程(边审批、边设计、边施工)。任何单元、分部、单位工程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或进行下一阶段施工。工程验收时必须有质量监督机构的评价意见[5-7]。

3.6 提高质量观念意识

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就是工程质量的实现过程,工程质量既包括工程的实体质量,也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严格培养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尤其对精密度和操作技术要求高、难度大的工序施工过程,更要从技术能力考察入手,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并要在分项工程正式施工前仔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参考文献

[1] 王学军.浅谈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5):90.

[2] 周洪明.浅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13):202-203.

[3] 刘定伟.浅谈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四川水利,2011(2):49-51.

[4] 张庆武.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原因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68.

[5] 郑东春.浅议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3):227.

工程质量管理及其保证措施范文6

关键词:企业; 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to establish the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of the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i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must pay attention to construction quality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crease the project quality supervisio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of, can play the multiplier effect.

Keywords: enterprise;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

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以保证和提升产品质为目标,运用统筹的概念和方法,把施工企业各管理部门、各质量控制环节的职能和管理措施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目标任务,职责权限分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结合体。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重视质量观念教育和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整体素质;二是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分工,企业上下形成完整的质量管理组织;三是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要达到施工作业标准化,流程格式化;四是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体系,运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进行生产经营中的各项活动,以上这些时施工企业健全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工作,对于施工企业来讲,无疑使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前提和重要保障。

二、我国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分析及问题的提出

(一)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相当重视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起到了较好效果,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存在一定差距,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只是书面形式,挂在墙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得以看出。

1、施工企业资质名不符实,队伍挂靠,施工人员临时聘用,兼职现象严重。

2、企业层面对项目部质量管理的监管力度不够,甚至让以包代管代替了质量管理。

3、企业及项目经理部的质量意识有待提高。项目经理质量意识低影响到质量监督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执行力度。项目管理部内部管理粗放,没有详细的管理制度,对责任不明确,自检不到位。一线施工工作人员操作技能、技术素质差,质量意识淡漠,责任心较差。

4、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施工过程中执行施工规范不严格,质量评定松懈,浮于形式。

5、TQC及9000认证只是表面文章,形式主义严重。

6、施工质量通病不能很好的防治,已经成为疑难杂症,施工企业自检自控能力徘徊不前。

(二)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问题的提出

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为建设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增加了工作量,极大地影响了实体工程质量。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不仅是观感质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实体质量的影响。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隐蔽性和滞后性的特点,有些质量问题是通过肉眼观察无法发现的,有的短时间内不会显露,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必将暴露工程质量真是本质和抵抗灾害的能力,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已经得到了验证。近年来,有一种趋势忽视了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性,甚至依靠监理企业、建设单位的监管,造成了施工企业越来越不重视,质量保证体系形同虚设,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成了质量监督员。这实际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个误区,是暂时的一个工程质量管理的大前进中的一个起伏。这个趋势不纠正,将会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管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把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重新放到首要位置,这是当前工程质量管理中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将来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建立健全施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法律依据及现实依据分析

(一)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符合《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工程监理规定》及其他建筑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中规定,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负责。施工单位应当建立质量责任制,确定工程项目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施工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的检验制度,严格工序管理。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职工的教育培训。

(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加具体全面的要求。为了适应建筑行业快速发展,为了与国际建筑市场接轨,为了满足建设方的需求,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起到了提升建筑工程管理职能的关键作用,这个体系是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总结。体系从根本上提出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为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保证,为建设方提升足够的信任度。一个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内为质量管理体系,对建设方为质量保证体系。目前,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已经被建筑业广泛应用,无疑对我国建筑业的总体提升和与世界建筑业接轨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施工企业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是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全面质量管理是现阶段建筑行业的要求,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质量保证体系以统筹的科学的方法,通过完善的组织机构和管理措施,以提高人的工作质量为核心,强调企业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企业产品质量的保证,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保障,是实现建筑行业现代化、科学化的必由之路。

四、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和控制体系

1、项目施工质量目标。必须明确并符合质量总目标的要求。项目质量目标的分解主要从时间角度和空间角度展开。

2、项目施工质量计划。应根据企业的质量手册和项目质量目标来编制。工程项目质量计划可以按内容分为质量工作计划和质量成本计划。

3、思想保证体系。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使全体人员真正树立起强烈的质量意识。

4、组织保证体系。建立健全各级组织,分工负责,做到以预防为主,预防与检查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和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

5、工作保证体系。通过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进行质量控制。

(二)质量保证体系与PDCA循环

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主线,以过程管理为重心,按PDCA循环进行,通过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的管理循环步骤展开控制,提高保证水平。PDCA循环具有大环套小环、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螺旋式上升,形成完整的循环和不断推进等特点。

1、计划阶段(P)。计划(Plan)即确定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以及实现方针、目标的措施和行动计划;质量保证体系主要内容是制订质量目标、活动计划、管理项目和措施方案。步骤:a.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质量问题;b.分析产生质量问题的各种原因和影响因素;c.从各种原因中找出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d.针对造成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制定技术措施方案,提出解决措施的计划并预测预期效果,然后具体落实到执行者、时间进度、地点和完成方法等各个方面。

2、执行阶段(D)。实施(Do)包含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及要求展开的施工作业技术活动;就是将指定的计划和措施,具体组织实施,这是质量管理循环的第二步。

3、检查阶段(C)。检查(Check)就是对照计划,检查执行的情况和效果,包括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和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 也是质量管理循环的第三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