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我国的民族文化是经过时间和社会双重考验而传承下来的,对于现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在培养大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使其全面发展,这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弘扬民族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民族及国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弘扬民族文化,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良好的品质。
1.有利于培养提升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历经社会考验而继承下来的,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其中有许多精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现实意义。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深切爱国之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无私奉献精神等。利用这些内容积极向上且与时代密切相关的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激起学生对民族文化的J可,这对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及自豪感有积极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
道德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德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的内在力量。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儒家思想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经过历史的洗礼,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赋予其新的内涵,儒家宣扬的忠孝、礼义廉耻等社会道德规范,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特性和精神。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积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能够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文化素养,使其成为新时代的优秀人才。
3.有利于应对全球化浪潮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我国面临国际文化的竞争以及他国思想不断渗透的局面。西方文化对我国民族文化的冲击导致当代大学生出现民族信仰危机,如对好莱坞电影、欧美流行音乐趋之若鹜,而对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及戏剧毫无了解。面对这样的局面,高校应积极弘扬民族文化,确立民族文化的优势,以此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能够在全球化的局势下坚守民族文化,并做民族文化的推动者,扩大民族文化影响力,增强民族文化竞争力。
二、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中民族文化教育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代大学生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学习英语、看好莱坞大片、使用计算机等,使学生从小就深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他们对西方文化充满向往,却对本民族文化缺乏了解。由于学校目前的教育模式注重分数,忽略了对民族文化的宣扬,使民族文化的底蕴没有被重视和挖掘,造成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
1.通过民族文化教学提升学生文化涵养
保证现代教育的完整性,就要将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这两者中,缺失任何一个项目,现代教育都无从谈起。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非常重要。高校现代教育主要强调对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应确立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先进思想,开设民族文化教育的必修课或者相关选修课程。如今,课堂教学依然是现代教育的主要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坚持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积极渗透优秀文化内容,使我国的优秀民族文化能够更自然、更贴切地进入课堂教学,学生也能够更广泛、更充分地接受民族文化;同时,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热情,鼓励他们在课下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进行阅读,学习中华文化的优秀精神。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民族文化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生的脑海,并对其产生深远影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2.推荐优秀文化产品
文艺作品是民族文化教育最重要的载体,优秀的文化作品对于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中国四大名著,抑或是《史记》《兰亭集序》《世外桃源》等,这些作品都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民族精神。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高校应充分围绕民族文化开展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传播爱国主义思想,为大学生推荐优秀的民族文化艺术作品,充分丰富并扩展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提高教育水平需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并充分发挥民族文化的教育作用。高校应积极举办各种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使学生充分融入进去;校报及各种刊物应予以重视,积极宣传民族文化,创造良好的文化教育氛围,弘扬民族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 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体系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对生命教育的认识
“生命教育”是指提高人们对自然灾害、事故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造成危害和影响的认识,指导人们在面对突发事件时如何冷静处理、规避风险、救人自救、提高生存能力的一种教育。
具体来看,生命教育是依据生命的特征,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以学生自身潜在的生命基质为基础,通过选择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启迪精神世界,开发生命潜能,关注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创造智慧的个体。
二、高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现状
为了全面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生命观以及高校对于生命教育的实施情况,我们组织了调查。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增强生命认识,提升生命价值、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高校的和谐发展。
本次调查以北方民族大学、宁夏大学、银川大学和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的1000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调查结果分析
1.大学生对生命的认知和情感单一
对于“如何看待生命”这一问题绝大部分同学对生命有正确的认知。其中,研究生对物质的追求超过本科和大专生,对精神向往的同时也更加追逐物质的满足。同时,大专生更追求精神上的超越,本科生对于生命的属性认同则高于研究生和专科生。
2.大学生生命的质量和幸福感小
由幸福心理学可以得知,一个人幸福的感情和行为是息息相关的。当大学生觉得生命是幸福而快乐的时候,有的人表示一定可以做到无论何时都会热爱并珍惜生命;当大学生觉得生命是暗淡且痛苦的时候,有近半数的人表示会依情况来决定是否善待生命,更有一部分的人表示做不到,也许当他们受挫或者失败时,便会选择不再珍惜生命。这部分同学也将是我们进行生命教育的重点。
3.大学生生命意义和价值多元化倾向严重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中国传统的以社会为本位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大学生更加强调个人的重要性,在个人和社会面前,更加追求实际,认为个人应该处于更本位、更中心的地位。
三、高校加强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环境中就业压力大和竞争力增强要求高校加强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作为关注人的生命的教育是一个终身过程,人生是一次不可预测的旅行,每时每刻都会带来新的体验,如何让自己的生命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是每个人终其一生都要思考的问题。大学生时期是人生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时期,他们身体发育日益成熟,精力旺盛,思维活跃,是接受知识的黄金时期。也是他们开始体验人生,思考人生,认识生命,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的最困惑的时期。高校作为培养国家未来人才的主战场,理应加强生命教育。
2.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点要求高校加强生命教育
当代大学生群体已经从几年前普遍称呼的80后发展到目前的90后了,他们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人,不可避免地具有新时代的特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经验,尤其是承受挫折的意识较差,大学生时期是一生中情感最丰富、最激烈、最微妙、最动荡的时期,也是形成人生观的关键时期,从其心理发展水平来说,是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会经历种种的内心矛盾和迷惘,另外来自学业、生活、人际关系、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竞争更增加了他们的焦虑,如果这种焦虑不能及时地得到缓解和释放,进而形成抑郁等不健康的精神状态,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3.大学的生命教育是引导学生向人生更高追求迈步的阶段
生命教育本应是家庭教育、学前教育,高中前教育的核心内容,大学的生命教育更应该是一种引导学生向人生更高追求迈步的阶段。然而,事实是,生命教育在大学前阶段并没有得到有效开展,这就使得生命教育在高校变得日益紧迫与重要。新形势下,高校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境况,大学成为了生命教育的最后堡垒。安全问题替代了生命教育。我们必须承认,生命教育已成为大学不可回避的问题,成了最重要的一环。这对高校来说既是挑战,又是一份的责任。
四、高校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
1.高校要创造很好的人文环境来加强人文关怀
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即尊重学生生命的独特性、自主性。但是现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因为过分的“以社会为本位”来强调其社会功能,最终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个体的关注,影响了学生的个体生命质量以及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
2.开设独立的生命教育课程,落实生命教育内容
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是在高校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在高校设立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教会大学生系统的生命知识,并从其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升到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理性认识上,带领学生尊重生命、欣赏生命和体验生命、珍惜生命。
3.高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应加强对大学生生命观的引导
所谓隐性课程主要“是指这样的一些教育实践和结果,他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有效的一部分”。高校除了应该设立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外,还应该有相应的隐性课程的存在,其中校园文化就是隐性课程的最好载体。
4.通过生命叙事,开展生命教育专题活动
生命叙事是指叙事主体表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故事。生命叙事不是一种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再现”,而是借助所发生的事情,来理解生命,理解自己、他人或社会。[4]生命叙事可以使学生获得有关生命的新知识和新经验,在思索中获得情绪体验,并通过情绪体验内化为生命价值观。
5.高校的教育评价机制应重视大学生的生命个体感受
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就是应试教育,以学生分数的高低作为评价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这样就造成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一直以来我们也在进行教育改革,针对应试教育,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最终目的是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6.提高教师个体素养,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
生命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加强师资培育是生命教育实施的首要任务与重要保证。教育者自身的生命理念,往往是实践教育目的的关键因素。
高校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还处在起步时期,只有在大学生中间开展生命教育,使他们感悟生命的有限性,形成一个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正确认识,才能减少生命安全事故的发生,道德教育才能真正成为育人的教育,而关于大学生生命教育目前几乎是个空白。它的必要性和有效方式显现的十分重要,要高度重和明确大学生的生命教育需要,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生命教育,不管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发挥,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都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
参考文献
[1]刘慧.生命德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为防范校园自杀,台湾各大学开设生命教育课程[N/OL]. 广州日报,2004-02-23
[3]刘兵勇.生命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2007.3
[4]王北生等.生命的畅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2(12):24~25
[6]许世平.生命教育及层次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2(4):5~8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文化自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继先生于1997年在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会上就中国人如何保持文化认同问题提出了文化自觉概念以后,相关学者就这一问题,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展开相应的研究。其目的主要在于使大学生在西方文化不断冲击我国民族文化的背景下,让大学生保持应有的文化判断能力,坚定自己的民族自信心,保持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文化认同。同时尊重西方文化,正确选择西方文化中值得学习的精华变成世界性的东西,植入我国文化之中,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创新并文化发扬光大。因此,在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着走进大学校园的今天,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1 西方文化对大学校园文化的冲击
随着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碰撞,一方面丰富了以学校氛围和传统为基础的校园文化,一方面也使生活在校园文化中的大学生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受到强烈的冲击。
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位,主张通过个人努力奋斗来发展自我,强调个人自由和个人的权利。将个体的利益放在比集体利益更重要的位置。导致了大学校园中,出现了大学生缺乏集体观念,责任心不强,道德感削弱,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等消极思想。过分注重个性发展的倾向往往易于割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无视个人对社会依赖的一面,不顾社会发展规律社会合力对个人的制约作用。【1】还有一些西方国家,利用其全球经济地位的优势向我国传播许多与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发展相悖的文化。大学生由于受到的传统文化教育有限,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使得大学校园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传播霸权思想的有利土壤。再加上由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显现的一些社会问题,使大学生容易对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怀疑,造成理想信念认同危机。
2 文化自觉与大学生文化认同
大学生从西方文化中所获得的价值观,与大学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价值观产生的差异与碰撞,使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明确的大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容易出现错误的文化选择。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片面的以经济发展状况衡量文化的优劣,导致了大学生文化认同感的缺失,造成文化认同危机。
先生在《文化与文化自觉》书中说到,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他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认识自身文化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2]在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过程中,我们要与异文化平等对话,确保我国千百年来博大精深的中化文化不被“西化”,必须用文化自觉意识去认识我们的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激烈竞争的今天,我们不能在西方发达国家面前,再被“洋枪”、“洋炮”吓得腿软,而应该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呼吁世界各国建立符合全球共同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体系。
要培养文化自觉意识,需要对民族文化有深刻地认识,用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同时,面对西方文化,我们也充分的尊重,从西方文化中选择有价值的东西,通过学习借鉴应用于解决我国现实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思考如何避免将民族文化“西化”,而是将西方文化中适合全人类共同发展的优秀文化“中国化”。大学生作为国家知识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自身文化自觉意识,努力学习认识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担任着尤为重要的角色。
3 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培养的实效性
(一) 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氛围
多元文化时代的到来,打破了大学校园的封闭状态,使各种先进文化优秀思想不断地在大学校园中涌现,不容忽视的是其中也掺杂着一些极端的消极思想。要想使大学生在高校生活中避免受到不良文化的侵害,需要净化校园的文化空气。营造健康、和谐的大学文化氛围需要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因此,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文化自觉意识,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对文化自觉的认识,以更好地向大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同时应该在大学教育中,多做传统文化的宣传,使大学生正确分辨传统文化中需要客观认识的封建糟粕和积极向上的应该世代传承的优秀精华。避免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片面否定。
(二)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自觉主要指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文化在历史进步中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3】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大学生的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认可。因此,在大学校园中应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理论联系实际,实现大学生对思想道德、理想信念走向生活,真正融入大学文化氛围之中。
(三)客观认识西方文化
大学生之所以容易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大学生对西方文化并不是真正了解。多数只是通过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表象来认识西方文化的合理性。同时,民族文化要发展,要通过文化转型适应世界文化的发展节奏,也需要向不同的文化学习,取其精华作为我国民族文化新鲜血液。因此,对西方文化我们也应该有相应的学习和客观的认识,实现与异文化和而不同。真正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5】
参考文献
【1】【5】,文化与文化自觉[M],北京群言出版社,2005.
【2】邱素珍,文化自觉和个体认同――多元文化冲突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代青年研究[J],200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83-02
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因此,高等学校应充分开发利用好网络这一载体,在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内容及方法上不断改革与创新,同时高度重视网络的负面作用,切实加强网络载体建设,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高点,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要通过一定载体才能进行,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育目标的实现,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方法的运用,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等,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1]选择并运用好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2]
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就是高等院校通过互联网络这一信息系统,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需要,向大学生传播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时展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及健康的精神状态的物质形体。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认识不足
通过构建网络载体来支持和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信息化时代高校的一项迫切任务。然而,部分领导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运用和建设不重视,认为网络的运用主要在于教学和科研上,没有充分认识到网络载体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没有摆脱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对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展思想教育意识淡漠。甚至有些高校只把网络载体的建设作为形象工程,而忽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二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和运行困难重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的人才缺乏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是一个新领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要是“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3]而熟悉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与规律的网络技术人员较少。由于这两部分人难于融合而成为“复合型”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造成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手段、方法上的陈旧,或者缺少理论的高度和说服力。如果没有一支懂得网络技术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以正确引导,仅用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手段,主动占领网上这块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很难实现。
(三)高校校园网络信息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自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搭建沟通桥梁的同时,由于监管中存在的漏洞,致使一些不良信息也乘虚而入,干扰、破坏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导致整个校园网络处于缺乏系统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的状态。一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和网络信息管理者对大学生的网络信息交换和疏于及时监控和管理,不能及时对网上信息进行收集、分析、甄别、管理;二是在网络控制技术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管理者对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等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不高;三是网络管理还具有一定的机械性,很多不法分子往往能够避开监控,一些不良信息。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方法落后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必要条件,随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化,相关的教育新方法和新途径不断出现,但还存在片面和局限。首先,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是正面的宣传教育,缺乏对个体的关怀和疏导;其次,没有更好地开展网络自我教育,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人们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最后,对网络成瘾和网络欺诈等缺乏相应的矫正和监管,网络舆情引导方式还需进一步加强等。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点击率不高,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其主要原因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较少,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但信息面孔呆板,几乎是文字内容的粘贴和重叠。另外,一些校园网的栏目内容陈旧,更新速度滞后,一些大学生比较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焦点没有及时上传。二是对课堂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有效整合,网络平台上的内容较为单一,资源共享平台、在线学习、网络展播等平台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对策分析
(一)转变对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认识
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时代校园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对网络载体也必须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并在利用网络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网络载体为高校服务的思想。”[4]一是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运用网络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切实加强对利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成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建设领导小组,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思想政治教育“两课”教师、学校宣传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专职辅导员和网络技术人员等共同参与,从多方面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二是加大技术、人员、资金的投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载体的建设提供技术、人员和经费保障。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融合,客观上要求教育者提高综合素质,尤其是提升运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能力。因此,必须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为高校思想教育网络载体运用提供可靠的人才保证。“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政治理论水平、熟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较好地掌握了网络技术知识的、熟悉网络文化特点、能够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并在职责明确、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网络宣传、网络舆论引导以及网络监管等工作。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培训,提高其在网上发现思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的有机结合,才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
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必须构建校园网络安全管理的立体模式,通过制度、技术、法律和道德来加强对校园网络信息的有效监管。首先,要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信息管理权责制度,使网络信息管理者(把关人)各司其职,网络“把关人”要对网络信息从源头上做好防范,把有害的信息过滤掉,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提高良好的网络环境。其次,高校要研发运用网络安全技术加强对不良信息的管理,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数字签名技术、入侵检测技术和防病毒技术等,依靠科学技术来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净化网络环境。再次,政府要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网络社会的法律制度,做到网络信息服务有法可依,用法律来约束人们的上网行为。最后,要深入开展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积极推动网络文明建设,加强对网上舆论的引导和调控,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行为习惯。
(四)更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当前,要想在网络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争取网络阵地上的主动权,就必须更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创造更为新颖更为有效的、适应现代青年信息交流特点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首先,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教育者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要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及时给予疏导;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把教育与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以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和高尚情操,树立良好的网络道德;最后,要加强网络成瘾和网络欺诈的矫正与监管,培养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和网络道德,同时积极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努力消除其中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
(五)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开发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取得主动权,基本前提是能否抓住师生的兴奋点,抓住他们的兴趣去点击、去关注。”[6]因此,必须加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资源的开发力度,坚持显性教育资源开发和隐性教育资源开发相结合,努力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大学生的点击率和关注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形象生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大量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充实其间,提供丰富的实时在线学习资料;另一方面则要大力建设网络资源共享、在线学习、网络展播、在线交流平台,并将弘扬主旋律与运用网络技术结合起来,正确引导网络舆论,有力驳斥错误思想观点。此外,必须积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加强对他们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发不可或缺的内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形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其固有的虚拟性,不能代替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在注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现实思想政治教育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只有二者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建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北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教育部社会科学司.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献选编(1949―2006)[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王学风.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载体[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1):51~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现状;对策
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特征分析
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对促进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推动社会发展,维护高校稳定,促进政治变革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首先体现在认知方式上,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方式表现出直观化的趋势,表现为:当代大学生意识更加独立,注重自身体验和感受,不接受理论化的教条和脱离实际的宣传;其次,道德观念上,大学生道德观念正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务虚走向务实、从中西分立走向中西交融、从感性走向直观理性;再次,在价值取向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和分散化的趋势。大部分大学生提倡个人与社会并重,贡献与索取统一,愿意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但又注重社会的尊重与他人的回报。最后,当代大学生在认知、意志、情感等方面也更加注重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他们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师讲授,有自我的思维空间,更关注直观世界。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也拥有较强的表现欲,在社交场合中勇于彰显自身价值,敢于开拓创新。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与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大学生正确理想信念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探索出一套相对完整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运行正常。但是,面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以及社会文化矛盾冲突,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同度不高
目前大部队高校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教育而轻视思政教育的问题。部分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领会不足,不够重视,是导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根本原因。一般学校党委团委、学工部门以及二级学院党团组织都比较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学校的其他职能部门、教职工群体则存在轻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相当部分教师、行政管理和后勤工作人员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委书记、共青团干部、辅导员、“两课”教师的任务,与其他工作人员关系不大。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创新性不足
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现实生活向脱离的问题相当普遍。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研机制较为薄弱,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热点、难点问题无法及时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低水平层次较低。大部分高校在进行教育过程中,片面强调德育的社会价值,使道德内容变得过于抽象;重视正面教育,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另一方面,开展德育工作方法也缺乏创新性,大部分高校偏重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却忽视了道道德行为的养成,也没有分析学生的接受态度和接受程度,通过考试等方式,把教育者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这种单向的,强迫式德育方式,往往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甚至导致学生知行不一。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数量不足,素质不高
当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都已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列为高等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但仍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思想政治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训薄弱、辅导员队伍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的问题。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增强。但由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提高,政工队伍的发展跟不上高校扩招的速度,政工队伍知识结构较为陈旧,能力不强,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健全、长效机制缺失
当前,国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由各校党团部门、学生管理干部、辅导员来完成,于高校其他部门的联动和整合机制尚未建立。另一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个社会机体和功能的一部分,目前高校孤军奋战的状况没有彻底改变,全员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社会、学校、家庭三者之间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关系,全社会关心支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合力和制度尚未形成。这些都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范化、实效性和持续性。
三、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改革创新是时代的主题。思想政治工作要始终保持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必须用时展的要求审视自己,用改革的精神完善自己,用创新的观念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可持续性。针对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各大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探索:
(一)把握学生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过渡时期,其思想正在迅速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在形成,他们在不断思考、选择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只有准确地把握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和差异,加以正确引导和帮助,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当前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90后”,甚至“95后”,他们的思想特征、认知方式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二)提高教育主体的自身素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一个政治敏锐高、富有激情,充满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的政工队伍。为适应新形势、新发展,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专兼职相结合的,具有合理的专业、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新时期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和关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员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一名政治素质高,理论扎实、态度诚恳、作风民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的教师能对学生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则可能让学生误入思想误区。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大力推进网络思政教育
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的使用和发展,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途径的多样化、智能化,更有助于师生便捷、及时获取更多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从更广阔的视野、更全面的视角分析解决问题。然而由于网络信息的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缺乏规范,存在很多无用信息、虚假信息、冗余过时的信息,容易误导学生。所以,各高校要抓住时机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使之且具备及时解决网络等新媒体中负面的、偏激的、片面的信息带来的种种问题的能力,使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更具影响力,更贴切实际,紧跟时代步伐,对大学生更具影响力和感染力。
(四)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这一工作的落实需要高校积极探索各种长效的运行机制。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最佳载体。因此,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园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高尚道德,养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高校可围绕学生需要,构建学生服务平台,通过建立贫困生资助、就业指导心理咨询等服务体系,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通过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文艺、体育活动、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如环境保护、法律援助、敬老助残、无偿献血等,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溶入学生的各项活动之中,提高学生活动层次和意义;通过邀请专家、企业、知名人士来校讲座,拓展大学生知识领域和文化修养,提高综合素质。与此同时,高校还要通过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明确,定期对学校各单位开展检查和考核,确保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梁金霞,包金玲.关于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的调查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2).
[2] 王青耀.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J].中国高教研究, 2006(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的内涵要体现出科学的适用性和严谨性,通过一定方法(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评价,评价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及结果,对教育效果进行评定和价值判断。明确的指标能使评价内容进一步具体化,但现在没有明确的指标即表明不同的高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设立科学的、合适的评价标准。虽然测评体有其不足之处,但其科学性和重要性仍然毋庸置疑,为此我做出对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重要性的研究。
2.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的重要性
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体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把握和实现。增强工作的导向性和目的性;有利于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准确评判,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良性机制。l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能够全面和真实地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实际效果,为组织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有效控制提供了客观依据,对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建设、促进学科的科学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以定性和定量的形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指引和参照,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l4。此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构建满足革除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弊端的需要;满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视性评价新机制的需要。不同学者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重要性都有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就上述,可得出以下一些大体的共识:第一.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可视性.通过定量和定性的评价。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和反映教育过程和效果。第二,通过评价体系反映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效果,为教育工作者改善教育方法、教育目标等作出明确的指导,有利于教育者强化教育质量,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第三,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有利于自我检验学习的成果,有利于学生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具有可视性。通过定量和定性的评价,能全面、科学地评价和反映教育过程和效果。要实现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的作用和意义,必须确定科学的测评指标。缺乏科学和体现中医药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测评指标,该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即失去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有合理的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切切实实地将测评的每个步骤落实和具体化。我认为,文献中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论述的内容并不少,但切实就某一个一级和二级指标细化和切实建立具体化的测评体系却没有。因此,既然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有其必要性。那么日后学者应该更进一步,逐层深入,一步~步地将每一个指标细化,使评价内容更加具体化,更加易于操作和应用。
3.中医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的特点
3.1满足培养大学生成才的需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大学生还处于青年期,其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并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处于逐步完善的阶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建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大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与中医专业学生学生特点相结合能满足培养优秀大学生的需求,它的存在对中医院校学生素质、医学心理、医学法学的教育至关重要。
3.2满足卫生医疗事业教育的需要
医疗行业所面对的是人的生存质量、生命和健康。对于生命,一线医疗工作者更应抱有谨慎、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精神。因此,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指导着中医院校学生未来的发展,对于培养中医院校学生对卫生医疗事业的奉献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当前社会解决医患关系思想洗礼的有效途径。
3.3满足中医医德教育要求的需要
中医自古视德为首,重视“医乃仁术”的人文主义教育,强调和坚持医学教育与医德修养并重。{61现在的中医学生缺乏的不仅是医学专业知识和医疗技术,更是人文关怀精神和医疗学人道主义精神。缺乏正确的思想政治指导,容易使学生产生偏差,变得功利。现今社会出现的“毒蛋白”行为,往往是因为医生缺乏医德,其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落实,而使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扭曲。通过人文思想政治教育,改变课堂讲授、理论灌输和实践机会.使学生的角色定位不仅仅是一个医生的体验,而从更多方面了解患者的感受和需求。实现换位思考,从情感上接受患者,培养实用的医学人文技能,真正提高人文素质,从而在医疗体制产生变化和医患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形成与患者、家属良好沟通和正确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优秀的中医药人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满足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还能满足培养学生具备医德的需要,为培养优秀医务人员奠定基础。但是从上述思想政治教育测评重要性论述中可以看出只有教育,而没有一套适合中医院校有效科学的思想教育测评体系。因此,建立一套符合中医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测评测评体系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思路。对此,我结合中医院校教育模式和思想政治教育测评的内涵提出一些研究应注重的问题。
4.中医药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研究思路
4.1思想政治教育应结合中医院校的学生特点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指导人才培养,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完善,并且具有正确对待生命科学的态度。积极地进行科学研究,对生命的探索,了解疾病。此外.中医“医德”教育应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使医德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医院校培育的人才。
4.2思想.c-go治教育测评指标应体现中医药特色
中医院校的办学以传授中医药知识、培养高等中医药人才为目的,中医药是其主要特色,其办学方向和结构决定了中医院校课程体系仍然是以中医药为主。故此,思想政治教育测评体系指标应体现中医药院校的特色。例如:表彰学生仁心、义诊、感恩教育等与中医德行有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