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1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师;德育教育;实效性

德育的实效性,不仅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如何改革和创新,怎样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是摆在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职业学校教师要做好德育工作,切实提高德育实效性,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转变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比较容易做到,但德育实效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德育教育,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双向交流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人为赋予的,更不是教育者恩赐的,而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求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目的。

基于这种观念所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应当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

1.平等性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师生是完全平等的。这种平等性首先在人格尊严方面,教师与学生都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不应该是支配与被支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2.目的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必然的、不容师生选择的关系。这种关系以一定的法律原则为依据,在教育的原则指导下组织、建立和发展,并体现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社会的要求。

3.互动性

德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在道德教育这一特定实践活动中,两个具有平等地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互动的。这种关系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平等性,也是师生关系的目的性的保证。

教师须在德育过程中坚持自己的教育主导作用,加强道德教育的实践环节,有效激发学生接受教育影响的内在需要和动机,有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在日常社会生活和道德修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学生是发展中的主体,尚需培养和造就,学生身上蕴涵着一定的主体性,有待教师的合理激发。正确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内心道德环境,提高自我修养,保证学生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加强研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教师只有对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做到全面深入了解,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德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为增加德育的针对性,教师需进行三方面的研究工作。

1.研究教材

教材是用来向学生传授道德知识的教学资源,包括显性和隐性两种。显性教材是指教科书以及各种辅助资料,教科书、图片、影音资料和网络输出资料等;隐性教材包括学习、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例以及国际国内的社会热点事件、焦点人物等“活的教材”。教师通过进行深入的研究,领会其精神实质,并结合教学宗旨对相应内容筛选、加工,有针对性地将之应用于教学环节中去,绝不可生搬硬套、牵强附会,否则学生会对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产生厌烦甚至抵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2.研究学生

社会的复杂变化,必然引发职校学生素质方面的新特点。例如,学生的心理状况、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接受信息,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方式、方法、手段发生了变化;他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加等。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必须紧贴学生特点,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从而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3.研究社会

由于全球化潮流的冲击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普及,加上职校学生具有求知欲、猎奇心强及思想行为日趋成熟等特点,使得他们能快速地获知国际国内各种文化思潮和事件。但他们对于各类信息的辨别能力尚有欠缺,需要教师及时地加以引导。

因此,德育教师除了要及时掌握社会学习之外,还应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类信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能力,并借此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各种社会事件把握世界和国家发展形势,做到与时俱进。

三、提高素质,提高德育工作的说服力

教师健全的人格能使学生潜能充分发挥,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德育教师尤其应该秉信“身教重于言传”这一点,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影响和感染学生。

1.提高政治思想素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塑造学生的灵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概括为,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场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维护祖国统一。另外,作为德育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较高的分辨是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教师才能起到导航的作用,促进学生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2.增强科学文化素质

能把教书和育人融为一体的教师,才会成为优秀教师。一个教师不应只具有专业知识,还应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美学和人际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才能很好地把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去,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在培育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在育人成才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育人的过程是相当细微和复杂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很难做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教育过程不但需要智慧同时还需要耐心、细心,甚至要能承受被误解的心理考验。另外,教师在课堂上绝不能把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委屈带到教学中去,不能在课堂上发怨气,散布腐朽思想。所以,教师需要有控制情绪的良好心理素质。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2

关键词:德育;责任心;特色;以人为本;爱心与耐心;慧眼;沟通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514-01

本人结合自己工作中的切身体会,认为要做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德育工作要有责任心

比尔・盖茨曾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德育工作可以说是一件"苦差事",而做好德育工作更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责任心对于德育工作者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具有责任心,才会把做好德育工作内化为自身需要,才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全身心第投入到琐碎的工作中,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在平凡中寻找欢乐,在平凡中体验成功。

2.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要有特色,不能照搬普高经验

与普通高中学生同属一个年龄段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身心特点上与普通高中学生有许多共同之处,德育工作也必然有共性,应该借鉴普通高中成功的经验。然而,我们更应该注意到,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于普通高中,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差异极大,而且学生思想、心理状态也有很大区别。对这样一类特殊群体,应该通过我们的努力引导他们以"成功者"的心态走向社会,并且能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从而实现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因此,我们必须准确地抓住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的特殊性,才能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时代感,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3.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德育的核心地位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确立"抓基础、严管理、重建设、讲实效、创特色"的工作思路,以整治学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德育工作重点,逐步完善教师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扩展德育的深度和广度,完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三结合"网络,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实施德育的现代化、科学化,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4.要有爱心与耐心

根据研究调查,中职生的自卑情况普遍存在,约80%以上的中职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原因是多方面的:个人方面学习成绩差,没能进入普通高中学习,达不到家长的期待。社会方面中职学校地位不高,就业情况不尽如意等等。因此,作为一名德育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轻松的环境,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学生行为习惯循环往复的过程和不确定性。因此,作为德育工作者必须具有爱心与耐心,针对学生的过错行为,按照不同程度进行教育,做到一视同仁。

教师的爱心,来自于教师的责任感,来自于师德素养。因为师德的核心是爱生。转变"后进生",要求教师特别有学心,教师要树立正确的爱生观。爱一个学生等于培养一个学生,讨厌一个学生意味着要毁掉一个学生。教师应该这样看待后进生:"后进生"是人,是有感情、个性、独立人格的人,因此需要尊重;学生是未成年人,因此要允许他们犯错误;学生是能动性的人,因此任何教育都要经过他的过滤。教师的爱,直接表现在态度上。这是爱的外在表现,而态度又是教师情感的外露。"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厌恶学生的教师就可能培养出厌恶社会的人。

真正有爱心的教师,是反对以个人好恶对待学生的,特别不能歧视差生,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后进学生,尤其是对那些"问题"学生,要做到严慈相济,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要懂得改变1个"问题"学生远比培养10个优生更有意义。例数每一个少年犯,除家庭教育偏颇外,学校教育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呢?对学生不经意间的一次抚摸、一次微笑、一点点暗示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5.要有一双慧眼

德育工作者除具有事业心、责任感外,更要具有一双慧眼。要善于观察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尤其是"问题"学生的优点。要针对不同学生个性发展特点,带着善心和诚意,公平公正对待每一名学生,并及时进行肯定和鼓励。而事实上,一些教育者往往容易看到好学生的优点和"问题"学生的缺点,对好学生的缺点和"问题"学生的优点极容易被忽视。教师要学会运用迁移原理,通过放大每名学生的优点,让其逐步克服不足。学生的性格、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交往能力、劳动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等细节表现,都是挖掘学生闪光点的来源。高明的教师在于善于发现、捕捉和利用一切教育契机。

6.要有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3

近几年,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当前中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如何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教学内容。长期以来,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忽视体育教学德育教育功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是初中体育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还要强化学生德育教育,提高学生思想品德意识,只有保证学生思想道德和身体素质全面提升,才能更好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和发展。

一、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分析

1.全面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理念,摆脱过去高高在上的教师权威地位,要以学生为主体,全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协调者。从教学规律角度分析,任何教学行为都是教与学的关系,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内因,教师是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决定了外部因素。因此,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此外,教学活动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

2.教学的全面性原则

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不能将教学重点放在部分学生身上,应该全面涉及所有学生。德育教学是一个涉及面十分广阔的领域,教师在进行德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体育教学活动和德育课程全面结合起来,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此外,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于一些学生思想偏差问题,应该及时进行纠正处理,并要密切观察学习能力不足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做好和学生沟通交流工作,要时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作出调整,保证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发生偏离,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发展。

3.教学的系统性原则

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出一个系统性规划,不能在教学过程中随便讲解,毫无教学的规律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的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规划好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学对策,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中思想道德素养。

二、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分析

1.结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阶段的学生逐渐进入到青春期,身体发育十分迅速,学生生理和心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进入青春期后,学生热情奔放,思维跳跃,有朝气,但是在情绪方面容易激动,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在教师和学生面前想要更好的展现自我,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和态度容易产生偏激。初中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这段时期的心理特点,在体育健康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多种竞赛和游戏活动。通过采取分组教学模式,将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相似的学生分成一组,然后让学生以抽签的方式确定采用哪种竞赛形式。通过游戏和竞赛活动能够更好的锻炼学生团结协作能力,锻炼学生沟通交流能力,从而让学生养成从集体出发的信念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合作对成功的帮助,为学生更好适应今后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2.结合形式多样的体育内容渗透德育教育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在教材中蕴含着多种德育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刻挖掘,并加以利用和分析,将其更好的应用到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从而保证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充分性和有效性。例如在进行跳箱教学过程中,一些胆小学生特别是女生对这项活动会产生畏惧心理,不敢跳,甚至逃避活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不断鼓励学生,并对动作要领进行深入讲解,指导学生科学训练,让学生先从较低位置开始跳跃练习,然后逐渐增加高度,从而更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向学生渗透勇敢、顽强、沉着、冷静的德育教育,让学生逐渐形成勇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的坚强意志品质。

3.结合初中体育活动规范性特点进行德育教育渗透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规范性,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规范和科学。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学生有着多样性的活动空间和范围,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对学生的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就会导致教学失控,难以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教学效率不高。任何体育活动项目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则,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教学规则,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组织纪律意识,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不管从事哪项活动,都需要按照规则开展活动,要服从教师命令,听从体育教师的指挥。遵守纪律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将会产生深远影响。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4

以解放思想审视德育实效性

在学校具体德育中,德育被简单地认为是自上而下、由教师到学生的单向教育过程。只看重教师授的需要而忽视学生对德育的内在自发需要。德育内在的特殊性决定了德育的双主体性,即教师和学生双主体地位。以往的德育思维方式却仅以教师传授德育知识能力的好坏来衡量德育的好坏。不看学生的个体对德育需要的状况,不看学生对德育知识的内化效果。故而这种单向度的思维不仅使德育缺乏人文的关怀,而且使教师和学生对立起来,使学生和德育内容对立起来,德育出现低效状况。二是思维方式封闭性。思维方式封闭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德育往往只局限于国内,而与国外交流借鉴很少。德育一直都是各国重视的对象,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德育问题更是成为各国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德育的改革,为适应当代技术经济和社会生活对人的发展的要求,各国德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在其具体内容中从对学生的具体生活要求走向全世界全人类生活的各方要求。从单纯的个人道德问题走向适合社会需要的基本品德修养。而我国却对此借鉴甚少,德育还是按照以往的老路子走自己的。于是各种社会公德问题及在其基础上造成的环境恶化问题等出现了,德育面临新的问题,即实效性被弱化了。二是对本国国内德育认识封闭僵化,局限于仅仅只用一个模式来面对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学生。显然,这是不够的。我国是一个多区域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区域不同,文化不同,而民族心理也会不同,我国德育只强调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模式而不考虑民族心理的差异性,导致了德育内容与实践接受水平的不相符。这缺乏开发性的德育思维方式使得德育面对各民族时,实效性低下。[5]三是思维方式的静态性。主要表现在缺乏时展性,所谓时展性就是社会的发展和德育对象的发展。

以解放思想为根基提高德育实效性

1.当代德育的多维式思考所谓多维就是多角度多方面多因素多变量的系统的考察德育,即要讲究“多”又要讲究“维”。不局限于德育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模式而抓住不放,要从德育的整体过程出发思考。德育是一种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活动过程。不但要看到外在环境影响还要看到主体内在环境影响;既要重视教师的主体活动,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活动,更要看到多种因素之间的有效关系和平衡关系,不能单向的片面的只看到其中的一点而隔裂其它因素与其的关系。德育的实效性的好坏关键在于怎样才能找到组成德育这一过程各因素之间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以整体和全面意识来考察、分析德育,使其产生真正价值和效果。“过”和“不及”都是不可取的。2.当代德育的开放式思考所谓开放式就是德育要打破传统思维模式,面对多方德育对象,吸收多方先进德育思想,灵活解决多方德育问题。面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我国德育思维的转换已成为一个历史性课题。首先德育应打开国门,不仅要敢于接受国外的思想意识,而且要主动走出去,吸收国外的思想意识。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众多人口的大国,其文明发展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都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封闭就会落后的历史教训要求我们必须开阔视野,积极吸收全人类文明的先进成果。因此,在德育的建设发展上,我们不仅要解放思想,转变封闭的德育思维方式,由只仅仅关注本国德育活动转向关注世界、全人类的德育活动,还要积极主动参与到国际对话与交流中,以开放的意识、开放的心态自信地走向世界,从而实现德育思维方式宏观转变。现实表明“兼容并包”的德育思想更能适应当前时代及整个世界对德育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无原则、无根本地全盘接受,还应清醒地抵制对我国德育本质不利的思想意识。只有这样,我国德育思维方式才能真正得到开放式转变。其次,德育不仅要向国外开放而且要向国内开放,更要向国内的德育个体对象开放。[6]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德育对象的特点,设计必要的品德意志情感培养环节,力求德育内容的充实化、民族情感化和现实化。3.当代德育的动态式思考所谓动态式思考就是在德育过程中不固定在某一点上,思想勤快敏锐,具有洞察力,能够根据观察情况的变化而灵活地思考分析德育问题,并用新的方案来解决德育问题。它的根本特点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条件来改变思维的程序、思维的方向,对事物进行调整、控制,从而达到优化的思维目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代特殊时期里,德育就应该思考社会的价值需要,并动态地分析德育的现实价值和意义,满足当前多元文化下的社会需要。在多元文化下,要根据德育对象的发展需要主动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强化手段,采取灵活生动的德育方式适应德育对象发展。主动迎合来自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挑战,在变化发展中自我总结,自我更新,与时代的发展共同进步。

作者:王兆娣 单位:安康学院教育科学系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5

关键词 哲学与人生 教学探析 课程特点

进行中职“哲学与人生”教学的探究,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中职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对中职生的成长来说,他们有很多人生的困惑需要解决。在中职生德育教育的课程体系中,“哲学与人生”课程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他们的人生具有统领作用。一个人拥有了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才能具有正确的人生方向,才能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才能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优秀的心理素质。用哲学点亮学生的人生,引导他们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中的重要问题,能更好地提高中职生人生发展的能力;能更有效地引导中职生自觉思考人生问题,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深入分析“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准确把握其教学内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特点

“哲学与人生”课程改变了过去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中心的课程理念,强化了德育课特点,既学哲学又用哲学。

课程将哲学知识与人生发展问题联系起来,发挥哲学的指导性,用哲学指导人生;将人生问题与哲学道理的运用结合起来,用人生体验哲学,用智慧感悟人生。将学哲学和用哲学结合起来,用哲学影响、感染、引导和鼓舞学生,帮助他们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体现了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结合。

(二)“哲学与人生”的教学内容

“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核心内容是对学生进行哲学基本观点和方法及如何做人的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

本课程的每一个教学内容都设置了二个重点,一是哲学基本观点的重点,二是人生问题的重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难点主要是哲学与人生的结合。一是如何从人生的具体问题中提升出哲学问题,二是如何以哲学的观点来感悟人生。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内容的每一单元,每一课都有两条线:即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人生问题。分为三个教学单元:唯物论-尊重客观实际;辩证法――一分为二看问题;认识论--知行统一提高能力;历史观--历史规律与人生理想,人的本质与自由。

第一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从客观实际出发;人生问题的主线是走好人生路。第二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态度。第三单元的两条线是:哲学观点的主线是认识论的基本观点;人生问题的主线是人生实践。每个单元分为三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按照两条线。

三、努力探索“哲学与人生”课程的教学特点

(一)“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整体设计思路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坚持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的原则,遵循中职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坚持知、信、用相统一,引导学生既提高哲学的素养,又提高人生发展能力。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遵循教材内容的基本线索即哲学基本观点、人生哲学知识和解决人生问题的方法基本线索来设计教学过程。

在实施两条主线内容的教学中,讲哲学知识,要注意以解决人生的问题为目的,把握重点 ;讲人生问题,要注意哲学知识的运用,把握人生问题中的哲学意义 。实现哲学与人生的内在的结合。

(二)教学创新

“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教学活动。

内容设计要跳出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为学生而设计,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使教学内容精炼化、生活化和生动化。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丰富教材资源,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教学方法提倡讨论式、体验式教学。重视学生的体验,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

(三)“哲学与人生”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和基本环节

“哲学与人生”作为德育课应该是直通学生心灵的教育:应以生动案例内化于心;以多样形式体验于心;巧设情境感染于心。最终实现德育的终极目标:教会学生做人。

“哲学与人生”教学方法的选择,倡导启发式教学,采取合作探究、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例如,案例教学是以大量的来源真实的案例供给学生分析探讨。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哲学与人生”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导入、理解分析、实践等教学的基本环节。

导入环节:案例+问题。选取案例导入或者情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情趣 ,把学生融入其中、营造和谐氛围,理解尊重学生、营造语言情境,感染其心灵;精心设计问题,具有的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理解分析认环节:案例+体验。包括认知理解、问题分析和讨论。以案例理解基本观点,用基本观点分析案例 ,提出问题讨论,加深理解和掌握基本方法(应用)。

实践环节:活动+方法。设计学而思的活动,让学生体验思考、讨论探究,老师引出哲学观点和方法,进而分析人生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教师归纳评价(我们应该怎样做)。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课堂充满生命力,实现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结合。

参考文献:

德育的特点和地位范文6

[关键词]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引导

学分制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其与班建制、导师制并称三大教育模式。国内高校学分制萌发于1918年北京大学的“选课制”,试行于1978年国内一些有条件的大学,以学分制为主题的教学体制改革始于20世纪末,而今学分制改革和建设已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高校学分制多年的建设为高校德育学分制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推动了后者的发展。郑州轻工业学院在其2003级学生中实行“德育学分制”,规定学生毕业需要满足修满专业学分和德育学分的标准要求。为了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和便于管理,现在上海、河南、黑龙江等地的一些高校都采用了德育学分制来管理学生。可以说,德育学分制已经成为了现代高等教育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德育为先是各高校的办学原则,高校德育教学应该实现教与学、德与智的统一。德育是高校教育的核心和灵魂,理应纳入学分制的轨道上来。高校德育学分制是集教育评价、管理为一体新型德育管理制度。它依据新时期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旨在实现德育内容、环节的学分化和德育过程、结果的成绩化以及德育教育的制度化。一般来说,高校德育学分制主要通过对高校学生思想品德的综合考评来实施,注重对高校学生在校期间的政治观念、法制意识、思想品德、学习态度和生活行为的考察、评价和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学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行为规范、素质拓展和创新创造等内容。德育学分制作为当前高校正在推行的学分制改革的补充形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应用价值。它实现了三个统一,即教学制度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培养目标过程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教学方式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研究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构建,对于教育体制的改革、高校德育工作的创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新特点

1.学分构成的组合性。高校德育学分制下的德育学分的构成,是一种组合式的结构,包括理论课学分和实践课学分两部分,理论课学分大致占全部学分的30%,实践课学分占70%。学生为获得学分而进行的课程或项目学习,按照其性质,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理论课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包括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理论课按照各个高校的教学计划实施。一般来说,理论课学分都是必修学分,具有相对稳定性。实践课具有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等特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是其课程设置的原则。实践课学分分为必修学分和选修学分两部分,必修学分是指大学生按照教学要求而完成的有关思想品德、法律规范、组织纪律、诚信文明、社会公益、劳动卫生的项目而获得的学分。实践课选修学分是学生因自主选择学习的项目而获得的学分,它倾向于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考虑。

2.德育载体的多样性。在传统的高校德育工作模式中,班集体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但是,学分制的改革和推进,打破了这种格局,学生生活园区、学生社团、指导机构、咨询机构、服务机构以及网络载体的相继出现,创新了高校德育的工作方式。其中,网络载体主要包括网络德育主题网站、电子邮件、QQ、MSN、BBS论坛、博客、微信、飞信等平台。非网络载体,更多的是从“实”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而依托网络载体开展的网络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延伸和的与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更多的是从“虚”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高校学生德育工作。虚实结合教育载体的形成、发展,有效地推动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网络教育内容丰富,包括德育信息、网络德育课、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网上德育教育平台等内容,体现出高校德育开放性、现实性、交互性、趣味性等特点。此外,网络德育可实行匿名制,这就消除了师生沟通的心理障碍,为师生的充分交流创造了条件,教师可实时掌握学生德育状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可达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

3.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德育学分制实施前,高校德育评价相对于智育、体育的评价而言,要片面、宽松、抽象一些。德育学分制实施后,以具体化、规范化和可视化的一系列评价细则对高校学生的德育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严格、具体的评定,评定范围包括知、情、信、意、行等方面,涉及部门有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机构。具体而言,高校学生德育学分考核由“记实”和“评议”两部分组成。“记实”坚持随时记录、公开公正、定期公开、公平审定的原则,是由班级记录的、旨在对学生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特征的关键事件的记录和评定。“评议”由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议三部分组成,是依据相关测评标准在每学期期末进行的。“记实”属于定量分析,“评议”属于定性分析。

德育学分制下,“记实”和“评议”的有机结合实质是德育评价标准定量分析和定性评议的结合。这种评价标准消除了高校德育评价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评定缺陷,实现了学生德育评定指标体系的量化,增强了德育评定的客观性、公平性、规范性、实效性、科学性和透明度。

4.德育客体的自觉性。德育学分制克服了传统德育工作模式带来的教育客体即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不强等缺点。过去,高校德育没有和学分挂钩,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其可有可无。现在,得益于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在《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和各高校《德育学分评价手册》等的规范制约下,实现了高校德育的制度化、科目化和活动化,增强了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可操作性和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德育学分制融合德育内容、教育途径和评价体系为一体,通过学分的形式来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注重的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关注和评价,致力于学生的成长发展,旨在引导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从试点高校来看,其对学生的积极效应是明显的,在其带动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实效性有了很大的改观和提高,对学生良好德育意识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由此可见,在高校德育学分制下,德育工作的权威感、现实感和严肃性更强,学生为了拿到学分并最终完成学业,就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到德育课程、项目中来,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德育认知和主动性、自觉性的提高,实现了主动式学习的教学目的。

二、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新问题

1.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脱节。高校德育学分制的构建,理应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但是在高校德育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脱节的现象时有发生。受制于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教学环境、教师水平等因素,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长期被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未能得到较好的发挥,从而对教师教学和教育效果产生了消极、负面的影响。现行的德育体制中,一般将学生作为被动地接受对象和客体,没有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创造性。

德育是教与学的统一,这包括教育与学习、教师与学生、讲授与传习等方面。在高校德育实施过程中,作为传授德育思想道德知识的教师,主导着德育的方向、内容、方式和进程,扮演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拥有着绝对的主导权。但是必须认识到,不切实考虑学生需要的任何教育活动都是失败的,教师传授的只是德育知识,最终还是要靠学生自身的消化吸收。德育既要有加强德育规范的理念、约束和限制,也要有学生的主动参与与内化、师生的平等交流与互动。如果不这样做,就会造成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脱节,就会影响德育的质量与效率,就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挥。

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脱节。道德认知是指通过德育教育形成的对现实社会道德关系、道德规范的认识,涵盖道德印象、道德概念、道德思维能力的获得、形成和发展等方面。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意识的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社会有道德、有意义的活动。现行的高校德育学分制,习惯于采用试卷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德育效果,评价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这样的评价方式,往往不能反映最真实的情况,答题好、成就高的学生不一定就是德育标兵,答题差、成绩低的学生也可能是德育能人。因为,以考试卷的形式来考核,这无形之中会给记忆力好、考试能力强和投机取巧者钻了空子。而那些勤学苦思、坦诚己见和实事求是者得到的成绩却时常令人啼笑皆非,这是有悖高校德育初衷的。

高校德育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程,它关注的是学生的言行举止等各方面,培养的是思想品德好、有益于社会之人而不是只会熟记思想道德知识的专家、学者和言行不一、有人格缺陷的边缘人。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处理好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的关系,找到合适的考核方式,做到理论知识考试和道德行为的结合。

工具价值与终极关怀脱节。从价值形态上看,高校德育有两大维度,即工具价值和终极关怀。所谓的工具价值,即是通过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发展并为社会服务体现出来的价值。终极关怀是一个形而上的命题,是对来源于情感意志、价值理性的道德律令的恪守,是正确价值取向和德育精神的诉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檀传宝在其著作《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中认为我国道德教育危机的实质是终极关怀的缺失,这表现在德育本体性价值的丢失、人性关怀和真实诚信的缺失和德育虚假化、形式化、表面化等方面。高校德育学分制下,德育工作欠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德育工作没有给予学生终极的关怀,没有抵达学生的心灵深处,没有实现理性价值的支撑。

工具价值是低层次的德育价值,终极关怀则是高层次的德育价值。工具价值是短期性的、被动式的,而终极关怀则是长期性的、主动式的。工具价值不一定就是真实内心的表达,它有可能是外因单独作用、内因不乐意接受的产物,而终极关怀则是在内因、外因优化作用下生成的。二者有着巨大的差别,我们可以认为工具价值是终极关怀的最初形态,终极关怀是工具价值的继承、发展和升华。成功的高校德育必须实现工具价值和终极关怀的有机融合,要反对外显化、庸俗化,反对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和形而上品位,反对以简单观察、测定学生德行的做法,由内到外、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将高校德育上升为一种内心信仰和自觉的价值诉求。

外在规范与内化教育脱节。现行的高校德育学分制强调各种规范的严格遵守,在执行过程中,往往依靠政治教育的形式,借助政治权利、意识形态、学校规范强制推行。在具体做法上,往往以各种规范的遵守与否、质量的好坏、数量的多少为教学目标,这无形中造成了规范即是道德、道德即是规范、道德教育即是规范教育的假象与错觉,从制度上误导了学生,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反思和批判精神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内化教育的形成。

现代伦理学告诉我们,德育规范只是作为一种形式、一个体系、一项制度,是主观创造的东西,无论它多么完美都无法与内心的德育意识相比。德育效果不仅表现在道德规范上,还更多地体现在学生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上。高校德育理应实现外在规范和内化教育的有机结合,要把握好适度的原则和德育的内涵,规范的履行、宣传要适度以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自主性,让他们参与到高校德育中来,从内心去接受德育知识和德育规范。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并不是否定高校德育规范,而是否定其只是以“规范”为道德教育的现实。

三、对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引导

1.转变德育教学思路,提高德育学分制构建的实效性。高校德育学分制下教学思路的转变,包括七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正确处理好德育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实现人格社会化教育和人格个性化教育的结合;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的结合;三是要正确处理好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关系,实现理论知识测评和行为表现评定的结合;四是要正确处理工具价值和终极关怀的关系,实现合理价值和理性价值的结合;五要正确处理好外在规范和内化教育的关系,实现被动接受和主动参与的结合;六是要正确处理好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七是要正确处理好德育教育与管理的关系,实现授课教师和辅导教师的结合。

德育教学思路的转变,要在把握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新特点的基础上,突出解决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新问题,逐步提高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教育观念理想与现实的融合,才能实现受教育者角色由客体向主体、教育方式由抽象到具体、德育衡量标准由主观、片面向客观、科学的转变,才能从整体意义上促进高校学生德育工作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2.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提高德育学分制构建的针对性。“隐性课程”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学者菲利普.W.杰克逊《课堂生活》一书。依据《国际百科全书》的释义,隐形课程是指形成学生非正式学习的各种要素。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高校德育课程体系。隐形课程具有作用方式潜在间接、作用途径广泛开放、作用过隐蔽渗透、作用效果深刻长远等特点。由德育理论课教学活动、德育实践课教学活动、高校校园物理环境和高校校园精神形态中隐藏、潜伏、暗含、渗透、弥漫的各类隐性要素构成。得益于其特点和构成要素的优越性,使得德育隐性课程具有认知导向、情感熏陶、意志磨炼、行为规范等功能。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历史观等德育内容只有经过学生自己内化,才能成为学生自己的道德理念,才能促使学生投入更多的情感、态度、兴趣和行动,才能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约束道德行为和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发展。

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是适应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需要,是对高校德育课程体系的尝试,是提高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针对性的切实需要。为做好新时期、新形势、新问题、新机遇共存下的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工作,一是要正确处理好显性德育课程和隐性课程安排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积极开设、管理和服务好隐形德育课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有意识、无意识心理活动的作用,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科学的道德观念体系;二是要正确处理好德育制度可操作性和合理性的关系,充分发挥德育制度的规范、引导功能;三是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审美价值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实现高校校园物理环境的优化;四是要形成正确、科学、积极、向上、健康的高校校园精神形态,不断提高学生的德性、悟性。

3.肯定学生主体地位,提高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能动性。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次要原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自身的作用。在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中,教师、德育规范等是外因,学生是内因。目前高校德育学分制过度强调德育外因的地位和作用,而忽视了德育内因的地位和作用。实践启示我们教师虽然主导着高校德育的教学过程,但是学生却决定着自己对教师的讲授内容的接受与否,主导着德育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和实践的内化过程和结果。因此,不能片面强调受教育者即学生的社会责任和对社会的绝对服从,不能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轻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要更多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既包括对社会的责任,也包括对自己的责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学生的切实利益和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承认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意识,将高校德育视为一个主客观统一、师生互促互进的活动过程。

互动、创新是高校德育工作的着眼点,互动才能提升高校德育的趣味性和促进师生的良好沟通,创新是对德育工作的肯定和发展。高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要实现学生接受德育教育、切实掌握德育知识的目标,要推动学生运用德育认知去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改进自己、规范自己和提高自己,形成一定的德育自觉,要教育学生懂得主动接受、自主学习、能动参与并能适应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实时地吸收时代精神内涵,自主、自觉、自立、自理、能动地参与到德育学习和实践中来,这既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能动性的需要。

4.健全德育管理体制,提高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引导性。目前,高校德育学分制下的德育管理体制,主要由各高校校党委和学工部、各学院院党委和学工办(辅导员)以及班级管理委员会组成。校党委是高校德育学分制构建的领导核心,负责高校德育的整体工作,在其领导、指导下,校学工部负责制定具体的规划、组织原则、实施细则和研究探讨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以及督促检查各学院的德育工作。这种多层次的德育管理体制,规范了该校德育学分制的实施,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但受制于起步晚、基础薄、技术低、经验不足等因素,导致其并不是很完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上下级之间协调性差、整体效益不高;二是针对学生的管理要么过宽、要么过窄,学生的抵触、不满情绪时有发生。

德育管理旨在完成德育任务、实现德育目标、育德育人和树德育风。健全高校德育管理体制,要坚持全面规划、分工明确、统筹兼顾、协调统一、优化配置和讲求效益的原则,正确处理好德育管理主体上下级即组织与组织的关系、各级组织与德育工作者的关系、德育工作者与学生的关系,出台更多的细则、规则、规章、制度和政策,形成自下而上、系统全面的德育教育体制。同时,要加强学生管理团队的建设,建立健全其例会、汇报、考核、奖惩等制度和各项德育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要通过制度的形式进一步明细校党委和学工部、院党委和学工办、班级管理委员会的权利、义务,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建立健全旨在加强德育教师政治素质、德育观念、德育理念、德育教育观建设的制度体系,改进和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内容形式,以形成全面、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新格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