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培训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培训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范文1
最近省外的一所民办培训机构,因虚假广告、盲目扩张、不按规定乱收费、忽视办学质量和教学管理等问题,引发了学生,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专门召开视频会议并下发了文件,指出一些地方劳动保障部门在民办学校管理上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要求做好技工学校和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稳定工作。当前在全国人民抗震救灾迎接奥运的特殊时期,为进一步加强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质量管理工作,按照部和省厅要求,我市全面开展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大检查。结合实际,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工作目标
充分认识强化职业培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社会反映强烈的乱办班、乱收费等现象进行大检查。通过治理整顿,完善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工作质量管理、健全监督体系、维护社会稳定。
二、检查内容
(一)按照“谁审批、谁负责”原则,结合今年民办职业培训机构评估,立即开展对所管理的技工学校和民办培训机构进行一次大检查。
(二)技工学校重点检查规章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收费许可证和标准、招生简章情况。
(三)职业培训机构重点检查依法建立规章制度情况,对批准开展培训的职业(工种)相对应的设备设施或场地、师资队伍配备(需查验与批准工种相匹配的教师资格证、教师上岗证和职业资格证)、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收费备案情况、招生简章广告情况。
(四)对已不具备办学条件、管理混乱、虚假广告、擅自异地办学等行为要限期整改,对违规违纪者或整改达不到规定要求的,依法取消办学资格或吊销办学许可证。
三、工作安排
(一)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将20*年至20*年工作情况,按上述检查内容,开展自查自纠,并将有关情况按照审批管理权限,相应报市或区劳动保障部门。
(二)各区局于7月7日前将本区检查情况报市局(市局将全市情况汇总后*月*日前报省厅)。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检查工作。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领导,按照分级管理属地检查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统一部署,抽调劳动保障监察人员和有关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在全面检查的基础上,梳理出重点问题采取有对性的措施、检查督促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整改。加强社会监督,设立举报电话及时处理群众举报事件,切实做好稳定工作。
(二)明确机构工作责任。各技工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结合实际认真查找问题,排查隐患,明确技工学校校长、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法人为第一责任人,负有稳定工作的主要责任,研究制定疏导和处理、发事件的预案,确保稳定。
(三)积极制定相关措施。各区劳动保障部门抓紧研究制定处置学校群体突发事件的预案和措施,对可能出现的进行预防和控制。要依据《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审批民办业培训机构,规范审批程序,建立健全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学生管理制度,完善对各类职业培训学校的日常监管措施,加强指导管理。
(四)重大事件上报制度。各区劳动保障部门要密切关注本辖区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情况,及时排查和化解不稳定因素,把工作做在前面,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伤亡性事件等重大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及时上报。
培训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范文2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就业,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大、有工作、语言差、往往带家属。这一部分人群虽然不是以来华留学作为直接目的,但对其进行汉语言培训和文化的教育是有利于其在中国的工作和生活的;他们为了更好的融入中国社会也乐意掌握基本的汉语运用能力,这方面的需求也是广泛的。如何满足这类“社会化”的外籍人员的语言需求,如何调动社会力量办学,这是本文讨论的内容,包括办学主体分析、办学特点和风险等。
一、社会化办学的内涵和宗旨
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社会化办学旨在通过调动社会相关的资源、力量,对既有的以大学为主体的办学模式进行有益的、必要的补充。根据目前的来华留学教育发展趋势来看,按照学习目的划分,学历生、专业研修生和语言研修生是主要的学生类别;按照学生身份来划分,有自费来华求学、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和家属这三类。大学的教育主要满足有目的的来华进行学位或研修的外国学生。对于来华进行工作、来华工作人员的家属这类的外国人员,由于大学相对固定的教学安排,无法照顾到这类人群的日常生活特点,因此社会化办学的主要目标人群即是来华就业人员(及家属)和部分来华留学人员。
二、社会化办学的参与者
社会化办学的参与者即办学主体决定了办学的质量和目的。首先,盈利是办学的目的之一,这是办学的前提与基础;其次,质量保证是办学的关键;最后,积极的社会责任是体现社会化办学的价值。因此,热爱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有高水平的办学经营和管理能力,优质的教师资源是来华留学教育社会办学的重要前提。高等学校具备师资资源,但经营管理是其软肋;企业公司没有师资渠道,但经营管理、满足市场需求是其强项。这样来看,校企的合作是社会化办学的思路之一。但实际上,如果由学校和企业合作,作为社会化办学的主要参与者,以组建实体的形式开展教学还是有许多的问题:首先是资质的问题,即学校审批的问题,可能大学的管理者不会在此投入过多的精力;其次办学思路的问题,一旦成为盈利性的学校,合作双方想必会在经营的理念、利润分成、办学思路等问题上出现分歧,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双方不太可能会在重大决策上有一致的意见,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综上校企合作成立学校的模式具有较大的政策和经营风险。学校的建立和经营,师资是核心资源,这也是大学的优势;如果大学的管理者能够借鉴企业在市场运作上的办法,养成发现市场需求并利用资源满足这一需求的能力,那么取代企业独立成为社会化办学的主体则是理想的情况。因此,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社会化办学主体一定是以高校作为办学主体的实体机构,校企合作具有执行风险,企业更适合在业务层与高校进行基于项目的长短期合作,在实体的所有层面上,一定是以一个主体为宜。
三、社会化办学的特点
1.灵活、弹性的授课方式
所谓弹性是指出勤预约制、教学地点多样式、自行组班制等。研究国际知名的培训机构,如华尔街英语、樱花国际日语等,根据在职学员量身定制的弹性授课制是十分受在职学员欢迎的培训方式之一,同样也是普通的大学教育无法做到的教育方式。出勤预约制特别适用于单独授课制度,即“一对一”授课。学员通过与教师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预约下次的教学时间,教师每次记录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的时间计算学费。表面看预约授课制的给予学员较大的自由,似乎缺乏约束力而无法保证授课质量。针对此情况,还需要教学进度管理,即每次预约前必须完成前次课程达到的目的,并测试通过,否则不予进行预约。樱花国际日语采取网络预约与网络测评相结合的模式,学员通过注册其在线学习平台,每次完成课程后必须通过在线复习和预约测试模块,只有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次预约。通过IT工具的使用,可以将预约制扩展到班级授课项目和小班授课项目。如果无法一时采取完善的在线学习和管理平台,我们也可以采取简化的方式,如教师可以将复习和测试内容通过邮件发送给学员、学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答案反馈给教师等能产生同样效果的约束机制。考虑到学员的要求,在单独授课的项目中,可以采取教师派遣的制度,即学生与教师预约培训地点。这样做旨在减少学员交通时间,利用学员零碎时间进行培训。这种模式对于工作较为繁忙、在公司处于管理层的外籍人士较为适用。他们时间十分宝贵,往往抽出午休时间进行学习,对于学费接受能力较强。
2.突出实用的教学目标
不同于大学的教育目的,社会化办学主要体现在培训这一环节上,突出其培训效果。由于学员自身的特点,其学习汉语的目的只是停留在解决日常生活交流这一层面,并未深入到专业层面、文化层面。因此,如何让外籍工作人员和外籍家属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汉语应用能力是社会化办学的最大特色之一,也是其得以生存的核心竞争能力。实用性的确保以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作为保证。选择适用的教材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前提,以基础型和应用型作为组合,在理论和应用上并行是理想的方法之一。学校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工作背景,针对性的编写一些教学材料作为补充。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是互为影响的,只有以教学目标为指引的教学方法才具有针对性;而得当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保证。实际上符合自身特点和能力的教学方法研究和与之对应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社会化的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教育理论、心理学理论得以应用和施展的空间。
3.差别化的学费制度
教师、学习项目、授课方式、周期是构成学费的四大要素,也就是根据学员对上述四项要素的选择,形成不同的学费构成。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不同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需求的差异化造成办学成本的提升,这部分成本以差异化的学费进行消化。如学生选择晚上的授课方式,则相比较白天授课学费需要有所提高。
四、社会化办学的风险
1.政策风险
由于生源的特点,社会化办学面对着同其他办学形式不一样的政策风险。学生所在国的状况、与中国的关系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政策风险包括外国人来华政策、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学校的留学生管理政策。
2.学生管理风险
虽然社会化办学的目标人群主要是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及其家属,其隶属关系不属于学校,但依然会存在管理上的必要。首先是出勤管理。学员的出勤体现了其花费在学校教育上的时间,是教学质量的重要的保证,同样也能看出其日常的作息情况。根据目前的管理情况,出入境管理部门还是十分看重外籍学员的出勤情况,在学生申请签证的时候,会参考学校提供的出勤记录和在校表现;此外,作为一所培训学校,其培训效果是学校声誉的重要体现,要求学生按时出勤也是确保办学质量、扩大学校声誉的十分重要手段。因此,对学生出勤的记录、管理、控制是校方了解学生动态、降低学生校外发生意外事件、保证教学质量的手段。具体到风险的类型,主要包括校外治安事件,学生从事与身份不符活动,学生的安全等。
3.教师流动风险
培训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旅游类专业 校企合作 校内实训基地
当前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实用性和技能型人才。高职旅游类专业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和职业性突出的特点。建设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及企业联合,在校内建设具有生产功能的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提高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一种实践性教学模式[1]。
高职旅游类专业不同于一般的纯理论性学科,它是以服务实践为核心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训是旅游类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实训教学是检验课堂理论教学与专业技术知识结合的重要环节,实训教学质量关乎旅游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关乎企业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和学生未来的择业与就业。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对于高职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与企业的密切合作,将老师在课堂传授的理论知识与模拟实践经验和真实的职业岗位需求有机结合,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环境,迅速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同时校企合作保证所培养的人才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要,为企业提供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有学校主导型,由学校出资建设相关的基地、设备并且进行师资力量的培养,企业需要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指导,提供经营模式,筹建小型旅行社、酒店、酒吧、茶馆、西餐厅和会展公司等[2]。由学生担任各个基层岗位的职员,老师或者企业人士担任管理者进行日常的经营与运作。这种模式主要由学校主导,校企合作密切程度不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企业主导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是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可以积极探索的方向。学校只提供场地和进行学生管理,由行业企业提供相关的设施设备,以企业为主组织学生进行日常实训[3]。企业培训学校相关教师,再由教师按照企业模式进行实训,企业定期安排高级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指导。这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适应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模式,毕业之后立即适应企业的相关工作岗位。
三、高职旅游类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旅游类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实训基地的完善和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从目前实训基地的建设情况看,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缺乏综合性和多功能性,设备、制度、管理方式滞后,学校与企业的衔接性不强等。
(一)缺乏综合性和多功能性。
高职院校旅游类实训基地的建设是以实际的旅游行业为模型的,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可能因为诸多的外界条件包括环境、资金等,造成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实际相差甚远,所以实训基地应该有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缺失,从而造成实训基地建设不完善,相应作用无法发挥等情况。在校内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培养旅游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今后导游、旅行社、酒店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这些工作的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及突发性是在实训基地中不可能预见的,所以只能在综合性和多功能性完善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训练他们应对突况的能力。但是目前实训基地中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的要求尚不完善,所以在建设中要重点对待。
(二)设备、制度、管理方式滞后。
在校内实训基地中还存在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实训基地中的设备、制度、管理方式滞后。旅游行业设备更新速度快,相关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式日新月异。但是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由于资金等的问题设备更新较慢,这样就出现基地设备滞后的情况,同时实训基地在日常管理和企业制度上存在跟不上企业发展需的情况。所以在今后实训基地完善的过程中,需要对基地中的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对基地的管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三)学校与企业的衔接性不强。
基于校企合作的旅游类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学校和企业两方共同努力的,所以需要学校与企业有足够的衔接,这样旅游类校内实训基地才能得到发展。但是,在目前实训基地实际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与企业的衔接性不强,尤其表现在企业对于学校旅游类专业实训基地的指导方面。旅游类专业是一个种类繁多的一类专业,在实际中的复杂性和突发性是实训基地中不可预见的,所以需要在旅游类企业的指导下借助以往的实际案例进行指导,尽可能地培养旅游类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4]。
四、高职旅游类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践的具体建议。
(一)加强实训基地的综合性和多功能建设。
为了促进校内实训基地建设,需要在基地建设的过程中加强实训基地的综合性和多功能建设。加强实训基地的综合性和多功能建设主要表现在以企业专业人员为指导,建设集餐饮、住宿、娱乐、旅游于一体的功能多、综合性强的校内实训基地。在这些设施建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资金不够、计划不详细等问题,所以在实际实施的过程中会严重影响建设基地的综合性和多功能性。通过增强校内实训基地的多功能性和综合性,可以在实训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对突况的能力。
(二)探索实训基地新型的设备管理、制度管理和运作方式。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学校要更新观念,加快校内实训基地的仪器更新换代,保证让学生在与社会实际情况相差不大的环境中实训,贴合企业的需要。对于校内实训基地的相应制度和管理,需要在经验的基础上综合具体的实践进行完善。尤其是在管理方面,企业应该参与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毕竟企业的经验远远多于学校。企业派出经验丰富、可以胜任校内实训基地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对实训基地的相关管理方面的适宜进行指导。在校内实训基地发展成熟以后,可以把具体的工作交给学校进行管理,但是要保证定期的指导和技术经验方面的交流。
(三)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营离不开旅游类专业教师的指导,专业教师要负责基地的正常运作,开展对实训基地的监督和检查和学生的管理,保证实训基地产品的质量。因此,要保证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很好的效果,必须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建设一支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高职旅游类专业的专业教师,相对来说,高学历教师比具备丰富行业经验的教师要多,这对于实训基地的实践教学并不利。要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实训基地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应该鼓励教师“走出去”,专业教师进入相关旅游企业进行学习和锻炼,接触旅游一线的运作和管理,积累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成为企业管理的行家[5]。另外,定期邀请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或者是管理人员到学校进行培训和讲课,促进教师不断的更新专业技术和观念。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教师既能讲得好,又能做得好。
五、结语
高职旅游类专业校企合作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旅游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目前它还处在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完美合作、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胡小娟.旅游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职业技术教育,2014(11).
[2]周蔚宇,胡江.高职模具专业“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的分析与实践.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5).
[3]闫靖,谭征,蒋杉杉.校企合作共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为例.物流技术,2016(04).
[4]叶晓颖.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06).
培训学校学生管理制度范文4
1 背景与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满足,对精神生活层面的需求也不断提高。近十五年来,各综合性院校纷纷建立了艺术类的二级学院,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科建设也更加齐全和完善。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招生扩招以来,各综合型高校及专业艺术院校的招生数量也不断攀升。由于艺术类考试文化成绩门槛低,专业考生基本是“一曲定音”,大量的高考考生报考艺术类专业,艺术类招生考试出现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改革。2010年教育部修订了新的学科门类大纲,新增艺术学门(原属于文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并包括五个一级学科。这对高等院校的艺术类招生考试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随着当代音乐、影视、表演等娱乐行业的不断繁荣,涌现了大量的社会明星,他们名利双收,特别容易成为年轻人崇拜的偶像。出于“成名成星”的急功近利思想,造成了近年来持续不断的“艺考升温”,并被社会广泛关注。“艺考升温”的背后,负面事件及影响层出不穷。很多关于面试“黑”“假”“丑”的新闻不断被媒体曝光。甚至在考生中流传“专业考试考的不是真本事,而是家庭的财富程度”。艺术类专业考试有面试评分环节,评委主观性、随意性很大,而且评分标准不一,很难做到“公平”“公正”。许多考生对面试成绩抱怀疑态度。有些面试的评委在社会上开有培训班或对某些考生进行了收费培训,为了让自己培训的考生专业考试排名靠前,因此在面试中给其打“高分”。
自恢复高考以来,为达到“公平、公正”的目的,高考的主观题不断降低,客观题比例大大提升。对于艺术类招生考试面试环节来讲,主观评分占很大比重,为了做到面试评分的公平、公正,最大限度地降低面试评委的主观随意性,采取较为客观的评分标准及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评分标准的客观化、标准化是发展的趋势。
2 调查研究
为更好地对本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组发放并收回了100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相关的教师和学生,随机调查了50名参加艺术类招生的考生。课题调研的重点是:艺术类考试是否存在面试主观及不公现象,是否满意现行的面试的标准和方式,推行面试的量化考核方式是否有必要。
调研结果显示,有86%的人认为面试考核过于主观,有67%的人认为存在不公平现象,有45%的人质疑面试考官的水准及公正性,有77%的考生参加过考前培训,有51%的考生认为培训及考试费用过高,有13%的考生找过相关的考官并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在面试的细节方面,有83%的考生认为面试时间短,过于匆忙。有22%的考生凭的是兴趣和爱好且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培训,有56%的考生是迫于高考的压力(文化课成绩一般),培训时实际上只准备了几首曲目(培训学校指定)。有54%的考生认为考试曲目与今后的学习内容无关。在考场的实际环节中,确实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现象,其主要因素集中在考官方面。(以上调研数据仅作为本课题开展研究的支撑依据,不具备普遍性。)
3 对策分析
在艺术类考试的面试中,以音乐类、表演类、编导类面试的主观性较大。以采用计算机测量、综合评分、加权评分、特殊才艺加分、最高最低去分、现场议分法等方法看,主要缺点在于:无法达到量化标准、无法把握给分标准、主观倾向性大、不利于综合分析。
本文把高等院校艺术类专业考试面试评分这一非常关键的环节纳入考察对象,以“公平、公正”为本研究的宗旨和出发点,以避免面试评分的主观随意性为目的,对面试评分的具体环节进行分析,提出以下面试评分的客观量化标准与措施。以声乐(民族、美声、流行)考试面视为例。
(1)考察范围题库化。如同笔试考试都有题库,面试考试也应该建立相应的题库。建议首批应该设百首左右,每年考试选几十首。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增强面试考试的客观性,减少面试考试的随意性,提高录取学校的针对性,避免考生报什么就考什么的现象。当然考官首先应当熟悉这些歌曲。
(2)考察曲目层次化。每一首曲子都有自身的难度,在建立题库的前提下,应规定每一首曲子的难度系数。难度系数的规定,应该由考试专家组确认。建议的难度系数为:高难度1.0,较高难度0.9,中等难度0.8,低难度0.7。分别对应成绩的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四个档次。
(3)考察角度多样化。对于高校来说,录取的是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在确定了曲目的难度系数后,选择了难度系数高的曲子,不一定唱的差,同样,选择了难度系数低的曲子,也不一定能够唱好。例Q=(A+B+C)×系数+D+E,分析如下。
A表示歌曲演唱的完整度(30分),主要考查考生是否能够完整演唱整首曲目。依据演唱的完整度,分别给分:完整30~26分,较为完整25~21分,一般20~16分,错误较少(3处以内)15~11分,差错较多(3处以上)10~6分,无法完整演唱5~0分。由主考官给出。
B表示歌曲演出的总体表现质量(40分)。主要考查考生现场演唱的表现水平。优秀40~31分,良好30~21分,一般20~11分,较差10~0分。本成绩可由两名(或多名)考官给出(各20分为满分,多名类推),成绩相加。也可以选取两名或多名考官成绩的平均分(推荐)。
C表示歌曲演唱细节的把握(20分)。主要考查学生演唱的音准、音质、高低音把握、演唱婉转度等细节。优秀20~16分,良好15~11分,一般10~6分,较差5~0分。本成绩可由两名(或多名)考官给出(各10分为满分,多名类推),成绩相加,也可以选取两名或多名考官成绩的平均分(推荐)。
D表示仪态举止、形体及印象分(5分)。就声乐(民族、美声、流行音乐演唱)来讲,良好的形象有助于舞台的演出(不代表有形体等方面的歧视),依据身高、面貌、走姿、有无缺限,给出1~5分。由一名考官给出或综合评定后给出。
E表示有无违纪情节(5分)。主要考生有无携带与考试无关的东西,如携带手机、未挂牌、考试中报了不该报的信息等细小错误。由一名考官员(或监督员)给出或综合评定后给出。
(4)引入考试监督机制。为了防止考官之间的串通行为,面试考试应引入监督机制。监督员的职责主要有四:一是监督考官,避免考官之间的串通打分行为;二是监督考生,防止冒名顶替或考序错误;三是执行考场纪律,有权制止与考试无关人员进入考试区域,认真填写考场记录;四是参与考试评分。
(5)引入规避机制。考生中难免有考官的学生。考官就难免给高分,导致低能高分的现象。可采用方式有:考试时由监督员给出序号,考生考试时只报序号,防止考官看名字给分;考官与考生之间设一道薄纱帘,防止考官认人给分;设置手机信号屏蔽器,防止考官通过手机短信等打“人情分”。
(6)引入直播机制。在条件和技术成熟的情况下,可将考场情况向考生及家长直播(为避免考试泄密等可采用无声方式直播),一方面可以让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现场直播最直观地解考试过程,增加考试的透明度,另一方面也可最大程度地监督考场秩序,增加考试的公正性。
(7)引入异地交换考评机制。一般来说,本地本校的考试,担任考官的一般都是本地或本校的老师。此种方式“利”的方面很大,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部分考生利用与考官关系密切,容易产生考试作弊行为。可以借鉴“异地”的方式,两校互换部分水平相当的教师担任本校年度招生考试的考官,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考官的不规范行为。
4 科技手段的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高科技手段的广泛应用,使用科技手段进行考试的评分已经不是难题。科技手段运用于考试评分,最直接的成果就是提高了成绩录入的速度,考试成绩可以即刻录入,综合成绩即刻排序,所有成绩理论上可以即刻公布。科技手段的运用还大幅度提高了成绩录入的准确性,减少了人工二次输入带来的误差,降低了人员利用成本。招生部门还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与上一学年进行分析比较,客观地得出本年度招生考试的总体情况,进而作出下一年度的考试预测和判断,为学校的招生及教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科技手段的运用应具备以下几点。
(1)考评软件。依据考试的具体情况进行开发,应基本包含考生信息录入功能、考官评分功能、录入及检索功能、综合分析功能、预测判断功能、成绩分类排序功能,以及授权修正功能。
(2)终端设备。主要是无线手持式考官打分终端设备。考官在考试环节考试时首先输入考官编号,以确保评分的有效性。评分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考生考完后即刻给出分数,按“确认”确定所打成绩无误后即录入考评软件系统(考官无修改权限),另外一种是本场(时段)考试结束后,按“确认”键确定所打成绩无误后录入考评软件系统。考试环节结束后按“退出”键退出评分环节。
(3)数据安全性。考评软件系统应采用加密、内网保护等方式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数据的传送、综合、等环节要严格管理,防止恶意攻击及泄密事件的发生。
5 结论
综上,进一步推进艺术类专业考试面试的客观化评分,是不断满足人们对文化及艺术教育的客观需求,是社会发展进步对客观公正的要求,也是高等艺术类教育发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