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经营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产业园经营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产业园经营管理

产业园经营管理范文1

关键词:人力资源 精益化管理 劳动生产率 积极影响分析

随着精益思想的出现,人们逐渐将其运用到各个领域,旨在提高生产效率与企业效益。但是将精益思想作用于人力资源管理中,却非常稀缺,大多数企业非常注重对生产成本的节约,达到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然而,人才作为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对其进行精益化管理,能对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一、精益人才管理及其意义

精益管理的思想最早来源于日本的丰田企业,在企业中,要求准时化生产,这就促使在生产中消除了一定的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准时化生产到了美国,成为了“精益思想”。将精益思想用于生产中,就要求没有造成资源浪费。后来精益化思想逐渐从生产领域进入了管理领域,挖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浪费现象,通过节约成本的方法提高管理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将精益化管理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用精益的思想对企业中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杜绝人才浪费现象,提高人才的利用效率,做到物尽其用,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当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浪费时,这种浪费既是显性浪费又是隐性浪费,显性浪费主要表现为大材小用、消极怠工、人才流失,隐性浪费主要表现在用人不当和认知偏差的间接浪费。对人力资源进行精益化管理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第一,消除人力资源浪费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的资源浪费。在过去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中往往注重对生产成本、生产时间等进行管理,加强利用效率,提升生产效益,却往往忽略了对人力资源的重视。人力资源的浪费不仅仅是人力本身的浪费,而是没有对人才的价值进行开发,没有应用到合适的岗位,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生产效率。人力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伴随着其他资源的浪费。第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是提高企业效率的前提。企业除人之外的所有资源都是通过人来进行利用的,当人力资源没有进行精益化管理就会造成企业其他资源的浪费。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成本、资源、时间、技术等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当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而是将其放置在小部件中,这就造成了企业的总体资源的浪费。第三,精益人才管理是实现精益生产的保证,当人力资源没有进行精益化管理,造成了大量的人才浪费,导致了精益生产的效率不高,让精英人才来推动生产的运行,制作合理的方案,实行时间、成本、资源的优化,为提升企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二、挖掘企业人力资源中的浪费现象

1.小材大用

大材小用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浪费中的一种隐性浪费,会对整个企业的效益造成损失。当企业管理的民主性和公平性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时,假公济私,结党营私,设置门阀,这就导致了没有实际能力的人员参与了企业生产。传统上认为小材大用不是属于资源上的浪费,但是企业的各项工作和事务都是通过人才来运行的,当人员“在其位不谋其职”或者“肉食者鄙而间焉”,在一定的岗位上或者没有实际的能力或者没有一定的责任心,这就造成了在工作中效率低下,在相同的时间和成本上取得了很小的收益,这就是资源浪费的症结所在。一般小材大用并不是员工个人的问题,而是人力资源管理者的问题,明知其非才而用之,是一种人力资源浪费的表现。例如历史故事《失街亭》中,马谡并非有才之人,而诸葛亮用其守街亭,街亭失守导致第一次北伐功亏一篑。在美国一家电器公司中,为了选好接班人,公司共用了四年时间对十几位候选人一一考核,最终确定了人选,这就是对人才的重视和精细化管理。

2.人才潜能浪费和大材小用浪费

很多企业管理者非常重视成本、资金、管理模式、市场调研,却往往忽略了对员工的潜能的开发。其实对人才潜能的开发是对企业成本的节约,人的潜力有百分之九十的潜能没有得到开发,如果企业忽视对员工潜能的开发,对员工定位没有前瞻性和实际性,有很多企业直接规定员工完成规范的任务量,没有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在考核机制上提升其积极性,造成了动作的机械重复。一些企业没有对员工进行培训,这就导致员工实有其才,而因力不足而失之,倘若对其进行培训试用,让他对新的环境能有所熟悉,定能发挥出应有的潜力。很多企业经常出现大材小用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企业注重工作经验,限制具有才华的大学应届生进入企业工作。注重对外来人才的提升,却对具有能力的下层员工提升到管理层上。有些人才由于性格因素,不喜欢阿谀奉承,导致了企业没有对人才进行重用。

3.消极怠工和人才流失

当企业管理出现了问题,对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上没有做到位,奖惩制度没有落实好,企业员工会产生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念头,在工作中出工不出力,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下降。人才流失也是造成人力资源浪费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企业内的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提升了能力或者掌握了技术后却投入其他企业,导致这种后果的因素除了员工的道德问题,还有企业自身的管理问题。当企业没有合理选拔人才时,员工看不到希望,会自行离职;当员工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却得不到相应的收入后,也会自动离职。所以企业要想留住人才,就要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物尽其用,适者生存。

三、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

1.转变人才观念是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神保障

要想对企业人力资源实行精益化管理就必须要具有一定的精益化管理思想,要一改过去的粗放性的人才使用导致的人才浪费,在思想上加强重视。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加大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各项信息、数据的分析力度,建立工作档案,对员工的能力及工作积极性进行分析,将员工进行合理分配,做到将合适的人才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并加大考核力度,对于员工的业绩做出分析,确定人才。要加大对员工工作状态下的观察,做到员工提拔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传统国有企业,要改变计划经济的铁饭碗政策,将市场化管理引入企业内部,实行按劳分配,使企业员工的积极性逐渐提高,激发员工的潜能,提高员工的生产效率,杜绝人才浪费。另一方面,加大培训力度,在员工获得技能和知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最少的成本投入开发员工的劳动效率。既要杜绝显性浪费又有杜绝隐性浪费,使用精益化管理提升员工的使用效率。

2.准确用人是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准确用人是实现精益人才资源管理的核心,企业要重视对各部门管理者的任用,管理者在企业中虽然在人数上非常少,但是在领导部门做好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管理者不称职时,部门员工的劳动积极性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整个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生产效益,其影响程度非常重要。所以企业要加强对所任用人员的准确性,完善对下级员工的考核制度,对于具有能力的员工加强培训和锻炼,将考核得到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对员工的能力进行测定。准确用人,就是要做到让人才站在适合他的岗位上,不能出现“大材小用”和“小材大用”的情况,防止人力资源浪费导致的其他资源的浪费。在对管理者的任用上尤其注意,当管理者出现以下情况下,部门员工会消极怠工。第一,管理者没有魄力,没有管理能力,导致了员工对管理者的不服,产生“这人也能当领导?天妒英才吗?”的疑问,导致工作不积极。第二,管理者没有落实奖惩制度的公正性,出现不公平的现象,按劳分配制度被破坏,多劳反而少得,员工积极性降低。企业要从企业内部培养人才,对看中的人才放在重要位置进行锻炼,要重用人才,不能错误地认为人才的任用会提高经济成本,要相信,人才可以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3.做细基础工作是实现精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条件

这就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做好工作分析和绩效考核工作,做到细致化和精确化,要做出正确的工作分析,将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任职资格、工资标准、人员培训和绩效考评等工作做到客观和真实,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准确的信息,衡量员工的具体工作才能以及职业素养,是将员工放在合适的位置,避免人才浪费现象发生的重要手段。除了工作分析需要精确化之外,绩效考核也一样重要,将绩效考核做到精细化,才能准确得知员工的基本水平,为员工的升迁、工资待遇提供合理的数据参考。待遇与职位变故与员工息息相关,是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考核之后能够因材施教,对员工做出相应的培训工作,对员工提升职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项重要手段。

4.激活人的潜能是实现精益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任务

激活员工的潜能主要是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需要企业管理者做好激励工作。激励分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就要求企业按劳分配,将薪酬与员工的劳动成正比,实行物质奖励和奖金绩效等奖励,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这就需要人力资源管理做到精细化。精神激励主要是满足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激发斗志与激情。此外,激活员工的潜能需要一定的培训工作做出铺垫作用。

精益化人力资源管理要想发挥重要的作用,有一定的效率,就要与企业文化建设挂钩,将精益化有效融入到企业的价值体系之中,这样才能充分的对员工产生激励作用。

总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企业的生产效益息息相关,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到位,将会影响员工的生产效率,人才浪费将会导致在资源优化上产生不合理,最终导致企业生产效率的下降。利用精益化管理,提高员工的劳动积极性,将有用的人才放在合适的位置,发挥其合理的价值,才能做到避免人才浪费。

参考文献

[1]王军.实施人力资源精益化管理 推进企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J].河北企业,2012(7):69-71

产业园经营管理范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经营管理;对策;普古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2013年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实施农业现代代战略步伐,积极构建具有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的农业产业体系,深入贯彻落实“两加一推”主基调,加快“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创建步伐,充分发挥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在聚焦要素、推动创新、扩大就业、转型跨越中的重要作用。普古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以来,积极开展辖区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但在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为推进普古农业产业园区的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针对普古农业产业园区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1普古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与运行概况

目前,普古农业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已有省级重点园区1个(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省级园区3个(高原画廊生态农业观光园示范园区、华龙农业观光园区、羊场现代高效石榴产业示范园)。

1.1娘娘山高原湿地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该园区始建于2013年4月28日,规划面积275平方公里,覆盖的普古乡、淤泥乡、保基乡,水城县龙场乡、顺场乡、花嘎乡。2013年成功申报成为“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2014~2017年在贵州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考核中分列第23名、21名、19名、45名,属省级重点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景区2015年成功申报并进入贵州“100个旅游景区”,在2016~2018年省政府组织的景区考核中排名分列第46名、第10名、第1名,2018年成功申报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园区围绕“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的目标,确立“以农业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农业”的产业发展定位,建设现代高效农业产业,以蓝莓、刺梨、猕猴桃、蔬菜等为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建设特色农产品及肉类产品加工厂,并依托区域内良好的农业基础条件、奇秀的自然景观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开发打造成集旅游观光、民族文化体验、休闲养生为一体的大健康旅游度假胜地,实现生态美,农民富。园区主要以种养殖、农家乐、花卉、精品水果、农业观光、旅游、科技示范等类型,采取集体、企业、政府参与投资的经营模式。建设有旅游接待中心、江源洞景点、水上快艇、银湖科技展馆等,建成温泉洗浴中心、娘娘山国家湿地公园索道、观光栈道、天生桥彝风古文化等项目,带动景区特色农家餐馆、农家乐、农家超市共110余家,解决了近700人就业,带动农民及返乡农民务工670人就业创业,解决245个留守儿童和280个空巢老人问题。农民利用土地、资金、人力资源、技术等入股公司和合作社成为股东,特色农业产业蓝莓、刺梨等产生效益,使每亩耕地产值从过去300元提高到5000余元,并通过旅游产业带动每年10万余人次的游客到娘娘山旅游度假、观光,促使现代农业和旅游产业发展解决就业1300余人,产业发展带动10000余人从土地入股分红、资金入股分红、产业创业就业等方面直接受益,解决贫困户1472户,贫困人口2450人脱贫,入股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4750元提高到2017年的14600元,人均增收近1万元,累计带动8个村1117户3962人脱贫;到2020年娘娘山创业园建设项目投产后能实现年产值6.72亿元,年收入2.84亿元,年利润1.2亿元,新增就业人数15000人。带动普古乡6千多户2.4万人,水城县龙场乡、顺场乡、花嘎乡1.2万户4万人,带动周边淤泥乡、松河乡、坪地乡等近5万人的发展,覆盖贫困户4千余户。市级人社部门、就业局在园区开展技术培训400人次,县级人社部门、就业局组织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农民1200人次,培训内容主要为种养殖技术、酒店服务、乡村旅游、文明礼仪等,通过培训让农民有一技之长聘为园区固定工人在园区务工,主要参与园区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劳动时间8小时,月平均工资超过2200元。

1.2高原画廊生态农业观光园示范园区

该园区始建于2013年12月5日,规划示范园核心区土地面积64平方公里,园区核心区涉及大拨米、中心村、中合村等7个村,辐射带动全乡面积111平方公里农业经济发展。该园区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项目规划建设分为观赏区、示范区、体验区和经济区4个功能园区,建设有田园风光(十里画廊)、老故居、烈士墓园、偏岩古驿道、龙潭口溶洞,白雨洞,山眺望等。园区主要发展本土优质红米种植、原生态绿色蜂蜜养殖,有蔬菜基地、中药材种植园、核桃基地、苗木繁殖基地、绿壳蛋鸡散养区,黑山羊养殖、杨家岩洞原始水拌酒厂等优势产业,此外还种植了“栀子花”及20公里景区公路沿线“软子石榴”等;园区立足自身区位优势、环境优势,以农旅融合为发展目标,按照绿色、生态、安全的要求,建立生态农业良性循环体系,以此带动旅游业的发展。高原画廊园区通过示范点带动农户发展新型农业和乡村旅游,完成土地入股4万余亩。园区通过“土地入股、全民参与”及接纳农民务工,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2万余元。高原画廊园区属种养、观光、体验、科技示范类型;示范带动创业发展种养殖大户25户,就业623人,接纳农民务工5千余人次,参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种养殖;劳动时间均低于8小时,平均月工资超过2200余元。园区自成立以来组织“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次,“法律进村”培训3次,“红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专家讲座2次,累计培训2600余人次。园区以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创业、就业,按照“公司(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有效整合土地资源,解放劳动力,园区建设立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个核心目标,探索农旅结合发展模式,促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实现产业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3华龙农业观光园区

该园区位于旧营乡新寨村,是省委、省政府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园区规划范围包括旧营乡新寨村、鸡场坪镇七棵树村和刘官街道淹五寨等,规划总面积2.76万亩,其中核心区1.55万亩,拓展区1.21万亩。园区划分为核心区和拓展区。核心区主要布局在旧营乡新寨村,以种植车厘子及休闲娱乐为主,种植特色经果、蔬菜、花卉苗木等;拓展区布局在鸡场坪镇七棵树村、刘官街道办淹五寨,主要以发展特色种植为主,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为辅。园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建设、特色精品种植产业建设、特色种植产业建设、特色生态养殖业建设和农产品加工产业建设。带动华龙园区核心区600余户2000余人,实现年户均增收2.6万余元。

1.4羊场现代高效石榴产业示范园

该示范园项目经营主体是贵州布依文化生态产业有限公司,园区总占地面积10486亩。已成功申报成为市级扶贫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目前种植红如意软籽甜石榴标准化生态示范基地3325亩,其中羊场乡2500亩,两河新区375亩,新民150亩等。其中大棚示范展示园20亩,挂果大树示范园50亩。园区将依托羊场乡特有的少数民族文化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建设高品质的集休闲度假、生态农林、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具有民俗风情的布依文化生态产业园,最终实现“春天是林园、夏天是花园、秋天是果园、冬天是乐园”生态农业示范园。

2农业产业园区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农业园区投入在公益性基础设施的内容多,随着农业观光、景区旅游的大量涌入,给园区公益性事业管理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业项目周期长见效慢,在土地入股,资源、资金入股方面,还存在观望思想和顾虑,影响产业的总体规划和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区位优势不突出,导致引进人才困难、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不强等。

产业园经营管理范文3

一、指导思想

抢抓国内外航空产业加速发展和国内低空开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市航空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加快航空零部件园区建设,加强对园区的运营管理,强化对入园企业的支持和服务,全力打造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做大做强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目标思路

积极探索航空零部件园建设投融资和运营管理新模式,按照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筹资、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方式,由公司法人承担航空零部件园的建设和运营,实现当年建设、当年开园,力争年实现入园企业12家。到“十二五”末,实现入园企业超30家,航空产业年产值达300亿元的目标。

三、组织保障

(一)园区建设和引企入园协调服务机构

为加快航空零部件园建设,加强对入园企业的服务工作,在市直升机研发生产基地建设推进小组内,下设园区建设协调办公室,具体负责协调园区规划、征地、拆迁、报建等相关事项,提供企业落户、规划用地、建设方案等服务,协助入园企业办理工商登记,现场为企业协调解决厂房建设过程中的问题。

(二)园区建设、运营及管理机构

创新工业园区建设投融资模式,航空零部件园建设和运营采取公司化运作方式。由市国资公司承担航空零部件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资、投资和建设,负责该项目建成后的运营和服务,并承担为园区企业生活配套商业、住宅等设施的建设开发和经营管理。

为加强对园区国有资产管理,成立航空零部件园区管理委员会。园区管委会与市国有资产管理中心(市国资公司)合署办公,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员”,履行对航空零部件园区行政管理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职能,其主要职责是:拟订航空零部件园区建设发展规划,审核入园企业投资计划和建设方案,提出园区招商引资政策,制定园区的各项管理制度和服务工作规定,负责协助办理园区土地出让或出租手续,落实市政府对航空产业园的财税政策,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等。

四、建设资金来源

航空零部件园及园区商业、生活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占地4700亩,产业园区的土地征用、补偿、平整以及园区地面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约7亿元,为产业园配套的生活和商业设施的开发建设约投资3亿元,合计投资规模为10亿元。

按国家对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该项目由市政府投入项目资本金2亿元,其余8亿元资金按照“借、用、还”为一体的信贷模式,由市国资公司向金融机构贷款筹措。

五、项目运作摸式

按照自求平衡的原则,建立园区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商业运营模式,市国资公司通过土地投资开发经营的方式,最终实现项目投资的保值增值,具体方式是:

(一)航空零部件园区按照“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方式,分三期建设产业区,由市国资公司负责实施项目土地平整和道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即“七通一平”,同时,将与入园企业协商参与其厂房投资建设。

(二)由市国资公司依法受让航空零部件园4700亩建设用地(包括1200亩配套商住用地),并按规定缴纳土地出让金。在扣除征地、拆迁等实际成本后,市政府将土地出让金全额返还(补贴)给市国资公司。

(三)依据园区规划和入园企业建设需要,市国资公司(园区管委会)与入园企业签订入园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并按市政府政策规定的优惠价格,通过土地二级市场,供地给入园企业。

(四)市国资公司实施对商业、住宅配套设施的土地经营和开发,所得经营收入用作弥补园区产业区建设项目运作的的资金缺口。

六、政府政策支持

鉴于产业园区近期的实际收益与园区土地开发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成本严重倒挂。为实现产业园区投入产出平衡,市政府通过以下途径给予政策支持:

(一)出让1200亩商住用途的土地给市国资公司,用于园区配套的商业、住宅开发,并全额返还该宗土地出让的全部收益和税费。

(二)依据园区建设项目以及入园企业实际缴纳的税费金额对市国资公司给予全额奖返。

(三)对园区用于开发建设的贷款,其实际发生的银行利息由市财政安排资金贴息。

(四)市政府安排2亿元专项资金,作为航空零部件园建设项目资本金。近期由市财政先安排4000万元,用作一期工程项目启动资金。

(五)争取上级政府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补助资金和其他专项资金。

七、时间进度安排

(一)年1月底前,市政府批准项目建设方案,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组建航空零部件园项目部,人员进驻园区着手项目前期准备。

(二)年2月底前,浮梁县政府对园区前期投入情况进行清理,向国资公司移交园区前期建设相关资料。协调当地拆迁、征地、开工建设等具体事项。

(三)年3月底前,逐步落实项目资本金,与国家开发银行沟通落实项目融资事项,配合贷前调查评审工作;完成园区总体规划、环境评价、项目立项审批工作;着手建设工程设计招标,落实设计单位。

(四)年3月底前,国土部门办理建设用地征地报批手续,浮梁县、市林业局等部门实施征地、征收补偿工作,办理用地规划和项目开工建设手续,施工队伍进场。

(五)年5月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土地整理,逐步向入园企业移交建设用地,协助入园企业办理厂房建设施工相关手续。

产业园经营管理范文4

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概况

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的基本概况如下:

该产业园分为两个区块,建成区位于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学大道,占地86亩,由四栋高层、一栋多层商业配套服务大楼和一栋多层园区管理与广告服务平台大楼组成,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二期位于一期西面3公里处,占地300亩,规划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已于2014年开工建设。中原广告产业同管理办公室和高新区全资公司郑州中原广告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模式,既负责园区的招商、企业服务、对外联络和品牌推广,也负责各项优惠政策的具体落实,还负责公共服务平台的经营管理。目前,已有动漫、互联网、广告传媒公司等广告及关联企业240多家企业入驻。①

广告产业园运营模式概念分析

广告产业园与其它产业园有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服务产业、关联产业和后起园区上。服务产业指广告要服务于有广告需求的其他产业比如房地产、酒店业、餐饮业等等;关联产业指广告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媒介、市场研究、公共关系、营销、直销、活动等的配合才能完成;后起园区指广告产业园开建于高新技术园区、工业园区、农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后,其发展乃至业态都有可能与先期的产业园区发生关系。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广告产业园的运营会涉及服务的产业、关联的产业和其他产业园区。

所以,我们可以参照一般产业园的运营模式定义给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模式下一个定义:为了保障国家广告产业园扶持资金的合规使用、规划设计的集群化标准、政策等资源的创新集成实施、招商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以维持园区的良性持续运行,实现广告产业集群的培育、广告产业示范、广告产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所选择采用的管理模式、演进模式和商业模式的总和。演进模式用来区别国家广告产业园不同的起步和业态环境,是其特有的运营模式内涵。

国家广告产业园现有运营模式评析

通过浏览现有的32家国家广告产业园网站和“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与运营培训班”等提供的相关材料,笔者将各国家广告产业园自拟的运营模式归纳如下:

1.多数属于政府高新区等园中园,并由其下属全资公司运营和管理

这类园区还可以分为高新区投资运营和民企投资高新区运营两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投资与运营一体化,便于整体谋划;第二种模式投资与运营分离,其投资方以销售和租赁写字楼为目的,运营方以维系广告企业正常运行以及培育广告产业集群为目的,其间的协调和合作有一定难度。

2.部分园区由民营企业投资和运营

深圳、海南等少数园区的投资运营皆由民企承担,经济利益的考量与扶持资金的获得与服务于当地广告产业发展的使命存在一定的矛盾,运营方可能获得利润回报,但广告产业可能有增长而无成长,园区处于“集而不群”的状态,实现广告产业集群培育目标的动力不足。

3.个别园区由国有媒体或文化园区投资运营或融合而成

重庆园区、武汉国家广告城、广州国际媒体港,分别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长江出版集团、广州广播电视台投资运营,与媒体产业融合发展,有媒体优势。这是国家广告产业园的一种演进模式。

潍坊、芜湖、大连、长沙、成都等由原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改称或新增广告产业园区而来,有与广告产业关联度最高的文化创意产业,易于形成觇模、融合发展和培育广告产业集群。这又是国家广告产业园的一种演进模式。

4.共性特征

国家广告产业园区所在地的省、巾、区级政府和工商部门都成立有主导、支持和协调工作性质的领导小组,出台了注册、入驻、获奖、经营补贴等减免税、奖励等政策。

绝大多数园区属于园中园性质,由政府原有园区所属的仝资子公司运营管理,而写字楼建造的投资方大都属于民营企业,少数由政府全资子公司投资建造。

尽管是国家资金扶持和主导的人型项目,但由于国家广告产业园的推进较快,人们对其的认识才刚刚开始,所以,发展思路和运营模式人部不足很清晰,也不是很全面。

5.运营模式分类

2014年4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组织的广告产业园区建设和运营专家评估组提交的《广告产业园区评估报告》,按照开发建设与市场运营模式,把广告产业园区分为“政府开发+政府建殴+政府运营”、“政府开发+民企建设+政府运营”、“政府主导+民企建设+民企运营”三种模式。这种分类方式仍然是管理模式的概念。

影响国家广告产业园运营模式设计的主要因素

1.政府不缺位不越位

政府主导性质要求其运营力量不能缺少各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支持和参与,但必须清晰地界定政府在国家广告产业园规划设计、建造、开园、运行过程中的阶段性角色,也不能把政府的作用绝对化和普遍化,因为国家广告产业园最终要形成具有内在驱动力的广告产业集群和依靠市场维系的运行机制,而这些都是市场的问题。

2.可持续和企业化是谋划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运营模式的基本考量

从2011年底到现在,国家资金扶持的三年时间已经结束,大多数园区的公共服务平台已经搭建完毕,企业入驻已有一定的规模,接下来的正常运行和集群化发展所需费用从何而来?这应该是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运营模式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3.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是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运营模式建构的基础

对于国家广告产业园来说,成功的运营模式既不能缺少政府部门、行业组织的参与,更要结合本区域的广告资源状况和广告产业使命,比如海南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就是园区统一承接海南特有的蓝色(海岛旅游)和绿色(热带农业)产品的市场化、品牌化服务,然后分别委托给不同园区广告企业完成。

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的运营模式描述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为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设计一个可行的运营模式:

1.管理模式

管理主体: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全资公司“郑州中原广告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根据需要,随后可以引进民问资本组成国有与民企合作的股份公司。

参与方:河南省广告业发展领导小组、河南省工商局中原广告产业园建设领导小组、郑州市人民政府、郑州市工商局、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及其广告产业园管理办公室、郑州高新区工商分局、河南省广告协会、郑州市广告协会、河南中原广告研究院、建设方郑州仟禧置业有限公司、入园广告企业代表等政府、工商部门、行业协会、学术机构、企业五方组成。

管理机制:由五方代表组成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联席会议,作为议事和决策机构,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议定重大事项。下设联席会议办公室,与郑州高新区管委会附设机构广告产业园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设立中原国家广告产业园建设和运营督察办公室,由五方代表组成,设在河南省工商局广告处。

口常运营:由郑州中原广告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全权承担,自负盈亏。国家扶持资金和高新区配套资金由高新区管委会委托公司使用。

管理主体的职责:按照有关规定合理高效地使用国家扶持和高新区配套资金,负责招商、品牌推广、企业维系、与国家工商总局广告司产业发展处对接、公共服务平台的运行、各种集群化培育活动的进行、业务开发、自我维生机制的建立等事务。

管理模式可以概括为:政府指导,企业化管理,企业、行业协会、研发机构五方参与的合作管理。

2.演进模式

在原有动漫企业迁入的基础上,整合迁入高新区原有广告、网站、网络技术公司、网络市场服务公司及关联企业人驻,由此形成产业园一定的企业规模和以动漫制作公司、传统广告公司、网络公司为主体的产业结构;再借助于减免、优惠、补贴、奖励等扶持政策和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和价格优势等,招入省内外大型广告公司、大型关联公司(市场研究、大数据、公共关系公司、营销公司、影视制作公司、设计公司、会展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等)、广告支持机构(研发机构、广告行业协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金融服务机构等)、数字广告和数字营销机构等有一定的规模和品牌价值以及高成长性的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群必备的结构要素、完善的产业链、以数字广告和服务于河南优势产业商品化和品牌化的专业性广告公司为园区的产业特色,以广告产业和数字广告研究为比较优势的广告研发品牌;在二期开园以形成广告新材料、新设备研发、生产与交易为重点的产业形态的同时,不断推出和完善产业集群培育的人才培养、学术研讨、广告竞赛、业务合作、创新大赛、技术推广、展览、联谊等各种活动,最终发展成为我国中部独具特色的有影响力的广告产业集群。

3.商业模式

以园区内企业区级税收的一定比例通过财政拨付来维系园区的日常运营,以公共服务平台的对内和对外服务获取平台运行、维修等所需费用,以拟没立的独资或股份公司经营活动所获取的收益来维系各种活动的开展。

产业园经营管理范文5

大荔县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紧紧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退出总体目标、坚持因村因户制宜、精确精准施策思路,多层覆盖,多方发力,创新探索出他们的产业扶贫新举措。

实施“党支部(党员、能人)+园区+贫困户”的包赔模式。为了促进大荔蔬菜产业发展,西阳村党支部、村委会建立了以大棚秋延辣椒产业为主的蔬菜产业园区,园区采取“政府+党支部(党员、能人)+贫困户”的模式,实行“一对一”帮扶,引导当地贫困户通过种植秋延辣椒脱贫致富。同时,成立了大荔县济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园区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在经营管理中,由帮扶人“手把手”传授果树种植技术,销售合作社统一负责,贫困户不担任何风险。目前,已建成蔬菜大棚618棚,辣椒每棚每年栽植两料,每棚年产8000斤左右,年收入12000元,第一料就可收回成本,以后可延续栽植,达到贫困户一年脱贫,两年致富。

实施“党支部(党员、能人)+合作社+贫困户”的双赢模式。近年来,两宜镇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的要求,因地制宜,结合三产融合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脱贫致富为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得天独厚、全国惟一的高石脆瓜产业,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把扶贫攻坚与特色产业相结合,采取“h支部+特色产业+贫困户” 扶贫模式,大力推广“露地、避雨、大棚、温室”不同栽培技术,创建了大荔县高石脆瓜扶贫产业园,实现了周年上市,达到了贫困户脱贫、企业增效、政府满意三方共赢的效果。

选准优势产业。在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依托高石脆瓜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深入调研,确定了“政府引导、部门协助、企业运作、贫困户受益”的工作思路。两宜镇把高石脆瓜特色产业扶贫作为“拔穷根、管长远”的关键,让贫困户真正从发展特色产业中得到实惠。高石脆瓜是两宜镇独有的特色产业,以其“清香甜蜜、脆酥可口”驰名远扬。为了将这一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带动贫困户脱贫,两宜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扶贫、财政和农业等部门资金,投资460余万元在西高城村建成了高石脆瓜扶贫产业园。

经营方式多样。按照“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市场”的产业扶贫模式,由支部牵头,党员、致富能手与贫困户结对,一方面为有技术能力的贫困户积极联系贷款,鼓励他们入园承包大棚自己参与种植,经营大棚的贫困户达32户;另一方面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用工合同,计时付报酬,年底时根据大棚收益进行“分红”,达到“旱涝保收”,贫困户参与务工人员48人。由合作社负责园区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生产环节,为贫困户聘请专家全程技术跟踪指导,在销售环节,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由合作社统一包装,统一销售,解决了贫困户销售难问题。

产业园经营管理范文6

融合 构建软实力

时钟拨回至2011年5月23日。彼时,河北新华在石家庄正式揭牌运营。作为河北出版传媒集团公司的子公司,河北新华下辖河北新华第一、第二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新视野彩印有限公司、保定华升印刷有限公司和鹿泉联合印刷公司五家企业。那时,一个关于“双百亿”的宏伟蓝图正在河北出版集团人心中勾勒,那是他们共同努力的方向。

梦想是美好的,但追梦的道路却总是荆棘密布。摆在河北新华面前的首要难题,便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公司内部的融合。

“当时我们主要面临两方面困难,一是人多,而且员工思想传统、人心浮躁,二是设备相对落后。”河北新华的一位负责人回忆道,“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决心迎难而上,逐个破解。”

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河北新华首先清退了长期离岗的员工,这一举措既确保了其他工作人员的思想稳定,也提高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创新薪酬分配和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全员考核、绩效挂钩;再次,进行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公司本部、所属子公司河北新华第一印刷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新华第二印刷有限责任公司全部完成了中层干部公开竞聘工作,打破了传统的选拔任用模式,这不仅激发了中层管理人员的活力,同时为后备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最后,建立干部人才库,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先后制定了《子公司机构设置及中层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方案》,并多次组织开展培训活动。此外,公司还以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加强岗位练兵,营造学技术、比技能的良好氛围。

在设备改造方面,河北新华结合市场业务,积极推进传统印刷技术升级,进一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当前,河北新华拥有多台套国际先进的印装设备,有方正雕龙CTP直接制版机等印前设备,德国海德堡、曼罗兰四色印刷机,日本小森、三菱商业轮转机等印刷设备,以及德国柯尔布斯精装联动线、瑞士马天尼平装联动线等印后设备。贯穿印刷全流程的先进设备为河北新华在印刷市场的角逐中增添了有力砝码。

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河北新华凭借“企业活力在于市场,企业市场在于诚信,企业诚信在于自己”的信念,新华老厂焕发了新的活力。今年,公司圆满完成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绿色印刷“三标”体系审核工作,位列2013年中国印刷企业100强排行榜第60名;10月,河北新华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认定为“国家印刷示范企业”,成为目前河北省内印刷行业中唯一获此称号的企业。

创新 开启新篇章

全新组建的河北新华希望在印刷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因此,创新被视为迎战市场的利器。比如,公司以公开竞聘和社会招聘等方式选聘市场业务优秀营销人才,创新市场业务管理体制;实施ERP管理系统,创新管理制度;重组北京办事处,进一步巩固高教社、商务印书馆、党建社等知名出版单位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为拓展京津地区业务创造条件。

在分析新闻出版业“十二五”规划后,河北新华得出了“印刷行业改革发展势在必行,而发展的关键词就是‘绿色、创新、数字化和龙头企业’”这一结论。为此,公司倾力打造“河北数字印刷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推进数字转型,发展数字印刷,满足客户短版精品、按需印刷、个性化印制需求。

产业园以数字化系统建设作为核心技术、核心内容、核心产品,将数字印刷中心视为产业园发展定位的重要内容,着重发展数字印刷、精品印刷、绿色印刷等,精心为客户提供立体、全方位的服务,致力于成为综合实力位居全省之首、华北一流的现代数字印刷产业基地以及全省乃至全国的数字印刷示范园区。

“印刷复制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之一,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培育骨干企业、加快园区建设、发展新兴业态等,是实现我国印刷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事实上,在河北新华正式运营之初,产业园的建设便已经成为公司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2013年9月,产业园(石家庄基地)竣工并投入使用。“河北数字印刷产业园项目的建设,可以有效推动技术进步,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大幅提升集团公司印刷板块的综合实力;同时,园区的集聚和带动作用也能够吸引先进的印制企业入驻或合作经营,扩大经营规模,增强经营实力,推动河北省及华北地区印刷复制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促进河北省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更大贡献。”对于产业园的发展,河北新华信心满满。

与此同时,产业园(保定基地)合作协议已签署,200亩土地已经得到落实。不久的将来,又一个新的产业园区即将落成。

承载着“双百亿”梦想,河北新华希望到“十二五”末,发展成为资产总额超10亿元、年产值超10亿元、年利税超1亿元的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跨行业、跨区域发展的现代印刷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