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的方法及要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的方法及要求范文1
(1.江苏省兴化市大营畜牧兽医站 225767;2.江苏省兴化市大邹畜牧兽医站 225700)
鸡球虫病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病鸡死亡率可达20%~30%,严重时高达80%,给养殖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是依赖抗球虫药物。目前,可使用的抗球虫药物种类很多,但在用药过程中要加以注意,合理运用抗球虫药物才能避兔鸡产生抗药性和中毒事件的发生。
1 使用原则
①重视预防用药。球虫药大多在球虫发育早期(大约4天)起抑杀作用,如果出现血便时用药已经太晚了。②要根据抗球虫药的作用阶段和作用峰期合理用药。球虫生活周期一般为7天,无性生殖期4~5天,有性生殖期2天,体外形成孢子化卵囊1天。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第1~2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弱,一般用于预防。本类药会影响对球虫免疫力产生,一般用于肉鸡,蛋鸡和肉用种鸡一般不用或不宜长期使用;防止因突然停药而引起球虫暴发。作用峰期在感染后的第3~4天的药物其抗球虫作用较强,一般用于治疗,不宜作饲料添加剂。本类药对于球虫免疫力影响不大,可用于蛋鸡和肉用鸡,但在产蛋期应慎用。穿梭或轮换用药时,一般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体的药物、再换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体的药物,可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而且可提高防治效果。③使用抗球虫药时要定期变换或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④要选用理想的抗球虫药。⑤注意抗球虫药的毒性与配伍。⑥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如饮水给药比混饲给药好,特别在鸡患病时,宜在晚上投药。⑦合理剂量和疗程。首次剂量要充足,预防疗程3天,治疗疗程不低于5天。
2 用药方案
抗球虫药的使用方法:①连续用药法:从雏鸡8日龄开始,饲料中连续添加某一种抗球虫药。②轮换法:更换一种新药后往往可改善鸡的生产性能和减少耐药虫株的产生。以鸡的批次或3个月至半年为一个期限,使用的替换药之间无交叉耐药性,药物化学结构不能相似,作用方式不能相同,作用峰期也不能相同,以免产生交叉耐药性或变换用药后效果不明显的现象。③穿梭法:同一批鸡不同生长阶段用不同药物,使用的药物化学结构、作用方式不相同,一般先使用作用于第一代裂殖子(即第2~3天)的药物,再换用作用于第二代裂殖子(即第四天)的药物。或者在育雏阶段使用一种药物,到生长期时使用另一种药物。如开始时使用盐霉素、马杜霉素等抗生素,至生长期用尼卜巴嗪等化学合成药进行穿梭作用。④量递减法:开始用全量,以后每阶段逐渐减少药量,直到完全停止用药。⑤联合用药法:其目的是为了扩大抗虫谱以及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增强药效和减少用量,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抗球虫药与增效剂合用可提高效果;抗球虫药与抗球虫药合用也可提高效果,注意合用的药物不能发生配伍禁忌,应分别作用于球虫的不同发育阶段。
用药方案的选择:不同经济用途的鸡,由于用药的目的和效果不同,用药方法也存在差异。肉鸡使用抗球虫药的目的是通过减少球虫病的发生而获得最快的生长速度和最高的饲料报酬,可采用连续用药法、穿梭用药法和轮换用药法,如使用盐霉素、地克珠利等半衰期短的药物。种鸡和蛋鸡使用抗球虫药的目的不仅在于使鸡群不发生球虫病,而且要使鸡群建立起对球虫的免疫力,可采用渐减用药法,在前5~6星期饲喂全量抗球虫药,以后每阶段逐渐减少20%药量,在鸡群爆发球虫病时使用对免疫力无影响的药物进行治疗的用药方法,治愈后的鸡群即获得对球虫的免疫力;还可使用球虫疫苗进行免疫,可避免使用抗球虫药所带来的副作用。
德育的方法及要求范文2
【关键词】球感 少年羽毛球运动员 训练方法
前言:所谓“球感”,是指运动员对球在空中的轨迹、弧度、角度、形态和时间的快慢,即在运动中对打球的感觉,也就是对球控制能力的感觉。“球感”是大脑感觉神经系统对球的一种感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又实实在在存在。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珥陵初级中学男子少年儿童13-15岁运动员20名。采用文献综述法和训练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二、讨论与分析
1.“球感”的重要性。(1)掌握“球感”是培养羽毛球控制力的基础。大家都知道,羽毛球运动是一项间接性、控制力量的运动,它不象篮球、排球直接触球的运动,而是通过羽毛球拍,最后完成击球动作的一项运动。这里有两个手对球拍接触一刹那的感觉,如此反复,以培养运动员对球的“差异感觉”。“球感”掌握的好坏,对于发挥技术、战术的运动,对于提高战术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球感”掌握得好,我们对球的控制能力就强,在任何性质的比赛中,对自己所击的球都能应用自如,感到得心应手,那么,这场球的技术、战术就会发挥得较理想。反之,如果我们对球的速度、角度、弧度等难以控制(失误多),那么,这场球的技术、战术的发挥就不会理想,失利的可能性就大。每个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对球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同样一个人,在静止和运动状态时,对球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在同样静止或运动状态中,对球的“感觉”也不尽相同,这是由于一个人每时每刻大脑感觉神经系统都在变化着。这就要求我们尽量抓住大脑感觉神经系统常常出现对球的感觉处于比较稳定状态的那一瞬间,再加上运动员掌握了较为合理的技术动作,适应了掌握“球感”的手,手臂肌肉群不断的击球动作印入大脑感觉神经系统,再由感觉神经系统反馈给手臂来完成击球动作,这样我们才有可能使运动员掌握较为合理、稳定的“球感”。(2)掌握“球感”是合理、灵活运用技术、战术的重要保证。我们在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常常发现有的运动员经过几年的训练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但有一个时期,总是出现技术进展不大、水平徘徊不前,甚至停滞下降的现象,这是由于对技术缺乏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没有注意把平时训练的技术感觉和印象有意识地、很好地印入大脑感觉神经系统,对球的感觉表象不深、灵敏度不高。对于对方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力量击来的球,他(她)较难感觉出对方的变化(尤其是网前的微弱变化),往往用一种力量来回击对方的来球,必然造成失误多,水平难以提高。所以“球感”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们技术、战术的提高和发展(当然还有心理、生理等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
2.“球感”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训练的实践中,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球感”呢?我认为在校的业余运动员大多数是少年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此时的力量、速度都比较小和慢,不是力量和速度的敏感期,但他们的神经系统已基本发育完成。前面说过“球感”是大脑感觉神经系统对球的一种感觉,而少儿时期的大脑感觉神经系统,相对力量和速度来说是敏感期,此是对于他(她)们来说,是培养、掌握和提高控制球的感觉能力的好时期。力量和速度不是敏感期,不急于提高和发展(小力量的爆发力,快速度短距离练外),而且力量大、速度快不一定就能很好地掌握“球感”。俗话说从小训练和培养,就是要从小掌握该项目的感觉和属性,这里主要是指灵巧性项目而言的,如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但举重、柔道、摔跤等项目,不能从太小的年龄(8岁左右)进行训练。(1)培养运动员的视信号感觉,在训练中,应要求运动员眼睛始终看着球,甚至让球把自己“迷住”。在看球的过程中,逐步了解球的属性,加强“球感”意识的表象,储存到大脑感觉神经系统里去。打球的过程中,把储存在大脑感觉神经系统里的“球感”意识反馈出来,通过手――球拍来区分不同球的感觉,这样就能把握住自己所击球的速度、弧度和角度。同时,还要不断地把对球的感觉印入大脑感觉神经系统里,对“球感”的表象(意识)就深,且能很好地掌握它、运用它。(2)采用多球训练法。用多球训练的方法来培养运动员“球感”,对于球龄长、技术水平掌握较好的运动员可采取发不同距离、弧度、角度、速度的球的方法来训练,使其在运动状态中区别球的变化,要求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把球打到规定区域内,以提高他(她)对球的“差异”感觉。对于训练时间不长、技术水平一般的运动员可采取动作定点、重复训练的方法来训练,使其在静止的状态下掌握球的属性和“感觉”。
三、结论
1.少年羽毛球训练,要在发展的敏感期着重培养“球感”。
2.在选才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考查运动员手的控制力。
德育的方法及要求范文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运动。其中,网球运动深受人们的喜爱,并且有着很多的乐趣;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消遣,还可以增强人们身体的健康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提高网球教学的质量,就需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人们网球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本文简要介绍了网球运动的特点,然后分析了兴趣对网球教学的重要性和教学方法,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网球运动 网球教学 教学方法
一、网球运动的特点
网球运动具有独特的健身价值:根据相关的研究证明,如果网球比赛具有一定的水平,那么运动员需要跑大概5000米左右的路程,有些比赛甚至需要跑超过1万米的路长;并且在比赛的过程中,运动员还需要不断的进行判断,是前进还是后退、是左移还是右转等等,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锻炼网球运动员的力量、速度、耐力以及灵敏性等等。此外,在网球运动中,一场比赛需要不下千次的挥拍,这样就会对手臂进行锻炼。
网球运动具有独特的欣赏价值:网球运动虽然是激烈的对抗,但是需要十分强的技巧性,比如上旋球、下旋球等等;如果运动员有着高水平,那么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其次,令人回味无穷的还有网球比赛中巧妙运用的战术;虽然网球战术只是缩前或者吊后,在两边进行抽打,但是正是网球高手的这些真假左右变化,让人们感受到眼花缭乱。网球还有着特有的美的艺术氛围,不管是选用的场地设施还是器材,在实用的基础之上,还注重营造一种美的氛围。
二、兴趣对网球教学的重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的这句俗语有着十分实用的意义。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都需要让学生产生足够的学习兴趣,让其在网球教学中感受到足够的魅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和美好,愿意主动的去学习,才能真正的学习好网球。如果在教学过程中,选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非常单一和乏味的,对教学策略也不知道创新,那么学生就会对网球渐渐的失去兴趣。
兴趣对于网球教学有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俄国一位著名作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教学不是进行强制,而是将学生的兴趣充分的发挥出来。在现实教学中,这句话完全的适用,学生只有对网球感兴趣,才会积极的去学习网球。正值新课程改革期间,体育教师也应该不断的创新网球的教学方法,将学习学习网球的积极性给充分的发挥出来。
三、教师在网球教学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时候,可以采用培养网球意识,增强对网球情感的方法:我国著名的思想教育家孔老夫子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网球的兴趣,学生首先具有主动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意愿;在教授网球课时,首先要将我国的网球概况介绍给学生,还可以将世界级中国网球比赛情况纳入教课的范围,同时鼓励学生看一些精彩的网球比赛等等,树立几个网球偶像,比如我国的金花李娜,让学生们在观看的时候领会各种动作的巧妙之处,比如削球、还击、弧圈以及扣杀等等。学生们长时间的观看之后,自然会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网球教学中,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需要多应用一些鼓励和表扬的手段: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实践证明,在网球教学过程的学生评价中,表扬等手段比批评更能有效的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经常适时的给予表扬,让学生获得继续学习的动力,学生获得一个微小的进步,教师就应该不吝惜的进行鼓励和表扬,还需要将表扬的原因明确的告知给学生,让学生明白每一个赞扬和鼓励都是真心的,从而更加积极的学习,提高网球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网球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安排一些竞赛:网球运动即使有着很强的欣赏价值,但是从实质上来讲,它是竞技性很强的运动;并且这个年代的学生都有着争强好胜的特点,那么如果将竞技比赛恰当的安排在网球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有效的将学生学习的兴趣给充分的激发出来。但是,要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来安排竞赛,不能够让学生在失败的过程中感到完全失望,失去未来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不能让学生们赢得很轻松,这样在未来的学习中就会下全部的功夫和力气。比如,在现实的网球训练中,要合理的安排比赛,安排比赛的学生应该有着差不多的水平,这样他们不管在竞赛中是胜利,或者失败,都不会产生过激的情绪,从而促进以后的学习。
四、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网球教学中,教师应该致力于激发学生们学习网球的兴趣,充分的利用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扩展教课的内容,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德育的方法及要求范文4
摘 要 在排球的教学法中,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攻击性最强和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在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怎样才可以做到有效的训练?文本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业余体校女子排球的“短平快、时间差、位置差”等扣球技术训练的具体方法。
关健词 业余体校 排球 扣球训练
大家知道,扣球是排球的基本技术之一,也是攻击性最强最有效的进攻手段,在比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扣球是在二传的配合的基础上,完成进攻战术的最后关键一环,是得分和夺取发球权重要的有力武器,一个排球队如能熟练地掌握多种强而有力的扣球技术,就能较好地掌握比赛的主动权,为争取比赛的胜利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就此谈一谈扣球的训练方法和技术要点的有关问题。目前扣球技术在体校里,无论是男子排球还是女子排球、专业或业余队都向着“高、快、狠、变、巧”的方向发展。一般来说,扣球技术一般分为:正面扣球、调整扣球、扣快球等。
一、正面扣球
正面扣球是扣球技术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是比赛中运用得最多的一项进攻性技术,适合于近网和远网扣球。由于正面扣球面对球网,便于观察对方拦网和防守情况,扣球队员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扣球个人进攻战术,因此,进攻效果较好。
正面扣球技术由准备姿势、判断和助跑、起跳、空中击球、落地等环节组成。它的方法是:
(一)准备姿势两脚自然开立,一脚在前,另一脚在后,两膝稍屈,上体自然前倾,两臂稍为屈伸、自然且垂直置于体侧,两眼密切注视来球。
(二)判断和助跑时,首先是对一传进行判断,然后判断二传的方向、速度、弧线、落点,一面助跑,一面判断。判断贯穿在整个助跑、起跳和击球的全过程。助跑的目的是为了接近来球,选择正确的起跳点,掌握好起跳时间,使身体获得足够的助跑水平速度,以便增加弹跳的高度,使扣球更加有力。助跑的步法种类较多,有一步、二步、三步、多步等。两步助跑步法是最基本的助跑步法,初学扣球时,必须首先要掌握。以两步助跑为例,助跑时,左脚先向前自然迈出一步,接着右脚再迅速跨出一大步,同时两臂迅速向体侧后下方划弧摆动,右脚以脚后跟先着地,迅速过渡到全脚掌落地,左脚迅速并上,落在右脚的前面,两脚之间距离与肩同宽,两脚尖稍向右转、膝关节弯屈。
(三)起跳时,两膝弯屈并稍内扣,上体前倾,在两脚迅速用力蹬地的同时,两臂由体侧以后迅速向体前上方摆动,迅速展腹,带动整个身体垂直腾空而起。起跳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弹跳的高度,而且为了选择好起跳点,保持正确的击球位置和掌握好起跳的时间。
(四)空中击球起跳后,右臂随之抬起,上体稍向右转,抬头挺胸并展腹,击球手臂后引,肘部自然弯屈略高于肩。挥臂时,以迅速向左转体和收腹、收胸的动作带动手臂挥动,成快速用鞭动作向右肩前上方挥击。击球时,五指微张呈勺形,并保持适当的紧张,以全手掌包住球,掌心为击球中心,手臂充分伸直,击球的后中上部或后中部,手腕猛力迅速下甩,同时主动屈指向前推压,使球向前下方加速上旋飞行,落入对方场区。
(五)落地一般情况往往是左脚先着地。为了避免单脚先落地造成膝关节损伤,应力争两脚同时落地;落地时,应以前脚掌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同时顺势收腹、屈膝,以缓冲下落的力量,并立即做好下一个准备动作。
二、几种不同的正面扣球
(一)近网扣球扣球队员扣距网约50cm之内的球,称为近网扣球。这种扣球的特点是路线变化多,力量大,速度快,路线短,攻击性强。但容易被对方拦网。由于球靠近网,起跳点要靠近网边,扣球队员要向上垂直起跳,避免触网和过中线犯规;扣球队员起跳后,上体自然挺直,挺胸抬头,手臂尽量上举;击球时利用收胸动作发力,以肩为轴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最高点击球,击球一瞬间,手臂充分伸直,用全手掌击球的后上部或后中上部,猛用手腕,使球急速离手进入对方场区。击球后,整个手臂要顺势回收,避免触网犯规。
(二)远网扣球扣球队员扣离球网1.5m以外的球,称为远网扣球。这种扣球主要依靠转体收腹带动手臂挥动力量去击球,其特点是扣球力量大,弧线低,线路长,对方不易拦网。起跳后,抬头、挺胸、展腹,使身体成反弓形;击球时以迅速转体和收腹动作带动手臂向前上方挥动,在右肩前上方最高点以全手掌击球的后中部或后中下部。击球一瞬间,手臂要充分伸直,手腕要向前下方迅速推压,手掌和手腕控制球的方向、弧线和落点。为了便于控制球,增加扣球力量,一般击球点应保持稍前一些,整个挥臂击球动作的幅度应稍大些。远网扣球要求有较强的腰腹和手臂力量,扣球才能强而有力。除上述正面扣球技术外,在比赛中常见的还有转体扣球、转腕扣球、轻扣球和吊球等。
三、调整扣球
调整扣球是指在接发球或后排防守垫球不到位时,二传队员从后场区将球传到网前所进行的扣球。调整扣球技术动作与正面扣球相同,但由于二传球来自后场区,有近网球,也有远网球,还有拉开球和集中球,与球网有一定的角度并且弧线不固定,扣球队员难以判断,所以扣这种球难度较大。因此,扣球队员要准确判断来球的方向、弧线、速度和落点。调整好人和球的关系,选择好起跳点,掌握好起跳时间。根据人和球网的距离,合理地采用不同的扣球方法,控制好扣球的力量、速度、方向、路线和落点。
四、快球
快球是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的同时起跳,并迅速将二传队员传出的球,击入对方场区的扣球。快球在时间上争取主动,起着攻其不备、突然袭击的作用,可使对方拦网和防守产生判断错误。这种扣球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大、时间短、落点近、突然性强、牵制能力大。快球技术动作方法较多,有近体快球、半快球、短平快球、平拉开快球、背快球、背平快球、调整快球等。现将常用的快球技术介绍如下:
(一)近体快球扣球队员在靠近网前,离二传队员约一臂之距处起跳扣的快球,称为近体快球。扣近体快球时,助跑的距离应较短,助跑的角度一般应保持45°左右为宜。扣球队员应随一传球同时助跑到网前,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同时,在二传队员体前处迅速有力起跳。当球上升到高出球网上沿一个半球高度时,迅速挥动手臂带动前臂和手腕加速猛甩,以手掌击球的后上部或后中上部。
(二)半快球扣球队员在靠近网前和二传队员附近起跳,扣高出球网上沿两个半球高度的球,称为半快球。扣这种球的助跑角度、起跳动作、击球方法均与近体快球相同,只是起跳的时间较晚一些,一般在二传队员传球出手后,迅速有力起跳扣球。
(三)短平快球扣球队员在二传队员体前2m左右处,扣其顺网快速传过来的低平弧线球,称为短平快球。这种扣球的特点是速度快、进攻点灵活,使对方难以拦网和防守,因而突然性大,攻击性强。扣短平快球时助跑距离较短,一般助跑方向采用垂直网和斜网两种助跑。斜网助跑路线与球网成30°左右,扣球前,应根据二传队员的位置,调整好助跑角度和距离,选好起跳点,在二传队员传球前或传球同时起跳并迅速挥臂截击快速平弧线飞过来的球。击球时,迅速挥动手臂带动前臂和手腕加速猛甩,以全手掌击球后上部或后中上部。
五、扣球个人技术运用
扣球个人战术是扣球队员根据比赛中对方拦网和防守部署及本方二传球情况,灵活地改变扣球方法和路线,来达到进攻目的。扣球是进攻战术配合的最后一个环节,进攻的成败主要通过扣球来体现。因此,在熟练掌握扣球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提高扣球的运用能力,灵活地运用扣球个人战术。一般常用的扣球个人战术如下。
(一)运用扣球路线变化,灵活地采用扣斜线和直线。时而扣斜线,时而扣直线,互相结合,避实就虚,声东击西,攻其不备。
(二)运用扣球力量和速度的变化,灵活地采用大力扣球、轻扣球和吊球。在大力扣球的基础上,突然改变扣球动作和降低挥臂速度,将球轻扣或吊到对方的空档。
德育的方法及要求范文5
[关键词]德育教育;方法创新;网络平台;品德小组
[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09-0075-01
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直接影响到初中学校的德育水平提升。因此,很多初中学校领导及教师均在德育教育方法的创新上积极探索与努力,希望能探索总结出更多有效的、具有创新性的德育教育方法,对初中生实施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不断提升初中生的整体思想品德水平。笔者在具体德育教育实践中发现,过多采用传统德育教育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为提升德育教育成效,我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对初中生实施德育教育。
一、构建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网络对于初中生而言已不再陌生。为提高德育教育成效,初中学校应构建自身的德育网站,通过德育网站这一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德育教育。德育网站可由学校组织信息技术教师专门打造,在打造德育网站的过程中,应积极听取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意见,通过意见的反馈更为科学合理地构建学校德育网站。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德育网站的布局应合理,栏目应清晰。具体可开辟“德育话题”“德育新闻”“德育标兵”“德育榜样”等专栏。德育网站构建完毕后,学生便可通过浏览德育网站的方式,获得更多德育教育,从而不断提升思想品德素养。另外,微信现在也广受青睐,为此,初中学校可单独开辟一个德育公众号,要求所有学生家长均订阅该公众号。在此基础上,学校便可安排专门人员及时对学校德育公众号的内容进行更新。如可文章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升思想品德水平,并让家长明晰提升孩子思想品德水平的重要性等。有了专门的德育网络平台后,初中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便会事半功倍。这样的德育教育方法与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有很大不同,不仅更具现代性和吸引力,也更能被广大初中生所接受。
二、打造品德小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对于初中学校而言,为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德育教育成效,可要求各班班主任在本班内建立品德小组。品德小组主要负责如下任务:(1)对本班学生出现的思想品德问题进行记录与汇总,并及时将结果呈报给班主任;(2)从学生角度对相关德育教育方法进行探索与总结,给品德教师、班主任及学校领导在德育教育方面献计献策;(3)积极帮助班里存在品德问题的学生,不断提升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可以说,品德小组是学校德育教育的智谋团,是学校开展德育教育的小助手。初中学校在打造品德小组时,应严格控制品德小组的具体人数,一般而言,每个班级的品德小组人数应控制在6人以下。研究发现,6人以下的品德小组更利于成员之间进行相互探讨,让所有成员均有发言的机会。品德小组建立后,为便于发挥品德小组的积极作用,可在小组内让成员推选组长。这样推选出的组长会更令大家信服,更具权威性。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各班品德小组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探索。正所谓,只有交流才会出现思想的碰撞,才会产生更多思维的火花,才会让品德小组在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三、采取实践德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的方法及要求范文6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笔者一直在努力地探索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方法,并实践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把德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实现。而在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着一些误区,还残留着一些陈旧的思想及落后的教法。
一、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忽视了学科特点,倾向“偏激化”
一种倾向是只注重语文学科特点,淡化甚至忽视了德育渗透,认为德育渗透是政治课的事,形成教学中“纯语文化”,这只会使语文学科教学偏离教学目标,远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另一方面,忽视语文学科特点,抛弃课文载体,将语文课教学“纯政治化”,使语文学科教学枯燥乏味,以至于将语文教学引入狭窄的死胡同,无法达到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
二、对德育渗透理解“狭隘化”
一方面将德育渗透内容简单化,认为语文学科教学渗透德育,就是要“天天讲、节节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等,不讲这些内容,就不是在学科中进行德育渗透;另一方面是将德育渗透过程,狭隘地局限于课堂上的40分钟教师说教上,忽视了“生活即学习的大课堂”,放弃了课外语文阅读指导、课后口语交际等实践活动中的德育渗透。
三、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空泛化”
一方面体现在教师没有结合课文这个关键载体,而牵强附会的进行毫无关联的德育内容,以至学生感到空洞的说教,“讲大道理”,马膝上钉掌——离题千里。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在课文教学中没有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及时有效的进行德育渗透,“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感化学生,重在致细入微的引导,只有将“切入点”细化,才能将德育内容准确有效地植入课文教学这个载体之中。
四、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陈旧化”
一方面,德育内容没有及时注入时展的新思想、新理念,从而使语文学科教学德育渗透仍停滞不前,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迷惘;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我们的学习内容、思想观点,为什么还徘徊不前呢?另一方面是德育渗透方法僵硬老化,除了陈旧的教师“语言说教”方法之外,很少去尝试新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交流的“讨论法”,利用生活实践的“感悟法”,利用扮演角色的“情境法”等,都可以将语文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做到形式多样、推陈出新,从而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教育效果良好”的新局面。
五、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统一化”
一方面是每篇课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外阅读等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载体,德育内容、目标、方法照搬照套《教学参考书》,缺乏师生的灵活机动性;侧重点,切入点,被事先设定的“统一标准”捆住手脚,使语文课堂上德育渗透过程机械僵硬单调。另一方面,忽视了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师生具有的独特情感体验,有“异”才会去求“同”,才会去辩论、去实践,才会有进步,特别是德育渗透更应体现“个性化”。
对于以上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各种误区,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怎样去改变这些不足之处呢?结合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应从“新”、从“细”入手,才能使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获得真正的实效。
语文教学中有了新的德育观念,新的德育形式,新的德育方法,是不是就可以使德育渗透效果立竿见影呢?其实,关键还需要渗透德育过程中的“细化”工作。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细化”工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细”在切入口。箭头尖细,才能洞穿巨物。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效果好坏,取决于德育渗透的口子是否精细,即德育的切入口是否恰当。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熟练驾驭优势,变“读教材”为“用教材”。根据教师的自身文化修养及教学目标的把握,选取德育的一个侧重面,做细做精,切忌“面大、空泛”、“贪多嚼不烂”的被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