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创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学创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学创新

高校教学创新范文1

1.1高校教育教学方面

目前,高校教育教学并没有脱离传统教育模式,与创新型教育的实施有一定的冲突。我国高校长期实施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创新观念和意识的培育,致使学生局限于掌握大量理论知识,而难以发明创造新事物。高校实践教学普遍薄弱,尽管有进行创新的实践教学课,但基本都属于形式化。实践教学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够重视,未能给予很好的指导和有效地培养创新能力。高校对于创新教育教学缺乏足够重视,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多数高校缺少专业指导教师,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学生参与面窄、机会少,导致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深入。

1.2学生创新观念方面

高校许多学生对科技创新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度,但创新能力不够,实践的勇气和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的毅力,在实践中碰到困难就会选择放弃;不具备科技创新所必需的观察力,缺少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发散能力等创新方面的培养和锻炼。制约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因素颇多。创新意识薄弱,主动创新精神缺乏;思维活跃,而思维方式不够创新;学生思维够敏捷,但知识面宽度不够,知识的吸收是独立的、互不相关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度;处理问题的方法都类似,缺乏新意和突破,体现在言语、作业、试卷、论文中;毅力不足,面对困难和挫折,很难坚持下去。

2提高高校创新教育教学的建议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基本要求。高校教育教学必须走深化改革的创新之路,坚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创新制度,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既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更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教育教学创新是高校改革的核心内容,但目前存在着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普遍雷同,缺乏创新。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过于行政化,对学生创新能力未给予足够关注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高校教育教学创新的实施受到极大阻碍。

2.1高校必须重视创新教育,深化改革创新之路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一个过程,高校教育的整个过程必须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我国高校应紧跟时代,树立创新教育的理念,贯彻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求知创新的教学思想。创新教育是一种全方位改造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过程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种既重结果、更重过程的创新特征的教育,是一种要从个体的心智世界源源不断地去诱导出一些提供最佳创意的人格特征的教育。首先,高校应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教育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应将研究与改革、建设、管理四者有机结合,制定相应的政策,实行持续性调整机制,达到整体性提高的目的。教学改革作为一个系统,应形成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整体推进的教学改革思路、整合的教学管理模式,实现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其次,完善教育教学管理系统。强化教学管理的设计、监控、反馈等功能;强化学院在教学管理层面中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学管理对教学质量的监控和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功能;强化教学评价在教学管理中的激励、导向作用,最终形成良性运作机制。最后,高校应将创新教育教学作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一项全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任务。创新教育教学要在育人观、人才质量观、教学观等方面深入落实。

2.2高校创新教育实施的多面性

高校创新教育教学的发展应从教学方法、考试制度、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深入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独特优势,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索一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符合建设社会所需创新人才的教育教学模式。在考试制度方面,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的来命题,将统一性、多样性与创新性相结合,重点放在发展独特创新的能力和优势。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深化改革创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是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高校应优化教师队伍,选好学术带头人,加强教师现代教育思想和运用现代教育手段的培养,并随时更新知识,加强进修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素质。只有进行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考试制度的创新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才能实现高校教育教学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创新性,才能使高校教育教学具有未来的社会竞争力,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出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人才。

2.3加强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

大力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是要加强学生对创新意识的认知,并把这种认知升华为对国家兴旺发达和民族进步的责任心。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摆脱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把教育教学过程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此外,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毅力,引导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和坚强的意志力。创新不仅需要有实干精神,更需要有勇于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以及坚定的意志力。最后,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应该突出目的性、多样性和实效性。实践是创新精神的源泉,知识教育本身不能带来创新,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

3小结

高校教学创新范文2

关键词:教学学术;教学管理;创新

自1990年代美国卡内基教育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提出“教学学术”的概念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关注教学学术、研究教学学术的热潮,在实践上一定程度地改变了部分高校忽视教学,或者不重视教学,或者科研冲击教学的做法。然而,尽管有国内学者的呼吁,也有敏锐的高校管理者的努力,但国内许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依然非常严重。多数教师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中,较少考虑教学和教学学术等,偏离了大学的本真。因此,我们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对教学管理中教学学术元素的缺失进行探讨,并提出创新教学管理的建议。

一、教学学术的内涵

面对纳税人对大学的不间断地责难,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厄内斯特•博耶(ErnestL.Boyer)在二十世纪九十年表的《学术水思:教授工作的重点领域》报告中提出了教学学术的概念。他认为大学学术包括四个方面:探究的学术、应用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教学学术是关于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学术;教学首先是一种学术活动和一个能动过程,是维系老师和学生之间关系的桥梁。在一个好的教学过程中,老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新知识的学习者,他也很可能在此过程中得到一个创造性的发展。因此把高等学校教学研究纳人学术范畴、成为教学学术是理所应当的。[1]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目光。有的对教学学术作出行为描述,阐述教学学术这一行为的具体特征;有的对教学学术的构成作出分解,阐释教学学术的组合要素;有的对教学学术的概念作出整合,构建教学学术的系统模型。教学学术的概念因为争论而更加清晰,虽然各家仍有差异,但是都一致同意教学学术的共同特征:反思、交流、公开化。[2]高等学校教学的学术性是由教学的内在本质和特征所决定的。同时,高校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教学在大学中也必然享有学术地位。[3]高等学校教学的学术性决定了教学管理必须立足于教学,从理念到制度,从领导到普通管理人员的中心应该是教学。然而,现实并非尽如理想。

二、高校教学管理中教学学术缺失的现状

在当前许多高校教学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或那样忽视教学学术的现象,特别是管理理念、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

(一)管理理念的缺失

理念先行带动管理的成效。高校各级各类教学管理人员所秉持的管理理念将直接影响学校发展方向和管理成效。根据我们的调查,与国外相比,我国学者关于教学学术的理论研究仍不够成熟,主要以引介为主。如此致使教学管理者在实践中缺乏教学学术理论支持。不少管理者偏狭地看待学术内涵,他们认为只有生产知识才称得上学术研究,把学术视为发表学术论文与出版学术专著,将传播知识的教学未列入学术范围。故此,他们就不可能把教学上升到学术的层面进行探讨,而是把大学教学仅仅当做肤浅的技能。同时,为数颇多的高校管理者未能区分学科学术与教学学术之间的差异,从而采取相同的管理方式、方法对两种具有较大差异性的活动进行管理,不重视教学学术规律的独特性。认识的偏差使管理者在开展教学管理工作时不能缺乏教学学术理念的指导,热衷于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上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他们的水平与成果都得不到得不到合理而公正的承认和评价。从而导致那些潜心钻研教学,全身心投入教学的教师的缺少成就感,进而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影响到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

(二)缺乏质量意识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许多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意识缺乏。他们大多数人以上课多少的课时量来看待教学工作,较少关注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被忽视。高校管理人员考核教师的指标以具体可测的论文篇数、著作多少和课题级别等指标为主。至于教学,也是看课时量的多寡。对于质量缺少相应的可以测量的指标体系。长期以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中,具体落实效果不甚理想。如此,造成教学管理人员不重视教学质量,不关注教学质量;教师不关注教学,不研究教学。教学工作中心地位被忽视,教学工作被表面重视而实际上边缘化。

(三)评价机制缺乏灵活性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对教学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仍旧停留在文件中和口头上,对教学工作成绩的成绩承认不足,对教学工作的考核,采取对教学工作量的分解的方法,缺乏具体的、有效的、可操作的方法。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几乎所有高校的教师晋升主要是依据科研成果。尽管每所高校都会定期考核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但其中科研成果所占权重远远超越教学成果。由于科研成果的多少与质量是教师晋升的主要依据。这一规定涉及到教师的切身利益,很容易导致一部分教师重点关注各自的专业领域,产生错误的科研决定轮,误认为学术上的成就可以替代教学的成就,科研好教学质量就高。还会导致一些教师把目光盯在出论著、发论文上,对教学投入较少。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研究相比其他科研来说难以量化评价,即使涉及到教学工作也是最容易满足的条件。尽管部分高校出台教学岗位职称晋升网办法,但是其条件也是以可以量化的诸如教学比赛获奖等级等为主要指标,许多全身心投入教学、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很少用机会获奖。这大概就是周鼎现象产生的根源。如此僵化的评价机制,忽视了教学的中心地位,忽视了教学的学术性。

(四)激励机制缺失

在多数高校,教师不重视教学的原因还在于对教师的激励机制乏力。教学中心地位的突出,需要全校上下都重视教学,日常的行为围绕着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教学,教师重视教学学术,关注教学问题。但是,学校缺乏对教师出色的教学艺术、教学方法和教学成效的欣赏、承认、关心和高度的评价,亦即对教师教学的激励不足。许多高校正在执行的教师绩效考核与教学质量关系不大,教学效果好坏对考核结果影响不大。如此便导致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缺乏外在的来自于组织的动力,从而造成教学质量下滑。

(五)约束机制乏力

除了激励机制缺失之外,许多高校对于教师的教学行为约束不足是造成教学质量下滑的另一原因。约束机制是为规范组织成员行为,便于组织有序运转,充分发挥其作用而经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布执行的具有规范性要求、标准的规章制度和手段的总称。虽然各高校都有相应的教学管理的约束机制,执行起来往往不到位,显得乏力。各高校对于备课、教学纪律、教学方法、教学考核等都有具体要求,但是对于不认真履行职责的教师特别是科研能力强、科研成果多而不能履行教学职责的教师往往不按照制度执行。

三、以教学学术引导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为了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回归大学本位,我们根据从教学学术的视角分析了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对策促进教学管理的创新。

(一)树立教学学术的教学管理理念

教学学术不单单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理念。为了实现教学管理工作的创新,高校内部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要树立教学学术理念,用教学学术来统领教学管理工作。首先,要充分认识教学的学术性。教学管理者要认真学习教学学术理论,充分理清教学学术的意义、内涵、作用和运行规律,将教学学术放在与知识生产的学术同等重要的位置。关注教学学术,把对于教师在教学学术方面的期望通过制度融合到他们的工作中,营造敏于观察教学现象、善于研究教学问题、用于发表教学见解的氛围。同时,要制定教学学术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激励教学成就,搭建教师教学学术发展的平台。

(二)构建教学学术主导的评价机制

教学中心地位的突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机制的有效促进。在教学学术日益凸显其价值的今天,应该构建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加大教学学术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权重,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工作作出评价。首先,制定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创新,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之间个互相交流与合作,教学的反思与研究等纳入到教学评价中。其次,要建立同行评价机制。同行专家在专业领域具有权威性,更能够理解教学学术的意义,掌握着本专业教学的规律和评价标准,他们的评价往往让其他教师接受,他们的肯定会使其他教师精神上得到满足,从而调动其教学积极性,促进其教学学术水平的提高。

(三)促进教学管理制度的系统化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制度完善和系统化是突出教学中心地位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该以教学学术为主导,进一步完善教学准入制度、教学研究制度、教学交流与表达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学改革制度、教学反思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学经费投入与使用制度等。教学准入制度的完善将会改变过去的高校教师资格门槛过低的情况。通过准入制度可以对教师的学历、学位做出更高的规定,同时可以制定退出机制,从而保障了从事教学的教师的教学学水平。在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方面,要构建教学信息获取机制,全方位多渠道了解教学实际,从而能够对教学质量做出准确的合理评价,真正保障教学质量。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将为教学评价真实可靠的依据,为教师教学学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参考。凡此种种教学管理制度的制定务必要围绕教学学术来完成,每一种制度的制定和完善要与其他制度相协调、不冲突,才能发挥管理制度的整体功能,从而保障教师教学学术的发展得到保证。如果各种制度之间缺乏协调各自独立或者各种规则出现矛盾,那将失去教学管理制度保障教学学术正常发展运行的功能。因此,各类教学管理制度要系统化,互相组合成为整体。

(四)构建教学学术主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激励约束是主体根据组织目标、人的行为规律,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的动力,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人的行为,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在多数高校的教学管理制度中,激励和约束机制行政化程度过高,激励不到位而约束失位。以教学学术为主导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该平衡激励和约束的关系,使其相得益彰。就激励机制而言,高校应该以教学学术为中心设立奖项,激励教师探索教学、研究教学。例如可以设置基于同行专家评价的教学成果奖、教学创新奖,并将这些奖励纳入到教师晋级之中。同时,建立教师发表机制,鼓励教师公开教学成果。高校应该为教师教学学术发展搭建平台,为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发表教学见解、交流教学经验、彼此评价教学效果等,从而使教学的学术地位得到承认,使教师在一定范围内得到赏识,从而树立信心,促其教学学术水平得到提高。然而,仅有激励不足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学术水平,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高校可以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来规约部分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使教师能够按照制度要求规范各自行为,认真履行职责,确保教学质量,改变教师“重研轻教”的倾向。而且,约束机制要宽严适度,既有规则又具有灵活性。激励和约束机制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因此,为了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其发挥教学潜能,既要以各种激励措施来激发教师从事教学的主动性,还要通过约束机制规范教师不良教学行为。两者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因此,我们要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使其相得益彰。一言以蔽之,教学管理的创新必须有教学学术来主导,围绕着教学完善制度,建构机制,贯彻有效措施,平衡各种关系,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回归大学本位,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作者:娄欣生 单位:黄河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Boyer,E(1990)ScholarshipReconsidered:PrioritiesforthePro-fessoriate.CarnegieFoundationfortheAdvancementofTeaching,Princeton.NJ.p.24;

高校教学创新范文3

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教育作为现代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有责任与义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高校美术教学的创新作用,五个方面分别是教学观念、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教学手段、评价方式,本文的分析意在为高校的美术创新教学提供思路。

关键词:

美术教学;创新;实践;现代化

人类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美术教育,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传达的信息也非常直管和形象。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创新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只有具有创新能力和精神才能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力。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是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渠道。所以,高校必须不断进行课程创新,才能实现优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教育是现代高校美术教学发展的需要

创新是教育的关键生命力,多元化的美术人才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培养学生的独特见解、独立意识是当今教育的重点。所以,高校美术教育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抛弃固有的程序化、公式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从思想观念和教学方式上都有所改变,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来顺应教育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加强课堂的互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才是现代美术课堂需要做的事情。充分发挥学生为主题的作用,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逐步形成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高校美术教学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1、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形象思维是美术教学具有的思维特点,创新想象与创新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指学生在创新教育中应该具有的思维方式,包括了思维的独特性、敏锐性和流畅性。写生课培养了学生眼、手、脑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使三者形成有机整体,实现了观察和表现的结合。创作课培养了学生的创作思维和技法。创作课程中,学生只有多种思维途径相结合才能完成美术的创作,这便发挥了美术课程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作用。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性强是美术教学具有的特点,美术课堂上,学生们利用大部分时间来绘画、欣赏和制图,这是提高智慧、技能和创新性的实践活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学会学习的方法,专业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更新。

3、综合运用绘画手段和材料能力

美术作品是美术教学成果的最终表现,因此,工具、材料的广泛性决定了美术造型的多样性。为了处理多种工具、材料来进行创作美术作品,本身就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考验与培养。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观察和研究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更好的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三、如何做到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

1、提高教学观念创新

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是教学观念创新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美术创作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一件成功的美术作品一定是通过艺术家内心思想的真正表达才会真正的打动观众的心理。而从目前高校美术的教学来看,多数高校都会注重对基础教学的描述,拘泥在造型理想的束缚中,表现形式很单一。这样的观念使高校教学很难拓展新的内容,更阻碍了教学形式的发展。所以高校要不断抓住新时期绘画艺术形式、内容的更新变化,对美术的教学方法与技巧的训练要不断推陈出新,重视灌输绘画理念和风格的样式,从而带给学生更多的体验和感受,拓展学生的想象能力。

2、课程设置中的创新

课程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人才的培养与设置科学的课程密切相关,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保障。在高校美术教学课程设置时,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课程设置的立足点应该建立在培养学生文化与艺术修养方面,同时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让学生有更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体系可以包含市场学、行为学,还可以包含美术学,同时这些学科应该具有开放式的特点。再者,课程的设置要注意完整性和规范性。最后,要转变传统的工艺美术的概念,让美术教学不单单停留在造型和设计上,要以培养学生创造力为目标展开系统化教学。

3、注重实践性教学

美术教学具有实践性的特点,教师在传授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由于课堂可传授的知识非常有限,很难满足学生今后生活以及工作的需要。所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应当是高校美术教学应该放在首要位置的,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使美术教学同生活更为贴近,学生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协作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4、评价方式创新

学习过程中,相对研究结果来说,探究方法更为重要,而拓展美术教学的方法,就是让师生讨论美术作品在材料的获取途径以及设计思路的问题。在习作、作品的评价上,应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条件,来促进其创造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鼓励学生自身才能发挥与艺术个性表现,从而使高校美术教学的素质教育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5、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

高校美术教学引入现代化教学技术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传统美术的教学模式局限性很大,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就显得十分明显,运动其动态立体的表达式反应美术教学过程,声情并茂,样式丰富。利用其时空可变性、画面动态选择性、声像同步性、形象直观性等诸多优势,来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四、结语

美术学科的创新是高校美术教学创新的基础,教师必须对学科知识不断进行创新。所以,高校美术创新的创新,除了基于内容之外,更要基于教师自身观念与素质之上。这就要求教师们必须结合实践大胆创新,积极探索,认真总结,才能使美术教育与时俱进,从而培养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

作者:冯远宇 单位:遵义师范学院南白分院

参考文献

[1]易鸽.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01:56-57.

[2]韦静涛.谈高校美术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7,19:72-73.

高校教学创新范文4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学方法;创新

在师资力量、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新的发展形势下,高校要想提升自身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

一、高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陈旧古板的教学体制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政府相关部门针对高校教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不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教学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上始终难以有效提高,教育体制更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一方面,许多高校并没有摆脱传统陈旧僵化的教学体制,对于教学方法创新缺乏相应的认识,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以经验教学为主,在创新意识和创新思路方面难以有效满足时展需求,无法培养出综合型、创新型人才。

2.教师缺乏创新意识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较差,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困难的。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中存在大量的知识火花,在教师与学生的思想碰撞中,存在巨大的可能性。但是实际上,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的讲解为主,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教学方法的创新,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甚至可能会产生厌学心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高校教学方法创新策略

1.树立相应的创新意识

教育教学的创新包括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育体制等的创新,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创新在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创新意识,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从实际情况出发,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分析,在高校教学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教学设施不完善以及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方法的创新。对此,高校应该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在资金、硬件、机制等方面加强对于教学创新的支持力度,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使得每一个教师都敢于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创新。

3.创设问题情境式教学

在高校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在课堂上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探索问题的答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敢于提出自身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养自身创新思维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需要从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理解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对问题的难度进行合理把握,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太简单无法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太难则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4.合理使用多媒体设备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其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校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推动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材内容编写成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图片、视频、声音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将枯燥、繁琐的教学内容通过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营造出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5.强化师生互动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能够使得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交流学习经验,促进共同提升,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可以拉近双方的距离,使得学生敢于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校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做好教学方法的创新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该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和可行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确保教学方法的创新效果,推动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创新范文5

【关键词】高校教学管理;创新

前言

教学管理是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现阶段下,维持了数十年的高校教学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高等教学对创新的要求,过于模式化的教学管理制度也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我国大学生整体基础知识水平牢固,但是创新能力不足也说明了这一问题。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与我国自小学至高中期间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也有一定的关系,但高校教学管理的固化也是弱化创新能力的一个原因。因此,对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有助于提高高校教学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我国高校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

一、高校教学管理

高校教学管理是指高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统一规划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依据自身教学能力、师资力量,对学校的工作进行调节,进而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正常开展以及完成上级教育部门制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管理主要包括进行教学计划制定工作、教学工作开展的管理、教学质量的评定与审核以及各个学院、专业、实验室、教学基地的建设管理。高校教学管理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学术性的特点。整体性是指不论是教学计划的制定工作,还是教学工作开展的管理工作,高校教学管理的所有方面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存在影响的。每一个方面的改变都会对其他方面产生积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评价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是否有效是建立在综合评定教学工作中多方面协调的基础上的。动态性是指教学管理工作者需要持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即要根据时间、空间、人和事的变化,及时对管理对象做出相应的变化,进而保证教学管理目标的完成。学术性是指高校教学管理不是单纯一项行政管理工作,还是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综合工作。由于高校教学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相关专业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自身具有一定的学术素养,才能懂得专业学习的一般和特殊规律、才能充分的与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

二、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教学管理是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工作。随着我国对高等教育重视程度逐渐增强,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总体来说水平是在稳步提高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学分制的全面推行,确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同时也量化了衡量学生成绩和综合能力的标准。同时,学分制的全面推行把住了高校的“出口”,进而保证了高校毕业生的质量。同时,随着民主化进程的稳步推进,高校在教学管理中也通过公开制度、公开过程、公开结果的改革,使得教学管理的工作更加民主、透明。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高校教学管理在队伍建设和管理上理念较为落后。高校的教学管理不同于单纯的行政管理。教学管理是以培养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在开展工作中对专业水平要求较高。但是现阶段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部分教学管理人员在理念和观念上没有认识到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而是单纯的将其视为一种行政管理工作,甚至将自身角色定位于教师与学生之上。这就造成了教学管理的服务缺失,与教师和学生的沟通不畅,难以达到服务教学的目的。其次,在教学管理中还存在评价体制僵化、刻板的问题。由于教学考核评价体制虽然不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引导,但由于其结果牵扯到相关先进评选和奖学金评定,因此对教师和学生有极大的导向作用。然而,现行的教学考核评价体制仍旧建立在以教学目标进度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的考核上,这就自然而然的限制了教师和学生的努力方向。

三、新时期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策略

(一)教学管理观念再学习

针对目前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出现的将教学管理单纯的等同于行政管理的理念,高校应该引导教学管理工作者进行观念再学习。可以通过开座谈会、研讨会的形式为教学管理工作者讲明新时期下教学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及角色定位情况。需要充分认识虽然“教学管理”中有“管理”两字,但实际工作中应该更加强调“服务”。只有扭转教学管理理念,才能紧密联系教师和学生,进而达到深入一线教学、加强与教学工作联系的目的。同时,还要优化教学评价体制,不再单纯的依成绩和进度完成情况评价教学的开展情况,完善教学导向机制。

(二)加强教学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教学管理工作最终是由人来落实的。因此教学管理工作队伍是决定教学管理工作开展情况的重要因素。由于教学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教学管理工作者不但要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更要有扎实的学术专业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高校管理与教学之间的纽带作用,才能真正起到服务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齐晓宇.高校教学管理改革探析[J].黑龙江高校研究,2002.

[2]李辉生.高等学校的管理与创新教育[J].中国行政管理,2007.

高校教学创新范文6

摘 要 随着当今社会体育的迅速发展,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教学理念至今对我们的高校体育教学影响颇深,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师应该结合当今高校教学的实际情况,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进一步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提高自身体育教学水平,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因此,创新体育教学内容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本文对高校体育教学做了全面分析及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体育 教学内容 创新 研究

据调查研究表明:过去,高校体育教学重点放在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讲授中,虽然各高校在体能发展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来看,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发展只能是片面的,o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一定要把握体育教学的人文性和健身性,充分考虑到学生对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社会体育理念和终身体育理念。教师应结合当今高校体育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创新。进而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每个人的成长来说有着非常重大意义,特别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体育锻炼更是比不可少。但由于现在的大多数高校学生每天就是坐着读书,缺乏体力消耗,有些学生认为文化课比较重要,体育课无所谓,这些错误的人事导致一些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所以,各大高校的体育讲师和学生都应该高度重视高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高校体育教学不仅能增强身体素质,还能陶冶情操,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心里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由于现在高校学生缺乏体育锻炼,高校里苹果体型和西洋梨体型的学生明星增多,有些学生军训时晕倒、有些学生在长跑时气喘吁吁,大多数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都比较差。高校体育讲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引导学生能把已学到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运用到体育锻炼中去。让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二)高校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性

我国在教育方面比较重视学生的文化成绩高低,缺乏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引导。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陶冶情操,可以调节学生的紧张情绪,能够改善学生的心里状态,使学生能够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价值观和自信心。体育锻炼中的活动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创新

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是高校体育教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让学生能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掌握相关体育技能,接受更多的体育知识,并养成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理念无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意识,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教师应以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为前提,结合学校的要求、体育教学的特点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应充分体现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

在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全国各大高校在不同程度上充实了体育教学的内容,对体育教学内容做了重大调整,但仍然缺乏新的教学理念。由于现代体育的终身化和社会化,高校学生毕业后依然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及周围环境进行身体锻炼、强身健体,所以社会体育和终身体育必须与高校体育相接轨。首先,教师可通过讲授体育相关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其次,引导学生制定自我锻炼计划、处理日常运动性损伤、组织体育活动竞赛;第三,在体育教学内容上,应增加一些社会上较为流行的体育项目,以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二)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应充分体现地区特色

在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方面,还应该以地区特色为中心开展体育活动。由于每个学校分属的地区不同,环境也有差异,比如南方地区水多,流行的体育项目是游泳,而北方地区比较寒冷,滑冰则是北方流行的体育项目。因此在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方面,应该体现地区的特色,才能促进学生体育学习上的良好发展,实现良好的教学目的。

(三)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应充分考虑的到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讲授,使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一些课程,只有学习对其学习内容感兴趣,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创新应把实践能力和课外体育相结合

在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方面,学生实践能力培训也是体育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过去,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高校体育教学重点放在体育技能和体育知识的讲授中,忽略了学生在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包括:自我锻炼方法的编制和实施、模拟处理运动损伤、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把这些内容列入体育教学实践课程中,把培养学生课外体育和实践能力相结合,这样更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实现能力、知识、素质的一体化。

三、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门,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要有强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里发展,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学习能让学生劳逸结合,高校体育教师一定更要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的大背景,真正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去考虑,严格要求自己,完善教学内容,用多样式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掌握每一项运动技术。因此,我们要不断创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以最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 胡雪勤,常化.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理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2] 邓齐贤.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多元性的创新与传统单一教学内容的教学效果比较[J].教师.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