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范文1
关键词:金融业 风险 措施
一、金融业的风险因素
1、政府干预
商业银行存在大量不良资产,各级政府对银行的日常经营干预较大,扭曲了银企关系,银行对国有企业债权约束欠缺,国有企业拖欠了大量的银行债务,而且在企业资产重组过程中,逃债、废债现象严重,这无疑加重了银行的压力。我国的金融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大程度受到政府行为的影响,这就将行政过程中的决策失误和财政政策矛盾转嫁给金融机构,加大了我国的金融风险。银行体制改革滞后,银行的商业目标与政府干预的矛盾,政府的过度干预行为并没有退出银行的业务活动,银行仍要最大限度地体现政府的意志。同时,政府过度干预银行业务这一行为的本身在引起国有银行反感的同时,银行的生存又对政府产生极大的依赖性。
2、金融企业自身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有些金融企业缺乏严谨的贷款风险防范、贷款质量监管制度、内部控制制度、信贷风险评价制度、信贷监督制度、信贷资金使用制度等。比如授权授信制度未严格执行对信贷资金的使用方向、范围等缺乏明确的限定,这些都不可避免会产生金融风险;产权关系不明晰。从理论上讲,银行与企业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借款还本付息的信用准则和法制监控下是能够正常循环的。但是中国的现实却表现为企业以各种形式和理由尽其可能地逃避债务,致使银行背上了沉重的不良债权的负担,潜在金融风险是令人担忧的。
二、金融风险的管理与应对措施
1、业务管理与风险管理的阐释
业务管理,也可称为事前风险防范,业务部门负责识别、评估、承担风险,尽可能减少业务操作产生的风险,制订并严格执行计划,以减少因风险产生的不良后果。风险管理,即事中跟踪,由风险部门提供专业意见,业务部门严格按适当额度、政策、程序和措施执行,并以财务手段监督业务部门,提出建议,与风险承担者组成战略伙伴,根据市场或产品的复杂性及不稳定性指导日常工作。
2、强化内部管理和风险监督机制
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控制度,明确各职位的任务和责任,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美国银行风险管理的经验值得借鉴,其治理实践包括计划、执行和评估,重点在于取得高于资本成本的回报。其手段是额度控制、交易产品风险及对冲策略。在内部设立风险和资本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从全局出发,审批业务计划,并不断调整业务计划的额度;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的资本进行调配。做法主要是通过衡量公司对风险可接受的额度和程度,及其经营能力,实行量化管理。风险管理将按照可承受能力在业务计划过程中分配资金。额度大小取决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所需资本总额的规模。借鉴西方金融业的经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风险管理体制十分必要。
3、培养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队伍
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金融工程师队伍和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将是眼下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基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中小金融机构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从三方面人手:其一是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讲课,提高本单位金融现有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其二是与国内外高校联合,利用现有的条件,定向培养适应现代化金融企业管理的尖端人才,使之熟悉和掌握国际上先进的风险管理和分析工具,并运用到实践中;其三是改善自身条件,吸引金融工程、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为本单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现代风险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
4、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金融机构作为货币信用的中介机构,主要资金来源是吸收存款者的存款,如果存款人的利益得不到保护,则可能出现信用危机,影响金融业的生存和发展。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稳定金融体系的事后补救措施。它要求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将其吸收的存款按一定的保险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投保存款机构经营破产不能支付存款时,由存款保险机构代为支付法定数额的保险金。在我国,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自有资金占有率较低,存款是它主要资金来源,再加上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良资产大量增加。因此在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尤为必要。当然,如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认为我国可以考虑制定《存款保护法》,存款保险公司应由政府举办,如果存款保险公司隶属于中央人民银行,接受中央人民银行的监管,那么存款保险公司就可能会形同虚设,独立性将难以实现。同时要求所有吸收存款的银行均应参加存款保险(强制保险),当然相应的一些措施(如确立一个比较合理的费率)应依据不同的承保对象的不同情况灵活地规定,这需要在理论上、实践中来不断加以完善。
综上所述,在防范金融风险的过程中,我们要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机构管理体制和内控制度,加强金融监管,才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体系稳定和国家安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对推动金融发展方式转变,提升金融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防范金融风险,都十分重要。要针对突出问题和矛盾,不失时机地推进各项金融改革,保持金融高效稳健运行,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总之,当前商业银行的风险趋于全球化、多样化、复杂化,这就需要我们顺应金融业风险管理的新趋势,构建更合理和完善的金融业风险管理体系,采取与时俱进的新方法,积极度量风险,科学管理风险,合理承担风险,获取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回报,科学发展我国的金融业,以应对跨国银行挑战及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参考文献:
[1]丁孜山.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财经问题研究,2009(08).
[2]严存宝.论我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的成因及对策.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10(02).
[3]冯嗣全.银行信用风险:现状、成因与对策.财经论丛,2011(01).
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范文2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
Abstract:Risk management transited from disperse study of multiple fields to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 last fifty year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major views about tradition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theory,internal control theory and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theory,and review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risk management after the subprime crisis.
Key Words:risk management,internal control,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1)02-0023-05
2007年次贷危机的爆发,各大金融机构的破产,使得风险管理再度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雷曼兄弟、美林等公司都曾经是风险管理的先行者,但还是在危机面前走向了破产,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回顾一下风险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从历史的脉络中来寻找企业风险管理的精要所在。
一、传统风险管理理论
风险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出现,是在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1963年梅尔和赫奇斯的《企业的风险管理》、1964年威廉姆斯和汉斯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出版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认为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门技术、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管理过程,而且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从此风险管理迅速发展,成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风险管理的对象主要是不利风险(也就是纯粹风险),目的就是为了减少纯粹风险对企业经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所采取的主要策略就是风险回避和风险转移,保险则成为最主要的风险管理工具。
在这个阶段,研究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对风险管理对象的界定和区分,辨别出那些对企业只有不利影响的风险类型并着手解决,是传统风险管理的重要思路。实践中,纯粹风险确实对企业的可持续经营具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那些没有预测到的纯粹风险,往往会直接拖垮一个企业,而且企业对纯粹风险的管理涉及到机会成本的问题,这更加需要企业在综合权衡的基础上做出风险管理决策(Gahin,1967),因此,纯粹风险一直被当作风险管理的对象和目标。而具体的解决办法,是以保险作为主要手段,通过购买保险来转移那些影响企业的纯粹风险,至于如何购买保险、购买什么样的保险就属于风险管理决策的范围了,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手段,实际上,风险管理就是从保险行为中延伸出来的管理手段,因此,保险在这个时期的风险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Denenberg,1966)。
此外,这一时期风险管理的应用从企业扩展到了市政领域。Todd(1969)、Vaughan(1971)通过对美国九个州市政管理的调研发现,市政官员对风险管理的认识还十分薄弱,提出加强市政领域的风险管理是市政官员的重要职能,目的是保证市政财务预算免受意外灾害的影响,以保持提供应有的市政服务的能力。
而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成就是实现了与主流经济、管理学科的融合。风险管理方法论的提出无疑是最为重要的,1965年Hedges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构建企业风险管理的方法论,界定了分析风险管理的观察视角问题,指出风险管理往往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视角:一是基于首席财务官职位的财务政策视角,二是基于风险管理官职位的风险与保险视角,同时指出,保险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是保险并不意味着风险管理的全部,从而将风险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拓展,并且明确了保险只是风险管理的一种工具,使得风险管理从方法论角度更为全面和完善。Close(1974)将风险管理与现代管理学中的复杂组织系统模型相结合,为风险管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主流的理论来源;Cummins(1976)将风险管理与传统的企业理论相结合,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确定风险管理的最优策略,从而使风险管理融入到金融市场理论中并成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金融风险管理理论
如果说传统风险管理理论是为了解决纯粹风险,那么金融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应对投机风险的问题,是为了实现“风险最小条件下的收益最大,或是收益一定条件下的风险最小”目标,这是金融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的最重要区别。
金融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自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起来的一系列现代微观金融方法:Markowitz(1952)提出的资产组合理论为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用统计学中的方差来度量风险, 用期望值来度量收益,并且首次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证券资产的投资组合问题,指出投资者的理性投资行为是以追求在相同风险下的收益最大化或在相同收益下的风险最小化为基础;在此基础上,Hart 和Jaffee(1974) 又提出了将银行所有资产和负债视同为一种特定类型的证券组合来进行管理的理论框架, 根据该理论框架, 商业银行的资产分布、贷款分布应形成一个合理的投资组合, 应避免风险过度集中;Sharpe(1964)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则是开创了现代风险资产定价理论的先河,提出了投资的回报与风险成正比的基本规律,即资产的期望报酬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揭示了在均衡条件下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证明了通过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分散和规避非系统风险,但是无法分散具有整体特征的系统性风险;因此,对于企业进行风险管理来说,每种业务的费用至少应等于资本的CAPM成本,从而可以确保投资的回报率经过风险调整后能够实现最大化;Black和Scholes(1973)提出了著名的Black―Scholes期权定价模型,解决了期权定价问题,推动了金融衍生产品的迅速发展和现代金融风险管理市场的形成,为企业的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精确的工具,企业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交易进行风险管理,既可以通过金融衍生品交易来转移市场风险,也可以通过信用衍生品的交易来进行信用风险管理。这些理论的提出,使得风险管理突破了传统模式下依靠保险转移风险的思路,开始利用风险获取收益,标志着风险管理理论开始向纵深发展。
这个阶段风险管理的对象十分繁杂,但是影响最大的则是外汇风险。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使得汇率的波动性明显加大,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难以控制,这些对于那些大型跨国公司来说影响都很大,其中外汇风险是最致命的,汇率的波动影响企业的已实现利润、持有的金融资产的价值以及预期的收入,因此以企业的预期效用最大化为原则的风险管理,在具体策略和措施的实施中也受到企业的风险态度的影响:如果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外汇风险敞口至零,那么企业将会采取分散化的财务策略;如果外汇风险仅仅是被看成另外一个必须考虑的风险变量的话,那么企业将会采取集中化的财务策略;同时,企业在管理外汇市场中的风险时往往采取不对称的态度,即针对不同的货币,采取不同的管理行为和策略:在“软”通货中,企业会采取有利措施来抵消可能会带来的未预期损失,相反在“硬”通货中,企业偏向于保留部分正向敞口(Folks,1972;Rodriguez,1974、1978)。
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以ART为主,这是一种随着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融合而出现的、综合保险和衍生品两者特点的风险转移产品,是一系列非传统风险转移产品、风险工具和风险技术的总称,一般分为用来防范传统风险的非传统风险工具和基于资本市场的风险管理工具(James Lam,2003)。其中,专属保险公司是用来防范传统风险的非传统风险载体的重要方式,它可以为母公司提供税收减免优惠,从而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价值(Davidson和Thornton,1987、1988;Wood、Glascock和Bigbee,1988)。而Ullrich(1992)的研究揭示了专属保险公司的另外一个优势,即提供给母公司更优先的成本优势:相对于商业保险公司来说,专属保险公司能够为母公司而不是为商业保险公司提供储备基金的投资收入;为母公司在手续费和利润获取方面实现成本减少;为母公司进入再保险市场提供方便以降低交易成本;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保险业务而进化成母公司的利润中心;协助母公司规避周期性的商业保险市场。
三、内部控制理论
实际上,内部控制理论是风险管理理论的重要分支,特别是2004年COSO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后,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更为紧密,内部控制融入到企业风险管理(ERM)框架中。
(一)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Grady(1957)指出,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一个综合了组织的计划和商业中运用的协调过程的制度,用于预防未预期到的或是错误的操作带来的资产损失、检查管理决策中用到的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升运营效率和鼓励遵守已制定的政策等。Scott(1976)则认为,内部控制不应当被看成是一个人格因素,而是应当看成是一个经营和管理环境的函数,而且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实际行为,而不是态度,因此内部控制更强调其管理本性。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是这个阶段促进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重要力量,它的一系列公告和文件,如《SAP No.1》、《SAS No.1》和《SAS No.55》等,不仅对于推动内部会计控制的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于完善、发展的方向以及具体的业务操作等都提供了有价值的意见。
(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992年COSO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COSO框架下的内部控制,更多的是基于独立会计师的视角,明确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层以及其他员工影响实施的,旨在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效果和效率以及现行法规的遵循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同时提出了企业内部控制构成的概念,认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大要素组成,由此内部控制的概念完全突破了审计的局限,向企业全面管理控制的范畴发展。1994年COSO委员会又提出了《对外报告的修改篇》,增加了与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内部控制的范围。
在COSO报告的基础上,这一阶段的研究对内控报告和内控信息披露格外重视,从而使得内控领域的研究更加具有整体化的色彩。内控报告对投资者加深对公司的全面了解具有积极作用,密切了投资者和公司之间的沟通联系,强化了投资者对公司经营能力和竞争优势的信任,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Willis,2000);内控信息的披露也间接具有分辨公司好坏的功能,那些不敢提供内控报告的公司较之那些提供了内控报告的公司来说,往往会具有更差的财务表现,同时内控报告的公布使企业能够彰显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竞争策略,以图对投资者的决策施加影响,这也间接使得外部投资者能够对公司的内部控制施加影响,从而使得内部控制的发展真正进入到了全面、综合的阶段(Mcmullen,1996;Newson,2002)。
这个时期,英国的内部控制理论发展也很迅速。卡德伯利报告、哈姆佩尔报告,以及作为综合准则指南的特恩布尔报告堪称英国内部控制研究史上的三大里程碑。1992年的卡德伯利报告以内部控制、财务报告质量以及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为前提,从财务角度入手并将内部控制置于公司治理的框架下,特别强调内部控制声明的重要性,并且重视独立的审计委员会对内部控制的意义,还第一次提出了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的观点,在很多领域开创了英国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的先河。1998年的哈姆佩尔报告明确提出了内部控制的目的是保护资产的安全、保持正确的财务会计记录、保证公司内部使用和向外部提供的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认为董事对内部控制具有关键的作用,并且强调了“内部控制不局限于财务方面,而是应该包括更多的管理过程”的观点。1999年的特恩布尔报告则是英国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研究的集大成者,为公司及董事会提供了具体的、颇具可行性的内部控制指引:高度重视董事会在内部控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制定正确的内部控制政策、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复核以及实行正确的风险管理政策等;尤为重要的是,该报告较早地认识到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并且对公司管理层在风险控制和管理中的角色进行了分析与界定,从而为内部控制向全面风险管理的发展提供了初步的借鉴。
从上述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过程来看,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经历了“平面―三维” 的过程:在内部会计控制阶段,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和会计系统三要素构成了一个平面的控制系统;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监控五要素,则演变成了一个三维的控制系统。
四、企业风险管理理论
COSO的《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是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风险管理报告。它是在1992年《Internal Control―Integrated Framework》的基础上,结合《萨班斯―奥克斯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进行扩展研究而最终形成的。该报告对企业风险管理(ERM)下了一个全新的、综合的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一个主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该主体的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并列出了风险管理的八要素:内部环境、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监控,从而为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思路。
学术界的研究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企业风险管理与公司价值的关系上。Allayannis等(2001)分析了运用衍生品进行风险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运用托宾Q作为企业价值的替代变量,通过对1990―1995年间720家非金融企业运用外汇衍生品情况的研究,发现运用了外汇衍生品后,企业的价值呈现正增长的态势,风险对冲的报酬对于那些在外汇领域具有风险敞口的企业来说,在统计和经济意义上都具有重要影响,比那些同样面临外汇风险敞口却不实行对冲的企业高大约4.87%的市场价值;而对于那些本身不具有外汇风险敞口,但是在经营中涉及到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来说,衍生品对冲带来的市场机制提升并不明显。同时,还发现了有利的证据支持风险对冲能提升企业价值的假设。Hoyt和Liebenberg(2008)运用美国上市保险公司的资料数据,对2000―2004年期间共166家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采用ERM的公司,其公司价值的增加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这种价值的增加体现在公司特征上,表现在采用了ERM的公司往往规模更大,行业多样化、国际化程度更高以及财务融资能力较强等;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采用ERM的公司价值比未采用ERM的公司平均高出3.6%,且在统计和经济意义的检验方面均为显性,从而证明了ERM对提升公司价值的积极作用。Kallenberg(2007)分析了风险管理对于公司价值的影响,指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风险管理和风险交流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的重要内容。他以ABB公司为例分析了开放的、直接的风险管理对于建立公司信誉和维护公司价值的重要意义,ABB公司的股价在2001―2002年间下跌了90%,其中50%是与石棉危机有关的。
对风险管理要素的研究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Andreas Muller(1999)分析ERM流程的角度是成本控制,他认为ERM包括风险剥离(risk stripping)、风险地图(risk mapping)、风险组合和套期(risk packing and hedging)三个阶段。Colquitt等(1999)以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了风险经理在ERM过程中的角色及作用。Lisa Meulbroek(2002)在传统风险管理流程风险识别、风险衡量(可能性预测和后果评估)、风险策略制定和方法选择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公司价值模型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的方法。CAS(2003)对ERM流程的分析注重了企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传统风险管理流程的基础上,着重强调了环境分析的基础性意义,提出了ERM流程包括环境分析、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整合、风险优化和利用、风险控制与评估等步骤的循环。
对利益相关者与企业风险管理关系的研究是最近的一种趋势。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声誉风险以及可持续发展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逐渐将这些问题纳入到企业风险管理的分析框架中,从而将风险管理的目的拓展到了利益相关者最大化方面。CAS―ERM报告(2003)就提到了企业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组织的利益相关者在短期和长期的价值;Marsiglia等(2005)、Forstmoser(2006)的研究分别从企业价值所面临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挑战、企业声誉风险的管理问题出发,来研究风险管理问题,从而将对企业风险管理的研究扩展到了一个新的领域。
五、展望与趋势
始于2007年的次贷危机对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未来的风险管理需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加强:
第一,企业破产风险的衡量问题。次贷危机中,很多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是在极短时间内枯竭的,偿付能力在几个月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那么,以防范企业破产风险为直接动因的企业风险管理,该如何来衡量企业的破产风险呢?该使用什么工具来动态监控呢?
第二,风险管理工具的使用问题。本来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金融产品如CDS等,反而变成了导致企业破产的风险来源,本意是要分散、降低风险,结果反而集聚、恶化了风险,那么该如何来使用这些具有两面性的工具呢?
参考文献:
[1]Fikry S. Gahin,A Theory of Pure Risk Management in the Business Firm[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 1967,34(1):121-129.
[2]Herbert S.Denenberg,J.Robert Ferrari,New Perspectives on Risk Management:The Search for Principles[J], 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66, 33(4):647-661.
[3]J.David Cummins,Risk Management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J],The Journal of Risk and Insurance,1976, 43(4): 587-609.
[4]Harry Markowitz,Portfolio Selection[J],The Journal of Finance,1952,7(1):77-91.
[5]William F Sharpe,Capital Asset Prices:A Theory of Market Equilibrium under Conditions of Risk[J],Journal of Finance,1964,19(3):425-442.
[6]James Lam,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From Incentive to Controls[M].London:John Wiley and Sons,2003:88-91.
[7]Thomas Ullrich, Pooling Risks in a Captive Insurance Company[J], The John Liner Review , 1992, (6): 41-49.
[8]Richard R. Scott,Attribution of Internal Control[J],Journal of Black Studies, 1976,6(3):. 277-290.
[9]George Allayannis,James Weston,The Use of Foreign Exchange Derivatives and Firm Market Value[J],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spring,2001, 14(1): 243-276.
[10]Robert E. Hoyt,Andre P. Liebenberg,The Value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Evidence from the U.S. Insurance Industry[R],the Society of Actuaries, 2008.
[11]Kristian Kallenberg,The Role of Risk in Corporate Value:A Case Study of the ABB Asbestos Litigation[J], Journal of Risk Research,2007,10(8): 1007-1025.
[12]L.Lee Colquitt,Robert E. Hoyt,Ryan B.Lee,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and the Role of the Risk Manager[J],Risk Management and Insurance Review, 1999,2(3): 43-61.
[13]Lisa Meulbroek.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 for the Firm:A Senior Management’s Guide[R],Harvard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s. 2002.
[14]Casualty Acturial Society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Committee,Overview of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R].2003.
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范文3
一、金融创新的特点
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也实现了良好的进步,并且呈现出较高的开放程度。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金融创新过程逐渐增多,金融业务、产品逐渐被推出,使金融市场更加丰富,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理财业务迅速发展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理财的认识也逐渐发生变化,理财观念得到很大的提升,单纯的储存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因此金融机构开始不断创新和推出理财产品,理财业务在金融创新中占据主要地位,并且展现的作用也日渐突出。不管是国内还是外资银行都想要深入其中,分一杯羹。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中的理财产品不断丰富,已经成长为金融创新的亮点业务。
(二)金融机构之间缺乏明确的界限
不同的金融机构有其各自的职能,银行、证券以及保险公司有着不同的作用,从理论上来讲,它们之间是很少有交集的,但是当前金融业务不断增多,行业快速发展,这些原本相对独立的机构,彼此间的界限越来越弱,很多跨机构的产品被推出。例如银行中保险公司的业务,保险公司中也开始销售银行产品,金融行业开放程度的提升,使得金融行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金融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
经济发展中,金融行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保险、银行等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紧密,金融行业间的竞争也日渐激烈,这种背景下,金融机构开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但是还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一个金融机构推出金融产品后,其他机构就会纷纷效仿,导致金融产品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使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金融产品以及行业发展创新受到严重影响。
二、金融创新下的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分析
(一)金融行业内部监管缺失
在金融行业内部,通常以金融机构的经营规模来对金融机构的业绩进行评价,使得金融创新的效果被忽视,不利于金融产品创新升级以及金融机构扩大发展的管理与控制。当前,我国的金融创新还主要是照搬照抄国际性的金融衍生产品,或者对金融产品进行改良,以本土特色和人们需要的金融产品并不多。保险行业中出现了高回报的投资型保险种类,风险防范的意识并不强。而且金融创新的规划不够统一,商业银行在进行金融创新时存在着重复、交叉的现象,使得金融资源浪费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有序竞争。
(二)风险管理方式滞后
现阶段我国还是通过单一的风险评估方式对金融风险进行管理,这种落后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譬如随着我国房地产限购政策的颁布,房地产交易出现萎靡状态,使得大量的闲散资金进入到市场中,这些资金给金融产品创新销售得到提升,但是由于金融产品自身的盈利性不强,使得这种盈利不高的现象循环发展。
(三)缺乏完善的信息系统进行风险评价
当今社会,金融机构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严重的信息滞后、风险评价机制缺乏的现象。很多银行内部都建立了内部审核部门,但是这些部门的工作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监督管理人员不能科学地把握金融创新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使得监督管理失去效果。当前保险行业中通常是采用内部的评级制度,通过打分对个人以及企业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一定的财务或定性指标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这种方法具有一定的便捷性和可行性,但是由于考核评价的动态性不足,使得风险不能得到及时的防范。
(四)行业间缺乏有效沟通
金融行业的风险信息主要是通过企业上报或者公开获得,目前信息的监督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在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很多上市公司恶意炒作披露信息,使得金融行业无法获得准确的、真实的信息,企业间的沟通不够诚信,谣言、假消息将真实信息掩埋,信息披露的数量以及质量无法满足金融创新的实际需要。
三、金融创新下的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一)强化主体内部风险管理
要想有效地规避金融风险,强化金融风险的管理,就需要加强主体内部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金融风险得到有效的管理。金融主体要认识到金融创新工作对于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并对可能存在的各种影响作出积极的应对措施。金融创新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如果金融主体在风险出现之前不能进行准确的估计,在风险发生时就会遭到巨大的冲击和损坏,因此在金融创新时,需要对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强化风险管理的意识能力。此外,在进行金融创新时,金融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势,以此为依据制定科学的风险防范机制以及风险预测体系,科学地对潜在的风险进行度量,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金融机构需要对金融市场的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在掌握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再进行金融创新。
(二)加强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是时展的必然选择和趋势,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促进金融市场实现更加活跃的发展。金融市场是否稳定对于国家经济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促进金融市场的创新与稳定发展。当前,我国金融行业要实现良好的发展,就需要积极促进金融创新,应积极鼓励金融创新,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也需要加强监督管理,避免出现违法行为,使我国的金融市场秩序更加有序。要加强金融监管,需要对当前金融监管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有效的调整,使金融监管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金融创新会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但是有些内容在法律法规中并没有涉及,因此需要完善相关法律内容,避免金融机构钻法律的空子。进一步修正和废除法律法规,金融创新中含有大量的交叉业务,但是有些业务的相关法律制度已经过时,这就需要做好修正和废除工作,提高法律法规的指导作用。
(三)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交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发展日渐深入,国家要维持经济稳定发展,应对金融风险单靠自身是无法解决的,因此需要加强国际的合作,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整,通过彼此间的合作实现对金融风险的有效控制,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使各国家的金融行业得到稳定、有序的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国际规章制度进行金融行业标准的制定,促进金融业务的创新与发展,使我国的金融与世界接轨,减少金融风险发生的几率,实现金融业的稳定进步。
(四)完善金融创新的路径
完善金融创新的路径也是促进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应加强金融产品、机构以及制度上的创新。在金融产品创新上,应依据优质的资产,减少不良资产的数量。由于我国的金融产品创新还不够成熟,因此需要在金融机构自身能力许可的范围内进行金融产品的创新,避免风险发生。金融行业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经营形式,突出业务优势。此外,还需要强化制度创新,为金融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强化金融风险管理。
四、结束语
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范文4
关键词:跨国公司风险管理附设保险人
一、跨国公司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跨国公司作为一种国际性大型企业,其特点是除在公司母国进行生产和经营外,还在其它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建设生产装置和经营设施,从事范围广泛的业务活动。目前跨国公司在其母国之外的业务活动占其业务总量的比例越来越大。由于业务量的不断增加,经营范围和地域不断拓展,跨国公司所面临的政治、经济、技术、人文及自然等方面的变数越来越多。众多变数将会给跨国公司的生产和经营带来较大的风险。总体来说,跨国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风险可以包括两大类,第一类为政治风险,第二类为金融风险。
这些风险如果不能在事前准确预测和事后正确处理,将会给跨国公司带来巨大损失,严重时将造成公司的破产和倒闭,其后果难以估量。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管理在公司的发展和运作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二、附设保险人及其发展
附设保险人(CaptiveInsuranceCompany),也称为自保公司,专属保险公司,是隶属于本身并不从事保险业务的一家公司或一家集团公司的保险公司或再保险公司。其主要任务是为母公司提供保险业务服务。其职能主要有两个,一是为公司本身能以有效的方式承受的高发性风险提供自保基金,二是为某些在传统保险市场上无法投保的发生率低但危害性大的风险进行融资。
附设保险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50年代之后得到迅速发展,到了1997年,仅美国就有了2000多家此类公司,其中多数设在大西洋中靠近美国的百慕大群岛上。日本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随着日本企业的国际化,日本的海运,商社开始设立自保公司。目前,全世界约有4000家附设保险人,保费收入约为210亿美元,约占全球商业保险市场份额的6%。附设保险人的产生和发展与跨国公司的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国公司在全球扩展业务经营。由于世界各国的地理条件,气象条件,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国民特点的不同以至于各国的危险也不同。企业的国际化使这些企业必须从全球化的观点来管理保险。此外,保险的国际化和金融经营的国际化也为附设保险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三、附设保险人对跨国公司的重要作用
附设保险人对跨国公司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附设保险人能站在整个集团的角度,在全球范围内为母公司设计统一的保险方案。跨国公司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如果所有的险种完全在业务和资产发生的购买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别国的承保条件,费率水平,货币使用的限制等方面往往不能使母公司满意。或者是母公司需要承保的风险得不到当地保险公司的保险保障。而自己附设的保险公司便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两个问题,从全球化的观点来管理跨国公司的保险,并可以接受一般保险市场无法承受的危险。
附设保险人能为母公司降低保险成本。附设保险人可以节省大部分的附加保费,如招揽业务的佣金及费用,管理费用等。同时因为再保险人更愿意直接与保险公司打交道而不是被保险人,附设保险人使得再保险的安排更为有利,安排再保险的费用也相应的减少。
附设保险人可以帮助母公司增加盈利,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量。一方面,公司自己办保险,不仅可以利用保费收入到保险金支出的时间差进行投资,从而获得投资利润,而且风险管理搞得好的企业集团还可以不受其他企业风险状况的牵连,达到减少保险支出的目的;另一方面,附设保险公司还可以通过经营外来业务而获利。此外,附设保险人还享有免税的待遇。
当然附设保险人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例如危险单位有限,大数法则难以发挥作用,消化风险的能力有限。单个公司的财力基础毕竟薄弱,若发生巨灾损失,会给母公司的发展带来难以预计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企业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企业已经和正在跨出国门,到国外进行投资和经营,如中石油、中石化及海尔等企业。虽然这些企业的国外业务量占其总业务量的比例尚小,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但其国外业务同样面临着同跨国公司一样的风险。因此,附设保险人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资料:
1.裴光,《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范文5
一、引言
产业资本参股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被学者视为一种特殊的多元化战略———产融结合,这种通过参股或控股而形成的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可以提升资本运营效率,被部分学者视为是和纵向一体化相似的、减少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途径(KhannaandYafeh,2007),也是众多国外大型产业集团发展的轨迹之一(蔺元,2010)。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日趋成熟,拥有雄厚资本实力的大型产业集团挺进金融业步伐加快,产融结合现象整体呈增长趋势,很多大型企业均将产融结合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战略。①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仅两市就有40多家上市公司参股保险公司,占目前全部非外资保险公司比例接近50%,媒体甚至用“跑马圈地”来形容上市公司参股金融机构的热情。然而遗憾的是,学术界对于企业通过参股保险公司来改善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研究涉及较少,在宏观制度变革如货币政策不断变更的情况下,这一研究视角更具现实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正处于转型经济的中国制度变革如货币政策变更频繁,虽然我国目前仍将控制通货膨胀率作为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但在预防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同时还要兼顾就业、经济的稳定增长等多头目标,政府制定货币政策的价值目标随着实际经济情况不断调整,导致货币政策修改频繁且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频繁变更的货币政策使企业常常陷入是持有现金以预防未来流动性风险还是继续执行预定的投资战略的两难选择中,甚至直接使企业陷入流动性困境,这是现阶段企业最重要的风险管理关注点。例如,中国人民银行在2007年3月至2011年4月间,共进行了15次利率调整,平均不到三个月即调整一次,货币政策频繁变更给企业带来的直接冲击便是企业的现金管理决策。根据国泰君安统计,2010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经营性现金流由4685亿元下降到269亿元,环比下降94%,同比则下降70%,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经营活动净收益处于2005年以来最低的水平。②在货币政策不断变更的背景下,企业有动机通过与保险公司建立产融结合平台来降低流动性风险。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组织,风险管理在保险公司的经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保险业的风险管理已不仅局限于业务风险、金融风险或公司治理风险的某一方面,而是逐渐成为保险公司实现价值创造的必要手段(周宇梅等,2009)。与普通企业相比,保险公司对于金融风险的理解和管理无疑具有专业优势。所以上市公司通过参股保险公司是否能有效提升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特别是在当前货币政策频繁变更的现实背景下,研究企业通过参股保险公司所形成的产融结合对企业抵御货币政策所造成的流动性冲击的影响更有突出的理论价值。因此,本文区别于现有研究主要针对企业参股保险公司后财务绩效改善的视角(张庆亮等,2007;蔺元,2010),以全新视角通过对保险公司在企业运营中所扮演的风险管理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分析,检验了上市公司参股保险公司对抵御频繁变更的货币政策造成的流动性冲击的影响。具体地,以2006年~2010年为样本区间,我们收集了目前所有参股保险公司的A股上市公司,用《银行家问卷调查》中的“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应指数”衡量货币政策偏紧程度,并利用倾向概率配对模型控制了潜在可能的样本内生性问题,考察了在货币政策变更背景下企业参股保险公司对自身现金管理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日常现金持有水平和调整水平较未参股公司低,在面对从紧货币政策时,这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提升效果更加突出。结果显示,企业通过参股保险公司可以提高现金管理效率,从而缓解融资约束困境及货币政策变更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一研究对于企业产融结合实践策略部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保险行业引导产业资本市场的产融结合趋势有较强的政策制定价值,同时也丰富了关于金融风险管理的学术研究。
二、文献回顾、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的提出
(一)文献回顾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水平较低,企业所能利用的抵御流动性风险的金融产品非常有限,从而导致我国企业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企业的现金管理政策而实现。而现金作为企业的“血液”,是企业流动性最强但同时也是回报率最低的资产,现金管理成为企业经营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利益与风险相平衡的难题。对于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目前主要有三种理论解释(Campelloetal.,2011)。第一,权衡理论:认为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持有现金的收益(或现金短缺造成的损失)与持有成本之间权衡的结果,并在实际现金持有水平偏离该目标时进行调整。第二,融资优序理论:认为资本市场缺陷导致的融资约束促使企业出于预防性动机持有较多现金,以降低未来融资成本、适时把握投资机会。第三,理论:认为管理层出于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动机,倾向于持有更多的现金,因为现金是管理层所有利益掠夺中成本最低的一种方式。
(二)理论分析
现金持有理论最初主要集中在企业的交易性动机,强调从其他资产转化为现金存在成本,所以为节省交易成本和满足支付需要,企业有必要持有现金。当前对现金持有行为的研究则更集中于预防性动机,研究关注的重点是现金持有量、现金流风险和融资约束之间的关系,认为如果企业无法充分分散未来现金流的风险,则有必要积累足够现金以预防未来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Linsetal.,2010)。即使是最初用来解释交易性动机的权衡理论也逐渐拓展到融资约束上,认为企业持有现金的权衡和预防性动机主要是出于与外部融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对未来经济走势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则其持有的现金越多(AlmeidaandWolfenzon,2005)。正是现金在企业经营中所扮演的这种特殊角色,使得企业的现金特征(包括现金持有水平、调整水平等)成为考察影响企业风险水平、信息不对称程度、成本、融资约束以及财务策略等各类因素的检验变量(Batesetal.,2009)。企业的现金特征自然也成为考察产权融合作用渠道的重要视角,如Hoshietal.(1991)以企业资本结构为视角,分析了日本财团会员企业和非会员企业的现金持有问题,发现财团会员企业由于与财团所属银行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从而融资约束较轻,其现金持有量和投资———现金流敏感度均较低,支持了企业与银行间产权融合有助于防范流动性风险的假说。然而,现有国外研究大多检验的是企业与银行间进行产融结合对流动性风险管理提升的影响,忽略了保险公司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对企业流动性风险管理更加直接和重要的现实。国内少量产融结合的研究则集中关注与企业产融结合(研究对象也主要为银行和证券公司)后企业绩效的提升(张庆亮和孙景同,2007),很少有人立足于保险公司角度,至于企业与保险公司产融结合后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的变化则更鲜有人关注。
(三)研究假说的提出
假说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参股保险公司的企业其现金持有水平低于未参股的企业。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各自特性决定了它们将寻求恰当的方式互相渗透和融合,产融结合反映了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资源理论认为企业之间资源是异质的,资源的稀缺性和流动性决定企业可以通过进入不同行业以获取资源优势。具体地,企业借助产融结合平台可从两个渠道缓解自身流动性压力:首先,可以使企业借助金融机构较为方便的聚集社会资金,扩宽融资渠道,且持股保险公司本身就是一种“信号显示”,能够为其它金融机构提供隐性担保,从而突破产业资本自身资金积累的局限,缓解了企业扩大再生产时可能面临的融资约束;其次,参股保险公司可以获得管理协同带来的收益,即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保险公司的专业人才和技术,尤其是金融风险管理和预防的专业知识,从而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蔺元,2010)。同时,保险公司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也扮演了更多也更重要的角色,如企业年金的全面风险管理、资产管理甚至是风险直投等众多创新业务(叶小兰等,2010),按照Coase(1937)的企业交易成本理论,企业内部资本市场具有信息和激励优势,企业与保险公司的产融结合将外部融资交易费用或外部融资的成本内在化,能更有效地配置内部资源,进一步降低其交易成本和经营风险,产生财务协同效应。可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管理和财务协同效应,企业通过参股保险公司而形成的产融结合平台有助于二者之间信息交流的帕累托改进,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少了对未来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Hoshietal.,1991)。同时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育还远不成熟,为企业分散现金流风险的金融衍生产品十分匮乏,企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主要根据就是企业的现金储备,通过参股保险公司能够使企业较少地持有回报率最低的现金而同时降低对未来不确定性和融资约束的预期。基于以上分析,根据企业现金持有的动机理论,我们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说1。
假说2: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面对从紧货币政策环境,参股保险公司的企业较未参股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和现金调整幅度更低。在现阶段经济不断波动的背景下,“现金为王”是企业遵循的一贯策略,企业现金的管理又受到货币政策变更的冲击。在当前全球经济联动性日益增强背景下,特别是在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的频率和幅度都不断增大,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银根紧缩,银行信贷供给又存在顺周期性,更易受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导致企业外部融资成本上升,获得外部融资的规模受到限制。进一步当货币政策传导主要是通过银行信贷渠道时,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并不对称,那些信息不对称问题严重的公司受到的冲击更大(GaiottiandGenerale,2001),从而使企业更多地依赖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机构。祝继高等(2009)研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与企业现金持有的关系,发现当货币政策趋紧时,外部融资约束增强,企业会提高现金持有水平,且货币政策对高成长性企业的现金持有影响更大,研究结论支持了现金持有理论中的预防性动机和权衡理论。Fresard(2010)指出从紧的货币政策导致银根紧缩,货币政策的传导效应对融资约束强的企业影响更大。而本文的前述分析说明企业与保险公司建立产权融合有助于聚集资金、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外部融资的信息不对称水平,因此我们推测这种效应在货币政策从紧时将更有价值。并且,企业面临货币政策变更时,金融机构与企业间由于层级导致的“信息距离”的影响开始引起学者的关注(PetersenandRajan,2002)。信息距离不仅加大了信息传递的成本,更由于许多信息属于私有信息,特定信息渠道的缺乏导致非关联企业无法获得这些上层单元的私有信息(AgarwalandHauswald,2010)。而私有信息主要是一些意会知识,或者说是一些难以量化的软信息,比如领导对某政策的领会、金融从业人员对未来货币政策的展望等,必须通过特定的关联渠道才能传递,金融机构较产业资本企业而言无疑掌握更多也更准确的货币政策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及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信息本身还重要,很多关系网的构架目的就是建立这种信息传递渠道,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参股保险公司形成的产融结合平台不仅仅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水平还使相关企业处于金融相关信息的优势地位。①
如前所述,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渠道主要为信贷渠道,银行信贷的顺周期性使得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传导时对不同企业的影响并不对称,我们认为企业参股保险公司形成的产融结合平台能极大地降低企业面临货币政策变更时的非效率现金管理。原因在于:首先降低了企业外部融资的信息不对称水平、缓解了融资约束,抵消了货币政策变革的部分影响;其次企业能更便利和准确地获得货币政策信息,减少“信息距离”,从而能够通过“预防”手段降低因货币政策从紧带来的流动性冲击。相反地,未参股保险公司的企业由于面临着货币政策变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倾向于持有大量低回报的现金,并随着货币政策的变更不断调整现金持有水平,导致不仅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且调整频繁、幅度更大。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二个研究假说。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
本文选取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上市公司参股非上市保险公司信息来自万德金融数据库“上市公司持有非上市金融企业股权”,参股上市保险公司数据则根据上市保险公司年报信息手工整理补充。由于企业参股保险公司与企业特征可能具有内生关系,如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比较容易进入管制性行业尤其是金融业,而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同时本身融资约束较低,因此我们观察到的与保险公司建立产融结合的企业的现金管理行为可能来自于企业政治资本而非产融结合的影响。因此为克服样本内生性问题,我们沿用相关研究方法采用RosenbaumandRubin(1985)提出的倾向概率分数配对方法。具体的样本配对过程为:(1)估计上市公司参股保险公司的概率函数,也即倾向分数函数;(2)将每个样本的特征变量代入倾向概率分数函数中计算样本的倾向概率分数;(3)针对每一个样本公司,以倾向概率分数最接近为标准,在同行业(按证监会行业分类,以行业代码前两位数字为标准)未参股保险企业中寻找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的配对样本公司。倾向概率分数的Logit估计模型如公式(1)所示。Logit(IC)=a0+a1Political+a2State+a3Market+a4ROA+a5Size+a6Age+行业效应+年度效应+ε(1)其中,IC为上市公司是否参股保险公司的哑变量,当上市公司参股保险公司时为1,否则为0;Political为上市公司董事长或总经理是否具有政治关联背景哑变量;Market为公司所在地市场化进程指数,来自樊纲等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2010》一书;State为上市公司产权性质哑变量,民营为1,其他为0;ROA指资产收益率为企业的盈利水平;Age为企业上市年限。其他财务和市场数据均来自Wind和CSMAR数据库,所有连续型变量在1%水平上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本区间内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样本数逐年稳步提高,但由于保监会实行严格准入政策,提高速度比较平稳。本文最初样本包括2006年1季度~2010年4季度沪、深交易所非金融类A股公司。剔除参股保险公司信息披露不健全、上市未满一年及财务信息无法得知的公司后,最后得到408家公司1632个公司/季度观测值。
(二)模型设定与变量定义
为检验研究假说,我们借鉴Almeidaetal.(2004)和祝继高等(2009)将待检验模型设定为:CASH(AdjCASH)=a0+a1IC+a2BMP+a3IC×BMP+a4CF+a5LEV+a6ROA+a7Size+a8IMR+行业效应+季度效应+ε(2)其中,我们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资产衡量企业的现金持有水平(CASH)。由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与经营周期相关,具有季节性特征,因此我们用第t年j季度的现金减第t-1年j季度的现金衡量现金的调整幅度(Adj-CASH)。我们采用《银行家问卷调查》中的“银行家货币政策感应指数”对货币政策加以衡量,①其编制指南中明确说明编制目的是“为宏观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了解货币政策意图进而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服务”。因此,该指数较准确的反应了实际货币政策预期,在研究中学者也常用此指数作为货币政策、银根紧缩等的变量(祝继高等,2009)。具体而言,调查中银行家对货币政策感受的评价分为6档:过松、偏松、适度、偏紧、过紧、看不准,我们采用偏紧这一栏的数值来衡量银行业对货币政策紧缩程度的感受指数,银行家认为货币政策偏紧的比率越高则货币政策越从紧。其他具体变量定义见表2。由表3的描述性统计可知,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CASH)为15.4%,高于美国上市公司2003年平均13%的现金持有水平,而且不同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差异很大,现金持有水平最低的公司其现金持有量仅占期初总资产的0.1%,而最高的公司达到59.4%。平均而言,样本公司的现金调整幅度占总资产比例(AdjCASH)为2.0%,最小值为-21.9%,最大值为36.1%,说明不同公司的现金调整幅度存在较大差异,部分公司较大幅度的减少了现金储备,而部分公司则大幅提升了储备。其他变量描述性统计特征与主流文献一致。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现金管理与货币政策指数趋势图
图1是2006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4季度货币政策感应指数与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变化图。从图1可以发现,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与货币政策存在密切关系,当货币政策从紧时,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比率增加,说明管理层会依据货币政策预期调整公司流动性;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在大部分季度低于未参股公司且变化幅度显著较小,值得注意的是在货币政策从紧的季度,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显著较低。图2是2006年第1季度至2010年第4季度货币政策感应指数与上市公司现金调整幅度变化图。从图2我们发现,在货币政策从紧时期,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现金调整幅度较未参股公司显著较小(以货币政策感应指数等于3.5为界,高于时为货币政策从紧);整体而言,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现金调整幅度更加平稳,受货币政策影响较小,特别是在货币紧缩时期这种现象更明显。结合图1和图2结论,我们认为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通过更为合理的现金管理政策使公司现金维持在较平稳的低水平,并受货币政策影响更小。
(二)回归分析
表4是利用倾向概率分数配对模型控制上市公司参股保险公司内生性问题后的回归分析结果。模型(1)中,变量IC的系数显著为负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低;模型(2)中,货币政策感应指数(BMP)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表明当货币政策从紧时,上市公司将提高现金持有水平,符合现金持有理论中的权衡和预防性动机,IC*BMP系数在5%的水平显著为负,说明面对从紧的货币政策时,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低于非参股公司,即与保险公司建立产权融合平台减轻了货币政策对上市公司流动性的冲击。模型(3)中IC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在日常经营中季度现金调整幅度较小,模型(4)中,BMP系数在1%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当货币政策从紧时上市公司为维持流动性所进行的现金调整幅度更高;IC*BMP显著为负说明上市公司参股保险公司缓解了从紧货币政策对企业的流动性冲击,在面临从紧货币政策时,与保险公司建了产权融合平台的上市公司现金调整幅度较小。实证结果支持了研究假说1和2。其他控制变量中,ROA和CFO均显著为正,说明经营业绩较好、成长性较高和经营活动现金充沛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高,现金调整幅度也较大,与现有研究结论相符(Almeidaetal.,2004;祝继高等,2009);财务杠杆较高、规模较大的公司现金持有水平较低,但调整幅度较大。综合表4的回归结论,从模型(1)和(3)我们可以看到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更低、现金调整幅度较小,说明在日常经营中与保险公司建立有产权融合平台的上市公司通过更为合理平缓的现金调整政策使公司的现金资产维持在较低水平;模型(2)和(4)说明在面对从紧的货币政策时,参股保险公司的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和调整幅度均较低,产融结合平台降低了货币政策对企业流动性的冲击性,使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较低、调整水平较平稳。
保险公司金融风险管理范文6
关键词:巨灾风险;证券化;国际经验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3-0056-02
一、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产生背景
近年来,巨灾(地震、洪水、台风)的发生频率和损失幅度不断上升,20世纪90年代与70年代相比,世界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发生数量增加近3倍,人为灾祸的发生数量增加了2.5倍,人们对巨灾保险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传统保险的定价是以大数法则为依据的,对于巨灾风险,保险人无法依靠大数法则加以分散,一旦发生这类风险,保险人的累积盈余都不足以赔付,严重的还可能引致公司破产,造成整个保险业的偿付危机和信任危机。针对这种情形,保险人通常求助于传统的再保险市场。然而,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巨额索赔的连续发生,使保险人、再保险人的盈余急剧减少,再保险供给能力严重不足。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期,全球因自然灾害造成的保险损失由平均每年25亿美元飞速增长到175亿美元以上,其中2004年的保险损失更是超过450亿美元。巨灾造成保险公司盈余急剧减少,承保新业务的能力、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明显减弱。90年代以来,再保险市场已经出现了再保险人对条件即使十分优惠的保险也不愿承保或者续保的异常现象,造成再保险产品价格直线上升。
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基本思想是由资本市场结合保险市场,充当最后贷款人,直接承担承保风险,在特定事件发生时,获得资金,全部或部分免除债务或者按照预先约定的条件融资(贷款或者发行股票)。巨灾风险证券化突破了保险界传统意义上的风险管理和保险方式,不仅拓展了风险转移的空间和融资渠道,而且增强了保险机制运行的安全性和高效性。1992年芝加哥期权交易所首次发行了巨灾期权。随后,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保险衍生性商品。1997年以后,美国保险和再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巨灾风险交易所直接进行风险交换的交易,使得承保不同地区、不同危险种类的保险公司与再保险公司得以相互交换风险。
二、发达国家巨灾风险证券化的主要类别及原理
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是以未来保险期间或再保险期间所产生的现金流量为标的,进行结构性的重组,将其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借以转移风险、融通资金。通过运用这种风险证券化技术,保险公司可以将超出自身承保能力的风险业务出售给资本市场的机构或个人投资者,一方面从客观上扩大了商业保险覆盖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是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市场替代政府服务于社会的体现。巨灾风险证券化主要包括巨灾债券、巨灾互换、巨灾期货、巨灾期权、应急盈余票据和巨灾权益卖权等。
1.巨灾债券。巨灾债券是目前巨灾风险证券化最成功的方式,其原理是:保险公司出售传统的巨灾保险产品,再保险公司或特殊目的机构(SPV)与分出保险公司签订再保险合同,同时向投资者发行巨灾债券。如果事先确定的巨灾事件没有发生,投资者将收回本金并有相应利息作为使用资金及承担风险的补偿,反之投资者就会损失利息或者全部本金,筹集的资金则转给保险公司来兑现再保险合同。这样,通过借助于资金实力雄厚的资本市场,达到扩大保险资金来源、转移和分散巨灾风险的目的。有关资料显示,1994年以来全球大约有50多家再保险公司和投资银行发行了价值165亿美元保险连结证券,其中近2/3与巨灾风险有关,其主要载体就是巨灾债券。
2.巨灾互换。一般巨灾互换只包括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等巨灾风险的承担者,而且互换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巨灾风险在地域上的分散而不是像巨灾债券一样实现风险的单向转嫁。互换参与人一般通过特定的金融中介来实现互换。现在重要的巨灾互换市场是巨灾风险交易系统(CATEX),实行电子化交易。1996年10月,巨灾风险交易所作为第一个互换交易所开始经营。“东京海上”是巨灾互换的一个著名例子。东京海上是日本最大的非寿险公司,曾通过Tokio Millenium Re与瑞士进行了巨灾互换,该互换由三个单独的1.5亿美元的交易组成:日本地震风险与美国加州地震风险互换,日本台风风险与佛罗里达飓风风险互换,日本台风风险与法国风暴风险互换。
3.巨灾期货。巨灾期货是最早出现的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产品,是以巨灾风险指数或巨灾损失率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商品。它是在芝加哥交易所设计并在1992年l2月开始交易的。他以ISO根据向其报告保费与索赔数据的大约100家保险公司的数据编制的巨灾指数为基础。由于交易量低,已在1995年停止了交易。
4.巨灾期权。巨灾期权是以巨灾指数为标的的期权标准化和约。如果巨灾引起期权所使用的指数升高到某个值之上时。期权的买方(保险公司)将按合约在结算日得到来自卖方(投资者)的现金支付。第一份交易所交易巨灾保险期权是1995年9月在CBOT交易的PCS巨灾保险期权。
5.应急盈余票据和巨灾权益卖权
这两种证券化产品类似,保险公司向其他金融机构支付权利金,以换取在巨灾发生后向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票据或权益(股票)的权利。
三、巨灾风险证券化对我国的启示
几个月前,汶川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从近年情况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非常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我国的自然灾害具有如下的特点:一是灾害种类多,易受到几乎所有自然灾害的侵袭。二是发生的频率高,在过去的40年中,我国平均每年出现的较大气象灾害为24.5次。三是灾害损失严重,仅90年代灾害损失约为1 200亿。目前,我国实行的是国家财政支持的中央政府主导型巨灾风险管理模式,对灾害损失的补偿基本上依靠国家财政拨付和民间捐助。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中的作用还未得到重视。从1995年开始,我国保险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控制和防范保险公司经营风险的角度出发,要求保险公司停办地震保险,再加上针对巨灾风险的农业保险市场处于不断萎缩的状态,再保险市场供需不平衡,巨灾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建设在新的时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如前所述,类似情况在国外也出现过,而国外成功的解决方法是巨灾风险证券化。当前,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巨灾风险证券化:
1.加强巨灾风险研究,消除技术障碍。一是要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跟踪和把握国际巨灾风险理论研究的最新发展动态,加强巨灾风险管理的理论创新研究,用以指导巨灾风险证券化的开发和推广;二是要加快对灾害损失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根据巨灾风险评估及其积累指标掌握我国巨灾风险的地理分布;三是通过工程学的分析并结合风险管理的技术,模拟出我国不同程度巨灾风险的损失分布参数,建立我国的巨灾风险模拟模型。
2.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巨灾风险证券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涉及到保险、证券、银行、会计、税收等各个领域,而且涉及到很多法律问题,如:证券化中权益凭证的定义、真实销售的法律鉴定、避免双重征税、产品交易规则、信息及时披露等方面缺乏相关法律规定、特设载体的法律规范、证券化会计处理等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而且当前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展地震保险也阻碍了巨灾风险的分散。没有相应的法规作后盾,市场参与者特别是投资者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真正的保障。因此一是将保险的自身行业特点和资本市场的特性相结合,在现有的政策法规基础上,调整、补充相关规定,特别是要明确交易场所、交易主体、交易规则等重要内容。二是制定和完善我国的相关会计准则和税收制度,参照国际保险业的通行准则,发挥会计制度和税收政策对巨灾证券的推动作用。
3.提高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促进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结合。美国财险业的资金估计为3 380亿美元,资本市场的总资金量达到34万亿美元,仅资本市场的平均日波动量就达2 000亿美元,1 000亿美元的损失不到资本市场资金的0.3%,而我国的资本市场虽然近年来市值有很大增长,但在市场机制等方面仍存在严重的问题,整个市场的运行效率极其低下,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金融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我们应当加快发展和完善我国的金融市场,规范市场交易规则,加快风险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法律服务机构等众多机构所组成的中介服务体系等市场设施的完善,这其中最亟待解决的是市场的信用阿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