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9-0271-02
一、激励理论概述
所谓激励机制,就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指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的重心是制度化和以人为本。一定的激励机制会“自动”地导致激励客体的一定行为,呈现出某种规律性,激励只有形成机制,才能持续有效地发挥作用。
现代激励理论起源于西方。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激励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按目前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按研究激励问题的侧重面其与行为的关系的不同,可将各种激励理论归纳和划分为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和综合型激励理论四大类。内容型激励理论是从激发行为动机的因素这个角度来研究激励问题的。这类理论认为,人的积极性和受激励的程度主要取决于需要的满足程度,如马斯洛(A.H.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是从联接需要和行为结果的中间心理过程这个角度来研究激励问题的。这类理论试图弄清楚员工面对奖酬怎样决定付出努力的程度,它涉及员工如何对奖酬进行评估、如何选择自己的行为、如何决定行为的方向等,如弗洛姆(V.H.Vroom)的期望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从当前的行为结果出发来研究行为是否受到激励,认为受到激励的行为倾向于反复出现,如斯金纳(B.F Skiruler)的强化理论;综合型激励理论是指有综合特性的激励理论,是对内容型和过程型等激励理论的概括和发展,它既强调外在激励的重要性,又强调内在激励的重要意义,如豪斯(R.House)的综合激励模型。
西方学者有关激励理论的内容虽有差异但出发点都是重视人的作用,强调充分挖掘人的潜能、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学习领会这些理论,合理利用这些理论的科学成分,是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进行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是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但国内各高校由于认识高度、起步时间、资金投入等不同,创新创业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发展也不平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是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均衡和有效发展的重要制度基础。我们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剖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激励标准过高。由于以、获奖、申请专利、自主创业等固定标准来衡量学生创新活动成果,虽然形成学生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但是,这种激励太过于苛求、标准高,让大部分学生望而却步,不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参与面,形成不了创新的校园氛围。
2.一些激励制度流于形式。譬如,学生只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管是否取得实效都可加分。尽管这些规定在激励学生踊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丰富校园文化方面发挥了作用,但由于相应的管理措施不到位,会导致出现虚报加分的情况,学生如果只是为了加分敷衍参加活动,不仅毫无收获,甚至还会浪费时间,进而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
3.激励目标价值贬值。现行激励原则使学生感到不公平,其所确立的目标的社会价值贬值,激励力量在缩小。由于各种激励目标达到者的数量极少,要达到某一目标的条件比较高。如获得市级、校级文艺类竞赛或是体育竞赛一等奖者,才可获得素质学分一分。要使成绩名列前茅,需要学生进行艰苦的学习,而我们的激励目标却又在贬值。这样,学生感到这方面付出与获得的比太小了,不具明显的激励效果。但在别的方面,例如,参加学校的一个社团活动可加素质学分一分,非常轻松。但要取得竞赛类一等奖就没那么容易,对那些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学生就感到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追求为他们所设计的目标的积极性。
4.机制创新不足。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亦服从这一论断。在当今,名目繁多的“创新”确实给人以应接不暇之势,但具体分析起来,大多只有治其标而不治其本的功效。所以说,机制创新,必须标本兼治,在封闭性的状态下自我革新,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1.优化激励要素的配置。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决非一蹴而就的单一过程,它既依赖于学校内部学生奖惩机制的构建与优化,又受制于课程改革与学分设置因素的影响,它既依赖于学生个人素质状况,又受到学校管理水平、校园文化氛围与硬件设施建设的影响。首先,在鼓励学生进行创业活动中,创业教育起着一个基础和引导性的作用,它为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家精神,以及如何搜寻机会、创造机会、利用资源、实现价值,提供了一个学习、研究的舞台和空间。根据课程设置原理和近些年课程改革的实践,借鉴张武升老师主编的《教育创新论》一书中的部分内容,笔者认为,创业教育课程还可以开发学习创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科课程、强化创业意识的活动课程和提供创业演练的实践课程等。其次,创新学分具有激励的功能、评鉴的功能。为使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科学化、规范化,高校在实施创新学分的过程中要注意:明确规定创新学分所包含的内容及范围,使学生有清晰的概念;细化创新学分的评定标准,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取得的学分作明确规定,不要模糊量化;学生取得的创新学分,可以冲抵教学计划总学分中的哪部分应有明确的规定等等。规范化的创新学分运作制度,才能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产生明显的激励效果。同时在资金许可的条件下,加强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创新创业基地,更多的创新创业活动才能被激励,并最终进入真正的实施阶段。欢迎各种公司企业,社会基金进入高校,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校内外相结合建立课题组,结合实际科研课题培训、指导学生开发研制新产品,创办新企业。课程改革、学分设置、硬件设施建设等因素之间的密切联动,便能激发出更多的创新创业成果。
2.注重物质与精神激励并举。有效的激励,必须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与手段来实现。在实施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过程中,激励手段的选择运用针对不同的对象会给予不同的激励。仍应重视传统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这两种激励手段。任何物质奖励应充分体现一定的物质利益,但现在学生激励机制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过去那种“只有象征意义而无实在利益的虚奖”,经过激烈的角逐,才获得竞赛一等奖,但这样的殊荣,得到的却是一张奖状,大大削弱了奖励的作用。经费是本科生创新学分能否正常开展的物质保证,学校若只在文件上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但却没有压缩计划内学时和提供相应的科研经费,容易使学生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所以高校仍应强化物质奖励。同时在奖励过程中要把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挖掘伴随物质奖励中的精神因素,评出真正的优秀者,大张旗鼓的褒扬,这样就会起到更大的激励作用。而且,实行公开、隆重的奖励有两大好处:其一,便于学生对奖励实施必要的监督,抑制奖励过程中的不公正现象,促使评比者进行更周全的考虑,从而增强奖励的公正性和合理性;其二,可以使奖励的榜样具有更好和更广泛的示范效应,把对“点”的激励扩大为对“面”的激励。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在对管理对象的需要类型、动机特点进行准确分析的基础上,组织管理者施以一定的激励手段综合地、有效地加以运用各种激励方法,就能使创新创业工作更加有效。
3.保持激励过程的及时性、持续性。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激励过程要有一个良好的相关信息沟通渠道,激励信息及时、明确和连续地传送到需要获得者的手里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的“及时”,就是操作和强化之间时间段的最小化。值得表扬事迹的发生时间与表扬的时间差距愈大则表扬的激励效果愈小。譬如一个学生一旦取得了成绩就获得及时表扬,其内在的驱动力就会得到强化,进而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进取的状态。但如果学校作为激励主体对比漫不经心,把学生应该获得的表扬耽搁起来,那么他就会感到自己的所为没有得到认可或者没有受到重视。在创新创业工作中,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取得成果,应获得相应的创新创业学分,学校对此学分的认定程序应该流畅,认定时间应该及时,这样才能有效激励学生。“持续”是指激励信息保持合理的频率。若学生受到了激励,就应强化他在学习或实践过程中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一般而言,强化程序可以分为全部强化和部分强化两大类,前者是指每次反应都给予强化,后者指对某些特定的反应给予强化,而“持续”则要求这两者保持统一、互动的姿势。心理学家认为对人们良好行为的及时激励,能使人们迅速产生积极的心理反映,对自己获奖行为记忆深刻。而经过多次激励重复,能产生积极的心理动力定型,可以使这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化,养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因此,增强激励的持续性,能更有效地发挥激励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勇明.中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07.
[2]吴丹丹.云南省大学生自主创业机制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6.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范文2
摘要:大学生作为我国创新创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参与群体,政府相关政策在激发创新创业激情,引导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尤为重要。政策的制定需要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为起点,综合考虑各方影响因素,提升政策的联动性和有效性。鉴于此,以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天津地区创新创业政策为研究对象,根据政策内容划分为供给型、需求型、环境型,分析当前政府相关政策制定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新创业;政府政策;创业动机;政策效能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2272.2017.18.003
*基金项目:2016年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政策研究”(16ZLZXZF00070);2015年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研究课题“基于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中成果转化的调查研究”(dzxxky2016-06)。
收稿日期:2017-07-10
0引言
在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国民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环境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挖掘新潜能,同时也要解决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提升的社会就业压力,创新创业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社会增加一个机会型创业者,一年内可带动2.77人就业,未来5年则可增加5.99个就业岗位。由此可见创新创业对于国民就业的促进作用。在推动社会大众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中,创业者和创业环境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有创业者的积极参与才能有多的创业活动和成果,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创业的成功率又和良好的创业环境密不可分。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激发更多人的创业意愿、给予创业活动必要的保障,这些都和政府的施政策略密不可分。同时,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知识技能相对丰富、有较强自我实现意愿的群体,可被视作“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如何调动大学生群体的创新创业积极性,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对激发社会其它群体参与的积极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将从大学生创业动机为起点,以天津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为分析对象,阐释政策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1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因素
1.1当代大学生创业特点
1998年首届“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开启了大学生在校创业活动,自此创新创业教育和相关活动在大学校园中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校生创办的各类创业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此起彼伏。大学生创业活动也由顶尖院校走向普及。大学生作为创新创业大潮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具备了鲜明的群体特征。
(1)具有创业能力。在校大学生的年龄多在18~26岁,在这一时期的思维最为活跃、受到的社会束缚较少,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较强,从主观上具备创业所需的个体心理条件。
(2)具有创业所需知识技能。大学生在社会群体中文化程度较高,同时又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此外,大学生对新鲜事物普遍有浓厚兴趣,求知欲较强,这也有利于获得并掌握更多创业所需的知识技能。
(3)缺乏社会经验。大学生活以学习为主,社会实践相对较少、社会经验欠缺。同时,由于大学前教育以知识学习为主,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多数大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这也造成做事目的性不强。加之学习生活中所受到的挫折有限,对未来生活工作困难准备不足。这些都可能对创业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4)缺乏创业经验。作为在校学生,经济方面还未独立,多数情况下是由家庭或社会资助学习。这就造成了创业过程中,筹措前期所需的资金较为困难,资金问题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一个瓶颈。
(5)缺乏创业信息资源。虽然当前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但大学生获取外部创业信息的途径有限,部分行业存在信息壁垒,这也会阻碍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正常开展。
1.2大学生创业动机分析
在对创业者群体进行创业动机的研究成果中,阿尔德弗的ERG理论得到了学者的普遍认可,即生存(existenee)需要、相互关系(relatedness)需要和成长(growth)3个维度对创业动机进行分析。从大学生群体特征分析,可将创业动机分为生存和生活需要、独立性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
(1)生存和生活需要。这方面的创业动机来自于人们的物质性需求。在校大学生刚开始真正步入社会,经济来源有限,面临最直接的问题就是如何生存,需要通过工作来获取生活资料。此外,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城乡间的经济差距较大,部分大学生希望通过努力改善个人和家庭的生活环境,创业为其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选择。
(2)独立性需要。在大学生年龄段,独立性和自我意识逐渐增强,随着个人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他们渴望突破原有束缚、独立自主,追求个人理想。不仅渴望经济上独立,而且需要人格独立,希望通过成就事业完成人生的蜕变。
(3)自我成就需要。大学期间的心理特征是自我实现欲望较强,这一时期人们的生理机能处于较好状态、思维活跃,独立的人格逐步形成,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也被极大地激发,对未来充满了渴望。同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较强,追求公平正义,希望通过努力促进社会进步、为社会大众服务。
大学生创业动机中生存和生活需要、独立性需要两个方面体现了利己性,自我成就需要则体现出利他性。此外,生存和生活需要可归为外在动机,即通过满足物质性需求从外部获得激励动力;独立性需要和自我成就需要则为内在动机,通过内生的精神动力激发创新创业激情。
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新创业政策研究创新创业论坛
大学生创业动机与创新创业政策研究
1.3大学生创业动机影响因素分析
根据大学生创业动机分析,从个人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个方面对创业动机的影响进行分析。
1.3.1个人因素
钱永红(2007)将创业意向影响因素分为两个层次,即个人特质水平和个人资源水平。范巍、王重鸣(2004)将个体特质分为性别、学历、专业、年龄、家庭结构、个人经历、个性特征等方面。多个对大学生创业动机的研究成果显示,男生比女生创业意愿和动机更强;大学生创业动机呈现倒U型趋势,即二年级创业意向和动机最高,并逐步降低;本科生创业动机水平最高,硕士以上学历的学生由于其就业压力相对较小,造成创业动机降低;专业方面理工科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高于其它专业学生,这和理工科学生普遍思维严谨、科研成果转化可能性大有关;在家庭结构方面,多子女家庭比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创业动机强,家庭经济状况一般或较差的大学生比家庭富裕的大学生创业动机强,家庭成员中、特别是父母有从商经历的孩子创业热情较高。这也基本符合成长环境对个体发展影响的认知。此外,大学生个性特质也是其创业动机高低的决定因素。研究表明那些开朗、乐观、自主、活跃、乐于冒险的“外向型”性格特征的大学生创业意向更强烈,创业成功率也更高。
1.3.2社会环境因素
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处于从成长过渡到成熟期间,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社会的创业环境是决定大学生创业动机的外在驱动力,包括政府相关扶持政策、社会金融和政府财政的支持,学校、社会的创业教育及培训,各行业市场的商业环境,社会文化及商业道德规范,创业成功人士事迹等。贺丹(2006)、杨芹英(2009)等研究指出社会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有显著影响。牛志江(2011)指出创业政策可以显著提高个体的机会识别水平和创业意向,同时也可对个体创业效能感和机会识别产生负向调节作用。
动机激励要从被激励者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激发所需的行为。Bandura(1977)提出的自我效能理论可适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方面。自我效能理论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对自身能力的预期判断,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思维、动机和行动,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人们对其组织、实施一系列活动,达到预期效果所具备能力的判断和自信程度。自我效能与个体所掌握的实际技能无关,而与个体对自己所拥有技能可以做什么的判断有关,关系到个体是否幵始某项活动的选择,关系到个体的努力程度,关系到个体完成所选择活动的坚持度,关系到个体面对困难时的思维过程和情感反应。同时,内在动机对于外在激励具有替代作用,内在动机是个体努力的根源,应该成为激励机制的核心,而外在激励则是对内在动机的补充。内在动机是个体与社会间的一种心理契约,为了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自发做出相应行为的动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激励方面,政府和学校应从激发内在动力着眼,通过营造环境、政策引导等外在激励手段为引导,逐步形成内外联动的激励机制。
从效率和效果综合考虑,根据大学生群体特点制定创新创业激励政策,以形成内容动态调整、相关方联动、配合紧密的政策体系,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展保驾护航。
2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
2.1创新创业政策的演进
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经历了前期探索、完善改进、全面推进实施等阶段,初步形成了国家统筹规划、地方针对落实、部门间联动协调的政策体制。针对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特点及初创企业发展所处阶段,构建创新创业环境、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便利创业融资、促进创业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体系。创新创业政策的核心是激励、促进和约束。通过政策激励创业者的积极性、带动有创业意愿的潜在创业者,提高社会参与度。此外,创业政策还可以降低创业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降低企业风险,通过改善创业环境,约束、规范创业企业经营行为来提高创业的成功率。
前期探索阶段是以1998年的“清华大学创业大赛”为起点的5年间,大学生创业逐步受到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关注。1999年由国务院批准并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计划中首次提到对在校师生加强创业教育,鼓励自主创业。此后,在教育部的有关大学生就业通知中也提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上海等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意见。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并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的支持。至此,创业教育由上至下扩展开来,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处于探索期,相关政策的关注焦点在创业教育方面,内容和形式也比较单一,主要目的是在教育系统内部逐步形成对创业教育的清晰认知,以试点带动全局,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业教育途径和方法。
完善改进阶段是从2003-2012年的10年间。期间随着普通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普及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同时,我国经济在经过改革开放后近30年的快速发展后,人口红利逐步消退,经济发展面临转型,而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特别是2008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经济发展乏力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逐步显现,经济发展的困境也对大学生就业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就业压力和经济发展困局双重影响下,从中央到地方对通过自主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刺激经济增长、探索创新发展等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逐步完善创业政策法规体系,改善创业环境,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培养大学生创业所需能力。这一时期各级政府、各部门相互协调,出台一系列创业政策法规,多头并举、全面推进,使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逐步完善,效果开始显现。以天津为例,在此期间市政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市教育委员会、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公安局、市民政局等多部门相继出台了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条文。同时,各区县也出台了配套政策。
2013年至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入到全面推进阶段。从激励体制到扶植政策,从创业教育到财税改革,从技术转化到人才引进,政府通过政策杠杆多方发力,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将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体系在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引领下,经过孕育诞生到成长发展,已经形成以中央指引方向、地方落地实施较为完备的政策系统。
2.2天津市创新创业政策存在的问题
由于大学生群体对环境依存度较高,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我实现意愿,这就构成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内生动力。由于大学生的物质资本和社会资本有限,虽然有较强的创造力,但受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造成目前创新创业参与度较低,据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大学生创业比例为3.1%,对比2015年6.3%下降50.8%,分析指出造成大学生创业比例下降的原因是就业压力降低使就业型创业比例下降,此外大学生创业经验欠缺,对未来预判的不确定性提升,在外部压力减弱的情况下,自主创业意愿降低。除了大学生就业主观因素外,国内大学生群体自主创业氛围尚不浓厚,相关激励、扶持政策还未完全显现整体效应,良性循环尚未形成。
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根据其制定目的及作用,借鉴李东升、张再生等对政策研究的分类方法,可以将创新创业政策分为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廖中举将推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归为供给型,将拉动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归为需求型,将创造、保障、支持的相关政策归为环境型。依此分类方式将中央部委以及天津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组织近5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涉及中央部委政策14个,天津地区政策12个,将内容提炼主题词并进行划分归类,如表1所示。
从创新创业相关政策主题词分类统计来看,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内容均有所涉及;且总词频展现出政府部门及相关组织在制定政策过程中考虑相对全面、均衡,这也体现了创新创业政策架构搭建基本完成。但是从各类政策具体内容和结构来看,还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在政策内容结构方面呈现出以宏观政策为主体,而具体落实的措施相对较少的特点。在供给类政策中,创业服务、政策扶持、创业平台等方向性宏观内容多,而创业基金、创业计划、保障体系、人才引进等具体操作层面内容涉及较少,在需求类政策和环境类政策中也存在类似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出现,政策方向明确但如何落实实施含糊不清,不利于政策的有效落地。
(2)在3类政策中,供给型和需求型政策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作用多属于硬性条件支持,例如大学生融资贷款扶持、创业场地支持、与学业有效对接等。这些硬性条件支持在大学生创业初期可调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尤为重要,但软性条件也不能或缺,这就需要环境型政策给予有力支撑。从现状来看,环境型政策中软性条件的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在创业经验欠缺的条件下,如何准确、有效提供技能、知识的培训辅导,如何及时提供咨询建议和宣传辅助,对提高创业成功率至关重要。
(3)创新创业政策在激发大学生创业热情、萌生创业动机方面效果有限。从相关研究的统计结果来看,近两年大学生群体创业比例略有下滑,固然与外部经济和就业环境因素有关,但相关政策的引导和促进作用未有充分显现。
2.3创新创业政策改进建议
政策制定和改进过程中,既要遵循目的导向,又要注重实施效果和惠及群体的覆盖程度。对于普适性政策应避免造成“马太效应”,继而造成或加重不平衡性。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应从相关政策的整体性和一致性考虑,同时还要兼顾大学生群体的特征,能够充分激发和调动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行政结构是中央政府部门引导,地区政府落实的多级政策体系。同时,大学生创业政策形成了以创业要素为基本框架,兼顾创业过程的内容结构,包含了创业教育、学业对接、贷款融资、商务支持及创业环境等多模块政策。政策的行政结构和内容结构为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提升政策实施效能提供了坚实基础。但针对存在的问题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继续加强中央政策的引导,从顶层进行统筹设计,从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出发,通过完善政策内容结构,逐步形成基于创新创业过程的闭环管理体系。地方政策应更加突出地区创新创业发展特点,狠抓落实,提高政策实施效能。
(2)在保证创新创业硬性条件的同时,相关政策支持应向软性条件倾斜。其中对激发大学生群体创业动机、营造创业氛围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的创业教育政策还应加强。目前教育部及地方教育管理部门已经出台一些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支持政策,其中要求各大专院校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同时,教育部、团中央及各级政府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营造良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3)加强对政策实施效能的监控,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和联动机制。首先既要避免政策由于令出多门造成重复、冲突等情况,还应提升政策有效性、建立政策监控指标体系,制定周期监控调整机制,精简数量、提高效能,形成动态联动,避免出现无效政策;其次,在天津虽然已有政府部门和学者对施政效能进行了探索研究,也有相应的反馈机制,但还未完全形成监控指标体系;第三,对涉及监管大学生创业创业的政府部门,建议设立联席会议制度,加强部门间的协同;第四,激励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工具还应完善。由于大学生群体在创新创业动机方面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动机的影响因素。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大学二年级学生的创业动机最强,到三、四年级创业动机有所减弱,这与大学生在就业和创业选择过程中面临的综合成本有关,通过访谈发现在选择就业而非创业的大学生群体中78%的同学主要考虑到生活成本问题,创业初期投入较大、产出的风险较高、生活难有保障,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综合考虑,除在贷款、税收、创业场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外,还可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等来保障创业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此外,大学生选择创业同样会付出相应机会成本,鉴于创业成功率有限,针对创业大学生后期选择就业的也可适当放宽部分就业准入条件,例如户籍制度、工作年限认定、专业职称评定等,进一步降低大学生创业的机会成本,激发大学生群体创业动力。
3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释放大学生创新创业潜能,而且还可以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国家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天津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改革开放先行区,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天津也汇聚了本地区优秀的创新人才,具有55所大专院校,在校生51.4万人,天津海河教育园区规划办学规模20万人,是国家级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教育部直属高等教育示范区、天津市科技研发创新示范区。这也保障了天津拥有充实的创新创业人才基础,通过以知识经济为导向,有效的创新创业政策引领,必然可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激发地区发展潜能,在全国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朱贺玲,周霖.大学生创业动机的性别差异实证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0(4).
2叶贤.大学生创业意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个体心理视角[D].宁波:宁波大学,2010.
3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杭州:浙江大学,2006.
4牛志江.认知视角下创业意向影响机制——以机会识别为中介变量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5Bandura A. Self-efficacy: the exercise of control\[M\]. 1st ed . New York: W.H.Freeman,1997.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范文3
关键词:创业;心理支持系统;构建
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实践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创业还存在着参与比率低、成功率低的“双低”现象。有资料显示,中国大学生每年选择创业的比例为5%,创业成功率平均为3%,这一数字与美国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0%有较大差距。究其根源,除客观原因外,大学生创业心理不成熟,缺乏完善的心理支持系统是造成创业“双低”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势在必行。
一、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内涵
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是指由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能感受到的,来自社会、学校、家庭、朋辈、环境以及其他方面的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支持和帮助。心理支持系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其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能对大学生创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当他们面对创业挫折和困境,处于应激之中时,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给他们力量和信心。心理支持越多,越不易受创业路上应激事件的打击;反之,心理支持匮乏,容易受打击,造成心理障碍。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包含认知支持、情感支持、行为支持三个维度。
认知支持指给创业大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意见与知识等,使他们获得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感是一个人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是一个人情商高低的主要标尺之一。只有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才能有效建立自信。而自信是一个人成功创业的重要心理基础。人在创业过程中,会面临种种冲突和矛盾,而这些冲突会使人产生心理不适,容易导致人的自我认知偏差。而每个人的自我认识水平、自我调控能力存在差异性。当个体无法解决内心冲突、排解消极情绪时,就需要他人提供各种信息、意见与知识,帮助其增进自我认同感,加强自我和谐。
情感支持指给予创业大学生安慰、倾听、理解及交流等,使其心情愉悦、积极乐观。情绪参与人们的一切活动之中,尤其是充满挑战的创业活动,离不开积极情绪的支持。创业者拥有愉悦的情绪、美好的情感、高尚的情操才会有充足的精力投入工作,才能沉着冷静处理各种事件。因此,及时给予创业大学生情感支持十分必要,帮助其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心态平和、心情愉悦。
行为支持并非指代替创业者直接开展创业活动,而是从行为上激励其坚持将自己的创业梦想转化为果断、勇敢、敏捷的行动。创业是真实具体的实践活动,必须实干,任何停留在口头和想象的目标,都只会永远是幻想。创业是艰难的,遇到挫折和困难就犹豫不决、踌躇不前只会错失良机。因此,必须鼓励创业者乐于冒险和挑战,迎难而上,不轻言失败和放弃,使其具备顽强的斗志和拼搏精神,能以耐心和毅力对待困难,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二、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意义
1.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心理素质
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我国大学生创业存在着参与比率低、成功率低的“双低”现象,反映出国内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创业对大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一份工作,而且是工作岗位的创造和崭新事业的开创,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经历许多艰辛与挑战,很大程度上是对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的检验。综合素质尤其心理素质是影响人能否成功创业的关键因素。因此,通过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唤醒大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其保持创业激情,提高创业成就期望,增强创业自我效能感,缓解创业压力,克服创业困难,将极大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
2.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和成功率
自我意识模糊、自信不足、害怕失败等问题使得大学生不愿意去挑战自我,实现创业梦想;而抗挫能力差、缺乏毅力让不少已迈出创业脚步的大学生又退了回来。这种大学生情感、心理方面的障碍反映出在创业路上正式化、物质化的传统社会支持无法给大学生提供足够精神性支持。通过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与实施,从认知、情感、行为上给予大学生心理支持,帮助其认识自我,发挥潜能,提升素质,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机率。
3.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能够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
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下行风险不断加大,就业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就业压力急剧加大。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构建,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有助于大学生充分就业;另一方面,能提高大学生创业的参与率和成功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对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困难、保障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构建的策略
1.完善组织机构,健全工作机制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具体承担者,也是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高校应成立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或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学校主要领导牵头,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学工处、教务处、科技处、财务处、团委等职能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2.改革教育教学,完善课程体系
高校应科学把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教育的内在联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坚持以人为本和尊重个性的原则,探索并形成符合创业大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中,将管理学、营销学、心理学、法学等知识有效融入,注重观念引导、知识传授、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形式上,改变传统“灌输式”模式,引入互动教学、情景仿真、角色扮演、模拟训练等教法,实现课程体系与相关技能平台、创业实践平台的相互支撑;在课程体系上,构建普惠型、提高型、精英型和实战型四个体系,涵盖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创业能力、创业实务等内容。
3.开展素质拓展,拓宽教育载体
根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要求和特点,对传统的素质拓展训练进行研究、实践、创新和二次开发,构建以提高创新创业品质为主要目的,融体验、感悟为一体的素质拓展体验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之成为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新载体。素质拓展体验式教育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个人潜能,培养乐观的心态和坚强的意志,提高沟通交流的主动性和技巧性,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促进大学生创业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4.整合教育队伍,深化教育效果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构建大学生创业心理支持系统的关键因素。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尤其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他们大多数系统学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参加过专业培训,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真正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问题,能够灵活、有效地运用心理学原理、技巧,解决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以他们来充实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可以深化创业教育效果,灵活应对工作中遇到的学生心理问题,特别是坚定大学生创业信念,克服创业困难,保持创业激情。另一方面,选配富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业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担任学生创业实践专职指导教师,积极创造条件,组织他们参加国内外专业培训,培养和选拔出一批有影响的创业教育学科(专业)带头人。
5.创建和谐校园,营造创业氛围
通过开展创业规划竞赛、创业设计竞赛、科技作品竞赛以及举办创业论坛、经验交流会、事迹报告会等课外创业文化活动,引导学生在创业活动中经锻炼、增知识、长才干、做贡献。建立适合学生特点的多种形式创业教育社团,积极提供条件,支持学生自主地开展创业活动,促进学生创业群体的沟通和交流。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丰富创业文化活动,把创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范畴,以大学生科技节、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等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大力提倡与时俱进的新时期创业精神,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广泛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互联网和校内宣传阵地,加大对学生创业成功典型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6.加强社会联动,创新教育平台
创业是一项复杂的实践工程,创业教育与社会实践密不可分。第一,学校可以选聘成功企业家、社会各方面创业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学生创业兼职导师,给大学生呈现他们的创业理念、创业经历和经验,现身说法给学生提出适当的建议。第二,重视本校毕业生的创业案例研究与编写,本校的历届毕业生各方面的素质与在校生有相似之处,学校对毕业生创业案例的研究有助于对在校生将来创业产生实质性的指导作用。第三,坚持校府联盟服务社会,拓展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科技交流和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合作,施行“企业进校园计划”,使学生创新创业团队与企业直接对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实战性。
参考文献: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范文4
关键词: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条件建设;氛围营造
作者简介:李志科(1978-),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37-01
创新创业精神已成为目前素质教育的焦点,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21世纪,在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民族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
自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各高校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理念,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及实践项目,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实践研究的热点。
一、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意识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报名、自主实践、自主创新。它不是一种强迫性的要求,因此培养大学生主观的创新创业意识很重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责任之一。[1]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协调等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改革,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也应制订可行的政策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如开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方法、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就业与创业等选修课,在学分认定上给予强化,对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认定,或聘请一些有过创业经验的毕业后大学生传授经验,也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2]
二、重视导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取决于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常由教师进行指导。学校应制订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指导,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导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施行个性化管理。大学生创新训练通常是以专业为背景,学生通过已学的专业知识构建创新思路,其中有许多想法是理想化的,可能难以实现,因此导师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要给学生正确的导向,虽然也支持失败的创新,但创新点的构建要有理论基础,导师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创业实践项目通常是学生根据当今社会形势或身边一些案例等提出各种“奇思妙想”,学校内的导师一般也缺少这样的创业经验,但导师的社会经验更丰富一些,这就要求导师与学生一起对当今社会形势和所研究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撰写项目报告和进行项目的实施,有必要时聘请企业导师进行项目指导,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创业能力,同时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导师要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成果。高校也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前提。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同时应制订相关激励政策对指导学生取得创新创业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建设
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在不断优化,近些年来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高校也要加大力度,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实行导师制、辅导员制,划拨专门的基金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此外,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供相应的实践条件,因此高校要重视实践条件建设。如高校的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各级重点实验室在满足正常科研、教学的基础上要为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试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园也要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任务提供技术、场地支持,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高校也要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搭建与企业一线人员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机遇,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分享创业经验。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首先,高校相应的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挖掘身边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和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可组织开展创业者校友联谊会、创业者协会等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更多与成功者交流的机会,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勇气与信心。[4]其次,要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可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大赛、职业能力规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等,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同时鼓励学生发表文章、撰写专利,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结论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后备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可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更为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提供重要的手段。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出现了积极的方向,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社会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需求与大学生个体自我能力发展的需求都要求高校在各方面加大创新创业力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然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摸索新的思路、探求新的方法。高等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基地,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在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237-240.
[2]陈颖,李永能,葛长荣,等.地方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5):72-76.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创业能力;创业能力信心;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11-4
自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热点问题。2008年之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减缓,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自主择业”转向“自主创业”是大学毕业生走出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强调,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鼓励高校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指导服务。要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需要对影响大学生创业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创业能力信心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创业能力信心是人们对自己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克服创业中各种挑战,解决创业中的各种困难的自信心。它来自于心理学中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社会认知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一个相信自己能处理好各种事情的人,在生活中会更积极、更自动。这种“能做”的认知反映了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感,因此自我效能感反映了一种个体能采取适当的行动面对环境挑战的信念。创业能力信心强的人能够以自信的观点看待创业中的各种压力。不同创业能力信心的人其感觉、思维和行动都不同。就感觉层面而言,高的创业能力信心往往与创业过程中积极、乐观的心态相联系。在思维方面,高的创业能力信心能够促进对创业过程的认知和对困难的解决。高的创业能力信心的人会选择更有挑战性的任务,他们为自己确立较高的目标并坚持到底。一旦开始行动,高的创业能力信心的人会付出较多的努力,更长的时间,遇到挫折时他们又能很快恢复过来。 因此,创业能力信心代表了一种“能做”的信念,它是大学生创业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对创业能力信心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于实施有效的创业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对大学生创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的创业倾向与创业态度等方面,而对创业能力信心的研究还不足,本文将对此进行研究。
本文对重庆市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针对重庆市大学三年级至大学四年级的本科生及专科生,发放了调查问卷453份。问卷主要在教室里由老师进行发放,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因此问卷回收及有效问卷比例较高,共回收有效问卷412份。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年龄分布主要在21-23岁之间,性别分布中男性比例为52.67%,女性的比例为47.33%。学历构成中,本科生占65.53%,大专与高职生占34.47%。专业结构中,调查对象大部分为经管类和理工类的学生,经管类学生比例为56%,理工类学生比例为21%,其余为人文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学生对创业能力信心的评价采用1-5分打分法。本文采用SPSS13.0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重庆市大学生创业能力信心的总体情况
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能力信心的评价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学生对自己创业能力信心评价的均值为2.89,小于中位数3,这表明学生对自己创业能力的信心略显不足学生对自己的创业能力有较多的信心或非常有信心的学生(分值 4)比重仅为26.5%,而对自己的创业能力不太有信心或非常没有信心的学生(分值 2)比重达38.1%,这也说明了从总体上看,目前重庆市大学生对自己创业能力的信心还不足。因此,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业倾向,这是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表1 创业能力信心样本描述
3 创业能力信心分组比较
3.1 以性别分组对创业能力信心的比较
采用levene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男生与女生在创业能力信心上是否有显著差异。统计结果如表2与表3所示。
由表2与表3可知,男生的创业能力信心的期望值为3.14 ,女生的创业能力信心期望值为2.75,男生与女生的差异为0.392。独立样本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0.000
3.2 以专业背景分组对创业能力信心的比较
采用方差分析法[5],检验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信心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根据表4可知,创业能力信心方差分析的F检验显著性概率p=0.004
根据表4与表5,经管类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的期望值为2.77,理工类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期望值为3.16,经管类学生与理工类学生的差异为-0.396。独立样本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0.002
3.3 以家庭经济基础分组对创业能力信心的比较
家庭经济基础是指大学生创业现有的家庭经济条件,反映了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经济支持能力。根据大学生对家庭经济基础的5分制评分,将大于或等于3分的样本与小于或等于2分的样本分别分为一组,前一组表示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经济支持能力较好,后一组代表家庭对大学生创业的经济支持能力较差。采用levene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不同家庭经济基础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信心方面是否具有著差异,检验结果如表7与表8所示。
根据表7与表8,家庭经济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期望值为3.05,家庭经济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期望值为2.84,两组的差异为0.21。但独立样本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0.065>0.05,这表明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上,家庭经济基础较好的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与家庭经济基础较差的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并不具有显著的差异。因此,不能认为家庭经济基础的好坏对创业能力信心的高低有显著性的影响。通常认为家庭经济基础好学生,其运用家庭的经济能力去解决创业中的困难的能力就越好,因此其创业能力信心要高一些,但是应该看到,经济基础虽然是创业中的一种优势资源,但它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遇到资金困难的时候,如果创业融资环境较好,对于善于外部融资的创业者,这种困难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因此家庭经济基础的差异并没有使得学生在创业能力信心方面产生显著性的差异。
3.4 以创业经历分组对创业能力信心的比较
由于具有亲身创业经历的大学生数量不多,为分析创业经历对大学生创业能力信心的影响,本文将创业经历的范围进行了扩展。本文所指的创业经历,不仅包括学生自己的创业经历,也包括父母的创业经历和亲戚朋友的创业经历。除了亲身的创业经历以外,其身边的人的创业经历也将会对大学生的创业产生影响。根据大学生对创业经历的5分制评分,将大于或等于3分的样本与小于或等于2分的样本分别分为一组,前一组表示亲身或身边的人的创业经历丰富,后一组代表亲身或身边的人的创业经历不丰富。采用levene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不同创业经历的大学生在创业能力信心方面是否有显著差异。检验结果如表9与表10所示。
根据表9与表10,创业经历丰富的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期望值为3.22,创业经历不丰富的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期望值为2.79,两组的差异为0.431。独立样本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p=0.000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对重庆市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创业能力信心是人们对自己能够采取适当的行动克服创业中各种挑战,解决创业中的各种困难的自信心。创业能力信心代表了一种“能做”的信念,它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倾向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重庆市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还不足。在影响因素的分组比较方面,男生的创业能力信心高于女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具有显著差异,其中,理工类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高于经管类学生;创业经历丰富的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高于创业经历不丰富的学生;家庭经济基础对创业能力信心的影响并不显著。为了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需要对影响大学生创业能力信心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理解。通过创业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及创业倾向,是创业教育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对于女生、文科学生及创业经历不丰富的学生等创业能力信心相对较低的群体。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信心影响因素,从而更有效地实施创业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A?班杜拉.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上下册) .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范巍,王重鸣. 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J]. 心理科学, 2004,27(5): 1087-1090.
3 Phan P H, Wong P K, Wang C. Antecedents to Entrepreneurship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in Singapore: Beliefs, Attitudes and Background[J]. Journal of Entreprising Culture, 2002, 10(2): 51-174.
4 贺丹.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分析[D]. 浙江大学, 2006.
大学生创新创业心理研究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知识经济得以崛起的必然需要
当前科技迅速发展,知识经济发展已慢慢发展为主导经济类型。在这种背景下,知识信息如何被创造、加工以及实现传播应用成为了实现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知识经济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不同在于其发展不再取决于对自然资源的使用,而是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使用,取决于占有智力资源的多少。可以说,以创新为主要方面的知识经济迫切要求通过创新型的教育培养出能够进行知识、经济与技术创新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2.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内在需要
现在我国正处于复杂且严峻的国内与国际形势中。首先是全球一体化规模不断扩大,发达国家利用他们在经济与科技方面的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了有利的位置,给我国传统型产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由长期短缺转向相对过剩的时期,经济发展的模式从过去单纯依靠资源转向依靠资源与市场,因此通过科技手段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质量的提升,成为了当前非常紧迫的任务,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经济的安全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在这一进程中,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创业精神的人才的重任,保证使“科教兴国”的战略真正落实到实处,进而全面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内涵
1.创新能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科技研发能力,主要有基础研究、发展研究以及应用研究能力等。基础研究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对于世界的认知、对于原理的探索,为科学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开发提供直接的理论支持;应用研究是把理论知识实现向实际成果的转化,发现基础研究贡献于社会的最优途径;发展研究是在应用研究的基础之上实现技术的突破,是实现技术成果向商品转化的一个过程。
(2)科技发明能力,主要是指在具体的生产实践过程中对新设计、新方向以及新工艺的一种创造能力,有着革命性以及突破性的特点。
(3)技术革命和设计能力,主要指大学生能够以自身所学知识为基础,对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技术与产品进行优化设计以及改造的一种能力。、
2.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体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能够发现、提出、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比方说调研能力,能够通过专业知识的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二是操作科学实验、进行现代化的生产劳动的能力;三是进行社会劳动的能力,主要有适应社会的能力、社会合作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等等。
3.创业精神
发展知识经济迫切需求科技创业者,以前在高校教学中,主要是教会学生去选择职业,但是当前经济的发展已经提出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上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大学生应该具备自主创业的现代意识,在适当的学业阶段或者是在毕业之后,依靠自己所掌握的智力资源,创办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企业,积极培养起自己的创新自主意识、团队精神以及经营理念,积极发掘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与技术产品,并努力使之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三、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原则
1.个性化原则
不同个体之间存在着兴趣爱好、能力、社会观念以及现有知识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这种多元化的特点直接导致了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具体过程中,要通过多种方式以及个性化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比方说通过不同情境、使用多种活动方式等积极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2.普遍性原则
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对象是广大学生,因此要有普遍性,这不但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每个人都具备创新的潜在能力,而教育的一项任务就是去发掘每位受教育者所具备的创新潜能。所以,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对象必须是全体大学生。
3.鼓励性原则
在培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过程中,需要适当的通过激励性评价策略,为接受培养的个体提供相对优越、宽松的环境。教育者需要积极的支持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鼓励他们要在成长的路程中不断追求新的探索与体验。建立起与科技创业有关的立项资金,并辅以教师指导、奖励机制等,其实践结果最终会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及学籍档案中。
四、总结
当前,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对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是重点所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与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越来与重要,因此,如何顺利地培养起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是关键所在。有了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一批人,就有了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国家的经济发展动力就不会枯竭,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必须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温静;张斌;尹秀玲;薛艳茹;温雅丽;;提高普通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年08期.
[2]范玉华;毕彩丰;李铁;张栋梅;张霞;赵宇;;凸显海洋优势学科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年06期.
[3]何谐;楼建伟;;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调查研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财务专业为例[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12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