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1
关键词:反思性教学 课堂 高效
反思性教学是借助集体的智慧进行群体反思的教学,以“两个学会”为目的,既促进教师,又发展学生,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终极目的,而教师学会教学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继续追求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反思性教学通过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对课堂中的教学目标、理念、内容、方法等方面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实践证明它对实施高效课堂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然而反思性教学应该如何融入到小学音乐高效课堂中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努力:
一、抓好备课环节发挥专业素养
高效课堂备课是关键,尤其要采用集体备课,发挥集体智慧。备课要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等。
(一)教学目标要实在,体验设计要丰富
教学目标太多或太高就会难以实现,教师一定要在吃透教材、反复斟酌、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特性后确定目标。音乐课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体验要强调身体的参与,要求学生用律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动手、动脑思考,亲自经历操作,感悟。比如在进行曲教学中,我设计聆听音乐拍手感受音乐速度和力度变化,模唱《运动员进行曲》,模仿运动员队列表演,体验进行曲的节奏旋律美和队列的整齐矫健美,获得审美体验。此外,教学形式要为教学内容服务,老师在备课时预设的越多,课堂中生成的就越精彩。教学形式不宜多,只要每个环节自然、顺畅、水到渠成即可。
(二) 巧设问题,精备教语
课堂中有效性地提问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课堂中要提问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哪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有效的,课堂中可能会产生哪些问题,都是我们要预设的。提问要简单、直接、符合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这样才不会造成老师精心的引导而学生却无人能回答问题尴尬。
教学语言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语言的风趣幽默,优美精练能让学生产生共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反之虚假的教学语言、简单幼稚口头禅等都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三)多媒体使用要合理,学生自主学习要常态
多媒体课件视听于一体,直观形象,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欣赏乐曲《游击队歌》时,由于歌曲的时代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太远,对音乐的理解及情感表现上有一定差距,这时运用多媒体让学生欣赏抗日游击战士开展游击战的画面,塑造抗日战士的形象,展示抗日战士生活情景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音乐情绪。当然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音乐教师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多媒体”,往往教师激情的演唱,一段优美的舞姿,一曲悠扬的乐声都可能会让学生终身难忘,与学生零距离的表演更具说服力。还要多设计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经过大脑的深入思考后,丰富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学生有积极地、深层次地情感体验,把被动的学习心态转化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同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从而实现学生的均衡发展。
二、坚持反思行动养成良好习惯
(一)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记录自己对课堂的点滴体会
常规教学因为是教师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所以不能突破原来的教学束缚。而反思性教学能体现出教育创新,反思性教学强调“两次反思”,一是将教师已有的经验上升为先进理念;二是在教师的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教学理念。在自我反思中进行教学研究,在专家专业引领下进行,在集体备课中进行;这些都可以通过教学日记记录下来编成精彩的教育故事,发表在教学博客中,进行网络交流,提升推广;当然网络交流也要用辨证思维去理解和吸收,不能为别人不切实际的想法所左右,要从实际出发,制定行之有效的反思性教学行动计划。
(二)相互听课,多听常态课
观察和分析同行的教学活动,从中学习各自优点,查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疑惑进行研讨,再逐一解决问题。音乐课的根本还是“音乐”,应该让孩子在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喜欢上音乐,学会对音乐的欣赏、审美以及表达能力。在音乐课堂上掌握音乐的知识和技巧只是一种手段,教师更应该重视通过音乐作品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音乐形象,因此教师本身更应该要先把握好音乐形象才能做到准确地传授。音乐语言应该贯穿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专注于音乐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和聆听音乐,从中受到美的洗礼。
(三)观摩分析自己或同事的课堂视频,是培养教师自我意识的有效方法
通过视频的观摩和教师间的讨论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教师在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时,经常是陷入自我意识之中,很难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而通过对他人课堂的观摩和讨论交流能够为自己提供借鉴从而进行反思。观看其他教师的上课情况能够引发听课者的思考,发现别人的有点才能知道自身的不足。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还应多多的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对课堂的优缺点很有发言权,尤其是中高年级的学生还是挺有思想的。
总之,反思性教学是落实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要从兴趣入手,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进行民主教学,让课堂气氛更加的活跃,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环境,通过学科群体资源开发,解决不同学生个体的差异,增加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内容,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健全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多运用反思性教学的模式,使教与学达到最佳组合,达到最优的互动教学。当然,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是不容易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的,它处于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教学难题也不会一次性就能完满的解决,当我们再回头过来思考的时候,新一轮探讨又开始了,更高水平的探讨也因此而不断发展,不断促进我们的教学实践和教师的进步。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2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现代课堂向教师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小学音乐的教育也向教师提出了越来越多的新要求。通过笔者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学的经验,谈一些对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体会。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效教学
一、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小学生年龄小,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的视、听能力较差,对于老师授受的知识并不容易引起很大的注意,时间久了还出现分心 、坐不住等现象,甚至烦躁情绪也会出现;有些神经发展迟缓或神经功能障碍也会造成学生在课堂上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出现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大声怪叫、注意力不集中等多种课堂问题。音乐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有的老师教学方法简单,没有引起足够的兴趣听课,学生不积极配合。例如:教学内容安排过多或过少,讲课的速度过快或过慢;表达能力欠佳;缺乏活力等,有些教师则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过敏反应,处处设防,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压抑,甚至害怕,这样一来,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反感情绪。尤其对于低段学生来说,更容易产生因害怕老师而实际效果并未见好的现象。课堂常规是每位老师都应该对学生进行训练 ,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有序学习,但音乐课是一门审美性、灵活性、活动性都很强的课程 ,有其独特的特征。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音乐课中严格的学习常规。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虽不再崇尚传统教学中那一味求静、求齐的课堂模式,但也绝不能不顾课堂教学实效而追求“参与、互动、共鸣”,在这个基础上,有效地发挥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优势,打造新型课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常规就非常重要。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
1、课前准备要充分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控力较差,老师的那种恐吓式的说教对他们无动于衷,在他们的印象里不知道什么是上课准备,只有老师告诉他们才会知道,一开始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的准备习惯是不会很好地养成的。所以,我从新生开始的第一堂课就提出要求,在音乐课前5分钟,我就来到教室,在讲台上我把所有的音乐用具整齐地放好,做好示范,然后逐一检查学生。开始检查时,发现不好的,我尽量避开批评,教给学生正确的做法,并指导学生具体的做法,然后检查。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在教学中使用一些手势、形体语言来规范学生的言行。
2、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音乐是一个让人 身心愉悦的事物,所 以音乐学习也要 给学生以享受的美感。音乐课堂一定要营造出轻松 ,快乐的氛围,从而有利于培养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从小就拥有音乐是美的这种意识。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动机和意识的产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以及语言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和发展,不仅依赖于学生 自身原有的知识与能力,而且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活动氖围和环境,音乐教师便是音乐活动心理氛围的营造者。
3、为课堂上引入多元化的辅助教学工具
多元化教学工具的运用能为课堂注入和维持新鲜感,同时辅助教学,减少教学时间的浪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课堂上常见的辅助工具有网络,多媒体等。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网络上的资源丰富且利用方便。所以,小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音乐视频资源或者编辑软件给课堂上的音乐配上生动的画面、图片或字幕,展示给学生,使得单一的听觉感受变为了视听结合,图文声像,给音乐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谜样一来,大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求知欲,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们展开丰富的联想来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极大地扩展了音乐课的教学客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使小学生能够形象直观地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获得初步的音乐感受.鉴赏和表现能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由抽象走向形象,由枯燥到有趣,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小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4、加强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教学活动的回顾和梳理。通过课后反思,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肯定成功之处,修上和完善不足之处,并不断完善教学过程,就能更好地增强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提高今后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可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①总结成功的经验,将好的案例、教学方法等记录下来,进行整理并用于以后的教学中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②记录教学中的失误。先认真分析失误的原因,再进行修正,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今后出现更多的失误。③记录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学生在学习上的困惑是一节课的难点。只有找出学生困惑的原因,再选用合适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提高课堂效率。另外,课堂上的灵感也尽量要捕捉F来并加以修正.再用于今后的教学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提高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深刻把握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小学生理解力较差以及坚持性较差等特点,将抽象、理性的识谱教学转化为生动、感性的识谱游戏,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融人各种音乐实践活动,有效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识谱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充分利用音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提高他们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3
一、研究意义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新的音乐教学应是师生共同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而将校园音乐剧融入地方优秀民间故事,因地制宜地结合新教材进行创作、改编,并把演出、评价的全过程引入音乐课堂教学,是学校音乐课堂教学改革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研究。因此,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结合我校特点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
小学儿童音乐剧是海纳百川、不拘一格的音乐综合实践形式。题材从古至今、由真到幻。在教学上遵从“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的理念来开展。引导学生搜集地方优秀民间故事,通过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创编、排练、展示音乐剧,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和创造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二、研究内容
(一)研究目标
1、调查了解我校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的现状。
2、探索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方法。
(二)研究内容
1、我校学生对儿童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现状的调查研究。
(1)针对学生对音乐剧了解与喜爱程度进行课堂观察 。
(2)采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调查、收集数据 。
(3)分析小学低高段学生对音乐剧和地方优秀民间故事了解和喜爱程度所造成的的问题和原因。
2、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策略的研究。
(1)教师转变观念,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表演能力的培养。
(2)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保护和激发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欲望。
(3)针对小学不同学段,有侧重的培养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4)针对音乐不同课型,有方法的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剧的创编和表演。
(5)训练方法辅助,提升学生创编和表演音乐剧的能力。
三、研究思路
首先,以本校各年级音乐教学实践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即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将课堂教学与研究工作相结合。在“预设计划实施计划回顾反思调整计划再实施再反思进一步调整……”的过程中,逐步探究出利用儿童音乐剧推广传承地方优秀民间故事的有效策略;最后,把课题研究成果在校内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推广,以实现成果共享,使更多的学生从中受益。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查阅国内有关小学音乐剧培养方面的论文、著作等,进一步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通过文献研究启迪我们的思想,开阔研究思路。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访谈等形式,了解小学阶段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音乐剧了解成都,以及他们喜欢音乐剧的情况,分析原因,对症下药。
3、行动研究法:在案例设计中侧重体现学生参与度,以课堂为主阵地,实践研究,观察其有效性和高效性,做好反思和记录。
4、经验总结法:通过课堂的实践,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总结,探求适合我校学生的音乐剧教授方法,真正将地方文化融入到音乐课堂中。
五、研究步骤
研究时间:2018年1月——2020年1月
准备阶段(2018.1——2018.6)
这一阶段完成课题研究主题酝酿,资料积累,文献研究。通过召开课例组成员会议,确定主题,选择课题,制订研究方案,学习相关理论,挖掘优秀民间故事,为研究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
实施研究阶段(2018.6——2019.6)
1、专家论证后,修改课题研究方案,根据研究目标和内容确定各年级具体研究内容。
2、根据课题方案进行课题组成员分工,确定各年级研究人员,撰写研究方案并开展研究。
3、根据研究需要,定期请顾问来课题组指导,保证课题研究的正确方向。
4、每学期开展一次规模较大的课堂教学研讨会,一方面请课题组教师上课,其他教师或专家听课、评课,进行互动指导。另一方面,开展教学案例、论文、反思随笔的交流与评比。
5、建立课题组月交流制度,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及时有效的交流。探讨研究过程中的困惑,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分享研究过程中取得的点滴经验、成果。群策群力,不断优化数学语言能力培养教学结构。
6、定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自查,及时整理、积累课题研究材料,作好档案工作。
总结阶段(2019.6——2020.1)
1、在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对各种材料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入手,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课题组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案例、随笔,编撰课题研究成果集。
3、组织音乐剧校社团的同学们排练和演出,录制优秀儿童音乐剧光盘。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4
关键词:中职音乐课;有效教学;教学目标
职校音乐课有一些常见问题:如教师辛苦备课,学生却对内容不感兴趣,不知道听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听;教学内容随意性比较大,课堂教学目标难以顺利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等,面对这些常见问题,该如何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了解学生需求,确定教学目标
了解学生需求,制定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的教学目标,是实现中职音乐课有效教学的必要保证。
(一)了解学生需求
要实现中职音乐课的有效教学,首先得了解学生的需求。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在情感方面:他们的情绪不稳定、对他人他事态度冷淡,感情容易遭受挫折。另外,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社会适应性弱。音乐课给他们的压力较小,所以他们常把音乐课堂当成放松、休息的场所。
由此我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既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素质培养;还要兼顾学生的内心需求,因势利导地提高他们的综合鉴赏水平。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倘若音乐课使学生能在音乐课堂找到的是情感的共鸣,感情的归宿,那教学必然行之有效。
(二)掌握学生的一般情况
一般来讲,中职音乐教学均以班级为单位,每班之间在总人数、男女生人数、学生身体素质、音乐特长生人数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作用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上《中国民乐》这节课时,如果能让班里有民乐演奏特长的学生做示范,并尝试简单的民乐组合,就能让学生真切地体会民族乐器的音色,课堂生动而又有成效。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中职音乐教学大纲》给教师实施课程、确定教学目标创造了极大的空间,以便于教师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但在具体制定时,我们仍然要避免诸如“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等过空、过大的教学目标。相反,课堂教学目标应指向具体、明确,并借鉴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进行设计。其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应放在首要教学目标位置。
二、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法、学法
(一)读“懂”课标,读“透”教材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又是实现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教师应该立足于教材,结合大纲要求,从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增、减、重组。
我校使用的音乐课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高铁主编的《音乐欣赏》(第二版),属于中等职业学校职业素养系列教材。该教材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十六个模块。其中“声乐”与“器乐”为基础模块,其余均为拓展模块,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学情并结合学生自己的意愿选择学习,旨在通过各种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见下图)。
教材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智慧的结晶,是服务于教学的静止的文本。目前中职教师使用教材需要认真解读教材的意图,知道教材编排了哪些知识点,掌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并理解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研究各知识点的呈现方式,努力使教材与教学形成长效“互动”的关系。另外,集体备课是提高音乐课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通过合作、探讨、集体智慧的分享,精华糟粕的取舍,促使教师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拓展教学的方法与思路,进一步归纳、提升和再创造自己的教学设计,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情,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流一下,就能产生无穷的思想与智慧。”集体备课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与交流这些资源的平台,并把有用的课程资源归纳充实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集体备课,不仅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而且还可以不断积累和丰富教学的课程资源。
(二)改变教法、学法
1.灵活应用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劣与教学效益是成正比的。常见的音乐教学法有:欣赏法、体验法、讨论法、练习法、示范法。事实上,这几大类教学方法还可以细分,如欣赏法中就有对比欣赏法、类比欣赏法。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国外优秀音乐教学体系中汲取营养,如达尔克罗兹教学法中的“体态律动法”;柯达伊教学法中的“手语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节奏教学法”……一些人认为诸如体态律动法、节奏教学法只适合低年级学生,不适合于中职生。笔者认为,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些简易的体态律动及节奏训练如果能让学生迅速、准确、直观地获得审美体验,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总之,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应斟酌选择适合学情的教法。
2.关注学生学习状态
通常一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心理学研究表明, 一位成人对陌生事物的专注时间是每15分钟为一个生理周期, 超过这个限度, 疲劳感马上袭来。这时就需要教师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创设生动富有艺术气息的教学情境,还要注意实时观察,善于捕捉从学生身上反馈回来的有益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改变教学策略。或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或以一些音乐活动赶走学生的疲劳感觉,重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3.由熟悉到陌生,尊重认知规律
教学过程中以熟悉的素材导入新课,由浅入深,学生往往容易接受,也符合认知规律。
比如,可以将当下热门的选秀节目引入课堂。许多中职生有自己喜欢的歌手,PK赛制具有悬念,会制造一定的紧张度,很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音乐老师可以由“歌手―嗓音―音频―人声分类―合唱”的线索进行教学;再如,通过《中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国好声音》《天籁之爱 中国藏歌会》可以让学生了解美声、民族、流行、原生态等演唱方法,加深对“重唱”“轮唱”“合唱”“混声合唱”等演唱形式的认识。
又如在模块五《戏剧》学习中,如何帮助学生掌握、体验国粹作品,是我一直困惑的问题,因为不止是学生,连我本人对戏剧也不是很熟悉,那如何让没有什么音高概念的学生更容易掌握和了解呢?在自己研读教材并通过网络充电之后,我设计了一个导入环节:将“你去哪里”这句话用几种夸张的语调念出来。之后学生发现这就是京剧中的念白!原来京剧就在我们身边。
(三)转变学法
俗话说:“予人以鱼,惠其一时,授之以渔,惠其一世。”音乐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变“学会”为“会学”。
1.在明确的学习目标中学
学习目标是引起学生学习动机和调节学生学习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创设“自觉学”“自己学”的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
2.在音乐实践中学
音乐是一种表演性很强、实践性很强的艺术。艺术实践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基本途径。音乐作品,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教学实践活动才能真正获得审美体验。值得注意的是:比较,是音乐学习最有效的方法;听辨,是音乐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体验,是音乐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表达,是音乐学习中最好的检验方式;重复,是音乐学习中必要的教学环节;想象和联想,是音乐学习中的个体化行为。
3.在合作进取中学
“小组合作”是文化课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也是音乐课值得借鉴的方法。在和谐的气氛中,在充满自信的时候,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好、效率最高。因此,在学生独立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动力,发挥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坚持教学反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说我们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反省,才能更好地提高、发展。教学反思能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增强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学反思,指的是针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反思教学双边在课堂教学中的所得、所失、所感、所思,从感性和理想上去分析教学中的精彩以及不足,构思进一步完善的策略,优化自身的课堂教学行为。关注学生良好学习方法的养成,既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和个人发展的必经和快捷之路,也是形成有效课堂教学的助推器。
反思是对已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发现教学的意义。反思除了自我反思,还包括通过观摩他人的教学活动来反思。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音乐教师应该多观摩优质课,学习先进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
总之,音乐是一门听觉艺术。中职音乐课要实现有效教学,必须在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改变教法、学法并坚持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邵惠玲.音乐有效教学浅议[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0).
[2]吴炳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9(1).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5
音乐课堂教学问题实践活动《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为本”。这就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突出音乐学科自身的特点。随着音乐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我发现音乐课堂变得越来越臃肿,有些音乐教师不注重课程自身的特点,片面追求个性教学风格和热闹的课堂气氛,整节课又唱又跳、又画又编,忙得不可开交,把学生对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扔到了爪哇国,把我们的音乐课变得“有形”而“无神”。一节课下来,孩子还不会唱歌。因此,我们应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在教学实践中去探索更有效的途径,让音乐课洗尽铅华,回归本色。
那么,到底如何上好本色的音乐课呢?
我想,先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许才能找到更有效的突破口。
一、对音乐课堂教学的反思
1.过度注重其他学科的知识渗透,忽略音乐本体功能
《课标》中规定,教师应全面理解和掌握音乐教学各领域的内容、要求及其相互联系,并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成有机整体,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而在一些音乐课上,学生不是朗读就是画画,要么即兴表演,很明显的,教师想通过其他学科和领域的综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一位教师在《梨园英秀》教学中,先介绍京剧的起源,再介绍京剧的行当,接着观看京剧的表演。三下五去二,学唱歌曲的时间不多了。加上眉毛胡子一起抓,结果一节课下来,无论哪一方面都没有学好,而且由于过多地强调知识的传授,反而忽略了歌曲的难点,这节课上得更像语文课,音乐成了辅助教学,这就与大纲要求相去甚远了。
2.过度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忽略用音乐表现音乐
我们看到,有很多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不注重音乐课程自身的特点,片面追求个性教学风格和热闹的课堂气氛,忽略学生对音乐感知和感悟能力,使自己的课堂教学走入了误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内容,采用情境引入法。这是一种很有效果且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往往偏差也就在于此:过分追求教学氛围的营造,在课堂上花大力气创设环境,致使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音乐以外的事物上。如《夏夜》的教学,有的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年龄特点,用动画、故事、等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入教学,夏夜如何的美、萤火虫怎样闪闪烁烁、怎样漫天飞舞等,极力给学生营造一个美好的画面,想象空间。结果学生的兴致一旦被调动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只想拼命去研究导课的方法,造成了喧宾夺主的后果,却忘记了他手中最有力的武器──音乐。这不得不说是我们音乐教学改革的一大失误。
3.过度注重教学形式的变换,忽略对音乐本质内容的探究
音乐教学主要是通过提供给学生感受、表现、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之中。在很多音乐课上,尤其是在公开课、评优课中更是明显,教师们乐此不疲地带领学生“讨论”“合作”,人浮于课,结果却没能掌握教材上的内容,在没有必要之处讨论来,讨论去,而对音乐内容本身的探究却如蜻蜓点水般一掠而过,完全忽略了音乐本身的教育功能。一位老师在教学欣赏《我是人民小骑兵》时,让学生合着音乐模仿骑兵骑马的动作。学生一听可乐坏了,有的搬挪着板凳,有的跑到教室角落里开始不亦乐乎地表演,有的嘴里还高兴地大声喊着“驾驾……”教室里热闹非凡,但是音乐呢?早已被学生嘈杂的声音所掩盖,欣赏教学毫无音乐性可言。
二、上好课改后的音乐课之方法
1.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要想上好课改后的小学音乐课,要首先转变师生观念,观念不更新,一切全作废,即使是换了新的教材,如果仍用旧的观念来教,也照旧失败,那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有的老师感叹,语文课用音乐为诗歌散文配乐,渲染情境;美术课用音乐诱发学生的创作灵感,激发绘画热情;体育课用音乐让学生感受韵律,增强肢体协调性,惟独音乐课不用音乐来感染学生。这违背了音乐的本质特征,变成多种学科和手段的大杂烩。基于这种情况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学的任务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只有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实践稳打稳扎。以音乐为本,坚持到底,相信这种偏离音乐的现象一定能改头换面。
2.转变教学,创新思路
拿旧教材与新教材来比较,你可能会发现:旧的教学内容是分“听、唱、动”三块,而新的教材是按“聆听、表演、编创与活动”来编写的。《课程标准》指出,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这关键在于教师要突破以前的框框条条,转变老套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理念,把教学手段、教学形式有机地整合,开创自己的思路,找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机智去感染每一位学生,让他们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愉悦,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关注音乐,突出主体
音乐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感知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音乐之外的语言、思维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课理应紧紧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进行教学,不过分地追求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这就要求教师时刻都要注意以音乐为本,课堂活动的设计要直指音乐本身,不能舍本逐末,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感受、体验、理解、表演、创作、判断音乐作品中的美。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要为了追求表面的热闹而使教学手段与目标脱节。只有这样的课才既朴实又美丽,当学生走出音乐课堂,脑袋里装着的是美的音乐。真正把音乐变成学生既喜欢又使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技能。
正如《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所说:“艺术学科有其自身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因此“艺术教育要为其内部价值而教”。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重要原则――以音乐为本,让我们的音乐课从此与众不同,让我们洗净铅华见本色,繁华落尽真自我,上出真正的“音乐”课。
参考文献:
\[1\]刘迎芳,董娟.幼儿游戏化音乐教育的改革实施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5).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反思范文6
关键词:音乐课堂 有效教学 内涵 策略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明确提出了音乐课程的总目标,而课程目标的达成必须以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为基础。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以音乐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更是一门独特的艺术。音乐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共同成长发展的过程,它既是学生构建音乐基础知识、提高音乐技能,体验表现过程,形成基本音乐素养,内化音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也是教师展现教学智慧,提升个人魅力,交流思想情感,发展专业素养的过程。如何优化音乐教学过程与方法,如何创建音乐教学有效课堂是新课改背景下广大一线音乐教师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此,笔者结合音乐新课程教学,围绕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持续的探索与实践。
一、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
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看,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是课堂教学活动投入小,产出大,取得显著教学效益,即常说的教学效果好。从音乐新课程标准视角看,音乐课堂有效教学就是师生双方都有明显的收获,即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音乐素养的共同提高。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具体体现在:教学情境设计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对学习内容实现意义建构;教师热情洋溢,魅力四射,对课堂生成能智慧应对;课堂教学效率高,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有效完成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预期的三维同步发展目标。
二、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主要策略
(一)教师精心备课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新课标要求:“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华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注意吸收具有时代感、富有现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西洋管弦乐队》这课在人教版音乐教材中并没有安排,这是笔者为完成《梁祝》欣赏教学所作的铺垫。《梁祝》是我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是民族音乐中的珍品,随着其创造性地改编成管弦音乐,又成为世界音乐中的一朵奇葩。《梁祝》中反映的人文思想与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不了解管弦乐队,就不能深入理解《梁祝》这部伟大作品。但面对组成复杂、结构多变的西洋管弦乐队,如何让学生有个初步的了解呢?这还得依靠精心备课。虽然,音乐被称为小学科,中考不考,学生不太重视,但笔者每次都能做到“小学科,大备课”。例如,本课的备课就是以《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为依据,以新课标“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理念为指导,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学到一些东西。从管弦乐曲的选择、到乐队演出画面的剪辑;从乐队结构的剖析到管弦乐器种类的介绍;从有效教学情境的设计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等等都精心进行准备。功夫不负有准备的人,本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教师备课的传统内容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和备教案。新课改中很多教师又增加了备学案、备课件、备生成、备评价等内容。笔者认为传统备课的精益求精和新课标理念方法的融入应是精心备课的指导思想,也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比如,新课标的教材观是“用教材教”,而不是传统的“教教材”,所以教师要在仔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二度创造,并和学情进行有机整合,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视角来考虑学习过程中可能生成的种种问题,设计相应的教法和学法。
(二)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的有效教学首先应从激发并保持学生鲜活的兴趣出发,而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持必须依靠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本课选择《北京喜讯到边寨》片段为开场乐曲,展现出一幅炽热欢庆的少数民族群舞场面。其热情奔放的舞蹈节奏,高亢矫健的音乐旋律,一开课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演播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片段和《SHE不想长大》,同学们在欣赏古典交响乐的同时,又品尝现代管弦乐所蕴含的流行味道,这些都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正当他们对本课学习什么充满悬念时,西洋管弦乐队这一学习主题映入学生眼睑,这就为后续学习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效应,也为本课的有效教学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反思:人总是有探索新事物的心理倾向,未知世界对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这种好奇心便会产生一种对学习的心理需求。本课的导入、例曲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曲选择不但要为本课教学服务,即体现管弦乐队的主要乐器,还要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管弦乐队的例曲既要有一定的经典性,又要有一定的流行性,但要避免滥用流行曲。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与反思中总结出一些有效教学的经验,这样教师就会自信满满地走进课堂,以“趣”引路,以“情”导航,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快乐。
(三)营造平等和谐的心理氛围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
本课以《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为线索,引导学生分步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乐器组成和演奏特点。笔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视角来组织教学资源,以平等对话的方式与学生一起探讨,利用学生生活中所积累的西洋乐器知识,循序渐进地播放耳熟能详的流行或经典的乐曲片段,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在学习中学会音乐学习的方法。在本课中,笔者创设了一个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互动过程。课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乐器知识抢答,并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计分竞赛。学生可以自由回答问题,还可随时到黑板上写出答案。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即使平时默默无言的同学,也在分层设置的问题中找到自己的答案,努力为小组添分争光,下课铃响时,大家觉得这节课怎么这么短啊!
反思:音乐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有一个平等和谐的环境和宽松快乐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感觉状态、注意状态和情绪状态,才能有效激发出内在的情感和动因。教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尊重带给学生,把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空间留给学生。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对学生在互动中的合理成分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当学生取得点滴进步时,要给予热情的鼓励,让学生在尊重、宽容、激励、欢快的教学氛围中,人人都体验到“我行”、“我会”、“我成功了”的情感,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音乐素养的提高。
(四)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笔者把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各种乐器进行分类,按先熟悉后陌生的顺序,依次演示。木管乐器是首先学习的内容。在欣赏影像片段,看图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乐曲,说出相应的木管乐器。长笛,单簧管分别选了贝多芬《土耳其进行曲》和刘若英《后来》,熟悉的旋律紧扣学生的心弦。在接着的回答问题时,很多学生因专注听歌却没有抓住乐器的声音特点,在竞赛中明显吃亏了。通过本课学习方法的指导,当铜管乐器在影像中出现时,同学们专注倾听,尽心体会,并在欣赏习曲《大进行曲》当小号嘹亮的声音响起时,学生都能心领神会,感受到凯旋而归的将士们在行进中的矫健英姿及那一刻人们热烈而欢快的情绪。很多学生还为乐曲创新曲名,如《行进中的歌》、《凯旋之歌》等。最后一轮打击乐器的识别同样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也是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体现者。以往教师一谈到自主学习,总会担心学生不会学、学不好、学得慢,总以为要讲个明明白白才放心。其实音乐课堂完全可以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大胆地放手让学生体验、模仿、探究、实践。教师的责任就是扮好教学活动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的角色,智慧地利用课堂新生成的教学资源,把握好课堂有效教学的方向。可以由学生思考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自行解决,切不可包办代替;学生可以理解的问题,先让学生讨论,教师仅作补充;教材中的难点,也可由教师提供探究资料,留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以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须的自主学习能力。
反思本课的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两级分化的现象,基础好的学生和对音乐很感兴趣的学生,思维活跃,在自由发言的过程中会挤占其他同学参与的机会,因此要加强对基础较差但喜欢音乐的这部分同学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并在巩固性环节加强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点的归纳总结,以使这部分学生加深印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