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名企实习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名企实习报告范文1
肖淑芬名师发展工作室选择了“小学数学名师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优化策略研究”作为工作室近三年的研究项目(该项目被确立为厦门市“十一五”教育科研重点规划课题)。工作室希望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翔实的数据和有价值的资料,了解教师群体,特别是小学数学一线教师对于开展名师研究的思维倾向和已有经验,以开拓工作室成员的研究视野,获取研究的灵感和启发,使工作室能以科学的精神和专业的态度开展研究工作。
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结合调查内容的具体特点,工作室选取了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教研员,以及教育专家、教授作为调查对象,并在不同的职称、教龄、地区等方面都有取样,在教师群体中具有代表性,因而调查获取的数据信度较强,获取的信息对工作室工作开展的启发和借鉴的意义较大。
三、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一)名师研究,研究什么
1. 研究哪些名师?
名师是精于研究和实践的“艺术家”,名师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课堂教学理念与教学艺术的“前沿”。哪些名师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哪些课例给一线教师留下深刻印象?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项目“您知道哪些数学名师及其经典课例?”进行调查,位列前三位的名师分别是华应龙、吴正宪、黄爱华,分别有73人、67人、52人提及。
名师为何成为名师,其被认可的原因是什么?经过对调查资料的归纳整理,我们发现名师被一线教师认可、欣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居高临下驾驭教材,教学设计精巧;二是热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发展,卓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三是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及沟通能力,个人魅力彰显。走进名师的课堂,我们强烈感受到的是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尝试与思考的状态。在一次次的思考中,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对学生思维予以积极关注,并进行有目的地训练,让我们感受到名师的魅力。名师在课堂中每一分钟都在实践,他们之所以能做到不断实践,是因为中小学名师特别是小学名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显著高于普通教师。
2.名师研究的主要内容。
名师智慧不可言传,只能意会,因此不是通过一般意义的学习所能获得的。基于这个现象,有必要对名师的课堂实践进行研究,了解其教学行为中哪些方面最具有研究的价值。对此,我们设计了“您认为名师的哪些方面最有研究的价值?”这一调查项目。
从附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84?郾2%的教师认为提问和追问优化策略是名师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70?郾5%的教师认为名师教学语言优化策略是名师研究最有价值的内容,这些是一般教师与名师存在差距的地方,这些方面也正是名师个人魅力彰显所在。其中“提问”涉及预设,“追问”则指向生成,名师在预设和生成的处理上,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教师。他们在教学中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注意激活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因素,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提问的语言组织、时机的把握,追问的信息及时处理,教学资源的重组利用,特别需要引起一般教师的关注。
(二)名师研究,怎样研究
1.名师研究的主要途径。
名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研究,除了内容研究,还应有途径的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扩大一线教师向名师学习的渠道。对此,我们设计了“您是从哪些途径了解这些数学名师的?”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从附表2可以看出,观摩课、讲座、文集、著作是广大教师接触名师的主要途径。从调查中还可以看到,网络的应用比较少,有组织的培训活动是主要途径。在信息时代,我们有待扩大其他了解途径。
2.名师研究的主要方法。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方法研究名师?“名师研究”不是“名师模仿”。名师研究贵在长久,贵在深入,贵在品位,贵在提炼。
从附表3可以看出个案研究被认为是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其次是比较研究、行动研究。用以上方法研究名师,有助于我们对名师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行为系统地、全面地了解。工作室将在研究中,注重以上方法的应用。名师研究将坚持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课题研究进展过程既是理论研究过程,又是数学教学的推进过程和重建过程。
3.名师研究成果呈现形式。
从附表4可以看出,公开课教学受到了一线教师的欢迎,被89?郾9%的教师认为是最好的成果呈现的形式,也是名师研究成果辐射最快捷的形式,因此工作室要竭尽所能为工作室成员搭设平台,使其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呈现名师研究成果,不断提升专业素养。案例分析、专业论文分别位居第二、第三位。
(三)名师研究,如何凸显团队作用
1.名师研究,有哪些有效的团队活动形式?
从附表5可以看出,有88?郾5%的教师认为课例观摩是名师研究的最有效的活动形式。实际上这样的活动形式也是最常用的,但最常用的不代表是最有效的,应该更多地尝试应用和推广其他的活动形式,让名师的魅力与经验更大程度地被一线教师所习得。
2.名师研究,如何开展主题活动?
名师发展工作室,其定位是“发展名师”,即在工作室的研修活动中,通过团队的力量,将工作室伙伴发展为名师。基于这样的定位,一些受调查者提及的以下几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就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关于研究内容的建议:关注学生,以学生为本。扎根一线教学,做“真实”课堂的研究。坚持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促进师生的共同和谐发展。
关于研究活动组织的建议:分学期或分学年根据学科的特点组织有效的研讨活动,通过课堂教学、课后研讨、讲座等多种形式吸引更多教师的关注,创建科研沙龙和网络教研,以便进行有效的交流,互动提高。要有高层次的专业人士指导,或跟随他们一起活动。加强各地名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互相学习提高,多送教、送培给基层教师,特别是山区教师,让同一个教学方法在不同的课堂得到更多的验证。根据主题,着实架好从理论到实践的桥梁。教师应该不断加强理论学习,通晓理论将比单纯学会经验更有后劲。参与研究的人员本身要拓宽理论学习领域,并把适用于自己、适用于本班的某一理念进行具体实践。怎样把理念变为教学行为的具体做法,教师应及时记录下来,不断学习实践,不断经验交流,资源共享。让工作室成员既“教”又“研”,拟定适合的计划和目标,追踪落实。
关于工作室伙伴培养的建议:要注意培养工作室成员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要注意营造和谐奋进的研究氛围,要想尽办法让工作室成员感到温馨、自信、自豪,体验合作研究的乐趣,感受自身的成长喜悦。要十分明确课题研究的具体目标和成果展示形式,要充分估计课题研究的困难和问题,要充分思考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方法和策略,要充分了解每一个成员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要充分理解每一个成员的实际困难,要科学拟定研究计划和具体任务,要注重活动的成效和实效,杜绝流于形式。要注重扩大工作室成员的辐射和影响圈,要通过工作室平台推动工作室成员的成长和发展,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培养一批教学新秀,提高工作室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问卷调查的启示
1.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教学有声有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涌现出数量壮观的“一线名师”。他们在情境创设、教学预设与生成处理、学生心理沟通、教学语言艺术研究等领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教学思想和教学风格。百家争鸣,各具特色,殊途同归,共同推动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工作室成员在围绕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既要注意“名师”这一概念的开放性和生成性,让更多的名师走进视野,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又要注意根据成员各自特点,在广泛研究的同时,确定几个重点研究的名师,进行个案研究,深入研究这些名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特色,及其产生和形成的过程,凝练出优化的策略,为我所有,形成个人风格。
名师研究要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回归整体,要明晰名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完整流程,从整体进行研究分析;根据新课程理念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剖析其精妙设计,深入局部进行分析;继而顺势而下,考量名师环节设计之后的教材(学情)分析、教学思想、教育理念,在局部的改进或重建中,凝练其理念与行为优化的策略。工作室成员要在研究中,不断地实践、交流、学习、思考,立足于课堂教学一线,深入研究学生,深入研究教材;既关注教学的各个流程和有可能存在的问题,又善于捕捉课程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生成新的研究课题,在名师研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使名师研究走向深入。
2.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方法的科学与创新。
要使研究进行得科学、规范、有效,很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研究方法。工作室开展项目和课题研究,务必要加强学习,仔细分析,听取专家、名师和其他一线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加科学。工作室正式运作之前,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家对《行动计划》进行几轮的打磨,其目的就是使工作室的研究工作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少走弯路,更好、更快地实现研究成果。名师发展工作室开展研究前期的问卷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深入分析,形成报告,用数据和事实说话,以调查报告为依据修订《行动计划》和《课题实施方案》亦是一种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态度。
名师发展工作室要边实践边摸索,在信息化社会里,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名师研究的渠道要进一步拓宽,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加强网络的运用,更方便、更快捷、更大容量地获取名师研究的宝贵资料,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资源的共享。研究的方法要进一步创新,工作室要在遵循传统方法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不断地探索适合“小学数学一线教师”研究“小学数学一线名师”的方法,力争以创新性的方法实现创新性的成果。
3.名师研究应注重研究团队建设与成员能力的提升。
名师发展工作室成立的初衷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研究项目为依托,借助团队的力量,实现工作室成员的发展。通过此次调查,工作室建设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的确定。工作室建设要把形成工作室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和事业追求放在首位,致力于将工作室建设成为工作室成员共同的精神家园。只有主动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通过学习、座谈、博文撰写等形式,交流思想、互相促进。“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不能只作为摆设的座右铭,而应真正植根于工作室成员的心中。“工作是繁忙的,心境是恬美的;过程是艰辛的,但果实亦是甜美的。”不能只作为工作室的一句口号,而应成为工作室成员的共同的信念与追求。
名企实习报告范文2
顶岗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了对顶岗实习的全程管理与监控,其功能涉及从实习准备、实施、监控、资料撰写、评价以及实习结束后的善后处理等各方面,充分发挥了网络“沟通及时、交流便捷”的特点,做到了各方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处理,确保了顶岗实习教学质量。
1.1顶岗实习用户注册登录管理模块设计
用户登录及管理是本系统一重要功能,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户登录功能的设计主要包括登录界面的设计、用户身份的验证以及防止注入性攻击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实习学生、校内外指导教师、导员、系部管理员、教务处管理员、院领导必须通过登录方可进入本系统进行相关操作,用户之间不能越权访问。普通用户无须登录,只能查看新闻通知。
1.2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公示模块设计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国家教育部、省、市和学院有关部门对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和实习安全制度、实习单位的管理制度。法律法规政策:给学生提供在顶岗实习期间常遇到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持。
1.3顶岗实习信息管理模块设计
研究动态:国内高职关于顶岗实习的研究动态显示。通知公告:学校、企业有关顶岗实习的相关文件、通知、阶段性工作安排、顶岗实习资料下载等。顶岗企业信息:校内招聘信息公布、周边招聘企业网站链接及周边知名企业网站链接等。
1.4顶岗实习网络教学模块设计
根据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欠缺的知识点,按照专业就业岗位针对性的开设一些课程,可以让学生和老师一对一的自由在网络课堂进行交流,或提供学习支持信息等,解决顶岗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的需求。课堂教学资源:通过调研针对专业重点、难点及欠缺知识点进行理论讲解,且提供相关课程精品资源、址及相关教材等资料信息。实际操作技能视频:尽快提高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提高专业技能。技术资料:主要包括与岗位相关的职业鉴定、行业企业标准、技术手册、素材库等资料,目的是使学生更好的了解岗位能力要求,使学生更快适应岗位需求。
1.5顶岗实习信息收集模块设计
此模块包括学生、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系部管理人员及导员资料的收集,不同的用户进入的界面不同,收集的内容也不同。通过此模块学生可以随时撰写周记然后提交,教师可在系统中及时进行批复,随即记载实习指导记录。通过查看学生周记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其思想变化情况,及时解决其所遇到的难题,引导使其尽快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转变。顶岗实习信息收集模块设计见图2所示。指导教师对学生上交的资料要严格把关,只有周记及报告全部合格之后要填写顶岗实习周记登统表及实习报告登统表,对于需要上交带印章的资料,如三方协议及企业经历证书,导员要填写三方协议及企业经历证书登统表。系部管理人员对教师上交资料要严格把关,实习指导记录检查合格之后填写顶岗实习指导记录统计表。各种数据通过系统提交到数据库汇总,可在数据统计模块中进行统计、显示及提示。
1.6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网络测评模块设计
建立科学合理考核评价标准,开发学生学业管理模块。由校企双方共同参与制定考核标准,分析考核方案构成要素、权限比重,保证考核的公正性、科学性。此模块包括学生、指导教师及系部管理人员的评价,不同的用户进入的界面不同,评价的对象也不同。此模块的设计旨在加强学校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督导,使三者协调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改善顶岗实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系统规定定期进行测评,以达到实时监控目的。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网络测评模块设计见图3所示。对于测评结果在数据统计模块中进行统计、显示及提示。
1.7顶岗实习互动交流平台模块设计
此模块为师生在线交流平台,顶岗实习学生可通过此模块将在企业顶岗实习所学的实践操作知识、经验心得与思想上的收获与学校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顶岗实习互动交流平台模块分为岗位交流论坛和思想交流论坛。
1.8数据查询与统计模块设计
信息查询与统计主要是方便教学部门对相关信息进行查询统计,在这个模块中,包含学生、教师所有信息的查询,查询方式也要求多样化,如指定班级、姓名、学号、教师、专业等。模块的统计功能不仅能够统计学生顶岗实习的信息,同时还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类汇总。这样,各部门能够通过本模块了解到学生在企业实习及教师指导的情况,能够对学生及教师起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作用。不同的用户进入的界面不同,查询统计的内容也不同。
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交流可以通过此管理系统,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QQ及邮箱等等,学生与指导教师之间每沟通一次或学生上交实习周记一次,教师就要填写师生交流登统表。根据学生实习表现,校内外教师定时上交实习成绩评定表,系统定时统计成绩,没上交的教师、不及格的同学或与指导教师交流沟通次数不符规定的同学就有一次不良记录,系部及指导教师随时查看师生交流详情和不良记录以便及时通知相关人员整改。其中定时统计程序通过多重循环及判断的方法实现,并利用WindowsServer2003的“任务计划”功能定时运行。
2数据库设计
使用SQLServer2005设计数据库,库中包含30张基本表,主要包括:学生表、专业表、班级表、信息表、课题表、实施计划表、更新计划表、师生交流表、汇报答复表、学校老师不良记录表、学生不良记录表、新闻表、工作安排表、资料表、教学资源表等。
3系统界面设计
使用本系统主要有7种用户,即普通用户、学生、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指导教师、导员、系部管理员、教务处管理员、院领导,普通用户不能进入系统操作。
3.1系统主界面
系统主界面给系统用户的登录、优秀实习报告展示、个人信息修改提供了统一入口,还实时滚动显示院、系部的新闻通知。系统中的学生、教师信息直接从教务系统数据库导入,系部管理员和院领导信息由教务处管理员添加,添加后各个用户的个人信息可随时修改。院和系部均可随时本部门的重要新闻和通知。
3.2用户操作界面
除普通用户外,其余各用户界面都有七个主菜单:管理制度公示、信息管理、网络教学、信息收集、教学质量测评、互动交流平台、数据查询统计。各主菜单功能上面已经介绍了,不同用户在信息收集、教学质量测评、数据查询统计菜单中显示的内容不同。学生通过学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学生界面。通过该界面学生可及时查看到自己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情况、不良记录统计情况、指导老师的回复、撰写实习周记及实习报告等等。并可以通过该平台与企业、学校进行信息交流,以此实现学生的远程监管和指导。
校内指导教师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校内指导教师界面。通过该界面教师可及时查看学生上交的周记并进行回复、查看企业对学生的评价情况、自己的不良记录情况等等。除了常规的信息查看外,校内指导教师最重要的就是与实习学生和企业进行及时沟通,掌握学生的现状,进行成绩评定。企业指导教师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企业指导教师界面。通过该界面可及时将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反应给学校,使学校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更好对学生进行管理。导员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导员界面。通过该界面可及时汇总学生实习单位、岗位等信息,及时了解其学习生活变更情况,更好对学生进行管理。在系部管理员界面可进行以下相关栏目的操作:学生基本信息统计、师生交流情况统计、学生实习成绩统计、校内外指导教师实习成绩统计、上交资料统计等等。主要从宏观上对实习动态进行监管,并负责实习成绩的审核工作。教务管理人员、院领导通过帐户和密码登录后进入其专用界面。可进行的操作同系部管理人员相同,但统计范围可涉及不同系部。
4系统实现
本系统采用B/S模式并选用ASP.NET技术实现全部功能,客户端脚本采用JavaScript实现。
4.1与教务系统数据库相衔接
系统提供了与教务系统SQLServer数据库的接口,管理员可直接导人初始数据如教师、系部、专业等信息,而在每届实习开始前还可实时、分批导入参加顶岗实习的班级及学生信息。通过检测各个表中关键字机制来防止反复导入时数据出现重复,这样确保了导人后数据的唯一性。考虑到有些数据是顶岗实习需要的但未包含在教务系统中,如顶岗实习所需要的外聘教师,或者出现相反的情况,系统增加了对导入后数据的管理,包括添加、编辑、删除、浏览、查找等。
4.2系统的容错性
用户录入、修改信息时,系统采用了客户端表单JavaScript数据验证、服务器端标准验证控件验证和CustomValidator控件配合正则表达式的使用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避免了手工录入错误。
4.3安全性设计
一是充分利用软件的安全机制和可靠性机制,整个系统层层核查,防止非授权人员读写,采用口令、各种级别的封锁等,保证数据读写、传输过程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二是通过防火墙来实现的,它可根据采用的协议、网络地址和其它准则对数据包进行过滤,在必要时可阻挡数据包。
5结束语
名企实习报告范文3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实习教学改革
工商管理类应用型本科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现代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综合知识,接受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的基本训练,具有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再学习能力,适应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就能力结构而言,这类专业不仅要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巧等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掌握运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来观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还要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和意志坚强的心理素质以及较强的科研、写作和表达能力,也就是动手、动嘴和动笔的实际操作能力。理论知识的获得,完全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实现;但对于实际操作能力,就需要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实习教学获得。
一、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认识实习是培养应用型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可使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和将来可能面向的就业方向有一个初步了解,让学生初步建立起专业概念和专业感觉,获得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学习目标性的增强和后续专业课程学习积极性的提高。高校在长期的认识实习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实习地点、经费和效果等因素,从时间、内容及方式等多方面着手进行了系统的改革与实践,建立了相应的新模式,规范了认识实习工作。
1、建立优质规范的认识实习基地
认识实习的首要问题是实习基地的建立。在现代经济社会中,企业不愿接受非毕业生实习是事实,联系实习基地成为非常棘手的问题。但应该认识到实习基地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学习的态度。一个管理先进的企业会使学生实习时处于兴奋状态,除能学到更多知识外,还能激发其学习的激情,促进其创新精神的形成;而管理落后的企业只能更多地让人悲观失望,甚至使人感到前途渺茫。高校应该花大力气选择先进、就近的企事业单位作为认识实习合作单位。如为了保证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认识实习得以正常进行,我校与建设银行常州分行、黑牡丹股份有限公司、新科集团公司、大华进出口公司、红星美凯龙集团公司、中天钢铁集团公司以及常州国泰君安证券公司等一批常州地区的全国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认识实习伙伴关系,并经过较长时间的运行,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合作模式,确保了每次认识实习的顺利进行。
2、完善实习过程安排
开学初,实习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与实纲拟订实习计划。实习前一个月,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商量确定实习时间和内容的安排。实习前一天,召开实习动员会,请学院相关负责人做动员报告,强调实习的作用以及实习安全注意事项。进入实习单位后,首先由单位领导介绍企业情况,并强调企业相应岗位对工商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其次,组织学生听专业人士讲座,指导教师详细介绍与现场有关的理论知识,并根据实习计划提出相应的要求,着重介绍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工作流程有一般性的了解。最后,参观现场,由专业人士和指导教师现场介绍和回答相关问题。通过严密地实习教学组织,使学生的认识实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严格要求、加强考核
安排好实习流程后,还要制定实习成绩评定办法,对学生的认识实习进行跟踪评价,客观地评价学生经过认识实习后所达到的水平。主要包括,一是现场考核,一般采用现场提问和查看日记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实习态度和知识掌握程度。二是评定实结报告的质量,包括全面系统性、撰写规范与质量、问题探讨以及知识的总结提高程度等。三是考察交流汇报情况,即对所获取的知识的掌握与表达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进行考查。将理论讲解与企业实习两者相结合评出最后的成绩。
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实践
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教学是应用型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过程,也是学生认识社会和增强劳动观念、事业心与责任感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客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过去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显现出多种弊端,高校必须改变原来的实习模式,实行“大分散、小集中”实习模式。
1、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的弊端
所谓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就是由学校指定实习基地,学生完全按计划集中实习的模式。这种实习模式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学校通常是与实习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签定实习协议,然后由行政主管部门将实习生分配到所属企业去实习。这实际上是实习单位在执行其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接收实习生的指令,实习单位即使不愿意也不得不接收。在实习的组织形式上,先由学校落实每个学生的具体实习单位,安排好他们的食宿生活,把学生分成2—3个小组,由老师带队集中实习,并由带队老师全面负责学生的实习工作。这种实习模式的优点是便于对实习生的统一管理和控制,但其弊端也十分明显。一是学校对实习工作包得太多、统得太死,整个实习过程都由学校负责包揽,学生是被动实习,缺乏主动性。二是由于实习地点过于集中,少数企业要被动地接收大量的实习生,势必会对实习生采取应付态度,实习效果自然不理想。三是集中实习难以解决食宿问题,实习费用很大,学校难以承受。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企业的自不断扩大,主管部门不愿也不能象过去那样直接下达接收实习生的任务。客观形势的变化和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显现出多种弊端,使得改变原来的实习模式显得非常有必要。
2、“大分散、小集中”实习模式的运用
所谓“大分散、小集中”实习模式,就是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分散各地实习,而少数确有困难或有其它特殊原因的,可由学校出面落实实习单位的模式。在实践中经过总结,该实习模式主要包括如下的程序。首先,学校根据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制定实习教学大纲,对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内容、目的与要求都作出较为详细的规定。开学初,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实习计划,按计划提前两个月左右时间召开实习动员会,以加强同学们对实习的重视,同时发放实习联系单(学校公函),学生凭实习联系单自行联系落实实习单位。实习开始前一周,学生要交回实习单位盖章接受的联系单,指导老师在收到联系单后,对每一个学生的实习单位详细信息及时进行审核整理。在学生联系单位过程中,指导教师和班主任随时关注联系情况,对到时间可能找不到单位的同学,指导教师事先进行指导并帮助寻找落实相关实习单位,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按时到岗实习。实习期间,采用电话检查和实地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指导与监控。在实习第一周里,对每一位学生和实习单位进行电话联系,了解掌握学生实习的实际到岗情况,及时督促学生到岗实习。在实习期中阶段,指导老师对学生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实地检查指导。在实习结束阶段,与实习单位进行联系,查看学生是否仍在实习的同时,对实习单位表示感谢。学生实习返校后,上交实习手册。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评价与实结的情况,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会和座谈会,让同学们积极发言谈经历、谈体会,并经过一定的答辩程序,最终评定实习成绩。
3、两种实习模式的比较
尽管“大分散、小集中”实习模式还处于探索阶段,但与计划集中型实习模式相比,其优点也是十分明显的。第一,联系实习单位的过程激发了学生实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提高了社会活动能力。第二,个人单独全面接触社会的过程使学生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和人生观都产生了深刻的变化。第三,与单位个性化的对接使许多学生为实习单位作出了贡献,受到实习单位的高度评价。第四,加强了单位与学生的了解,为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创造了条件。第五,为学生职业定位与毕业论文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高校在实施这种自主分散的实习模式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由于实习单位分布面广,学生自由度大,难以形成必要的制约力。二是部分学生自我约束力不一致导致实习效果不平衡。三是实习单位的情况对实习效果也有很大影响。四是一些学生对实习的目的性不够明确,特别是对毕业实习缺乏目标等等。
三、实习教学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思考
1、切实依靠专业指导委员会
高等院校普遍设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借助专业人士丰富的经验来促进专业的发展。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方案的制定应该从职业技能分析入手,由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并让其参与实习方案的制定,以便使实习教学体系更加符合毕业生任职岗位的实际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委员会的指导作用,建议所有专业委员在所在专业兼职授课,以便随时了解专业情况,保证专业发展不偏离轨道。
2、建立基层岗位参与式认识实习制度
对工商管理类专业来说,应当尽可能地安排基层岗位参与式认识实习,比如办公室文员的一些工作、一些商品的销售工作等;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岗位以学生参观和咨询为主;总的实习时间至少应当有一个月。一个学生到一个企业进行认识实习,要了解企业基层的一些情况,仅仅一个岗位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多个岗位的认识来汇总成专业认识,所以时间不能过短。参观考察的对象应该是多种行业,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所设置的工作岗位是不相同的。当然,一个学生不可能把每一个行业都涉及到,可事先组织学生根据自身爱好来报名选择行业、企业或公司,当把所有学生的材料汇集起来,就得到了对各行各业的相关需求信息。然后教师按实习行业的不同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两个星期之内了解到相关岗位的基本信息及该岗位应该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最后,学生要写出本次认识实习的实习报告。比如针对工商管理专业到工业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的学生,需要其在实习报告中完成以下内容。首先,画出该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包括上至最高层管理机构,下至每一个班组和科室的构成。其次,从结构图中找出自己能够从事的岗位,最少四个。详细了解这些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从事该岗位应该具备的计算机水平、英语水平以及专业课程知识,如写作知识、管理基础知识、人力资源知识、市场营销、市场调研、资料分析和会计知识等。最后,把了解的信息综合起来写一份实习报告。
3、构建校内模拟实习平台
学校可以尝试在校内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模拟实习平台,营造企业经营管理情景,依托实验中心开展实习。通过这种模拟实习的平台,把企业真正的“搬进”学校,让学生在实验中心完成模拟实习,掌握企业运作的规律,熟悉企业运作的流程,体会现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提高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可以全面提高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经济管理水平、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有效地提升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然,这个模拟实习的平台从业务流程安排、工作岗位设置到企业情景设计,都应当尽可能地贴近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实际,突出模拟实习的高度仿真性。环境的设计应使学生有一种仿佛置身于企业实际环境中的感觉。
4、对学生的学年论文、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实行一体化指导
学校和实习指导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大三时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由学校安排具有相近科研方向的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教师,实行学年论文、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的一体化指导。这种指导方法既便于教师了解学生、指导学生,也便于学生帮助教师收集资料、参与教师的研究工作,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学生可以根据指导教师的建议,有计划地安排实习时间,明确专题调查的主题,从而使实习目标更为明确、内容更为充实。同时,这样还可以克服原有的毕业论文环节孤立、封闭和时间不足的弱点,将平时的学术研究、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此外,还有利于学生寻找工作和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推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实施21世纪人才战略的重要内容,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也不能例外。立足高校、积极参与社会、加大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手段,是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的贯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客观保障。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学校、社会和企业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育人环境,需要高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不懈努力、勇于探索,不断构建和创新大学生实习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田建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纵横谈[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名企实习报告范文4
关键词:跨境电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东莞
一、东莞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东莞北接广州、南临深圳,毗邻港澳,发挥着电子、轻纺、服装等行业的优势,成功引进一批知名企业在莞发展跨境电商,敦煌网、大龙网、全麦、启盈、递四方、银盈通、新航线、菜鸟网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
据统计,目前东莞全市电商网络经营主体已超过5.4万户,主要大型第三方交易平台5个,全市跨境电商企业达3500家,涵盖物流、支付、第三方平台、运营服务等各个重要环节。继中国邮政、长安镇、虎门镇三大跨境电商园区后,市内第四家以跨境电商为主题园区――东信高新科技孵化园于2015年4月30日开业。
二、跨境电商及人才需求情况
(一)跨境电子商务
跨境电子商务,简称跨境电商,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通俗点讲,就是利用电子商务购买国外的商品,或者把商品卖到国外去。
目前国内主流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包括:速卖通、敦煌网、中国制造、阿里巴巴国际站、环球资源网、兰亭集势、米兰网等。
(二)当前跨境电商人才需求情况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中心的《中国跨境电商人才研究报告》,高达85.9%的企业认为跨境电商人才存在严重缺口。
首先,企业在选择跨境电商人才时的专业倾向主要为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专业,分别占比70.1%以及59.9%,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拥有相关的国际贸易知识及语言能力,又要掌握电子商务的操作技能。
其次,从企业紧缺的跨境电商人才岗位需求情况:业务岗位需求占61%,技术岗位需求占23%,管理岗位需求占16%。可以看出,大量的人才需求集中在一线的业务岗位上。
而对人才类型的需求,不管是大中小型企业,都倾向于复合型的跨境电商人才。
再次,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看法表明,现阶段大多数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实战经验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的岗位需求。
三、东莞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策略
面对市场日益增长的电子商务需求,人才缺乏始终是制约东莞电子商务发展,尤其是跨境电商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培养合适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是促进东莞跨境电商稳健发展的首要任务。
(一)深入校企合作,定向培养跨境电商人才
既然是校企合作,那么企业就不能只是挂个名、走过场,而应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日常教学计划实施以及学生顶岗实习等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来。要深入开展合作,校企双方可互聘互认讲师。学校教授学生相应学历程度的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企业讲师为学生讲解跨境电商工作岗位中所需的各种技能的操作并分享实战经验。同时,学校教师可以到企业实践交流,一方面增长个人跨境电商实战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为企业员工提供其他培训和增值服务,更好地提升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水平。
目前像敦煌网、阿里巴巴集团等大型电商平台都已纷纷向各大院校抛出橄榄枝,如阿里巴巴的“百城千校”计划,敦煌网更是积极参加大学生跨境创新创业大赛,以大赛为契机,以公益培训、带薪实习、创业导引等方式,促成跨境电商企业与院校间深度合作,以培养真正适合市场需求的跨境电商人才。
(二)推动教学改革,灵活跨境人才培养方案
目前东莞各院校都在积极开发对应的实践技能课程,开展校企合作以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及综合素质,但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待改进之处。
一方面,跨境电商的教学计划设计不够灵活。建议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跨境电商教学,不要纳入专业统一培养方案中,而是作为大专二年级或本科三年级开始的一个专业方向自主选择进修。这样学生可以基于自身的英语水平以及个人兴趣进行学习,更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和钻研的热情,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样对于外语外贸专业来说,也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自。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的考核方式不切合实际。跨境电商是一项实用性极强的知识技能,不能再用以往的期末考核、实习报告等死板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成绩评定。而应该依照真实岗位情景,以任务为导向,根据学生的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及质量,甚至由合作企业中学生的直接领导给予评分。这样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充分应用所学的各种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各种问题。
(三)组建跨境电商培训平台,助力跨境人才培养
随着“创业”热潮的高涨,跨境电商也成为创业个体的热门选择。然而从事跨境电商的人员除了要懂得相关贸易知识、一定的外语能力外,还要掌握电子商务的相关操作。这对于专业应届毕业生来说都未必能胜任,更不用说社会上各层次的创业个体。建议东莞各跨境电商企业、人才招聘市场、各大院校、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合作组建跨境电商培训平台,在深入了解行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跨境电商技能的培训。同时设置多层次的跨境电商培训课程,以满足在校学生、应届毕业生、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创业人员不同的技能培训需求。
(四)引进跨境人才,实现人才培养过渡
不管是校企合作培养跨境人才,抑或培训平台提供跨境技能培训,都要经过阶段性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应的成果,而目前东莞的跨境人才缺口始终让各企业不得不去面对。要缓解当前的燃眉之急,就要靠人才引进。而引进人才的时候,主要关注点应为跨境电商“可用之才”,而不能把眼光只聚焦在高学历、高职称的学者型人才。目前东莞跨境电商行业缺的主要是基层从业人员,因此哪怕低学历,只要深谙跨境电商之道,具备跨境电商实战经验的人才,也应该引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放弃高水平人才的引进。高水平的人才,不仅能为东莞跨境电商界注入新的活力,更能有力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于人才引进方式应当一分为二,各有侧重。
综上所述,人才的培养既是解决“燃眉之急”的举措,又是东莞跨境电商长期发展的有力支撑,需要政府机构、行业企业、高校等多方合作,在新常态下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共同统筹规划。未来东莞企业的跨境电商道路,将向着提供优质产品、特色服务、品牌创造的方向逐步推动整体产业的升级,因此探索、落实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策略,必须始终作为跨境电商发展工作的重心,长期稳步推进。
参考文献:
[1]陈长英.浙江省跨境电商人才需求分析及培养路径研究[J].中国商贸,2015年(02)
名企实习报告范文5
参观药厂实习报告【1】xx年1月15日,大学里第一个寒假的第一天,我随同8名同学,通过走访长春会展中心附近的银诺克进行了“苦中有乐”的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当走近药厂大门,我的心崩得紧紧的,因为我们手中除了学校的介绍信,余下的就只有满腔的热情。大家都知道,想仅凭一纸介绍信就参观访问哪家药厂绝非易事。因此我们通过与门卫沟通,希望能与有关领导说明情况,允许我们的唐突打扰。就这样银诺克药业有限公司接待了我们。
从骄阳下走进办公楼,与有关领导沟通交流,参观厂内环境,了解药品出产的全部过程,让我们这些在学校里读书的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实战经验,纠正了许多头脑里的误区。由于厂内禁止照相,因此我们没有带来厂内的照片,但是这一天所收获的“宝藏”,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感触。
通过药厂人员对我们的详细答疑,我将其规划为以下几点:
第一,在校大学生现阶段的学习与日后的工作效果不是同趋向的曲线。
多数学生都以学习为天职,这样没错,倘若只是一味地只知道学习不参加任何课余文体活动,这样的人即使到了很好的工作岗位也很难胜任。因此,拿高分学生不一定就是高薪的白领。在大学,学生学到的并不单纯是专业知识更是做人的道理和学习的方法。
第二,任何证书都不是“通行证”。
不知是什么时候开始,在高校刮起了“证书风暴”,大家都说用人单位会首先看手中的证书,似乎证书就是能力。其实并不是这样,学习课外专业所用的时间短,而花钱却很多,最后什么也得不到,甚至还有人会花钱办证,如果都重金买证,就更失去了课余考证的意义。很多能力不是一本红皮证书就能够说明的,真正的高水准是货真价实的派上用场。
第三,提高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迫切性。
大学理的课程在实际工作中涉及少之又少,工作时并不要学生在实验室的操作,因为学校的实验设施与药厂设施相差很大,很少用到在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因为太多人只是纸上谈兵,并不会灵活地用于实际。
我们在应对未来工作时必须拥有的能力素质太多。如:
(1)在校内外培养沟通交流和协调的能力,这并不是单纯的善谈;
(2)在校内做到学东西快,动手能力强的适应能力;
(3)转变观念,要做到为了工作区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去工作;
(4)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是所有学到的知识都能用的到;
(5)放低身价,任劳任怨,把基本工作做好,能安稳工作;
(6)工作中要有思想,很多时候做同一件事。不只有一条路,认真思考还有其他办法,因为“方法≠办法”;
(7)在学会做好某件工作时要教会其他不会的人,别人也会了,咱们才有被提升做其他工作的机会;
(8)学会承受来自任何人群的压力,首先就是必须承受领导交派工作任务时的信任带来的压力,以及领导验收工作时力求完美带来的压力;其次是一些有酸葡萄心理人群的议论带来的困扰;
(9)争取在校时做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做学生干部时刻都会比别人想得早,做得多。这样才能锻炼各项能力;
(10)利用一切办法努力提高自己的可塑性,挖掘潜力;
(11)为自己制定三个目标,分别是,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
参观药厂实习报告【2】在这个假期中,我们一行六位大学生来到了xx省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这个企业坐落于xxx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一个新兴的现代化综合性制药企业。公司自从1995年创立以来,通过实行程序化和目标化治理的营销策略,建立了一个覆盖面大、渗透力强的营销网络。他们以科学的营销体系促进销售,达到了销售业绩连年翻番的好成绩,并于~年进入全国医药企业五十强,且连续八年被评为AAA资信企业。在最近的福布斯~中国潜力100榜上,xx药业位居排名第七位。这作为一家新兴的药业公司,实在是难能可贵!
作为仍在象牙塔内学习的我们,非常有幸来到这个现代化、科技含量高而且人性化治理的制药厂。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厂内的加工工艺;我们结识了厂里的与我们年纪相当的技术工人朋友;我们与企业的副总经理伏女士进行了深入的谈话;我们还与常年往返中国和加拿大的负责新药研发的资深科学家王博士进行了交流。在这些天的交流学习中,我们学到了关于制药方面的专业知识、开拓了视野,更重要的是,我们几个学生在对待企业还有自身发展的认知上,受到了相当的震撼。毫不夸张的说,这次实践,颠覆了我们以往的一些观点。而在这里,我主要想简单的谈谈关于企业文化以及大学生应该如何从学校走向社会这两个问题。
一、企业文化
xxxx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朝气蓬勃,富有创新意识的知识型、科技型的大型制药企业。她以创新、科技、人才、治理的核心优势和严谨、科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具体行为来服务社会、营造健康。
众所周知,要想把一个企业做大不是很困难,但是要把一个企业做长久甚至长盛不衰却是很不轻易的。我曾经在一些统计上看到过,长寿企业与昙花一现的企业之间,最大区别在于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随着市场、科技进步、内部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保持自己不可被替代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之所以重要,因为它带来的竞争性是买不来、带不走、学不到甚至不可替代、无法模拟的。
而成立于1995年的xx制药在短短的10年时间内,从当年的一个不具天时不具地利的小厂,发展到了现在占地面积五万多平方米、每年净盈利高于10亿元佳绩的全国知名企业,就是因为他们拥有一套自上而下的优秀企业文化。
那么,究竟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什么呢?“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习惯性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而正是这些统一的价值观、共同的认知体系才使得一个企业拥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
据xx药业的伏女士介绍,每一个进入xx的员工(小到负责清洁工作的工人,大到项目经理)在来到工作岗位之前,都需要提前进行培训。
“回顾xx药业的漫漫征程,梳理诸多经验。我们发现,~远瞩与脚踏实地的统一、理性与激情的交织、自信与务实的辩证至关重要。建厂伊始,可谓不具天时、不具地利,但我们没有为困难阻碍,没有在恶劣的条件前止步。艰苦奋斗是一个企业求生存求发展的重要条件,在脚踏实地时又要~远瞩。
这些年来,公司领导班子团结而有激情,激情是克服困难的动力。同时我们又始终用超前的眼光缜密分析,谋划未来,这使公司的治理、制度架构、人员观念得到全面提升。
在荣誉和成就面前,xx人并没有满足现状,我们深深知道要创业就必须创新,创新就意味着打破常规。我们的核心能力在于新产品的研发,这些年公司来一直秉承科技为本’的理念,以博士后工作站及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依托,诚招医药领域内的高科技人才,做好科研开发工作,为公司进军新医药领域及现有品种的升级换代打好基础。
在xx精神’的旗帜下,我们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推动制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每个新来的员工都需要专心阅读专心体会的关于xx历史的领导致辞。其中,所谓的“xx精神”就是:豪在大志、森在伟业、精在治理、神在创新。也即,立大志、创伟业、精治理、重创新。
名企实习报告范文6
关键词:专业实习实训;初期改革措施与问题;构建新模式与制度机制;新模式取得实效
0.引言
“未来十年,世界将进入万物互联互通和智能化潮流的泛智能化时代,‘硬件+软件+服务’日趋融合相互渗透,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特别是总理提出的“互联网+”顺应了全球信息技术形势的变化,引领我国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加快发展的新步伐。然而,产业发展需要一定数量与特定质量的专业化人才,据统计,软件行业每年有120万人才缺口,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也给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带来了挑战。为此,各高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以实践教学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改革。实习实训是实践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走向社会之前锻炼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交流能力的重要过程。
1.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实习实训概况
近十年来,针对软件人才共性化培养与企业个性化需求出现的供需脱节问题,我国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采取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如调整专业结构、开拓校企合作渠道、与企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等,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应用型“3+1”人才培养目标,即前3年在校学习专业理论与技能课程,第4年全程进入企业开展工程实践。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各高校进行课程内容与课程结构的重新制订,作为实践教学改革核心的专业实习实训,其主要办法包括建立校外企业实践基地、增加实习次数及学时数、增加课程设计门类、加强实习实训的管理等,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应用型本科专业实习实训存在的问题
实习实训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责任感是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通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校企合作出现了如下的问题。
(1)以培训机构为主体,合作资源单一化。
(2)实践基地数量不足,地域局限性问题凸显。
(3)实习实训存在随机性,校企合作缺少约束力。
(4)顶岗实习缺少程序管理与质量跟踪机制。
3.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年一体三段式”实习实训新模式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到了一个关键节点,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学生高质量就业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升级目标。基于应用型(3+1)人才培养目标,在前期实习实训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在实习实训工作中探索新的模式,实现实习实训工作由过程管理转化为制度规范的科学管理体系,提升管理层次。
3.1多地域分层次建立企业实践基地
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建立与专业方向相对应的实践基地是实习实训改革的首要条件。根据各专业实习计划要求,需要在多地域建立企业实践基地。目前,学院的实践基地有深圳软件园、青岛软件园、东软集团、上海交通大学实训中心、北京天健集团、北京尚观科技、上海九城、杭州创客汇、苏州高博教育、哈尔滨海康软件等30多家企业,并将这些企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专业、物联网工程4个专业相对应,按照教学计划安排实习实训,满足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实习实训需求。
3.2构建“四年一体三段式”实习实训管理模式,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我们重点构建“四年一体三段式”实习实训管理模式,将实习实训贯穿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教学全过程。新模式将大学四年的实习实训分成“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三个阶段进行,实习实训的课时比例达到了专业教学总课时的30%,达到了教育部最新文件精神的要求标准。
3.2.1开展企业认知实习,开拓学生行业领域视野
“认知实习”为“四年一体三段式”的第一阶段,安排在大一学年。该阶段统一安排学生到国内相关专业方向的知名企业实习基地进行参观实习活动,时间为1周。认知实习以企业参观为主,让学生了解软件行业。期间,项目经理给实习学生做行业引导,并利用C语言与导论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指导学生编写小型的程序项目,让学生了解项目设计流程。通过认知实习,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涉及岗位的感性认识,使其对专业领域及现状有一定了解;另一方面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应用领域,明确所学的专业方向,形成初步的专业感性认识,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良好基础,并增强其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2.2加强专业实习(实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专业实习(实训)”是“四年一体三段式”的第二阶段,为重要阶段。专业实习,主要安排在大二时期进行,为期3-4周。在该阶段,学生基本完成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院按照教学计划的要求对学生进行方向划分并组成新的专业班级。此时实习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完整的技术程序,了解实习单位各个部门的职能和运作,体会专业实践与课堂理论的联系和差距。实习按照专业方向进行,内容根据不同方向分别设计,如计算机科学的嵌入式方向和软件方向、数字媒体的游戏媒体设计方向和游戏软件设计方向等。根据各专业系主任制订的要求,本阶段的实习让学生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分项目组完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中等规模的项目,实习结束之前所有学生均要进行项目组集体答辩。
专业实训在大三阶段进行,一般安排在第六学期。本阶段的实习主要以项目实训为主,采取校内、校外结合的方式完成企业模拟与真实项目。一方面充分发挥学院特色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的功能,校内教师与企业经理双向指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另一方面学生全部到企业去,由企业项目经理带领,将学生分成几个项目组,分模块参与项目的研发,训练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2.3落实全程顶岗实习,促进学生高质量实习与就业能力
“顶岗实习”是“四年一体三段式”的第三阶段,为关键阶段。
根据应用型“3+1”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在大四学年要以企业准员工身份全程进入企业进行工程实践活动,称为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对本专业的专业体系、知识结构、技能要求以及职业特征有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了解,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系统运用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理论联系实际,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本专业实际操作过程的具体内容、环节、方式、方法以及工作性质、工作规程有所了解和熟悉,以便毕业后尽快熟悉本专业的业务,胜任本职工作。
顶岗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企业工程实践过程,需要学院有计划、有程序、有步骤地将学生逐一落实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大三下学期,学院组织安排企业校园招聘实习生,为学生搭建平台,学生针对自身条件及兴趣选择实习企业。顶岗实习以推荐实习单位为主,学生自主联系、分散实习为辅,顶岗实习的学生承担实习企业相关职位的工作任务:①能力强的学生通过投简历自行找到实习公司;②学院引入软件园、软件与服务外包公司进行校园招聘,学生经过考核进入公司实习;③需要进行短期培训的同学,进入培训机构进行4个月的学习,再进入公司实习;④考研的学生,学院统一安排公司定期实习;⑤确定实习企业需要签订实习协议;⑥进入公司实习10个月;⑦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4.建立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机制
根据“四年一体三段式”的实习实训管理模式,我们制订了《实习实训管理办法》规章制度文件。《实习实训管理办法》从实习基地建设、企业考核、实习计划、带队教师、企业教师、学生管理等方面制订相应的文件规定,并附有校企合作协议、实习涉及的各类表格等文件。《实习实训管理办法》是学院实习实训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可使实习实训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规范操作,形成一整套科学管理体系。
4.1严格考核实习实训相关企业
对于实习实训合作的企业,需要经过实习实训领导小组深入企业进行考察,包括资质、环境、规模、师资力量、承担实习的能力、完成实习的质量标准要求等指标,并对其进行审核。考核后确定合作的企业,首先必须签订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根据教学要求制订详细条款,保证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能够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圆满完成实习任务,并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等关键因素给出保障。
4.2制订实习实训管理规定与职责
制订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学生遵守实习计划,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其他各项规章制度,虚心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相关业务流程知识,认真做好实习日志,认真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活动结束后,由实习单位教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实习鉴定,给出鉴定意见。
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实行带队教师(包括学生管理人员)与学生负责人逐级管理制,带队教师全面负责,学生负责人协助带队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动态。顶岗实习实行按人数比例分配专业指导教师与区域学生负责人逐级管理制,分区域对实习学生进行全程跟踪监管。
4.3制订学生成绩考评标准
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和顶岗实习均按照专业培养计划进行成绩考核,实行学分制,成绩考核表记入学生档案。成绩不合格者需重新进行专业实习,累计三次不合格者按结业处理。考研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办法要求学生考试结束当天提交研究生考试准考证原件,考研总成绩作为核定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的一部分,占50%。学校统一安排企业组织学生定期实训,企业实习成绩占最后实习成绩的50%。
4.4成立实习实训管理组织机构
实习实训工作需要成立领导小组管理机构,并针对实践基地的建设、各阶段的实习点的选定、顶岗实习企业的选择等事宜开会进行商议确定。领导与实习实训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别对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实训)、顶岗实习期间的各专业实习点进行巡查,及时了解并掌握带队教师的工作情况、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及企业的配合与支持力度,形成领导及广大教师齐抓共管的督查与分级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