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的内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辩论的内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辩论的内涵

辩论的内涵范文1

关键词:大理白族;霸王鞭舞;文化内涵

白族是祖国西南边疆古老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百分之八十以上居住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除此之外,湖南桑植县、四川西昌地区以及贵州毕节地区也有少量的分布。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汉语意为“白人”,解放前有“勒布”、“民家”、“勒墨”等他称,直至1956年,根据白族人民的意愿,定名称为“白族”。白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白族的民间舞蹈种类繁多,无论山区还是坝区,每逢节日庆典,都能看到群众性的古朴典雅、欢快热烈的多种民间表演,令人流连忘返。作为白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之一,“霸王鞭舞”渗透着白族人民的民族习俗和文化娱乐,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是白族人民丰富多彩的艺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霸王鞭舞”的产生

关于“霸王鞭舞”的产生,大多是来自白族民间艺人中流传的一些传说,大致有五种,其中流传较广的有三种:一是南诏兵器、警军器说;二是大理国柞丧棒、祭盘、棺钉说;三是部落战争说。除了这三种说法之外,还有摸拟栽秧说,楚汉相争时兵器说两种传闻。以上的这些说法都来自于民间传说,各种正野史中无记述,无据可考。

除了民间流传的各种传说,关于“霸王鞭舞”的产生,各种地方文献史料中都没有历史沿革等情况的专门记载,只有在明、清时代艺文诗词中简略提到过一些情况。例如清朝白族学者杨凉在《滇中琐记》记载:“大理有绕山林会,每岁季春下院,男妇盆集,殆千万人,十百各为群,……男犹执巾秉扇,足踏口歌,或拍霸王鞭。……相传起于南诏。”白族学者赵甲南在《嚎绕三灵竹枝词》也记到“淡抹浓妆分外艳,游行手执霸王鞭,口冬咚更有金钱鼓,且舞且歌为飘然,烤令欣逢四月最清和,簇簇游人此日多。六诏遗风今尚在,诸君莫笑是夷歌。红男绿女喜春游,山麓海滨绕一周,廿四巳过人影散,归家返道事田畴”。从这一类似的资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知道,由明末至清,金钱鼓、霸王鞭舞在大理和洱源一带已经成形,并在白族群众中普遍流行,同时也得到当时地方官府的认可。至于明宋以前白族地区是否流行“霸王鞭舞”?“霸王鞭舞”到底是什么时代产生或传入?等问题还有待于史料的进一步发掘整理和更深入的研究。

二、“霸王鞭舞”的表现形式

白族霸王鞭道具一般都是用直径约三公分,长约八十公分的竹截为材料,在其两端各凿穿两个方向相对的长方形孔,以象征四季,每孔中嵌入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铜钱,艺人说铜钱的数目分别表示一年四季十二个月或一年四季二十四节令。表演时在霸王鞭的一端系上一个红绸扎成的彩球或拴上一枚铜响铃作为装饰以增加音响效果。流行于白族群众中的霸王鞭舞基本上都是集体舞。各地的白族霸王鞭舞一般都不单独表现什么具体内容,属于一种情绪舞。这种舞蹈大多数情况下是穿插在“绕三灵”、“田家乐”、“三月会”、“闹春王正月”等各种传统民间节庆文艺活动或白族本主庙会活动中进行。各地的霸王鞭舞表现形式多样,各有特色,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内涵。

三、“霸王鞭舞”的文化内涵

(一)体现“族群”文化

一般来说,族群是指享有共同的历史、文化或祖先的人们共同体,族群成员共享着他们与其他族群相区分的文化和历史。族群共享的常见特征为种族的、宗教的、语言的、职业的或区域的特征,或者至少分享最基本的文化特质(如语言、宗教、服饰、艺术等)。作为具有族群特征的舞种,是由历史的因素构成的身体语言表达体系,是特定文化要素与审美要素的合一;作为特定的言语形式标准,它是一种隐形的约束力,带着族群群体的认同,区别于其他舞种。总而言之,大理白族的“霸王鞭舞”正是一种表征族群性的符号,它的外在形式中蕴含着无限的内在蕴含,它们相互碰撞、互相融合,彼此渗透。

(二)体现稻作兼渔猎文明下的民族文化

1、舞蹈形式体现稻作农业的特点

作据资料记载,洱海区域新石器时代的居民不单是定居的农业民族,而且是我国长江以南的稻民族。白族农耕文化中受儒家文化影响很大,特别是儒家关于顺应自然规律,正确处理自然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诸多论述对白族农耕历史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围绕岁时更迭,逐渐形成了围绕生产习俗为标志的节日和舞蹈,白族“霸王鞭舞”就是其中比较代表性的一种。它通过“绕三灵”仪式活动呈现出来,使它不同于平常的劳作生活,从而表达出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由衷期望。同时,在生产中表演“霸王鞭舞”,还能起到团结互助、调配劳力的作用。

2、舞蹈服饰体现白族渔猎生活

服饰是一个民族最为显著和最为直接的外在标志,正如郭沫若所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霸王鞭舞”表演之时,人们身着白族服饰,这些多姿多彩的服饰生动地体现出了白族对于“鱼”的崇拜。随着历史的变迁,鱼类已不单纯是白族人民心中的自然之物,而是更深刻地融入到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与精神生活。白族人喜欢穿海水蓝色的上衣,袖口和衣襟上缀着象征鱼鳞的银泡,围腰、袖口等处还绣有海藻、莲花等水生植物图案,在裤脚处绣有海水的波纹,脚穿船形鞋,充分体现了人海和谐相处的艺术心态。山区的白族妇女喜欢戴鱼尾帽,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祖先原居住在靠近洱海和西洱河的一些村寨,后来才迁居山区的(有关迁居时间,有的说是唐天宝战争年代,有的说明清时节)。移居山区后虽以放牧打猎、农种为主,但却世代保留着洱海边居民的古老服饰,流传至今。

总之,舞蹈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同时具备着形式、内容、发展三大要素。而“霸王鞭舞”是白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生活、风俗形成的具有民族特征、审美特征和表达情感方式的艺术形式。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不仅丰富了白族人民的生活,更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为我们清晰地解读这个稻作兼渔猎文明下的民族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丰富而有价值的资料。

参考文献:

[1] 施惟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说[M].昆明:云南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2]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M].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3] 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辩论的内涵范文2

一、审计环境的变化对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

审计理论基础的外延是指不直接作用于审计理论的科学理论,它通过功能的渗透或影响力作用于审计理论基础,并对审计理论产生影响。传统的审计理论基础外延主要包括、学理论、系统科学理论。任何事物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审计理论基础也不例外。

1.制度拓展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外延。如果没有英国1844年的《公司法》关于检查公司账目的有关规定,就不可能催生和推动民间审计的发展;如果我国1982年修改的《宪法》中没有增加国家实行审计制度的规定,我国的国家审计体系就不可能在1983年得到重建。证明,审计的建立和发展与其他许多事物一样,无不依靠各国法律法规的推动,所以法律制度显然是影响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环境因素。这些法律包括宪法、公司法、证券法、商法、经济法、审计法、会计法、税法等。

2.制度的形成与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发展密切相关。在社会化生产的条件下,企业组织形式逐步由独资和合伙制发展到股份制,资本市场的发育和成长促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管理层次增加,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发生分离,委托关系和受托责任形成。所有者为了约束和监督经营者,以维护自身的权益不受侵犯,就必然产生了建立审计制度的需求,因而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就成为审计理论基础的重要。

3.经济体制改革对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影响。建立企业制度,要求根据“政企分开、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原则组织生产和经营。为此,必须加强国家审计,建立内部审计,发展社会审计,这必然对审计理论基础的扩展产生影响。

4.的进步与发展始终与审计理论基础外延的发展密切相关。进入21世纪,社会迈向知识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将改变传统的交易行为和核算方式,审计理论基础也将发生相应变革。

二、审计的基本特征对审计基础内涵的

审计理论基础内涵对审计理论的作用较之审计理论基础外延更为直接,它一般包括财务和理论、管理理论、统计科学理论。现代审计的基本特征包括:以内部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抽样审计;机审计;性复核;管理审计;以满足审计信息需求者要求为目的的审计。现代审计的新特征、新学科的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审计理论基础的内涵,主要影响表现在:

1.内部控制制度是管理现代化的必然产物,而内部控制制度的产生和,促使审计实务由详细审计发展成为以测试内部控制为基础的抽样审计。在测试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是否有效运行的过程中,采用了询问与实地检查等,其间了心的有关理论。因而审计理论基础包含了心理学的理论。

2.在分析性复核过程中,应用侦查逻辑学理论。审计证据的获取可通过检查、监察、观察、查询、函证及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程序,这类程序类似于侦查学中的某些方法和程序。在证据的获取过程中,需要大量地运用逻辑判断以整理分析审计证据,排除伪证,使获取的证据充分而且适当。因此,审计理论基础应包括侦查逻辑学的有关理论。

3.科学的抽样方法是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仅需几秒即可完成随机数的产生及所有的编码工作。从总体中抽取样本时,对审计人员来讲最关键的是所有总体中的项目都能被客观地抽取,而采用恰当的统计抽样方法能避免抽取无代表性样本的风险。在审计复核中运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可达到迅速、客观、公正的目的。

4.分析性复核是为避免抽样审计的内在缺陷,将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关系模型化,并通过推导形成有关数据作为审计证据。因而由统计知识、数学方法和理论相结合而成的计量经济学理论也是审计理论基础的组成部分。

辩论的内涵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 辩论式教学 高中政治

面对新课程改革, 政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策略, 真正将个体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亲身参与探究, 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享合作学习的成果,具备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当前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让高中生在学习中学会选择,在主动学习中实现有个性的全面发展。面对新课程改革,政治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政治课教学策略,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经常采用“辩论”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又能在辩论过程中让全体参与者接受到与教材内容相关联的大量信息,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一、“辩论式教学”的内涵及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的重要性

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辩论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中的某一论题内容结合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就某一方面拟定正反两个观点,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展开辩论、研讨,使学生经过思考、争论、交流、体验等实现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运用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教学方式。“辩论式教学”旨在探索如何将辩论引入课堂,使之转化为适用于整个班级的学习活动,通过讨论、质疑、资料搜集与小论文撰写等训练,达成让学生提升思辨与表达能力、产生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思考、建构有效的学习策略等教学目的。其重要性主要

表现在:

1、“辩论式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由于辩论式教学致力于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帮助学生实现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使课堂教学过程建立在多边互动基础上,以导促学,以情激学,以教辅学。另外,短兵相接的辩论,有利于学生表现机敏的智慧、快捷的思维、沉着的应变和较强的表达等能力,进而通过自由联想、横向过渡、触类旁通、不断创新,使课堂教学多了活力与生机,多了观点的碰撞与问题的解决途径,多了主体的参与和探索的快乐,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综合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2、“辩论式教学”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

辩论式教学为教师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风格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和实践的平台。在教学理念上,辩论式教学能使教师更进一步认清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参与者的内涵,课堂是一个平等、开放、互动、生成的场所,教师的目光应着眼于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获得新的突破,诸如突出目标境界,实现三维突破;强调素质培养,达到乐于学习;强化大众教育,提倡个性展示;同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的科学化、民主化程度。

二、“辩论式教学”在新课程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的具体过程

1、精选辩题,作好课前准备

辩论式教学中,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结合教材中相关的内容要求和高中生的知识经验、思想实际,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设计辩题,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辩题的设计。辩题的设计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现实性原则。辩题要紧扣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能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和情感触动,引发学生深刻的思考。二是思辨性原则。辩题观点分歧比较大,容易引发思维冲突,引领学生通过思考、推理、论证得出科学的结论。三是教育性原则。通过辩论,能够促进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澄清思想认识,明辨真伪善恶,明白什么事能做、该做,什么事不能做、不该做,有助于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作好辩论课前准备,不仅要围绕教材重、难点确定论题,而且还需要许多资料支撑论点。这就需要对课前进一步进行组织,包括划分辩论小组、确定中心发言人、查找资料、作好小组内交流等。

2、课堂辩论的实施及过程控制

课堂辩论可以参考电视里“大专辩论会”的形式, 但作为一种课堂教学模式的辩论又不同于比赛性质的辩论,课堂中的辩论指向于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要适时地根据学生在辩论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要确定好学生辩手,分成“正方”组与“反方”组去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辩论;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辩论的方法、技巧和礼节,如尊重他人的发言,不对同学进行人身攻击等。在辩论结束后,当场由台下学生观众投票确定双方的胜负。

一般来说,从时间上讲,这种课堂小型辩论会在时间应控制在30—35分钟以内;从形式上讲,采用自由辩论较为合适,以让更多的学生围绕辩题参与其中;从内容上讲,辩论者须具备扎实的书本知识,以保障探究和合作内容充实;从主导作用讲,教师应成为辩论的组织者,以“主席”的身份调控辩论的气氛和节奏,及时缓解辩手的紧张情绪, 可以适当引导,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并控制局面。

为了引导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挥,教师还必须具备一定的设问技巧,做到引而不发、讲而不透,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果。

在辩论式教学中运用一些教学手段也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体提供一些激发学生思维的情景,如一段材料、一段音乐、一段录像等等。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形、光、声、色等信息功能,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中《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等四个必修模块中有许多必须澄清“是”与“非”、“利”与“弊”的问题,此类问题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例如,笔者曾组织过题为“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党和政府还是主要靠劳动者个人转变观念”的辩论,笔者在课前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每组由学生选出四位辩手。正方观点是“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党和政府”,反方观点是“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主要靠劳动者个人转变观念”,双方围绕“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主要靠谁”展开了辩论。为了解决问题,辩论双方都努力查找能支撑自己观点的资料和实例,驳斥对方的“谬误”。课堂辩论阶段依次为:正方主辩立论发言(3分钟);反方主辩立论发言(3分钟);正方第一副辩辩驳性发言(3分钟);反方第一副辩辩驳性发言(3分钟);正方第二副辩辩驳性发言(3分钟);正方第二副辩辩驳性发言(3分钟);双方队友(观众同学)自由攻辩(6分钟);反方结辩总结陈词(4分钟);正方结辩总结陈词(4分钟)。通过辩论,学生的认识逐渐趋同,加之笔者的总结,学生深刻地理解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与党和政府以及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关系”,辩论使学生获得了新知识,教学收到了明显效果。

3、作好辩论的点评和总结,5—10分钟时间“点评”,作最后的总结陈词

要注意的是,与一般辩论赛不同,总结陈词既不代表任何一方的观点,也不仅是分析赛情,而是对一节课的教学总结。因此教师的总结陈词至关重要,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起着导向作用,关系一节辩论课的“收官”效果。

教师的点评包括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对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立论角度是否正确、论据支撑是否有力、论辩条理是否清晰、逻辑是否严谨以及学生的参与热情、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等进行点评,对辩论过程中的思维闪光点进行赞扬和鼓励。第二部分,对辩论内容进行总结,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教师要对学生发言中的一些明显的认识错误予以纠正,从深层次、全方位、多角度深刻剖析问题实质,深化学生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与认同,把学生的思想统一到正确的认识上来,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观点,明确真理的方向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增强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信赖和崇尚,从而坚定对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和对政府的信任。课后,要求学生写出辩论心得体会,进一步提升辩论课的实际效果。

经过实践,笔者认为“辩论式教学”能澄清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使学生思维模式由求同转向求异;能将课堂预设和生成有机结合,使课堂变得更生动;能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逻辑思妄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总之,把辩论引进课堂,既丰富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又真正体现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明显改善的目的,这对于培养21世纪的全方位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孔强 浅谈高中政治辩论课[J].基础教育研究, 2001,(11)。

[2]李元授 《辩论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

辩论的内涵范文4

一、篇章分析环节

篇章分析环节旨在帮助学生在分析文章的内在逻辑以及连接词语的同时,建构语篇概念。在该环节中,教师将阅读文本切分成若干片段,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对零散的段落进行排序整合并思考排序的理由。学生完成该项任务后,主动地呈现答案并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之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对文本中连接词语的使用进行总结,启发学生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注意连接词语的语篇衔接和连贯功能。

语篇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学习语言运用的载体。学生只有具备了识别各种语篇体裁和结构的能力,才会有目的地实施阅读策略,获得必要的语篇信息,达到相应的阅读目的。该环节的设计充分体现出阅读教学中对语篇教学的关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二、辩论技巧分析环节

辩论技巧分析环节旨在帮助学生以阅读文本为依托,掌握一般辩论稿的逻辑、结构和语言特点,并了解辩论中除文本语言之外的其他关注点。

在该环节中,教师以问题链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该辩论稿的结构特点。在问题回答之后,教师归纳出正方辩论稿的语篇常见模式:呈现问题―提出对策―分析后果,同时指出事实和数字的巧妙运用能增强辩论的效果。继而,教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反方辩论稿,并找出每段的主题句。学生大白板上画出主题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反方的论述是如何对正方观点进行反驳的?然后,教师对反方辩论方式进行总结。这两个活动是在语言层面对辩论稿的撰写提供必要的指导。接着,教师通过举例,总结出辩论中的“礼貌原则”。再次播放辩论大赛选手的精彩视频,指出体态语言等在辩论中同等重要。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出色的辩手,在学生回顾本节课的所学内容后,将所有的辩论技巧及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凸显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对辩论技巧的指导。

该环节的设计以体裁为文本解读角度,引导学生从语言和技巧等角度分析辩论各个方面的特点,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辩论文本的阅读和辩论实践。

三、文本解读输出和评价环节

辩论的内涵范文5

【关键词】“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涵义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背景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起源于洋思中学,其中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重点”,让“学生暂且先试着学习,然后老师再来施行教学”,让学生带着困惑,踊跃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经过自我学习、辩论、辨析难点,攻破难题,从而提升自我主动破解难题的能力。现今,此种模式被许多学校广泛采用,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自我主动学习能力。然而,此种模式在运用途径中也弊端频现,例如:探索、协作和难题驱动等必需的课堂内容,被累积成山的学生自主答辩题和巩固题目所替代;新知识的学习被流程化,新讲课内容演变成巩固复习课;引导学习的功效退变为强化的功效;导学案代替课本,课本等教科书资源被放置一旁等等。怎样尽力地避免此类问题,真正拓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自我主动学习的督促功能,是本文所论述的主要内涵。

(二)关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针对教师与学生的关联来看,“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形式实际上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老师是学生学习的组构者、导向者和促学者。其不仅没有对老师的教学要求降低,反而对老师的教学水准有了很高的要求:第一,老师要依据科目课程水准和学生特点设定相适应的学习指标,而且传达全体学生;第二,老师需给予学生自学导向,使学生了解学习内涵、学习方式、学习时间段和自学检验方式等;其次,老师要教导学生先行学习,引导学生要争先恐后地课外阅读,积极思考和动手实验,使学生最大程度地透露自学中的问题阻碍;然后,积极拓展“后教”,老师的教学首先要破解学生自学中体现的问题;之后,当难题彻底解决后,老师应引导学生及时训练刚学过的内容,留出15分钟的时间给学生自主通过自学检验、自主解决,消化课堂所学的知识;最后,对学生的自学成效进行褒义方面的综合评价,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改善教学质量。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方式

(一)投入自我探索的“先学”状态

经过问题的设定,引导学生投入自我探索的“先学”状态,本文一般采取以下方式使学生自我探究:1.老师通过展示的自学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2.集成群的学生共同学习。可以聚合7―9人的学习小组沟通协作,也可以聚合5―7位相邻同学互动交流。(视班级具体情形而定。)3.学生依据自学期间不懂问题,向老师求教的形式,持续地深化自主探索学习。在学习期间,让学生主掌学习,做学习的领导者。使学生携带着困惑去学,在互动辩论沟通中不断探究。褒奖向教师踊跃提问的学生。

(二)使学生茅塞顿开的“后教”步骤

经过学生自我沟通辩论、动手操作、经验总结,加上老师适当地点拨,学生便能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开始养成了应用知识来辨析难题、破解难题的综合能力。经过老师的点拨解惑迈入“后教”步骤后,对于少数领悟知识缺乏清晰度的学生,能得以适时地加以补足。同时那些很聪明的学生在“后教”的流程中,能更加深入地明晓知识点。而对于大多数中间段的学生来说,一方面巩固了学过的内容,同时也提升了综合能力,渐渐向优秀同学跟进。如此经过这一过程,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学识、综合能力与自我创新方面都全方位提升。经过持续的学生间交流互动,教师学生间交流学习,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学过的知识内容。

(三)“当堂训练”的检验方式

“当堂训练”是表示当前课堂做完老师宣布的课堂作业,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里的作业要关联到学生客观生活。设立这种作业的目标是:1.检验所有学生能否全部达到了教学目的。2.引领学生经过动手操作训练,提高学生应用学识破解客观难题的能力。3.经过展览学生的作品成果,提高学生的荣誉感,维护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结束语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各个步骤是紧密联系、水融的,断然不能隔离开来。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留出充足的时间供学生自我探究课本、探讨难题、动手实践等,转换以往以老师为中心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在老师的教导下努力求教,辩论,探究,从而提升学生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陈迪.互动媒体支撑下的课堂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3]罗启.大学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武汉:长江大

辩论的内涵范文6

【关键词】普通逻辑学;思维能力;论证观点

一、普通逻辑学的课程概述

普通逻辑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是:首先阐述逻辑学的对象和性质;然后学习概念的内容(内涵和外延及其相互间的反变关系;概念的种类;概念间的关系;概念的限制和扩大;定义与划分);最后学习推理的知识(演绎推理;非演绎推理)以及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课程重点在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三大基本规律的学习。

(一)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学习内容。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而且对周围现实的真假有所反映的一种思维形式。推理是依据已知的判断得到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它们在普通逻辑学课程中是基础而重要的,故而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并且有所侧重。

1、概念。在授课过程中,着重讲解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概念,理解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内涵和外延。从而识别不同种类的概念,特别是学会区分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接着理解并识别概念外延之间的各种关系,能够熟练地使用欧拉图表示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各种关系。还要掌握具有属种关系的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达到正确掌握概括、限制、定义和划分等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并且学会识别并纠正常见的概念方面的逻辑错误。

2、判断。通过这个部分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判断的基本概念和逻辑特征。正确理解什么是性质判断,进而理解量项的含义,掌握各种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而且要理解同素材的判断之间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差等关系的含义,能够正确运用对当关系由一个性质判断的真假推知其他同素材的性质判断的真假。并且在了解判断的分类之后,要熟记四种性质判断主、谓项的周延情况。要了解什么是关系判断及关系判断的结构,掌握关系常见的逻辑性质。

3、推理。授课要求学生了解推理的实质和特征;能够掌握推理的种类、形式结构和规则。进而要求学生既能分辨正确与错误的推理形式,从而能运用正确的形式进行推理;进一步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复杂的语言环境和推理的知识,准确地分析出具体的推理形式,灵活运用,并且能摒弃错误的推理,提高正确运用各种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掌握简单判断的推理、复合判断的推理和模态判断的推理。

(二)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等基本规律和逻辑方法的学习内容。三大基本规律是运用各种逻辑形式的总原则。授课要求学生理解、掌握三大基本规律的内容和要求及其适用范围、作用等;从而学会用逻辑规律找出问题,分析现实问题。进而能够运用三条基本逻辑规律来进行推理、论证,并且能够识别实际推理和论证中违反三条基本逻辑规律所犯的逻辑错误。

1、同一律。同一律是要求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保持思想的同一性。具体要求有两个方面:a.概念:要求保持概念的同一性。不要犯“偷换概念”或“混淆概念”的错误。b.命题:要求保持命题的同一性来进行推理或论证。不要犯“偷换论题”或“转移论题”的错误。

2、矛盾律。矛盾律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不能同时肯定两个互相否定的思想。要求有二:a.概念:要求不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时用两个互相否定的概念指称同一个对象。b.命题:要求不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时肯定两个互相否定的命题都是真的。

3、排中律。排中律是指两个互相矛盾的思想,不能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同时为假,而是必有一真。其具体要求也有两个方面: a.概念:排中律要求对任一对象,或者用A这一概念去反映它,或者用非A这一概念去反映它。b.命题:要求对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不应该在同一思维过程中都予以否定,而须有一真。

二、该课程知识在学生辩论赛中的运用

(一)学生辩论赛的盛行。在校园里,形形的比赛数不胜数,辩论赛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比赛之一。辩论之于大学生的意义,是培养人、训练人、陶冶人,尤其是培养人的思辨能力,训练人的口才能力,陶冶人的审美能力。而这些是跟普通逻辑学课程同一的。

(二)分析一个辩题的论证结构

1、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是一个辩题论证过程的三个组成部分。论题即是辩论正反方的立论观点。拿到辩题,双方首先要分析对这个句子是肯定还是否定:正方的论题就是肯定,其论证就是证明。而反方的,即是否定,那么其论证就是反驳。一个论证在文字上除了论题就是论据,故此辩论的整个过程都是论据的运用。而反证法和归谬法的论证方式要引起我们的注意,要留意其特征。若是正方的论题,其立论却用“如果不……”在后面,就是用了反证法。而若是反方的立论用了“如果……”在后面,则是归谬法。

2、论证就是为某个主张提供理由,以表明它的可接受性。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组成,但影响论证可接受性的因素还要考虑其背景或假设。论证的结构往往比较复杂、多重,既可以是直接论证和间接论证,也可以是演绎论证和归纳论证。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我们也可知充足理由律作为三大基本规律的补充,也是论证所要求遵守的规律。从这些逻辑规律的要求,我们可得出论证的若干规则,但需要注意反驳是论证的特殊形式。这些都是在辩论过程中应该遵守和掌握的。

三、结语

普通逻辑是思维创新的前提,也是理解、论说的基础工具。学习它的意义总体上说是为了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与能力,具体则是培养自己逻辑思维的能力,提高整体思维能力,从而有助于获取新知识,也有助于识别、反驳错误,避免不讲逻辑。规律的逻辑要求是人们根据其内容来保证思维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姜全吉.逻辑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 农名颖.形式逻辑新编[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逻辑教研室编.逻辑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