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治安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治安管理范文1
1.1学生的权利、义务
高校虽然有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的权利,但学生也有参与制定高校安全管理制度的权利;对于高校的一些处罚行为(比如涉及学籍处分等),学生有申诉的权利;学生还有人身安全、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比如人格尊严、生命健康、语言自由、通信自由等)。同时,学生有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高校规章制度的义务。
1.2高校的权利、义务
高校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高校有管理学生的权利。倘若学生违反了高校的安全管理制度,情节严重到已经危害到了同学、老师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甚至情节恶劣到达到犯罪程度时,高校就可以根据我国《教育法》视情节的严重程度,对犯错学生进行警告、学分处置、开除学籍,勒令退学等相应处罚。同时,高校在新生入学后,有义务让新生学习、理解、领悟学校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最终明确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
1.3高校与学生间存在的权利、义务关系
高校和学生之间是一种在学关系的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高校对学生实行安全管理,双方产生的权利关系和义务关系是构成在学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有严格遵守高校规章制度的义务;高校涉及到学生的基本、重大权益时,要以法律、正当程序和司法救济为管理原则;高校对犯错学生进行处罚,犯错学生有校内诉讼、校外行政诉讼的权利;在教育方面,高校与学生存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而学生除了受高校管理和教育外,两者之间还存在一种属于日常管理的关系。例如,学生在高校餐厅内吃饭、在高校超市内购物等都不是受管理者、受教育者的身份,那么双方之间就是平等的关系。
1.4政府与学生、高校间存在的关系
我国各高校对学生进行安全管理,相关政府部门起到监督的作用。政府作为行政主体可以采取具体行政行为、事实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等相应方式对高校实施监管权,以此来保障各高校工作的安全顺利开展。而高校则有积极响应政府监管的义务。例如,消防部门有权利对各高校的校园消防安全状况实行检查指导;高校的行政主体—驻校派出所,有对学生实行户籍管理、日常治安管理等权利;倘若学生违反高校安全管理规定或触犯国家法律时,驻校派出所有对犯错学生进行相应处罚的权利。
2.高校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建构
2.1高校必须构建完善的设备安全和教育安全制度
我国各高校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完善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个人发展。学生会作为校园内的安全管理机构,由它所组织开展的一些诸如趣味活动、体育运动、其他教研类的活动等,都有较为明显的学校色彩,倘若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时,造成受伤导致发生安全事故,就要追究高校相应的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若此类型的安全事故是由学生来承担责任和后果,对学生而言则是不公平的,也给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加之发生事故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当然也不能片面的一概而论,而要结合实际的事故。倘若是事故学生自身责任,高校可以做出最低的补贴;倘若是其他学生的责任,那么就可以让第三者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各高校还要随时、定期对各项课外活动设施实行安全检查;在组织、开展活动时,要加强对安全措施的检查、安全问题的预防等。倘若举行大型的校园球类比赛,务必要有校医在比赛现场,以防备学生受伤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高校在体育馆、游泳馆等校内公共设备的开放时间,一定要安排值班人员,防患于未然。
2.2高校必须建立完善的校园保卫制度
在我国的各大高校内,负责学生安全管理的主要机构就是保卫室和学生处。因此,各高校可以由学生处、保卫室组织开展学生学习本校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治安、自然灾害的相关教育,比如可以对学生进行火灾等自然灾害逃生方法的教育。近几年来,国内国外屡屡发生校园安全危害事件,这就为各高校的安全发出了警报,也将各高校存在的不足表现的更为直观:各高校的园内警力明显不足;驻校派出所的警力编制不符合高校实际的安全需求;高校保卫室缺乏相应的执法权力,不能及时打击犯罪行为、犯罪分子,造成了高校的安全隐患。首先,要增强我国各高校的校内警力,比如可以在校内设立公安小分队等。其次,对高校警务室和保卫室的职责能清楚的进行区分。警务室享有执法权,对违反校园规定的行为能采取有效的法律措施进行打击和处罚;保卫室负责校园的安全教育工作、排除园内的安全隐患。
2.3高校必须建构完善的校园交通、卫生
安全制度 我国高校的开放特性,使得公交车辆、外访>文秘站:药品、医疗等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杜绝使用不合格的食品、药品,学校和政府部门要严加监督,以此保障校园卫生安全。
高校治安管理范文2
在计划经济时代,档案工作是给人印象比较神秘的工种之一,因为很多档案都具有机密或者保密的性质,所以大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实现档案的良好保存,而不是如何利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这种守旧的思想意识已经不能很好的继续档案管理工作。而高校更是一个新锐思想的聚集地,对于改革的理念贯彻也更加深入,这种守旧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与高校发展相脱节。因此,主动的更新传统观念,建立起现代服务意识非常有必要。档案管理工作应该与学校的发展相结合,并将学校发展置于中心地位,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展开相应的工作,为高职院校的师生提供完善的档案服务。
二、加大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力度,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加强档案管理的制度化
、规范化建设实施由档案馆(室)集中统一管理,学校各个管理职能部门专人负责的档案两级管理体制,从源头加强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档案管理工作采取人员岗位责任制和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
(二)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旧有的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管理优势,提高档案管理效率。
(三)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要看其是否符合市场的需要,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能获得最大的发展动力。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考虑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更具其需要构建自己的服务平台,通过一定的收费既可以扩大部门收入来源,又能够提升软硬件水平进而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还应该加强服务管理机制的建立,不断获得反馈意见,及时的整改,提升部门工作服务质量。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
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格局下,计算机和网络的大量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模式,工作人员要紧紧契合这一时展机遇,积极的掌握新技术,培养新技能,接受新思想,加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建设,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首先,要确立人才意识。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以人为本”的理念正在逐步确立,从现实情况来看,人才对于工作的持续稳定开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人才并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自我的不断努力和大量的工作经验累积才能造就。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对现有的工作人员提供定期培训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加强自己的继续教育,提升其知识能力,加强对新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从而建立起一支专业基础扎实,技能素质过硬,责任感强的人才队伍。其次,要尝试建立人才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引导从业人员不断积极进取。优秀的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极大的激发人迸发自己的工作热情,对于个人的提升和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都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国内外已经有无数的企事业单位在这方面取得了成功,本文认为,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也应该引入竞争激励机制,让更多的人在工作中感受到压力的存在,也感受到美好前景的存在,有助于改变当前多数高职院校档案管理中改变沉闷守旧的工作作风。另外,可以尝试建立动态化的用人机制,实行优秀人才走进来,无能低素质之人请出去的办法,保障档案管理队伍的优质性。再次,引导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及时的了解国内外先进行业动态,多与其他兄弟单位进行交流与合作,既能引进来,又能走出去,实现良好的交流互动,有助于培养对新技术、新信息的了解和掌握。档案管理人员也要及时的适应新要求所带来的挑战,通过新理论、新技能的学习实现自己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高校治安管理范文3
自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以来,从学校教务部门到各教学单位都对教学档案建设愈加重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但从整体上来看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单位对档案建设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部分教师对日常教学管理档案收集不够重视,档案收集手段单一,经费投入不足等。紧扣高职院校评估指标初建计算机应用专业档案信息化管理方案蔡洁(南京城市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10038)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在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由校长办公室专人负责,每年对学校各个部门的文书档案进行归档管理,并负责对教学部门的教学过程档案、学生活动档案、设备档案进行检查。同时,学校教务部门、科研部门、财务部门又会专门针对教学教务、科研资料、费用资料进行更为细致的检查。这样就造成了一个教学单位在一个学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整理资料,准备检查,且一个教学单位的档案会由学校的多个行政部门管理,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影响了档案管理的统一性、标准性。2.教师对档案收集不够重视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的专职教师除了要承担教学任务以外,还要担负着一定的教学管理工作,其中就包括教学资料的收集整理、归纳总结的工作。但高校教师们受传统因素影响,认为教师就是以教书育人为主,档案收集的工作应该归教学管理人员负责,致使他们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教学资料的收集,往往出现为了应付检查而突击“制造”教学资料的情况,这种现象显然不能达到高职院校的评估标准。3.档案收集手段单一随着学校对教学档案原始资料的愈加重视,教学单位一般都能自觉地保存好各个教学活动的原始资料。但这种“保存”是无序的、资料是杂乱的、存放是随意的,更谈不上归纳总结、多媒介保存、建立档案目录。这里就进入了一个误区,就是对教学档案收集的目的不明确的误区。教学档案的收集不光要把原始资料保留下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归纳和总结,使今后工作开展更有科学依据。4.经费投入不足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在人力、物力上都要抓。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如果只有满腔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而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那也不能很好地做好档案信息化建设。那种完全由手工操作编制档案,纸质文档保存的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数字、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了。前面说过,档案不是只为了保存,而是为了用来共享信息,这就需要一定的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的支持。目前看来,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显然是不足的。
二、加快紧扣高职院校评估指标的专业档案
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专业档案,是指高职院校某个专业中教学、科研、党政管理、学生工作等各种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图、文、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它不仅真实地体现了学院的历史面貌,同时也是衡量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没有专业档案,就不能科学、有效、实事求是地开展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是对高职高专院校以教学工作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全息式的综合性评估,是促进高职院校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评估工作的关键是系统地搜集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信息,在准确地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进行科学分析,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有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其中有8个重要指标,36个观测点。其中与教学单位专业建设相关的一级指标有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教学效果。相关的二级指标有产学研结合、师资队伍结构、专业、课程、职业能力训练、素质教育、管理队伍、质量控制、知识能力训练、就业与社会声誉。相关的观测点有学生与教师比例、专任教师结构、兼职教师数量与结构、校内实训条件、校外实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专业设置、教学计划、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实践训练体系、职业能力考核、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状态和效果、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情况、录取新生报到率及毕业生就业率、社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等。为了更好地做好院校评估工作,真实、完整、准确地收集专业档案势在必行。对于第一线的教学单位来说,必须针对评估指标,合理地制定专业档案建设方案,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专业档案数据库,将传统的文书档案、教学档案、人事档案等转换成数字档案。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档案资料的实时共享,以加强交流、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更好地为评估组的专家提供第一手的原始教学资料。
三、专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措施
1.学习评估指标,提高教师自觉收集档案的意识随着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的报备成功,五年一轮的教学评估尽在眼前,全体教师都必须高度重视。教学单位除了要注重原始教学资料的收集,更要结合评估指标的学习,对资料进行必要的整理和分析。同时,还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培训和指导,使全校教职员工统一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专业教学档案信息化建设对专业评估、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从而在平时的工作中养成随时积累档案资料的习惯,关心档案、重视档案。2.学校制定方案,组织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实施专业档案信息化建设是全校性的一项系统工程,不是某一个系的特色,尤其针对专业评估的要求,该项工作必须做全局化的考虑。在实施前,制定好实施方案,明确全校各部门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任务,明确建设目标、内容、范围、步骤,数据载体的形式、大小、参数等,按计划有条不紊地开展。3.健全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以评促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开展,离不开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为了更好地达到评估要求,必须严格落实档案信息化过程管理的责任。可由分管院长负责,教务部门、教学单位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对各级档案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责任人,对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检查。4.提高档案管理的技术手段先进的档案管理手段不但可以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还能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是保障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前提。院校应适时地根据需要加强档案信息化建设软硬件的投入,加大计算机设备的配备,信息化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利用,建立全校统一的电子文档综合管理目录和档案信息数据库,为不同的电子资料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加强保密工作。记录下每个文件的变更过程,对文件进行实时归档、备份等,在校内实现信息最大化的交流、共享,在校外也是一个展现院校良好管理制度的窗口。
四、计算机应用专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实施方案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提出,高职院校设置专业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依据,对人才需求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预测和可行性论证,努力减少粗放性和盲目性;把学科专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结合起来,正确处理适应需求变化多样性和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的关系;设置专业应符合学科专业发展和建设规划,应与本校的办学方向、层次、特色和规模相适应;应该具备相应的办学条件,有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其专业建设的内容严格按照评估标准来开展。为了很好地体现专业建设过程,该专业十分重视教学档案的收集、归纳和整理工作,通过对高职院校专门评估指标的学习,逐步制定了适合学校发展和评估要求的专业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管理方案。具体做法是:针对高职高专评估指标,制定档案目录,设定目录及用户规范,由专门教师负责制定目录资料的收集整理。同时在计算机上设立档案存放目录,并为每个目录指定教师访问权限,利用局域网和FTP技术,实时将原始资料上传至FTP服务器,分管领导不定期抽查归档情况。
五、总结
高校治安管理范文4
[关键词]高职 教学档案 档案管理
高职院校的教学档案,是指学院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学校和社会当前与长远发展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的,按一定的立卷、归档制度分类整理、储存保管起来的文字、图表、照片、影片、录像带、录音带、软盘、光盘等以不同载体形式储存的历史记录总和。
科学、系统、规范的教学档案对于正确评估办学水平,研究教学及其管理规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学院建设发展、管理创新中发挥着历史见证、现实参考、未来判断的重要作用,在主管部门对高职院校各种评估中发挥着事实信息的佐证、客观评价的依据、准确诊断的工具等关键作用。
1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特点
(1)记录的成套性。教学档案是高职院校在教学、科研活动中形成的一套有工作对象、工作任务和工作效果的完整记录材料,具有鲜明的成套性。从每一届新生的招收到学生毕业的大循环过程中,有规律地形成了各种材料,这些档案材料都有一定的程序衔接、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
(2)时间的周期性与交叉性。档案管理强调时间的特性,往往以日历年度来划分、排列和管理。教学活动是一种以学生学历教育培养为目标的周期性活动,因此在划分上与其他档案有所不同,一般采用日历年度、教学年度(学期或学年)和学制周期相交叉结合的形式来整理归档。教学档案归档时间的交叉性增添了教学档案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3)来源分散性。教学档案是由教学文件材料转化而来的。教学文件有的来源于上级主管部门,有的来源于教务处、学生处等教学管理部门,有的来源于系、部、教研室等教学单位,有的来源于从事教学活动的教师。
(4)内容的原始性、专业性。教学档案是教学工作、教学活动最详实、具体、权威的反映,同时,同一专业的教学档案,是由不同课程的教学人员分别展开具体的教学工作,又相互配合共同形成的,因此,其形成过程又反应出很强的专业性特点。
(5)载体的多样性。教学档案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载体形式也呈多样化,主要以纸质为载体,同时还有电子的、影像的图表、照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奖杯、奖旗以及某些有价值的实物、标本等,并且各种载体的尺寸、厚度、包装等形式多样,增加了整理归档和管理的难度。
2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收集、鉴定与利用
高职院校要把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做好,第一步便是要做好材料的收集工作。
首先,应把握档案收集时间。从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的特点可以看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主要是以教学年度或学制年度为周期形成的。教学文件材料的收集、归档时间,以选在每年的十月前后为宜。
其次,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均应是原件,规格相对一,签字手续完备。在收集完教学档案材料后,还需要对教学档案进行鉴定。高职院校教学档案鉴定就是档案管理人员按照一定目的和标准对教学文件进行鉴别、处置和整理的过程,是教学档案工作的中心环节。
高职院校根据本学院教育工作任务和教学活动形成材料的实际情况及它们的使用价值,参照国家档案局、教育部的有关教学档案管理规定,拟制本学院的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按照教学周期定期收集各类教学档案并进行归档鉴定,主要是检查教学文件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真实性,有关的材料审核手续必须完备。
3 高职院校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现状与解决对策
(1)教务档案管理工作现状 转贴于
由于高职院校成立时间不长,相对缺乏经验,所以教务档案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一是部分教师和档案工作者档案意识不强。二是档案作用不明显。三是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2)对策与解决途径
①转变观念,认识重要性。
高职院校需要从加强宣传入手,着重在健全与创新管理体系、强化制度建设和管理人员培训、档案管理硬件和软件建设上下工夫,确保教学档案管理的规范有序,提高其效率。
②拓宽教学档案的编研内容,开发多种教学档案信息服务,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
随着教学档案需求用户的增加,档案管理工作者要打破传统保守的观念和求稳怕乱的安逸思想,积极创新,开拓性地开展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档案部门应充分利用教学档案所蕴涵的原始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档案信息编制,除了编制常规的检索工具外,还应积极编写各种教学档案资料汇编,选取更多的、有价值的教学信息资料,满足利用者对教学信息资源的各种需求,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
③利用现代化管理技术,开拓多元化利用渠道。
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和网络化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已有档案目录数字化,建成目录查询系统;二是在学院尚未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前,对电子档案进行归档、整理,建成各类数据库;三是对重要纸质档案,通过扫描、录入等方式,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信息。逐步实现教学档案辅助立卷、目录编制、数据统计、电子归档,使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从而提高教学档案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朱春瑜.高职高专教学档案的功能与建设研究——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引发的思考[J].镇江高专学报,2008,1(1):95-98.
高校治安管理范文5
关键词 高校 新校区 基建 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新校区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本建设档案是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和基本建设工程项目的历史凭证,是竣工交付使用的必备条件,是学校基础设施新建、扩建、维修、危房鉴定、办理房产证、处理工程质量事故和调解经济纠纷等的重要依据,是学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有些高校对基建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使得学校基建档案管理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工程建设方面的专业知识,未能对工程项目各阶段形成的档案材料及时检查指导,加之施工单位的资料员不熟悉档案工作规范、分类方法及收集范围,导致基建档案收集工作滞后、收集不完整并且案卷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如何做好高校新校区基建档案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的迅猛扩招,使得各高校加大对新校区的投资力度,新校区基础设施不断增加,大量的基建档案也随之出现,因此,在新校区建设之初,规范化管理新校区基建档案对学校及档案管理人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基建档案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做好新校区基建档案管理工作提出几点认识。
1、领导重视,提前对新校区基建档案工作进行规划,设立分室,专人专管。学校领导的支持,是做好基建档案工作的前提,领导应将新校区基建档案管理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确定由分管新校区建设的校长直接管理;同时应在新校区建立档案分室,做到工程项目在哪,基建档案就在哪,不仅可避免新校区与校本部基建档案运输导致的材料丢失,还可实现新校区基建档案与学生、财会等其他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此外学校基建部门也要有一位分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与档案部门的专职档案人员,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责任到人,保证基建档案工作的顺利完成。
2、建立完善的新校区基建档案管理制度,是保证基建档案齐全、完整、准确的重要前提。在制度中要突出强调以下几点:
(1)完善基建档案的收集制度。一方面,扩大基建档案收集范围,不仅要收集工程项目产生的纸质档案,还要收集项目各阶段形成的不同载体、不同形式的文件材料,特别是包括竣工图在内的整套电子图纸档案;另一方面,做到基建档案与基建项目同步进行。首先,理清学校基建部门、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各自的职责及归档范围,如基建部门要及时收集项目前期准备阶段形成的立项审批、可行性研究、施工许可证等档案资料;其次,学校档案部门要提前介入到工程项目建设中,保证学校基建档案工作一开始就与项目建设同步;基建档案收集工作与项目施工同步;基建档案移交与工程竣工验收同步。
(2)规范基建档案移交制度。各分包单位将档案资料收集齐全后,应根据基建文件形成规律,保持其有机联系,进行整理,按照工程项目阶段性进行组卷,并提交总承包单位汇总后,经基建部门审核通过后向基建处移交,再由基建处将项目前期准备、施工、竣工验收所有档案文件移交到档案馆,严禁施工单位直接向档案馆移交。
(3)利用保证金约束制度,保证归档齐全完整,提高基建档案案卷质量。在基建部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就应把基建档案归档工作列入合同中,坚持基建档案工作与工程立项、建设、竣工验收同步,若竣工档案不合乎要求,将不予验收,并予以经济处罚。
3、加大对基建档案工作的经费投入。一方面,要加强基建档案管理设施的建设,为基建档案提供专门的保管场所,并为其配备标准的防火、防盗、防虫、防潮、防腐蚀设施。此外,要配备专门的档案管理现代化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扫描仪等。另一方面,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档案及基建方面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基建档案的归档范围及整理方法,并能通过现代化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档案部门要定期对学校基建部门和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监理部门的兼职档案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基建档案案卷质量,做到归档文件为原件,且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高校治安管理范文6
高职院校艺术档案不同于学校其它的教学档案、科研档案、人事档案、学生档案等,它价值独有,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进,艺术档案的价值将越发显现出来。第一,高职院校艺术档案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不少高职院校近年来经历学校升格(从中专升格为高职高专)、搬迁新校区、学校合并等历史沿革,在校史编写中一些需要确认的史实资料可以从艺术档案中找到答案。高职院校把本单位的艺术档案收集、整理、保存起来将为学校未来事业的发展提供很多珍贵的,有参考价值的材料。第二,高职院校艺术档案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艺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决不能孤立地去进行研究,而是要结合着研究昨天、今天来研究明天。要研究,就必须要有历史的真实依据,那就是原有的档案和有关的素材。比如,在工艺美术职业院校,我们要研究各个工艺流派、美术大师的历史传承与发展成就,就需要广泛占有材料、分析材料,没有材料就很难研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以说,艺术档案对于艺术的发展,对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高职院校艺术档案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学校的艺术档案可以为师生反复使用,而且频率很高。艺术档案是学校进行艺术研究、艺术教育的重要材料。艺术档案是学校师生进行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的总结。通过对一定时期的教师以及学生艺术创作、艺术活动有关材料的归档,可全面总结高职院校艺术创作的经验、及时收集创作素材。例如,艺术院系获奖的优秀的毕业设计,参加各级各类艺术竞赛的获奖作品,可作为后来者学习、研究的对象,同时也是他们进行艺术创作的源泉。实践证明,利用艺术档案,有案可查,许多问题迎刃而解,有利于拓宽学生创作的思路,提高艺术作品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艺术档案管理现状
(一)艺术档案建档意识不强
高职院校的艺术档案不仅仅是学校档案工作的有效组成部分,更是构建和谐校园、促进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师生加强这方面的意识。高职院校在日常教学、科研、校园活动的过程中均会产生大量艺术档案,诸如师生在日常教学科研、文艺演出等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学校组织各类文化节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师生参加校内外比赛中产生的艺术档案等。虽然艺术档案的种类数量不少,但是艺术档案的收集、归档工作远不如一般的文书档案那样受重视,学校档案管理人员一方面对艺术档案的产生情况不能有效掌握,另一方面未意识到艺术档案收集的重要性,认为《高等院校档案十大类实施办法》中未对该问题作具体要求,于是对高职艺术档案不重视收集,如在各类艺术比赛、展览中产生的艺术档案往往散落在各创作者手中,或长期存放在组织活动的相关部门,未能及时完整地归档到档案馆室。
(二)机构制度方面不够完善
高校档案工作是高校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体现高校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学校应当对其加强领导和管理,将之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纳入整体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少数高职院校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意识不强,重视不够;个别高职院校没有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将档案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未将档案馆建设列入新校区总体建设方案,依法管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建校时间长、办学规模大、档案数量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27号令规定条件的学校,至今尚未成立档案馆;有的学校虽然设立了档案馆,但级别建制偏低,人员偏少,难以适应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少数学校档案用房面积过小,基础设施陈旧简陋。个别学校档案馆安置在过渡用房,安全意识不强,必要的防护措施不到位,特别是临时存放档案的场所有着明显的安全隐患。在档案管理模式上,部分学校没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建章立制,未能按照规定要求和档案工作原则对学校各院系、各部门产生的各类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特别艺术档案的管理更是薄弱,呈现随意化、无序化的状态,缺乏必要的制度管理保障。
(三)档案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
提高高职院校艺术档案的管理水平,离不开档案人员的辛勤工作。档案工作机构的人员构成、个体素质如何,直接影响艺术档案的管理水平和工作效果。只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能胜任学校艺术档案的管理工作。近几年,高职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但却存在忽视档案建设的情况,学校档案专职人员数量不足的现象普遍存在。随着高职办学规模的扩大,各项工作内容与日俱增,但是,由于人们对学校档案工作的认识不足,高职院校的档案工作长期处于可有可无的一项工作。不是安排一些婆婆妈妈的人员,就是把别处不好安排的照顾对象推去档案室。现有的这些档案管理人员,来着不同的专业背景,有的学习历史、有的学习文学、有的学习计算机,五花八门,档案管理专业的却不多,这就给他们从事档案工作带来先天不足——专业素养不够。高职院校的档案人员往往还兼任一些其他工作,只剩下很少时间和精力应付档案业务已成为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档案工作面貌可想而知。
三、高职院校艺术档案管理的对策与路径
提升高职院校艺术档案管理水平,需要从高职院校的组织管理机制、管理队伍建设、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艺术档案的利用水平等路径着手,综合运用发挥合力方能有所建树。
(一)要切实加强领导
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应该纳入学院整体发展规划,纳入整体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艺术档案工作也应该列入学院整体档案工作规划,各二级院系应该把艺术档案工作列入本部门整体发展规划,由一名分管领导具体指导、制定政策、把握艺术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要切实把艺术档案工作作为学院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积极宣传和组织、整理和挖掘艺术档案,把艺术档案工作作为工作总结、业务考核内容之一。要针对艺术档案工作发展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分别提出不同的量化指标和时限要求,进行分类指导。要保证必要的经费,确保艺术档案的完整、安全和有效利用。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各级领导的重视,是艺术档案能否顺利发展的关键。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
艺术档案员队伍是艺术档案管理上水平上台阶的重要基石。学院领导应该关心艺术档案工作队伍的建设,努力解决艺术档案人员的实际困难,提升他们在学院偏低的待遇,解决他们晋升的渠道问题,提供必要的业务进修、外出参观学习的机会,从而稳定艺术档案工作队伍。要多层次、多门类加强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艺术档案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艺术档案工作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技术劳动,因此,要求从事档案工作的人员应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又要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只有综合素质高的人,才能胜任高职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是提高艺术档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艺术档案作用的先决条件。概括地说,对艺术档案管理人员主要有以下要求:良好的政治素质、精湛的业务技能、良好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沟通能力。从加强团队建设的角度来说,还需要重视每一个档案工作人员的个体价值和主观自觉性行动。也就是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一个人内在的积极因素,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艺术档案管理队伍的管理重点在于明确岗位,落实职责,稽查考核,协调激励。学校应该把档案人员队伍建设列入人才发展目标,统筹规划,不断优化队伍结构,使高校档案人员队伍朝着专业化、高素养、有梯队的人才队伍结构发展,为高职院校的艺术档案工作注入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三)要加快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
艺术档案是对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片、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要实现艺术档案的文化传承作用,必须加快艺术档案的数字化建设。通过艺术档案的数字化管理,让更多的学生走进网络平台,共享先进文化的魅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艺术档案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是艺术档案事业适应时展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艺术档案媒体的数字化。多媒体技术是一种交互性综合处理的计算机技术。根据艺术档案的多媒体特征,高职院校的档案馆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中的音频信息处理技术、图像信息处理技术、视频信息处理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和多媒体信息识别技术,结合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扫描仪等数字化设备,通过对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的扫描录入、数码处理、3D制作,将艺术档案媒体转化为电子代码储存、传输和处理,变成可视化、动态化、数字化的多媒体艺术档案信息资源。艺术档案管理软件的运用,实现艺术档案系统化的管理。软件的应用可以提高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的创新,还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日常艺术档案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的流程,及时提供文化资源的信息。高职院校在选用档案系统管理软件时,必须结合自己的工作条件、环境和和技术保障等方面的考虑,以提高软件应用的实际效率。还要考虑档案管理软件的处理和储存多媒体艺术档案信息的能力。这样就可以直接在电脑上进行艺术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移交、归档、鉴定、销毁、查询和统计,简化传统的手工过程,提高科学化管理艺术档案的能力。利用多媒体光盘技术实现艺术档案数字化存储。由于艺术档案的信息量很大,图文声像并茂,这就需要功能全、密度高的大容量存储器。多媒体光盘技术采用激光介质作为高密度信息存储载体,具有记录信息量大,存储密度高,易于检索,便于拷贝复制,还原传输效果好等优点。利用这些大容量的可读写光盘贮存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艺术信息,既能有效地节省档案库房的贮存空间,扩展存储能力,又便于保存、保管和借阅。
(四)要提高艺术档案的利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