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中生音乐教学计划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中生音乐教学计划范文1
一、引言
在初中教育阶段开展音乐赏析教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音乐是一门艺术,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所以我国初中学校要重视音乐赏析课程,借助音乐的力量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本文主要研究初中音乐赏析课的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二、初中音乐赏析课程的主要任务
初中音乐赏析课程肩负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职责,具体而言,其主要任务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通过音乐赏析教学,使学生获得有关作品、音乐体裁、音乐家、音乐史等音乐赏析基本知识,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的赏析分析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生活。
其次,要通过音乐赏析教学,使学生热爱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我国各时期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著名作曲家的代表作品,接触外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从而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音乐美学观点,抵制庸俗、低级音乐的影响和侵蚀。
初中音乐赏析课任务繁重,开展音乐赏析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多,关键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学,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初中生音乐赏析课的教学方法
在中学赏析教学中,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是由具体的教学任务、内容、要求和师生的音乐水平及经验等因素决定的。赏析教学常用的基本方法如下:
(一)调查学生现有的音乐水平
赏析教学是双边教学活动。不仅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而且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教师必须调查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因此,中学音乐教师除学习小学音乐教学大纲和教材外,还应当通过学生代表座谈会或对新生进行音乐考查、测验等方法,了解学生在小学音乐课中所赏析的曲目和赏析水平等情况,为制订教学计划和研究赏析教学方法,奠定实际可靠的基础。
(二)将欣赏与分析有机结合
音乐赏析课不同于学生在课外自学或听听音乐,仅限于官能赏析感知一下好听不好听就罢了。初中音乐赏析应当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赏析分析方法,通过初听(官能赏析)感知作品,有个初步印象。经过教师启发引导,师生对作品讨论、分析后复听,进行对作品的感情和理智赏析,才能使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赏析分析作品,可根据作品的难易或大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注重实效。对学生容易理解的简单作品,可先赏析后分析;对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复杂、较难的作品,可先简介分析,后赏析;对交响曲等大作品,可以分乐章边分析,边赏析,归纳小结后复听全曲。从直接听音乐入手或从教师介绍音乐作品理论知识概念开始,学生都没有离开感性认识的基础。它只是在感知的形式上,感性认识表现序列上不同,可直接从表象开始认识。所以,教师可通过选择的典型事例和音乐曲例,实现学生认识的飞跃,从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赏析、分析,分析、赏析互相交织配合的使用方法,实质上也是学生认识的感性阶段。是具体到抽象、抽象到具体认识互相交织,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认识过程。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为了调动学生赏析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充分使用视、听和记忆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例如电唱机和唱片、录音机和磁带、幻灯机和幻灯片、闭路电视以及音乐录像、乐器演奏图、音乐图表等视、听觉直观教具。条件不具备的,则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进行范唱或范奏,可运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法,让学生直接赏析。教师富有表现力的范唱或范奏,可直接而形象地和学生交流感情,具有视觉和听觉的直观性和艺术的感染力量。教师可结合实际情况,扬长避短,灵活运用,注重实效。
(四)将音乐赏析和唱歌、音乐知识的教学内容有机地配合
为了培养学生有感情地唱歌,在唱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歌曲作了介绍、分析和处理,生动揭示了歌曲的内容和表现手段。赏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在唱歌教学中初步接触过音乐表现手段的知识,结合赏析内容分析讲解,以巩固学生已学的知识和加速学生对赏析作品的理解。有的音乐知识教学必须结合赏析课进行,在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总结,使之成为理性认识。如学生赏析了各类人声的演唱后,教师再进行“人声分类”知识的讲解,学生就有实感。教师介绍某项乐器的形状、构造和性能后,必须赏析该乐器演奏的音乐。学生通过音响实际认识了乐器的性质、音色和表现力后,才算真正理解了该乐器的性能。教师给学生讲解民歌的分类和特征时,一定要让学生赏析各类民歌。在听的过程中,对各类民歌的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和综合,对不同类型民歌的特色有了深刻的印象,就不会发生相互混淆的情况。
(五)适当安排一定练习
赏析音乐作品若只听一遍,学生一般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新课中,通过复听,分析和小结,用复习、巩固的方法,不断地加深学生的理解、记忆;通过以后的教学,在复习巩固旧课的基础上教学新课。这就是所谓新旧教材交织和旧教材渐离的复习、巩固教学形式和方法。具体复习巩固的方法很多,可运用问答法;识记,抄写,听辨和视唱音乐主题;做音乐赏析作业等复习巩固题加深理解记忆,防止遗忘。
初中生音乐教学计划范文2
发现二 艺术课程教学设备齐全对小学生、初中生的发展均具有显著性效果。其中,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教学设备齐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交流”能力,但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则无显著影响。
发现三 专业教师对小学生、初中生的发展都具有显著性效果。其中,小学阶段,专业教师有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自我认知”和“沟通交流”三个方面的发展。初中阶段,专业教师有助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交流”发展,但对初中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则无显著影响。
一、问题与方法
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尤其是在西部贫困地区,艺术课程的开设状况很不理想,中小学生接受艺术课程的质量也参差不齐。为深入了解贫困地区的艺术课程开设状况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我们使用自主开发设计的问卷对我国西部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甘肃四个省份的农村(含县城、乡镇和村屯)中小学进行了实地调查。本研究主要从艺术课程的开设状况、教学设备的配置状况以及专业教师的配备状况三个层面分析艺术课程对中小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主要从学习兴趣、自我认知、沟通交流三个维度来衡量学生发展。问卷答案选项分为5种:完全符合、比较符合、一般、不符合、完全不符合,依次赋值为1、2、3、4、5分,对调查对象答案的得分进行加总,所得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在该方面呈现的状况,得分越低表明学生在该方面表现越好。本研究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鉴于小学一、二年级学生的识字和认知水平有限,问卷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随机发放。本次共调查学校41所,其中小学28所,初中13所。发放学校调查表41份,回收41份,有效率100%;发放学生问卷数共计2 484份,回收有效问卷2 333份,回收率94%。其中,小学回收有效问卷1 231份,初中回收有效问卷1 102份。
二、结果与分析
(一)艺术课程开设状况与学生发展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西部贫困地区的很多中小学校艺术课程的课时量远远达不到要求,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开设艺术课程。因此,本研究将艺术课程开设与否作为首要影响学生发展的指标。
小学阶段,以是否开设艺术课程分组为自变量,总体及各维度要素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学生发展”方面,因为P值为0.03
初中阶段,以是否开设艺术课程分组为自变量,总体及各维度要素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学生发展”方面,因为P值为0.00
从以上分析可知,开设艺术课程对小学生、初中生的发展均具有显著性效果。其中,小学阶段,艺术课程的开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沟通交流”水平则无显著效果;初中阶段,艺术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我认知”水平,但对提高学生“沟通交流”水平则无显著效果。
(二)艺术课程教学设备配置状况与学生发展
作为艺术课程教学的载体,艺术课程中的教学设备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考虑到指标的可操作性,我们以各地区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为依据,调查中小学校艺术课程教学设备的配备状况,把样本学校划分为两类:一类是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艺术课程教学设备配置齐全的学校;一类是没有按照学校标准化建设标准,艺术课程教学设备配置不齐全的学校。
小学阶段,以艺术课程教学设备是否齐全分组为自变量,总体及各维度要素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学生发展”方面,因为P值为0.02
初中阶段,以艺术教学课程设备是否齐全分组为自变量,总体及各维度要素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学生发展”方面,因为P值为0.01
从以上分析可知,艺术课程教学设备齐全对小学生、初中生的发展均具有显著性效果。其中,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初中阶段,教学设备齐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交流”能力,但对于提高初中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则无显著影响。
(三)艺术课程专业教师配备状况与学生发展
作为课程教学的主导者和引领者,教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配备充足的专业教师是保障课程质量的关键要素。本研究中的专业教师指的是任课教师的所教专业与所学专业相一致,这里的“所学专业”包括任课教师以往所有的教育经历(含第一学历、最高学历)中主修的音乐、美术专业。
小学阶段,以是否有专业教师分组为自变量,总体及各维度要素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学生发展”方面,因为P值为0.01
初中阶段,以是否有专业教师分组为自变量,总体及各维度要素的平均分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在“学生发展”方面,因为P值为0.02
从以上分析可知,专业教师对小学生、初中生的发展都具有显著性效果。其中,小学阶段,专业教师有助于小学生“学习兴趣”“自我认知”和“沟通交流”三个方面的发展。初中阶段,专业教师有助于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和“沟通交流”发展,但对初中生的“自我认知”水平则无显著影响。
三、对策与建议
(一)保证贫困地区中小学艺术课程开齐开足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数(9 522课时)的9%~11%(约为857~1 047课时),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制订本地区课程实施计划时,应按照上述规定设置艺术类课程,课时总量不得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下限。条件较好的学校按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艺术类课程占总课时11%开设艺术类课程,其他学校开设艺术类课程不低于总课时的9%。
保证贫困地区中小学的艺术课程开齐开足要做到:第一,各地区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规定制定艺术课程教学计划,不得随意增减课程门类和课时;第二,学校要认真实施艺术课程教学计划,严格按照课程表执行,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不得随意调课,私自挤占、挪用艺术课程的课时;第三,要建立健全监督制度,保证艺术课程的良好实施。
(二)大力培养或引进艺术课程专业教师
教师是制约学校课程能否开设的重要因素,而专业教师则是保证课程开设质量的重中之重。音体美等学科专业教师的缺乏几乎是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通病”,而在贫困地区表现则尤为明显。据调查,艺术课程没有配备专业教师的全国中小学校比例为57%。在当前专业教师普遍缺乏的情况下,一是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应政策吸引优秀的音乐、美术专业教师来本地区任教,在工资待遇、住房、职称等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全面推进“县管校聘”的义务教育师资管理体制改革,实施区域内教师定期交流、学校联盟、对口支援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教师的均衡配置;三是学校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进修培训等方式培养艺术课程的专业教师。
(三)严格按照学校标准化要求配备设施设备
据调查,按照各地区学校标准化要求配备艺术课程教学设备的中小学校比例仅为47%,还不到调查学校总数的一半。因此,艺术课程教学设备缺乏仍是制约我国贫困地区中小学艺术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艺术课程教学设备配置不达标的原因,除了观念上对艺术课程不够重视之外,经费不足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我们建议,在学校公用经费的划拨上要把艺术课程教学设备设施的购置与维修单列,在经费的使用上做到专款专用,保证经费的使用效益。此外,各地区在学校标准化建设和验收方面也要着重加强对艺术课程方面的标准制定与验收监督,购置相应的教学设备,以满足开设艺术课程的基本需求。
(四)因地制宜,丰富艺术课程内容和形式
初中生音乐教学计划范文3
摘 要: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好课同样需要一个有效的导入,才能够真正抓住学生的眼球。语文是我国初中生的母语,课堂导入决定语文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投入的精力,也因此决定着一堂语文课的教学质量与效率。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做好课堂导入,以此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能动性、主动性。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导入;导入方法
每堂课都有一个开端,它是打开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的钥匙。然而,现在有很多教师都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如何增大课堂的信息量,以便在最短的r间内完成教学计划,反而忽视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也有一些教师即使准备了课堂导入,也总是以“温故”、检查作业等单一形式来引入新课。而初中生在这种单调、死板的课堂导入中,渐渐失去了探究热情,从而学习效率十分低下。因此,我们必须要以新课改所提出的“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方向,设计出多样化、趣味化、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导入活动。下面,笔者从利用游戏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利用实践导入新课三个方面,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教学建议。
一、利用游戏导入新课
虽然初中生已经逐步发育成熟,但是他们依然有着好动、好玩的特征,无法抗拒游戏的魅力。利用游戏导入新课,是一种十分高效的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出与语文知识紧密相连的教育游戏,使全体师生能够在愉悦、轻松、有趣、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语文。在《丑小鸭》一课中,我提前组织学生展开了角色扮演的游戏。一个学生扮演丑小鸭,其余学生扮演不喜欢丑小鸭的老太婆、老农、鸭子等。学生需要根据课文,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大部分学生都已经了解了丑小鸭的故事,角色扮演可以唤起他们的回忆,也能够使其更加深刻地理解安徒生所表达的丑小鸭在广阔的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以及敢于直面生活中的各种磨难的勇气。另外,我还经常组织学生玩猜词游戏,即学生两两一组,一个学生比划,另外一个学生猜词,这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生字词的字音、字形时,准确理解这些生字词的含义。就如在《风筝》中学生要表演“体弱多病”这一词时,表演的同学做出咳血、弱不禁风等动作,另外一个学生便可以很快猜出。
二、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
“互联网+教育”是现代语文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初中语文自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其中,多媒体技术被应用得最为广泛。多媒体能够综合处理图文、声像等资源,具有形、声、色并重的优势,能够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如果将其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中,便可以迅速将学生带入具体的学习状态中。除此之外,网络包含着不同时空的各种资源,如果老师可以善加利用,将其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课堂之上,便可以让初中生突破时空局限,使其更好地学习语文,也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的情感。在《爱莲说》一课中的导入环节,我在课堂上播放了《荷塘月色》这首歌曲,将其作为背景音乐,配有莲花的照片,有亭亭玉立的莲花,轻轻摇曳的荷叶等,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在课堂伊始就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三、利用实践活动进行课堂导入
语文之所以成为最基本的科目,就在于它具有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我国人们说的话、写的字、看的书等都是语文活动,它渗透在人们的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另外,学习语文的目的除了要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提高他们运用语文的能力之外,还为了帮助初中生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使其养成更加健全的人格与更加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中利用学生的实践活动,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综合提高他们的语文学科素养。就如在《观舞记》一课开始之前,我让学生在课前提前搜集了与印度舞有关的资料。学生可以调查印度舞的舞蹈特色,并学习一些经典的印度舞蹈动作;学生也可以调查印度舞的发展历程及其起源等。然后,在语文课堂开始之后,我先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调查成果,彼此交换信息,丰富自己的认知,拓宽自己的视野。在学生展示完毕之后,我再引入《观舞记》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冰心是如何看待这一极具异国风情的舞蹈的。建立在学生的调查基础上的语文教学,让学生对美的理解更加深刻。
总而言之,教师要利用游戏导入新课,将“做”“玩”“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利用多媒体导入教学,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要利用实践活动作为课堂导入,在帮助初中生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等。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导入环节也可以使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利用教具、学具等多种方式,只要“得法”即可。
参考文献:
初中生音乐教学计划范文4
器乐是音乐的重要表现形式。尽管我们了解到音乐课的器乐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但是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可以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已引起广大音乐教师的关注。在近年来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实践和采取了相应行动,为了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器乐演奏,歌唱和音乐赏析等音乐知识结合起来,逐渐弥补以往的种种不足。以下为笔者在进行器乐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些基本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器乐学习动机,以兴趣为动力
在器乐教学中,教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习音乐。如在学习竖笛时,如果教师在教学时先示范演奏一曲,然后让学生马上吹,吹不会反复教,直到吹会为止。长此以往,学生日益觉得乏味,失去信心。教师也不能从教学中收获教学的乐趣。而我先调查一下当下学生比较喜欢的曲目,然后吹奏这些他们感兴趣的曲目让他们欣赏,使他们一开始就对这种乐器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简介竖笛的结构、发声原理、演奏方法和音阶指法,紧接着就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简单的基本功,通过这些简单的基本功练习来鼓励学生学习竖笛,给予他们信心。这种方式不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选乐器及练习曲目,使学生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合适的乐器。对于初中生来说首先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欲望,最终达到通过演奏来表达情感的教育目的。同时,我们要结合课本但不拘泥于课本,精选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的练习曲目,这样他们才倍感亲切和真实。还有一些经典名曲如《欢乐颂》《梁祝》《彩云追月》等,通过重新编配也是很受欢迎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学生能力进行指导
器乐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我们首先要有一个具体的器乐教学计划,从整体上把握好学习进度与节奏,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加以分析,适时调节进度。同时,不同的学习阶段应有不同的侧重点,使学生逐步吸收各种演奏技巧。再者,培养良好的音乐学习习惯也是非常必要的,例如爱护乐器,轻拿轻放,学会看指挥排练等。
二、音乐课堂器乐教学可行性建议
既然器乐教学存在诸多限制因素,我们是否怀疑它的价值,或将其摈弃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器乐进课堂的必要性已得到专家的充分论证,音乐教师该如何应对,如何切实提高器乐课的效率,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笔者认为现应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教师对器乐教学应充满热情及保持积极态度态度决定一切!面对现有困难应态度先行,进而采用正确方法,才可取得良好效果。对器乐教学,教师应时时拥有饱满热情,慢慢感染学生,带动课堂气氛。
(二)灵活运用教材,给器乐教学留有充足时间在传统的器乐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一种死板生硬的教学方式,不能带动学生的积极性。经过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变化,对于教师的教学模式起了很大的改变,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应适时研究,敢于调整教材,为教学增添更多色彩。当然,这种调整也应在合理范围内,确保相应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智慧,制定规范适用的器乐教学安排目前,器乐教学随意性较严重,即使同一学校,各个音乐教师器乐教学的进度、要求、评价方式也不统一。某些音乐教师在器乐教学上没有计划,这使得器乐教学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摆设。这时必须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结合本校学生的总体素质和需求等实际情况,统一器乐教学的目标,制定相关教学计划,真正使器乐教学走上统一,切实提高教学效能。
(四)加强学习,注重交流,更新观念,激发学生兴趣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引进器乐教学的真正目的并不在于培养演奏家,而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感受到演奏乐器时的快乐和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主,选取更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尽量缩短枯燥的练习基本功的时间,留有更多时间相互交流。首先,在学生刚会演奏几个简单音符时,教师可以演奏只包含这几个音符的简单乐曲。这些乐曲可以是现成的,也可是教师自己编创的,从而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享受其中的乐趣。其次,把乏味的音阶循环练习改编成有趣味的节奏来进行演奏。最后,在课堂上带动气氛,组织学生进行自编自演的器乐“吹奏”“问答”“接龙”“音乐火车”等游戏。
初中生音乐教学计划范文5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阅读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164-01
当今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型社会,各种知识体系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更新和增长,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必须具备英语阅读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储备,换言之,英语教学的终极目的也正是为了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将知识吸收的视角开放到国际角度。英语阅读兴趣的培养的重要意义也已超出了英语学科考试本身的重要性,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从而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知识技能,这是提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水平的目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有益的。
1.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重视程度不足。尽管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被一次次地强调,但目前而言,依旧有部分教师在教学思想上仍然没有正确认识到英语阅读作为语言技能学习的一大模块,在语言综合能力水平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忽略了帮助学生探求最佳的信息获取渠道,忽视了阅读能力在扩展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提高人文素养和综合思维判断能力方面的重要性,换言之,即对它的研究不够彻底和重视。
1.2 教学理念陈旧。目前广为推行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理念即是在阅读教学中将阅读文本作为精度对象,其教学过程就是通过语法、词汇、搭配和词组等方面入手逐句分析;而还有一部分教师把阅读文本当作课外阅读材料看待,只是让学生自主阅读后完成对应习题,并在课堂上核对答案。以上两种教学方式尽管通俗常用,但已在时代行进过程中呈现出陈旧和单调的特点,使学生感到乏味和疲惫,不仅提不起兴趣,还难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水平。
1.3 教学方法缺乏深入研究。现阶段的英语阅读教育缺乏一套有效的、易操作的英语课程标准,既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的教学中忽视了学生体验参与的程度,对于英语阅读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没有提上日程。总而言之,目前的英语教学方法中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和实践都不够专注和专业,学校科研氛围较为零散,缺乏深入有效的探究。
1.4 课程设置上的缺陷。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阅读虽是英语语言技能的一部分,但真正能够让学生独立阅读而提高阅读量和知识浓度的时间往往得不到保证,换言之,阅读仅是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另外,在学校课程和师资力量分配上也没有明确的英语阅读教学计划,更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地安排学习材料,在这一层面上,显示出一定的盲目性。
2.培养初中生英语阅读兴趣的相关策略
2.1 趣味性选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的,兴趣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体验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形成勤于阅读的良好学习习惯。从选材上,教师要注重选择简单有趣的、具有浓厚生活性的文章,例如生活常识和短篇故事等文章皆是阅读训练选材的首选。
2.2 策略性课程导入。初中英语教学本就倾向于语言表达和听说能力,因此在课程导入上要格外注重策略性,在阅读课程教学上也是如此。有计划的课程导入是上好英语阅读课的前提,教师从阅读材料入手进行分析和过滤筛选,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采取多种手段进行课程的引入。如让学生观看短片、幻灯片展示、音乐播放等方式都是现代初中英语阅读课程进行课程导入的可选方式。在阅读之前,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阅读材料有关的文体,并在整个课堂过程中密切注意学生的兴趣动向,使他们认识到阅读的方向性。在学生对阅读问题作出回答时,教师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答案,而要鼓励学生再次回归阅读材料,以小组为单位重新讨论,争取让学生通过二次思考进行修正,教师只需在最后对阅读文本做一个概括和总结。在问题的设计上还要以学生的平均能力为依据,循序渐进地进行主题导入,要求学生动脑思考,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和主动学习的热情。
2.3 课内外阅读相结合。阅读作为一个广泛性的知识吸收过程,既离不开学生自己的兴趣确认,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指点,但更为重要的是阅读量的保证。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阅读范例和阅读材料的广泛性选择,并在阅读结束后保证相当题材的阅读是必要的。只有讲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进行知识整合和语法熟练才能有效提高初中生的英语阅读水平,从而提高中学生英语综合能力水平。
2.4 英语课程设计细化。鉴于初中英语课程对于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缺乏,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无从下手,针对这一问题,校方可以将英语课程设计进行细化,将阅读训练列为一大模块训练,并让有此专长的英语教师进行专项教学,这不仅分担了英语教师的教学压力,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英语阅读兴趣培养的专门平台。
3.结语
总而言之,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阅读练习的强度,因材施教,教而有法,从实际操作和学生心理双方面入手进行良性引导,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英语阅读学习的乐趣,又要让他们善于挑战自己,逐步进行深入阅读的练习,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英语综合能力。英语阅读能力与汉语阅读能力一样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今后的英语社交和英语表达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上,教师需要下足工夫,不可懈怠。
参考文献:
[1] 吴素贞.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J].学周刊.2015(06)
[2] 李华.初中英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2(23)
初中生音乐教学计划范文6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互动行为;师生互动
一、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现状
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目前的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多是老师问学生答,提问效率较低,常见的形式如:老师先放一首歌,歌曲播放结束后问学生“这首歌好不好听想不想学”,学生则自动配合老师“好听,想学”。这种死板的音乐教学方式在初中音乐课堂上屡见不鲜,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表现:
(一)教师掌控课堂
作为一门极具朦胧性、非语义性的艺术,音乐所激发的情感带着强烈的主观性,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作品的感受可能存在巨大差异,教师的主要任务应是引导学生抒发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品位。而现实的情况是,音乐教学沦为和其他学科同样对待的境地,仍然以教师安排为主,学生缺少表现的机会,久而久之变得更为消极,很少主动思考,不愿也不会和老师互动。
(二)互动内容陈旧
由于教学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大多都须服从于教材。但现行初中音乐所用教材更新周期较长,教材中所收录的歌曲单一老套,完全跟不上时代潮流。这对于偏爱流行音乐的初中生毫无吸引力。加之初中阶段的学生音乐知识欠缺,音乐技能偏低,他们无能力也不愿意深入了解自己原本就不感兴趣的音乐。此外,教师也完全忽视学生的存在,不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对于学生不喜欢的曲目,也就胡乱敷衍过去,少有的受欢迎歌曲,也只是教会学生唱而已,不重视挖掘歌曲背后的情感。师生之间不仅互动内容陈旧单调,还极度稀缺。
(三)剥夺学生体验权
通过笔者观摩调查,发现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这样引入开场白:“今天我们来学X,这首歌表达了------的感情。”这样的结果是,学生会有一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这首歌表达的就是这个意思哦。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无法自己去体会感悟,本该以审美为核心、引导学生体验音乐情境的赏析课变成教师灌输特定音乐感受的死板课堂,完全剥夺了学生的“体验权”。
(四)互动流于形式
音乐教学中最重要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只有声情并茂地投入教学,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讨音乐美的欲望,才能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而当前的音乐教学多忽视情感性,只有少量机械提问,课堂气氛沉闷,师生之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二、各个教学环节的师生互动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一般分为三个环节:学唱新歌、音乐赏析、拓展实践,在每个环节都应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师生互动。
(一)学唱新歌环节
传统的音乐教学中,这一环节总是由教师领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学生往往是教会后句忘前句。教师应该意识到,只有让学生参与“唱”的过程,让学生选择唱的方式,明白这样唱的原因,在唱的过程中应该包含着怎样的情感,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全新的音乐体验。学唱环节应引入“共同探讨、共同学唱”的新方法,不仅让学生“会唱”,还要让他们“想唱”和“能唱”。当然,由于学生音乐知识的贫乏,他们不可能立即找到合适的方法,教师应该先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教学分析,引导学生对歌曲中的场景和情感有初步认识,再由学生继续挖掘,教师在一旁引导。
(二)音乐赏析环节
音乐赏析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情感。在这一阶段,不能仅仅局限于让学生听,否则学生很容易心不在焉、漫无目的的神游。据此,教师可以设计多种形式,如让学生即兴表演,进行动作模仿等。通过灵活的形式点拨、启发并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要素进行分析。尤其是要结合作品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的音乐感悟。在这个过程中,课堂教学转变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授课模式,教师扮演者“引导者”角色,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同时,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责任,通过学生的言行来影响、调整教师的教学计划,让学生的思维启发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相长,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一起学习。
(三)拓展实践环节
通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对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具备了整体的认知,同时有能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感受和表现音乐。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尝试,通过自己的音乐语言和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当然,由于学生学习经验的浅显,常会导致他们在音乐表达方式上有所欠缺,教师还应给予学生一些方向性的指导。
如教师可以播放几小段无声视频,让学生用指定的音符谱写旋律,同时提供几种供学生使用的伴奏乐器。将学生分组,由各小组自行讨论谱曲和演奏的细节,教师可在一旁适当做些引导。待讨论结束后,可按小组组织学生上台表演,几个学生演唱谱写的旋律,几个学生演奏不同的乐器。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不仅能认识到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和表现音乐情绪中的重要性,还能体会到音乐在特定情境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