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范文1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基金项目:本文系云南省2012年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办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培养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2C05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Yunnan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mputer professional training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tandard construction

Zhao Yun-Peng

(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Yunnan Kunming 6517101 PRC)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expanded rapidly while also fac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refor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areer direction led students in order to supervise the training instructor from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actical Training students improve vocational computer training quality. Actual departure from the teaching of the Yunnan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to build a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criteria, follow the standard scientific oriented occupational level and enforceability of principle, pointed out that teachers should seize Practical Training live several important node,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for the students to better participate in the training.

Keywords:Computer,Professional,Training teaching quality,Evaluation criteria

所谓教学质量评价,就是对教学过程及其结果是否达到一定质量要求所做出的价值判断,其目的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和对被评价对象做出某种资格证明。有反映教育实际状态,检查教育方针、政策的实现程度,评定学生质量,评价教师及其教学质量,评估学校办学水平等实际用途的功能;又具有检验教育改革、教育实验效果为教育决策提供反馈信息,促进教育基本理论发展等理论研究用途的功能

随着我国生源日渐萎缩的现实,近几年计算机类专业在全国范围内的招生以及就业情况都不乐观,以云南工商学院来说,从2010年至2012年每年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招生都不足400人,期中涵盖电子商务、软件开发、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6个专业。伴随生源市场低迷的现状,高校间的竞争也日渐白热化,从另外一个角度来分析,高校间的竞争其实就是办学规模、专业教学质量、专业就业能力的竞争。为了使计算机专业在这样的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可持续发展,高职院校必须本着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建立有效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改善计算机专业的实训条件、与企业用人需求结合,提高实训标准,努力创造更加适合高职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教学模式[2]。因此,基于这样的需求,构建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实训教学质量评价的指导思想

1、坚持科学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高职教育质量的要求和标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随着人才培养数量的不断增加,质量能否提高已成为当前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中越来越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该是一个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能够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进步。

2、体现高职特色。在当前生源日渐萎缩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必须强化自身的办学特色,才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不断获得生存和发展机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特色主要是情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要通过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使培养出的学生在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实训教学质量评价的标准应该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指标体系,能够制定出具有高职特色和优势的内容和方法。

3、强化以人为本。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鼓励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利于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人的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科学体系[3]。

二、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原则

高职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该属于办学规范的范畴,用于衡量该专业实习实训质量状况,它不是一个完全量化的指标也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宏观指导,而应该把它作为一个可操作性的指导规范。构建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根据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中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及具体要求不能凭空想象,而应是来自于实习实训的教学实践中。各指标要表述清楚,既不重复又不相互矛盾,是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可以达到具体要求。由于影响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且有些因素很难用量化指标来评价,因此,在确定专业实训教学质量的评价要素时,应尽量排除人为因素,多角度、多方位考虑问题,对实习实训教学质量尽可能进行客观、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

2、导向性原则。构建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目的一方面是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向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培养目标发展,重点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养成;另一方面是要指导教师按照评价标准中的要求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要充分体现计算机专业实习实训的方向性,使其发挥导向功能,具有正确导向性的指标体系会使教师的教学目的更明确,学生的学习更积极主动。

3、职业性原则。高职院校要培养具备较高职业素质和较强职业能力的专业人才,这样的人才也正是企业需要的人。因此,实训教学中必须确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强化学生职业素质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观,构建的评价标准也必然要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要求。对于有行业标准要求的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可以结合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进行要求与评价。

4、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指构建出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必须具有切实可行、有助于提升学生专业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与企业用人需求零距离接轨等特点。

5、可实施性原则。可实施性原则是指构建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各项指标能够测量,在进行了相关的教学活动后能够给予客观的评价,便于实施[4]。

三、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建

云南工商学院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表

下面对各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1、 实训准备

实训准备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硬件方面是指学生实训时所需的实训场地、设备,要求实训室中的设备能够满足基本的实训要求,否则校内实训将会变成“纸上谈兵”,难以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软件方面是指教师指导实训时是否携带本节实训教学大纲、以及明确的实训目标和实训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时所需要填写的实训报告等。

2、实训过程

实训过程是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中最重要的因素。实训过程中首先要求教师清点本次实训班级学生是否到齐;其次在演示实训步骤时,对实训内容及仪器设备,能够做到操作熟练、正确;再次要求教师能够合理安排实训时间,指导方法得当,能够及时纠正实训过程中学生操作中的错误,解决出现的问题,以及维护实训室内良好的实训秩序。

3、实训效果

学生的实训效果是最直接的质量评价指标,也是评价本次实训教学是否达到实训要求的终极考核指标。实训效果首先考核教师是否按照实训教学大纲布置实训任务;其次考核教师在指导实训时,实训内容与专业、岗位需求是否密切相关,是否为企业真实应用案例;再次考核教师在指导实训过程中是否注重把职业素质、创新教育、励志教育等内容合理融入实训教学环节之中。

实训质量的好坏不是哪个人就说了算的,主要看企业是否认同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因此,课题小组在设计实训效果的二级指标时,在学生对口就业率、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技能大赛获奖率、企业满意度和学生自我评价五个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考虑。

综上所述,本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清晰地勾勒出了制约实训教学质量的因素。同时,此指标体系为教师指出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具体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进行实践技能学习的方法和步骤。自2011年10月制定出本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基本框架,至今在这一年多的不断调试和完善中形成的目前这个版本。现在,我院计算机专业在实训过程监控和考核中严格执行本套质量评价标准,对整个教学过程各主要环节不断进行检查和评价,以此保证我院高职类人才培养的质量。2012年,我院2009级高职计算机类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了70%以上,截止到2012年底已经全部完成就业。计算机专业在就业率提升的同时,毕业设计的质量与往年相比也有明显提高,可见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在我院的推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高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与其他高校相比,应更加重视人才在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方面的培养。因此,在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设计和构建中,应该更加突出对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坚持全面的观点,将实践教学工作更加完善、优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诚然,我院课题小组设计出的实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诸多原因还存在一定的不完善之处,在未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将会不断反思、总结,完善此套标准,构建更加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机制,并将实践教学评价作为我院整个高职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核心内容来进行,使得该体系的设计和构建全面完善且不失重点[2]。

参考文献:

[1] 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

[2] 丁慧,汪海伟.高职院校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与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229~230.

[3] 刘彦.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70~71.

[4] 李芳玲.高职计算机专业实习实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1,(9):141~142.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范文2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5-0004-02

一、“完全学分制”概述

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将给我国的经济结构带来战略上的调整。而随着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产业的升级,使得我国社会对个性化和多元化人才的需求正日益增加,但是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管理制度在培养人才的个性化和多元化方面并不能完全适用。由于市场需求发生这样的重大转变,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顺应这样的趋势,必须更加重视多元化和个性化人才的培养,从而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做出努力。实行“完全学分制”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我国高等院校进行教学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变革[1]。“完全学分制”下的教育管理制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客观要求。它的实施能积极响应21世纪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性化和多元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目前国内许多高校都络绎不绝地探索这样的一个教学管理制度,以便培养个性化和多元化人才,并纷纷对教学改革进行尝试。所以,“完全学分制”正成为国内许多高校关注和研究的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之一。

1.“完全学分制”的内涵及其特点。“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主要是把学分作为计量单位来衡量学生完成学业的状况。概括而言,“完全学分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实施选课制,使学生更加自由,他们可以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甚至跨校自由地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2)把学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学习效果的衡量和学籍的管理等,主要用学分来进行。(3)灵活的修学年限。(4)实施导师制。

2.“完全学分制”的优点。普通高等学校实行“完全学分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质量。(2)积极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3)有利于培养多规格、多层次、新型的多元化人才。(4)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共享率,最大限度地利用教育资源

二、国内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现状和意义

1.国内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现状分析。目前,在国内新建本科院校中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尚不多见。新建本科院校由于自身的特点,在办学历程、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水平等各个方面与一些老牌重点高校相比都存在着很大差距,所以在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有助于学校的快速发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它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充分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增强学习效果;它能促使教师自觉提高教学水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带动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它能推进高校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是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意尝试。在国内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办学规模急剧扩大的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实施“完全学分制”才能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不仅如此,它还能适应在校大学生不受婚姻状况的限制,自由安排学习时间的新规定。

三、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缺陷。新建本科院校在经历了本科评建工作的艰苦历程后,为了达到教学质量评估考核的标准,在物力、人力、财力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要想真正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是那么容易能实现的。通过大量的调查发现,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1)各新建本科院校对自身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设计理念的定位还不够准确。(2)过多的定量评价,较少的定性评价。(3)“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整个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中没能始终体现。(4)缺乏对“完全学分制”目标管理的清晰认识

2.“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难点。“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在新建本科院校首次实施,必然存在着诸多难点。尤其是“完全学分制”的实施与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特点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能加大了教学质量评价的难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评价。所以,“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的评价更是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四、“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1.“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新建本科院校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不能盲目构建,要充分明确自身的办学定位和教学特点,并且要利用“完全学分制”的特点,建立起适应“完全学分制”要求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样构建出来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所以,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首先明确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科学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导向性原则;可行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公正性对一个评价体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即使它具有很好的系统性,缺少了公正性,也会失去评价的意义。由于可比性是保证公正性的前提,因此,首先要保证被选择的各项一级指标对评价对象而言具有可比性,为了确保评价指标既有理论依据,同时又能反映评价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符合可比性条件要求的指标必须通过严格的论证和横向的比较。

2.“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内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学校的自我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在教的方面主要是:教学管理;教学工作;教学条件;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学的方面主要是: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生源质量,政治素质等。本文主要从教与学所包含的这几方面内容去考虑,进行评价指标的构建。

3.“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对象。教学质量评价的对象是评价的客体,主要是教师、学生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体系实际运行时,要注意评教、评学、评管三者之间的协调。有时,评价对象是客体,同时也是主体,如教师。

4.“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总的思路是将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内容转化为评价指标。具体做法是依据评价的内容和对象,这样就可以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过程评价人员主要由学生、评估对象、教研室、院系和学校组成。他们从各个角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予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并按照统一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五、“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好以后,一个有效适用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实施具有推进作用,它能更好地发现在评价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学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有矩阵对偶比较法、关键特征调查法、抗衡法、分类法、专家经验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由于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涵盖的内容较杂,涉及的项目较多,并且多带有模糊性,为了获得较客观的结果,可以利用模糊数学和多层次综合评判法相结合,从多个方面对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所谓综合评判就是一个事物或对象可能会受到多个因素的制约,这时就要对其作出一种总的评价。模糊综合评判的主要思路是:在确定评价因素的评价等级标准(评语集)和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模糊集合变换的原理,依据隶属度描写各因素的模糊界线,构造模糊评判矩阵,通过多层次的复合运算,最终确定评价对象所属等级。

本文主要对“完全学分制”进行概述,分析了国内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现状和意义,了解了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对“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以及对“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得出了几个结论:“完全学分制”具有很多优点;新建本科院校实施“完全学分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存在缺陷;“完全学分制”下构建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具有难点;可以筛选合适的评价指标对“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构建;运用模糊数学和多层次综合评判法对“完全学分制”下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质量进行评价。但是,本文也有不足之处。由于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实行的是部分选课制,没有导师制,所以导致没能进行实证方面的研究。希望今后能随着“完全学分制”在高校的推进,做出更深入的探讨。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范文3

关键词:高等院校教育 课堂教学 质量评估体系

在高等院校教学工作中,课堂教学工作一直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质量则是整个教学成效的重要控制点,也是高校教师所关注的热点目标。高校的生源数量较多,并且各个专业的设置相对复杂,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素质,其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上要保证具有指导性、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与动态性,从而真正地实现高质量教学。高校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工作中,要积极地探索新评价模式和评价标准,加强相关理论实践的研究与操作。

一、当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评价片面

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应该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成长,并且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知识发展,突出学生主体性来作为教学的重点目标。但是,现阶段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评价主要以教学进度和考试成绩为主要的评价内容,对于学生的主观因素缺乏有效的评价,并且评价结果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对于教师本身来说,教学质量评价忽视了教师自身的主观因素,缺乏对教师多项教学能力方面的考查,只关注教师的基本教学能力,难以真正地体现教师的全面教学水平。

(二)评价单一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学生的评价意见占整个评价工作的较大一部分,但是其开展过程中,评价过程相对随意,并且相关评价还存在很大的局限,难以真实、全面地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难以达到教学评价的督促效果。

(三)反馈缺乏时效性

教学质量的评价需要有积极、快速的反馈,而当前教学质量评价中,对于教学质量评价的信息反馈存在很多的问题,缺乏足够的时效性。教学质量评价其本身在高校开展教学工作中,容易受到忽视,并且其评价结果与教师的奖励有着密切的管理,其人性化的评价理念难以得到推行,教师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其在评价的过程中相对被动,对于教学评价活动应对不积极,并且经常存在逃避与应付的行为,整体教学质量评价的反馈不够及时,教师缺乏足够的参与积极性与认同。

(四)评价方法不合理

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制定上,要与实际教学情况相结合,并且有一定的调整空间。现阶段的教学质量评价相对固定,并且其指标不具有灵活性,难以对特色化的教学需求进行满足。这种僵化的评价方式,难以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与考量,整体考核忽视对教师的个体性差异的关注。与此同时,当前的评价方式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没有进行区分,并且对于不同的专业类型和教学基础环境的评价上都缺乏足够的针对性,难以真实地对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反应。另外,当前的教学质量评价过分重视教学指标,采用量化的教学评价标准,评价缺乏过程化与动态化的特点,难以真实地对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行满足。

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把握好质量评估体系的基本原则

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上,要本着指导性、科学性、层次性、可行性与动态性等多项原则。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目的是为了解决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并且实现课堂教学规范化发展,提高整体教学效果。质量评估工作的开展,应该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给予教师教学方向上的指导。在教学评估过程中,要保证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并且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针对不同阶段和不同内容的教学上,要制定多层级的评价标准,保证评价工作具有一定的发展性和延伸性。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需要保证其可行性与动态性,并且符合当前的基本教学需求,整体评价工作具有较强的跟踪能力,可以实现对学生多项素质的培养。

(二)完善评估体系的各项标准

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工作中,要对于当前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进行重新研究和定义,对于其中不合理和需要丰富的标准进行适当的调整。评估标准的确立,要与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结合,并且融入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教学质量评价也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内容的评定,并且从教学的目标制定、教学设计、课堂实施以及质量反馈等多方面制定不同的评价流程,真正客观、公平、公正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体现。

(三)提高教学质量评价的整体性

教学评价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其评价的主要参与者是同行的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的管理者,也包括教师自身。在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上,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保证评价工作的整体和全面,避免单一角度的评价所带来的不客观问题。同行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间接参与群体,其可以对教师的教学状态、教学设计以及各项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等角度,来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学生作为教学的对象,也是参与教学活动的直接受众群体。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身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可以给予教师全面、准确的评价,并且从认知的角度上来提出相应的不足。学校管理者则从教学活动的大方向调整以及教学目标的落实方面来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主要从全局的角度来对教学工作进行评价。另外,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自身各项教学工作中的不足进行积极的自我总结和自我评价,积极地进行自我反馈,进而体现出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所应该具有的实践性和自我提升特性。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开展教学工作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非常关键的,而打造一个科学、有效、符合实际需求的质量评估体系,是对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在进行质量评估体系建设上,要提高评价工作的系统性、动态性与长期性,并且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关注课堂教学,将教书育人的理念进行深入的落实,提高高校整体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天瑜.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绩效评价与指标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5).

[2]李洪伟,韩b清,李长熙.高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1(18).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范文4

建立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科学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职业技术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通过结合自身实际并借鉴行业内成功的评价经验和方法,职业院校在不断探索自身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许多职业技术院校为建立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评价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对一些新的职业技术教育评价理论和方式进行了理性思考和研究。

(二)建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

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既可以全面评价教师的思想作风、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客观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合理聘选教师和教师年度考核提供依据;又可以使教师获取全面的教学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及时改进教学工作,明确努力方向,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必须是一种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的评价准则,是根据可测或可观察的要求而确定的评价内容。一个被评价的体系通常由若干因素构成,这些因素称为评价指标。

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就是为了对评价活动起到导向作用,就是为了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精确性,为了对评价的对象起到导向作用。

(三)建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原则

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是指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向和教育活动的趋向,反映了学院的治学方略和办学思想,即学院的社会属性和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 评价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 发挥积极的作用, 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评价成败的关键所在。所以建立职业技术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

1、导向性原则。在职业技术学院建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最终的出发点是为了规范教学活动, 提高教学质量。优质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不但是评价教师目前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 而且能提高教师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拓宽思路,出新意,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科学性原则。评价体系要符合科学性的原则,就是要符合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规律和客观实际, 体系内各项评价指标要有明确的内涵, 指标间要形成既相关又不包含或重叠、更不矛盾的科学的有机结合的整体。

3、层次性原则。评价体系的指标应该层次分明, 包含各个要素的子系统指标, 以及各个子系统分解后的指标因素。层层相扣,分解详细,各种规则一目了然。

4、可行性原则。质量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可根据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因素分为学生、同行教师、教研室主任、首席教师、教学督导员和校院系领导等五类, 各指标既要互相关联又要具有独立性, 同时各类指标应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进一步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可信度、可区分度和有效性, 增加可操作性。

5、动态性原则。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教学是动态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对象的变化, 在内容、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 所以其评价指标必须是动态的和发展的。各项评价指标需随着学院教学质量建设和自身能力的逐步提高不断完善、修改,与时俱进,不能制约学院教学和管理体系的正常运作和持续发展。

(四)职业技术学院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建构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运行机制,对于加强高校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但该体系的建构在实际操作中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1、树立发展性、人本化的教学质量评价观。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是一种高度专业化又充满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培养人的活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奖惩或划分等级,而在于通过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形成公平良性的竞争环境,以调动师生自觉自愿地致力于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积极性。

2、建立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介入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教学质量是一个与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有关的概念,学校的教学质量活动是一个与学校所有成员有关的活动,所以,一个良好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广泛的支持和参与之上,利用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对教学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考察和评估。

3、建立层级结合、上下贯通的教学质量评价运行机制。由于教学质量评价涉及的因素较多、体系庞大、内容繁杂,还要受到学校各部门各项工作质量和水平的制约,所以操作起来非常复杂,必须建立一个层级结合、上下贯通、行之有效的质量评价运行机制来保证它的实现。

4、建立动静结合、灵活多样、权重分明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教学本身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系统,教学过程充满着许多革新因素,教学质量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因此,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应是固定不变的,应体现出一定的弹性和发展性。

5、其他。教学作为一门科学,许多特征是可以用客观标准来衡量的,但同时教学作为一门艺术,又有许多特征是无法用固定的标准来衡量的,因此,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应处理好定量与定性、显性因素与潜在因素、静态因素与动态因素、模糊性与标准性的统一,并以此建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范文5

关键词 职业能力 课堂教学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5.052

Study of Professional Competence-centered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HU Jingxiang, MA Qingmei

(Business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31)

Abstract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main wa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rrently teaching practice, how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s an important aspect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level. In this paper, results of previous studies of Shanxi University Business College 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for analysis of proposed evalu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quality should be evaluated from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both students and designed with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entered classroom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trying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thinking.

Key words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classroom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以下简称山大商院)是一所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高级商务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因此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本院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本文以山大商院课堂教学质量为研究对象,对其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进行研究,试图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为当前高校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思考方向。

1 山大商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现状

(1)学生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自始至终的参与者,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体系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可信度。山大商院的课堂教学质量学生评价采用网上不计名评价方式。学生对本学期代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学校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将一个班的所有代课教师进行排名,用名次除以本学期带本班教师的数量则是教师上课效果分数。分值越低,表明效果就越好。

(2)同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同行教师能从专业学科的领域对课堂教学质量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因此山大商院建立了同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同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采用的方式主要通过听课的方式进行,学院规定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至少两次,同时填写听课卡。年终教师考核系部组织教师对同事进行打分评价。其评价标准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评价。

(3)管理者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系(部)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小组由系部管理者等组成。评价指标主要是教学管理方面进行评价,评价课堂教学展开的时间、地点及过程的规范性。采用的形式是通过定期的教学检查实现,即期初教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和期末教学检查。期初教学检查主要评价教师上课准备工作质量,期中教学检查主要评价教学任务完成进展,期末教学检查侧重于教学任务完成质量的检查。

2 山大商院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目的偏离。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所应用型的大学,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是人才培养的重心,也是衡量教学水平的主要内容。目前山大商院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方面用于管理教师及管理教学秩序,例如管理者的评价体系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出勤情况,课堂纪律管理等方面的评价。对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方面的评价则难觅踪影。另一方面主要用于教师聘任、奖惩工作。在《山大商院2012年第四次全员聘任教师职级聘任办法》中对教师各级岗位的聘用条件都有学生评教结果的相应要求,这样做的结果是将本来应该是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评价体系变成了管理教师,促使教师自已的职业发展体系,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变化则帮助很少。

(2)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过程不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改进。山大商院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是学生、同行、管理者相结合的三元评价体系。三元评价体系的设置在于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则发生学生评价体系成为主角,同行评价和管理者评价出于各种原因形同虚设或者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为了获得好的评价结果,教师将精力放在讲课的花样和技巧,甚至放在了如何和学生搞好关系,讨好学生上。而对于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学习效果怎样,学生的职业能力是否提升等则抛于脑后,这样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

(3)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设计不科学。山大商院虽然是一所商科学院,但是也涉及众多专业。不同专业、不同学科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表现差异很大,理论上讲应该是不同学科或者不同专业其评价标准有所不同。但是目前本院用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不分专业和学科,使用标准化的评价标准。为了使评价标准方便易操作,所以制定标准时注重对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评价的共性内容,如教学理念的评价、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课堂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忽视了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和创新性,促使教师注重教学表现、知识的呈现方式,而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过程及效果不加涉及,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的无法提升,所以培养出的学生能力与社会需求的人才要求脱离。

3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

3.1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设计的总思路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效果的衡量,更为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判断。教师的教学效果变化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起着促进作用,所以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设计由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两部分构成。教师教学评价侧重于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呈现以及专业实践指导等四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主导。学生学习效果的衡量以学生职业能力变化为中心,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适应能力等五方面进行评价。

3.2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3.2.1 教师教学的评价指标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采用学生评价、专家评价、管理者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各类评价主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指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教师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3.2.2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指标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指标设计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及适应能力等五方面进行。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评价主要通过书面考试,教师评分检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从基本概念掌握的准确性、基本理论体系的熟悉程度以及相关理论的了解状况来评价;学生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及适应能力的评价通过校内模拟实训完成,相关指标包括有: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能力、基本工具运用能力、协作能力、理论知识的转化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指标的评价。

3.3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的方法

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可以运用传统的综合测评方法,即通过课堂加上评价者的自身经验给出优劣评价,还可以采用模糊评价法,由于课堂教学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可以运用模糊评价方法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根据各类专业或者不同课程中各因素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程度及评价结果设计评价模型,将定性的评价量化,可以提高评价结果可比性与科学性。同时模糊评价法的好处还在于虽然运用同样的指标评价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但是可能根据不同学科或不同专业职业能力要求,对各要素的重要程度加以调整,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运用同一标准评价不同学科的教学出现的不科学的缺陷。

表1 对教师教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表

基金项目: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科研项目:“满足构建职业能力需要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优化与实施” 项目编号:2012005

参考文献

[1] 李素华,韦海英等.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77-79.

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范文6

关键词:高校教学;教学质量评价;EFQM评价模式

教学是每一所学校的核心工作,因此教学质量则无疑成为了每一所学校最为关注的焦点。对于高等学府而言,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但目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模式多以事后评价为主,侧重于对结果的考核,这种评价模式集中体现了对教学质量的鉴定功能,忽视了对教学质量的过程改进功能。因此,教学质量评价不但是高校的生命线,更是高校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一、当前教学质量评价存在的误区

在我国高校各项评价活动中,教学质量评价已成为评价活动中的重点,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评价结果也成为教育决策和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当前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评价指标僵硬,缺乏针对性

目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所采用的指标多为全校统一制定,制定统一的指标具有规范、简便、易比较等优点,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统一的指标并不能公平地反映每一个被评价对象,究其原因在于指标很难准确地反映各专业特点。同时,制定一个统一的指标的结果只能是使大家机械地以评价条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在对非本专业的教学进行评价时,由于评委来自不同专业可能会出现生搬硬套评价指标的现象,其结果只能使评价标准的科学性大打折扣。但同时也应看到,如果不同的专业都制定不同的标准,其实现难度较大,评价结果也较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因此,在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时,应使得指标的建立由面向结果的评价转变为面向过程的评价。

(二)评价方法机械,缺乏系统性

教学质量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在具体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却忽视了评价的系统性。现阶段所采用的评价方法首先对各指标赋予一定的权重,然后依据指标对评价对象进行打分,然后两者相乘后各项汇总相加得到评价对象的综合得分。采用上述原理进行评价,忽视了一个重要假设,即评价指标之间必须可以相互代替,目前我们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所制定的指标很大一部分是不能加以替代的,因此采用上述综合评价方法非但不能有效衡量教学质量的好坏,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加深了对教学质量的片面认识。

(三)评价反馈缺失,缺乏引导性

在实际教学质量评价操作中,侧重检查与考核,强调评价工作的监督作用,却忽略了评价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同时,在教学质量评价结束之后,对待评价的结果缺乏必要的反馈机制,使得学校各院系为了评估而评估,没有认真对待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尤其是在评价过程中,对得分较高的院系和教师应及时找出其优点所在,并总结经验,以利于教师相互探讨、学习和提高;对得分较低的院系和教师更需要及时总结和改进,应组织专家、教授帮助其查找原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要注意建立评价档案,及时对评价的结果要进行分析、存档,进行规范系统的管理。

(四)评价制度滞后,缺乏创新性

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一套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如教学巡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等,随着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替,上述制度在当前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也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使得原有的评价制度在某些程度上制约了对教学的创新。同时,随着信息技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不断深入,教师已经逐渐变成了信息的传播者和能力的培养者的角色,因此,在未来的高校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应不断对评价制度进行创新,使得高校教学评价制度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

二、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的建立

EFQM(European Foundation for Quality Management)是欧洲质量管理基金会的简称,即欧洲质量奖杰出经营模式。EFQM致力于提高欧洲企业和各类组织的竞争力,EFQM吸取美、日等的优秀之处,为欧洲组织建立了企业杰出经营模式。EFQM设立欧洲质量大奖并颁发给质量管理优秀的组织,而且质量管理是这些组织持续改进的基本手段。即为EFQM模式。对照EFQM模式中的9项要素或者标准可以对组织质量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价。将EFQM模式用于高校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但可以保证对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而且更能注重对教学过程质量的评价。同时运用EFQM模式还可不断自我评定,找到下一步改进的方向。

由于EFQM模式主要针对企业等赢利性组织的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评价,因此将EFQM模式引入高校等非赢利性组织,尤其是针对教学质量的评价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修正。本文所应用的高校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如图1所示,主要有九个方面:教学目标、策略方针、学生管理、资源、过程、学校满意度、学生满意度、其他相关方满意、工作成效与目标实现。这九个方面又分为两个部分,即教学管理部分和教学成果部分。

教学目标部分评价准则包括以下三项内容,根据学生需求,如何提出、指定、审核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实施前如何消除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教学目标是否清晰、可测量、可实现、具有相关性以及有时间限制。

策略方针部分评价准则包括五项内容:如何积极参与到教学质量活动中;为提高教学质量如何积极与学生、相关部门或者其他相关方进行沟通协调;如何认可学生等对教学质量方面提出的合理建议;通过反馈信息如何建立改进策略;如何定期更新和改进教学策略方针。

学生管理部分评价准则包括,如何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发挥其各自潜力;如何关心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的。资源部分评价准则包括,如何有效、充分利用现有上课资源的,包括课堂设备、资料数据库的使用等方面;如何有计划的收集和使用有关教学质量方面的信息;如何有效整合学校及社会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

过程部分评价准则包括,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提升过程是如何被系统的建立、管理、修正和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采用和实施学校要求的教学质量方面的制度和方法;根据上期评价周期的教学质量评价结果,如何制定改进指标及改进方法;对于本期评价周期内的教学质量总结,如何有效地保留并提供给评价小组。

学校满意度部分评价准则包括:教学质量是否达到学校评价周期前的期望值;本院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学校相关部门或者院系对教师教学质量的满意度。

学生满意度部分准则包括:课堂内容是否满足学生需求;学生出勤情况;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的满意度。

其他相关方满意部分准则包括:学生家长对教学情况满意度;教师本人获奖情况;社会团队、政府部门对教师能力给予的认可情况。

工作成效及目标实现部分评价准则包括:是否实现前期制定的教学目标;工作业绩是否符合学校制定的相关评测标准。

从图1可以看到,教学管理部分保证了教学成果的取得,同时在对教学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又可以不断地对教学管理进行创新和改进,所得结果不仅仅是对九个部分独立评价结果的简单汇总,通过建立教学管理与教学成果之间的促进和反馈关系,使得九个评价部分系统的组合在一起。因此,运用高校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是一个系统评价的过程。

三、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的实施

在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为保证其应用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必须注意以下方面:

(一)组织保障

当前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下的组织方式,由于职能或者岗位角色的限制,在使用EFQM评价模式时,则无法清晰地对评价目标或者评价准则进行一致的判断,势必影响最终的评价结果。

因此,应建立高校教学质量委员会。可由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专家组成,打破原有职位或者岗位的局限,在高校教学质量委员会领导下,通过培训等多种方式,建立一支评估专家队伍。这些评估专家组成多个评估小组,对不同院系、专业的教师进行教学质量评估,把评估意见提交给教学质量委员会,最后由高校教学质量委员会对评估结果进行评定,并最终确定评估对象的教学质量等级。

(二)转变思想

在EFQM评价模式的应用环节,尤其是在评估专家小组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估的过程中,必须转变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的“挑毛病”思想。在评估时,评估专家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同时,也要积极帮助评估对象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由于评估专家小组中有来自教学岗位的教授,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在解决教学问题上,具有明显优势。因此,要使得高校教学质量不断创新和改进,就必须在评价模式应用过程中树立起“以评促教”的新型教学质量评价思想。

(三)反馈改进

对于评价结果,应建立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制度。随着校园内网络建设的不断完善,网上信息处理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因此,可引入网上评测反馈,及时将上级、学生、同行、专家的反馈意见及时反馈到评价对象手中,同时在教学质量评价过程中引入“现场访谈”方式,通过评估专家与教师面对面的沟通,帮助教师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升教学质量。积极开发多种反馈渠道,健全评价结果反馈机制,是应用高校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四、结束语

提升高校教学质量是高校科学发展的核心任务。科学、系统的教学质量评价模式是驱动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动力来源,因此,通过引入EFQM质量评价模式,提出了高校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转变了单纯面向结果的评价模式为目标、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全过程的质量评价模式,结合评价模式有效实施的保障策略,高校教学质量EFQM评价模式在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中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陈剑华.EFQM模型中的领导作用和管理创新[J].中国质量,2003(8).

2、石文.对改进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思考[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