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全球生态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全球生态现状范文1
【关键词】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植被保护与修复;生态学
近年来,由于全球生态环境越来越不规则的现象频繁发生。对此,国家加大对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投入,高度重视我国的西部大开发工程,多次强调对西部地区包括我国的黄土高原地区加快速度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大对黄土高原的绿化、恢复黄土高原的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但是,就目前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来看,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引发对其综合治理的生态学思考。
一、对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
由于黄土高原其特殊地理位置的存在,致使其生态系统显得格外脆弱,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低。在众多地貌特征中,黄土高原处于由沿海向内陆、由平原向山地高原、由森林向草原、由湿润向干旱的过渡,其自然条件多样复杂、相互交错,导致黄土高原缺乏稳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易引发地质地震灾害、气象灾害及水旱灾害,从而导致频繁的发生水土流失、土壤侵蚀、泥沙淤积等自然灾害现象。然而,由于人类不科学的采集、开发与利用,对地表植物进行大规模的滥砍滥伐、过樵过牧,致使生态环境本就脆弱的黄土高原引起强烈的自然环境反应,极大地增加了黄土高原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
究其以上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来看,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已然遭到了破坏,并且恢复起来极为困难。据历史资料详细记载,黄土高原本是沟壑稀少、原貌广阔、植被茂盛的地区,随着人口的日益增加以及人类大量的开采活动,加剧了黄土高原环境的恶化,由于其植被的日渐减少,气候开始变干、土壤大范围的遭到侵袭。显然,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其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们对植被的大量开垦导致其植被大量减少,使黄土高原的整个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要想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综合治理使其恢复原貌,仍存在着很大的压力及挑战,必须从根本上对黄土高原的植被进行保护与修复。
二、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的生态学思考
1、必须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治理方法,加快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恢复
根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的现状分析,必须坚持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方法,才能加快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修复。
(1)对黄土高原植被保护的生态学思考
所谓保护,就是首先应停止人们对植被大量的开垦和采集,加大力度停止人为的破坏和负面干扰,并通过相关部门加强对黄土高原现有的植被资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合理的利用,维护其向良好的方向进行转化,避免其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
(2)对黄土高原植被修复的生态学思考
所谓修复,就是通过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重新建立一个原始的、适合其发展的黄土高原生态系统。这种方法也正是当前国际生态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当然,要想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从而找出原始的生态系统,凭借当今的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很难实现,就算有充分的经济基础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支持,要想找到黄土高原原始生态系统的可能性也几乎为零,更不用说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其发展的原始生态系统了。因此,应该把保护放在首位,把修复定位在对生态功能被破坏或生态功能受阻的情况下,实行保护与修复并举的方法,加快其生态系统的恢复。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黄土高原植被的修复方面,没必要一定要修复到最佳的原始状态,当然这种状态也是无法实现的,那么只要我们将其整个生态系统恢复到某个相对稳定的适中状态即可帮助其整个生态系统自身迅速、持久的提高生产力,靠自身生态系统的维护与发展,最终营造适合黄土高原自身存在及发展的最佳生态环境。
2、制定黄土高原植被保护与修复的规划,并符合客观自然规律
为了响应国家对加强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重建的号召,在对其进行植被保护与修复之前,应制定一个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生态建设规划,使其在黄土高原的植被修复、生态建设、退耕还林的全过程中,有据所循,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整治中可能存在及容易出现的问题,有更加全面的应对措施和解决途径。例如:黄土高原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其在类型表现上的多样性以及空间尺度上的多级性,都反映了自然界是一个多级的物质系统,并且各级物质系统都有其独立存在发展的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进行黄土高原生态系统重建、植被保护与修复的治理前,应制定符合客观自然规律的植被保护与修复规划,确保对黄土高原生态系统的重建及整个治理过程中的科学性、决策性。
结 语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全球的生态环境频繁发生着不规律运行的现象,近些年,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旱灾害等在全世界频繁发生。挽救全球生态系统失衡现象是当前刻不容缓急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加大对西部大开发工程的建设与投入,也正是在为挽救全球生态系统失衡现象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为我国自身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现如今,我国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要想改善其生态环境必须从根本上加大对植被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然而,要想恢复黄土高原良好的生态系统,是一项久远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通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学习以及加深对其植被保护与修复的思考,才能绿化我国的荒山、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前提。
【参考文献】
[1]韩新辉.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全球生态现状范文2
共同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实施合作备忘录
本刊讯(记者马钰 郑玮报道)3月11日,国土资源部与吉林省政府在北京签署共同推进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实施合作备忘录。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吉林省省委书记孙政才、省长王儒林出席签字仪式。吉林省副省长王守臣和国土资源部副部长鹿心社代表双方在备忘录上签字。
此次签署规划实施合作备忘录,将合力推动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同时也将部省合作推向新阶段。合作备忘录涉及长吉图区域建设用地统筹、耕地保护机制构建、节约集约用地等国土资源管理的许多重要方面,针对性强,内容丰富。双方表示将加强沟通协作,抓好备忘录各项任务的落实,坚持改革创新和规范管理,促进长吉图地区又好又快发展,进而带动吉林全面振兴。
《水库大坝与生态环境保护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
本刊讯(记者吉吉吉报道) 2月27日,由中国大坝协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和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共同组织的《水库大坝与生态环境保护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以“节能减排及气候变化形势下的新要求”为主题,是以往举办的《绿色能源论坛》系列的延续。
论坛旨在根据中国在联合国2009年根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承诺的减排目标,探讨水库大坝水电建设在节能减排及改善气候变化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寻求我国的水库大坝以及水电建设适应新形势,遵循国家政策导向,与时俱进的发展道路。论坛由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主持。原水利部汪恕诚部长、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徐锭明、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处处长熊敏峰以及来自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环境保护部环境工程评价中心、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光华科普教育基金会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出席了论坛。
针对论坛上一些专家记者们关于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速度是过快,还是太慢了的不同看法。汪恕诚在论坛的总结讲话中指出,水电建设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见效,要完成我国的政府在2020年非化石能源达到15%的目标,我们从现在起必须要加快水电开发的速度,否则,就要来不及了。对于会议上某些具体的水电站对生态环境的利大弊还是弊大于利的争论,汪恕诚强调,根据我国目前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现状,水电的生态环境影响只是对流域范围的,但如果不开发建设水电影响破坏的将是全球的生态环境。某些关于水电生态环境的争论完全不是一个层次上的问题。国家发展的现状和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要求我们必须要大力开发水电,任何人、任何组织也不可能阻挡和改变这个大趋势。
经过交流探讨,到会的专家代表们建议,应该扭转我国舆论宣传中妖魔化水电的倾向,尽快改变当前我国大型水电站建设被各种各样争论所搁置的现状。站在保护全球生态环境的高度上,加速水利水电的开发,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我国政府的庄严承诺,保护好全球的生态环境。
T5升级:可持续发展的照明布局
本刊讯(记者苏云峰报道) 近日,全球照明业的著名公司飞利浦在江苏省仪征市的生产基地举办了全新一代T5荧光灯的上市仪式。据主办方介绍,预计今年该基地的T5光源产量将达到新纪录的3000万支,同时,这也标志着飞利浦这一在华投资达到6亿元的新工厂进入了成熟的发展阶段:产能在得到充分释放的同时,产品的性能和流水线的整体水平都已与世界先进水平同列。据记者了解,在节能减排成为全球趋势和基本国策的前提下,飞利浦作为照明行业的领导者,希望进一步推动低能效照明向节能照明的绿色转换和加速变革。以节能照明的发展为先声,加快低碳建筑的发展,也将成为全行业实现结构转型的可行性选择。
全球生态现状范文3
【关键词】生态翻译 汉语文化负载词 异化翻译
随着我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不断加深,西方的文学影视等作品被大量引进中国,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些甚至已经成为汉语词汇,这与我们灿烂的文化和中国在世界上扮演越来越重大的角色的现状极不相符。传播中国文化已成为我们译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我们在吸收外国文化精髓的同时,也有必要把我们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对外进行宣传。而在文化传输的过程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是不可缺少的。
一、文化负载词
文化负载词是标志某种文化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特定民族某种文化有事物的词、词组和习语,反映了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的活动方式(廖七一,2002)。它们不仅有着词语的概念意义,而且还负载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和鲜明的文化个性。因此,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有利于中西文化的交流,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汉语文化负载词,如“旗袍”“功夫”“饺子”“中国结”等被西方社会所接受。与此同时,更多的英语文化负载词融入中国社会,如“特洛伊木马”“阿喀琉斯的后跟”、卡拉OK、快餐等等。
二、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策略
以胡庚申教授为代表的中国学者提出并论证了生态翻译学。所谓生态翻译学是指一种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抑或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该论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为指导,揭示了“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与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相关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该论以翻译即适应与选择为基调,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 (胡庚申,2008)。方梦子(2011:38)对“翻译生态环境”曾进行过阐述,将其定义为“影响翻译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其中,翻译的外部环境“可包括与翻译活动有关的自然经济环境、语言文化环境、社会政治环境等”。按照生态翻译学观点,翻译是“译者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的整体互动”和“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占有中心地位并发挥主导作用”(孙洁菡,2014)。译者会根据具体的生态环境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以期现翻译目的。因此,汉语文化负载词所负载的文化内涵的对外宣传既要依赖其翻译生态环境的改善,更取决于恰当翻译策略的选用。
事实上,中国的译者们往往关注源于与目的语之间的意义转换,而忽视了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因而,他们为了迎合目的语读者往往会选用“归化”策略来翻译汉语文化负载词。在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普遍性原则的影响下,汉语文化负载词所承载的文化信息被过滤掉。例如土家人相信床有床神,结婚时要“安床”,“安床”属于土家族婚俗有的习惯,在英语文化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达,译为the minority group reverences a deity they call the “Bed God”; for, they believe that the bed must be set in just the right position at the time of marriage。因此,译者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进行翻译,以便西方文化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该词的文化内涵。然而,他们在翻译英语文化负载词时,在英语及其负载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下,则往往采用异化策略,被直译甚至被直接音译到汉语之中,比如说迪士尼(Disney)、星巴克(Starbucks)、亚马逊(Amazon)、阿迪达斯(Adidas)、桑拿(Sauna)等。
三、生态翻译学视角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异化翻译策略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生态翻译是指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翻译进行研究。鉴于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译者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要适当地适度地采取异化翻译策略,不仅要传达出深层文化内涵,还要帮助译文读者最大化理解其含义,从而改变彼此语境的外宣现状不平等现象。因此,为了有效地传达这些词的意义和文化个性,促进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播,在翻译这类词汇时可以适当地灵活地采取异化翻译方法。
(一)音译
音译,又称转写,即用目的语来表示源语过程的结果。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语言含义丰富,汉语中所独有的特色词汇在英语文化中存在空白的情况下,许多汉语负载词在英译过程中被英语文化归化,导致西方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误解。如果我们广大的译者能采取音译的策略,创造一个词汇到英语文化中,这样它既能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又能延续其在源语中的含义。一旦这些新创词汇被大量地使用,它原本对译作读者来说比较陌生的意义也会渐渐被理解和接受。因此,对文化负载词采用音译策略,有利于维护汉语的文化的民族身份。比如Taoism (道教)、jiaozi(饺子)、kungfu(功夫)、mahjong(麻将),fengsui(风水)等已经被英语人士接受使用。
(二)音译加注
音译加注是先用汉语拼音转换成某词汇,再以文内作注或文外加注的办法将该词语有的文化内涵表述出来,达到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例如,小道消息译为:but the XiaodaoXiaoxi, the news on the street, rings with fresh reports that quickly reach workers in other cities。“顿首”“百拜”是中国传统的礼仪方式,张培基在翻译《中年人的寂寞》一文时,分别被译为dunshou (Kowtow) or baibai (a hundred greetings) ,并以used after the signature in old-fashioned Chinese letter writing作补充说明。
(三)直译
直译是一种既保留源语内容又能保持源语形式的翻译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翻译主要遵循“凡具有色的独一无二的食物都宜用汉语拼音翻译,最大限度地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和民族语言的风格”(金惠康,2003:299),以期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例如,“裤带面”是陕西关中汉族传统风味面食,制作时把面擀厚切成裤带样,表现出关中人爽快、心宽的性格气质故直译译为Belt-Shaped Noddles。再如,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农历六月廿四日,他们会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赛马、摔跤等比赛,夜晚还会点燃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故直译为“the Torch Festival”。
(四)直译加注
直译加注以直译法再现源语文化专有项的民族特色,辅之解释性注释来弥补空缺、消除跨文化理解上的鸿沟。换而言之,使用这种翻译方法主要是当文化负载词涉及的中国文化不被外国读者所了解时,将暗中的文化信息补充出来,使他们简单清晰地了解中国文化。例如“江南”是指长江以南,故英译为the regions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Yangzi River。“彩礼”是指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故可英译为the betrothal gifts which are prepared by the bridegroom’s side。苗族在农历六月至九月农作物成熟期间举行传统农事节日,家家买肉打酒,吃从地里摘来即将长成新米的禾苞,祈福来年丰收。俗称“吃新节”,因而可英译为“Green rice ear eating festival”或“Ripening grain tasting festival”。
四、结语
由于地域环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不同,各民族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文化。然而,英语及英语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继续选用归化为最主要的翻译策略处理汉语文化负载词势必会加速中西文化的失衡,进而影响全球的语言文化生态环境。因此,从翻译生态环境出发,考虑到中西文化所处地位不平等,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采取异化策略既有利于保留汉语中的异质元素,从而维护了汉语在世界民族语言的身份。同时,又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宣传,促进全球语言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梦之. 中国译学大词典[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38.
[2]郭旭明.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全球化语境下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3]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中国翻译,2008(02).
[4]金惠康. 跨文化交际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3: 299.
全球生态现状范文4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环境影响;分析
国际经贸对于我国现阶段的发展而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就导致部分企业为求自身的发展,不顾对环境的影响,对外出口贸易的工厂更是大肆引撇污水浓烟,导致环境恶化加剧。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
1.中国国际经贸的发展现状
现今社会,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国际经贸也开始呈现出了较强的全球性和区域性,世界各国、国内各地的联系不断加强,以国际经贸的自由化与区域化为前提,新形势下多种不协调的问题随之增多,目前我国际经贸的研究又只倾向于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区域化以及发展秩序,相对的国际经贸生态协调问题研究较少,导致出现了众多难以解决的不协调问题。
2.我国经济贸易的发展瓶颈
(1)面对国际经贸的加速发展,我国的适应能力不足
面对现今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经济贸易紧密联系,国际上的经济稍有变化,就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作为实力强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经济总量名列前茅,但是发展模式上却依旧过于粗放,不注重价值。在当今国际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形势下,我国必须紧随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积极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资金以及技术,这就需要我国具有强大的适应能力。
(2)随着区域化、贸易全球化的加强,我国内地经济产业的应对
自从近年来的科技发达以后,国际分工就不断深化,贸易自由化不断地向前发展,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经济行业,都主动或被动的加人到了国际经贸组织之中,这就促使了贸易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一旦国际经济进人了全球化,那么势必会产生国际经济的区域化。另外,随着自由化的不断加深,各国则需要加强国家本身的国际经济竞争实力,并在一定区域内的多个国家中,建立起互帮互利的贸易关系,这样以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区域内的发展障碍,在协调发展的同时,部分发展中国家可以减少由经济贸易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矛盾。
二、我国环境质量的整体现状
1.生态环境质量
(1)目前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个国家生态环境的好坏,是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的,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人类生存的根本,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源泉。现如今,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造成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有很多种,除了历史的因素外,也有现实的因素,并且是自然与人为因素并存,但其中人为因素占主要方面。自然因素方面,如西北地区的干早多风,南方的暴雨等,这都是经过较长自然运输过程后发生的,都在自然力操纵之下。人为因素方面则比较广泛,我国的工业发展起步较晚,起点又比较低,所以很多工厂为了追赶发达国家,就以资源高消费、环境高代价来换取经济的繁荣,过分重视经济而忽视了生态,为生态环境带来了长期性、积累性的后果。而政府与相关执法部门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也不够深刻,监管力度不够,造成了我国生态环境日渐恶劣的发展趋势。
三、国际贾易对我国环境的影响
1.积极正面的影响
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国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只有经济提高了,对于环保事业来说,才会相对的发展更好一些,也有去人手治理环境污染设备的足够资金。另一方面,贸易发展使本国的经济好转,人们在解决生计问题之后,也会更加有利于培养健康安全的环境意识,这会更利于本国的环境发展舀
2.负面消极的影响
(1)交通贸易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交通贸易的运输,我们称之为流动性污染。由于此项目的混乱性,没有目标性的发展状况,导致了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严重影响,例如化石燃料的开采与加工,造成了空气和水质的严重污染,泄漏的油品运输,更加剧了对于环境的污染。
(2)工厂排放废弃物及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很多新兴的工厂,在运作中只注意内部操作,不及时处理工厂运作时所排出的废气废水,导致了空气和水资源的严重污染,更有土木建筑或者桥梁建筑工程上,为赶进度,整晚运作,产生严重的噪音,这些方面都在整体上对我国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下,发达国家逐渐将发展的触角延伸到我国,给我国市场带来了丰富的利润,国民也因此而沽沾自喜,殊不知正是中了外国的“诡计”,让他们将工厂运作所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从自己的国家转移到了我国,不顾环境效益,加之进出口又是我国贸易发展不可缺少的,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我国在发展中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四、改普圈际经贸对我国环境影晌的对策
1.提高对环境的认识
从现今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不仅要转变传统观念,更好地面对全球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重视环境保护、提倡绿色消费的新潮流,更要认识到发达国家对于维护本国利益的决心,尽可能的掌控贸易利益来进行贸易保护。因此,我国应收集本国的进出口信息,制定相关的预防策略,避免上文提到的,发达国家把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我国的情况发生。
2.增加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
对于环境保护,政府部门应该拨出部分资金,并且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外贸企业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并且适当的提供信贷政策,强有力地支持高科技、高价值、低消耗、低污染的产品,这也有助于环境问题的改善。同时,企业也应当重视环境成本,建立相应的环境税收制。缺乏环境成本的企业是不会有很高的利润产生的,因为缺乏环境成本这项动机,则导致了高消耗高污染,且私人成本较低的局面,这就会使产品在高额利润的诱惑下盲目发展,导致本应有的利润流失,而现代环境税收制刚好可以弥补这个这一缺失。
总之,针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对环境质量所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若想全面发展我国的国际经济贸易,改善我国现今恶劣的环境质量,就必须从各个方面着手。国民对于环境的认知,对外贸易企业对于环境污染所要担起的责任,政府和相关部门对改善环境的重视程度,都将严重影响着我国国际经济贸易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唯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我国经济才能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全球生态现状范文5
(大兴安岭森林调查规划院,牙克石022150)
摘 要:文章通过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资源现状分析,提出对湿地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及保护措施。
关键词 :湿地资源;现状;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4-12-31
作者简介:任增光(1979 -),男,山东省鄄城人,林业工程师
湿地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主要指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水域。湿地和森林、海洋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他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社会、经济功能,他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环境、控制污染、保护物种基因多样性、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享有“地球之肾”和“生命摇篮”之美誉。
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位于我国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6’26”~125°24’10”,北纬47003’26”~53°20’00”,林区总面积为1067.75万hm2。南北长约700km,东西宽400多km。
林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短暂且温凉湿热,年平均气温0.1℃,平均最高气温6.4℃,平均最低气温-6.5℃,≥O℃年积温为2491.6℃,≥10℃年积温为2030.6℃,年平均降水量372.2mm,年平均蒸发量1122.6mm,太阳辐射2731.2兆焦耳/m2,湿润度为1.0,无霜期<100d。
2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类型及现状
2.1 湿地类型
根据湿地分类标准,林区湿地共分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4大湿地类:永久性河流、永久性湖泊、森林沼泽、草本沼泽、灌丛沼泽、藓类沼泽、沼泽化草甸、地热湿地、人工湿地9个湿地型。
2.2 林区湿地现状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分布是以大河为基线,沿河谷、山地平缓坡、阶地和河漫滩滞水地带分布,并且集中连片,面积大,具有原生性的特点。
林区湿地总面积120.31万hm2,占实际经营面积的12.29%。
按湿地类分:河流湿地面积3.45万hm2,占湿地总面积的2.87%;湖泊湿地面积0.22万hm2,占0.18%;沼泽湿地面积116.63万hm2,占96.94%;人工湿地面积0.01万hm2,占0.01%。
按湿地型分:永久性河流面积3.45万hm2,占湿地总面积的2.87%:永久性淡水湖面积0.22万hm2,占0.18%;藓类沼泽面积0.035万hm2,占0.03%;草本沼泽面积56.45万hm2,占46.92%:灌丛沼泽面积10.13万hm2,占8.42%;森林沼泽面积47.54万hm2,占39.51%;沼泽化草甸面积2.24万hm2,占1.86%;地热湿地面积0.23万hm2,占0.20%;库塘面积0.01万hm2,占0.01%。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物种繁多,既是松嫩平原和呼伦贝尔草原的天然屏障和天然分界线,又是嫩江和额尔古纳水系的重要发源地。具有我国独有的原生性寒温带针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和多种过渡的生态类型,是重要的野生物种柄息地。在我国国土生态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3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保护的必要性
3.1 湿地具有独特生态系统功能
湿地是具有多种功能的独特生态系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资本,在支撑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和自然系统有序循环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2 湿地保护可净化水体
湿地具有很强的降解污染功能,湿地植物、微生物通过物理过滤、生物吸收和化学合成与分解等把人类排入湖泊、河流等湿地的有毒有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甚至有益的物质。
3.3 湿地对区域气候有调节作用
湿地对区域气候有巨大的调节作用,在增加局部地区空气湿度、削弱风速、缩小昼夜温差、降低大气含尘量等气候调节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3.4 湿地保护可缓解自然灾害
湿地具有调洪蓄水、抵御风暴、预防侵蚀、抗御干旱、调节气候等重要功能,对于构建防灾减灾体系、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等发挥着十分独特的作用。
4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湿地保护措施的建议
4.1 合理利用现有湿地资源,加强自然湿地资源保护
由于林区开发初期人们对湿地资源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湿地资源经历了水湿地改造造林等破坏,使湿地遭到一定的破坏,湿地资源现状不容乐观。合理利用现有湿地资源特别是自然湿地资源是保护湿地资源的最大资本。
4.2 制定科学的湿地利用保护政策,明确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的保护责任
着眼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本着生态优先的原则,制定科学的湿地利用保护政策,确立湿地保护原则,明确政府和部门保护责任、保护方式、保护措施,确保维护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促进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全球生态现状范文6
关键词:信息革命;生态文明;关系
中图分类号: S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4-70-1
从当前全球生态危机看,信息革命在应对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平衡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生态危机是生态失调的恶性发展结果,主要是由人类盲目和过度的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当前全球生态危机主要包括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趋先进,人类借助其应对生态危机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可以预见,在信息革命席卷而来时,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环境必将实现可持续、低碳的发展。
1森林锐减
1.1森林锐减的现状
森林是地球上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和最稳定的陆地生态系统。森林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支柱和自然基础,被人们誉为地球之“肺”。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质量好坏的重要指标。这不仅因为森林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又是可更新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圈的正常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
1.2信息技术对缓解森林锐减的作用
信息技术对缓解森林锐减的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防止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损坏。二是防止乱砍滥伐等人为破坏。三是加强监测提高管理水平。信息革命进程中,有诸多技术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保护森林资源做出了贡献,但最直观的莫过于3S技术。
信息技术在生态监测中的应用。3S技术为森林、野生动植物、地表植被等多资源调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手段。运用GIS技术,可将调查数据、基本地理要素、小班区划界线、专业调查数据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用于森林资源调查、专项制图、资源分析及森林经营管理等森林资源管理活动中;运用RS技术可通过不同年度卫片光谱特征性质的分析来进行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监测;结合GPS可进一步完善森林资源清查、灾害调查、监测与预测预报、森林信息动态的野外调查等。
2土地荒漠化
2.1土地荒漠化的现状
目前全球沙化土地正以每年5~7万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有10亿以上的人口、40%以上的陆地表面受到荒漠化的影响。地球上的荒漠化地区主要集中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都是人类最贫困的地区。由于环境恶劣,并且缺乏资金和其他资源,贫困地区的人口被迫加剧开发原已超负荷的土地,如通过无限制放牧、砍伐森林、过度开垦等来维系生存,从而不断加大土地的负载,形成荒漠化与贫困化的恶性循环。据了解,全球每年有上百万的人因为荒漠化而被迫走上迁徙之路。
2.2信息技术对防止土地荒漠化的作用
土地荒漠化具有发生范围广、面积大的特点,因此,使用人工进行地面普查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遥感技术具有信息量大、获取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受人力物力的限制小等优点,在过去的30多年中,已逐渐成为土地荒漠化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和技术手段。20世纪70年代,国外开始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荒漠化的监测,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利用卫星数据进行资源调查和灾害、环境的监测;80年代初期开始运用遥感技术进行有关土地荒漠化的资源调查。总之,遥感技术在土地荒漠化监测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GPS还协助提供定位属性信息,成为完善荒漠化监测中信息系统的技术手段,GPS在荒漠化监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水土流失
3.1水土流失概况
水土流失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害,联合国已将水土流失列为全球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全球的水土流失存在日益恶化的趋势。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全世界约有2500万平方公里土地遭受水土流失,占陆地总面积的16.7%,每年流失土壤260亿吨。全球的农地每年因土壤侵蚀损失300万平方公里,由河流输送入海的泥沙,从以前的每年100亿吨到20世纪增至250亿吨以上,每年农耕地的土壤流失量约200多亿吨。
3.2信息技术在水土流失调查中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遥感调查已经显示出巨大的优势。遥感调查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大范围的土壤侵蚀监测,极大地提高土壤侵蚀调查的工作效率和精度。目前,许多国家已将遥感技术应用到水土管理、监测中,中国已经将遥感技术运用到水土流失调查中。遥感也被应用到动态水保监测分析中,利用遥感的多传感器、多时相的特点,通过对同一地区不同时相的遥感数据进行变化信息的提取,为动态水保监测提供了可能。利用实时的遥感图像监测分析土壤侵蚀总量以及年度变化趋势、植被资源动态变化趋势、工程措施治理效益、林草种植措施效益,对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发出警示。国外在模拟理论和模型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多成果。
3.3信息技术使水土流失的实时监测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