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观范文1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职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重视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跨世纪合格建设人才的切实有效措施。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职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在思想、道德、性格、 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通过对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以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的演唱,气势雄伟、磅礴,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溢着爱国主义的光辉形象和“火”一般的激情,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
中职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职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极注重培养中职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 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职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 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 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是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 旋律产生共振协调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 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 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 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勿庸置疑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 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点,把思维引向深处。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特别是器乐演奏时,手、脑、眼、耳互相协调和配合,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耳手的灵敏度,在 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基础上,提高学生理解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演奏时手指动作越复杂, 越灵活,越娴熟,对大脑神经系统越有联系和得到锻炼,使大脑灵敏、聪慧。同时,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 ,能听懂音乐,感受音乐的美,开阔学生的视野,能获得和追求美好的事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四、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观范文2
小学音乐教学是优化人才素质、向学生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萌发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从而达到完善素质教育、美化学生心灵、陶冶情操之目的,是每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势在必行的责任。纷繁万事,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现谈几点具体做法:
一、音乐课堂应是学生的课堂
把建构学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做为核心的主体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近年来我在音乐教育过程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获得,也必须通过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才能实现。“参与”把学生从单纯被动听讲的位置上解放出来,使学生的想象思维更加活跃了;把教师从单纯教课的位置上也解放出来,使教法变得更加灵活自如了。音乐参与教学的形式很多,如听、唱、奏、念、打、舞、写、画、议、游戏、创作等等。在“参与”中,教师们的主导作用在于:结合教学目的和任务,精心设计“参与”的内容和要求。要讲究参与的“质”和“量”,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还要考虑大面积的参与而不是个别人参与,特别是对那些较差的学生,更要给他们参与的机会,适当降低他们参与的难度,要让每位学生能在“参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学生参与的兴趣。
如:欣赏李焕之的管弦乐曲《春节序曲》时,我先请学生回忆过春节时各种欢乐的场面,并用不同的词语来描绘春节时的喜悦心情和不同的感受,通过对春节美好的回忆,激发了对表现人们过节时欢心热烈情景的音乐作品的兴趣。
然后请学生哼唱旋律,请学生为旋律编出适当的身体动作,请学生指挥,进行各种打击乐器的即兴表现,有舞蹈特长的学生随着音乐跳起欢乐的绸子舞、扇子舞……我还根据班上学生好动的特征,采用且聚且散的流动课堂教学方式,在孩子们唱歌时,让他们自由组合起来,爱唱的靠近风琴围在教师身边演唱;学跳的学生则可站立着舞蹈;有部分学生则用手指,想象着在乐器上演奏歌曲,以及也还会有一些用脚后跟击地板或拍手以示打节奏的学生……他们是课堂里真正的主体,他们正用自己的方式向着对音乐艺术的一种更丰富、更完满的爱好和理解的方向发展。
二、“愉快教学”是音乐课堂的主旋律
世界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使人愉快的艺术,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得到最大的快乐。”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进,“愉快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们的欢迎,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
如:在低年级听音训练中,我设计了《海狮顶球》的游戏。用硬纸片做出若干个五颜六色带有唱名的球,排列在黑板上,并在黑板上贴有一只大海狮,请小朋友仔细听老师在琴上弹的音,并从五颜六色的球中找出弹音的唱名,然后贴在海狮的上面,表示海狮顶到了一个球,并让其他小朋友用掌声表示鼓励。这样教学较好地吸引了小朋友的注意力,使小朋友玩得开心、学得快乐,大大激发了学习音乐的兴趣。为使小朋友掌握各种节奏型,我采用了《拍电报》的游戏。即使是识谱,也不能用逻辑性甚强的说理方式,而是通过聆听具体的乐曲或乐曲片断,或通过有趣味的视唱、视奏,在感受到美的过程中,在教师画龙点睛式的分析中,而懂得节拍、音高、节奏、时值、音区等等概念。多声部的训练,可用坚笛或口琴等简单学具来帮助做到各声部的合作,降低了多声部演唱的难度。在唱歌时,可请一名学生指挥,分为领唱、小组唱、齐唱、对唱等等不同的演唱形式,学生很快进入到歌曲的情感之中。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新颖变化的“愉快教学”,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得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三、音乐课堂应重视音乐欣赏
我们知道,音乐教学的宗旨不是为了单纯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的乐感。人们常说,同样是一首歌曲,为什么有的人唱出来有强有弱、声情并茂、给人以美的享受,有的人唱出来却枯燥无味甚至还跑调呢?这就是音乐感的具体表露。因此,音乐感觉的好与差就直接关系到对音乐作品的感受、理解,以至创造表现的能力。音乐教学的宗旨也就自然而然地要对学生进行感受能力的培养了,继而发展到对音乐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几乎是国外先进音乐教学的共识,即音乐教学贵在培养学生的乐感。
培养学生乐感最基本的手段就是音乐欣赏,要多聆听欣赏各类优秀音乐作品,通过艺术品本身的美,来进行感受或在美的气氛中熏陶,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美的感知中健康全面地成长。实际上,多听之后,对音准、节拍、节奏、音色等知识,会在无形之中获得了,它的获得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也即是说,在聆听中自然会得到音乐诸因素的感知能力。所以只有欣赏水平的提高,方才有音乐上表现能力及创作能力的提高。
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观范文3
【关键词】初中音乐 教学 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6-0025-01
初中生处于性格养成阶段,情感波动较大,相对脆弱且矛盾,在对未来抱有很大的希望与热情的同时,也很容易因遭受挫折而自卑绝望,所以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应得到学校重视。本文从分析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重要性与必要性出发,进而探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 初中音乐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对初中生情感发展、个性培养有着重要作用。音乐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具备丰富的情感性、艺术性,其蕴藏了丰富的人文知识。初中音乐老师应该抓住音乐教材特点,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同时,体会其中的情感,进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做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人。
初中生处于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的关键时期,当下信息时代的到来,初中生接触到的各类信息较多,帮助学生克服不良情绪、消极思想,是保证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确保初中生有过硬的心理素质,能够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工作中顺应社会需求。
音乐教学内容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贯彻情感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以往人们对音乐理解也不够深入,忽略了当中情感理解与感受,情感教育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音乐情感的领悟与音乐感受,提高音乐学习能力,养成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习惯,提高音乐教学效率。
二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贯彻情感教育的主要途径
1.提高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意识
以往初中学校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对学生的音乐知识、音乐鉴赏能力等音乐素养进行教学、培养,但是对音乐教学内容蕴涵的情感并没有进行分析、教育。对此,学校应该提高音乐教学中情感教育意识,从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备课开始,注重加入音乐情感的教学。对情感教育进行宣传,让学生与音乐老师意识到音乐教学、学习过程中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从而提高音乐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效率。
2.通过提高初中生音乐欣赏能力来进行情感体验
音乐是以声音为载体来传输情感的,所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加强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中蕴涵情感理解能力的关键。音乐欣赏能力是音乐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掌握、了解当中富含的情感,并充分理解,才能了解音乐的美。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去学习、理解、欣赏,将音乐内容按照情感进行分类,再进行分别鉴赏,分析不同情感的音乐特点,并引导学生感知当中的音乐、情感内容,充分体验不同音乐中的情感,并进行正确情感引导,消除负面情感。
3.构建音乐情感教育情境
当下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较为幸福美满,他们对很多情感缺乏体会,所以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很难理解一些音乐作品中的感情。
由于自身缺乏阅历,在音乐情感教育学习过程中,会存在理解偏差问题。针对这种现象,音乐老师应该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调整,通过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境体会中去感受音乐作品中的真情实意,从而加深对这些情感的理解,最终弥补学生情感经验不足的问题,通过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情感,来加强他们对教育内容的情感理解,将他们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这对他们以后的人生经历有很大的帮助。
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
以往音乐教学主要是由老师占据教学主导地位,缺乏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这影响着情感教育效果。老师可以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进行音乐课堂上的情感教育。多媒体是当今初中学校逐渐普及的教学手段,老师可以通过视频影音播放,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两方面来体验情感,更为直观;采用角色互换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来进行音乐教学,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情感理解更为深刻,老师也能够同时体会到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进而作出相应调整;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与老师不断进行知识以及情感交流,可以创造和谐的情感教育环境,加强学生、老师之间的情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为情感教育打下良好基础。
5.注重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
初中音乐教学内容往往与其他文化课程有一定的联系,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不应该只注重本科目的教学内容,还应该了解学生当下的学习课程,从而引用相关内容来为学生讲解音乐中的情感基调,熟悉的情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也加强了音乐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实现了初中各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三 结束语
情感教育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相当重要,不仅关系到他们当下的生活、学习状态,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都有着重要影响。音乐教学中有大量的情感,是初中情感教学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观范文4
关键字:大学英语教学;制约因素;解决方法;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不断多元化的进步,每个国家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是非常普遍的了。就我国目前发展来看,教育事业尤为繁盛,国家连续出台了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和新举措。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教学质量,教育部也提出了一些比较好的方法,比如说针对大学生英语的教学,要充分的利用比较先进的技术,加快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学手段的提高,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我们都知道,现在在国际上英语的使用时比较官方和正式的,一些文献专利的发表都是需要撰写成英文形势的,所以学好英语对于我们走向国际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发现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在新的历史舞台下显的尤为突出。因此,分析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些因素,进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水平,这样更有利于培养出一些实际应用型人才。
1 大学英语教学的本质和普遍的特点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是一种不同与其他专业课程的一门学科,它是基本语言知识和国际交流相互结合的一门学科,学好英语对于以后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全球经济一体化非常重要。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特点有:(1)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常常有多种表现形式和复杂程度,一般情况下,伴随着教学过程的开始和结束都有,通常可以分为教学前因素(不同地域对待教学的看法不同、不同学校或者研究机构师资力量有一定的差距和每个学校学生的个人接受能力也是不同的)、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每个老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有着一定的差别)、教学的环境影响因素(每个学习单位的学风民风问题)和教学的结果影响因素等等。(2)学生在学学英语时候,所处的环境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很复杂的。因为学生所处的环境既包括学生的自身学风情况,又包括所在学校的总体情况,当然一个学习的总体学习情况是有着其独特的历史因素引起的,还可能因为不同的管理制度等等。据有关人员分析,一些用人单位对学习施加的压力也对英语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影响。(3)每个学学英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一些学校为了照顾一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提倡授课老师用半英语教学,这样久而久之,老师的英语表达能力也会退化,影响了初期预计的教学质量。(4)整个教学过程有着很好的系统性,如果想把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就必须要求学校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从而能够满足授课老师对课程课时或者是教室多媒体的需要。(5)对探索出的好的方案的使用和修正,当寻找到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案的时候,授课老师需要在课堂上具体的使用,当然在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是最基本的,课堂活动的协调进行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需要主动的参与课堂讨论,老师要及时的指正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质量的常见因素
大学英语的教学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又有挑战的一门教学任务,因为在教学开始到结束的任何一个卡点发生问题,都可能达不到预想的结果,就我国目前大学英语实际教学的情况分析来看,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在教学进行中的因素、学校或者是老师的管理因素、学生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
2.1 教学进行中的影响因素
教学过程是授课老师按照自己备课的内容,向学生传达知识的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老师引导,学生参与实践的一个过程,所以说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教学质量。这样主要选取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因素来表明观点。
1.每个授课教师的教学重点不同,教学重难点又称之为教学的目标,一个课程的教学质量最直接的评价标准就是看它的目标,确定一个适合的教学目标可以引领学生学习更多更新颖的知识,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的自身因素,我们知道不管是哪个学习哪个专业,或者是哪个班级都有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学生对一些新的知识的渴求可以促使老师讲授更多好的观点。当然有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可能就会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此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基础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会影响着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
3.不同老师的影响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是动作的发生者,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教学质量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换句话说,如果没有高水平的授课老师,就很难教授出高水准的学生,名师出高徒是千古不变的道理。
2.2 学校或者是老师的管理因素
1.学习的管理影响因素,学校的正确适当的管理措施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坚强后盾力量,一个好的管理模式,既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又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另外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可以保障政策的教学过程进行,使教学效率大大增加。
2.教学过程中的质量保障的影响因素,这些主要包括一些网络设备、教学硬件设施或者是教学书籍等等。与之前论述的相似,如果任何一方面发生短路,都会影响教学质量。
2.3 学生所处环境因素的影响
显而易见,大学英语教学这个主体是存在与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中,一般情况下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的影响因素,而校外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用人单位对学校施加的压力,比如说强制性的英语等级要求,这种考试方案与实行改革的方案有着很大的不同。
3 保证英语教学质量体系的确定与构建
面对英语教学质量不高的这样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个保障质量的组织体系,通常情况下是由内外两部分组成,其中内部影响因素的排除主要靠学校自己制定一些方针措施,而外部影响因素就要依靠政府相关部门来解决。一般常见的方法有进行评估奖励,对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进行额外奖励。
3.1 为保障质量而采取的内部措施
内部影响因素的排除主要靠学习自己,排除一些影响因素,从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学习实际情况的一条教学方案,具体的操作方案如下:
1.学校可以通过从教学的直接管理组织进行排查,形成一条比较流畅的教学班子。这样不仅教学质量大大增加,而且教学灵活性也有所提高。在我国常常采用的是“环形结构”,这样让整个教学过程在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水平上进行、
2.对于教学质量的评价,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不仅可以对教学质量较好的老师有一定的鼓舞作用,而且可以及时的发现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及时的修改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成果。
3.2 为保障教学质量采取的外部措施
一个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估不仅要在本学校内进行,而且还要接受社会的考验,这样可以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方向,从而保证满足市场需求。一些社会部门可以建立一些评估机构,对于那些取得较好成绩的授课老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这种社会评估机构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建议应该建立跟过的质量评价机构,这样可以及时的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为学习改革发展提供大致的方向。
4 结束语
大学生英语教学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比寻常的重要意义,笔者主要通过自身工作经验和相关文献的描述,探讨了我国现代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相关方法,如果有不恰当之处,忘相关人员给予指正,但是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继续努力发现更好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薛天翔.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 杨军.构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与保障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
技创新导刊,2010(13)
3 王奇民.制约外语交际能力发展的动机因素[[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
2011(2)
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观范文5
关键词:音乐教学;创造性思维;关系
1、音乐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音乐教学过程需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及创造性想象能力。音乐教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音乐教学为发展学生形象思维提供广阔空间
音乐艺术是人类创造的形象思维产物,音乐的创作、演唱及欣赏过程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伴随着形象思维的活跃。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根据形象思维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直觉能力、情感、联想和想象,音乐记忆力、创造力等进行形象思维训练,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如在音乐作品《小纸船的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会唱,还要求学生通过这首歌,感受到节奏的舒展、力度的变化、旋律的优美及伴奏中琶音的效梁。而在进行经典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教学时,音乐教师需引领学生通过声音感受到富饶美丽的黄河、汹涌澎湃的黄河、悲愤呜咽的黄河、奔腾唯哮的黄河等不同黄河形象,从黄河的不同形象中感受和理解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英雄气概和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之情,体验作品给中国人灵魂带来的震撼和情感熏陶。
(2)音乐教学促进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
联想是一种心理活动,与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一样要求思维能从一类事物迅速转移到另一类事物上。因此,联想和创造性思维有着相同的心理基础。音乐的物质基础是无形的声音,因而音乐的教学、创造和欣赏必须借助于学生的联想,需借助通感、联想得到作品的音乐形象。如一段明亮叮吟、上下流动的钢琴旋律使听者联想到山涧清泉的淙淙流动,从而引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联想,获得对音乐的认知和审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并使之更为自由、广阔和富有变化性。而在进行民间乐曲《百鸟朝凤》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从唢呐对各种鸟声的模仿中,联想到生活中常见的小鸟雀跃、飞翔的形象、联想到清新的早晨、茂密的森林和神奇、美丽的大自然,从而激发对大自然的保护欲望。
(3)音乐教学能促进学生创造性想象能力的提高
创造性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或描绘而在大脑中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性想象具有创造性、独立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且创造性想象越充分、形象就越新颖、创造性就越强。创造性想象能力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培养和发展。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音乐形象“无形”的特征,鼓励学生跳出思维定式、激活思维、大胆进行创造性想象。
2、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促进音乐创作
“情有感而发,乐即兴而作。”作为音乐创作重要方式之一的即兴创作,目前日益受到国内外音乐学界和音乐教育界的广泛重视。即兴创作的音乐创造方式对创作者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更高。
即兴创作是一种古老的音乐活动形式,也是一种对创作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音乐活动形式。从我国的传统音乐还是西方的爵士乐等现代音乐来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即兴创作是音乐的源泉。创造性思维对音乐创作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造性思维可以增加人类音乐知识总量
创造性思维引起对象的潜在特征,表明创造性思维不断朝着未知和不确定的新领域进军,不断拓宽着人们的认识范围,不断把未被认识的东西变为可以认识或己经认识的东西。具有较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音乐创作者通过创造性思维可以增加人类音乐知识总量,不断丰富音乐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
(2)创造性思维可以提高音乐创作的质量
雕塑家罗丹指出“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见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
因此,音乐作为最具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其创造性特质决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高低,决定所创作出来的音乐产品的优秀程度,一段优美的旋律或一个短小的音乐动机,如果得不到到作者的创造性发展也是无法产生出优秀的作品。
3、创造性思维培养方法
创造性思维是将来人类的主要活动方式和内容。创造性思维是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创造性思维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是后天培养与训练的结果。常见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激发学生兴趣,展开幻想翅膀
想象力是人类运用储存在大脑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推断和设想的思维能力。在思维过程中,如果没有想象的参与,思考就发生困难。特别是创造想象,它是由思维调节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巧妙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展开幻想翅膀、促使学生爆发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有助于感情专注、产生灵感,从而激发自己创造性学习的欲望。
(2)训练发散思维,打破思维定式
发散思维是指针对相同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找到不同的答案,发散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直接相关,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训练学习者的发散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从不同事物、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思维中的创造新成分,从而打破思维定式,破除单一思路,用想像、联想等方式,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3)发展直觉思维,激发创造灵感
“歌声乃人之情也。”直接思维是发明创造的先导,是创造性思维活跃的表现,在创造性思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直觉思维在思考中常表现为即兴的回答、大胆的猜想、解决问题的新奇方案等,这些猜想、观念等都可能成为创造性思维的直接产物。如阿基米德在跳入浴缸的瞬间,发现浴缸溢出的水和自己身体入水体积一样大的瞬间形成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等。
结语
音乐与人类的生活密不可分,完美融合了人类的情感和理智,音乐的这种特殊性将音乐思维与人类天生所具有的创造性思维紧密联系。音乐在教学过程中的音乐倾听、奏乐、舞蹈、作曲等都需要丰富的形象想象力和创新精神,而这些都为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条件与空间,让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
参考文献
[1]李灿旭.创造性思维教学及中小学音乐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4):23
学前教育音乐教育观范文6
关键词: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重要性;改革措施
引言
在我国师范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中,音乐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在未来从事学前教育事业的时候,音乐教育承担着启蒙儿童认知和健康性格形成的重要职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的发展已成为时展的趋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也应该秉持着多元的认知理念和思维,为将来投身于学期教育事业奠定基础。所以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改革音乐教育课程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事实。文章就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展开分析,对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讨论。
一、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
1.对提高国民素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大部分要投身于学前教育事业当中的,是知识文化和价值观思想传播的重要实施者,所以做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工作,为未来学前教育事业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力量,一定程度上对未来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构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也是迎合时展的必然趋势。是新的时代教育环境对学前教育专业提出的具体要求。
2.保护和传承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我国是多民族、多文化的国家,音乐的形式和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尤其在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但是很多优秀的音乐形式已经濒临失传。在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中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多种文化属性的音乐学习,对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多种形式音乐文化的集成和学习,可以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多元文化融合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学会用世界性和民族性的眼光审视我国的学前教育。
3.推动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
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教育模式依然沿袭着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学的质量。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弊端,促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模式的创新,让我国师范类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展现出一种时代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并且在多元文化环境下,能够激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促进音乐教育课程实施质量和效果的提升,对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1.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未来要加入到教育行业中,所以不仅要求其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所以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将理论实践应用到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促使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专业知识,同专业技能进行有机统一的能力。其次,在音乐教育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将教学的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为学生以后在学前教育工作中顺利展开教育实施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充分的展示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指引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2.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中国的传统音乐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中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全世界人民认识中国和了解中国的重要元素。所以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中要巧妙的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其中,不但能够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还能在其投入学前教育事业中,对儿童的价值观、民族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生积极的作用。
3.吸收和借鉴国际上的优秀音乐文化
在世界音乐历史中,不仅有中国的音乐,还包含了多元丰富的西方优秀音乐。所以在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中应该适当融入多元价值的国外优秀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宏观价值理念和多元化的音乐认知。让学生深刻的认识到音乐是一种无国界,自由的精神文化。教育理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思想观念,并且教育观念是在时展的基础上不断的发生变化。所以音乐教师要根据时展的特点,以及学生成长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根据先进的时代音乐知识体系纠正落后观念,促进学生音乐实践行为的及时更新。有效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发挥出西方经典音乐在学前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为国家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4.通过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需要有具有专业知识架构和专业音乐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高校应该注重对音乐教育教师的整体素质培养,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平的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只有师资队伍的壮大,才能保证学前教育专业能够学习到高水准的音乐教育。高校应该以学生未来投身教育事业为基础,让学生在实际的学前教育环境中,参与实习;让学生的音乐教育知识在实际学前教育环境中得到锻炼;让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揣摩出适合自己的音乐教育风格,实现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承担着启蒙儿童认知和健康性格形成的重要职责,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课程,应该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改革优化。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应该认识到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将音乐理论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在音乐教育中渗透中国的传统音乐,吸收和借鉴国际上的优秀音乐文化,通过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国家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保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学前教育工作中,指引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1]游怡.学前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改革探讨[J].大众文艺,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