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1
摘 要 中国武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体现着中国文化的特色。武术文化代表着中国古代体育的典型代表,如今中华武术正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武术文化,就是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精神,对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崛起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武术文化 形态结构 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界定
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产品以及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的活动过程;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的本质力量,以及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实践活动创造的人化世界。一种成熟的文化形态中往往包含着许多分支文化,武术文化就是中华文化母体下的一种文化形态。中华武术文化有着完整的体系和足够的文化承载能力,透过武术文化可以完整折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芒。
二、中国武术文化的形态结构
(一)武术文化的本质
“武”最早出现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之中,是指人手中拿着武器;在《说文解字》中,“术”主要指技艺、方法、手段等。因此,武术就是徒手或手执武器进行格斗的方法技能,其本质特征就是格斗中的方式方法。武术有着体育健身、娱乐表演、自卫格杀、竞技运动等多种功能。武术不仅仅是人们在争斗中的击打动作、舞枪弄棒等格斗技巧,还体现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内外兼修、术道并用为特点的人体文化。武术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包含奋发进取、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以仁爱、伦理为核心的伦理文化精神,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精神。
(二)武术文化的组成结构
通常可以从物质文化、心理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解读武术文化。物质文化是指社会发展中留下的物质形态,如建筑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社会文化是指社会发展形成的社会组织、社会制度、道德规范、社会关系等;心理文化是社会发展中积淀于人们心理深处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性格、社会心理、审美情趣等[1]。其中心理价值层是武术文化的内核,反映着民族性格、民族心理、民族思维方式等,表现为一种内在超越的精神。
三、中国武术文化的内涵解析
(一)武术文化中的道家文化思想
《易经》是我国最早的哲学著作,也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其中隐藏着中华文化最核心、最稳定的内核。《易经》中的天人合一、阴阳辩证思想深深影响了后世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中的“太极”一词就出现于《易系辞》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里的太极是宇宙万物最本源、最初的形态。“道”是武术追求的最高境界,而“道”则源自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以道为出发点来考察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认为道产生了自然万物、推动世界发展,道也是自然万物运动的总规律[2]。道家认为,人是阴阳二气运行变化的产物,阴阳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内在表现。这种生命观与健康观深刻影响了古代武术,使中国武术形成了形神兼备的审美意识,通过手法、步法、身法等运用形成了神随形转、形随意动的境界,显示出逼人的威势和脱俗的神韵。
(二)武术文化中儒家文化思想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它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仁爱”,在法制不健全的古代社会,这种道德约束对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稳定具有积极意义。仁爱思想直接影响着武术文化的发展,武术道德就是从“仁爱”出发建立起来的道德体系。武德中的仁爱思想还体现在武技的运用上,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武德强调技击应以制服对方为主,禁止随意使用武术伤人,正是儒家的道德约束限制了武术的破坏性。
“礼”也是儒家文化重要内容,儒家认为如果人们都按照“礼”去做事,遵循既定的社会秩序,社会就会变得和谐而有秩序。在武术文化中的拜师仪式、比赛仪式等就是儒家“礼”文化的具体表现,这种仪式对维护师道尊严、保持武术的神圣尊严有着积极意义。宗法意识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的伦理纲常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国封建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宗法社会,这种宗法制度对中国武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武术文化中的门派意识极强,按照技术风格可以分为少林拳、太极拳、蛇形拳等,按照地理位置的差异可以分为少林派、峨眉派、武当派等,这些武术门派多以门、宗、派命名,这充分说明武术与宗法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三)武术技击中的谋略文化
西方文化是一种诚实守信为重要内容的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则是典型的谋略文化。中国谋略文化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孙子兵法》是谋略文化的典型代表,这些谋略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3]。武术文化就是一种竞技性的谋略文化,它讲求斗智不斗力,注重智取巧取、以术制胜、以己之长攻敌之短等,这与西方竞技体育有着本质的区别。
中国武术文化就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结晶。武术是一种浸润了美、智、刚的健身艺术,它是速度、力量、气势的统一,正是载这种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的强力支撑下,才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毅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在道德失范、精神无根、进取乏力的今天,我们应该将武术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共同构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 王岗.中国武术文化要义[M].太原:山西出版集团山西科技出版社.2009:88.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2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传统文化
TS974
前言:在艺术设计当中,人物形象设计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总会有各自的特点出现。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艺术表现方式,例如日本的能面,英国的骑士文化,意大利的面具狂欢节等,这些文化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被以符号的形式固定了下来,促使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丰富,而能否将传统文化符号以现代艺术设计的手法表现出来,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一、人物形象设计概述
人物形象设计指的是在深入分析表个人外形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设计。这一设计现阶段可以将个性化和特殊化的服务提供给社会各阶层人士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对人物的妆容、衣着以及发型等进行设计,设计师会根据客户的个人具体特征,在考虑客户个人意见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促使客户同出出席的场合以及环境呈现出和谐的状态,为其量身打造可以选用的最优解。在符合社会常识的基础上,最大化的强调客户的个人外貌形象和气质主张。
现阶段,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整个行业距离成熟化和产业化还有一定距离,但这并不能作为国内人物形象设计行业一味迎合国外审美品位,缺乏本民族文化传统底蕴,不重视本民族文化元素应用的借口,须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目前,在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有效的将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以及艺术精华进行充分的融入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够促使设计出来的人物形象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传统韵味和文化内涵。
二、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产生以及发展
在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物形象设计这一服务行业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人物形象设计活动,可为不同的阶层人士提供个性化的人物形象设计服务。每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有所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外在形象设计来满足岗位需求,同时还要合理地设计以及搭配服饰色彩、发型等。我国形象设计在充分吸收了国外精华的基础上,增加了本土文化元素,使得设计技巧及其熟练程度不断提升。然而从总体上来看,我国人物形象设计活动仍然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具体表现如下:第一,人物形象设计起步是比较晚的,基础也比较薄弱;第二,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很难形成本民族的风格。随着全球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不断推广,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的理念结合起来,可以在人物形象设计中获得,闪烁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特征。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应用
(一)传统文化元素在化妆中的应用
经过5000年的历史文化洗礼,历朝历代的女子都有各自不同的化妆风格和妆容造型特点,而这本身就是一笔伟大的财富,近些年,我国的艺术家和造型设计师也在开始试图以古代中国美人的装束来应用到现代人物艺术造型之中,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师活用中国敦煌画壁上美人舞蹈的装束,将现代人物设计成古代丝绸之路地区的风格,与舞蹈演员的精湛演出和灯光舞美的设计互相融合,带给观众穿越时空的舞台错觉,让世界各国观众感受到了来自东方文明古国的伟大魅力,这是一次人物形象设计中的大胆尝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二)传统文化元素在服装中的应用
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最具标志的载体,我国古代服饰多以图案和颜色来显示身份和地位,而一些经典的图形例如祥云、龙纹、凤纹、山水等,早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符号。如果将其与西方设计文化理念进行整理与融合,再加上象征中华文化的金色、红色等颜色元素合理搭配,很容易便能够得到世界文化设计界的认同与追捧。事实上这样创作方式并不乏成功的案例,比如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林志玲身着一款青花瓷旗袍,将十我国古代文明的色彩体系与现代时尚潮流融为一炉,让世界各地的观众对中国瓷器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发型中的应用
中国古代妇女的发式种类繁多,从远古的披发到之后发展成梳辫、盘髻,其中髻式变化最多,也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妇女特有的柔美和内敛的气质,同时中国无论哪个朝代,女子对头发的重视如同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各朝各代女子对于发型的设计都极为重视的重视。尤其是古代女子,发型变化种类极其繁多,表现形式也丰富多彩,再加上中国传统女性多喜好在发型上装饰各类材质的饰品,例如金银等贵金属、珍珠等贵重物品,发饰的造型进一步推进了女子发型的复杂程度与美感。而由于我国唐朝时期国力强盛,唐朝妇女常用的鸾风髻,抛云髻,反绾髻,交心髻等等发型就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现代先进艺术设计理念的推动下进一步的走向了世界,成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张名片。例如参加戛纳电影节的范冰冰、威尼斯电影节的李小璐、章子怡等明显,他们有的是反绾髻,有的是堕马髻,在加上设计师用心搭配的合理装饰,使人物整体造型凸显中国传统文化之余,又与当下最流行的潮流相匹配,设计师巧妙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经典,给人中西合璧的美感。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人物形象设计之问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我国文化的宝贵文化遗产,它以其典型的文化特征显示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物质状态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水平和审美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积极加强了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研究,希望对我国人物形象设计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孙红霞.探析人物形象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
[2]熊娟.谈传统文化在人物形象设计上的运用[J].艺术品鉴,2016(07).
[3]刘晓阳,许阳.人物形象设计过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分析[J].戏剧之家,2015(12).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3
贾钢成: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丰富而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生活的实践中积淀起来的精神遗产,是中华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基础性和向导性的作用。课程和教材体系作为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核心,是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渠道。
多年来,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一直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与世界优秀文化和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起贯穿于课程、教材体系中,但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不仅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段、各个学科之间缺少相互联系,就连某个课程之中也少见有计划的系统的融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地融入学校课程和教材体系,可以更好地保障作为中国人、作为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中华基因”的传承,提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品质与人文素养,促进课程的融合和交流,突出课程、教材在教学中的引领作用。
《中国教师》:在今年教师节时提到,对语文课程,他“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贾钢成:多年来,绝大多数的教育工作者始终站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石上,以人为本,不断适应现代教育变化的需求,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尽职尽责地传承着中华文化经典。
尝试在不同的地区、时间、课程、学段等进行传统经典内容、数量以及形式的研究,目的在于提高教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些改革研究或探索试验会在某种程度或一定范围内改变、调整传统篇目的位置,或者是一定程度削弱或降低传统经典内容的地位,这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我认为这并不是主流方向,不会动摇中华传统经典文化在现行课程教材中的地位,我们不应过分焦虑与担忧。
“很不赞成”的明确态度坚定了我们继续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信心,必将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充分发展的空间,使之得以借此机会进入发展的时空隧道,为实现中国梦和世界梦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教师》:您认为语文学科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贾钢成: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在吸收、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一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载体和第一主角,是中流砥柱。
首先,语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工具,没有语文这一工具,文化传承很难进行下去。简单地说,语文的基础――汉字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语文学习的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等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天成,构成一体,根本不能割裂。中华传统文化是现代语文课程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家园。没有传统文化,语文课程就截断了根脉,就是无源之水。
其次,语文课程是实施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丰富,源远流长。学校师生俯仰之间,手到拈来,方便快捷,且易于被学生接受与消化。
再次,语文课程是多样性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学习理解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学习理解世界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能力。
《中国教师》:在当前语文学科的课程与教材设计中,您觉得它涉及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如何,这一比重对学科教学会产生哪些影响?
贾钢成:我们要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今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非全部。当前语文课程和教材中明确选用中华传统经典文学作品的比例大概是10%~15%,但课程和教材内容中涉及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就比较多了。比如,现代文学作品中会涉及一些历史事件、人文故事、时代变迁等,而且语言学习本身就会传递一些传统文化因素,如古今词语的语义发展变化、成语故事、民俗谚语等,还有课外活动、实践活动及综合学习活动等涉及的传统文化内容也比较多。整体而言,语文课程和教材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所占的比重是比较大的,不会少于一半。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比较丰富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支撑起传统文化教育的一片天空。
当然,就小学阶段的课程和教材而言,发现和发掘语文课程和教材中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坚持科学系统的选择和恰当灵活的运用是重点,不能只是贴标签,简单的“一刀切”。
《中国教师》:就教材的编写而言,您认为在设计教材内容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才有利于传统文化教育,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会更好?
贾钢成: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或者说是一线的教研员,我对教材编写没有深入的思考,也只能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等方面谈一点看法。
第一,从教学目的看,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要与语文教学的目的相融合。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所决定的。当前传统文化经典中适合学生学习的阅读篇目众多,意义也很丰富,但要符合语文课程的总体要求,符合学段目标,适合其主题单元的教学目的。
第二,从教学内容看,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与语文教育的内容一样具有生动性和适应性。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内容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颖、快捷、生动、精练,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要更丰富有趣,精彩精练,要让教师和学生有选择的可能。因此,课程、教材所呈现的传统文化内容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第三,从语文学习内容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学生的语文学习规律相一致,和学生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一致。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本选用苏轼的两首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和《题西林壁》,这是与学生学习语文、学习写作、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过程相一致的,让引导发现和理解时间先后顺序到空间位置顺序的语文学习过程与传统文化教育过程结合得自然密切,浑然一体。
第四,从语文素养的养成结果看,传统文化教育要与语文学习过程、语文素养养成过程相一致。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起始于学生生活,发展于学生生活。语文课程、教材、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必然要依存于学生语文学习与生活的全过程,一定会向学生的课外生活延伸和拓展,将语文传统文化主题学习活动与学生业余读书学习、文化交流展示、表演创作等活动紧密关联起来,强化传统文化教育的积累、浸润等潜在影响作用。
《中国教师》:现在许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选修课或校本课程,您认为在学校自主开发的这些课程中应如何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贾钢成:我认为小学阶段的选修课或者校本课程应该是以活动为主的综合型课程。这些课程进行传统文化经典教育时一定要在一些综合活动中进行,可以设立传统艺术节,如传统节日、传统技艺(国画、国乐)、传统服饰、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展示。此外,也可以开展相关读书交流活动,如古诗文诵读、古典剧目表演等,抑或是开展古今文化作品对比、中外文化比较研究展示等。一般来说,小学阶段的学校进行单一的专项技能训练课程开发,应注重引导学生的兴趣,形式一定要活泼,避免强迫,尤其是要力戒轻内容、重形式,要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精神为主开展活动。
这一方面,我认为鞍山东长甸小学就做得不错。该小学是鞍山市铁东区的一所普通学校,位于城乡结合部。他们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时,会广泛征求学生与家长的建议,并将每周五下午1:30至3:20设定为校本课程学习时间,先后开设了踏歌起舞、音乐之声、乐器、国色香绣等课程,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张扬学生的个性。此外,他们还会积极借助家长资源与社会资源,组建家长助教志愿队,也得到了专家的引领与帮助,借助校本课程传播本地文化与传统文化。
《中国教师》:您认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应采取哪些措施?
贾钢成:在语文教学上,我们应将已经选入的传统教育经典内容进行精心的备课与上课,认真做好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要注意发现和利用其有效的传统教育内容,自然巧妙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中。此外,我们也要积极引导与课堂教学联系密切的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拓展。具体到教学方式,我们强调语文课堂进行传统经典教育时要轻理解、重记忆,倡导快乐诵读。轻理解,就是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感受和理解,不过分强调背景、意境,引导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认识和体会经典文化的不同层次的内涵。我们要提倡在快乐诵读中打上烙印,在快乐活动中形成记忆。在语文课堂教学之外,我们强调要在多种学习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4
一、 设计问题的四种方法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每个学习者都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创设问题,从培养问题意识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增加自主探究能力。
1. 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
化学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学科,农村学生与实际生产、生活接触较多,将化学知识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如学习“金属的腐蚀和防护”时,结合教材实际,向学生提出问题:“早上割了稻草的镰刀,到了下午有什么变化?镰刀生锈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抒己见。有的认为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有的认为是铁跟水发生化学反应;有的认为是铁与空气和水同时发生变化。一时间,各抒己见,争论不休。老师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弄清铁在什么情况下不会生锈,什么情况下才会生锈。最后得出结论:常温下,铁在干燥的空气或隔绝空气和水接触的情况下均不生锈,而当铁同时与空气和水接触时,才会生锈。因此铁生锈的原因是水和空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根据生锈的原因,研究防止铁生锈的措施,这样,新的探究又开始了。
又如在学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之后,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厨房中有两瓶无色的液体,没有贴上标志,一瓶是浓盐水,一瓶是纯碱溶液,请你联系学过的知识,想一想可用哪些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并说出识别它们的原理。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人的认识,再由各组长综合个人的意见进行汇报。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得出了多种区别的方法:①用口尝一尝;②擦拭油污;③滴加澄清石灰水;④滴加食醋;⑤滴加酚酞试液;⑥用pH试纸测试;⑦滴加盐酸;⑧用石蕊试纸测试;⑨滴加硝酸钡溶液;⑩滴加氯化钡溶液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讨论,上述这些办法,哪一种最简便可行,如果再实验室里,选择那种办法较为简便?这样,既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实践应用的能力。
2、利用社会生产实践创设问题
现代社会离不开化学,化学与社会紧密联系。利用化学与社会紧密相关的问题,如环保问题,能源问题,食品、药品安全问题等,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景。另有当学习内容与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景结合时,有意义的学习才能发生,化学的知识才容易迁移到其他情景中再应用。
如学习“化肥、农业、环境”时,老师摆出两盆花,请同学们观察:这是同一品种,它们是同时种下的,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它们的生长情况大不相同,其中一盆茎秆粗壮,叶色浓绿;另一盆却枯黄矮小。这是什么原因?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给予在“诊断”。这时,同学们的兴致一下子就来了,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可能是土壤不同,有的说可能是缺水或缺阳光,有的说可能是施肥的情况不同。。。。。。这样,一堂讨论化肥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一些具体问题就开始了。通过讨论探究,同学们懂得了应科学使用化肥,了解到长期使用一种化肥会使土壤变质,还会对环境造成无让。
3、利用认知矛盾创设问题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比较复杂,学生又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创设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探究;能得到较好效果。例如在讲了氧化物的概念,“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如果其中一种是氧元素,这种化合物叫氧化物”之后,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氧化物一定是含氧的化合物(如H2O),那么含氧的化合物是否一定是氧化物(KClO3)?为什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反复推敲,引导学生抓住概念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关键词句进行分析,加深对氧化物的理解,避免概念模糊不清,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利用活动课游戏创设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结合教学内容,利用活动课,创设一些趣味性的游戏,可以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学习了“燃烧”之后,创设了“魔棒点灯”、“水下燃烧”、“烧不坏的手帕”等游戏,让学生观察,并运用有关的知识,指明原因,找出答案,从而揭示化学现象的本质,探究化学反应的内在规律,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创设问题应注意的三个原则
1、 注意方向性原则
创设问题情景要把问题设置在有疑之处,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探究。而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有极大的成就感,体会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2、 注意针对性原则
问题情景创设,必须紧扣学习内容,基于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和教材内容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教师不能随心所欲,而是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蕴涵着的能力价值和情感价值的知识,利用这些知识作为素材,创设问题情景,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3、 注意量力性原则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5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初中英语教学渗透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62
初中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中外文化的差异,加强对学生的交际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为实现学生跨文化交际作准备。教师在不断健全自身知识层面的同时,应该发扬奉献精神,以教育文化作背景,去除学生的负面学习阴影,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督促,实现初中教学的跨文化交际,增强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的根本含义
1.跨文化交际的基础
跨文化交际应用的基础内容就是学习好初中的英语,初中英语教程不仅是简单的英语教学,它也是文化的重要交流工具。初中英语教程包含各个方面的内容,例如,外国的语言差异、文化的背景、民族的特点。在讲授英语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联系实际,从不同的方面针对初中生独特的阶段特点,传授不同的英语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应用课程中,打破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突破新的教学层面,改变现实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高初中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的独特思维模式。初中英语教学应该充分利用跨文化交际的应用理论,提高初中生的英语水平,改变现实的传统旧思维模式,拓展学生的英语知识。跨文化交际的基础即提高初中生的英语交流应用能力,实现初中生的英语水平不断提高。
2.跨文化交际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联系
初中英语教学涉及的知识内容层面相对于高中和大学较浅,但初中也是英语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教授英语课时,必须认识到这一点,要灵活地使用英语的教学方案。英语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努力积攒英语单词的过程,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掌握单词、语法、结构、句型。英语的许多记忆方法和其他语言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异,英语在发音、音调、词汇及用法上都与其他语言不同。初中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对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练习,初中生的英语学习态度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能够根据不同的英语文化交际形式而改变。不断地深入新颖的英语教学理念,可以逐步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多元化,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的新高度。在如今繁重的初中英语教学任务中,根据不同的教学课程创设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教学精神,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识。教学过程中采取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渗透初中英语的文化知识,帮助初中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英语的语言内涵,培养学生对英语的爱好及兴趣。
二、跨文化交际的渗透方法
对于初中生来说,学习英语的重要方法就是掌握英语的词汇,探索英语句型中的文化内涵,不断将英语的词汇应用到英语句子中,加强对英语知识的了解。首先,扎实地掌握英语的基础词汇,词汇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单词的拼读、单词的听写来实现学生对英语单词的掌握。英语单词的拼写、读音、意思、引申义、用法都是学习英语的核心,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十分明显,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渊博的文化知识,才能够帮助初中生提高英语成绩。英语的使用方法与汉语存在一些差异,另外英语的意义与中文的意义有相近的含义。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应该严格区分二者的差异,透过简单的英语单词也能够分析它的本质内涵,实现对英语的全面解析。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突破英语的重难点,提升学生的英语使用能力,提高初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掌握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利,英语的一些用法与中文不同。西方人往往比较注重隐私,年龄、婚姻、收入、体重、信仰等都属于西方人的隐私范围,在与西方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保护他人的隐私,尊重他人。因此,初中英语的教学过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帮助初中生了解西方的文化,实现初中生的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孙琳琳.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渗透研究[J].校园英语(下旬),2014(12).
中华文化的基础范文6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危机管理观;“易”文化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8-181-1
一、中国危机管理观起源于传统“易”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真正把危机管理理念理论化并有据可循的是我国的经典巨著《周易》。《周易》一书的原功能就是用于防患于未然。比如《易经》上经第一卦乾卦九三爻辞说:“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说君子白天小心谨慎,晚上反思警醒,就不会有什么灾难降临到自己身上。这是从个人的角度来断定吉凶征兆。梁韦弦先生在其著作《易学考论》中说道:“《周易》虽是卜筮之书,但它绝不是天书,而是人间的产物,不能不蕴含着人们从社会生活中得来的关于吉凶祸害、利害得失的看法。而《易传》的伟大贡献就在于它揭示并弘扬了《周易》的思想内容,使之开始摆脱卜筮形式的束缚,成为一部反映中华名族祖先理性思维成果的宝典”。
陈来先生在其著作《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时代的宗教、伦理与社会思想》中说道:“春秋后期社会充斥的暴力、混乱、失范、篡逆、和不公正,激发了这一时代贵族有识之士的革新意识和忧患意识。”这种危机意识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其后果是强化政治秩序的努力和政治改革的出现。春秋时代以前,古人对于卜筮活动与卜筮结果有一种几乎迷信的信仰,但这种信仰在越来越理性思考的春秋时代渐渐衰落。而《周易》的卦爻辞也在春秋时代逐渐变成独立于筮占信给的文本体系,并在脱离占筮行为的意义上经历了文本的经典化过程。
二、中国文化中危机管理观的文化载体
(一)经典著作体现
早在殷、周时期,我国古代许多知名的著作就体现了危机管理的思想,《周易》和《孙子兵法》这两部中国的经典著作最能够体现中国古代的危机管理思想。
甚至有人认为,世界危机管理研究的源头就是在中国,起源于我国现存最早的已有3000 多年历史的文典《周易》。古人把卜筮当作是预测危机的必要手段和重要方法,在现代人看来固然是不科学的,但古人对危机预测的重视,又是值得后人学习的。纵览《周易》,无论是《易经》十篇或是《易传》十翼,处处饱含着危机管理的理念,表达了深重的危机意识。除此之外,《孙子兵法》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兵书,其中也充满了忧患意识和危机理念,蕴藏着博大精深的危机管理思想。
(二)歌辞赋表达
在整个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当是文人志士们的优良传统。而宋代是我国危机文化史上一个相当突出的时期。冯天瑜先生的《中华文化史》中说道:“朔方冲击的文化效应之一,是在两宋文化系列中引发出一种极为深重的忧患意识。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交织在一起,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
三、中国文化中危机管理观的特点
(一)预防为主的危机管理观
如前所述,从最广泛意义上说,危机管理包含对危机事前、事中、事后所有方面的管理。既然危机管理是对危机事件全过程的管理,中国人认为危机的事前管理是危机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中国传统文化中提倡预先防范,有备无患。
(二)主动面对的危机管理观
中国人在应对危机时不逃避、不退后,这取决于一个良好的心态――主动面对。《周易》说:君子以作事始谋。意思是说君子做事情是始于谋的,也就是始于主动去面对。中国还有一句古话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也是说做事情最后成不成功要看上天,但一定要先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这件事。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不畏惧,不退缩,相信“人定胜天”,这就是一种积极乐观、主动面对的精神。所以,主动面对的危机管理观就是敢于负起责任,积极主动应对危机。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危机管理观的特点之一。
(三)全局至上的危机管理观
一般情况下,一个危机可能是由某个局部的突发事件引发的,但是危机的危害影响会扩散到全局。因此,在处理危机时,不能只考虑眼前的、局部的利益,而应该顾及长远的、全局的利益。
诸葛亮在隆中决策时,既分析了敌、我、友,考虑了天时、地利、人和;又区分了优势和劣势因素,规划了分阶段的目标和整体的战略目标。这里有个如何认识和处理全局和局部关系的问题。全局是由一个个不同层次的局部组成。全局制约局部,而局部又影响全局。在局部和全局发生冲突时,要能果断地舍弃局部,以抓住重点,保证全局;在局部可能导致全局失败时,又要高度重视局部,步步落实。
参考文献:
[5]何海燕,张晓.危机管理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6]梁韦弦.易学考论[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