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

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范文1

【关键词】血液灌流;重度有机磷中毒

【中图分类号】R5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86-0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为我科2009年3月~2010年9月收治的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4例,以及之前 常规抢救措施 治疗的16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全部30例患者均为消化道中毒。就诊时间:中毒后6小时内。按AOPP诊断及分度标准,诊断标准;①患者具备典型毒蕈样和胆碱样中毒症状。②全血胆碱酯酶活力在30%以下,出现肺水肿或昏迷、呼吸衰竭。其中HP组14例,男2例,女12例,平均年龄36岁,毒物种类为氧化乐果3例,乐果2例,甲胺磷7例,甲拌磷1例,敌敌畏1例,对照组16例,男3例,女13例,平均年龄34.2岁。毒物种类为氧化乐果5例,甲拌磷9例,甲胺磷1例,敌敌畏1例。两组资料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

1.2 治疗方法。

1.2.1 常规抢救措施:立即彻底洗胃、吸氧、补液,使用阿托品、解磷定,并尽快达到阿托品化;同时使用脱水剂、抗生素、激素、能量合剂等内科常规治疗。气道分泌物多时,注意吸痰。呼吸衰竭及时插管行机械通气。心跳骤停先行心肺复苏。

1.2.2 急症血液灌流:我院应用德国费森血液透析机和丽珠湿式HA一次性灌流器。方法:用生理盐水3 000 ml(内含肝素15 mg/500 ml)自下而上对灌流器和管道进行预冲,先将灌流器及管道充满肝素生理盐水,静置20~30 min后,以50~100 ml/min的流速预冲灌流器及管道,用手轻拍并转动灌流器,直至排尽空气。选择双腔静脉导管行深静脉置管,或直接进行动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首次肝素剂量为1 mg/kg,以后每30 min追加肝素8~10 mg,灌流结束前30 min停用肝素。因个体差异,肝素剂量应视患者情况而定。血液流速以100~150 ml/min,逐步增加到200~250 ml/min,灌流时间一般为2 h,采用空气回血法回血,防止生理盐水把吸附的毒物重新释放回体内[1]。

1.2.3 结束血液灌流后继续使用阿托品,逐步减量至病情痊愈。如经过1次灌流治疗,患者病状改善不明显,可根据病情次日再灌流1次,重复血液灌流方法同上。

2 结果

血液灌流组14例患者全部治愈,发生并发症1例,为中毒性心肌炎;对照组治愈9例,死亡7例;发生并发症8例,其中中间综合征2例,反跳4例,阿托品中毒1例,肺部感染1例。

3 讨论

重度有机磷中毒病情凶险,大量毒物快速吸收入血,高浓度毒物使血液中胆碱酯酶活性大部分被抑制,乙酰胆碱在突触间隙大量蓄积,导致胆碱危象的发生,患者迅速出现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短时间内迅速清除体内毒物,是救治急性有机磷中毒的的关键,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借助体外循环,通过广谱高效吸附效果的吸附剂,迅速清除患者体内的内源性和外源性毒物,达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目的。大部分有机磷农药为脂溶性,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HP可以迅速缓解中毒症状[2],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HP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掌握好治疗时机,一般认为,中毒后6~8小时内行HP为最佳时间,有研究表明2小时内进行HP对有机磷的清除率可达100%。有机磷农药进入体内后,贮藏于脂肪、大脑、肝、肾、胃肠壁等组织,易形成胃肠-血-胃肠循环,因此有必要重复HP,可有效防止反跳、中间综合征及迟发性神经病变的发生。但血液灌流只能清除毒物本身,不能纠正毒物已经引起的病理生理改变,不能恢复胆碱酯酶的活性[3],必须配合阿托品和胆碱酯酶复能剂,进行内科综合治疗,才能发挥显著疗效。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神志恢复时间、胆碱酯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HP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HP组的阿托品总用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无一例发生阿托品中毒。

血液灌流为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赢得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应积极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梅长林.实用透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300

[2] 朱雪初.透析与人工器官[J].中国急救医学,2001,12(3):46

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范文2

【关键词】 血液灌流;急性重症中毒;护理

血液灌流(HP)是将患者动脉血流经管道引向灌流器,血液流经灌流器时受到吸附剂或其他生物材料的作用而得到净化或生化处理,灌流后的血液再经管道返回静脉[1],常用活性炭及树脂吸附。本院自2008年1月-2010年3月收治12例急性重症中毒患儿,均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患儿,男5例,女7例;年龄1.5~13.8岁,平均5.6岁。有机磷中毒3例,百草枯中毒2例,硫丹中毒2例,药物中毒5例。全部患儿均经口服吸收中毒,入院时患儿均处于昏迷状态。

1.2 灌流器选择和准备 根据患儿年龄选择适宜的灌流器和管道,有HA230和HA330两种。管路连接后进行预冲,先用5%葡萄糖500ml,然后用生理盐水1500ml+肝素钠45mg,最后是生理盐水500ml+肝素钠100mg连接成闭路循环20min。在整个预冲过程中,均应用手轻拍及转动灌流器,排出管路及灌流器中的空气。

1.3 治疗和结果 血液灌流持续2h,采用空气回血法回血,防止生理盐水将吸附的毒物重新释放回体内[2]。治愈11例,死亡1例。其中7例灌流后8h清醒,4例经过3次血液灌流恢复意识。死亡患儿为百草枯中毒,因就诊晚,肺发生纤维化致呼吸衰竭,继而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2 观察及护理

2.1 建立血管及保持HP正常运行 建立良好通畅的血管通路是成功进行HP的前提,小儿因血管细,穿刺难度大常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多选择股动脉、股静脉,颈内静脉。治疗过程中注意保持管路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及中心静脉的滑出。注意静脉压、动脉压的波动情况,及时调整导管位置,或更换置管部位,或更换灌流器。本组患儿1例因血流不畅造成灌流器凝血,重新更换灌流器。

2.2 病情的观察 行血液灌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瞳孔、意识、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体温的变化并详细记录。本组有1例昏迷伴躁动不安,加强患儿的安全防护,必要时使用约束带或镇静剂。注意观察血压的变化,10~30min监测1次,防止失衡综合征的发生。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处理

2.3.1 过敏反应 灌流治疗0.5~1h左右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时,给予吸氧,输入地塞米松,可预防炭肾过敏反应[3],一般不需要中断灌流。

2.3.2 凝血 可能原因为肝素用量不足,穿刺血管太细致血流量不足,血泵动力不足,预冲不充分,配套器材生物相容性差。前两者较常见。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并对症处理,如适当加大肝素用量,了解血流量不足的原因,如针头滑出血管外、血管痉挛等,并分别给予纠正,以保证有效的血液灌流效果[4]。

2.3.3 低血压 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及失衡综合征是引起低血压的最常见原因。补充血容量如加快输液速度,必要时使用升压药物。

2.3.4 出血 主要原因是HP过程中肝素的持续应用。严密观察患儿皮肤黏膜,穿刺部位有无出血渗血现象,根据出凝血时间及时调整肝素用量。肝素用量过大时用鱼精蛋白拮抗。

3 讨论

HP能迅速清除血液中的毒物,终止毒物对机体靶器官的毒性作用,并且受毒物与蛋白结合率的影响小,故特别适用于脂溶性高、体内分布容量大,易与蛋白结合的中、大分子的毒物中毒[5,6]。HP时间以2h最佳,灌流2h吸附剂已接近饱和,血浆清除率显著下降,被吸附的物质开始解吸,所以灌流时间不宜过长,如病情需要可更换炭肾[7]。护理人员严密监测及观察病情,及早发现问题,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保证血液灌流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王质刚.血液净化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346.

2 于仲元.血液净化,第2版.北京:现代出版社,1994:626-631.

3 黄素莲.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治疗有机磷中毒的护理87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20.

4 吴春艳,赵好岚,陈素红.血液灌流抢救急性中毒的临床护理对策.广东医学,2004,25(7):866.

5 刘春峰,李政军.血液净化疗法在小儿中毒抢救中的应用.小儿急救医学,2002,9:70-71.

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范文3

【关键词】职业培训教学管理改革

一、职业培训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在讲话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迫切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特别是农民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把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

要想在竞争中生存下去.就必须创办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学校和职业培训体系。大连是振兴东北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未来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和初、中级的技术工人,大连地区现有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也有100多家。所以,要在新形势下的职业教育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一所学校和培训机构都必须在自身教育教学管理上下功夫。只有制度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彻底革除不符合职教特征的赘生物,才能真正迎来职业培训的春天。

二、传统的中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1、按部就班的学籍管理制度

中职教育一直延用普通中学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必须到学校完成3到4年的学业,取得毕业证后才能参加工作。

2、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中职教学模式就是以文化课为基础,基本学习了高中阶段的所有文化课知识后,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长,但文化课与专业所占时间基本均等,没有主次之分,结果导致学生既没有高的文化素养,又不能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

3、课堂管理死板

传统的中职教育一直延用普通中学的教学管理体制,严格的课堂教学制,一般都是由老师讲,学生听。

三、新形势下职业培训教学管理改革的措施

1、彻底打破旧的、僵化的学籍管理制度

职业教育其实是从教育到就业的过渡。一定要学生完成三年学业,未免过于死板。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就走向岗位,即使他还未完成学业?显然,当他需要时,他还可以从岗位上走进课堂,成为学生。应形成以学年为单位的“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学习制度,当然学籍保留应确定年限,最多不超过两年.这样,就形成了就业与学习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2、正确处理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关系

文化课和技能课谁主谁次?就职业教育而言,明确“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那么,中职教育当然是技能课为主了。但是,也不能将文化课完全删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是重中之重:而文化课则是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职业技能培养的支持。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必须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首先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时安排、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适当减少文化课的课时数,各文化主课一周安排3~4节即可,将腾出的课时补给专业主课,或开设更多的专业延伸课程。以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要求;改变校内活动以文化课为主的现象,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练兵:还有就是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文化课设置上要做到与专业课配套。编写和选择一些与专业课相配套的教材,比如说计算机专业,不开设普通英语,就给学生开计算机英语.难道不是更学以致用吗?再次,确定文化课的服务功能,比如,在中职学校开展《普通话》、《实用文体写作》、《礼仪》等课程。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将文化课内容重新设置。使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形成内在的联系。

3、职业素质的培养

以技能教育为主导应该成为职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视为职业培训,更不能形成掌握了技能就是完成了职业教育任务的观点。因为,我们政府、社会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崇高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作为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来的。此外,各种对企业的调查也表明,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培训.要充分抓住教育这一出发点,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4、技能指导的实践化

多年从事职教的经验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三年仍然不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训设备的不足和合作企业的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专业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一二年级没有安排实习项目,到三年级安排实习了,又缺乏教师指导,使得技能教育大打折扣,这样的办学模式必须变革。今后职业学校一定要建立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技能基地。实现这样的目标,模式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近来多方宣传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由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实习、实践基地;但在相关政策未出台前,这种模式实现的可能性不大,追逐利润的企业无法承担生手所带来的损耗。另一种则是建成一种前校后厂的模式,在学校内部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学生实践基地。当然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的多方投入,但是对于教学来说,后一种方案显然更为合适。无论如何,职业教育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无须再培训就可以上岗就业的技能。

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范文4

[关键词]职业;教育;管理;改革

一、技工教育教学管理改革的意义

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国民经济的发展不但需要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人才,更迫切需要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我国人口多,劳动力多,就业问题是一个不可回避而且必须解决好的大问题,需要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城乡劳动力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因此,必须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应把职业教育同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各类职业学校众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来自于内部、外部的困惑,要想在职业教育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任何一所学校都必须在自身教育教学管理上下工夫。只有进行制度的创新,管理观念的创新,办学模式的创新,彻底革除不符合职教特征的陈旧办学思想与理念,才能真正迎来职教的春天。

二、传统的技工教学管理制度

(一)学籍管理制度

技工教育一直沿用普通的教育管理制度。学生必须到学校完成3年或2年的学业,取得毕业证后才能参加工作。

(二)教学模式是中学式的

传统的技工教学模式还是以文化课为基础, 文化课占的比例比较大,有了文化课的基础知识后,才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这样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长,文化课与专业课没有主次之分,结果导致学生既没有高的文化素养,又不能掌握精湛的专业技术。

(三)死板的课堂教学

传统的技工教育一直沿用普通中学的教学管理体制,严格的课堂教学方式,一般都是由老师讲,学生听。

三、技工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打破陈旧的学籍管理模式

职业教育是从教育到就业的过渡。一定要学生完成三年学业,未免过于死板。为什么不能允许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过程中就走向岗位,即使他还未完成学业,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如果感受到理论知识缺乏,需要学习的时候,他还可以从岗位上走进课堂,成为学生。应探索灵活的学习管理制度,当然学籍保留应确定年限,最多不超过两年,这样,就形成了就业与学习的互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也让学生在学习、工作中有了更明确的方向。

(二)正确处理文化课与技能课的关系

文化课和技能课谁主谁次始终是一个没解决的问题,即使大家觉得对技工教育来说,技能课很重要,但在教学安排上还是按部就班地安排文化课的学习,就职业教育而言,明确“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那么,技工教育当然是技能课为主了。

但是,也不能将文化课完全删除,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职业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根本,是重中之重:而文化课则是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职业技能培养的支持。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必须对现行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首先要确定以技能培养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时安排、资源配置上向技能课倾斜。适当减少文化课的课时数,将腾出的课时补给专业主课,或开设更多的专业延伸课程。以满足学生对技能学习的要求;改变校内活动以文化课为主的现象,多开展专业技能竞赛,为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考核练兵,还有就是为专业课教师提供更多培训学习机会,以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文化课设置上要做到与专业课配套。编写和选择一些与专业课相配套的教材,确定文化课的服务功能,比如,在技工学校开展《实用文体写作》、《礼仪》等课程。在教学中,尽量体现学生所学专业的特点,将文化课内容重新设置。使教学内容与所学专业形成内在的联系。

(三)职业素质的培养

以技能教育为主导应该成为职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视为职业培训,更不能形成掌握了技能就是完成了职业教育任务的观点。因为,我们政府、社会赋予了职业教育更崇高的使命。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把加快职业教育、特别是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职业教育是作为达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提出来的。此外,各种对企业的调查也表明,企业更关注的是学生的合作精神、吃苦耐劳、定位明确、规范严谨等情感因素的发展。所以。职业教育不能简单化为培训.要充分抓住教育这一出发点,重视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

(四)技能指导的实践化

多年从事职教的经验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技工学校学习了三年仍然不会。原因是多方面的,实训设备的不足和合作企业的缺乏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我们专业教学流于纸上谈兵,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实际操作机会,一到二年没有安排实习项目,到安排实习了,又缺乏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使得技能教育大打折扣。这样的办学模式必须变革。今后职业学校要建立与开设专业相适应的技能基地。实现这样的目标,大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近年来多方宣传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由企业为学校提供技能实习、实践基地;另一种则是建成一种前校后厂的模式,在学校内部建立起设施完备的学生实践基地。无论如何,职业教育必须让学生熟练掌握无须再培训就可以上岗就业的技能。

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范文5

    论文摘要:学籍管理是对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的评定与迁移为中心的考核与管理。结合工作实际,针对中职学校学籍档案的管理进行了论述。

    “学籍”专指符合招生规定条件被正式录取,并按规定办理注册手续后所取得的学生资格。而学籍管理则是对学生从招考入学到毕业的整个培养过程中的学籍注册、课程选择、学习成绩的评定与迁移为中心的考核与管理。职业教育同普通教育一样,学籍管理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是又和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学生层次差异较大,使得职业教育的学籍管理较普通教育管理难度更大。

    一、当前中等职业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变革,带来新的挑战。

    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变革,给中等职业院校的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具体表现在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材料没有及时的进入档案,规范性较差。有些中职院校主要注重《学籍卡片》、《考试成绩登记表》、《高中学生思想品德考核表》等反映学生学科成绩的材料。应该凸显的《考生职业技能鉴定表》、实习、实训等反映职业学校特点的内容还较少,难以保证学生档案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二)电子档案网络化管理存在瑕疵

    学籍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而档案网络化管理正是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但是,电子档案的管理也不是尽善尽美,学生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安全性还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来作保证(如系统用户权限的界定、更改信息必备的条件、查询信息必须的手续),还有网络的不安全性、计算机故障问题、电子档案的长期保存、软件技术的完善等等。这些都将随着电子档案的不断发展而鱼待解决。

    (三)档案作用发挥缺位

    在学生就业进入市场用人机制的大环境下,学生学籍档案作为记载学生成长情况重要文本材料,发挥了它无法替代的育人和人力资源开发作用。目前中职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创新意识。没有真正从服务中职学生实现成功就业的要求来实施管理。由此造成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信息不全,信息失真,缺乏过程管理。信息提供滞后于毕业生就业等现象,其服务就业工作的作用发挥也就缺位了。

    二、加强中职学校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认识,树立现代化档案管理理念

    随着中职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已提上了重要议程。档案管理工作要想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就要实现从上到下的思想转变。一方面,作为学校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学籍档案管理在学校教育中的价值、地位和作用,意识到学校档案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进而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理念,强化档案管理意识,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学校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作为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更新档案管理理念,突出档案管理的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对学校档案信息的综合分析和深度利用,实现学校档案工作从简单的管理型服务向研究开发型服务的转变,把学校档案管理部门建设成为人才工作、干部工作的信息库和参谋部,使档案人员立足于学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二)建立健全归档材料的形成、收集和传递制度。

    1、规范归档材料的要求。按照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归档材料必须统一使用16开规格的耐久性较好的纸张,字迹材料应是耐久或比较耐久的,不得使用圆珠笔、复写纸、红墨水、纯蓝墨水及铅笔书写,也不宜采用喷墨打印件归档,应选用激光打印件或静电复印件归档。凡是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原形成材料单位重新处理后方可归档。

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制度范文6

二、具有接受外籍学生就学资格的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定点学校)要建立健全外籍学生管理制度和责任制,明确校长的领导责任,确定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的分工和职责,加强相关人员外事知识和相关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外籍学生就学管理工作水平。

三、在我市投资或正式就职并在我市居住的外籍人员的子女(以下简称外商子女),要求到我市公办小学、初中就读的,由其居住地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安排到本地区定点学校就读并办理学籍;要求到民办小学、初中就读的,由定点学校自行录取,并到学校所在地区市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办理学籍。

四、外商子女要求到普通高中就读的,须参加由定点学校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定点学校认定其能够达到随班就读条件的,可按照招生计划提出录取名单,于每年8月1日前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和学籍。

五、外商子女要求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并达到随班就读条件的,由定点学校提出录取名单,于每年8月1日前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经核准后办理录取手续和学籍。

六、外商子女要求由国外高中阶段学校转入我市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的,须由转出学校提供相应证明,由定点学校进行考核。经定点学校考核认为达到随班就读条件的,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录取并办理学籍。

七、外商子女在办理入学手续时,须向定点学校及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父母的护照及职业签证、居住证明、在连投资证明或就职证明,并办理《*市中小学外籍学生入学申请表》。超过18岁的外商子女须另外提交本人护照并办理《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

八、外商子女到公办小学、初中就学的,与学区内学生同等收费;到公办高中就读的,达到公费生水平的按照公费生收费标准收费,达到择校生水平的按照择校生收费标准收费;到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按照我市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收费标准收费。

九、对于以留学为目的到我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外籍学生(以下简称留学生),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定点学校要在首先满足本市学生、外商子女入学并保证学校在校生不超员的前提下,酌情予以安排和录取。留学生录取程序与外商子女相同,但不享受对外商子女的收费优惠政策。

十、对于父母不在*居住的留学生,定点学校要对其委托监护人的情况和在连居住情况进行审查。若发现有明显安全隐患的,学校可以不予录取。

十一、各定点学校不得与非法留学中介组织合作招收留学生。定点学校欲与合法的留学中介组织合作招收留学生的,须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十二、留学生在办理入学申请时,须向定点学校及其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交父母护照及本人护照、居住证明,父母不在*居住的须提交中国公证机关签发的委托监护的公证文书以及委托监护人的身份证明。留学生须办理《*市中小学外籍学生入学申请表》和JW202表。

十三、对外籍学生的教学一般按照我国现行的教学标准组织、实施。汉语言文字是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外籍学生一般应随班就读,不单独编班。定点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外籍学生安排必要的汉语补习。

十四、外籍学生在定点学校就学,完成各科学业,经考试合格,发给毕业证书;未按计划完成学业者,学校可发给写实性学习证明。外籍学生的学籍管理参照定点学校学籍管理规定执行。

十五、外籍学生一般应与其父母或委托监护人一起居住。定点学校不得擅自向外籍学生提供住宿。定点学校确需向外籍学生提供住宿条件的,须经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