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范文1
[关键词] 音乐教学 艺术素质 教学模式 课外活动 教学质量
抓好音乐教学,是构建以德育为主导,心理教育为主线,体育为基础,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为主体的素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人才的艺术素质如何,关系到整个民族的素质,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各民族团结、兴旺,增强青年一代的艺术修养也是必不可少的。怎样才能增强青少年的艺术素质呢?笔者认为应该从根源抓起,那就要在学校里,重视音乐课,提高音乐课教学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明确规定,中小学音乐课程的任务是:“主要学习我国优秀民族音乐作品,接触了解外国优秀音乐作品,初步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增强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表现和鉴赏力,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无论是小学还是中学,城市还是农村,音乐课大多都设置了,教材都订了,师资力量也不是完全空白,但中小学的音乐课大都是排在课表上,基本不上;音乐课本放在书包里,基本不用;教学大纲束之高阁,基本不顾。这些现状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深思。为了增强学生艺术素质,必须提高课堂音乐教学质量。
一、要准确把握音乐学科大纲的课程特点
音乐课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扎扎实实地练习,才能达到“双基”要求。根据已经总结的教学经验和现行音乐教材的特点,要在识谱和听音两个环节中,把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上,把音乐基础知识、技能和课本歌曲、课外补充歌曲结合起来。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材系统性很强,不仅练习内容和唱歌欣赏有机结合,而且欣赏的曲目到高年级又是主课教材,这种前有孕伏,后有发展的配置,显示了编写人员的匠心,千万不可忽略。
二、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许多教师,尤其是中年以上教师认为,只有尽快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才能适应现代化教学要求,从而创新教学模式,灵活运用。小学音乐课,教师通常擅长运用“情景模式”,就是创设情景,形象的学习。如教唱有关自然景色的歌曲时,教师结合特定的时间、环境内容,制作的大树、红花、绿叶、小草、蘑菇、飘落的雪花用银亮塑纸做成的小雨和小象、小狗、小兔等一些情景教具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音乐发展与音乐表现的记录是通过乐谱的方式来完成的。聆听阅读或演奏;演唱乐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识谱知识和乐理知识,往往低年级的孩子们还没有这种能力,那么,如何让孩子听懂音乐,记住音乐呢?“符号”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所谓“符号模式”就是将音乐旋律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如速度、节拍、节奏、力度、音色等不同发展的音响效果用近似于的符号图形来表示,一段或一句或一个音型。这样可以简捷易行的认识音乐,记忆音乐和表现音乐。最后是“游戏模式”,游戏表演,愉快地学习。游戏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将学习音乐与游戏结合起,使学生的学习在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也就是“唱游”教学模式,其实唱游教学并不是一种新的形式,若干年以来孩子们就已经使用这样的方法了,如跳皮筋时,边唱边跳的活动,孩子们围坐一起玩“丢手娟”的游戏、边唱边用手击打节拍。
三、要注重教学方法
音乐课为单纯的教唱课,其课堂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俗套,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或逃避学习。因此,必须走改革创新之路,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分析型、理解型、动手型和研究型转变;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也就是教老师爱好的、擅长的,利用学生喜欢的、易接受的,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乐理知识、视唱、听记能力、使用乐器和舞蹈训练的培养。许多教师还停留在口口相传的旋律性教学中,这和世界上许多先进的音乐教学方式相差太远,如西德的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强调节奏训练和乐器教育。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强调欣赏和表现并列的体制等等;从他们的教学方法中,不难看出当代音乐教学正在向着音乐欣赏和节奏第一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研究和采用。音乐欣赏是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记忆和鉴赏途径,是学生间接参与音乐艺术实践的重要内容。教材好,再配以科学的教法,相得益彰,音乐课就会更受学生欢迎。
四、加强课外音乐活动
所谓课外音乐活动,主要指学校组织的各种音乐业余演出学生团体,如合唱团、舞蹈队、鼓乐队等。一般这类学生业余音乐演出团体都是由学校内音乐爱好者组成,现在不少学校实际上是将招收的音乐特长生作为主要成员。他们利用课外的大量时间进行排练,然后参加学校或者社会等方面的演出活动。
抓好音乐课外活动,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促使他们热爱祖国的音乐艺术,熟悉民间音乐,了解国外音乐,增强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审美力;而且还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思考力、记忆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嗓音的保护和转换他们大脑的兴奋中心,使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得到适当地调节,促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育。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陶冶和培养他们具有优良的品格和高尚的情操。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范文2
[关键词] 音乐教学 识谱知识 学习兴趣
笔者在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创设愉快的教学情景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我在教学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种愉快教育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较好效果。
一、开动脑筋编儿歌,培养识谱兴趣
识谱知识的传授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掌握好识谱知识,可以更加准确地唱好歌曲、理解歌曲。为使学生对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的识谱知识感兴趣,我常把一些识谱知识编成儿歌帮助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生认识五线谱的线数和间数时编了如下的儿歌,让他们边指边读:张开左手掌,手心向外翻;五个小手指,就是五条线;四个手指空,就是四个间;从下往上数,一二三四五好象上楼梯,越上音越高。这样的儿歌,学生既动手又动脑,流畅上口,易懂易记,使他们对五线谱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动脑能力。在这样的能力运用组合中,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新变化。
二、启发学生表现美,激发唱歌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进入歌曲的意境,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真挚动听,从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使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对于理解能力差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如果教师仅用抽象的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把音乐同学生的生活融为一体,结合他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只领学生按节奏读了两遍歌词,他们就会唱了。但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很呆板,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坐过火车,能说一下自己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北京,到你非常非常向往的地方去。当火车‘咔嚓、咔嚓’启动的时候,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他们说着,笑着,沉浸在美好想象的欢乐之中。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你们想到哪儿去呢?”同学们高兴地喊起来:“青岛”“北京”“上海”“广州”。“好!咱们先到北京去看看吧!老师来当播音员。”于是,我当起了列车播音员,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像自己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甜甜地笑着;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那眼睛活像是在说话;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
三、引导学生做表演,增强学习兴趣
表演与音乐是紧密联系的,表演是教学中倍受学生喜爱的内容之一。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每学一首歌曲,我都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在启发学生表演时,我是这样做的:(1)启发学生进行即兴表演;(2)根据学生表演编排一套好的动作教给学生;(3)个别检查。在个别检查时,学生常常会被一些漂亮的动作和优美的造型所吸引,教学里常常会自发地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要求上台表演,连平时最胆小的学生也跃跃欲试,台上的表演者因此更加起劲,课堂气氛达到。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加深了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而且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制乐器练伴奏,提高学习兴趣
学生学习打击乐器的演奏,不但可以培养他们的节奏感和识谱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由于条件所限,各种打击乐器都不能达到人手一件,这就大大影响了学生的情绪。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发动学生在家长帮助下自制打击乐器,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学生们用自制的乐器边唱边奏得意极了。我在教学生学唱《过新年》时,做了这样一个集体练习: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第一组击小鼓,第二组打小镲,第三组唱歌,第四组手持彩绸表演。这样反复练习,边唱边奏边舞,寓艺术熏陶于表演之中,使学生体会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整个教室洋溢着幸福、欢乐、喜悦的气氛。这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图、讲、演结合,诱发欣赏兴趣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范文3
一、巧设情境 激感
在音乐教学中形象思维与情感体验是密切相关的,创设情境对学生的情感发展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使学生身临其境、情感处于积极体验和参与状态之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也只有沉浸其中、才能在陶冶情操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在教《小雨沙沙》时,根据歌曲教学内容需要,结合画、视、听、奏、演等多种手段,利用画面、音响等渲染歌曲的情境、从听觉和视觉上让学生感受到春雨绵绵滋润着大自然,使万物复苏之感,把小朋友们带进美好春天的意境之中。在此基础上,采用歌舞表演、实物演示(让学生用自制的沙灌模仿创作下雨的声音)等、启发学生自由探索体验小雨滋润着种子发芽、生长的过程来表现“小雨沙沙”、“种子说话”的歌曲情境,理解种子生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知识。在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氛围中,学生兴致勃勃地戴上小雨、种子的头饰,不知不觉地进入教师所创设的课堂情境中,调动了学生头脑中原有的表象储存,萌发出自己的想象进入歌曲的意境之中,感受歌曲的艺术形象和思想感情,在情境交融之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意识,从而激发对歌曲学习的欲望,使课堂上出现“有唱、有跳、你唱我跳”兴趣盎然的氛围。学生乐学、好学,同时也就自然而然把丰富的想象、美好的意境带进歌曲的情感体验之中,从而为学生渲染、营造一个优美的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欲望。
二、角色定位 体验情感
音乐教学中喜闻乐见的音乐游戏、律动、表演等形式,是学生直接参与体验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通过各种体态动作来抒发自己对作品的情感体验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教学形式。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好动、好玩的心理特点,把教学内容和游戏有机结合起来,善于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枯燥的技能训练编成各种有趣的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把听、视、动等感觉活动与唱歌、表演、游戏等结合起来,让学生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兴致勃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音乐实践探索活动中去获取知识、技能。
如:在低年级听音练习中,教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七组,戴上七种动物的头饰(小熊、小鸭、小猫、小鸟、公鸡、青蛙、 猴子),分别代表七个唱名,老师在琴上弹奏哪一组的代表音,哪一组的同学站起来按其音高模仿其动物的叫声、模仿其动物的形象动作,这时孩子们都模仿得惟妙惟肖,采用这样有趣的听音游戏,课堂充满乐趣且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态语言对作品抒发出内心的情感,充分地享受到旋律的美感和肢体活动的快乐。
三、师生互动 深化情感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也是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而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是平等,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扮演的应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应以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保持同一水平上的心理接触,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互动共同体验探索。要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自己应先投入感情,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非常细微的一个面部表情都是学生注意、模仿的焦点。因此,音乐教师要善于体验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和情感,充分挖掘音乐作品所蕴涵的音乐美,将自己的情态,声态,动态和谐地融入音乐形象中去,准确的把握音乐作品的情感内涵,才能有效的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凭借音乐形象给学生以广阔的形象思维空间。同时,教师在课堂中要讲究艺术、形象、情绪和感染力,注重以情动人,以情传情,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自己的歌声、琴声、语言和动作与学生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互动,让学生在艺术情感体验中获得审美的愉悦,并根据歌词内容启发他们进行律动或表演,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歌曲,记忆歌词。总之,教师的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为学生传达情感的信息,给学生以美感和启发,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一起融入到音乐的再度创作过程中。在师生情感交流互动共同体验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从而发展了学生的表演潜能及创造性潜能,使学生能用音乐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与他人沟通融洽感情,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
四、开放学习 表现情感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自我情绪的体验,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有着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在他们身上潜在着丰富的创造力和敏感的思维能力,应注意因势利导,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并发挥他们的潜能,尊重他们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鼓励他们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营造自由、宽松、愉快的“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把探索到的和在探索中萌发出来的想象,通过思维的扩散、以各种方式进行自由即兴的创作、自由的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使他们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掘和发展,让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范文4
关键词:新课改;音乐教学质量;教学氛围
音乐是一种最古老、最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音乐教育也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学生学习音乐不仅能够提高音乐文化素养、发展音乐感受能力,还能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是人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怎样在新课程标准指引下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用优美的旋律和活泼的节奏塑造学生健康高尚的灵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提高教师自身业务素质
俗话说得好,“打铁还需自身硬”、“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特别是新课改以来更是要求我们教师能够给学生寻找流淌不息的泉眼。因此,教师只有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音乐课堂,才会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尽情享受音乐的魅力。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1.加强人文素质修养。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清楚地明白:音乐教育不只是教会学生唱歌,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感受音乐魅力的同时学习有关知识。在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说法:音乐和相关文化能直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它可以扩大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促进学生的音乐体验和感受。可见,音乐中不仅蕴含着思想道德教育,还有更多的文化知识。因此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常常学习哲学、历史、经济、文艺等方面的人文理论知识,不断丰富自身的人文素质,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
2.提高专业知识技能。音乐是一门技能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能。因此,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强烈的学习欲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时,我总是不断苦练“弹、唱、跳“基本功,使自己能成为一名具有音乐专业技能的教师。
二、创造融洽音乐教学氛围
音乐是富有情感的艺术,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用平和的心态给学生营造一个融洽的教学氛围。为此,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措施:
1.与学生平等交流。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想象丰富,他们的学习渠道广泛,因此我们老师要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时,我常常用这样的语言和学生交流:“这样做好吗?我能不能这样呢?你能告诉老师你为什么这么想吗?”在这平等的交流中既增加了个人魅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2.尊重学生个性。新课改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的潜力、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所有学生有权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魅力、参与音乐活动。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时,我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奇思妙想,让学生尽情享受有创造性的音乐,给他们搭建一个自由发展的舞台。
三、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社会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真正的教育是培养会思考、会创造的人,学生的创造潜能是巨大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去激发这种潜能。为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措施:
1.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诀,要想让学生学好音乐,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些阅历较浅,尚未完全成熟的中学生,出现过失是正常的。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时,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与个性差异,提出适合他们水平的教学任务,并积极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才能,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大力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在不断成长中树立起信心。
2.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德国作曲家奥尔夫说:“音乐教师不是鉴定学生音乐素质的好坏,而是让音乐种子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因此让学生自己创造、自己实践才是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梁山伯与祝英台》、《远方的客人你留下来》、《日出》等时,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根据教材中的剧情发展创造台词进行表演,这样学生就在想象中创造出一个完美的音乐世界。
四、运用自主探究方法
翻开我们的初中音乐课程标准,不难发现,新课改要求的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说学生才是活动的主体,我们教师只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意识。为此,我采取了这样的措施:
1.创设音乐问题情景。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一剂良药,只有疑问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活跃、主动探究。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时,我常常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来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
2.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传统教学模式课堂纪律严格,学生在教师的规范训练下弹、唱、跳,而新课改提倡教学形式多样。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时,我总是运用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游戏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总之,在新课改形势下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师的不懈努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殿堂中尽情翱翔。
参考文献:
[1]王建芳.提高中学音乐课效果之研究[J].成功:教育,2009(8).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范文5
关键词:音乐 教学 技巧 质量
音乐教学是艺术教学的一部分,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率有利于促进学生人文素质和修养的提升,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下也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本文主要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浅析。
一、导入环节要巧妙
俗话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在导入环节是否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直接关系到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是至关重要的,因此,要想构建高效率的音乐课教学,需要教师在导入环节上多下工夫,导入的设计要巧妙。导入的方式有很多,一般有如下几种:故事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多媒体音像画面导入法等,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式。例如,在组织学生欣赏《华夏古韵》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先欣赏古琴曲《流水》,然后再结合俞伯牙与钟子期知音的故事作为引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古琴曲《流水》的赏析当中。然后再将其迁移到新知识的讲解当中。教学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导入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为音乐教学服务的,只要是适合教学内容的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的导入方法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优化音乐教材,促进师生间的良好互动
音乐教材凝聚了艺术文化的辉煌与音乐成果,也是学生了解音乐文化的重要资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运用音乐教材,将其独有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教学时,需要教师深刻研究教材,结合目前的有效资源,特别是互联网或者其他的途径等,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对要教学的内容合理地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当下的学生都比较喜欢听流行歌曲,这些流行歌曲中也有一些是积极向上的。基于此,在教学时,音乐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这种爱好进行选择和补充。比如,王力宏的《改变自己》或者是张韶涵的《隐形翅膀》等都是一些充满正能量的歌曲。此外,教师还要重视流行音乐的创作过程和引用,这都是值得师生共同学习和借鉴的。再如,天津快板的主体就被许多rap的歌曲融入到其中了。优化音乐教材,丰富音乐教学内容,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范围,又能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教师结合流行音乐进行教学也是投其所好的举动,可让学生更加喜欢音乐教师,有效地促进了师生间的良好互动。
三、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学有所得,都有所发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安排、变换教学方法,采取合理、新颖的教学形式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将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有效地整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多措并举的教学模式的建立,也能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的饱和。比如,可以开展分组讨论或者小组合作、竞赛等,组织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展开探究讨论等,不断地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热情。再如,在组织学生欣赏《丰富多彩的进行曲》这章节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欣赏《婚礼进行曲》这首歌曲,然后,师生一起参与表演,分别扮演新郎和新娘,随着音乐的变化去感受乐曲的独有特点。这样,学生既能有效地体会歌曲所传达出来的内涵,又能拉进师生间的距离,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在欢快的心态下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四、通过创设音乐情境,引导学生参与体验
“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去探究、学习音乐知识”,是新课标对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是提高音乐教学有效性的源泉和催化剂,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结合教材内容,善于创设美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各种音乐的实践活动当中,让学生走进音乐,充分地去体验音乐的魅力。此外,音乐教师还要善于将教材资源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整合,以便创设出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和欣赏的音乐情境来。例如,在引领学生欣赏《唱脸谱》这一节课的时候,教师可以为一些学生简单地化京剧脸谱妆,在新课伊始再教他们唱一些与之相关的歌曲。待到上课时,再组织这些学生给其他的同学化妆,并将其表演给全班同学听,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高涨起来了,他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投入到相应的情境当中,既能让学生体会到歌曲的情绪,又能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再如,让学生去欣赏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音乐教师要启发学生从雄伟的旋律、铿锵有力的节奏声中去欣赏,然后再结合歌词去联想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赴后继和敌人做斗争的壮烈情境。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听、唱等方式,感受歌曲的激昂、振奋且富有感召力的基调,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受到音乐的熏陶和鼓励。最后,教师再结合国歌的创作背景进行介绍,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努力的提高个人的业务和修养,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优化教学策略,才能做到“低负高效”。音乐教师的这种教学思想的不断调整和进步,既能将学生的创新潜能充分挖掘出来,又能解放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音乐教学最终发展的方向。所以说,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才能让音乐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生命的异彩!
参考文献:
[1]赖桂玲.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策略[J].北方音乐.2014(05).
[2]金元宇.让学生在美的摇篮中成长――浅谈课堂中的音乐教育 [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06).
提高音乐教学质量范文6
一、学会聆听
听是声势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声势教学质量的基础。所以,在提高声势教学质量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教会学生的就是聆听,因为只有懂得了“听”,学生才能随着“听”到旋律“动”起来,才能支配肢体动作,才能有效地将音乐和动作协调起来,产生美,进而为提高小学音乐声势教学质量做好保障工作。
比如,《小鼓响咚咚》是一首让学生感受打击乐在音乐中表现的作品,也是旋律比较清晰的一首儿歌,所以,在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进行“聆听”,除了听歌词之外,还要听歌曲中的旋律,感受“小鼓”的鼓点,然后,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用手指敲桌子,随着音乐中的旋律来进行敲打,当然,在刚开始的时候,学生会跟不上节奏、会乱,但是,随着聆听的深入,学生慢慢就会走进音乐,敲打桌面的声音也会和谐。
二、学习歌词
歌词是学生理解音乐的保障,也是提高音乐学习质量的重要方面。但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力差,又不能真正理解歌词的大意,所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歌词,去理解歌词大意,进而引导学生在歌词的学习中进行声势教学。
例如,在教学《木鼓歌》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词的大意,感受歌词中所表达的那种欢乐的气氛,在授课时,我首先向学生介绍了“佤族”,并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木鼓,同时,通过对歌词的介绍来引导学生感受当时的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场景之中。接着,我引导学生借助“脚尖点地”的形式来随着自己对歌词理解以及旋律的展示来进行声势教学,进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节拍学习质量的提高。
总之,素质教育下,我们要重视声势教学,有效地将音乐的歌词教学、聆听教学、简谱学习以及音符学习等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肢体动作结合在一起,进而在展现音乐魅力的同时,也为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以及高效音乐课堂的顺利实现做出相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