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

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范文1

本科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自2012年本科合格评估以来,钦州学院化学化丁.学院依据办学定位,围绕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实践和创新能力,全方位、系统地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基本步骤及结果

1.修订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将化学T程与工艺专业新的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为本专业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养的化学化工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所培养的人才不仅能够适应北部湾区域化工类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能够服务广西、辐射东盟,为大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所培养人才是掌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能够满足北部湾经济区包括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无机化工、有机化工、煤化工、教育科研等领域发展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可以在这些领域从事工业生产、生产技术改进、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及管理、教育科研等工作。

2.确定培养规格与要求

(1)素质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意识;具有较强的化工实验技能、工程设计方法、丁?程实践等专业素质;具有较强的运用化学工程与工艺知识和技能综合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较强的自学和知识更新能力,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我发展。

(2)知识体系。掌握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基础知识;掌握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等专业核心知识;掌握石油炼制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工艺学、精细有机合成及工艺学、化工分离工程、化工设计、工程制图等从事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化工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了解环保法规、劳动安全保护以及职业健康等知识。

(3)能力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较强的专业综合素质,掌握工程设计方法、工程实践等实践技能;具备石油炼制、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行业生产所需的综合实践能力;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具有一定的研究设计能力。

3.将培养规格与要求分解为能力要素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能力要素分解与实现途径。

4.将知识点及知识点应用组合成模块根据新修订的专业培养目标,我们突破现有学科分类的条框,打破原有的课程体系,从学生能力培养要求出发,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各教学环节的始终,设计出合理的课程模块,建立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分别设计出公共基础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综合运用模块。针对能力培养目标,利用这些设计出来的课程模块,将教学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使教学形式多样化,实现了对原有课程的整合优化,构建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二)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实施概况自2012年以来,我们按照先改先试、边改边试、边总结边试、边试边推广的基本策略,依托“化学工艺广西高校重点学科”“北部湾石油天然气资源有效利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和“化学工程与工艺省级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先在化学工程与工艺(石油化工)广西高校特色专业试行模块化教学改革,并在2013级本科生教学中实际应用,然后逐步向油气储运工程专业辐射。

(三)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实施的初步效果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施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后,其在应用转型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初步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具体表现为:一是初步解决了旧有人才培养方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二是初步解决了如何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问题,三是初步解决了校企、校地合作与产学研不够深人的问题,四是初步解决了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相脱节的问题,五是初步解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因材施教不能协调发展的问题。

二、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专业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思考

(一)总体评价

1.理念和目标定位明确钦州学院提出“主动服务北部湾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设涉海类学科专业及临海工业的学科,为北部湾经济开放开发培养髙质量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及确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把学校建成适应1K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IS:发展需要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区域性教学型大学”发展目标定位,已贯彻在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

2.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基本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对化工类人才素质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依据该专业所对应的工作岗位确定其能力要素,并认真分析培养各种能力所需的路径和不同的课程模块,确定了不同能力、素质要素和模块课程对应表,通过不同的模块课程教学实现相应的能力和素质的养成。

3.实践学分比例显著提高,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践教学学时(含课内实践和集中实践性教学)占总学时比例33.9%,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42.5%,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

4.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全程,体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这些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不间断的训练。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安排了不间断、持续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难能可贵。

(二)值得思考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一致性的问题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通过课程教学达到预设的人才素质要求和实现培养目标。如“培养规格和要求”中有“能从事教育科研领域工作”的描述,但无相关课程。

2.学分计算标准不统一,易导致教学任务不均衡(1)不同课程学分对应的课时不同。有16课时,如有机化学;也有17课时,如化工热力学;个别的有36课时,如大学体育。(2)实践教学每周对应的学分差异更大。专业见习4周1学分,专业实习8周5学分,毕业论文设计14周14学分。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也是计算教师工作量的单位。同一个专业的学分折算学时(课时)的标准应统一,便于平衡学生学习量和教师工作量的分配。

3.没有足够的自主学习和选修课程,弹性学制学业难以操作实行学分制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允许学生选学不同的课程,允许学生提前或滞后毕业。要想提前毕业就必须给学生创造提前修满学分的机会,但现在的方案设计显然做不到让学生提前毕业。必须有相当量的自主学习和选修课程,开放教学时空,如假期课程、网络课程、竞赛学分、职业证书学分、自主申请毕业论文开题与答辩等。

三、结语

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范文2

关键词:化工过程;设计;优化;研究生;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060-02

《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课程是化工类研究生专业课中的一门综合性强,知识面广泛的化学工程专业课,可以培养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受到国内化工专业高校的重视。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制定了《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的研究生课程计划,学院经过研究,决定从2006年开始在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中开设《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选修课程。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改进了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开课取得成功。在近6年的校本部研究生及企业研究生班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有益地尝试,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校学生特点的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工程实验意识和工作能力,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一、分析取舍国内外相关教材的教学内容

“优化”已成为一门系统的数学理论性学科。国外的一些原版教材或译书箱大多涉及优化的数学模型建立、因素分析和计算等理论,或者介绍Aspen Plus和PRO/II等软件的应用等。教材的数学理论性强,难度大,与化学工程关联度偏小,难以直接用于本校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国内出版的化工过程与设计方面的教材较多偏重工艺描述,与化工优化知识的结合点少,不能直接采用。我们从国内外的教材中进行选取,注重各章知识点完整性和连贯,强化工程实践意识的培养。经过几轮教学效果比较和学生反馈,最终确定总学时32,主要教学内容分为:①优化基本理论及概念;②优化理论在化工领域的应用;③项目立项及化工厂设计;④化工过程优化与设备选型;⑤化工与优化专题讨论。近年来,通过与华东理工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的调研与交流,收集整理相关的图书资料,我们还对现有教学讲议及PPT课件进行了一些充实和完善,最终形成包含有化工基础知识,管路及设备选型,工艺路线优化,各种操作单元设计优化与组合方法,公用工程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知识,可研性报告编写,技术经济分析,绿色化工过程等适用合肥工业大学的生源状况的教学讲义及PPT,解决了课程缺少合适教学资料支持的问题。

二、改革教学方法,因人施教

随着研究生招生人数的增加,合肥工业大学化工学院研究生的生源发生较大变化。2012年度,“211”以上生源占33%,其他大多为阜阳师范学院、合肥学院,皖西学院等本省非工科背景生源。这些学生中,有的缺乏化工基础知识,有的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理论功底薄弱。针对生源情况,我们在教学中注意适当补充一些基础化学工程知识点,通过化工与优化专题讨论教学过程,布置相关章节阅读作业,补充理科或师范生源学生的化工管路,流体输运机械,反应釜,搅拌器类型,板式塔或填料塔等知识点。通过教学方法上的设计,通过4~5个学生搭配组成的学习小组,共同完成一个设计型课题,让非化工专业背景学生掌握化工设计的基础知识。对基础好的学生,则布置Aspen Plus、PRO/II和ChemCAD软件应用专题,让学生通过工艺过程,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模拟及优化系统知识,参加化工项目设计竞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把与企业合作中得到的感受向学生做生动地讲解,并结合企业中的化工优化与化工厂设计实例,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有所互动,受到本校学生及企业研究生班学员的好评。

三、培养学生的化工经济分析和绿色化工思想

近年来,国家对化工项目申报和实施过程有了法定程序,如项目经济分析,可行性论证,安全与环境评估及社会影响等流程。一些用人单位反映,相当多的化学工程专业研究生不会编写项目可研性报告,不了解项目的设计―评估―施工―验收―冷模―中试―生产整个流程。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等专家在合肥工业大学做学术报告时,曾呼吁化工学院应对研究生增设化工项目的可行性报告编写,项目经济分析,平立面优化设计及绿色化工等课程。因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以化工学院与合肥安邦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2000t/a溶剂法TAIC交联剂的清洁生产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为范例,从项目建议书开始,在课堂上把科研报告,环评,安评,总图设计,施工图设计等资料展示给学生,讲评化工厂建设的资料编写技巧,使学生对化工厂设计过程有了认识。在安徽省化工设计院的帮助下,结合该项目的设计图纸,补充学生化工设计制图、识图知识及化工产品的分类等国家标准。

四、在教学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属于新开课程,考虑到缺少教材和教学经验,化工学院把《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课程定位为研究生的专业选修课,进行教学实验。在2006学年选课过程中,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对这门课不太了解,选课的学生只有5人。起初,我们从图书馆查阅有关优化和化工设计的图书资料,从20多本相关图书中寻找出相关的教学素材。例如考虑到化学工程专业学生的理论数学基础较弱,我们避开严格的数学推导过程,直接采用应用数学的优化结果,如求取极值和黄金分割法等一些优化方法,来处理化工领域的一些工艺优化问题。我们将管路计算,污水处理,工艺参数,换热器,精馏塔的设计与优化作为第二章。课程结束后,布置一些化工过程的优化专题课外作业。在承担的教学过程中,先后补充了常见化工单元操作优化与设备造型,化工识图,化工经济评价,绿色化工设计等内容。随着选课人数的增加,我们在教学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增加专题讨论环节。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专题组,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查阅文献,对管路设计及优化,项目建议书,搅拌器形式与选型等某个单元进行演讲和讲评,调动了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活跃了课堂学术气氛。我们对学生的专题作业进行总结,从中选定一些新的知识点,补充到课件,用于下年的教学。

《化工过程设计与优化》课程处于发展与完善阶段,涉及的内容多,教学内容起点高,国内各个高校还没有相对固定或成熟的教辅资料。从师资上讲,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不足,难以把握教学内容。拟通过与同行交流学习,完善教材内容和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何小荣.化工过程优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刘道德,等.化工设备的选择与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1991.

[3]陈声宗.化工过程开发与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胡上序,等.化工过程的建模/仿真和优化[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5]祝湘陵,郭海敏.高等教育综合化与工科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J].长江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1):117-119.

[6]李柏林,张建伟.“石油化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0,(28):93-94.

[7]刘敏,罗婕,戴玉春.仿真技术在《化工原理》教学中创新应用与实践[J].河北化工,2010,33(9):71-73.

[8]Warren L.McCabe Julian C.Smith Peter Harrott Uin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sixth edition,McGraw Hill Education,ISBN 7-5025-4428-3,2001.

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范文3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建设与管理 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82-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力争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根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武汉工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将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为重点,以加强实验实践队伍建设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三实一创”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三层次七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式,加强和改善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设备条件,加强信息化、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实验室对外开放的力度,扩大资源共享,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实验室成为开放型的、国内领先的人才培养实验教学基地。

一、实验室建设的基本条件与环境

实验教学不仅是理论教学的验证过程,而且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武汉工程大学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环节,一方面鼓励高水平师资参与实验教学环节,学校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为实验教学设置了“特岗”,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创新活动,学校开设了创新实验选修课,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学分,实现教学互动。同时,每年提供专项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实验教学改革、学生开放创新实验、对外交流等。还制定了《武汉工程大学实验教学管理制度》等有关实验教学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旨在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社会竞争力。

高校实验室应具有健全的管理制度。武汉工程大学围绕资源共享,对实验室人、财、物建立并实施了 “四个统一”和“四个结合”管理新模式,即实验人员统一管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统一购置与管理、实验教学经费统一核算、实验用房统一使用;实验室建设与学科建设相结合,与专业建设相结合,与课程建设相结合,与科研平台建设相结合,从而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教学资源配置。

高校实验室还需具有特色鲜明的科研平台支撑。武汉工程大学设有国家磷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绿色化工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新型反应器与绿色化学工艺重点实验室等科学研究平台。实验中心的核心师资均来自这些平台的科研骨干,同时,这些平台的研究成果为实验中心的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项目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高校实验室还需具有厚实的优势专业、学科、课程和团队支撑。武汉工程大学相关学科专业和团队建设成效显著: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国家级特色专业,化学反应工程课程、制药工程专业等国家级教学团队,化学反应工程、制药工艺设计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这些均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与环境,为实验教学成效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证。

二、实验室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高校实验室应把实验队伍建设放在实验室建设的首要位置,将实验室建设与实验队伍建设紧密结合,形成一支爱岗敬业、层次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教学水平一流的实验教学队伍,为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保障。

为保证保障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校充分调动各类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根据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考评办法,实验室人员实行聘任制,并执行竞争上岗、定期考核的管理机制。实验中心实行中心主任负责制,实验教师实行主讲教师责任制,实验技术人员实行主辅岗位制。

高校实验室应大力引进具有工程背景和留学经历的特色专业人才充实实验教学队伍。武汉工程大学聘请学校特聘教授、学科责任教授等作为实验教学兼职指导教师,提升实验室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同时,鼓励具有博士学位的年轻教师在实验中心承担实验教学任务。中心内部还定期进行实验教学研究活动,在专家、教师、技术人员之间展开实验教学、实验技术交流,进行传、帮、带。另外,为壮大“双师”型教学队伍,在实训实习环节,从企业聘请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实验中心兼职教师,不断扩大“双师”型教学队伍,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适应能力。

高校实验室应尽力为青年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个人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提供各种培训机会,做到个人发展与实验中心发展相结合。实验中心根据教学、科研大型仪器设备的发展及要求,制订年度人员培训计划,武汉工程大学近3年有10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或出国进修,有力提升了教学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专业视野。

三、实验室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管理

高校实验室应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与管理,依靠良好的网络环境和设备,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管理和运行,所有教学信息及管理系统都应实现网络化。实验室网络信息化平台可分两个层次:其一是基于Internet的网页服务,其二是基于局域网(可接入互联网)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这两套系统相辅相成,各有侧重。

武汉工程大学基于互联网的实验室信息化平台采用动态网页技术,信息丰富,内容有:中心简介,教学体系设置,教学资源(含教学大纲、教学讲义、仿真教学软件和视频教学等),教师信息,仪器设备信息,实验项目,管理制度,相关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研究与改革,最新信息等。网页还具备查询功能和师生互动窗口。学生可以通过网上留言与交流反馈来实现实验预约,为开放和互动教学提供了平台。

实验教学资源信息化。基于局域网的实验教学管理系统主要有:①学院、专业、班级、教师、学生信息,信息来源于校教务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电子信息平台;②实验教学安排,自动生成班级、教师、学生课表;③学生预习测试、过程评估(或数据处理)、成绩查询;④网络教学资源设有课程信息、实验项目、实验讲义、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单元操作、仿真实验、精品课程等信息。

实验教学管理系统采用以网页浏览器为基础,能运行在互联网上任何具有网页浏览器的操作系统上,适用于实验课的教学与管理,不仅本校教师和学生受益,还有利于兄弟院校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益。

四、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

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工作是保障学校实验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首先要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在实验室醒目位置悬挂实验室安全制度,对实验中的不安全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防患于未然。其次要实行安全责任制和安全追究制,实验室领导、老师和实验室技术人员作为实验室安全责任人,要对学生的安全、实验仪器设备的安全负责,学校、实验中心和实验室要分级签订安全责任书。为保证实验人员在一个干净整洁的实验环境中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必须强调实验室的卫生管理。任何一个实验者在实验结束后,应及时做好实验室清洁卫生和实验仪器设备整理工作,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垃圾要妥善处理。

五、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成效(以武汉工程大学为例)

(一)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规范化,运行效能大幅提升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室施行校院二级管理,实验室主任负责制。主任由学校聘请,主要负责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负责组织中心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安排、教学质量的监控、课程体系的改革、校内教学平台的构建、对外开放实验等;实验室副主任主要负责办公室管理和网络建设管理、校外实践平台的构建等。

实验室人员实行聘用制。明确教师、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待遇,在实验中心内部对教学态度、工作数量与质量、安全卫生等进行定期考核,同时接受学生评教,将考核和评教结果与效益挂钩,促进责、权、利的有机结合。

实验课程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主讲教师负责制订课程教学大纲,实施实验教学任务,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管理所属课程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

(二)形成了以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三实一创”实践教学体系和“三层次七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式

实验室紧紧围绕培养具有扎实化学化工基础知识的应用型人才目标,确立了“重基础,宽口径,强能力,出人才”的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了“以质量为根本,以网络为基础,以开放为特点,以创新为动力”的指导思想,形成了以实训-实验-实习-创新为主要内容的“三实一创”的实践教学新体系和“三层次七模块”的实验教学模式。

以化工及相关优势学科为支撑,加强了基本技能训练,夯实实验理论基础,实现由验证知识、提高技能向巩固知识、强化技能、提高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教育理念的转变;注重科研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不断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综合设计型实验、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拓展学生专业视野,接触学科发展前沿,接受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训练。

(三)加强校企合作,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

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促进教学、科研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服务于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近3年来,武汉工程大学实验中心教师共承担或完成多项国家、省部级横向项目和企业纵向项目,为行业科技进步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注重将科研项目转化为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利用学校化工办学特色,组建湖北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校企合作联盟。通过成立校企合作联盟,加强湖北高校及企业之间化工专业的联络,促进各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化工类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湖北省化学工业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四)对外交流合作频繁,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武汉工程大学实验中心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3年来,先后完成了近2000人次的国内外教师学生交流互访。

“2011年度湖北省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武汉论坛之化工论坛”在武汉工程大学隆重举行,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丹麦、瑞士、比利时、摩洛哥等国的著名专家和国内的知名学者及我校师生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由中国化工学会和日本化学工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日化工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工程大学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化工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探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化工循环经济面临的挑战。

通过上述交流,中心教师不仅学习到相关领域的前沿思想和创新方法,了解到国际最新科研信息,而且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并且为今后建立与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化工企业间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发挥实验教学中心的示范辐射作用做出了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武丽娟,等.高校科研型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高校科技,2014(9):26-27.

[2] 张淑玲.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1):94-95.

[3] 蒋爱凤,等.高校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105-106.

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范文4

关键词:大类培养;专业深入;人才培养;化学化工专业

1研究背景

党的报告指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本科教育是大学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有效地优化和提升本科教育水平,是高等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大类培养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截至2020年,80%以上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实行了大类培养模式。大类培养已然成为中国高校本科生教育的主流方式,大类培养能规避学院和专业建设与发展的壁垒,在课程开发、教学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以及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等一系列育人环节统一规划,使高校育人工作步入快车道[1-2]。

2大类培养过程中化学化工专业学生深入发展存在的困境和现实问题

太原理工大学化工大类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三个专业。但是“在实践中的未完成性、在思想认识和理论研究中的待完善性”[3],导致大类培养在实施中出现不同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学生基础薄弱,导致后续发展能力不足

初入大学,一年级新生需要迅速转变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大学的学习模式。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的约束与引导,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形成科学合理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大学授课方式经过微信问卷调研发现:有14.06%的学生不适应大学授课方式,有64.51%的学生比较适应大学授课方式,只有21.43%的学生能适应大学的授课方式,致使大部分学生在大学一年级期间没有打下坚实的基础,影响其后续发展能力。

2.2课程设置及内容不合理,影响学生全面发展

化工专业课程偏多偏难,任务繁重,学生只局限于本专业课程学习,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等通识课程的了解,学生的视野受到限制。通识课程要求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知识视野更加开阔,从而真正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例如在智慧树平台上选课比例较高的“写作与沟通”“音乐鉴赏”的课程。

2.3师生考核评价体系陈旧、单一,不能完全激发教师教学热情与学生学习潜力

在教学一线的工作中,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模式,通过PPT或者板书进行填鸭式教学,学生厌学问题普遍存在,教学质量不高。学生课程考核的主要形式仍然以期末笔试为主来评估学生学习成效,考核内容拘泥于书本和讲义,忽视其他智力因素,如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大部分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临近期末靠突击复习依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推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评价办法对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势在必行。

2.4化工专业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不完善

在很多高等工科院校,学生的专业实训意识弱化趋势比较严重,导致工科毕业生很难快速胜任企业的工作,专业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脱节,动手能力差,影响学生就业率。究其原因是学校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不完善,使部分研究训练流于形式,达不到实质效果。

3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1整合人才培养方案,增加学生专业选择机会,确保专业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固本强基,夯实学生成长基础,太原理工大学成立求实学院将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三个相近专业划分为化工大类。在“专业招生、大类培养”模式下,一年级学生在第一学期末设置20%的学生跨大类重新选择专业,第二学期末设置30%的学生在大类内部选择专业。转专业政策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塑造自主测评的意识,在测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自主观察、自主思维、自主创造的精神和能力。针对化工大类人才培养注重强化基础知识学习,狠抓学风、教风建设,充分调动教、管、学积极性,形成人才培养合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3.2改革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以及教育模式

专业培养与大类培养的区别在于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并非综合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在多数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重专业教育而轻基础教育的问题。大类培养的目的在于夯实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提高学生适应专业的能力,因此须全局考虑在通识教育阶段的课程学时及学分设置。从课程体系看,一年级期间主要修读基础核心课程。化工大类设置相同的或可互认的课程,形成面向化工大类的、与相应专业培养方案有效衔接的课程体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新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太原理工大学通识课的课程总数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在2020级新生中增加了“工程伦理”“写作与沟通”和“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三门通识必修课程,同时增加了中华传统、世界文明、当代社会、文艺审美等通识选修类课程,将2019版培养方案中的“大类导论”课程顺延。通过修改培养方案能够让学生跨学科学习,在文学艺术、写作沟通、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社会科学等方面得到综合培养。通过以上措施,既能夯实学生通识基础,又能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3.3设置专业节,增强学生专业荣誉感

为全方位、多角度地向本科生展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学术前沿成就、专业发展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不同专业承担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开拓学生专业选择的视野,提升学生专业决策的格局,学校举办了本科学生专业节。专业节设置了“专业博览会”“专业宣讲会”“实验室开放日”和“线上逛专业”等板块。“专业博览会”上,专业学院通过现场介绍、师生互动、实物展示、卡通招揽等方式全方位向同学们展示其学科建设、专业优势、特色和最新学术研究成果,使学生们广泛了解各专业建设成果和发展动态,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和热爱,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学习热情。“专业宣讲会”可以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各学院的历史、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及各专业前景、课程与发展规划,还能聆听优秀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在“实验室开放日”,可以到感兴趣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参观,参加实验室组织的沙龙活动、实验互动、仪器设备体验等。“线上逛专业”采取线上媒体平台视频播放的形式,由各专业学院录制3min宣传视频,进行专业介绍,带领大家了解专业历史、建设成就、人才培养目标、研究项目、课程特色等。

3.4革新教学评价,激发教师和学生内生动力

教学评价具有诊断、调控、激励、发展与导向等重要功能,关涉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4]。大类培养模式下,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为保证教学效果,实行小班教学,同时为调动教师积极性,引导教师潜心进行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求实学院革新了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方案,对于承担大学一年级的核心基础课程教师实行全新的量化评价体系,将督导评价、学生评价、业绩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三类评价各占一定比例,以数字化结果表征教师的授课质量。注重学生的过程性考核,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通过过程考核及时跟踪学生平时学习效果,及时发现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根据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估,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3.5完善以及配套的专业实训相关制度

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签约合作企业,并对创新设计实验室进行重点投入建设,为学生在校内外创建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和完善化工专业学生研究训练计划制度和科研立项制度。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化工类仪器设备和师资力量,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改革和完善实验课程成绩的科学评价体系以及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探索开放式的实验室管理体制。规范科技论文竞赛、实验技能竞赛、创新实验设计竞赛、光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模型制作等竞赛的制度,并定期进行各种比赛,创建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氛围,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结论

化学工程专业作为太原理工大学的“双一流”学科,要求教师们发挥一流师资队伍的支撑引领作用,着力培养具有国家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并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的优秀人才。通过实施大类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重新架构有利于夯实基础与专业深入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教育模式;实行以教学效果为中心的量化评价体系以及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让教师回归教学、学生回归学习;建设专业实训基地和平台,制定相应的专业实训制度,确保学生专业训练的配套措施,促进其专业素养、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牟蕾,杨益新,闫春更,等.高校大类培养改革实践:内容、实施与评价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9(11):70-74.

[2]孙向晨,刘丽华.如何让通识教育真正扎根中国大学——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中国大学教学,2019(Suppl1):41-46.

[3]黄晓波.高校“大类招生培养”改革反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43-48.

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范文5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是本科院校专业教学建设的核心内容。但近年来,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忽视学科建设的倾向,出现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学科建设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清。笔者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指出学科建设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扼要阐述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对于一所本科院校来说,没有一流的学科建设,就没有一流的教学质量。但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学科意识不强的倾向,这导致新建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至今依然十分薄弱。以下就忽视学科建设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就为什么要开展学科建设和如何开展学科建设阐述个人见解。

一、导致忽视学科建设的主要原因

1.把学科建设等同于科学研究,认为是研究型大学的事。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按照历史的发展规律,恰恰相反,是从研究到科学再到学科的形成。科学是在研究的基础上,与宗教相对称,从哲学分离而来。即由古典哲学划分为自然哲学和伦理哲学两部分,而后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自然科学,从伦理哲学中分离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在形成过程中继承和包含了伦理哲学部分)。总之,科学属于哲学范畴,其构成要素是思维和方法。而学科是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范畴,特指学校为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而搭建的平台,学科的构成要素是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资料,凡是具有相同观念、方法和主要研究目标的事物构成一个集群,形成同一学科。因此,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特有的,是承载大学基本职能的平台,它不仅是基本的学术组织,更是开展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实体。

2.少数“权威”的误导,使部分新建本科院校模糊了学科和专业的区别。有少数专家在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评建工作会上指出新建本科院校的主要工作是抓专业建设,使得一些新建本科院校误认为教学型本科院校没有学科建设的任务。实际上,本科院校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学科建设。国家一级学术研究机构、中国高教研究会主办的国家级核心学术期刊《中国高教研究》,自2006年起专门增设了“评估与学科建设”栏目,学科建设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另外,新建本科院校大都是从专科升格建立,在建校之初的教育观念大讨论中,曾充分论证了本科与专科是两种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其本质区别在于本科是学科建设,专科是专业建设,这是由学科与专业的不同内涵决定的。但近年来,由于某些舆论的误导,使上述概念又变得模糊起来。为此,有必要再次对学科与专业的概念做出简要阐述。

学科是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分化、整合而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当科学发展到某一阶段,人们会把某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相关事物或现象归结在一起,形成一个信息群,构成一个统一的领域,并把这一特定的领域作为科学研究对象,就形成了学科。因此,学科是按科学分类得出的具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有三个基本特征:学术性、系统性和内在逻辑性。专业是一种课程的组织形式。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本科专业目录时(以下简称“98目录”)指出:“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标志。”专业的基本特征是:职业性和组织建构性。可以看出,专业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据社会人才需求而设置的课程组合,专业可以由一个学科组成,也可以跨几个学科。而学科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平台,学科建设支撑了专业建设,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使专业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学科的交叉与发展或新兴学科的涌现又不断托起新的专业,甚至产生新的行业和新的产业(例如专家已把信息科学所带动的信息产业称为第四产业)。由此可见,专科学校强化专业建设,其本质是架构建设,其内涵是课程建设(理论课、实践课);而本科学校强化学科建设,实质上是在更深的层次上推动专业建设。

3.专业快速扩张所带来的短期效益,使新建本科院校形成重专业、轻学科的氛围。新建本科院校普遍存在扩大本科专业数量,尽快做大规模的任务。因此,往往是只要有几个专业课教师就考虑办新专业。不仅忽略了是否有社会人才的需求,更没有考虑一个本科专业的设置是否需要相关学科支撑。这使得一些院校新办专业的目标定位模糊,内涵杂乱无章,知识体系不完整,成了一堆课程的大拼盘。由于缺少学科意识,很难认真分析研究某一专业人才所必需的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因而不可能科学合理地进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际上,除少数基础学科专业外,绝大多数应用类专业都包含两个以上主干学科。比如按教育部98目录规定,经济学门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业主干学科是经济学和统计学;教育学门类的学前教育专业,主干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工学门类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干学科是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等等。综上所述,学科知识反映的正是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核心知识。虽然各学科彼此相对独立,但为了实现某一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相互融合构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认识不到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学科建设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意义,仅仅就专业而抓专业,是很难提高教学质量的。

二、学科建设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科院校以学科建设为核心,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科建设在本科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可以归结为以下六点:

1.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前面已经讲了学科与专业的关系,教育部98目录对所有本科专业都规定了主干学科、主干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正是强调了每个本科专业的核心知识(课程)和关键能力。本科的专业教育,正是将专业主干学科的系统知识按照人才培养的不同规格要求,划分成若干部分,以课程为载体传授给学生的。因此,以学科建设为核心,有利于把握核心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点和主干。

2.学科建设不仅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而且追求知识的创新性,这有利于本科人才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本科人才与专科人才在培养模式上的最大区别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思考”而不是单纯要求学生“思考什么”,这正是知识创新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是培养创新思维和掌握创新方法,这两者都离不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教师在学科建设中对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把握,以及不断开展的学术研究对学生的启迪和引导都将发挥关键作用。

3.学科建设不仅强调广泛开展学术研究,而且强调学术应用和成果转化,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学科建设的内涵是学术研究和应用,不仅对教师提出较高要求,而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这必然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证明,凡是有研究项目的教师,带项目指导学生做的毕业论文(设计),在论文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4.学科建设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有利于形成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学科建设的任务之一就是学科结构整体优化,进而促进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这就要求从宏观上更好地把握基础学科、主干学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使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自然学科和人文社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学科的集群优势,培养复合型人才。

5.以学科建设为载体,有利于强化本科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本科院校系、部、教研室设置以学科为基础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因为学科的核心要素是学者、学术信息和学术物质资料,这必然构成一个集合体,由这三者的集合构成本科学校建设的基本学术单元,有利于强化学校的学术研究实体,打造优势学科,为整个学校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6.加强学科建设有利于搭建校际交流合作的平台。大学的特点决定了它必然是一个开放系统,在这个大系统中,只有学科才有可能构成符合逻辑的子系统。因为学科是具有相同观念、方法、研究对象和研究目标的学术集群,大学之间,大学与社会之间,都是以这样的子系统交流合作的。

总之,在国际范围内,用学科建设水平来衡量高等教育本科的办学水平已形成广泛的共识,同时,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也是提升办学层次的重要标志。

三、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内容

新建本科院校学科建设处在起步阶段,工作千头万绪,任务十分繁重,应首先抓好以下四项内容:第一,组建学术团队——往往是逐渐整合形成的。第二,凝练学术研究方向。要做到四个结合,即办学历史、办学定位、学者兴趣和地方需求的结合。第三,制定学科建设规划。结合人才培养目标,重点考虑学科结构的逐步优化,引领人才培养形成优势特色,统筹兼顾,系统思考。第四,建设学科物质平台。要分清主次,遴选重点,加大投入,逐步积累。

上述四个方面的建设,实际上是在积极开展教学和学术研究的进程中逐步完成的。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学术研究起步比较困难。如何克服这一困难,使学术研究顺利开展起来并逐步深入呢?根据笔者所在学校的经验,一方面要抓住每一次机会,积极申报项目;另一方面可以从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起步,要求教师把每一次指导学生论文都当做项目申报的预备工作,不断积累,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优势。

[参考文献]

化学工程专业学科评估范文6

关键词 国家重点实验室 自主创新 综述

中图分类号:F091.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政产学研界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十分重视,并进行了许多研究。自2004年以来在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 上共有409篇相关文献,其中科学管理类占156篇,工业经济类占92篇,企业经济占40篇,高等教育占28篇,工业类等也占有小部分篇幅。由此可见,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相关研究涉及的最为广泛、活跃的研究领域是管理,而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绩效创新、技术创新、实证研究等。本文通过分析2004年至今的文献,总结归纳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的内涵,并从管理模式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绩效创新以及实证案例五个方面对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研究目前的进展进行回顾,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难点。

二、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的内涵

自主创新最先是由我国提出的。国外有关创新的理论虽然较为成熟,但是却没有形成自主创新的直接理论基础。我国的自主创新研究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孙爱英等(2006)认为自主创新是指企业通过自主研发来提高自身技术能力。总的来说就是通过一定手段,获得自身独特的核心技术,并以此生产新产品,从而实现其价值 。

关于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内涵直接文献较少。张琦、万君康(2005)等人将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定义为能够科学客观的反映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技术开发过程等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涵纳知识创新能力、人才创新能力及创新管理能力等多方位能力的综合创新 。唐东、曲用心(2012)认为应该将自主知识产权与外部资源整合协调,适应国家和市场的需求,提高产品价值 。

三、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基于本文对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内涵的定义,以及对近几年文献的总结,发现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创新。李茂萍(2009)将创新管理解析为六要素创新战略、创新文化、创新网络、创新人才、创新风险和知识创新,并提出“数字装备实验室”创新管理的对策 。龙玲(2005)则认为管理的创新归为资源管理、人员管理和管理了制度的创新 。陈柯羽(2009)以国家实验室相关理论为基础,以美英德法日管理模式的比较研究,对我国国家实验室提出发展建议及战略对策 。雷东(2009)借鉴美国国家实验室的实验室管理机构、经费管理体系、人员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机制,提出我国国家实验室管理应该从完善主管部门、扩大资金渠道、完善人员管理和建立实验室考核机制这几个方面着手 。杨艳(2006)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内容包括规章制度、人力资源、科研项目、成果和信息,在汲取美英实验室的管理经验后,提出应从合理定位实验室功能、多渠道筹资、优化管理队伍、完善评估工作、推进网络化来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管理 。

2、国家重点实验室机制创新。杨艳(2006)对比美英实验室管理机制提出应加强资源共享机制、全员聘用机制 、学科互动机制、激励创新机制和评估监督机制 。朱映雪等(2009)认为应加强管理体制创新,完善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保障机制,建立大学生自主创新的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 。危怀安(2005)等认为应该加强实验室开放、革新劳动用工、推进学术联合和健全竞争机制 。易高峰(2008)等认为国家实验室国家实验室宏观管理体制由科技部、依托部门、依托单位等组成,内部管理体制由理事会、室主任、管理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组成其运行机制主要由经费支持、人才队伍建设、公共研究平台支撑和评估机制组成 。任丹、魏鹏(2008)以微观视角,强调作为实验室创新重要部分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为研究对象,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首次将培养路径、运行机制和具体路径统一考虑 。曾卫明、吴雷(2008)从“两会一主任”管理体制,财务管理和后勤保障机制,资产和信息共享机制,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机制,科研组织和成果管理运行机制等提出具体的建议,以使国家实验室真正成为具有独立的人事、财务、资产等权利的研究实体为目标 。

3、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李茂萍(2009)提出“数字装备实验室”应该在知识收集、知识共享、知识应用三个环节进行创新,并且通过提高知识利用率和扩大知识量两种途径创造新知识 。吕萍、刘卸林(2011)则通过并且通过调查结论证明,国际合作与科学论文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企业的合作、流动人员比例与科学论文产出均呈现正U型关系。以国际合作和流动人员比例衡量的开放性对技术创新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国际合作与发明专利产出呈现倒U型关系,而流动人员比例与发明专利产出具有线性的负相关关系 。刘桂云(2008)指出要提升技术创新,必须发展特色优势,跨学科合作,拓宽科技创新范围,组建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人才团队,整合科技资源提升联合创新 。甄树宁(2009)认为创新研究群体是技术创新的主力军,并且佐以清华的三大梯队为例,即以老一辈学术带头人为第一梯队,以实验室主任和首席研究员为第二梯队,以及青年创新团队为主的第三团队,分层进行技术创新 。

4、国家重点实验室绩效创新。刘大为(2004)利用数据包网络分析方法对山西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的产出效率进行分析,在结构性评价中用到并且利用聚类分析分析法对其结构进行评价,将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引入确定权重和指标体系降维研究 。危怀安、王炎坤指出我国重点实验室取得的成就,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成果,获得的国外专利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工农业生产、重大工程项目的核心技术突破、重大国防项目上仍有不足 。袁润松(2010)将重点放在除了“投入”因素以外的能够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效率的内部因素上,利用Tobit回归模型对其形象进行验证。结论表明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的质量、人员和科研经费结构、管理水平以及开放交流程度等是影响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 。

5、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实证研究。俞前等(2007)总结了浙江大学在实验过程中加强科研自主创新以创建能源清洁的成功经验 。汪艳霞(2008)通过实证分析方法,剖析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装备与技术实验室”的自主创新战略管理的发展轨迹和运行机制,总结出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管理的一般模式和逻辑 。李华威等(2005)分学科对湖北省内部分国家重点实验室与国内其他实验室进行比较,总结双方的不同,吸收外省的成功经验,发扬本省的自身优势,从而提升省内实验室的知识知识创新能力,为构建科技创新体系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 。

四、结论与展望

国家实验室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现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

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体系构建值得探讨。谢桂红(2000)将创新的特征归纳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预期成果的新 。张琪(2005)等认为创新体系包括知识创新、人才创新和管理创新 。但这一系列的文献都只指出了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和创新特征,为构建创新体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并没给出构建的对策或者方法,也就是说现阶段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阶段。因此接下来研究人员需要着重考虑的是怎么样去构建创新体系。

2、 文化环境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不容小亏。实验室的创新文化是在在实验室的久而久之的日常管理建设中积累形成的可通过教学、知识、科研等来激发创新行为的文化氛围。它体现着实验室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 为实验室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良好的创新文化环境,有助于实验室人员创新思维的形成,增加其创新行为。现阶段直接研究实验室创新文化的文献几乎没有,仅仅只在实验室创新的大范围下有所涉及。在国家重点强调文化的今天,对于重点实验室创新文化的研究还需要很大扩展。

3、 创新绩效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的动力。现阶段国内关于实验室创新绩效的研究并不具体。大部分都是指出我国现阶段实验室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及研究方法的分类。对于评估体系也有一定研究。王海燕将运行绩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分为资源状况、资源配置。李晓轩将我国现阶段的绩效评估方法总结为计量评价方法、专家定性评价方法、基于创新任务书的评价方法。但上面所有的研究都只是将评价方法做了一个概括性的描述,并没有形成实际性的具体指导。而且很多评价方法都很少涉及,例如平衡积分卡衡量指标,以学习与成长、内部经营、顾客和财务为四个指标。

4、构建由政府引领的产学研政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当前许多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的专业面较窄,研究内容单一,资金来源少,经济效益低,难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应该以市场为导向,积极与企业合作,协同创新,提高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与产业园合作,形成规模效应,提高竞争力。虽然创新技术的方向可以由市场指引,但推动创新的动力机制存在市场失灵,仍需要公共政策的调节,就是要将政府和市场结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因此构建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并不只是实验室的创新,要更加注重于研究产学研政创新平台的协同创新。而这恰恰是现阶段研究缺乏的。

虽然现阶段对我国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的研究仍存在不少问题,但取得的巨大进步也不容忽视。随着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创新能力研究的越来越重视,笔者相信在将来相关研究一定会更加全面细致。

项目资助:“江苏省江苏科技体制改革思想库(苏科政264号”重点项目资助;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11-06)”;国家统计局软科学课题(2011LY076);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09GLD013,12EYD018);江苏省软科学项目(BR2013074,BR2013027);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SJB790027)。

(作者:吴松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组织理论与创新管理,科技政策评价与管理;肖潇,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仲盛来,南京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书记,主要从事重点实验室管理和研究工作;汪敏娟、周一帆,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人员,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KL11-06)开放课题课题组成员)

注释:

孙爱英,李垣,任峰.企业文化与组合创新的关系研究[J].科学研究管理2006,2.

张琦,万君康,庄越.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及其运行绩效的内涵研究[J].科技与经济, 2005(1).

唐东,曲用心.广西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研究[D],2012.

李茂萍.“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管理研究[D],2009.

龙玲.面向国家创新体系的高校实验室管理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6):120-122.

陈柯羽.国内外国家实验室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初探[D],2009.

雷东.美国国家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及其借鉴意义[N].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6(1).

杨艳.我国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创新研究[D],2006.

朱映雪,董伟武.论建立高校自主创新体制与机制[J].理论观察,2009(4).

危怀安,王炎坤.国家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问题与对策[J]. 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18(4):104-107.

易高峰,赵文华.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

任丹,魏鹏.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体制机制及路径研究文献综述[J].现代农业科学,2008,15(2):85-87.

曾卫明,吴雷.国家实验室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科技论坛,2008,3:114-116.

吕萍,柳卸林.开放性对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国家重点实验室为例[J].中国管理科学,2011,19(6):185-192.

刘桂云.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J].科技科研管理,2008,9:37-39.

甄树宁.加强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创新体系[N].改革开放,1994―2-13:28-29.

刘大为.陕西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绩效综合评价研究[D],2004.

袁润松.基础研究创新平台运行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2010.

俞前,王家平.加强科研自主创新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11).

汪艳霞.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自主创新战略管理―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实证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