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

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范文1

>> 论显性德育隐性德育的辩证关系 高校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幼儿园隐性德育与显性德育的结合方法之研究 试析对中小学德育方法中显性与隐性教育整合的思考 浅谈高校的隐性德育 建设优质的高校德育隐性课程 论高校德育中“隐性德育源”的开发 关联交易中股权和债权的显性保护与隐性冲突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研究 浅谈隐性德育的特点与作用 德育叙事的事件、冲突与道理 被动语态的显性与隐性 显性与隐性 对高校德育中隐性教育的思考 论高校德育视阈中的“隐性教育” 浅析高校隐性德育中的榜样教育法 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课程探究 论新时期高校隐性德育的强化 试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优化 浅谈高校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整合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3]邵龙宝.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现状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7(5):61

[4]赵祥麟,王承绪. 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98

[5]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3

[6]张应强.现代大学精神的批判与重建[J].高等教育研究,2006(7):14

作者简介:

徐建军(1954-),男,湖南益阳人。中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 隐性课程 德育

一、小学隐性课程的内涵

所谓小学隐性课程是指在学校和班级生活中存在的由学校教学活动传递的未加明确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等。有的学者把隐性课程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把隐性课程看成是学习结果;第二类是把隐性课程看作是学习过程;第三类是把隐性课程看作是学校背景。布鲁姆则认为隐性课程在许多方面比显性课程更为有效,由于它渗透和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之中,所以由其传授的内容可以长时间保持在记忆中,它的课程每天都要经历,并被牢牢掌握。

二、小学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的作用

(一)促进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小学隐性课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P・c沃思伯恩在《公立学校与政治社会化》一文中指出,传递政治信息的基本方法是包括隐性课程在内的各种方式。其中,隐性课程的影响是持久而有力的,有助于学生政治社会化,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二)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小学隐性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的隐性课程是通过创设和利用学校中有教育意义的情境、氛围,对学生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论道而不说教,使学生在愉悦中陶冶了思想情感,净化了心灵、养成了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小学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

众所周知,德育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学校仅靠显课程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道德教育,虽会取得一些效果。但不会很显著,也不是很牢固的。因为学生很多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是不能仅仅依靠显性课程去直接传授的,而只能在交往中,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这只能通过包括隐性课程在内的多种途径间接获得,而且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陶冶。

(一)小学隐性课程德育功能的理论基础

从个性心理学理论看,人类的归属动机、受暗示性、无意识性等心理特征为隐性课程的德育功能提供了依据。学校的影响透过学生的观察、模仿和无意识地潜移默化而在他们的品德结构上保留下来,从而形成自己特定的思想品德和个性特征。

从品德心理学成果看,道德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结合起来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品德养成并不仅仅取决于道德知识的多少,而且还来自于个体与社会的人际交往之中,来自于社会活动之中,以及把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品质的过程。学生所获得的大量价值观念通常并不是来自学校的正规课程,而是来自隐性课程,因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

从社会心理学要求看,社会心理学十分强调观察学习的重要性。今天的学生日益求助于同伴,从同伴那里获得相关经验。他们同样从教师的言行中来进行学习。社会的行为准则和道德理想就很难通过简单的说教灌输被他们内心承认和内化为品质。他们作为道德主体的观念加强了,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习来决定接受什么、拒绝什么。这一特征正好与隐性课程作用机制相吻合,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微型社会,教师和学生就是活教材。

(二)小学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途径

关于小学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途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总结。但是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主要是从隐性课程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品德规范的养成、情感的陶冶、精神培植、心理培育等几个方面来阐述的。其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学校中以下几方面的要素来实现的:物质形态的隐性课程、精神形态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与班级的传统、校风与班风、领导方式、人际关系、教师言行与人格)和制度形态的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的各种规章守则及相应的实施方案、管理体制、保障措施等)。总之,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主要是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导向、激励等来实现的,比较关注学生的情感的发展。

(三)小学隐性课程发挥德育功能的优势

第一,隐性课程可以弥补显性课程在道德教育中的不足。对德育来说,隐性课程的作用非常之大。这主要是由隐性课程和德育过程两个方面的特点所决定的。从隐形课程角度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的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显著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隐性课程则具有真正的诱导特征。从德育过程角度看,德育过程面临的最大问题莫过于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联系的断裂。

第二,现代德育理论指出,隐性课程的成功更多体现于对学校德育的有效教育,它贴近学生生活,易使学生接受并产生深刻的影响力,隐性课程相对于显著课程来说,对学生的影响更具有全面性、统整性,它不仅使显著课程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相应的科学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德行、态度、价值、个性、情趣等人格的各方面有重要的塑造功能,它的目标是塑造完整的人格。

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德育 隐性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20-01

一、隐性德育的内涵

一九六八年美国的教育社会学家杰克逊在《班级生活》一书中首次正式提出“隐性课程”概念之后,隐性课程便成为课程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在我国,随着隐性课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了隐性课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对于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德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除了包括显性德育课程外, 还应该包括隐性德育课程。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教材而言的,它是“广泛地存在于课内外,校内外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的、间接的、内隐的,通过社会角色无意识的、非特定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德育影响因素。”它具有非规范性、潜在性、广泛性、累积性的特点,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比显性德育课程更能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第一,由“两课”(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这方面美国等国就有比较好的借鉴经验。他们充分利用了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和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避免了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经验

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 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我国高校德育的新途径——基于隐性课程视角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渗透性德育的实践学习。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熟的德育理论,很多高校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单一,所以可以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2.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活动性德育的作用。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3.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学校要在社会各届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永军 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华 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江山野 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范文4

关于隐性课程的概念界定,不同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张华认为“隐性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美国心理学家威特罗克认为隐性课程“是指这样一些教育实践及成果,它们在学校政策、课程计划上并没有明确规定,然而又是学校经验中常规的、有效的一部分”;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的陈伯璋教授则认为,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包括学校正规课程中隐含的教育因素,学校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学校的管理体制和制度,教师的人格及学校领导风格等,这些因素看似无形,但却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其在隐性课程上的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有“两课”(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

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指向性明显的灌输法,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陈旧、生硬,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因为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在隐性课程上的特点

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

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

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

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

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

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美国首都华盛顿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等这样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场所,大都免费向学生开放,宣扬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这些社会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美国高校隐性课程教育形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渗透性德育的实践

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熟的德育理论,很多高校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单一,所以可以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2.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活动性德育的作用

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3.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

学校要在社会各届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5]赵四亮.关于当前高校“两课”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

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隐性文化资源;德育工作;开发;开创

校园是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渠道和主战场,高校应该责无旁贷地肩负起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作为学校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其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和丰富深刻的内涵贯串于学校建设的各个层面,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深入挖掘校园文化资源的德育因素,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服务,这对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进程、寻找德育工作新的"增长点"、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一、校园文化资源的内涵

校园文化资源是显性文化资源和隐性文化资源的总称。

显性文化资源是指校园的硬件建设,主要指校园的环境设施建设,如校园环境的绿化、净化、美化、诗化和教学设施建设等,以显性的形式存在,是校园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

隐性文化资源包括:(1)校园精神文化,如,办学理念、校训、校风、学风等;(2)制度文化,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纪班规、组室管理条例、文明公约、评"先"评"模"管理办法等;(3)师生活动文化,如,升旗仪式、演讲比赛、主题班会、时事报告、专题讲座、校报校刊、广播站等。隐性文化以隐性的形式存在,是校园文化的内在表现形式,是校园文化的内核。

校园文化资源具有涉及面广、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内涵丰富深刻、广泛的发散性等诸多特点。

二、校园文化资源的开况

显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得到了高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班主任、辅导员的高度重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发挥了较好作用。

隐性德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未得到充分利用,是当前有关德育的重要热点话题。随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不断深化和改革,随着德育学科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随着教育现代化的趋势,重视并充分利用隐性德育资源促进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或近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或发展趋势。因此,我们认为开发高校的隐性德育资源,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趋势。

三、开发和利用隐性德育资源的途径

1、开发教师和课程的隐性德育资源

首先应重视开发高校"两课"教师的隐性德育资源。"两课"教师应当具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及明确的奋斗目标.应当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应当具有良好的社 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两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知识的引导者和协商者。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认识中各种复杂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让大学生成为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改变对学生教育效果的评价手段,将一次考试定成绩转变成为参考日常行为、平时表现等评定成绩,使评价的方式既符合实际又多种多样。不同学科的教材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各有千秋,各有特色,本身具有丰富的隐性德育资源,要充分发挥和利用这些德育资源,充分发挥各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从学生健康成长方面出发.使学生精神世界得到净化,受到洗礼,满足大学生的成才需要。

2、开发网络同辈群体的隐性德育资源

同辈群体是指同学之间、大学生之间的一种群体。同辈群体之间的文化是一种亚文化,是对主流文化的有效补充。高校要引导同辈群体亚文化向积极、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大学生之间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思想观念、言谈 举止对道德教育、道德发展起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促进大学生的道德与认知及道德践行能力的发展。高校应该积极引导和协助大学生建立健康有益的同辈网络文化.引导大学生在社会主流文化的旗帜指引下建立正确的网络交流平台,不管是思想认识、价值观念,还是对当今热点和难点的评价、情感交流、思想碰撞都符合时代 潮流、核心价值体系、民族习惯,使大学生在同辈网络文化交流中始终符合社会主流文化并和时代同步,得到智慧的启迪。

注意推广道德模范典型,发挥道德模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模范作用是巨大的。出于崇拜和喜爱,大学生会在潜意识中追随模仿榜样人物,因此应高度重视先进人物的示范作用。要把评选道德模范、先进个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党员,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等先进人物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过程,要采取报告会、宣传板报、座谈会、校园媒体、主题班会、主题团日活动等形式大力宣传和弘扬榜样的先进事迹,学习先进事迹,发扬先进事迹,引导和利用大学生中的核心人物、新闻人物成为道德榜样。

3、开发校园文化隐性德育资源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孕育、生产、发展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隐性的教育资源,既可以调动师生教和学的积极性.又可以凝聚成为优良传统、价值观念、人文精神,成为宝贵精神财富。

隐性的校园文化是通过整个学校环境.氛围、校风(教风、学风)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它主要通过物化形态和观念形态发挥着德育的教育作用。物化形态主要是校园建筑,观念形态主要包括文化积淀、历史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这两种形态深刻而持久地陶冶着受教育者的情操、认识和行为。因而高校要十分重视各种建筑和道路的设计和布局,要重视美化、绿化校园,特别要重视校风学风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既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建设校园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灵魂和核心,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师生的共同价值观念、目标追求、道德情操和行为模式,是最富穿透力、渗透性的一种教育资源。高校要重视校训提炼和宣传,不断加强校风学风建设,营造浓浓的、健康文明、蓬勃向上的校园精神,以启迪激励学生。高校要加强学校活动建设的领导组织和管理.通过课程设计与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传承优秀文化和特色文化。高校应开展丰富多彩、符合青年大学生特 点的各项活动,丰富学生的大学生活。引导学生合理利用网络,不要只是热衷网上聊天、网络游戏。高校有责任对通宵上网、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输导,帮助这些学生走出误区。通过教研活动、学生班团活动、党员组织生活,逐步形成本校特色的文化特点,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新颖活泼、符合学生特点的文化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4、开发校园网络隐性德育资源

网络的一大特征是互动性。可以利用校园网互动性主动建设德育平台,为学生提供交流信息、倾诉衷肠的平台。要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内容丰富、生动直观、交流互动、时空无限、联系便捷等特点,准确快速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关注大学生的热点难点和最现实要解决的问题,开辟学校道德教育与法纪教育的新天地、新空间。

高校应该建立德育网站,开辟和发展网络教育课堂创办网上交流互动平台,运用网络通讯工具.创设时空交流互动平台,进行对话、协商、讨论、沟通、答疑等德育活动,了解大学生思想状况,实现心灵互动,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增设网络道德教育课程,要鼓励大学生建立个人网页,培养和树立自信心。

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文化建设。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积淀才能达到。由于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迁.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高校隐性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注重平时积累。在建设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

参考文献:

[1]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出版社,1997.

[2]高占祥.论校园文化[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

德育隐性课程的特点范文6

以往提到的学科德育渗透等是站在学校德育的角度来研究学科的德育,它把学科仅仅看作是德育的一条途径,注重把德育的要求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其中,关注渗透的科学性、自然性和有效性。但对“渗透”的不同理解容易使教师的认识走向误区,把学科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看作额外负担,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抛开学科教学内容盲目讲德育”“贴标签式的说德育”“模式化拔高为了德育”等偏离的现象。

学科本身充满着德育价值取向,各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伴随着学生的德育发展过程。教师应该依据学科自身特点,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充分利用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在学科教学中实施德育,使德育与学科内容、与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机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蕴含于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德育因素一般有三个层次:

显性结合

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通过学科内容的知识直接反映出来。中小学德育课程就是学科德育内容中最系统、最具条理性的部分;其他如历史、地理、语文、音乐、美术等都具有学科德育的显性内容,如果将这些内容视为纯粹的知识传授,那就削弱了育人的功能和教学的本质。

隐性挖掘

表现为学科德育内容蕴含于学科教材内容、科学观念中,它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手段揭示出来。如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同化与异化;数学中的直线与曲线的关系;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等都蕴含了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它可以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领会。

融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