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基本要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基本要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基本要素

德育基本要素范文1

绩效审计的基本要素

(一)审计目标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既定方向和要达到的预定结果。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目标定位是:

1.对被审计单位是否经济、有效地执行有关政策进行独立审计检查。

2.对被审计单位和审计对象实现既定目标的程度和所造成的各种进行报告,为决策机构提供相关的评价意见。

3.发现并审计对象在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方面存在的迹象或绩效不佳的领域,提出审计建议,以帮助被审计单位进行整改。

(二)审计范围

1.财政性资金(或称公共资金)支出。其主要有:

(1)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行政单位涉及各级政府部门、人大、政协、以及由国家财政提供工作经费的党派机关和部分团体;事业单位包括文化、科研卫生、社会福利及其它社会公共事业部门。

(2)国家投资建设项目。主要是指由财政性资金 (财政拨款或财政融资)投资的各种建设项目。有些项目并不全部是由国有资金投入的,但只要是属于政府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投资项目都可以进行绩效审计。

(3)其他各种专项公共资金的使用。专项资金是指财政预算安排的或有关部门、单位依法自行组织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财政性资金。比如行政事业专项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农业专项资金、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等。

(4)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援助、贷款项目。

2.国有及国有资产占控股或主导地位的和金融机构。

(三)审计职能

审计目标决定了审计职能。绩效审计除了一般审计所具有的监督职能、服务职能外,还特别强调评价职能即在监督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的资金使用和项目执行情况,也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评价。比如,被审计单位所选用的执行方式是否体现了经济性?所获得的结果是否与所使用的资源相匹配?结果是否与政策目标保持一致?对社会的影响如何?等等。

(四)审计程序

政府审计程序通常包括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四个阶段,绩效审计也不例外。绩效审计准备阶段的关键工作是建立具体、明确的审计目标和绩效标准,为此,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基本情况,比如相关法规、协议、工作目标或项目目标、内控制度,单位或项目的产出情况包括产品或服务、社会影响等。

(五)审计报告

绩效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集中体现审计结果、反映审计目标实现程度的一种书面文件。报告的写作应当行文简练,突出重点,体现实质。与财务审计报告不同的是,绩效审计报告是对外报告,报告接收人是有关政府部门,报告人是审计机关而不是审计组。绩效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相关的背景资料。说明该审计事项为什么值得审计注意,介绍审计实施的基本情况和被审计项目或单位的基本情况,并说明在评价绩效时有哪些特别的考虑,比如被审计单位受到了什么影响和限制等。

2.绩效标准和结论。评价绩效的标准和结论以及支持结论的依据,必须一一列出,不管是好的方面还是差的方面。对于经营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还要指出根本原因。

3.审计建议。审计建议针对的是重要领域,要客观、合理、具有可行性。

美国和加拿大的绩效审计报告中有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在其报告的最后通常增加一项内容,即被审计单位对报告的反馈意见,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审计结果、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的意见,计划采取的改进措施,以及审计机关对于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的看法和对报告的修改说明。这样的报告更具说服力,所提供的信息也更加全面、完整,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绩效审计的技术

(一)信息收集技术信息收集就是审计取证。绩效审计沿用了一部分传统财务审计的方法,比如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盘点法、抽样法等,但也有自身独特的方法。

1.实地观察。对整个被审计单位的工作布局情况加以观察,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看其工作功能的发挥,并获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对存货、设备状况进行实地观察,注意发现是否有多余积压、废弃等浪费现象;对于项目、工作现场进行实地观察,可以了解项目的运作过程。

2.面谈。向有关人员分别提问并获得回答,采用口头询问同时做文字记录的方式。被询问者可以是被审计单位的高级主管、一般管理人员、当事人,也可以是有关外部人员包括某方面的专家等。

3.座谈会。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多元式的面谈。在召开座谈会之前,可以事先将有关调查表提交给被审计单位,以便他们有时间适当做些准备,并选择相关的人员参与座谈。

4.调查问卷。当涉及的人员或单位很多、以致无法进行必要询问时,可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关键的环节是设计一整套合理的表格,要求所有采用问答方式,这些应该非常明确,切忌模棱两可或带有某种诱导性。对于受益面比较广的资金支出,特别是具体到某一类公众个体的资金,比较适合这种方法,比如扶贫资金、三峡移民资金等。

5.审阅法。审查阅读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有关的文件资料包括以前年度的审计报告,从中找出有用的信息。

(二)信息评价技术

1.比较分析法。比较就是将实际情况与一定的参照物或基准进行对比,基准可以是计划、预算、标准、设计、、同行业等。

2.因素分析法。对事实进行分析找出成困。比如某单位的办公费用明显超支,那么,是因为人员增加还是工作量增加?是因为浪费还是预算不合理?

3.统计抽样。统计抽样方法适用于总体比较庞大的审计事项,同样也需要机软件的辅助。统计抽样的方法有如系统抽样、分层抽样、货币单位抽样、随机抽样等。随机抽样有时会被误以为随意抽样,其实后者并不是统计抽样方法。在传统财务审计实务中比较经常使用的就是随意抽样,要么是主观选取数额较大的,要么是任意选取。而随机抽样是有严格的,可以使用随机数表,但最好是借助于计算机产生随机数。

德育基本要素范文2

如何推动实践教学

以北方民族大学为例,该校设置的7个实验板块中,设计性和综合性本科实验项目的来源,均围绕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而设置。例如:在微生物学板块中,部分实验教学项目是根据基金项目“虾青素高产酵母菌的选育及其产物功能研究”等课题而设置。再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生命科学学院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投入建设经费2000余万元,建成省属高校领先水平的发酵工程中试车间[2]。目前该车间配备有多台10~1000L全自动发酵罐及其配套的辅助设备和下游工程设备,如空压机、空气净化系统、电锅炉、制冷装置、管式离心机、三足离心机、微滤系统、超滤系统、纳滤系统、喷雾干燥器等先进的仪器分析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该院师生进行相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在学生毕业实习之前,由学院下属的5个研究中心根据自身特色,各负责1个本中心课题组特色教学训练项目。将学生分为5个大组,轮流进行互动实验,每个项目安排4~5天,整个教学训练项目在短期内完成[3]。天津科技大学认为上述做法实质上相当于工业产品开发中的中试环节,具有连续或半连续的生产方式,并可以全面监测产品过程,从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它是学生将知识从理论上升到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例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与娄底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建立校企产学研合作关系,合作内容是:(1)开展科研合作。(2)每年接收生命科学系学生实习。(3)共享资源。例如公司提供腊八豆菌种和腐乳菌种等现有产品和技术,作为科研合作的起点和生命科学系实验课的内容;生命科学系提供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设备供公司产品质量分析使用。此举可供其他高校借鉴。2009年以前,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实验装备中多数涉及上游技术的设备已经基本配置到位(如基因工程操作设备,萃取、离子交换、吸附、层析、蒸馏、结晶干燥等实验室级别的代谢产物分离设备),缺乏的是下游生产级别的设备,所以要重点考虑配置实训车间设备。在高等教育装备博览会上,同样可以看到国家对高等教育实验室装备的一些新理念,以及设备制造业满足市场新需求的动向。浙江天煌公司的实验室设备,以典型工业产品范例和个案研究开发,作为高校实验实训的装备依据。涉及生物技术的实训系统,就有啤酒自动化生产线过程控制(工程型)系统(含5器和4发酵罐)等。高校还需建设固体制剂生产线实训车间(含30万级洁净水平操作间)和分离制备生产线(包括发酵罐、多功能动态提取罐、旋转薄膜蒸发器、结晶罐、迭片式离心机、板框压滤机等),适合各类食品或药品的生产操作训练。校内小型实训车间,其生产过程完全与工业化生产过程相同,使学生能够从生产原料预处理、培养基制备、菌种扩培、发酵罐灭菌、接种及发酵过程中工艺参数的控制、产品分离提取等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和系统分析。不过,各校对实训车间的投入还是普遍偏少。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校内实践基地,设备总价值近500万元,包括好氧发酵、果酒酿造、啤酒生产、分离提取、精制纯化等中试系统,涵盖了生物工程产业上中下游生产环节[4]。华中农业大学从2000年起分3期,建成生物工程专业教学实验室1000m2,包括有通风发酵、固态发酵、生物工程下游技术、啤酒加工等实验室及仪器分析室和准备室等。在引进现酵控制系统、发酵后处理设备的同时,成立了生物工程设计室,通过工程软件AutoCAD电脑绘制,进行发酵工艺和设备流程设计等操作。

实践教学中新手段、新体系的运用与推广

对于和实际生产联系最紧密的课程,如化工原理、发酵工程、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发酵工艺等,吉林农业科技学院考虑到设备的限制问题,增加了模拟教学,从专业教学仿真软件开发公司购置了仿真教学模拟软件,保证一人一机的实践演习。这些软件的仿真性强,尤其是配备的实践操作演练,能让学生真正达到工厂模拟化的操作练习。烟台大学生物工程系将计算机模拟仿真引入实践教学[6]。这种仿真系统能逼真地模拟工厂运行和各种事故状态的现象,大大缩短培训时间。在计算机仿真环节,该校选用了北京东方仿真公司开发的青霉素发酵工艺仿真软件,以单元操作的形式进行仿真模拟。青霉素发酵工艺仿真包括青霉素发酵生产、青霉素的精制和提纯等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监测系统,全程跟踪每组学生的操作,真正达到实践训练教学的目的。传统实验项目普遍存在反应体系大、样品处理量多和处理时间长等特点,也使微量移液器、微量与狭缝分光光度计等现代科教仪器不能充分发挥其先进性。微型化实验于1988年末开始引入我国,关于微型实验已有文献报道[7]。微型化实验的研究,是着眼于环境保护和实验安全的需要,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微型化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便快速、节省经费、减少污染、安全和便于携带等优点。

本文作者:余多慰工作单位: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德育基本要素范文3

【关键词】基本构成要素 职业技术 指导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224-01

一、研究意义

基本理论问题是研究的起点,也是学科成长的基点。职业教育相对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较晚,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职业教育及其学科建设置于普通教育学学科之下。职业教育属于教育的范畴,但其在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条件、目标、方式方法上均与普通教育学学科存在很大差异,将职业教育列入普通教育学学科之下的做法显然不科学。职业教育“这一与职业相关的学科的总框架”所蕴涵的内容和涉及的学科领域之丰富与广博已具备了作为一个与普通教育学同等地位的一级学科的基本条件,在这一点上,学界已基本达成共识。基于此,职业教育作为一门独立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建设问题,已成为理论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存在着研究滞后、模仿普通教育等问题,缺乏独立的基本理论体系。 职业教育作为不同于普通教育的另一种类型的教育,自有其不可替代的类型特征,迫切需要符合自身规定性的基本理论体系,而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的研究分析就属于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对它的深入研究,为职业教育的独立学科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基础,对职业教育其他基本理论研究及职业教育理论体系建设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

二、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理论争议及界定

(一)理论争议

目前,学者对于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的研究大多是以普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为参照,只是将普通教育的构成要素位移到职业教育上来,所以,普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理论存在的争议在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理论中同样存在。目前,教育界对于普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的认识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王道俊认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内容和手段)三个基本要素;②陈桂生认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资料(材料、设备、媒介、活动场地、手段组织形式与活动方式)三个基本要素;③郑金洲认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目的、内容、手段、方法、组织形式)三个基本要素;④南京师大版《教育学》认为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影响物、活动方式方法)三个基本要素。另外有学者认为教育影响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技术、教育情境四个方面的内容。 相应地,学者对于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的认识也主要为以上几种。另外,李春明将职业教育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要素(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基础要素(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和制约要素(教育情境、教育资源、教育评价和教育反馈)。

(二)基本构成要素界定

“要素”是指事物必须具有的实质或本质的组成部分,是构成事物必不可少的因素。“因素”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构成事物本质的成分;一种是指决定事物成败的原因或条件。显然以上定义中“因素”的含义是第一种,所以,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就是指构成职业教育最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本质的成分。因此,职业教育构成要素应符合以下要点:①主导性,即在众多、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因素中,必须是起到主导作用的成分才可能成为职业教育要素;②构成性,即构成要素必须是职业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③根本性,即构成要素必须是代表了职业教育内部规定性的成分。

在职业教育这一庞大的系统内,含有众多的小系统,每个小系统又可以进一步被划分成众多小系统,反之,每一个小系统又是构成上一级系统的成分。根据以上对于成分要件的分析,不难发现要满足主导性、构成性、根本性三个必要要件的成分首先必须是职业教育整体系统下的次系统,不能是次系统下的子系统,否则难以满足主导性要件的要求。基于此,目前学者提出的次系统成分主要有:职业教育教育者、职业教育受教育者、职业教育措施(内容和手段)、职业教育资料、职业教育中介、职业教育影响、职业教育内容七项, 而能符合构成性和根本性要件的只有职业教育教育者、职业教育受教育者两项。职业教育措施、资料、中介、影响不能满足主导性要件的要求。学者将教育内容纳入教育措施的范畴之内的做法却值得商榷,再者教育手段、资料、中介、影响都属于职业教育者开展教育的方式、方法,属于职业教育整体系统下的次系统的子系统,所以不是职业教育构成要素。职业教育内容符合了主导性和构成性要件,但却不能表现职业教育内部的规定性。从职业教育的教学来看,主要可以分为职业知识、技术、技艺实践教学和职业知识、技术、技艺知识的研究教学,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的内容,且以技术实践为主导,这与普通教育语境下的“教育内容”有本质的区别。基于此,我们认为职业技术能够满足以上三个构成要件,与职业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一起构成了职业教育基本构成要素。

三、基本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李春明在《浅谈职业教育要素的构成及其意义》一文中对职业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也做出了界定和分析,并将构成要素分为核心要素、基础要素、制约要素三类,对于三者间的关系也没有做详细论述。由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的明显差异,三个基本要素间的具体关系仍有研究的必要。

我们认为职业教育教育者在三个要素中处于指导作用。职业教育只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以向社会培养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技术型人才,而实践教学中教师应以指导为原则。与此相对,职业教育受教育者处于被指导的地位。基于认识的无限性原理,我们认为,职业技术相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而言均属于学习研究的主要对象。

参考文献:

[1]曾向昌:《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要素组态及其教学模式》,载《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第3期,第42页。

德育基本要素范文4

【关键词】创新人才 一流大学 教育创新

一、创新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因此,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应是多样化的。但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是比较单一的, 主要是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其实,拔尖创新人才既应包括在科学领域做出创造性研究成果的拔尖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也应包括生产、技术等领域有重大发明创造或革新以及在经营、管理和促进社会发展与进步等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杰出人才等。传统的完全以学术定向和研究取向的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高层次人才的要求。息社会初具雏形、全球化浪潮汹涌

(一)拔尖创新人才要有深厚而广博的基础理论知识。

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科学基础和人文基础方面的知识,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知识扩展、专业转移与素质养成的基础。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不能单靠创新精神和热情就可以做到,它必须以丰足的能源为基础。所以, 拥有创新素质的拔尖人才应具有广博的知识,不仅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通晓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为创新工作和自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其次拔尖创新人才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一个人没有一门专业就称不上人才,而且专业能力越强,专得越深,越能为向新的专业等效转移提供一种类比的范例与模式。因此对于各个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来说,不管从事什么专业的工作, 都应该具坚实而精深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特别是在专业领域的某些方面有所专长,对于专业领域的发展前沿,尤其应当及时了解并尽快掌握和应用, 这样才有利于脱颖而出,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拔尖创新人才要有合理的能力结构

能力是知识应用水平的体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也是知识的价值实现过程。对于拔尖人才而言,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成功动机、问题意识以及初步的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相关知识来进行应用研究的能力。较好地掌握研究方法,具有一定范围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探索与提出创意、实现创意的能力,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个范围适当的物理系统的实现以及一个工程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很好地掌握搜集知识的方法与途径,善于对所搜集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与归纳,并具有初步的知识鉴别、选择能力;具有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这是指拔尖人才从群体利益出发,与周围的人协调共事、沟通合作,产生整体化效应的能力。这一类能力的实质是妥善协调本人与他人的关系,主要有:公共关系能力――与他人迅速沟通、建立联系并友好相处的能力;合作能力――与团队中的其他人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既定任务的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在群体中发挥核心作用,组织并带领周围的人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能力。

(三)拔尖创新人才要有良好修养与禀赋的基本素质

素质是指人在生理与心理方面的禀赋与修养的总和。素质是在先天获得的基础上,于后天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指人的个性心理品质或者说非智力因素。一般地说,拔尖创新人才都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或者说是非智力因素比较好,具有较高的“情商”。他们事业心和责任感强,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怀有执着的追求,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个性心理品质优异,心理承受能力强,能从容应付变化与挫折,较好地处理各种压力;协调和沟通能力强, 有合作精神,能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依存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利益的同时, 尊重他人利益,以公平的心态、互惠的原则处理事务,谋求共同发展。

二、大学教育创新改革实践的启示

首先,拔尖创新类人才培养必须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突破口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基于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管理活动的组织构建方式,它包含着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等三个方面,决定着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只有从培养模式改革入手,才能系统全面地对拔尖创新类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方法与手段、师生考核评价等作深入的改革探索。

其次,拔尖创新类人才培养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创新精神。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成为决定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尤其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生产方式发生根本转变时期, 高等院校只有培养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能力、素质全面的专门人才才能适应这一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大综合班的改革力度,特别是科研训练和学生课外学科实践,要创造更好的条件, 构建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发挥的平台。

第三,必须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类人才培养的环境综合班作为拔尖创新类人才教学改革试点班,其教学观念、教学计划、教学方法、管理方式等与普通班有较大的区别,因此对我们现行的一些管理机制提出了挑战。要以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出发点, 不断完善管理机制,构建有利于拔尖创新类人才培养的环境。

参考文献:

德育基本要素范文5

关键词:中非农业合作;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合理配置

中图分类号:F7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9-0046-05

2007年以来,全球粮食危机使非洲国家受到严重冲击。2009年全球粮食虽然大丰收,但高昂的粮价,使许多依赖粮食进口的非洲国家仍不堪重负。非洲大多数国家农业基础较差,农业技术落后,发展农业有必要与外界合作。中国农业在近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由于中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科技与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中国一部分农业领域的科技水平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非常适合非洲的国情和目前的农业开发。非洲国家对加强与中国进行农业合作也有着很强烈的愿望,希望借此提高其粮食生产水平和粮食产量,缓解粮食危机,这为中非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因此,中国对非洲农业进行投资,开发非洲农业资源,既支持了非洲的经济建设,又可缓解中国国内市场和资源相对狭小和短缺的矛盾,为农业发展开辟一个新的空间,达到与非洲国家“双赢”的目的。

一、从“资本三要素”视角看中非农业合作的三个历史时期

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是一个国家(地区)、企业得以成长和发展的三个基本要素,我们将其称为现代经济的“资本三要素”(徐呜,2007)。

物质资本,即通常所说的投入生产流通过程的那些人类劳动的产品,它指土地、机器与建筑物等被称为资本物品的东西,也指用来买卖资本物品或买卖厂商的资金;人力资本是指人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主动性及其知识、技能、经验、健康和其他潜在的精神存量;智力资本是指由人创造的可以转化为利润的科学技术、文化价值、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组织结构、业务流程、信息技术系统、客户网络等。

一个国家(地区)必须从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智力资源人手,使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这三个基本的“资本要素”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才能保证经济的持续稳定地增长。

从约瑟夫・奈“软实力理论”的视角来看,物质资本主要形成一个国家经济的硬实力(Hard Power),人力资本、智力资本则主要形成一个国家经济的软实力(soff Power),而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在中非农业合作中,我们不但要重视物质资本的投入,更要重视人力资本、智力资本的投入。从中非农业合作的历史发展来看,也正是经历了由注重物质资本投入,而发展到注重人力资本投入的发展到注重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三者并重的发展路线。

李嘉莉和杨目(2006)认为:中非农业合作大体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时期为无偿援质的中非农业合作,其间以无偿的物质资本援助为主。1959年,中国向几内亚政府无偿提供粮食援助,这是中非农业合作的最早起点。对非洲的农业合作主要集中在开展技术合作、兴办加工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先后帮助非洲国家实施了近180个农业项目,包括农业技术试验站、农业技术推广站和一些规模较大的农场及农业加工项目等。这个阶段的中非农业合作是以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的方式进行的,不带任何附加条件,受援国单方面受益。

第二个时期为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中非农业合作。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个阶段的中非农业合作,仍是以中国向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的方式进行的,但试行了经济援助项目承包责任制,实现责权利的统一,强调了援助项目的管理,注重项目的经济效益,强化了双方受益。同时,注重了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双重投人。中国逐步推行国际经济援助与合作的通行惯例,探索新的合作形式,包括技术合作、管理合作、代管经营、租赁经营、注重人员培训等,发展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新型双向合作关系。

第三个时期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中非农业合作开发。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非农业合作也进入了新的阶段。从1995年起,中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互利合作的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方针,积极推行政府优惠贴息贷款援助新方式,明确了企业是实施非洲援助项目的主体,鼓励对非洲援助与发展经贸合作相结合。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中国不但注重物质资本投入,更加注重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了农业技术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中国一批企业利用援外资金、优惠贷款相继在非洲投资开发了一批新的农业项目,同时还改造振兴了一批老的援助项目,拓展了非洲农产品市场,初步探索了按市场经济规律开展境外投资合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二、基于“资本三要素”的中非农业合作分析

(一)从物质资本的投入来看,采取多元化的投入方式,发挥中国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力量,加速非洲农业物质环境的改善,是发展非洲农业的有效途径

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生产设施,正在拉大非洲农业与世界农业平均水平的差距。非洲许多地区虽然日照时间长、降水充足,但土质薄、养分低、水利灌溉设施也较差,单位产量很低。非洲大多数农作物生产(剑麻、甘蔗等经济作物除外)以分散的小农经营为主,生产技术很落后。

从生产经营方式看,原始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在非洲许多国家基本没有改变,90%的农业生产仍依靠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农药、化肥、良种未被广泛使用,农业机械化、水利化水平很低。另外,非洲多数地区已开垦利用的耕地零星分散,管理粗放,种撩(荒)随意。非洲土壤灌溉系统远远没有达到持续灌溉、不破坏土壤肥力、防止渗漏等条件要求,田间无路无渠,更无防护林。上述这一切都需要大大增加非洲农业开发的前期物质资本投入。

所以,从物质资本的投入来看,中国政府除继续向一些非洲国家提供一定数量的无偿援助外,发挥中国国营和私营企业的力量,多管齐下地加大对非洲国家农业投入,是提高非洲农业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中国政府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进入非洲投资。以企业为主体,双方企业开展合作,在“平等互利、形式多样、注重实际、共同发展”的原则下,拓宽中非合作的渠道。进入非洲的中国企业除了大中型国营企业外,还有不少民营企业和私人企业。目前中国农业企业在非洲的发展迅速,

已经进入蔬菜种植、经济作物、养殖业领域。

中国企业投资非洲农业是促进非洲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中国农业的技术优势,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国企业通过兴办非洲农场和农业综合开发,建立农产品加工基地和营销网络。海外经济效益好的中资农场(包括私人农场)反映了一个客观事实,合作项目必须适应所在国的市场环境、技术要求、管理要求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环境,这种适应性对于合作项目长期持续存在是必须的。单一的援助行为效果有限,必须对农民从培训、示范作用、影响、竞争、提高获得物资和服务的便利化等方面多管齐下,转变传统观念,才能确确实实提高非洲农业发展水平。

中国政府应继续引导国内的国有和私营企业,在非洲逐步推广应用农机化技术,以取代落后地区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中非双方应加大对非洲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水利灌溉系统、道路、电力和通信的投资。

要借鉴西方国家综合性农村扶贫,建立包括私营部门投资在内的相关利益方参与的综合规划的思路,有助于中国解决对外农业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二)从人力资本的投入来看,要综合提高非洲农村人口素质,从传授农业技术知识、提升理念,全方位潜移默化地改变当地的农业传统生产方式,是实现非洲粮食自给的关键

综合提高非洲农民人口素质,是非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非洲农村人力资源是农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农业援助最终的承担者,非洲国家的农民大多数是小农,提高其对援助项目接受的意愿和能力对改进援助效果至关重要。

多数非洲国家农民接受先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能力较差,不仅文化素质低,而且对采用农业科学技术缺乏主观要求,由于其优厚的自然条件(水果较多,充饥便利)和特有的生活方式,农民劳动积极性不高,其生产行为完全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生产条件相当落后。

非洲当地农技推广人员缺乏基本的农业技术推广手段,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及宣传培训工作效率极低。目前,专门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是一些来自国外的援助组织和人员,其中水稻技术推广以中国的援助项目和人员为主,国家缺乏有力的扶持措施。

如何帮助非洲国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建立非洲国家农业的自我发展功能,一直是困扰国际社会的难题。非洲大陆阳光充足,土地资源十分丰富,许多非洲国家的水资源也相当充沛,因此非洲具备很好的农业资源。

中国用不足世界7%总耕地面积解决了世界20%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于非洲有很好的借鉴作用。若加大对非洲国家农业人力资本的投入,非洲农民一旦吸取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和经验,再加上兴修水利设施等,非洲完全可以实现粮食自给。

据有关统计显示,赞比亚全国有4000多万公顷可耕地,然而已耕种的土地不足10%,除丰年外,所产粮食基本无法满足全国的年需求量。中赞友谊农场在正常年景,每公顷产粮6吨,赞比亚全国人口有1129万,若以每人每年消耗0.4吨计算,按照中赞农场的产量,只要75.3万公顷的土地就可以解决该国的粮食问题,养活非洲9.2亿人口只要6130万公顷土地,相当于非洲可耕地的1/30(孙屹,2007)。

中国在近年加大了对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本投入,通过援建农业技术示范中心,派遣高级农业专家,向非洲国家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非洲国家实现粮食自给的信心。这些新的援助方式体现了“授人与渔”而非“授人与鱼”的援助精神,更适合非洲国家实现长期发展的需要。

(三)从智力资本的投资来看,非洲国家几乎没有分享到令世界其他地区广泛受益的绿色革命的成果,农业科技合作与管理制度建设,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1.农业科技合作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非洲农业科技发展来看,非洲一些国家农业技术的接受、传播和利用能力较低,使非洲农业难以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并几乎没有分享到令世界其他地区广泛受益的绿色革命的成果。以水稻生产为例:在生产用种方面,既无本地优良品种,又缺乏科研手段,除国外援助机构的实验田里使用别国的优良品种之外,非洲国家农民只能大量使用本地低产水稻品种,单产只及优良品种的1/3。另外,非洲一些国家的农产品深加工也十分落后。所以,农业科技合作必将是今后中非农业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实行对非洲的智力援助和投资将是中非农业合作的重要一环。

中国教育部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行对非洲智力援助的新办法,组织我国有实力有影响的一些高等学校派出专家学者在非洲国家进行对口援助工作,一些高等农业院校也参加了这方面的工作,像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农学院),等等。它们在近十年的援非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培养了一批非洲农业人才,并创造了不少非洲紧缺而又急需的科研成果(陆庭恩,2003)。

像浙江农业大学承担援助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建立前所未有的微生物实验室,成功地从当地生产的木薯中提炼酒精酿造啤酒,用当地水果酿造果酒。喀麦隆人爱喝啤酒,但过去饮用的啤酒主要是从欧洲进口的,每年为此花费不少外汇。啤酒试生产成功,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此事轰动了喀麦隆整个国家,振奋了民心。南京农业大学援助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农学院园艺实验室,专门搞无土栽培,种植蘑菇、蔬菜等取得了成功。中国农业大学援助科特迪瓦的亚穆苏克罗农学院,在食品保鲜和贮藏,以及加工等方面也获得成功(陆庭恩,2003)。

这些都是非洲人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产品,都具备实施产业化的条件,为中国企业的投入创造了机会。中国企业可以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投入生产,走产学研结合开拓市场,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将其产业化和市场化。

2.在重视农业科技合作的同时,非洲也应重视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借鉴。

从非洲农业管理制度建设来看,非洲国家在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在农业发展方面缺乏管理制度的建设,没有相应的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只有极少数非洲国家将农业列在其政策和制度的优先位置。

尽管非洲国家已把实现本国粮食自给作为政府的一项发展目标,但一些非洲国家没有农业发展开发整体规划,也没有系统的政策制度的鼓励或限制。一些非洲国家政府没有设立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的机构及专业队伍,也没有专门从事农机管理、推广和服务的组织。农业发展完全是农户的自发行为,不能形成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中非农业合作在重视农业科技合作的同时,更应重视对中国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的借鉴。近30年来,中国农业的巨大发展,一方面取决于先进的农业生产经验和农业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取决于中国改革开放来所实行的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和制度。而后者比前者更加重要,正是这一系列的农业发展政策和制度,调动了中国农民空前高涨的生产热情,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非洲国家要结合实际,在农村土地经营、农业

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要有计划地逐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非洲新型农民,彻底改变非洲传统农业粗放的生产方式。通过这一系列农业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建设,从而增强非洲国家农业发展的软实力,以形成一个健全的非洲农业支持保护体系,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实现非洲的粮食自给。

三、从“资本三要素”看中非农业合作的发展趋势与举措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创立以来,中非合作关系进入了稳步健康发展的快车道。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隆重召开,会上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了中国援助非洲的八项举措,把中非合作推向新的高峰。

2006年宣布的《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中阐明,中国将继续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中非农业合作与交流。重点加强在土地开发、农业种植、养殖技术、粮食安全、农用机械、农副产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加大农业技术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非洲建立农业技术试验示范项目。

2009年既是2006“北京峰会”各项成果的收获之年,又逢“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在埃及召开,堪称中非关系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总理(2009)代表中国政府在埃及会议上提出了旨在全面推进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的五点建议和八项措施。

新的八项措施,对非洲国家的物质资本的援助规模继续扩大。在减免债务、优惠贷款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继续向非洲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保持并强化对非援助的长效性和稳定性。例如,中非发展基金的二期资本增至30亿美元,中国向非洲提供的优惠贷款额度已经大幅升至100亿美元,达2006年“北京峰会”承诺的三倍之多。在免债方面,中国将免除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截至2009年底对华到期未还的政府无息贷款。

新的八项措施注重了对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投入,这是中非合作的新特点。其中,科技领域和农业领域的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的投入成为亮点。在科技领域,中方倡议启动“中非科技伙伴计划”,并提议适时举办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的“科技论坛”。同时,中方将开展100个中非联合研究示范项目,接受100名非洲博士后来华研究,并资助其回国服务。这些措施旨在为非洲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提升非洲国家的经济软实力。

在农业领域,中方为非洲国家援建的农业示范中心将增至20个;今后3年,中国将向非洲派遣50个农业技术组,传授和推广农业技术,帮助非洲国家逐步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扩大对非洲农业人力资源支持,3年内平均每年派遣250名农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到非洲工作,并为非洲培训2000名农业技术人员。

总之,中国政府是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智力资本这“资本三要素”的合理配置,科学利用,协调发展来全面实施中非农业合作与交流的。

另外,从对非洲农业的援助合作看,中方还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国内方面的工作。

1.在物质资本投入方面,资金上要放宽对非洲农业开发项目的优惠贷款条件,并参照国际惯例,适当安排一定数额的技术援助赠款,以解决项目前期准备费用。应设立功能相似的“中非农业合作专项基金”,政府注入相当的资金。

资金用于建立中非农业合作的管理系统、发挥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指导与服务功能、开展在非洲农业投资与合作的政治风险担保等。另外,中国企业在非洲农业投资的银行贷款,由于农业项目的特点,资金归还期限适当予以延长,这样做使它们免去后顾之忧,安心开展业务

德育基本要素范文6

【关键词】 财务关系; 要素资本; 财务资本; 知识资本; 核心资本

一、现代财务的本质是财务关系

财务管理是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财务活动指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财务关系指企业有关各方在资金运动中形成的经济关系。财务活动与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企业是相关利益各方的集合,相关各方在行使自己的财权时就形成了各种财务主体,每两个财务主体间就形成了各种财务关系。企业的每一项财务活动都在影响相关利益各方的经济利益,每一项财务决策都是各方博弈后的结果,因此,财务关系是财务管理的本质,财务活动只是财务关系的体现。企业的经营过程就是财务关系不断调整、从一种平衡向另一种平衡转化的过程。这种调整能顺利进行时,企业就能正常发展;当各财务主体的财务关系不能协调时,就会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调整财务关系,使其强制性地达到平衡。

二、要素资本理论简介

财务学基础性核心范畴经历了使用价值、货币、本金和资本的演进过程。资本出现以后,人类的经济发展与价值创造才大大加速。资本是具有增值性、周转性和产权性的价值,是生产所需要的要素之一。资本一开始指财务资本,即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本金中增值性强的部分,其具体体现是货币、机器设备、土地、房屋等人们能直接感知到的部分。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人的劳动力也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也可以成为资本,于是有了人力资本。当知识经济出现后,企业正在把技术、知识、信息等当作重要的生产要素加以充分利用。这些要素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交易,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利益,符合传统意义上资本的增值性、周转性、产权性的特点,也是资本,于是出现了要素资本理论。要素资本理论认为:财务资本、实物资本(机器、厂房)、人力资本、知识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构成了现代知识经济下的六大要素资本。其中前三者为传统的要素资本,后三者为新兴要素资本。新经济的出现可能导致其他新的要素资本的产生。

新兴要素资本的所有者以股权或债权形式将资本投入企业后,各种要素资本的结构问题及由此导致的各主体的财务关系将变得非常重要,传统上股权与债权比例关系的重要性将降低,企业股东与债权人的数量会扩大,股权与债权可能都会多元化。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资本结构将由要素资本结构取代。

三、要素资本下财务关系的基本特点

在要素资本的逻辑下,要素资本的所有者意识到各生产要素的不可或缺性,愿意将其提供给企业,享有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承担企业经营的风险,必然要求分享企业的收益权与控制权。理论上,所有的要素资本提供者应共享企业的所有权与收益权,这就要求所有要素资本提供者以契约的形式建立稳定的财务关系。但一方面各种要素资本不是同等重要的,核心资本与非核心资本的重要性不可同日而语,其提供者必然要求的收益权不同;另一方面各要素资本提供者的谈判能力等因素也在影响着所有权与收益权的分配。这就使得各要素资本提供者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网状的财务关系。这时由谁拥有企业法人财产权显得特别重要,目前法律上允许股东以无形资产投资于公司(进一步,2006年的《公司法》中不再对无形资产的比例进行限制),这就意味着法律承认了知识资本所有者可以拥有企业的所有权与收益权;合伙制企业允许业主以“劳动”进行投资,这就意味着在法律上人力资本也可以与财务资本并列。

尽管在要素资本逻辑下,多种要素资本共同创造企业的财富,但目前财务资本仍然是企业的核心资本,财务资本提供方仍然在企业财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一是新兴资本难以计量而财务资本容易计量;二是虽然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但知识资本、信息资本、技术资本不明显的传统经济和传统产业在整个经济中仍然占绝对优势,这就无法在法律上更广泛地认可新兴资本;三是新兴资本脱颖而出的必要条件是建立成熟的知识、信息、技术市场,而目前市场尚未建立起来;四是财务资本的拥有方可以比较容易地得到其他资本。

可以想象,随着上述限制新兴资本因素的消除,财务资本以外的其他要素资本提供者的话语权将越来越大,在财务关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就将会使“技术雇佣(财务)资本”、“知识雇佣(财务)资本”等财务关系成立。

传统资本结构下,各种财务关系中股东与债权人的关系是财务关系网络中最重要的一环,而在要素资本逻辑下,名种要素资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即各要素资本提供者之间的财务关系构成了要素资本逻辑下最重要的财务关系。在要素资本达到平衡的过程中,企业内部的各要素资本提供者(财务主体)间必然要经过复杂的博弈过程。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如果各种财务关系处理得当,先进的增值能力较强的个别资本就会持续增加,落后的、低效的个别资本就会减少,要素资本结构就会得到优化,企业的财务关系也会趋于稳定平衡。这是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而且是一种“相机机制”,企业的规模、行业、经营周期等客观因素都会影响要素资本所有者之间财务关系到底如何平衡。进一步,这种财务关系的平衡是相对的,能否达到平衡取决于多种因素,如同企业经营决策难以达到最优一样,这种平衡也不要求是精确的、绝对的。

四、要素资本逻辑下各要素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要素资本逻辑下,最重要的财务关系是要素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所以本文主要研究这种财务关系,同时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研究技术、信息与知识新兴资本之间及其与传统财务资本之间的关系。

(一)财务资本所有者与技术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作为生产要素的技术指生产过程中的技能、技巧以及术用载体,当经济过程中的高技术含量人工制品、人工文件和特别行为被企业购买后,便成为企业的技术资本。有些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复制、可以容易地学习到,如操作通用设备的技术,这些也就不太可能成为资本;有些技术难以复制、无法通过学习得到,如高超的绘画技术、品酒技术等,这些更可能成为资本,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资本。在技术成为核心资本的情况下,技术资本所有者在财务关系中将居于主导地位,将占有较大的收益权与控制权,而财务资本所有者将居于从属地位。

(二)财务资本所有者与信息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信息是社会和自然系统的组织有序化与生产过程相关性发生变化及其后果的信号信息。信息在财务学中的作用是消除不确定性;信息具有时效性、易复制性的特点,因此虽然信息是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却不可能在财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在信息资本与财务资本共存的情况下,其所有者在企业契约达成的博弈过程中只能作为“弱势群体”。

(三)财务资本所有者与知识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

要素资本中的知识可分为技术性知识和制度性知识。技术性知识是对技术、技巧和技艺的科学描述和文化总结;制度性知识则侧重企业的组织、文化以及员工之间的配合等软因素。技术性知识可模仿与复制,因此通常作为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而制度性知识无法复制。因此知识资本都具有专属性。同时,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将使知识越来越重要,所以知识资本将是所有资本中增值性最强的资本,知识资本所有者最可能在企业财务契约中居于主导地位,将享有最多的收益权与控制权,“知识雇佣财务资本”将成为新经济下财务关系的典型。

(四)新兴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关系

知识经济下,新兴资本的投入产出及其结构状态将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企业的成败。三种新兴资本之间互相配合,密切相关,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如技术经过总结、加工可能成为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再如信息通常具有时效性,但若被赋予权利而被企业拥有,可以带来持续的价值增值,就可以转化为知识。如前文所述,从可复制性、时效性等方面的分析表明三种新兴资本之间知识资本的作用最大,信息资本的作用最小,技术介于二者之间。所以三种资本所有者之间通常情况下知识资本所有者拥有较多的收益权与控制权,在财务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而其他两种要素资本所有者在财务关系中的地位就相对处于弱势地位。而当技术或信息转化为知识时,技术资本或信息资本的所有者必然要求增加其收益权与控制权,改变财务契约与财务关系,这就使三种新兴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财务关系也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五、结论

企业财务的本质是财务活动背后的财务关系,企业经营需要多种生产要素,各种要素资本的所有者使企业的财务关系更加复杂,如何处理企业的财务关系至关重要。在各种要素资本中,核心资本的所有者将在财务关系的博弈中占据主导地位,分享更多的控制权与收益权。不同企业中的要素资本结构不同,哪种资本可以成为核心资本也是不确定的。传统产业中,财务资本仍为核心资本;知识经济下,新兴资本中的技术、信息、知识都可能成为核心资本,尤其是其中的知识在经济中的作用更大,更可能成为核心资本。

【参考文献】

[1] 梁栋.财务关系与现代公司财务的本质[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5):47-48.

[2] 罗福凯,王巧玲.论要素资本及其结构和功能[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9(1):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