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1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31-02
音乐教育是培养和造就人格素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人文素养教育是实现师范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小学教育师范生培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乡村小学教师的来源主要是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对于小学教育师范生来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难免会涉及音乐课教学、音乐课外活动的组织和排练等工作,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得他们胜任这些工作,同时也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陶冶情操,成为高水平的小学音乐的师资。本文试以乡村小学教师为考察对象,针对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提出学习小学音乐课程新课标、选择合理的音乐课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熟悉小学音乐教材、加强学生岗前培训、制定考核标准等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一、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都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小学教育师范生往往只学过几节简单的音乐课后便上讲台兼任音乐教师,而实际上,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所要具备的音乐知识和技能他们并没有能够很好地掌握。传统的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音乐基础较差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在越来越重视小学教育的今天,小学教师的音乐素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高等师范院校中,普通音乐师范院校都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才能入学学习,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却不同,该专业在招生时对学生的音乐基础的考核要求相对较低,有一些学校甚至不作要求。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小学教育专业很多学生甚至从来就没有上过音乐课,受过音乐教育或是学习过某种乐器的更是少之又少。而且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大部分都偏向流行音乐方面,对音乐课上教授的音乐理论知识缺乏兴趣。
由于学生的音乐基础有很大的差异,“集体课”的授课形式使得授课的时间、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进度和教学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的限制,无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音乐技能水平不尽如人意。
(二)课程学时较少
由于专业需求,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的课程较多,包括语文、数学、教学法、心理学等,还有许多通识课程,所以能安排音乐课程的课时非常少,有些是一个学年甚至是一个学期。由于课程学时严重不足,大多数高校的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都采用“集体课”的授课模式。大班的集体音乐课主要在30到40人,它的优势在于通过扩大教学对象的人数,大大减小教师的教学任务压力。然而,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上课,无法因材施教,同时,由于学生学习进度不同,教师上课感到吃力,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比如大班的钢琴课教学,一堂课90分钟的时间,教师对40多名学生一一进行辅导,是不可能实现的,甚至有时候都不能保证对学生进行新课的示范,学生课后只能“瞎练”,不仅教学进度慢,教学质量也不能得到保证。
(三)教学内容不合理
原来的师范生音乐课程内容基本上是参照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标准。教学的内容包括乐理基础知识、音乐欣赏、音乐教学法等。学习的内容很多,有些内容比较深奥,学生很难理解。学生往往是什么都学,但又学得不深,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小学教育专业音乐培养目标不是学艺精湛的音乐人才,而是要提高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通过技术技能的训练,能对小学音乐教育的特性有深入了解并熟练掌握小学音乐教学的手段和方法。然而,大部分教师都是毕业于专业的音乐院校或是师范院校,有很高的音乐技能和很深的音乐专业情结,所以在教学中就会潜移默化地把传统的音乐技能教学理念搬到小学教育师范生的音乐培养上来,把师范生当成音乐专业学生来培养,忽视了小学教育师范生对音乐针对性的学习和对未来该职业特色的音乐需求。
二、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师范生音乐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很多乡村教师不能胜任音乐教学。因此,笔者认为,小学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改革对乡村小学教师培养尤为重要。根据小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特点及乡村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教学对象和硬件环境的特点,可从以下方面采取音乐教学改革对策。
(一)学习小学音乐课程新课标
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了新的小学音乐课课程标准。新课标的实施,是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新课标的出台,使得教师创新教学有了更大的舞台,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开展指引了方向。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通过学习小学音乐课的新课标,可以更好地了解新时期小学音乐课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理念和内容标准等,为今后从事音乐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选择合理的音乐课教学内容
一直以来,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程设置的随意性较大,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专门的音乐教材,很多时候都是用专业音乐师范院校的教材来参考,以至于有时候也会把培养专业音乐师范生的那一套模式运用到小学教育专业来。其实,大多数人们对音乐教育的认识并不完全正确,认为音乐教育就是音乐技能训练,训练学生演唱歌曲难度有多高,器乐演奏能力有多强,会演奏多少种乐器,往往忽视了音乐的美育功能,忽视了音乐对提高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新颁布的小学音乐课标中,音乐课程降低了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要求,强调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所以,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上要区别于专业音乐人才培养的要求,要有自己的专业特色。在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教学内容的制定与教材的选择上,更应该强调师范性、基础性、实用性、审美性、创造性与多样性,不仅仅是音乐技能的学习,音乐教学方法的学习也同样重要。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小学教育专业的音乐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音乐课堂的兴趣是关键。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学生的兴趣爱好容易被忽略,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厌烦。提高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必须把“教师教为主”转变为“学生学为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画家不一定会教画,音乐家也不一定就是好的音乐教师,“会”是一回事,“会教”又是一回事。教师要学会把讲台让给学生,鼓励学生多上台、多试讲、多讨论和多总结,讨论如何设计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环节、如何将音乐技能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让学生做到与小学音乐教师岗位早接触、早了解、早熟悉。除课堂教学能力的培养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外音乐活动的组织能力,比如合唱训练、合唱指挥、歌唱比赛和晚会演出的组织等。
(四)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
受专业课程开设的限制,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时设置得比较少,要在有限的课时里完成音乐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是很难做到的,那么,学生在课后的音乐技能训练就尤为重要。但由于学生本身的音乐技能水平较差,大班教学的人数众多,教师不能一一顾及,课后训练的效果并不理想。针对这一情况,我们为学生制订了一系列课后训练计划和措施,并根据班级的学生情况进行分组训练,以“优生”带“差生”的方式来提高课后训练的效率。此外,还要合理运用先进的电子教学设备,对训练内容进行录像、录音,保证学生课后训练的质量。
(五)熟悉小学音乐教材
小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将来要从事的音乐教学主要是小学音乐课,所以要求学生对近几年来小学音乐课使用的音乐教材要很熟悉。为此,在进行音乐技能训练时,可以参考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和教学要求,编写一些视唱训练的教材供学生练习,也可以进行儿童歌曲表演唱训练。这样,学生不仅能得到技能上的提升,也对小学音乐教材更加了解。除此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儿童歌曲量的积累,要多学、多听、多唱,丰富自己的曲库。还要对新出的儿童歌曲或是动画片的主题曲多留意、多学习,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曲库得到及时的更新。
(六)加强学生岗前培训
结合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际情况,加强学生的音乐技能培训,使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得到巩固。根据实习学校情况的考察,为学生创造情景教学或是试讲,同时,还加入一些音乐教具的制作等,为学生站上教师岗位提前做好准备。
(七)制定考核标准
音乐教学技能的考核,是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音乐课程教学掌握情况最直接的评价。应根据小学教育专业音乐课的教学大纲,制定合理的音乐技能考核标准。这不仅能使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更加重视,还能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音乐知识、音乐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对音乐课教学与训练做出相应的调整。
此外,还要合理调整音乐课程的比例,使音乐课程的结构得到完善。当然,在培养模式上要具有灵活性,要根据学校与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与选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陈丽娟.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教师从教能力结构探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
[4]周晓露,刘霄.小教专业(本科)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践途径[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6)
[5]孙作东.农村小学音乐教师质量状态调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7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2
关 键 词:高师 音乐公共课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改进
高师学校开设的音乐公共课教学既不同于专业音乐教学,又区别于中小学音乐教学。它不是精英教育,而是普通的、平等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的教育。受教育者是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大学生,他们风华正茂,精力充沛,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强,充满着对未知事物探究的兴趣,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自学能力,渴望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那么,在高师的音乐教学中,我们应如何改进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方法,才能让学生真正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扩大文化视野呢?
一、存在问题
目前,由于高师音乐公共课程设置因校而异,学生选修因人而异,音乐公共课程教学仍存在着不少问题。
1.缺乏统一的教学体系和教材。在高师音乐公共课程教学中,各高师学校缺乏统一的教材,没有统一的教学体系,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所以造成学校之间、学生个体之间质量和水平参差不齐,差距悬殊,音乐素质教育的评定没有基本底线,没有统一标准。
2.课程内容过于专业化。在高师学校中常见的音乐公共课程有:基本乐理、音乐基础、视唱练耳、乐理与简谱读法、音乐欣赏等等。这些课程几乎就是音乐专业课程的翻版,或者说是国外音乐教育课程的翻版,只是在理论性、技巧性、专业性、深度、难度、广度等方面比音乐教育专业的要求稍低些;但是高师非音乐专业学生与音乐专业学生毕竟基础不同,特长与天赋不一样,兴趣和爱好也不尽相同,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不同,教学内容却雷同。这样,对于培养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能力难度较大。
3.课程内容低年级化。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由于许多大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几乎没有认真学过音乐,部分学生的音乐素质很差,于是在上大学后的音乐课就变成了补习课。给学生补中小学的音乐知识,使课程内容低年级化。学校无法针对大学生的智力、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年龄特点和音乐素质的特点设置课程,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差、选课率低,达不到提高大多数学生音乐素质的目的。
4.课程设置呈散点状。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许多高师音乐课程设置常按教师情况定,基本上是教师擅长什么就开设什么。因为大多数高师的音乐学科建设长期不被重视,出现音乐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不合理的现象,管理者和音乐教师没有认真思考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合理性、创新性,课程之间无系统可言,虽也有音乐基础理论类、有器乐类、有欣赏类,但成散点状,缺乏内在联系,涵盖不全面,缺少循序渐进的层次。
5.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学生学习质量令人堪忧。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许多教师上课总是不备课,经常拿到教材未准备就上课,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因人施教,不遵循教学原则,不讲究教学方法,面对学生采用的方法仍然是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上没有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学习没有兴趣,课后一般不练习,学习质量得不到提高。从近几年高师音乐教育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的音乐素质不容乐观。据调查,在高师非音乐专业学生中,会五线谱的占8.4%,完全不会的占64%,8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音乐水平在一般以下,64%的学生缺乏感受音乐的基本素养。这样的音乐素质不得不令人担忧。
二、解决办法
(一)必须设置好高师音乐公共课程内容
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合理设置课程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应对课程内容作哪些改革和创新呢?
1.必修课和选修课的结合。从普及与提高出发,音乐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是高师当前和未来较为理想的音乐课程设置。
音乐必修课是为保证高师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而开设的课程。该课程融乐理知识、音乐感训练、视唱练耳、音乐表现手段、音乐欣赏等于一体,并与应用、实践结合起来,以此作为大学生学习、感知、理解音乐的突破口。它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基础知识、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其符合现代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对个人身心发展最有效。
音乐选修课是支持个性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各高师学校尽可能根据非音乐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能力,开设出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组合他们自己认为最理想的音乐知识结构的条件和环境。选修课可分成几大类:音乐基础理论类、音乐欣赏、表演实践类(小组、团体形式的合唱、合奏课)、个人技能类(声乐、各类器乐、指挥等),其教材一般都是教师自编的,是音乐教师辛勤钻研的成果。
从课程的价值观看,音乐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的发展而言,具有同等的价值,它们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我们必须重视将二者结合起来。这种结合体现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能够适应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建立更新机制,及时更新课程内容。21世纪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是前所未有的。然而我国现有高师的音乐公共课程内容还是相对陈旧,跟不上学科的最新动态,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缺乏推动课程更新的机制。我们高师应通过建立各种制度,激励和促进教师热情工作,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现有教材的情况下,努力创造条件,联系实际,积极、主动及时地更新音乐公共课程内容,通过教授最新、最实用、合理、具有创新意义的内容,培养现实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
3.基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重。音乐基础理论课是指含乐理知识、音乐感训练、视唱练耳、音乐表现手段、音乐欣赏于一体的一门综合课程,其作用不仅在于对学生以后的就业有利,更在于对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益。高师音乐教师要通过认真讲授、严格把关来保证学生具备扎实浓厚的基础专业知识,同时密切结合当今社会的需要,重视艺术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参加艺术实践活动,鼓励学生求异、求新,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提高善于创新的能力。
4.注重开发特色课程。特色课程的开发,就在于展现教育的多样化与丰富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挖掘学校资源和当地民间资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和需要,发展学生的潜力。近年,一些高师学校虽然也在尽力自编符合本校发展的音乐公共课程,即具有本校和本地特点的特色课程,但从总体上来看,由于缺乏具体的理论指导,许多高师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改革还是缓慢的。我们高师的管理者应依据先进的教育理念,在教材课本缺少或内容难易程度不一样的情况下,通过充分挖掘自身教师资源的优势,鼓励教师发挥专长,收集、整理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并结合其他音乐教材,吸取当地山歌、民歌及曲艺等素材,自定课程,自编特色教材。特色课程的开发,不仅有利于推动学生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特色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发挥其功效,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二)必须改进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的方法
音乐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高师音乐公共课程设置好的情况下,必然要打破封闭的、划一的、死板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改进旧的教学方法,向国际化、多样化、个性化方向转变。具体来说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可以采取如下方法进行。
1.启发讨论式。由于音乐的模糊性、不确定性,音乐想象的空间是无限广阔而丰富多彩的,同一部作品,每个人的感受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应将学生作为自己音乐审美的同路人,应让学生反复感受音乐作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将自己的理解、感受畅所欲言,然后教师作适当的启发、引导,在热烈的讨论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这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群体意识,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践的方法。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让学生参加音乐实践活动获取音乐知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其中最理想的实践活动有参加排练合唱、参加声乐或器乐兴趣班、参加各类比赛、举行文艺下乡活动等等,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了许多知识。例如,在合唱的天地里,学生能充分感受音乐的多线条、多织体、和声结构,感受到各声部彼此之间的无穷变化和魅力。合唱的实践对于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意识,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把握作品的风格,有现实的意义。
3.比较的方法。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通过将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作品的比较,中外音乐的比较,同一部作品不同的演奏形式或演奏者不同处理的比较等等,感受音乐的可塑性带来的丰富多样和不同作品的特点。
4.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可以利用音像、图片、幻灯以及观摩演出等手段。高科技已经为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之间搭起了审美的立交桥,通过音乐与影视的完美结合,使学生具体感受音乐的人文之境,加深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总之,在高师音乐公共课教学中,我们必须设置好音乐公共课程的内容、建立课程内容的更新机制、重视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注重开发特色课程,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提高非音乐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2001年第6期
[2]《音乐教学与创造性思维培养》陈玉丹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3
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多年,本文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感性体会与同行进行交流探讨。
一、关于小学音乐学科在小学知识系统中的定位
长期以来,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把小学音乐课称之为副科,从而使小学音乐课教育在小学知识系统中的定位陷入误区。一个“副”字,折射出的是学科的歧视。在这个错误理念的影响下,一些司空见惯的怪现象在一些学校出现了。诸如:音乐课被所谓的主课挤占,音乐课时被借用(借而不还),音乐课变成自习课。更有甚者在有些学校没有固定的音乐课教师,有的极个别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
上述现象在一些偏远学校表现尤为严重,但却没能引起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以致长时间得不到解决,从而导致小学知识体系链条断裂缺环,综合素质教育营养不良。
音乐教育归类在美育教育纳入党的教育方针,成为育人的百年大计。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中小学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全面认真严肃的贯彻执行,尽快地走出在小学教育知识体系划分所谓主副科的误区。
二、小学音乐课的教育功能
音乐,是人类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结晶,是社会精神文明、道德情操的鲜活载体,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助推力。
对青少年的美育启蒙教育,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础教育,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飞速发展,强化教育启蒙教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相对比越是发达的国家,对此重视的程度越高,其社会效果亦就越显著,社会知名的音乐大师多出现在发达国家,多出现在对青少年美育教育起步早,重视程度高的国家和家庭便是明证。
令人高兴的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窗口的打开,国人的视野开阔了。对青少年美育启蒙教育必要性有了理性的认知,近些年来,社会上美术、音乐、舞蹈班雨后春笋般的兴起就是有力的证明。
正常青少年的智商大体上相差不大,然而在不同知识领域内的潜质相差却很悬殊,有的可堪称天才。或许可以说在某一领域内人人都具有天才的潜质,能否最后成才,在青少年时能否通过启蒙教育,使潜质得到开发教育,对后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一名优秀的小学音乐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启蒙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音乐天赋较强的学生。注意培养这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早期开发,挖掘他们的先天音乐潜质,就有可能引导其走上未来的音乐人生,音乐就有可能成为其终生所从事的事业。这位老师也就成了受人尊重的伯乐。
一所生机勃勃、充满怏然生气的校园。不但有朗朗的读书声,也一定还有嘹亮的歌声。在这种校园文化氛围中学习生活的学生,在德、智、体、美各领域内必然会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升学校的竞争力,所以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把音乐课程置于语文、数学、英语同等地位纳入综合考评。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上音乐教学器材也要与各类实验室、电化教学设备享有同等的资源待遇。从而使小学音乐课教学也同步与其他科学一起走向现代化。
三、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普及与提高
小学的音乐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启蒙,所以普及理念应置于首,面向全体学生。其目的在于以音乐课为载体,通过学习音乐、陶冶学生的情操、文明精神,焕发青少年的活力,营造生动、活泼、奋发向上的校园。以音乐为载体,向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社会道德教育,集体主义教育。
小学音乐教育要以教学大纲为范本系统传教授音乐基础知识,要循序渐进,在乐感、节奏、耳音、发声、识谱的基础上下功夫。
要开设有特色的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在普及的基础上,注意发现音乐天赋较强的,给该小灶,着意引导,开发其潜质。
学校要在第二课堂对音乐天赋突出的学生搭建展示平台,如组建合唱团队组建小乐队,组建演出队等等。通过实践活动为音乐天赋,表演天赋较强的学生日后有可能报考艺术院校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四、对经典青少年歌曲断代的关注
三十年来,出现了一个值得音乐界教育界关注的怪现象,即经典青少年歌曲断代。三十年来,还没出现一首象《少年先锋队歌》、《歌唱王二小放牛郎》、《我爱北京天安门》、《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荡起双桨》、《红星照我去战斗》、《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年轻的朋友来相会》那样在全社会,在校园广为传唱的反映强烈的时代信息,表现广大青少年奋发向上精神风貌,洋溢爱国爱党激情的青少年校园歌曲。
改革开放三十年,各行各业都有突飞猛进大发展,都有革命性的大变化,为什么在青少年歌创作这一领域出现了断代现象!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4
【关键词】音乐 愉快教学 唱歌 基础理论 欣赏
在一次学生对音乐认识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均十分喜爱音乐,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又表示不喜爱音乐课。追究原因,是因为传统的音乐课过于强调发声方法、识谱、乐理知识等技术问题。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故而感到枯燥乏味。在音乐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愉快地接受教学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音乐课堂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唱歌教学
在歌曲教学前,进行简短而集中的发声练习,是培养学生自然良好嗓音的重要途径,是唱好歌曲的前提。学生对气息控制、发声位置难以捉摸,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单调、枯燥、乏味,学生会对其失去兴趣,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对此,笔者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气息、发声练习形象趣味化
学生好动、好奇是天性。根据这一心理特点,我采用了让学生比赛吹蜡烛或纸片的游戏来进行气息和发声练习。用一支点燃的蜡烛,让学生深吸一口气后,均匀地吹,保持蜡烛火焰均衡且不灭。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气息。
2、选唱一些流行歌曲
学生往往对教材上的歌曲不敢兴趣,而对流行歌曲很感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我结合有意义的日子、学生思想状况选唱一些流行歌曲。例如:父亲节前选唱《父亲》;教师节前选唱《亮在梦里的红烛》;新生入校时选唱《妈妈,您快留步》;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而垂头丧气时,就选唱《愚公移山》、《明天会更好》;针对同学之间闹别扭现象,选唱了《朋友,别哭》、《永远是朋友》等歌曲。
3、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利用课前五分钟,以晚会的形式,给学生提供音响、音乐,让学生自由表演节目。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特长,并且同学之间可以相互鼓励、相互学习。
二、基础理论课教学
在基础乐理学习中,以节奏训练为例。如果只告诉学生二分音符(×—)唱两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对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时间久了,就失去了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使其形象化、趣味化。
1、将×-,×,×时值形象化。用人物走、跑来代替单纯的“da”
四分音符相当于年轻人走路,一步一拍、不紧不慢;二分音符相当于老爷爷走路,一步两拍、较慢;八分音符相当于跑步,一步半拍。同时,老师让学生自己表演动作,指导学生用跑、走来代替“×”,以次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如:××××∣××∣××××∣×–
跑跑跑跑走走跑跑跑跑走(ou)
2、运用语言进行训练
A、朗读儿歌。例: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喊妈妈︳妈妈不来︳叽里咕噜滚下︳来0让学生通过边读儿歌边拍手,一方面觉得好玩,另一方面又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节奏训练。
B、节奏即兴接龙法。即让学生说出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的食物名称。边拍手边读出来。例:苹果(××)巧克力(×××)冰糖葫芦(××××)。
三、欣赏课教学
1、通过形成优势兴奋中心培养学生的注意力
英国教育家说过:“一名教师,你首先的紧迫任务就是去创造一种吸引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若教师一味注重于照本宣科地讲解,频繁地播放音乐,学生往往不能较长地集中注意力,真正投入到对歌(乐)曲的理解中去。基于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电化教学和体态语言的优势。
在欣赏《黄河大合唱》时,我先放映日本侵略者发动的部分滔天罪行的投影,并适时用低沉的语调、悲痛的情绪及相应的手势讲解了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内容。同学们看到了大好河山被敌寇践踏,听到了神州大地哀歌四起,个个义愤填膺,产生了要欣赏《黄河大合唱》的强烈欲望,便形成优势兴奋中心。这样,学生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中很好地了解了乐曲的内涵。
2、积极参与,树立自信心
在欣赏课教学中,我发现有不少学生胆小、害羞,自信心不足,上欣赏课只是一味被动地接受和理解音乐作品。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不囿于教师讲,学生听,而是下意识地让学生参与。借鉴奥尔夫的体态律动学,通过身体节奏让学生感知神奇而美妙的音乐。先挑出其中一段极具特色、表现热烈欢快的节奏型:××××××︳××××︳××××××︳×××︳××××××︳×××︳××××××︳×0并让学生把节奏正确地敲击出来,然后教会学生几个比较简单而又具瑶族特色的基本动作,最后要求全体学生随着美妙的乐曲,即兴跳起欢乐的瑶族舞蹈,从而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主动性。生机勃勃的课堂气氛,吸引了所有充满求知欲的学生,连原本生性胆小、腼腆的学生也都跃跃欲试,一显身手。
总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设计愉快的教学方法,是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需要大家共同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小学音乐教育》2008年3月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5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 和谐社会; 音乐教育; 素质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尤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音乐教学也得到迅速发展。但从音乐教育的发展水平来看,广大农村的音乐教育现状仍令人担忧,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仍任重而道远。本人在农村中学担任音乐教学多年,深知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提高农村音乐教学质量而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几点是本人在音乐教学中的所见所感:
一、导致城乡音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的原因: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素质教育并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大多数乡村中小学教师和领导的教学观念。不少学校仍把各种统考分数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而且很多农村基层学校领导对音乐教育教学知之甚少,认为音乐课只是一门辅修课,与升学无直接联系,在学校教育中可有可无。所以,忽视音乐教学,用数学、语文等“主科”抢占音乐课的现象在农村大有市场。另外,一些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学生升学考试成绩挂钩,音乐课不统考,音乐老师也就没有成绩,就成了教师中的落后分子和下岗的对象,甚至有的音乐教师干脆改行。这不仅破坏了音乐课的整体教学,打击了音乐教师的授课积极性,还造成了音乐教师流失,遏制音乐教学水平发展。
2.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在农村,人们的艺术素养普遍较低,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也不高。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里来是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他们关心的是统考科目的分数,音乐课考不及格没关系。正是这些认为音乐课“不长知识”的认识上的偏差,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效应。
3.教学设施落后,音乐教师缺乏
许多乡村学校因为对音乐教育的漠视,不可能投资音乐教学以改善音乐设施。有的学校连一架风琴也没有,至于说专用音乐教室、钢琴、功放音箱等多媒体设施,只能是农村音乐教师的梦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专业音乐教师使尽浑身解数,也难以收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尽管近年来在音乐师资方面有了较大的发展,但目前师资队伍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音乐师资匮缺总是在近期内较难解决。为了解决音乐师资缺乏的问题,所用音乐教师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的,理论水平低,综合技能差。
二、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办法
1.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要改变当前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状况,首先党政教育主管部门和音乐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把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放在提高我国全民素质的高度,有长远的教育眼光,将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变革,大力倡导音乐教育的新理念;建立正确的教师评估机制,彻底消除“正课”与“副课”的偏见,把音乐摆到与其他学科同等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让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正常有序地开展起来,让音乐课成为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一个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加强教育管理工作,适时开展课外活动
当前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推进,使学校管理的作用愈加突出,而管理离不开制度,要保证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加强学校制度管理。各级领导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要自觉从应试教育的误区中解放出来。课外音乐活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能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和组织活动与实践的能力,使那些音乐尖子学生充公发挥其音乐天赋和才干,同时也可组织他们为个别差生补缺补弱,使之迎头赶上,以使两类学生都有所进步。
3.加快师资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现在的农村的师资虽说不像前几年那么缺,基本上学校都有专职或兼职的教师。但是因为农村与城市的差别就必定决定了农村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就少许多,通讯、信息的闭塞让农村教师与城市教师距离越拉越大。因此作为教育部门应尽量给农村音乐教师创造学习、交流的机会,学校也应鼓励教师参加学习。而作为音乐教育者自身更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教育部门也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多种渠道来培训音乐师资,组织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音乐课教学评比活动。因此,教育部门应视农村师资引进和培训为紧迫任务,国家必须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4.因地制宜,改革音乐教材
教师对教材的运用要从传统型向研究型转变,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特长,尊重学生爱好,因势利导;教学内容也要从单纯的唱歌教学转变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培养,同时制定因地制宜的音乐课程标准,针对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选用一些拥有生活气息的优秀民间音乐艺术,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如黔南地区,以布依族为主。布依族的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民歌尤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有“大调”、“小调”之分。布依族人民喜欢唱歌,各地民歌曲调不尽相同,同一地区的民歌,也因歌词内容、演唱场合和歌唱方式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曲调,呈现出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特点。如将民歌的独特融入音乐教学中可转化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乡土意识的有用之材。另外还应适当舍弃教材中超出农村学生接受能力的内容。
总之,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农村音乐教育要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重任,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为此提高对农村音乐教育的认识,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音乐教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为培养21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朱名燕,彭志修.音乐教学实施指南[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 郭声健.艺术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 张德琇.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与教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小学音乐课教学特色范文6
一、唱歌教学目标不明确
新课程改革提出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小学音乐教师也切实地将新课标的要求作为自身的教学目标,并将音乐文化的欣赏、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纳入了音乐教学的目标。但是,对于音乐教学中的唱歌课,却没有看到其技巧对于学生形体的帮助,对其技能训练的目标没有明确规定。相对于传统的重视技能训练轻情感体验的目标,现阶段对于歌唱教学目标的确立过于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导致音乐课成为学生的游戏乐园,没有达到音乐教学应有的效果。例如,教师确定一年级教材《两只小象》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感受朋友的真谛。教师的这一目标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确实让学生体验到音乐带来的愉悦,感受到音乐的美。然而,受低年级小朋友年龄特征的影响,很多学生没有学会该如何唱这首歌,课堂过于注重对音乐的情感体验目标,忽视实际音乐技能是很难保证歌唱教学质量的。
二、唱歌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是唱歌课教学,在唱歌课选曲方面主要是儿歌或童谣,内容方面比较单一、片面。经过调查发现,小学生普遍喜欢本国的比较流行的歌曲,对于外国歌曲则不感兴趣,教师在选取歌唱教学的内容时也往往考虑到学生的这一爱好,少选或不选外国歌曲,对于流行的网络歌曲等也全都排除在课堂之外。这样的唱歌课往往让学生缺少兴趣,局限了学生欣赏音乐的美感。例如,小学四年级音乐教师在唱歌课上准备教学生唱《小螺号》,刚一开头,就有学生反映:这首歌在他们上幼儿园时就会唱了。学生都反对再学唱这首歌,教师就问学生想学什么歌,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小苹果》《伤不起》《魔法的城堡》等,整个课堂一下子失去了控制,乱哄哄的,最后这节课以学生自习结束。尽管网络歌曲不一定是优秀的,但是教师可以选择合适的歌曲作为教学内容,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内容设计上过于单调,如果教师事先考虑到学生会唱这首歌曲的情况,就可以欣赏外国名曲,还可以利用自己的音乐能力与素养在课堂上演唱等,都不会导致音乐课变成自习课,由此可见,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唱歌课还是应该选取丰富的教学内容的。
三、唱歌教学方式不当
小学音乐教师在唱歌教学中不注重学生的发声练习,在教学中往往直接教歌曲,导致学生不能区分音的高、低、长、短,把握不住歌曲的节奏。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按照自己对歌曲的理解划分歌曲的重难点,让学生分段学习,促使学生只会唱歌曲的部分。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没有培养学生良好的唱歌习惯,导致学生只会唱歌但是没有感情流露。在唱歌教学中教师经常是教学生唱歌,忽视了让学生欣赏与演奏,教师讲授的音乐文化知识没有得到应有的效用,校方组织的音乐演唱活动较少,导致唱歌教学缺少特色,不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聆听在唱歌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同时是教学生唱歌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地听音乐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然而许多音乐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聆听。教师在教学中通常利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跟着学习唱歌,不注重自己的范唱,不能够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音乐的效用。例如,教师在教一年级学生唱《小雨沙沙沙》时,将歌词想当然地分成小段,以便学生的记忆,歌词中“我要发芽”本是个整体,教师为了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将歌词拆为两个部分,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够整体感知春天小雨带来的美感,并且教师教学生唱的是歌词,没有音乐的伴奏,只有学生在课堂上“干吼”,这样的唱歌教学是无法实现音乐教学的目标的。
四、唱歌教学评价缺乏
小学生正是爱表现、渴望受到表扬的年纪,教师适当的评价是对学生进步的肯定,能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然而,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唱歌课上,教师仅是随口对学生说“还不错”,并没有对学生的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不能够从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也不能发现他人的优点,这样极度缺乏评价的唱歌教学,不能够让学生获得反思与鼓励,阻碍了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有些教师注重了课堂教学的评价,但是只是老师评价、学生自评,其方式比较单一,不能直观感受学生的进步。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