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1
中国建筑设计史包括建筑学和设计学两方面内容,是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基本学科。现阶段,一般的教学形式只是分析建筑设计知识的个别方面,很少对其进行综合研究,只学到了古典建筑物的表面发展,很少去探究建筑物产生的背景以及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要加强对中古建筑设计史的深入学习。建筑设计是将建造技术和设计艺术相结合的双性学科,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利用结构、原材料、工程建造以及空间格局形成技能学习;二是依据时代背景、文化习俗、地域分布等社会人文形成不同设计的特征[2]。因此,建筑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学习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历史,促使学生能够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构建思维知识体系。由于建筑设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要让学生认识到建筑设计和社会发展相互联系,从而学习到建筑设计的本质。
二、研究中国建筑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是漫长的,经过长时间的社会变革和发展,随之不断发展的,中国古代建筑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3]。实际上,中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一样都是逐渐发展完善的,受到孔子儒学思想、易经理论、阴阳八卦、星辰天文等传统学说理论的影响,与现实环境相适应,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征的文化理念,发展完善之后就变成了一种附有深层次内涵的标准。这个标准影响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发展和转变,同时也对绘画、服装、药品等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古代建筑设计的留存、延续,完善了传统文化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因此,开展中国建筑设计史的课程教学,要分析古代建筑的表面特征,依据中国传统文化,才能把握建筑设计的内涵。但是,现代教学往往忽视了这方面的研究,因此,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建筑设计教学的联系。
(二)传统建筑体现传统文化
建筑物是依据设计进行建造,人的思维活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此,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一定会对建筑物的设计者产生影响。从人类出现直到清朝灭亡,传统文化一直对建筑设计起着制约作用,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分析。1.宇宙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宇宙观是通过天文现象来预测国运变化、人事凶吉、天灾人祸等,其本质是人类无法掌握命运。2.自然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在中国古代,自然的本意是自然而然的意思,就中国文化本质而言,自然是被分为“自”和“然”两部分,指的是人体本身和世界的物质。人自身、花、鸟、水等是物质界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观念下,人同其他物质要素是处于一样的位置,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维观念。3.环境观对建筑设计产生的作用。环境观是指人和周围的环境因素相互联系以及认识。古代人们对环境是非常重视的,比如:人去世后,埋葬的位置要经过风水先生的推算,盖新房子,要选择大门的朝向以及房子的方位,这些都非常讲究。
三、结束语
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中外建筑史 教学改革 艺术设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1-0064-02
中外建筑史课程是专门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开设的重要的、基础性的科目。笔者深深感受到这门课的特殊性以及它对建筑学之外艺术设计专业的意义,因此在平常教学中尝试着做了一些改变,希望尽量不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感觉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改善教学效果。并且,对这门课的特殊性也作了一些探讨,使其更合理,更有针对性。
一 课时量、课程性质和授课内容的特殊性
1.课程设置
中外建筑史课程从最早开课时的64学时转变为了现在的56学时,授课教材主要为潘谷西的《中国建筑史》和陈志华的《外国建筑史》,学生可选择自行查阅《中国建筑史》图说和《外国建筑史》图说。同时,课程由最初的必修课转变为选修课。
2.存在的问题
中外建筑史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课时量少和授课内容多之间的矛盾。同建筑学专业的中国建筑史和外国建筑史相比较而言,中外建筑史课要在相同或者更少的学时中完成对这两本书的讲授。本质上,课程的重要性没有发生太大变化,只是为了适应高校学分制改革,课程变为了选修课,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使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降低了对这门课重要性的认识,间接影响授课效果。
3.教学尝试和探讨
教学内容采取拓宽知识面,降低内容深度,使学生对中外建筑历史发展有一个总体认识的方法。以中国建筑史这一部分内容为例,笔者的直观感受是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侧重点非常明显,除了中国建筑近现代史这部分内容不讲以外,中国古代建筑这部分内容也有很多不讲授。如第二章“城市建设”、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和第七章“建筑意匠”等。还有一些内容,如“绪论”和“发展概况”讲授的时间也比较少。但相应的知识点讲授的时候就具有一定的深度。如讲到木构架这部分内容,会要求学生识别多种细部构件,甚至是斗栱中不同部位斗的不同称呼,以强化学生的认识深度。
笔者在刚开始给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讲授中外建筑史这门课的时候,遵循给建筑学专业学生上课的大体思路。但通过和学生课下交流以及一些教学反馈,发现效果很不理想。相同的内容,由于课时量是建筑学专业的一半,所以授课内容不可能讲得很深。另外,由于很多章节没有讲授,所以学生在这门课结束后对建筑史似乎只有一个片段性的理解,缺少对古代建筑整体发展的一个宏观性的认识。
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开始对中外建筑史的教学内容逐步做出一些调整。以中国建筑史这一部分为例,考虑到课时量和课程重点的要求,中国近现代建筑这一部分内容依然不讲授。但是,中国古代建筑史这一部分内容调整为每一章都适当地讲授。并且,讲授的重点也做了一些调整。对于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一些细部构件称呼和特别细致的做法不再作特别深入的讲授,相应地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和“古代建筑发展概况”这两章作为重点来讲授,“园林与风景建设”和“建筑意匠”这两章也各分配了1学时,目的是希望学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相对全面的认识。
4.效果反馈
通过对授课内容的调整,大部分学生不再对中外建筑史课存在内容上的困惑,不再只是纠结于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某个构件称呼或外国古代建筑史中某个建筑的形制,而是能够总体把握中外古代建筑的整体发展脉络。由于授课内容的调整,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自然而然地能够区分出自己专业在建筑史的学习上和建筑学专业的差别。
二 授课对象的特殊性
1.课程设置
中外建筑史课由最初的分别面向不同专业授课转变为多专业同时授课。课程安排也从最初的二合班的小规模授课转变为四合班的大规模授课。
2.存在的问题
第一,学生人数变化带来的影响。最初二合班授课的时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教室也较小,学生距离老师较近,互动性比较强,甚至在课程结束的时候,教师几乎可以记住所有学生的名字。转变为四合班之后,教室变大,学生与教师的距离拉大,每一个学生的一点小动作积累起来就会对课堂纪律产生较大影响,从而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第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通过美术高考进入大学,文化课基础相对弱一点,但思维很活跃,思考问题趋向于感性,学生个性相对较强,课堂纪律性较弱。
3.教学尝试和探讨
第一,寻找兴趣点。作为课堂上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式,寻找兴趣点是最好的方式。而中外建筑史作为专业基础课,在寻找兴趣点上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这门课兴趣点的寻找应当围绕课程内容本身展开。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对课程内容的调整和完善,总结了一些和课程内容相关的兴趣点,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在讲到北京故宫这部分内容时,提到了天安门前的华表。备课时通过查资料,笔者得知华表的来历。因此,会告诉学生华表是来自于很久远的战国时期的秦国,和商鞅变法有关,还和现代词语“诽谤”有关。再如讲到客家土楼的墙体做法时,笔者会提到工大旧主楼竹筋混凝土的楼板。类似的兴趣点还有很多,在学生上课产生疲劳感时,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2)兴趣点的度要把握好。兴趣点不能作为讲课重点,只能作为调节课堂氛围的手段。兴趣点的采用既要使学生感到这门课并不沉闷,又不能使课堂气氛过于活跃松散,以至于影响教学质量。
第二,结合其他的课程。笔者在辅导专业设计时发现,学生曾经在设计小区会所的时候以北京四合院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因此,在中外建筑史讲到这一部分时,可让大家回忆思考一下当初这位同学的方案从建筑史的角度看存在什么问题,是否可以设计得更完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这门课以及相关课程的理解程度。
另外,可以和这门课相结合的还有学生的认识实习。由于笔者参加工作以来带过很多次实习,因此在讲课的过程中会有意识地提到一些和实习相关的内容。如讲到陵墓实例中的明孝陵时,就会提醒学生注意它的特点,因为在学生实习的时候要参观明孝陵。还有苏州园林,讲课的时候要提醒学生注意明清建筑的特点,尤其是江南私家园林,讲到山墙会让学生回忆一下安徽的马头墙。
4.效果反馈
在授课过程中,寻找兴趣点和结合相关课程这两种教学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室大、人数多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并且通过结合相关课程可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感到与自身相关,削弱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
三 结束语
高校的教学改革使许多课程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对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笔者几年来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中外建筑史课程的调整,深深体会到了高校课程必须结合本校本专业的具体发展状况出发,适时地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古代建筑;建筑风格;美学思想;民族文化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40-01
中国的建筑文化与其主体文化是一致的,也是一分为二的。中国的建筑,与其文明一样有悠久和辉煌。中国的建筑文化可以称之为人类文明的标志,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建筑方式,互补雷同,正如不同的文明存在着鲜明的差异一样。人们不仅仅为了自己的生存构建栖身之所,而是按照美的观念创造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国的古代建筑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这种风格的形成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息息相关。
一、“天人合一”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古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在传统美学思潮的影响下,人们在处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时,并不是持着与大自然对立的态度,也不是用建筑去控制自然环境的观念,而是持着一种亲和的态度,从而形成了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之美的美学思想。例如,孕育着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北方著名的古建筑四合院,它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象征。北京的四合院讲究格局,讲究款式,讲究气派,重视传统,整个院落布局严整、敞亮,使人有雅静舒适之感。“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这里的“百万家”指的就是我们所说的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的型制规整,十分讲究,有房子,有院子,有大门,有二门,有游廊,有私塾,有客厅,有照壁,有库房,有厨房,大户人家连园林、车马房一应俱全。关上大门,自成一统。站在北京四合院中庭环顾四周,可以看到四合院中间舒展,廊槛曲折,有露有藏。四合院的神髓就在于一个“合”字,就是将一个的家族的所有成员“合”在一起。“庭院深深深几许”,只有在这古老的院落中,我们才能够感受到这中国式的诗境。
二、“虚实相生”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古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老子》曾经说过:“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虚实相生”的传统美学思想给人门带来的意境在我国的古典建筑中深有体现。例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殿前那块占地2.5公顷的正方形广场,正对着35米高的金銮宝殿,那里是文武百官朝圣的地方,本来建筑物并不算太高,但是由太和门向前,穿过这片开阔的空地,再升登汉白玉石阶,仰望殿堂,简直就有登天的感觉。“非壮丽无以重威”,当年萧何说的这句话在此得到了绝好的印证。宫殿与空地之间是靠庑廊和宫墙连接的,北京有内外两道城墙环绕,外城为皇城,以东安门、西安门、地安门和天安门为城门,内城为紫禁城,以午门、东华门、西华门和神武门为城门,一律黄瓦、红墙,与宫殿同类。点与线的结合,实与虚的对衬,构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壮观、宏丽之美。从伦理层面上说,这这格局体现了儒家的尊卑有序、等级分明的封建意识,是封建社会体制在建筑领域的典型体现。
三、“自然观”的传统美学思想对古代建筑风格的影响
《说文》云:“观,谛视也。念,常思也。”自然观,即“人们对自然界的总的认识”,是人们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先民很早就和自然建立了亲和协调的审美关系,他们善于从有机整体的角度把握自然,并赋予自然审美以丰富的精神内涵。例如,中国的古典园林,扬州有一座个园,占地面积很小,在这个不大的空间里却造就了四季之景。一进园门,修竹成林,地上铺满石笋,给人春意盎然之感;转过园墙,见到山水一泓,淙淙溅下,秀木繁荫,曲桥掩映,俨然一派夏景;再转一处,山石峥嵘,涧谷狭深,夕辉斜照,满目萧索,似水深秋;最后,高墙掩映,绿意全消,只见白石盖顶铺径,又有冰雪严冬之气氛。古典园林建筑的全部艺术性就体现在这种人工与自然的完美结合上。
不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虚实相生”又或者是“自然观”的传统美学思想,在千年的智慧的结晶与沉淀中,使我国古代建筑风格的形成有了独特的建筑思想。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中的审美判断都来源于中国传统美学,传统美学源于传统的儒家美学思想,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与庄子、佛禅等美学思想相融合。中国古建筑的各个门类无不隐约地体现出一定的伦理文化主题,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古代建筑文化也就是一部展开于东方大地的伦理学的“鸿篇巨制”。我国的古代建筑在建筑风格上都受到了“天人合一”、“自然观”和“虚实相生”等美学思想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周来祥主编.中国美学主潮.山东大学出版社1992.6第一版.
[2]史鸿文著.中国艺术美学.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9第一版.
[3]陈望蘅著.艺术设计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7第一版.
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4
关键字:佛教;古代建筑;影响
中国古代的建筑多种多样,包括宫殿、住宅、祭祀等,建筑风格和特点各有不同,其作用和用途也各有不同。佛教的传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使得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佛教建筑层出不穷,而且建筑形式各有特色,例如佛教石窟、佛塔、寺院等。佛教建筑不仅体现了佛教的思想传播和文化传递,而且展示了古代建筑的特色风貌和艺术风格,从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来欣赏中国古代的建筑文化。
一、佛教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建筑中,佛教建筑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成为古代建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奥的佛教思想通过现实的佛教建筑形式进行有效地传承和发展,透过这些佛教建筑可以学习和体验到佛教的文明,而佛教的建筑艺术也推动了古代建筑艺术的进步和发展。佛教主要是通过以下具体的建筑形式进行传承的:
1、佛塔。中国古代的佛塔是体现佛教思想的一种特有的方式,依照佛塔不同的建筑材料,佛塔可以分为很多的种类,例如木塔、金属塔、琉璃塔、砖塔等。按照形状划分,佛塔可以分为密檐塔、金刚宝塔、楼阁式塔等。不同的佛塔的用途也有很大的不同,各种形态的佛塔蕴含了深厚的佛教文化,也体现了古代建筑的艺术价值。
佛塔是由地宫、基座、塔身以及塔刹组合而成,主要是方形或八角形,塔的层数为单数,一方面寓意佛教僧人终生不娶,另一方面认为单数吉利,所以佛塔一般为三、五、七层等,而其中的七层塔就是“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这句话的由来。早期的佛塔是作为坟墓而建,后来又经过历史的变迁,佛塔被作为佛教的一大象征,不仅是为了显示佛教的功德,而且是对佛教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一些佛事活动也经常在佛塔处进行,用于祈福、祭祀、礼拜等等,例如开封的铁色琉璃砖塔、玉泉寺铁塔、大雁塔等。
2、佛教石窟。石窟是佛教早期的建筑形式,在崖壁上开凿,主要的用途可以分为三种,一是供以前的佛教僧人参禅打坐,因为石窟中冬暖夏凉,适合僧人们禅定。二是存放僧人的骨灰,僧人死后要进行火化,而他们的骨灰就存放在石窟之中。三是在石窟中建造佛像,供人们参拜。佛教石窟中比较有名的有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洛阳龙门等。此外还有一些菩萨道场,例如大慈恩寺、香积寺、兴教寺等。
3、寺院。佛教的寺院林立,有的隐居山林,有的深居闹市,发展状况各有不同。佛教的寺院一般采用坐北朝南,沿中轴线对称建设的分布格局,大型的寺院一般都包括大殿、佛阁、配殿、莲池、佛塔等建筑,其中大殿为主建筑,佛塔的地位已经退居其次。寺院的殿堂之间是以小四合院的形式出现,既能够相互分隔开来又可以相互贯通,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色。其中典型的寺院有北京的隆福寺、呼和浩特的慈灯寺、嵩山的少林寺等。
二、佛教对古代建筑形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1、佛教在萌芽时期对古代建筑的影响。早在汉代时期,佛教就已经传入了中国,因为佛教的发展并不完善,所以传统的宗教观念并没有形成,佛教领域也没有收到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当时的社会背景,所以并没有出现佛教建筑,直到洛阳白马寺的建造,才开始了对佛教的认识和了解。虽然是仿照中国古代的建筑建造的白马寺,但是却体现了当时印度佛教的建筑风格。在白马寺塔居寺的四周建设殿房,体现了印度的佛教建筑中塔寺并重的理念,所以佛教刚传入中国,主要以模仿为主,还没有形成鲜明的中国建筑特色。
2、佛教在兴盛时期对古代建筑的影响。在我国古代经常发生战乱,人们生活贫困,佛教所追求的大慈大悲和超脱之道得到了民众的强烈认同,佛教因此而大肆兴盛起来。随着印度以及大月氏的僧众不断地涌入中国,佛教思想和文化在中国大规模的传播和发展,而寄托佛教思想的佛教建筑也开始兴盛起来,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教建筑主要是模仿印度和犍陀罗建筑风格,例如之后的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大同云冈石窟等。在早期,佛教建筑以建造佛塔为主,周围配以僧房,是当时印度佛教经常使用的建造模式。接下来多层楼阁式的佛塔兴盛起来,并被普遍的运用到佛教寺院当中。密檐式佛塔也逐渐流行起来,自此不断地进行创新,又出现了多种建造佛塔的形式。中国古代的佛教建筑是立足传统的建筑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地接纳和融合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佛教文化,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中国的佛教建筑艺术。
3、佛教在成熟阶段对古代建筑的影响。隋唐之后是佛教建筑发展的全盛时期,也是开始体现中国建筑特色的时期。佛教的发展不断地完善,形成比较健全和系统的管理制度,加上国家政治实现了统一,经济和文化得到快速的发展,社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佛教出现了很多的宗派,例如密宗、禅宗、华严宗等,儒释道由分列并行到融合统一,使得佛教的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佛教建筑体现了古代国家的统治思想,开始形成以中国古代宫殿为基础的建筑理念,传统的以佛塔为建筑中心的佛教建筑开始向以佛教的宗教艺术和民族传统习俗不断地相互融合,使得中国化的佛教建筑艺术不断的发展起来,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三、结语
佛教的兴盛伴随着佛教建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在历史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建筑风格和特征越来越多样化和个性化。佛教建筑的发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建筑不断丰富的进程,而且还证明中国古代国家擅于吸收和融合外来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并将其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佛教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形制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力,展现了中国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得到全世界的认同和赞赏。
参考文献:
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空间形态;装饰;建筑;艺术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227-02
我国古代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他不仅体现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同时也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丰富多彩的装饰艺术形式。
一、建筑装饰的起源
装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最先用于器物和生活用品上的装饰图形被称为实用品装饰;用于人体上的装饰图形被称为纹身装饰;用于栖身居住之地的装饰图形被称为最原始的环境装饰,这些可以说是最早的装饰图案了。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遗址中发现了打磨光滑的骨器、蚌壳,大小不一的砾石,有一些砾石还是彩色的,白的、绿的中间有小孔,在穿孔上还发现人工染上去的红颜色。据分析这可能是一种穿起来挂在猿人身上的装饰品。
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工具有了进步,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不少石造工具,被打磨得十分光滑,很多的生活器皿上也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装饰纹样,同时也出现了简单的色彩。体现了人类早期的审美趣味和观念。
随着生产力的进步,人类的居住形式逐渐从树上迁移到了地面,用木和泥土建造房屋,在建造的过程中,匠人们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美化和加工,装饰就这样出现在了建筑中。而装饰也随着建筑的不断发展变的完备和丰富,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和发展了自己的建筑美感和建筑艺术观念。
二、建筑中的装饰内容
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因此古代建筑在很长的时期内它的结构形式和群体组合都处于稳定的状态,因此装饰的形式和内容也基本相同,没有很明显的变化。我们通过分析总结可以归纳出古代建筑经常使用的装饰题材内容。如:动物中的龙、虎、凤、龟四神兽和狮子、麒麟、鹿、鹤、鸳鸯、蝴蝶、喜鹊、鱼、蝙蝠等;植物中的松、柏、桃、竹、梅、菊、兰、荷、芙蓉、水仙、牡丹、海棠、百合、万年青等花草树木都是装饰中常见的;人物形象主要有神仙与古代名士,神仙有八仙、寿星、钟馗、孙悟空、哪咤等,历史人物则有花木兰、岳飞、红拂、关羽、刘备、张飞、赵云、李白等等;另外还有文字装饰和大量的几何纹样。所有的这些装饰题材不仅体现了外在的形式美,还表达出了一定的思想内涵和等级制度。例如建筑大门上门钉的装饰就体现了古代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皇宫内的大门,门钉按横九排,竖九个共81枚为定数,王府和百官的房屋大门上的门钉数依次减少。可以看出,就这么一副简单的门板反映了建筑装饰的等级制度。
三、装饰色彩的运用
在旧石器时代,由于当时技术水平非常落后,建筑所用的材料也基本是就地取材,颜色通常使用构筑材料的原始色彩,很多装饰效果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将颜色作为装饰品使用是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在白灰墙面上刻画图案。
随着制陶、冶炼和纺织等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并开始使用来自矿物和植物的颜料,并将其中某些用于装饰或防护涂料,这就产生了后来的建筑装饰色彩。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中越来越多的使用色彩,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在北方的宫殿、官衙建筑中,很善于运用鲜明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房屋的主体部分、也经常可以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建筑的装饰效果。
由于我国古代社会等级划分十分严格,只有皇宫才可以用五彩斑斓的色彩进行装饰,普通百姓不要说服饰,即使是建筑色彩、格局和日常生活都是被严格控制的。显而易见,色彩的运用存在着严格的等级观念。民间的建筑,特别是在明清时期,是以青灰色砖瓦石板,白色粉墙,赭石色木柱,黑漆大门这样的高对比单一色调为主,所以民间居住环境是偏清雅的。而皇家建筑则多用丰富的色彩,多彩的琉璃顶,红柱红门,金器,彩画,汉白玉雕栏,氧化后变黑的青铜器等,这样可以显示皇族的高贵和富有。明清时期的北京,就有明文规定只有皇帝的宫室、陵墓建筑才准许使用黄色琉璃瓦和红墙,以体现尊贵。亲王、郡王等高级贵族住宅的建筑只能用绿色盖顶。蓝、紫等颜色为官宦之家所用。平民常使用色调单一的色彩。由此可见,古代建筑在装饰色彩上是根据等级来进行应用的。
四、装饰在古代建筑中的表现手法
通过查阅资料,对于装饰在古代建筑中的表现手法可以概括为总以下几点:
(一)装饰的象征
这种表现手法不仅用于诗、词、歌、赋、书、画的表现之中,同时在古代建筑的装饰上也应用广泛,因为建筑也如同诗、词、歌、赋一样通过简练的主题形象来表达一定的思想内涵。在表现的过程中,有的表现的比较明显,而有的则表现得比较含蓄。
1、形象比拟
建筑是一种形象艺术,所以形象比拟在建筑装饰中引用广泛。例如:植物形象就普遍应用在建筑装饰当中。莲花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思想内涵上,由于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主义统治下,在在浑浊的世俗社会里,人要出淤泥而不染,保持气节,坚忍不拔,这都是人们所要追求的品质。出了莲花,还有松、竹、梅也象征着人品的高洁,经常出现在建筑的装饰中。
2、谐音的比拟
在建筑装饰中还经常借助主题名称的同音字来表现一定的思想内容。例如:窗上蝙蝠装饰,其名与“福”谐音,所以格扇窗格上喜用蝙蝠作菱花,门板上用五只蝙蝠围着中央的寿字,名为“五福捧寿”。 从帝王宫殿到农村农舍的装饰都可以看到它的踪迹,而且经过工匠的艺术加工,蝙蝠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被美化了。再如:狮子图案在装饰中的应用组成了不少具有吉祥意义的图案。画面中两只狮子表示“事事如意”,狮子配以长绶带表示“好事不断”,再加上钱纹则喻意“财事不断”。
3、数字比拟
数字作为装饰的内容并不是用具体数字来组成纹样,指的是装饰中某一主题的多少个数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例如:天坛就广泛应用了数字的象征手法,它的台阶、栏杆、铺地都采用象征帝王的最高数字九为单位。又如:紫禁城太和殿的台基中央皇帝专用的御道上都雕刻有九条石龙,主要宫殿的戗脊上排列着九只走兽。再如皇极门前最大的影壁上用九条龙做装饰,因此成“九龙壁”,而在这九座九龙壁的屋脊上有2×9=18条龙,影壁壁面用了30×9=270块不同的琉璃面砖拼成。
数字比拟这种表现手法在古代建筑中的运用十分广泛,与形象比拟的表现手法比起来它的象征作用是比较间接和含蓄的,数字比拟这种表现方式必须经过解读才能被表达出来,否则人们很难认识和理解。
(二)形象艺术的表现
建筑装饰与雕刻绘画相比,相同之处都是通过具象或抽象的形象来表达主题内容,不同的是建筑装饰中所使用的主题形象往往是连续的、重复的出现在建筑上,这正是绘画和雕刻艺术所不允许的。在古代建筑中大部分装饰都被概括和简化,比原始形态更为精炼。例如:南唐时期墓表石础上刻有两只老虎,它们首尾相接。弯曲着身子,环抱着石柱,造型简练,但却表现出老虎凶猛的特点。又如在建筑的边饰上常出现成片的植物花卉,所以这些形象都有了定性的图案样式。
(三)情节的表现
古代建筑能通过装饰艺术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内涵,这种装饰手法在古代建筑中的宫殿、陵墓、寺庙运用很广,在一些地方祠堂,豪门,富商的住房建筑上同样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一条长728米的游廊,在这条长廊上绘制了《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等小说中的情节。这种带有情节的装饰比单一的题材所表达的内容丰富得多,装饰效果也更为持久强烈。
通过以上的论述,可以看出装饰艺术在古代建筑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经融于建筑,成为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楼庆西.中国古建筑二十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王其钧.中国民居三十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古代建筑的认识范文6
【论文摘要】建筑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而产生的,它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的综合体。人类建造房子,避免了风吹雨淋,人类建造了房子,人类有了安定的居所,房子又为人提供了安全屏障。有了稳定安全的场所,人类就可以从事一些更文明的事情了。随着文明的进步,建筑更多不但体现了它的实用性,还体现出了它的艺术性。世界各地的建筑样式、风格不尽相同,这些都是因为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的差异造成的。什么样的文化必然产生什么样风格的建筑。本文就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进行了浅析。
建筑艺术是风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东方建筑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建筑也主要是指古代近代的建筑。风俗文化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化,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则的不同,称之为“俗”。
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的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风俗由于一种历史形成的特性,使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补充部分。风俗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不同风俗文化下的人们思想产生差异,这是人们认识不统一,意见存在分歧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在不同的文化风俗下,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会不同,这也必然会导致艺术作品的不同风格。建筑不仅作为一个为人们挡风遮雨,为人们提供温暖安全的房子而受到人们的依赖,它还作为一项极具欣赏价值艺术作品而受到人们的崇敬。
一、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风格不尽相同
东方建筑主要指古代中国的建筑,西方建筑主要是指西方古近代的建筑。几千年来,中国人长期受到儒教思想的教育,无形中在国民意识里形成了抽象的儒家理论。中庸,仁恕的道德规范始终主导着中国人的建筑理念。很多优秀的个性特点得不到充分发挥,更多的民族创新得不到真正的张扬展现,这就形成了以皇家园林与宗庙寺院建筑为主的比较单一的建筑格局。而在这一点上,欧洲国家的建筑比我们丰富的多。欧洲人性格自由奔放,个性突出。这在巴洛克式建筑中体现的尤为尽致。中国的建筑的主要特点是以砖木材料为主,四合院封闭式的群体空间格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沉内敛的文化底蕴。中国建筑的风格,从古代到近代并没有太大变化,因为我们保守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建筑更着重与当时的政治、经济价值和儒教思想相统一。西方的建筑材料主要以砖石为主,整体框架主要都是柱石结构体系,所以相比较我们中国的建筑,它的寿命比较长。另外在建筑设计空间上看,西方的设计理念主要以开放的单体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这是与我们的建筑空间很大的区别。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都很好的体现了欧洲人开放张扬的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东西方建筑的差别主要体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差别,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共同造就了东西方人们在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审美观念上的不同。
二、东西方建筑风格趋于一致化,是世界风俗文化交流,相互渗入的结果
如今,世界各地的建筑风格基本趋于一致,但不会相同。材质都尽可能采用砖石,水泥,混凝土结构。这当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建筑质量的考虑。但就现在建筑伍德艺术风格上,东西方的融合较为深入。我国很多的优秀建筑设计师,梁思成,贝津铭等,他们都非常虚心的吸收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髓,都是将东西方建筑艺术糅合成一的建筑大家。勒?柯布西耶设计的马赛公寓,丹下健三设计的代代木国立室内综合体育馆,贝津铭的香山饭店。这些现代建筑的瑰宝,无一不体现了东西方艺术的糅合。它们都不是单一体现东方或西方的风俗文化,建筑风格。而是基于东西方建筑风格艺术的精髓,又经过大师们的创新发展而成就了建筑史上的佳话。现在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地风俗还是各异,但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之间不再相互排斥,相互不理解,而是都多了一份包容。我国传统的含蓄,中庸建筑风格,也在西方建筑风格,风俗文化的影响下,渐渐变得开放,流畅,风格也趋于多样化,艺术欣赏价值更高。
三、不同文化风俗下的建筑艺术的设计需要更多的包容与谦虚
历代以来,不同文化风俗下的人们很容易产生矛盾。一是因为各自利益的驱动,二是因为各地风俗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差别,价值观,文化理念的不同使人们的意见产生分歧。随着历史的发展,各民族进一步融合。这在我国历史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也更易为我们理解。民族的融合,促进了风俗文化的融合与同化,进而价值观,文化理念趋于统一。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建筑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审美范畴,和人类民族融合的进程是同步的。世界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不同文化风俗下,我们建筑艺术要取得杰出的创举,必须做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必须更多一分包容去接纳不同的建筑风格,多一点谦虚,虚心去向不同的建筑艺术去学习,取长补短,优化我们的作品。
由于时代的发展,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交流内容的广泛化,当代建筑风格相差越来越小。建筑风格是人们审美意识的体现,是人的能动性的表现。分析不同文化风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通过比较很容易的出来。我国古代的建筑,西方古代的建筑都有遗址,遗迹存在,风格迥异。即使当代,世界大融合的今天,虽然各地建筑风格趋于多样化,同化。但仍能体现出不同文化风俗下,不同的风格。各种风格都有其优缺点,去劣存优,取长补短,是我们当代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孜孜以求的。
参考文献
[1]程宏,王烨.文化习俗对建筑艺术设计的影响[J].时代文学,2009(10).
[2]陆元鼎.中国传统民居研究二十年[J].古建园林技术,2003(4).
[3]刘玉超,罗大为.建筑艺术与生活[J].民营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