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1
(一)音乐心理学
音乐心理学以音乐与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音乐心理学的发展涵盖了许多的外延学科,与历史、教育、心理等学科相关联。虽然新课标早已出现,但小学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还是“一课一歌”的教学设计。对于课程设计而言,尽管教师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在教学设计中,很少有教师重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教师运用心理学进行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一是对学生情绪的观察,二是通过对学生行动的观察把控整节课的弹性尺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课程质量。两者都是教师最直观的分析学生的心理进行教学,这都是运用心理学最浅表的现象。
(二)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
我们把小学音乐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小学低年级(1-2年级),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应皮亚杰认知发展论的第二阶段(前运算阶段:2-7岁)和第三阶段(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两个阶段正是学生逐渐形成一般逻辑思维及获得主观能动性的时期,儿童同时可以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教师应该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年级层次不同,认知发展的不同因材施教。在此过程中还应该重视两个阶段的课程内容衔接,循序渐进。
二、音乐教学的特性
(一)聆听性
音乐本身是一门聆听的艺术,人的耳朵是第一感官。根据不同表现要素、不同情绪情感、不同体裁和形式及不同风格流派的音乐,聆听者心理感受不同。聆听者能够自然流露出相应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辨别不同形象结构不同地域的音乐。音乐本身的特性决定音乐教学重视“听音乐”,而不是一味的学习唱歌。这就要求教师在安排课程内容的结构框架时,综合考虑以感受和欣赏音乐为主,演唱演奏及综合性艺术表演方式为辅,注重学生个性及主观能动性的发展。
(二)全面性
音乐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员,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它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受众全面性:音乐教学涉及到幼儿、中专、高职、学院、大学等教育机构和场所;目标要求的全面性:全面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学科外延的全面性:音乐与姊妹艺术(如:舞蹈、戏曲、电影、诗歌、美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教学中体现音乐课程的综合化。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皮亚杰在其认识发生论中提出的守恒性式是指当某种事物的表象发生变化时,“守恒”(心理学中是指一种逻辑思维的能力)使人对事物的实际恒定性进行正确再认。皮亚杰式的守恒属于自然发展能力,是音乐是否介入都会获得的能力。
小学低年级(1-2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大概在6-7岁间,属于前运算阶段,此阶段儿童不具有一般逻辑思维和主观能动性,在“守恒”上表现欠缺。从秦媛的毕业论文中得出,“守恒”这种逻辑思维能力同样适用于音乐。音乐守恒研究的先驱Marilyn Pflederer(婚后名为:Marilyn Pflederer Zimmerman)实验得出:儿童的年纪与音乐守恒能力呈正相关,训练成效的年纪在5岁和7岁。利用这种特殊性,教师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课堂设计中,可多以欣赏音乐为主,辅助引导学生运用人声、乐器声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在秦媛研究(实验对象为4-6岁的学生,分为普通组和音乐组,音乐组为学习过音乐的学生)中还有个较明显的实验结论:普通组的守恒性高于音乐组的守恒性。分析得出结论:当前我国的音乐教学大多强调“动作学习”(即“动作层面”的技能传承,外部操作式音乐学习)忽视“概念学习”。“对音乐‘内隐’的心理过程并无过多的帮助,反倒可能出现了抑制其音乐能力发展的正常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时,有意为之的把音乐理论知识教授给低年级的学生,注意把音乐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话语教授且设计好理论知识传递的方式方法用时等。
小学中、高年级(3-年级具体运算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获得守恒性(思维具有可逆性,能认识到物体固有的属性不随其外在形态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及群体结构的形成(分类和理解概念能力明显提高,能根据物体各种特性结合复杂规则进行分类)。进行正确再认儿童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认知,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一些音乐作品的理解,学生可以通过广播、书籍、CD、影视影像、互联网、电视媒体等渠道搜集相关资料进行学习,亦可以熟悉并使用音乐作品中出现的简单伴奏乐器进行辅助学习。乐器的运用自然增加了音乐课堂的趣味性和学生的自信心,不但丰富了课堂活动也提高了课堂质量。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音乐知识结构,教师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外,则可以要求他们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相同的律动或舞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之时也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2
一、美育的定义以及基本内容
(一)美育的定义
所谓美育就是培养人们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也被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通过美育不仅能够培养美的素养和情操,还能使学生具有更加高远的理想。从广义的角度分析美育,即是指将美学渗透教学之后产生的教育;而从狭义的角度分析美育,即是单指艺术教育。
(二)美育的基本内容
美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其一,自然美,即自然事物所呈现出的美,例如山水、星云等;其二,艺术美,即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美,也就是艺术家通过作品所显现出的本质力量;其三,技术美,属于精神结晶,由于艺术和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所以技术美也属于美育的主要内容;其四,旅游美,即在旅游中形成的美,旅游中对事物的认知以及日后对旅游的回忆都属于美感经验,具有抒情性的特征。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作用及任务
(一)美育渗透的作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渗透的主要作用就在于培养学生的心灵美、行为美,美育不仅关系到思想、性格,更极大的影响着情感和意志。通过美育的渗透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接受思想教育,更深刻的认识现实,另外也能提高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
(二)美育渗透的任务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美育渗透主要的任务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其二,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提高他们对美的感觉;其三,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对艺术的修养;其四,培养学生追求理想境界的能力,激发对艺术的热情和兴趣。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的策略
(一)运用绘画手法描绘美
音乐与绘画是艺术领域中最重要的两个表现形式,音乐是通过听觉来传递艺术,而美术是通过视觉来传递艺术,二者虽然在艺术内容和情感的表达上方式不同,但二者同为艺术表达的手段,有着共同的所属范畴,这就决定了二者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这其中,二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审美功能,在唤起人们情感共鸣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将音乐与绘画建立起联系,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更浓,进而达到美育渗透的目的。
(二)创编游戏活动体验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教学法是教师最为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这也是由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所决定的。通过创编游戏体验美,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美育渗透效果。教师通过带领学生一起创编游戏,让音乐与游戏实现巧妙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对歌词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进而使学生进入教师所设定的角色,提高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瑞士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就表示,游戏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最好办法。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应用创编游戏方法来渗透美育。
(三)促进思维发展想象美
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性思维,想象力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的审美想象既是一种感受美和享受美的过程,也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学生每一次的审美想象其实都是一次情感的升华和思维发展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给学生时间和空间进行审美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美的能力,促进思维发展。
(四)联系实际生活创造美
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小学生对于美的感受和鉴赏往往与其所接触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也离不开生活这一要素。在音乐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到:“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能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使同学具有初步的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所以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需深入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内涵,在自身的音乐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通过生活实践活动来联系生活创造美,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实现美育的渗透。例如,在《春天的歌》一课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只根据书本中的内容进行教学,而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更深刻的感悟体验,带领学生在课后来到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感受到了《春天的歌》所描绘的内容,内心中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然后教师让学生在大自然的环境中歌唱,在这种具有感染力的氛围里,学生不仅学习到了音乐知识,内心的美学情愫也被激发起来,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
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3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的主渠道。结合全国著名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创立的课堂“六步”教学法,盘锦市中小学实施“定向自学、释疑探究、互测自结”的“三段六步”课堂教学模式。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我从音乐学科特点出发,结合盘锦教学模式,在欣赏教学中获得了一些心得。
欣赏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重视音乐欣赏教学已经成为每一位音乐工作者的共识。于是有关音乐欣赏方面的教学方法也逐渐多起来,但即使再多教学方法的出现也掩盖不了现在中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现状:从教师的主观感觉出发;以一成不变的素材为主要内容;不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训练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把学生放在“欣赏者”而不“鉴赏者”的地位。目前正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而对素质教育这个大而无边的概念,很多老师感到无从入手,我认为: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盘锦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也许能帮你走进素质教育的殿堂。
一、定向自学,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
一些老师认为教材上的曲目都是精选的经典作品,学生没有理由不喜欢。但事实上是“100%的学生喜欢音乐,而80%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绝大多数学生喜欢唱歌,但却很少唱教材中的歌”。
喜欢与不喜欢只是学生的个人感觉,但是众多个人感觉的集合便形成教育现象,面对这样的教育现象我们只能因势利导,积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学中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并说明原因;教师要善于使古今结合、中外联姻,打破一成不变的内容。根据调查,中小学生大都偏爱通俗歌曲和现代流行音乐,学生喜欢通俗音乐正是因为它的浅易性的易接受性,教学中如果老师尊重学生的事实,把一些学生喜爱的、优秀的通俗音乐引进课堂,并且进行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引导,逐步丰富他们的欣赏知识和音乐鉴赏能力,就一定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欣赏习惯。
二、学生帮助老师找到合适的教法
我们上学时《音乐教学法》告诉我们音乐欣赏课应该分几个步骤,如何去上,于是我们毕业后便像一个个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肢解作品,在不断不休地向学生讲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及德育渗透,而忽视了音乐的艺术性、审美性。教师与其用一种毫无美感的单调手法亦或喋喋不休的枯燥语言向学生讲解《国歌》的历史意义及艺术价值,不如让学生在《国歌》声中仰望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上空,他们似乎听到了12亿中国人咚咚的心跳,似乎看到所有华人润泽的双眸。
我们的教学方法应是强调“学会学习”,“学会学习”的重要性是许多著名教育家所共同提倡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宝库和宇宙的宝藏。”困此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运用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新问题的能力。
当然,掌握作品曲式方面的理论和作品相关的内容是音乐教师必需的基本功,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把握作品、最大限度地发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教师一定要从“生本位”出发,自己当好导演,学生充当演员,配合默契、相得益彰。甚至教师可以故意设计一些“障碍”去锻炼学生的逻辑判断能力,在真假共存中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
三、释疑探究阶段,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见解
每一个教授过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老师大概都让学生去联想皎洁的月夜和流动的月光。所以在学生的心目中《月光》便成了宁静、安详的代表作了。笔者做过一种尝试:在欣赏《月光》之前先不提及贝多芬和标题,完全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最后真正能和月光相联系的不过几人。有的说心里有些悲伤、凄凉;有的说好像看到波光粼粼的水面;有的说听了后半部分心情非常激动不安。事实上贝多芬也并没有把《#D小调奏鸣曲》定名为《月光奏鸣曲》,而是后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才命名的,如果我们仅仅从标题出发,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也曲解了贝多芬的初衷吧?
四、互测自结阶段,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意
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4
它的结构,犹如颗颗珍珠串联成为五光十色的项链,篇篇可以单独演奏,又可以数篇连缀成章,可长可短,灵活多变化;再说它的内涵,每一首乐曲虽说不长,但地域风情活灵活现,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一首一首听下去,犹如中国画卷慢慢展开来,中国的山川地貌、风土人情虽不能说一览无余,但大部分尽在其中了;从写作技巧上看,可以说是以音画的笔法把一首又一首小品写成独具特色的精品,整体看来,首首互相衬托、对比,二十四首绝无重复、雷同之感――小品终成大器!可以想见,下笔之先的总体构思和选材是相当花费了一番气力的。当然,运气着力之中,深厚的功力才是基础。
透过《炎黄风情》的音乐,可以体味到作者通过音乐创作而体现出来的理念和追求。
在《炎黄风情》之前,鲍元恺已经写过很多作品,其中不乏像舞剧这样大型的作品。在创作道路上,经过相当的历练,已经是“武林高手”了。从《炎黄风情》到今年的新作《京剧交响曲》,作者的风格、理念得到了更为鲜明的宣示。鲍元恺的追求、理念我能感觉到,但是,究竟怎么样才能说得清楚呢?鲍元恺不仅曲子写得好,文章也写得好,这篇文章还是留待他自己来做吧。
在当今交响乐创作中,出现了很多作品,风格是多种多样,创作手法也是丰富多彩的。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已经在文化上打破了过去的思想禁锢,实行了开放的、具有前瞻性的文化政策,促使我们从教学到创作上,都有一种更为广阔的视野,也充满了一种好奇和探索精神。在创作当中,从概念化的东西逐渐转化为个性化的人性的揭示。在这种情势下,我们已经有了很多作品。但是这其中,鲍元恺的《炎黄风情》在演出场次、演出地点、场合和受欢迎的程度上,以至于像安国先生说的,它进入了中小学教材这样一个标志性的成就上,可以说,它拔得了头筹。
为什么在众多的作品中,《炎黄风情》拔得了头筹?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总结的一件事情。上个世纪的西方音乐,很难像对19世纪的西方音乐那样,用一句话来概括出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那么对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交响音乐的创作也是如此,也很难用一句话说清楚。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我个人很长的一段时间从事歌剧院的领导工作,我们中央歌剧院音乐会曾经演出以鲍元恺的四首《炎黄风情》选曲组成的音乐会板块,非常受欢迎,“群众关系”特别好。那时候,我在剧院就提出:我们高雅艺术要想生存,就要搞好群众关系。其实本质上还是为人民服务,只是换一种说法。
鲍元恺取得这些成就,除了《炎黄风情》,还有刚才提到的三部交响乐等,他一步一个脚印,每一部作品都有新的追求。我和元恺是先后的同学,我们都受益于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的教学,给我们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作曲系“四大件”。我们是在那个时候非常严格的教学体系当中锤打出来的。严格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了作为一个大师所必备的基本功。这是日后取得成功的一个必要的条件。可以说,40年前的基础,造就了今天这一代――大概是60多岁的作曲家。
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5
摘 要: 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树立健康的审美观、世界观和良好的生活态度,音乐连堂教学将课时进行“合二为一”,让教师能从容地安排激趣、导入、体验、探究、拓展、评价等学习环节;让学生能有相对完整和连续的时间欣赏一场音乐盛会,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展示自己的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参与音乐活动,达到培养其审美能力等目的。
关键词: 初中音乐 连堂课教学 能力培养
七至九年级的音乐、美术课都是一周一节,新课标的教学目标是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及欣p能力的培养。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教学往往顾此失彼,关注激趣就会淡化效果与评价,关注知识技能就会淡化音乐创造力的培养,这样,新课标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便无法完全实现。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在实践中达到教学目的,笔者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鼓励下进行了连堂音乐课的教学尝试,并由此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一、连堂音乐课课时的设置改革
多数学校都会把音乐、美术两个学科合并,统称艺术科,为了推行连堂音乐课,美术课也配合实施连堂教学,一同探讨。关于课时设置,我校把每周每班各一课时的音乐课、美术课合并为两个连堂艺术课时,实行音乐课、美术课单双周间隔上课。为了平衡艺术教师的每周的工作量,我校采取AB级组(1-6班为A级组,(7-12班为B级组)同时上艺术连堂课。例如:单周:1班周一下午第1、2节上连堂音乐课,7班周一下午第1、2节上连堂美术课。双周:1班上连堂美术课,7班上连堂音乐课。
二、连堂音乐课的教学优势
连堂课最大的优势就是时间整合,从两个相对独立的40分钟到一个完整的80分钟,教师有了足够的时间进行激趣导入――深入展开――拓展延伸的教学过程,学生们也有了充分时间聆听、歌唱、感受、实践,有了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有了更多的时间提升自己的艺术审美观。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
1.连堂课让“激趣”更有价值
新课标中提及“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连堂音乐课中,可用15至20分钟“激趣”,让学生充分投入音乐世界里。
“激趣”的手法有很多:直观演示、故事穿插、巧设疑问、参与表演、积极鼓励等①。在传统课时中,因为只有短短的40分钟,“激趣”的时间不适宜过长,否则教学任务无法顺利完成。在连堂课中,由于时间充裕,“激趣”可以被运用在课前引入、课中穿插、课后拓展等多个环节中,这样大大增强了音乐课的趣味性,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营造了艺术氛围,让学生融入情境中,从而一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以一个教学案例为例:
《摇篮曲》(花城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上课了,教师抱着一个布娃娃进入课室。
教师:我想请一个同学上来模仿哄娃娃睡觉。
学生A动作:让宝宝横躺在怀中,轻拍,身体轻轻摇摆。
教师:大家说她做得怎样?
学生:很好,还可以配上唱歌或讲故事来哄。
教师:说得对!那应该唱什么歌呢?
学生:摇篮曲。
教师:对!能唱几首吗?
学生七嘴八舌唱起来。
教师:看来,大家对摇篮曲都不陌生,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几首不同地区的摇篮曲吧。
进入教学主题。
教学中段,播放一段动画片《狮子王》中大猩猩哄小猩猩睡觉的片段,加深学生对摇篮曲的感性认知。
教学末段,请十个同学上来,分成五组,配合着摇篮曲,做律动游戏,考验学生对摇篮曲的节奏和速度的理解。
这样的激趣活动,不再只是一个引子,或是活跃气氛的点缀,而成了教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2.连堂课将“专题探究”落到实处
在单课时的音乐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一个内容要拆开两节课来讲,如果等到下一周的音乐课再继续介绍,就会缺少引入环节,缺少连续性,学生的兴趣大大减弱,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会大打折扣。在连堂课中,因为课时“合二为一”,使得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大大增强,更具专题探究的特性。
(1)以人物为线索的连堂音乐课;
(2)以作品体裁为线索的连堂音乐课;
(3)以乐器为线索的连堂音乐课;
(4)以人声为线索的连堂课;
(5)以某种情感为线索的连堂课;
……
下面以人物为线索的连堂课为例:
贝多芬及他的作品(花城版音乐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在导入阶段,大概用20分钟,介绍贝多芬的生平,通过观看电影《贝多芬传》中他发现有耳鸣迹象的片段,让学生对贝多芬的遭遇产生怜悯之情。在展开阶段用25分钟的时间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命运)――第一乐章》,并分析第一乐章中英雄主题和命运主题的交替,再用卡拉扬指挥的版本加深学生的记忆。用20分钟欣赏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合唱)――第四乐章》并学唱《欢乐颂》,突出贝多芬虽然已经完全耳聋,但在挫折面前他仍然用音乐传递着博爱的精神。最后拓展阶段,用15分钟进行拓展总结:观看G20晚会的《欢乐颂》,从灯光、水花、烟花与音乐的完美配合,更好地体会这首交响乐所讴歌的人类团结,这也是贝多芬一生所追求的人类大同的精神。
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从作品中感受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及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在连堂课中,学生不仅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对贝多芬的作品风格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完整地感受了贝多芬的精神。学生既听了又唱了,还与时事接轨,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不论选用怎样的专题,教师必须把握好方向和原则,突出本课的重点,切莫本末倒置,使音乐课成为无主次、无轻重之分的“大杂烩”。另外,在以往的单课时教学中,教师都只能以课本里的知识为主,就算加入课外知识,时间也受限制。连堂课教学有充分的时间让教师给学生补充大量课本以外的音乐,教师在选材时要十分注意所选作品之间的共性与特性,作品与作品之间要有可比性,这样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更重要的是可利用这一节连堂课,让学生也参与到专题探究中。只有专题式的探究,才有可能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其艺术素养,从而实现新课标所提出的目标。
3.连堂课将为“学科整合”搭建平台
“提倡学科综合”是《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之一,音乐学科不仅与其他艺术学科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而且与文学、历史、地理及心理等非艺术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音乐与相关学科的综合教学能使学生更深刻、完整、准确地感受、理解和表现音乐。在连堂课的教学中,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处理音乐与相关学科之间的相融相通的关系,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充分发挥与运用各艺术门类的内在联系,构建出综合式的音乐课堂②(如图),也为学生的艺术素养的培养搭建了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
案例:《走进大自然》(花城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卧)
教唱《小鸟,小鸟》,介绍旋律线与主歌、副歌的概念。(20分钟)
聆听《苗岭的早晨》,并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中三个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的段落犹如书上的三幅各具特色又浑然一体的图画。(20分钟)
聆听《雨后彩虹》,请学生把自己理解的音乐用画笔形象地画出来,正如《苗岭的早晨》那样,边听边作画。(25分钟)
教师挑选几幅有特点的、能生动体现音乐的图画进行点评。(注意:并不是需要挑选画得最好的,因为这毕竟不是美术课。)(10分钟)
让学生复习《小鸟,小鸟》,并引导学生在唱的时候,脑海里要想象自己就是这只小鸟,跟随着歌声来到一个鸟语花香的欢乐世界。此时,因为有了想象力,学生的歌声也会因此而更动听。(10分钟)
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是流动的画面。在连堂教学中以音乐为主体,有机地结合美术,抓住音乐与绘画审美上的共同特征,相互作用、相互交融、相互强化,共同陶冶情操,感受、发现、表现、创造艺术美。
三、连堂课教学的可行性与成效
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实践,我们体会到无论是音乐课还是美术课,连堂教学都是可行的,而且教学效果好,学生能在连堂音乐课中得到充分的体验和实践,这正是新课标中的教学理念,教师在连堂课上落实这些理念,使课堂变得内容丰富,形式活跃,达到了高效有趣的效果。
当然,连堂教学中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例如教材中有一些一课时就可以完成的内容,如何上连堂课?教师应发挥主动性,充实学科内容,将课程处理得更深入或者适当地拓展学科内容。更值得思考的是,在这一节连堂课上,如何更好地让学生体验与参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如何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拓展,通过老师有效的引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笔者经过实践,不断地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通过和科组老师的集体备课和听课研讨,在连堂课的教学中也有了一些思考,归结起来,有如下五个方面:
(1)教学内容的完整与连贯;
(2)教学形式的活跃与创造;
(3)学生主体的参与与提高;
(4)教学氛围的营造与专题探究的可能性;
(5)学科整合与艺术素养的培养。
连堂课教学,不只是简单地增加上课的时间,而是更深层次的改革,在大力提倡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今天,有着非同一般的价值。
注释:
①周金元.音乐课堂的“激趣”艺术[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9).
②苏妙音.构建综合式音乐课堂实现课堂效益最优[EB/OL].临安教师进修网,2007.1.
参考文献:
[1]周金元.音乐课堂的“激趣”艺术[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4(9).
[2]苏妙音.构建综合式音乐课堂实现课堂效益最优[EB/OL].临安教师进修网,2007.1.
[3]尹少淳.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钟启泉.音乐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小学音乐大概念教学范文6
关键词:诵读;律动;音符;乐章 一直以来,大多数教师认为多声部是中高年级的教学任务,低段只要学会齐唱就行了。这并非没有道理,但是以往我们用默会的方式随意的让学生听会歌曲,放弃了齐唱歌曲时对音准节奏的基本建构的引导训练,忽视了节奏诵读可以影响咬字吐字,进而决定歌唱的质量的问题,这些误读和忽略是直接导致当前中高年级陷入合唱教学瓶颈的主要原因。教师没有对学生多声部歌唱能力进行系统、持续的引导与训练,使低段的学生对多声部缺乏一个听觉上逐渐熟悉、认识的过程,没有从音乐上建立多声部的概念,没有形成该有的多声部音乐素养。
如何真正有效积累合唱素养?如何切实全面地提高低段学生的多声部合唱能力,在低中高实现有效的教学?我认为应把低段教学中以往在低段无意识的多声部教学变成有意识的合唱能力的培养,想方设法丰富课堂内容,优化歌唱材料,做到有形而无形。
一、教学立足课堂化
教师在课堂中必须关注学生的立场,在学生已有的能力基础上层层递进,老师本人也要在教学要求中贯穿双声部的合唱储备这一意识,做到课堂教学环节清晰流畅,目标明确,让课堂氛围活跃、有趣,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1.诵读指导形象化
使咬字吐字的要求形象化、生活化是低段年级老师们教学中的共同特点。
在歌词诵读版块,我会非常关注学生的咬字吐字和发音的位置,考虑低年段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会利用一些肢体语言的引导和示范,用通俗形象的话语对学生说“把你们的声音送到老师面前来”,“脸上带一些微笑,嘴巴圆圆的”等,让学生快速找到发声的位置。
2.律动设计音乐化
在《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中,我出示了四组“阿哩哩”,加入在不同身置挥动裙摆的动作以提示学生区分它们音高的不同,针对这个环节,安排在歌曲学完之后进行师生接口唱的思路,也有老师提议,认为这一环节可以放到歌曲教学的之前,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歌曲旋律,大概了解句尾音的音高变化,这样,在做了“阿哩哩”动作之后就可以直接接口唱了。这个环节即便是一年级,也可以先唱谱后唱词,因为每句句尾音只有一小节三个音,在能力上学生是可以达到的。不一定在一年级就一点都不能唱歌谱。假如唱得有趣生动,会是很好的帮助低年级学生形成音准基础建构的活动之一。
二、教学立足儿童化
一年级在双声部合唱的过程中属于起始阶段,确切地说还谈不上合唱,此时应将重点更多地放在听觉上,将内容放在诵读的和声织体形成上,让学生在耳朵上能接受第二声部的存在,同时老师要在两声部诵读中渗透合作和倾听意识,毕竟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我在《小鼓响咚咚》一课中,设计了X X和XX X两种节奏型进行伴奏,而在三拍子的歌曲中实际上是OX X和O XX X这两种节奏类型,学生对于后者的感受和掌握并不到位,尤其在双声部的合唱储备环节中,我设计小鼓的声音咚咚咚与两段歌词“咚咚咚―”“懂懂懂―”,发音上的碰撞,让学生对这种节奏的听觉印象更加混淆。课后研讨中有老师建议,当学生一直达不到预设要求时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从他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出发作调整,比如,只选用“O X X”第一种节奏进行伴奏,以防止学生与歌曲原本节奏混淆,是不是会更好一些。《彝家娃娃真幸福》课堂中对双声部合唱能力的储备体现在歌曲衬词“阿哩哩”演唱的同时加入了“呦呦”的吆喝声,这个设计是本课的亮点,首先它的取材非常凸显民族风格,真切地让学生感受到彝族过节时的热烈气氛,同时又能够做到让一年级的学生在演唱的同时听觉上习惯接受另一个声音的存在,并且对它加以适度的关注。老师机智的语言调动将课堂的氛围推向,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也有老师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学生在跟着老师分句模唱歌谱时,是耳朵记忆还是眼睛识谱?如果我们要求学生将来具备识读简单乐谱的能力,那么一二年级时老师是不是更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眼睛看谱、耳朵听老师范唱的好习惯呢?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音乐素养的基础呢?我们认为,一二年级可以不识读乐谱,但是也需要有关注歌谱的习惯养成,简而言之,把歌谱当成图形暗示,在歌唱中感觉它与音高节奏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很有必要的。低年级段老师也有自己的疑问:一年级的教科书上开始出现字母谱的教学,学生对此掌握得非常熟练,那么,无论是出示简谱还是五线谱,学生更多的是关注字母谱,到了三四年级再要求学生识谱时,学生再重新认识简谱或五线谱时,如何消除对字母谱的依赖呢?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循序渐进的过渡,一二年级字母谱与节奏谱结合,跟老师模唱时关注五线谱符头符干的暗示作用,三年级才有可能顺利过渡到五线谱的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