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学教学手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学教学手段范文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英语教学 应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伴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理念的深入,对大学英语这门课程的教学也在进行不断的探索、研究与实践变革。这其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辅助,使得英语教师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同时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平台空间,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与效果。多媒体技术因其本身特性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成为一种积极的教学模式。它改变了课堂的固有模式,给英语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全方位地体现英语交际语言教学的原则。
1 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大学英语教学辅助功能的理论基础
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获得成功的教学是各种综合因素才能实现的。这些因素包括教师良好的教学质量、及时有效的教材与教学手段、学生对学习表现出的能动性、积极性、接受性等。因此,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将积极有效促进课堂和课外的师生互动交流,从而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现代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求将传统的讲授教学中,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这一角色,成功转化为学习主体。同时将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化为帮助、促进学生学习的对象。而多媒体教学手段正是能够体现这一教学理念,将语言材料和语言交际活动进行优化整合,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即:学生将掌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
2 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活动
2.1 创设多媒体技术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显然增加视觉、听觉信息量是多获取信息最可取的方法。而多媒体手段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2.2 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多媒体表现力强,信息量大,学生通过观察直观画面,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积极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思维向纵深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点就是大容量,集成性和快速高效,它可以把大量的图文信息,音像信息集中在一起并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来,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学生信息输入量。同时多媒体手段可把静态变成动态,抽象变成具体,把宏观的东西微观化,化枯燥为生动,从而优化了学生的认知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3 运用多媒体技术,联系生活实际,引入新知,发展能力。大学英语课程中要求教教学设计要有助于英语知识的学习,让英语教学更多地联系实际,发展学生的语言技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多媒体技术在这一点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手边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课前预习准备、课堂讨论、课后拓展学习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安排中,接触和了解到大量与课本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达到了拓展知识面,开发个人能力的学习目的。
3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教学环节
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过分重视语言点的分析、语言知识的传授和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忽略了学生的能动性、主体地位,造成学生问题意识弱化、思维迟钝。结合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教学设计就是要充分考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知识,还发展了能力。英语课堂的教学环节可设计如下:
3.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优化导入环节。“导入”这个前导环节,在英语教学中的有其心理学意义。所以在这个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进行导入型的多媒体设计。多媒体教学的集成性,体现在它能够把教学内容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和声音展示出来,可以提供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唤起学习兴趣,利用这一特点,在教学中用多媒体手段设计导入环节,使学生对所学的课题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3.2 语篇教学中运用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整体掌握语篇、加深理解。语篇教学需要学生通过泛读和精读的过程对语篇加以了解。我们可以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影像播放功能大大改善单听录音的效果;读前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建立语篇理解的信息沟;影像的播放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为实现此目的,教师应先给学生预设目标,引导他们观察和提取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具体事实和信息。
3.3 运用多媒体手段开展讨论教学,延伸学习空间。创新教育价值观认为,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学生解答,掌握结论,而是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地寻求和发现新问题。而鼓励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分组采取讨论学习就是一种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分组讨论学习方法是一种更倾向于学习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行为、学习成绩等都会受到该活动的积极正面影响。而利用视频小组、音频对话、电子邮件等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手段则使得学习的空间得以延展至课外,突破了英语课堂上时空的限制。分组讨论主题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课堂所教授内容、课后所涉及范围等等专题而确定。
4 多媒体教学手段容易产生的误区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着相当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不应忘记,多媒体不是万能的,它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其自身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媒体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如下几个误区:①多媒体课往往容易上成欣赏课。在制作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考虑得较多的是如何大量使用表现手段,达到好的视听效果,而对于教材的重点难点无暇深究。对学生而言,课堂信息量似乎很大,实则所学有限。这种做法无法使得多媒体教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效果。②教师与学生缺乏情感上的交流。多媒体教学的特性使得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多媒体操作手段所表现出的媒介上,而更多情况下教师的作用转化成了只是电脑操作员,老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缺乏交融。一旦教学环节中出现突况,往往由于课件容量大,备课设计不全面等原因而只能按编制好的流程一环扣一环进行下去,却顾及不到学生的实时反应,使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法大打折扣。
5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需要把握的原则
①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师教学风格的一致性。每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已广为学生所接受的教学风格。那么在设计课件时,必须考虑到将自身教学风格融入到课件的制作当中去。这样才能使得课堂教学与多媒体手段的应用风格一致,既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又体现了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②应避免多度依赖多媒体展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使用能够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但若是过度依赖于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将英语课堂演变成了单纯的课件展示,就会带来过犹不及的结果。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的同时,教师仍然应该在课堂教学教学中发挥主导地位和作用。作为一门实践性的语言学科,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依赖于技术,必须采取积极的师生英语交流,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③要注意与其他各类媒体的结合应用。多媒体教学在发挥其自身优越性的同时要考虑到其不足,完全抛弃其他传统教学媒体的教学方法并不可取。只有将传统教学媒体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才能使得教学效果最优化。④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现代教育理念当中反复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这样的理念,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下可以得到很好的体现。制作使用课件,搭建多媒体教学平台时,教师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学习当中来。
总而言之,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要达到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这样一个目的。其最终目标是要通过这种新的教学方法来优化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辅助下,我们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了英语学习情境、改善了传统视听教学的不足、加深了学生对于语篇的理解认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兼顾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获取语言知识,同时训练了语言基本技能,达到了语言交际的目的。这样的话,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重要辅助功能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引进该手段的目的也得到了真正体现。
参考文献:
[1]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2000.3.
[2]黄敏.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综合英语课的互动教学[J].中国科技信息,2008(5):236-240.
大学教学手段范文2
[论文摘要]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目的使大学生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激发审美感情、强化人文素质,实现目的最优化教学方法有课堂讲授、现场观摩、实验实践、考试检验,以及问题式教学法、作业式教学法、话题教学法、综合方法论教学法、学术研究法。最有效教学手段有影视欣赏室、影视欣赏课件。
影视艺术教育是以电影、电视艺术品为教育媒介,面向普通观众和受教者,以区别于影视的制作教育而纳入素质教育的一种教学定位。影视艺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又分为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小学影视教育两个层次和培养影视艺术制作者(专业教育)、影视艺术欣赏者(普及教育)两个目标。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历史发展形态和我国影视艺术发展形态基本吻合,目前的现状是:影视艺术教育的社会教育弱于学校影视艺术教育,而学校影视艺术教育中的大学影视艺术教育又弱于中、小学影视艺术教育。大学影视艺术教育中的普及教育又弱于专业教育。针对这些急需解决的难题。重中之重是要构建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体系的前提下.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以期实现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目标。
一、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的主要特点和教学目标
对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研究,首先要分析、明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
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影视艺术中的教育,这主要是指影视艺术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一是通过影视艺术作品内容来进行教育。主要指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影视作为工业制作艺术、大众消费艺术,从创作到制作都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其中包含有成百上千个程序,包含有数百个职业和各种艺术门类。培养大学影视艺术制作者、创作者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要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强化教育的实践环节。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则承继了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综合性,弱化了其实践性,并突出地显现出:既不同于娱乐性、游戏性,也不同于审美性的愉悦性;课程目标不重求深而重求广,教学内容、教材结构具有综合性;超越了所属“美育”学科范畴,成为“文化教育”学科,具有人文性由于其文本的经典性,体现出课程的经典性:和其他课程相比,更注重教育过程等特点。可以说,大学影视普及教育课程是大学教育中重要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它是愉悦性和审美性的统一,是科学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经典性和现代性的统一,是信息性和教育性的统一,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育课程。[1]
根据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形势。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如下:使大学生在欣赏解读影视作品的同时。去了解、理解影视艺术的特性、影视语言的特性;在趣味盎然的影视作品观赏过程中,提升审美期待,提高审美趣味,丰富审美知识,提高审美能力,陶冶审美情操,激发审美感情。
要实现这个课程目标,教学改革是关键因素之一。它包括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诸方面。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于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培养最为重要。
二、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的基本标准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到教学目的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它是联结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要纽带,实现教学任务的必要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影响教师威信、师生关系的、学生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原因。它具有实践性、双向性、多样性、整体性、继承性的基本特点。
任何教学方法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服务的。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不同,就应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年龄、性别、经历、气质、性格、思维类型、审美情趣等的不同,也对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只有选用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相符合,与教学对象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教学对象的知识能力和思想水平,促进其健康向上的发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使用,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标志着其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
一般说来,最优化的教学方法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能否被接受者在理智方面、情感方面认同。二是教师与学生的参与程度、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较好地体现出教学的民主性。三是克服了每种类型方法的局限性,在功能、效果、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经过优化组合后的综合性。四是高效果与高效率的统一。五是符合美的规律和原则,能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注意寓教于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具有审美价值。
教学手段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传递教学信息,引起学生注意、激发他们学习兴趣,为感知、理解、记忆知识创造条件的物质载体。它主要包括语言(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和教学工具(普通教具和现代化教具)两大类载体。教育手段与人类文明的演绎历程亦步亦趋,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传统的面授到今天现代化技术投影[幻灯]、录音、录象、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的开放型、超时空教育,教学手段已经迈向现代化,处于传统的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共同为教育教学服务的状态。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应当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课堂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三、大学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教学方法最有效教学手段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基本的教学方法有:(1)课堂讲授法。这种方法也可以说是万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学校教育的“大众法”。这种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同时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启发教学、谈话式教学等促进双边活动。(2)现场观摩法。这种方法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由理性思维转向对感性形象的认识,也可以说由以教师为主体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和属地的影视制作机构联合,酌情组织学生代表到拍摄现场观摩二是组织学生观看一些影视剧制作现场花絮的记录片。(3)实验实践法。这是由以教师为主体真正转向以学生为主体,主要有:一是根据课堂讲授内容,有选择地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节假日)拍摄DV剧;二是组织学生到影视拍摄基地参观考察三是查阅相关资料,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撰写影视鉴赏文章,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和论文写作能力。(4)考试检验方法。这也是常见的传统的方法,主要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核,采用平时测验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理论测试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优化的综合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问题式教学法。强化求疑意识,注重知识的科学性。主要内容包括5个方面:教师课前将教学内容提升为问题把应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学生拿到问题后则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学习目的,教师根据问题类型、难易程度等决定如何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清晰、明了的总结,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实践证明,问题式教学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建立,使学生能自主、充分和有效地学习。(2)作业式教学法。强化参与意识,实行师生互动,注重知识的深刻性。其做法是:教师将下一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进行分解,通过师生双方协商,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就某部影视剧申报发言主题,然后,学生进行广泛的观赏。组织好书面分析材料,届时在课堂上作专题发言,课堂中60%以上的时间由学生主导。师生角色互补互换,学生报告,教师和学生点评,及时展开讨论,将学习引向深入。(3)话题教学法。强化创新意识,注重知识的建构性。“话题”指的是影视艺术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问题等。具体做法是,先由教师主讲。然后提问,就某一话题让学生谈见解,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如对当下影视界热点话题的讨论,比如影视制作的特技;港台影视和大陆影视以及其他地区华语影视作品之间的差异等等。(4)综合方法论教学法。教学方法的综合性,强化学生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其做法是,对于影视发展史中的现象和影视作品,运用多种角度和多种方法。如文化学、社会学、符号学和比较法、还原法等进行阐释。(5)学术研究法。由学习到实践,强化大学生知识学习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课外兴趣课题活动中,比如。影视剧欣赏写作,DV拍摄,撰写带有学术研究性质的论文,支持学生组合申报校、院级课题,甚至吸收学生参加本课程教师主持的国家级、省级的规划课题研究或教改课题等。有效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影视艺术普及教育最有效的教学手段主要有:(1)影视欣赏室。这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教室。它的基本配备是:有一间能容纳一个大班的学生上课的专用室,有陈列橱窗,有投影仪、收录机、放像机、电视机、电脑,并配有相应的教学资料软件;影视欣赏室大体可归纳为几种类型:影视剧历史图片、资料展示室(复制的即可)影视音像及文字资料、教具陈列室;影视多媒体专用室等。影视欣赏室的出现对教学现代化的推进有着功不可抹的作用,特点是:它的整体环境能够给大学生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创造良好的条件;能够方便大学生对影视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让有限的资源发挥它最大的效能,不仅影视艺术普及教育能利用,中文专业的文学课、历史专业的文献课,甚至思想政治课等都可以利用,既能成为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场所,也能成为本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影视欣赏课件。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课件是从教学活动出发,与课程内容有着直接联系,能够使学习者的认知结构发生一定的改变,它能把课程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出来,但缺失了很多课程的内涵。现在常用的影视欣赏课件有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和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多媒体影视欣赏课件是以多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超文本结构制作而成的课程软件,是一种运用课件制作软件制作的可以在电脑上演示的能配上一些图像、声音、动画等,它可以在电脑上操作,图文并茂,既生动又形象,又可以免去上课时的粉笔书写的麻烦;网络影视欣赏课件,就是应用于网络环境的课件,主要通过网络表现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等。此外,现在不少电视台的影视艺术专题、专栏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影视同期声”等,可以作为特殊的影视欣赏课件,复制下来,供大学生学习用,这种课件可称之谓“影视欣赏电视课件”。
大学教学手段范文3
关键词: 非言语交际体态语课堂教学大学英语
在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人们总是通过特定的形式进行言语交际,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形式就是有声语言,但这是就总体情况而言。在自然的言语交际过程中,与有声语言系统相并行的有书面语言(文字)系统和非言语交际系统。人们常借助某些非言语手段(诸如人的动作、及面部表情等)来弥补言语表达的不足,使言语交际活动能够顺利完成。[1]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行为(即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教授与学习过程),既强调准确和规范的言语教学(包括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同时更注意利用多种教学(交际)方法和手段(主要为非言语教学),以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2]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年7月教高厅[2007]3号文)把大学英语的教学性质进一步界定为“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在教学目标中也规定,“使学生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够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
可见,在大学英语课堂,教授英语无疑是要教会学生用英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因此,言语交际(Verbal Communication)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够引起英语教师的足够重视;而与此同时,人们却容易忽略英语教学中另一个重要方面:非言语交际(Non-verbal Communication)的作用。[3]
“大学英语是我国1030余所高校全部开设的公共课,教学课时多,对学生的素质,择业或进一步求学影响甚大。当今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新形势又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及时纠正教学中的错误以及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教学方法。”[4]
要做到这一点,大学英语教师就必须努力学会运用各种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其中,利用非言语手段就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因为非言语行为往往具有表达思想、补益口语、表露感情和调整行为等方面的重要功能。西方学者认为,课堂的非言语交际在学生的学习中的作用往往比课堂教学本身的作用还要大。[5]
实践和研究均表明,在交际过程中,言语和非言语行为的信息是相互影响、共同作用的,非言语行为既表现在每一个交际者身上,又体现在交际的全过程,它以独特的方式为人们的交际服务。一是强调言语信息。如人在生气时,常常依靠说话时的声音强度和面部愠色来表现该信息。二是重复言语信息。如当你对某人说不明白某事时,还常常会伴以摇头动作。三是代替言语行为。如我们有时不说“是”或“不是”,而只是点头或摇头。四是补充言语信息。如讲述一圆形物体时,往往会用手势比做一个圆。[6]
如果教师能够在英语课中穿插应用各种形式的非言语交际,就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笔者三年来一直讲授大学英语这门课程,教学的实践使我获得了许多有益的启示。笔者将以自己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体会,综合非言语交际的相关知识和原理,来谈谈在英语课堂中如何灵活运用几种常用的非言语交际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一、教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英语课堂教学是一个特殊的交际场所,教师本人的非言语交际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B.M.Grant和D.G.Hennings(1971)经研究认为,课堂教学效果的82%是通过教师的表情、举止等非言语手段实现的,而只有18%是通过言语行为达到的。[7]
教师的非言语交际行为主要体现在教师体态语(Body Language)上。作为非言语交际最重要的一种表达形式,体态语包括基本姿势(姿势和身势)、基本礼节动作,以及人体各部分的动作,如头部动作、面部动作、目光交流、臂部动作、手部动作、腿部动作等提供的交际信息,也有称之为体语、态势语、身势语、形体语言或人体示意语言。作为教师,不但要“言传”,还要“身教”。教师的一个手势、一种身体姿势乃至面部表情,都可能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
由于体态语是一个内容丰富、涉及面广的比较复杂的问题,笔者仅从教师身上较有代表性的三个方面略加说明。
1.目光接触
从大的方面看,教师的体态言语,可以分为面部表情和体态动作。面部表情,是教师通过自己的口、鼻、眼等器官和脸部肌肉运动来表达或辅助表达有关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活动,其中又以眼睛为首。[8]
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人类所有的感觉中,视觉是一种最重要的感觉。调查表明,人类从外界所接受到的信息中,80%―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9]课堂上,教师毕竟是处在全班学生“众目睽睽”之下,既然英语教学是作为一种语言交流,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则应自觉地利用自己的目光把握师生之间的双边交流,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引导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必要时看下课件,其余时间都在用目光广泛地与全班学生进行接触,以捕捉每位学生眼神中传来的信息,了解课堂情况,并予以及时的反馈。具体到反馈,就是教师需要善于观察学生目光中反映出的各种不同表现和反应,在讲授英语的同时,适当鼓励积极的学生,以便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要提醒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从全方位上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课堂教学秩序。
在《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有篇课文“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专门提到目光接触,于是笔者在讲解这篇课文时,很自然地向学生们演示面对观众怎样做到眼神自然。然后以课文标题为题目,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作“presentation”,让他们以“老师”的身份体会目光交流的妙用,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增强了相关的语言文化意识。
2.手势
体态动作,是指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己的躯体和四肢动作传达和辅助传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活动。主要包括站立姿态、行动姿态和手势。[10]
手势是指手指、手掌、拳头、臂膊的综合运用。手势具有很丰富的表达力,而且在体态语中是动作变化最快、最多、最大的。它的运用往往与讲述、面部表情相配合,是一种重要的无声教学语言。一个优秀的教师从来都重视掌握与运用手势,注意平时在这方面的自我训练和经验的积累。借助手势,教师的言语表达就会更生动形象、更富有感染力。
笔者每当举例涉及人称代词的时候,都会用各种手势自然地指向例句中的“你”“我”“他(她)”。例如,当涉及“from my point of view”等类似的句子时,笔者指向自己,当有“You”的时候则指向笔者对面的学生区域,争取将自己与全班学生都自然而然地联系到一起,争取让学生都参与进来。
3.其他姿态
走动的姿态不仅是教师精神状态或风度的表现,而且有传递教学信息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一节课始终站在讲台上授课,课堂上就会显得单调而沉闷。相反,教师适当地在教室内走动,课堂就会显得有生气,能够促进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引起学生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情绪。
西方国家教室内的课桌椅,往往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摆放成圆形、马蹄形等各种形状,注重了课堂的互动和学生个性的培养。[11]然而对于笔者所在高校的大部分教室仍然采用传统的“秧田式”排列方式,因此,为了增强教学效果,笔者因地制宜,在授课过程中,除了播放课件,大部分时间就在教室内来回穿插走动,尽量做到贴近学生,照顾到教室的每一个角落。可以说是在现有条件下充分发挥教师个人在非言语交际上的作用。
4.各种体态语手段的结合运用
当然,上述的这些教师体态语并不是孤立进行的,应该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的,它们的运用应该伴随着英语课堂的言语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
例如,英文里有很多描述具体动作的词,不太好掌握。在《新视野大学英语》2的课文“Learning the Olympic Standard for Love”中,有句话“He invited me inside and sat down on the couch,patting the blanket next to him to get me to sit next to him.(他请我进门,在沙发上坐下,又拍了拍身边的垫子,让我坐在他旁边)”,笔者在讲解单词时,除了示范必要的例句外,还运用眼神、手势及其他动作当场示范,让学生从一种更加形象直观的角度上了解这些动词所描述的具体动作,强化用法,便于记忆。
二、教学辅助工具方面的运用
这里所说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并不仅仅拘泥于PPT等软件制成的幻灯片课件,但由于篇幅有限,笔者举几个在日常教学中的简单例子,以示参考。
1.《新视野大学英语》1中有篇描写父子之情的课文“A Good Heart to Lean on”,其中很多场景以纽约这座城市为背景,记得笔者在讲授时就利用投影,给学生播放了纽约的行政区域地图,以及课文中提到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的图片。因为课文中多次提到一些街区、地铁站及橄榄球队的名字,这些图片可以引导他们,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结合课文内容,自己去联想故事的一幕幕场景,例如寒冬时节,两个瘦小的孩子用雪橇拉着父亲穿行于路面结冰的街道,去往布鲁克林内的地铁站。这样一来,既帮助学生体会了作者当时的写作意境,又使他们加深了对课文中很多描述性表达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当再次将这些图片展示给学生的时候,学生可以试着根据图片所暗示的故事背景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强化了课文讲解的效果。
2.在讲授《新视野大学英语》2中的课文“Time-Conscious Americans”时,根据课文中一处提到钟表的关于时间
的暗喻描写,笔者在让学生阅读课文时,巧妙地播放了带有钟表滴答声的音频资料,有意识地使学生在处于一种模拟的时间紧张气氛中。让他们在快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美国人普遍的时间紧迫感,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又传达了课文流露出来的一种语言文化。
3.播放影片的辅助作用。
在英美文化中,尤其是反映其文化的电影中,主人公们的动作及表情非常丰富。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美国人拦车时伸出大拇指;弹响指来强调“就像这样!”;耸肩表示怀疑;弯曲胳膊显示力量;在寻找什么时把手放在眼睛上方;用手比划作射击状等。还有一些特定的宗教或专业手势,如用手在心口划十字,举起右手模仿法庭宣誓;许多运动员见面时拍一下对方的巴掌表示问候。有些手势动作是从某些场合借用而来(如职业拳击家双手在头顶相握表示庆祝胜利的动作)。有些专门的手势动作则是正式教授的,如军队的行礼,有严格的姿势和运用场合,入伍的新兵都要逐渐学会其正规姿势。许多行业都有特殊的手势动作语言,如体育运动的裁判、电视电台演员、土地测量员、音乐指挥、交通警,拍卖人等都有其自成体系的手势动作语言,甚至外科医生在手术时也有专门手势信号,示意护士递送所需的手术器械。
由于英语学习过程是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应用的结合过程,因此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活动才能得以实现,他们在语境中体会体态语的正确使用,并主动地相互交流,不断熟悉题材内容,反复练习发音与表达。[12]
笔者经常在课堂教学当中,抽出时间用DVD给学生播放原声电影,且不带任何字幕。虽然部分学生的听力基础薄弱,台词领悟不完全,但是都能够借助影片中不同人物的表情和动作中学习领会部分情景的准确含义,起到潜移默化的英语语言教学效果。事后,教师便可以很方便地要求学生把语言文化中的各种体态语用于英语情景故事、幽默小品中,进行小组讨论与比赛表演,通过模仿来加强知识吸收的效果。
三、结语
任何教学目的和教学效果都需凭借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实现。许多研究表明,教师有意识地、恰当地使用各种非言语交际手段,将有助于师生间的信息沟通,增强教学的艺术性,从而达到并实现最优的教学控制和最好的教学进程。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想准确无误地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英文知识,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除必须掌握基本的有声语言技能外,还应当意识到课堂教学中“无声胜有声”的道理,掌握和善于运用一些非言语方面的教学技巧,以提高英语教学的艺术性,始终保持学生的良好的学习状态。由此可见,加强非言语手段的研究与运用,在当今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然,确保良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教师个人扎实的语言功底,以及充分的课前准备,如果说这些都是课堂上美丽的花朵,那么非言语手段的充分运用则是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Leger Brosnahan著.毕继万译.中国和英语国家非语言交际对比[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
[2][6]蒋红晔.非言语英语的教学.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0,VOL18,(6).
[3][9]余意纯.非言语交际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5,VOL30.
[4]邢丽.浅析教学反思对大学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素质教育论坛,2007.1(下).
[5][8][10]赵红梅,李永兵.试论课堂教学中的非言语交际艺术.重庆工学院学报,2000.12.
[7]Grant,B.M.& Hennings,D.G.The Teacher Moves:An Analysis of Noverbal Activity.New York:Teacher College Press,1971.
大学教学手段范文4
片段教学,即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中的一个片段,它是局部的,通常是虚拟的,其功用在于教研或评价.执教者可以通过完成指定的片段教学任务,展现自己的教学基本功、教学能力和教学思想;评教者则可以通过小中寓大的片段教学以点观面,以小见大,进行教学评价.
本次大赛的片段教学,初中部进行的是人教版平面几何《正方形》例题“正方形的对角线将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教学,高中部进行的是人教版《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知识内容与例题1的教学,参赛教师均能在限定的15分钟时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从整体上看,他们在基本功和教学技能上均有正常的表现或良好的发挥,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知识目标明确.能准确把握片段教学的知识目标,并能在这个局部目标中贯穿整课或章节整体教学的知识目标,对片段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有正确认识.
二、学情预定合理.能对学情即对学生知识基础和当前的学习困难问题进行合理预定,教学过程中能选定一个角度切入主题,注重重点知识的教学和难点知识的突破,采取的对策有助于学生克服数学理解障碍.
三、教学方法追求新理念.大部分教师都采用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引导方法,部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语言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鼓励和倡导.
四、教学过程步骤完整.对片段教学过程有整体设想,导入、转换与总结等步骤完整,节奏感强.师生交流过程中的问答有设计有内容,显得较为充实.
五、例题讲评符合学科特点.对例题教学的训练目标明确,能简练准确地阐述问题,能以简明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有条理的讲解,同时或简洁精要或全面细致地将内容以板书形式呈现.部分教师采用的“小步快走”的策略使讲解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关注到全体学生的能力形成和思维品质的培养.
六、教学情境虚拟较为自然.教师备课时对可能发生在实际课堂上的学生发言和师生交流的正常情况进行了预设,教学中用以虚拟的语言和行为较为逼真自然,做到眼中有学生,心中有课堂.
就各个选手临场表现而言,虽可说是各有特点,但仍存在层次差异,某些选手在语言、板书、作图、课题引入、内容讲授、教学方法运用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揭示、总结等各方面都有较好表现,获得了很高的综合评价分值.例如,高中部第16号选手进场时即快速使用粉笔与小线索做了一个画圆的小工具,从板书水平看,他完全有能力徒手画圆,但是,使用教具却体现了作图的规范性与数学的严谨性,版面更美观,学生更易认知接受.片段教学中,他利用教材的航线与台风会不会相交的问题引入教学,在提问后假借学生之口说出:从平面几何方向看,只要判断圆心距与半径的大小关系.接着,他指出用几何方法求圆心距有一定困难,并启发学生尝试从代数方向考虑,应用学过的直线与圆的方程处理问题,同时他还以漂亮规整的板书给出了代数问题与几何问题之间的转换关系.在例题教学过程中,他以感性动听的语言不疾不徐地阐明题意,给出解题过程:先将圆方程进行配方,指出圆心、半径,算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判断出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有两个公共点,再通过联立直线与圆的方程,解方程组得到交点坐标.之后,他指出先几何后代数的方法就本题而言是多此一举,鼓励学生改进方法,争取一步到位.最后,通过总结让学生知道,只要联立方程获得两个交点坐标即可说明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有别于其它许多选手的地方是,第16号选手在解完题后对解题方法进行了很好的回顾与反思,细致说明了方法适用的场合,部分揭示了寓含于解题过程的数学思想方法,并提出适当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本着精益求精的原则,我们必须进一步思考片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日常数学课堂教学和大赛片段教学进行共性分析后,感想数学教育应有之义,谨于本文提出以下三个教学主张供同行参考。
一、将兴趣作为数学学科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更喜欢数学
不言而喻,最有成效的数学学习与研究活动源于个人的专心致志与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而使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的内驱力则主要来自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以持久而专一的兴趣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由于数学教材有时因各种原因难以充分关注到学生进行数学研究与学习的兴趣,在教材正常篇幅之内无法渗透更多有审美情趣有文化气息的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着眼于学生的研习兴趣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对教材进行拓展与改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力求让数学课堂脱离单纯的知识传授、解题训练的枯燥状态而回归到更有教育意蕴的审美与文化的层面.
比如在初中部的片段教学中,教师应力图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启发学生数学研习兴趣和爱好,利用平面几何在美学特征上的特殊优势进行教材的个性化处理.如果学情允许,应当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写出已知、求证与证明,接着可以选用以下几种或更多的个性化处理方案:(1)指出正方形是正多边形的一种,将例题结论适当改造后向其它正多边形推广,容易得到一个关于正多边形的统一性质.推广是进行数学发现的基本方法之一,而统一性则是数学美的重要体现;(2)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分割成四个等腰三角形有多少种方案的问题,通过启发可以获得以下方案图1~4,这样的处理加深了学生对正方形和等腰三角形性质的理解,让学生在观赏漂亮的几何图形的同时也丰富了几何的想象力;(3)正方形对角线是两条过中心的互相垂直平分的线段,若将两对角线同时绕中心旋转一个角度,可得到图5.隐去两对角线后再顺次连接四个交点,得到的图6恰好就是教材紧接给出的例2图形.使用隐去图6小正方形的两对角线后得到的图7,可以最简捷地获得勾股定理的证法,它比图8的赵爽弦图更易于构造和计算.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正是如何激发数学学习兴趣的问题.数学美体现于数学理论结构的精致、统一和简洁,其独特性让许多精彩的数学在大众广泛传播,孕育了经久不衰的数学文化.数学课堂上,许多时候都能以基于数学美的数学文化育人,这也是数学课激发学习兴趣的最重要途径.
二、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数学变得更易于理解
高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各领域间的合作日益加强,这种背景下社会迫切需求的是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的人才,这类人才的造就需要有自主思考、终身学习和合作探究的环境,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摆脱以往那种单一的传授模式,引入并开展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学科研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理念,使课堂教学方式趋于多样化,更为灵活更富有实效.
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最显著的特点是教材、要求和进度等方面的统一化.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开展,但不利于自主学习方式的开展,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也会经常脱节.我们当前在高中进行的数学教学的现实是,为了高考备考,许多学校都腾出一年的时间用以备考复习,将知识内容的教学时间压缩至两年,这种情况下,无论在教学中进行合作探究还是自主学习都会在时间方面受到限囿,因为这两种学习方式都是以宽裕的学习时间为前提的.
终日而思,不如须臾所学,自学和听授在知识接受方面要比探究更有效益,但探究虽于知识增多无益,却能让人对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其对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的培养作用更是自学和听授两种方式所无可比拟的.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的探究过程中,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创造者,满足了精神世界最内在的需求,而且在思考探究中对知识的来龙去脉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就可以克服数学知识难以理解的障碍.
摆脱了单一传授模式的数学课堂,知识经验往往是在师生交流过程中动态生成的,在多方互动的场合下,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知识、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教学情境需要多重预设,教师必须根据课堂上诸多不确定的因素,随时调整引导方式,教学方式必须更为灵活更多样化,而教学复杂程度与创造性质也会随之增强.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数学知识背景,不仅要明了高中数学的历史背景、学科地位与作用,精通基础理论知识,熟悉高中数学知识内部的系统结构,还要对高中数学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思想方法、人文观点、辩证规律、美学内涵有自己的体会;不仅有学为人师的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素质,具备与高中数学知识有关的高一级数学知识,还应该不断丰富个人的数学探究经验与数学发现经历,能以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敏锐捕捉数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动态生成的课堂是学生、老师尽展才华的课堂,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扩充数学知识储备,为指导学生进行数学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在课堂上更好地引导启发学生.
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课程的具体特点,倡导创新,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体现现代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可以更多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在教材的处理上,可以更多地从一个新的视角去挖掘,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价值取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多地给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机会,以直观化和具体化的策略破解数学学科的抽象疑难,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归纳、学会类比、学会猜想,让数学变得更易于理解……
三、全面培养数学能力引导领悟数学思想智慧,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
由于高考的导向和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的影响,中学数学教学仍以大题量的强度训练为主要特征,数学能力通常被错误地等同于解题能力.解题能力只是数学能力的一个部分,大多时候它指的是一种在已知了结论后的求解的运算和证明的逻辑能力,而新课程理念倡导培养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则更多地与数学发现能力有关,数学发现经常是在未知结论的情况下进行的,探求结论所需要的观察、试验、归纳、类比和猜想等思维能力和数学思维品质则很难在解题教学过程中进行培养.我国初、高中数学教学大纲都明确指出,数学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大纲对思维能力的阐述较为准确、科学,这种能力不能在解题教学中得到完整培养,却可以在数学知识再发现的教学中得到很好弥补.例如,在高中部片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使用多媒体展示(虚拟)“轮船航线与台风问题”、“太阳从海平面升起”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影像,再让学生通过几何画板进行观察并回忆已学知识,从几何特征上归纳出判断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所需要的量.接着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出三种位置关系下直线与圆的公共点个数所发生的改变,由改变情况联想到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个数问题,通过类比即可将学习过的直线和圆的方程用以判断位置关系.
在全面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整体直觉能力,注重让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基本思想方法.通常,我们会为了解题为了高考将知识割裂为许多孤立的知识点,极其关注解题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对数学整体的把握,忽视了对数学思想的概括和数学智慧的领悟.数学思想是概括了大量数学事实与理论后产生的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本质认识,它随着概括程度的不断深入而变化、发展,是关于数学方法的哲学.在中学数学中,思想方法繁多,但大都蕴含了转化这一根本思想,都有着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策略倾向.对数学思维方法的认识上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后,对某一数学理论知识有了整体掌握,能迅速、灵活、正确地处理问题并加以创造性地运用,这样的能力不妨称之为数学的思想智慧,它意味着以最佳方式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在数学研习中,思维是全景式的,它集中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多样性,从而体现了人的思想与智慧,因此数学的思想智慧蕴含在数学思维之中.在数学课堂上,数学的思想智慧可以渗透到数学思维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比如在高中部的片段教学时,适时揭示融于知识与技能中的丰富的思想方法(有坐标化、数形结合、等价转换、方程、算法和对应等),一样可以提升教的品位提高学的兴趣,在例题(已知直线l:3x+y-6=0和圆心为C的圆x2+y2-2y-4=0,判断直线l与圆C的位置关系;如果相交,求它们的交点的坐标)的教学时,通过比较获得问题的最佳处理方案,也是数学智慧的一次展示.
大学教学手段范文5
[关键词]衔接手段 大学英语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0-0223-01
一、简介
衔接手段(cohesive devices)是指存在于文章内部的,使篇章成为语篇的意义关系的手段。它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通过衔接词汇与语法等要素,将结构上并无关联的各个部分组合粘连,成为有意义的文章。韩礼德的衔接手段把衔接的关注重点放在篇内语的关系之上,分为照应关系、替代关系、省略关系、连接关系及词汇衔接。因此在衔接关系上,我们还可以将其大致分为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它们对于外语学习的应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一大重要部分。就目前的大学英语学习当中,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阅读的分数所占的比重依然是最大的。考虑到应试和实际应用中阅读的重要性,为达到大学英语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并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大学英语的阅读教学应当在理论与实践中多做磨合,教师应当做好一定的阅读教学工作,深入分析同阅读有关的学科理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衔接手段与大学英语阅读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有着显著的结构差异,英语更加注重形式上的衔接,而汉语更加重视语义和逻辑上的连贯。因此,在中国学生的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缺乏灵活运用衔接手段的现象发生。
(一)词汇衔接
1.词汇的复现。韩礼德认为在词汇的复现之中,存在原词的复现、同义词的复现和上下义词的复现。有效使用原词的复现起到了词汇的纽带作用,能够突出该段落的衔接性和表现性,使人为段落主题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如果一味重复原词,会使人有种语言苍白无力、词汇贫瘠的感觉,所以在很多情况下,原词的复现不能出现太多。由于英语的词源丰富,通过词缀的加减和大量的上下义词便可以有很多其他的形式来更好的表达语言,避免了语言上的匮乏,同时为文章增色抽象概念与具象概念。因此,词汇的同义词复现和上下义词复现被广泛应用着。
如:
(1)The girl in the classroom just stares at the teacher quietly.Others in the classroom are busy with their homework.
(2)-- What can I do with those dishes?
-- Leave the china there, and come with me.
2.词汇的同现。所谓词汇的同现也叫词汇的搭配,是指语言中的某些词汇习惯上连在一起使用,形成一定的固定搭配。词汇之间的同现关系包括反义关系和互补关系。反义关系能够促进语篇的衔接,并能够达到语意贯通的目的。通过反义词的对比使用,更能够让读者体会文章中角色的心情或者处境。然而对于互补关系,即对于A的否定便意味着是对B的肯定,这样的一种表述,更能够促进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增强语义。
(二)语篇衔接
1.照应关系。在这一关系中,主要分为人称、指示和比较的照应关系,它指的是要语篇中的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也就是通过阅读B内容,来体会出A内容的含义。如《大学英语》第一册第五单元有篇文章,开头没有点名道姓,便说He worked himself to death。文章的前两段当提及到这个人的时候,都是用的he,直到第三段,才出现了vice-president和Phil这几个让我们能有线索的单词,从而得知这个He指的是Phil这个人。
2.省略。对于省略,有的时候是语境的需要,但更多的时候是作者希望为文章留白,让读者自行顺应理解文章内容。但是许多大学生在英语阅读的过程中往往无法理解省略的内容,从而产生误读。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没能够读懂文章的上下文内容,亦或者对于句子结构的省略不甚了解。因此,面对此类问题,教师应当训练学生、培养学生找出上下文被省略的内容,在读文章的时候置身于文章当中,提高英语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三、总结
文章是连贯有序的。读者如果能够辨认和解读语篇的衔接手段,势必会对理解文章有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是在面对复杂的文章结构时还是需要一定的衔接手段来辅助自己了解、学习英语阅读的技巧。只有不断加强和扩大学生对这一理论的理解,提高其阅读的自主能力和理解能力,才能够实现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
大学教学手段范文6
关键词:现代教学手段;中职英语;有效性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国家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对职校生的英语水平和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规定英语课程为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因此,培养具有实用英语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已成为职业教育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题。
一、中职教师要利用电教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就目前的中职英语教材来说,每一单元的内容含概量不大,但设置都与英美国家的生活和文化息息相关。因此,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的原则,可以使学生对知识获得鲜明生动的印象,易于理解、记忆和激发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电教媒体正是以其独特的优势来激发学生兴趣和从事外语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例如,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二册的Unit5 Traffic中Keep to the left一文,介绍了英国交通规则中,汽车靠左行驶。这与中国学生所熟知的靠右行驶或行走的既有交通规则相违背。学生对此产生疑问,通过课件展示,学生直观了解了不同的交通规则,对不同地域的交通规则有了一个简单的了解。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三册的Unit4 At The Airport单元中,学生对登机的流程相当陌生,因为本地的学生大部分没去过机场,没有登机的生活体验,此时,多媒体画面就成了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剪辑一段机场旅客登机的画面,配合机场候机大厅多角度的照片,如,登机牌的更换、行李的托运、登机口等。学生就可以很形象地了解机场及登机前后的事宜。增加了间接经验,即使自己没亲身体验也相去不远了,这样当他们碰到实际情况时多少就能应付,理解课文内容也就不在话下了。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三册的Unit7 Environment单元中,保护环境主题鲜明,学生也较熟悉。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就有必要了。讲解noise pollution,waste pollution,water pllution,air pollution时,图片很直观也很深刻。这样即传授了课文知识也让学生得到了人文教育,学会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开始注意保护我们周边的环境,因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单元主题也就自然而然提炼出来。
二、中职教师要利用电教的多种形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中职学生曾在求学的过程中遭到的挫折,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意志力薄弱,特别是在课程遇到一定的难度时就容易自暴自弃,产生厌倦情绪。教师要通过对学习目的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学习外语掌握外语对社会和对个人的意义;通过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利用学生原有动机的转移,使其产生学习外语的需要;通过有效的帮助使学生在学习中提高成绩,获得一定的满足,进一步唤起学习的需要和兴趣。电教在这一方面就有它独特的优越性。我们的学生虽然大多纪律观念不强,但他们各有各的特点,电教的灵活性能使我们在设置课堂教学时,多寻找与课堂有关的内容,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强化其学习目的和动机。
有些学生学习较差,但爱好音乐,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每一单元的不同内容选取不同的英文歌曲以吸引学生,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奠定好的基础;比如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二册的Unit4 Sports and Games这个单元,就可以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题曲You and Me(我和你);Unit8 Music这个单元Lesson29中介绍不同乐器时,可以适当播放几段古筝、萨克斯等乐器演奏的歌曲。熟悉的旋律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动力,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组织课堂活动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而变化,给他们提供展现才能的机会。学生在不同形式的英语训练中的成功表现,能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消除自卑心理,大大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而这一切都是电教的优势所在,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电教。
针对目前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状况,现代教学手段应用于英语课堂教学,对于课堂教学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种电教媒体的表现、接触面、参与性方面的差异,这要求我们中职英语教师要重视电教在教学中的使用,努力并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结合英语教学具体实践,合理选择、有机结合电教媒体,适性而用、适时而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方式,提升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从而提高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益,也为中职英语教育发展得更好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英语.二册.浙江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