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1

关键词: 教师;学生;多媒体

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和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教育真理,没有学生的充分参与,任何音乐教学都会事倍而功半。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三个教学因素中,如果缺乏师生的情感交流,音乐课教学就会是内容贫乏,色彩苍白的花架子,是没有灵魂的空壳子,既站不起来,又深入不下去。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按小组布置任务,让每个小组自主选择音乐欣赏素材,并能把要欣赏的作品背景等相关知识和内容介绍给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引入探究性学习方法。从而,可以成立“音乐资料档案袋”,学生查找资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过程。这样既丰富了自己的音乐又开拓了自己的音乐视野,使音乐欣赏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感知上,又挖掘了音乐的内涵,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充分展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二、运用多媒体,注重视听同步

音乐作品在本质上是听觉艺术。先听后感,才能有所联想、想象,进而才有听众审美的提高。因此,音乐欣赏的学习,必须通过“听”,通过反复的“听”,不只一般的感知的“听”,还要达到理性的“听”,甚至达到审美意义的“听”。既然如此,们就可以先在“听”上下工夫,让学生能主动的被“听”吸引住,而后才有“被教育”的可能,这是音乐欣赏实施美育的第一步。要实施此第一步,最佳方式就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谓音乐教学之“核武器”,它集视、听、唱、赏于一体,能全方位地满足听众的感官刺激,给人以巨大的震撼力,实现高标准的视听同步。例如,欣赏《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时,由于歌曲意境较成人化,学生很难体会这种情绪,更别说引起共鸣了。在教学中若采用多媒体,当前奏响起时,画面便展现出草原那苍茫辽阔之美,还有如白云般的羊群,强悍奔跑的骏马,绿毯上星星点点的帐篷,在一轮红日的映衬下,如诗如画,再加上雄浑、嘹亮的歌声,学生的情趣就会被牢牢地抓住,他们会被优美的旋律所吸引,为明朗的草原气息所陶醉。在观看画面,聆听音乐之中你就会一下子明白音乐表现的事物。当然,并非只有多媒体才可实现“视听同步”,录像、投影仪、音响,只要组合得好,效果同样不错。

三、现场演奏欣赏

现场演奏欣赏也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每学期可安排几次由教师亲自演奏的欣赏课,这样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人的审美感受首先起于对美的事物的直接观照,现场演奏以外在形式吸引和打动学生,使其产生强烈的印象,同时触发他们的情感,这种饱含着情感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相对自由的活动可以使欣赏课达到和谐的程度,让他们不自觉地进入某种境界,有所发现,有所领悟。这种对美感的个人直觉性,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目前很多学生都在课外接受了专业的音乐教育,也可以邀请这些接受了专业教育的学生做现场演奏和讲解,对演奏者和欣赏者都将有很好的教育效果。

四、情景导入,激活兴趣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音乐兴趣的培养是音乐新课程的任务和目标之一。在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中,提出要给学生多一些情趣,少一些枯燥,打开学生心扉,激发学生灵感。所以,培养学生倾听的兴趣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是上好一堂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条件。

上课开始以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红绸带、锣鼓等作为教学道具。在课堂上,教师播放音乐,跟上节奏,先教全体同学一起挥动红绸带学跳扭秧歌,再让部分学生在一旁敲锣打鼓。如,在欣赏歌曲《红旗飘飘》,可以先播放了国运动健儿在奥运会上的精彩比赛画面,以及站在领奖台上的运动员凝望着国旗冉冉升起时的激动人心的画面,然后启发学生,此时立刻,学生们热情高涨,喜笑颜开,教室里充满了一种欢天喜地的气氛。这样一来,就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五、说唱主题,加强理解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2

音乐是人类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伴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与其他不同的是音乐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音乐具有一定的审美体验价值、创造性发展价值、社会交往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小学生从小接受音乐就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对音乐的欣赏和品鉴需要从小学生开始抓起,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重中之重,这对小学音乐老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给予了老师更大的自由发展空间,帮助小学生从小开始建立审美观,发挥其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小学生未来的成长。小学音乐课堂的主要价值就体现在对小学生未来人生观、价值观打下扎实的基础。

2、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

2.1、讲授法

音乐陶冶情操,如何进行良好的教学有多种方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主要通过音乐教师的课堂口头授课进行一种教学,教师在讲授音乐课程中,需要向小学生阐述音乐的常规知识,帮助小学生对音乐建立一定的概念,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在一定时间内还能听懂音乐本身的含义所在。

讲授的具体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变换,在讲课中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专注度不长这个因素,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适当穿插一些小学生喜欢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采用让小学生参与进来,进行相互评分,主动唱歌等等,让课堂形成一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从而增强授课的效果。

讲授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对于基本乐理的讲解运用的比较多,同时可以通过挂图向小学生直观讲授音响及练习法等,让我们小学生对音乐、乐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基本的判断。

2.2、演示法

演示法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需要我们教师向小学生演示各种乐器或者通过实物、图片向小学生进行展示;另一方面借助各种机器设备让小学生生动地听到各种乐器单一或者组合的声音,带动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力来进行视觉化的判定。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借助工具进行一系列的演示,如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方式向小学生直观进行演示,让他们懂得什么声音是通过什么方式发出来的,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开发小朋友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上好一堂音乐课,演示法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运用演示法的时候要充分明确教学目标和要求,希望达到一种什么程度的艺术效果,教师要有一定的预判,对于歌曲的演唱或者对于歌曲的理解学习都可以通过演示法很好地展示出来。但是每一次的演示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容易分散小学生的注意力,要合理运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课外实践教学法

音乐是大自然最美妙的声音,音乐可以让心灵放松,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不要局限于在课堂上进行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着小学生到周边走走,听听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春天倾听鸟儿的声音,泉水叮咚的声音,只有让小学生懂得大自然的声音,他们就会音乐产生一定的乐趣,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缓解课堂的学习压力。

课外实践教学不是单一的教学方法,需要和其它方法进行一定的配合,在课堂外,老师要充分引导好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仔细聆听自然的声音,不被其他所干扰,同时还要学会自己如何主动创造一些声音,辨别自然声音和人为创造声音之间的区别。

课外实践教学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音乐老师对于音乐的领悟能力,对于带领小学生外出的全面把控能力,这无一不是对于小学音乐老师提出不小的挑战,需要我们音乐老师在准备课外实践课程的时候考虑到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在课外课程设计充分考虑小学生好动的因素,引导好。

2.4、情境法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3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小学音乐 教学 德育功能

新的音乐教学要求老师以学生为本,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核心,教师在讲课过程之中要抱着科学求实的态度,关注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征,要保证学习活动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新的音乐教材与旧版的教材不同,旧版教材主要是按照一些生硬的体系构架编写,着重点在教师,并没有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态度。而新的教材编写是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将课本放到孩子们手中,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不仅仅要重视教学,也要重视学生们的兴趣爱好。

一、正确指导和学好声乐发声

发声的练习是音乐教学的基础环节,由于小学生并未接受过过多的音乐陶冶,发声的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不正确的发音练习会对学生的声带造成伤害,也就不可能发出优美的声音。

(一)呼吸对歌唱发声的重要性

熟练掌握气息的运用是唱好歌曲的关键,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唱歌的艺术也就是呼吸的艺术,它直接影响歌唱的音准、音质和歌曲艺术的表现,不正常的呼吸会对学生的声带产生不良的影响。学生再练习发音时应当掌握正确的站立姿势,站着时要想一名受过培训的军人一样,端庄,肃穆,训练中要注意小腹收紧,横隔膜向下和四周伸展。

(二)咬字、吐字在歌唱发声中的重要性

要清楚准确的唱出歌曲的文字,要吐字清晰,类似有周杰伦那些歌星吐字不清的情形要坚决抵制。

二、学会审美

学生的德智体美教育总的来说就是审美教育,音乐课这种贴近艺术的课程更是对学生们审美情趣的培养起着重大作用,做一位创新型的音乐教师,是新教材对音乐教师的要求。

(一)加强音乐欣赏

注重学生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们闭上眼睛用心灵去倾听美丽的音乐,要让学生们学会欣赏,学会自己找到音乐中所蕴涵的美感和韵律,学会倾听音乐中所带有的情绪。

(二)挖掘美育素材

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引领者,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提炼教材中对学生们审美情操有用的内容,并加以强调,让学生们加深印象,陶冶情操。

(三)审美氛围的营造

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充分的利用学校已有的音乐资源,为了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加深对音乐美感的理解,教师也要积极的创造环境,如:老师和学生各自用器乐、演唱、表演、舞蹈等不同的形式,来表现《小螺号》,使每个同学都能上台表演,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审美能力。

三、让音乐课成为学生的舞台

音乐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现自己。

(一)教会学生自由思考

表现的欲望是每个孩子都具备的个人情感,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信心,学会保护孩子们的骄傲,用正确的方式鼓励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搞活课堂气氛,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授课环境。

(二)给孩子一颗快乐向上的心

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这种具体的艺术形式,使孩子们学会自主思考,心存爱意,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美好,提高他们对生活的热情,体验生命的乐趣。培养一颗快乐向上的心,让他们心胸宽广,使他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充满乐趣。

四、音乐课的创造性教学

(一)善于挖掘音乐教材中音乐创造教育因素

充分挖掘新版教材中的趣味性,使教学富有时代的气息,通过音乐的教育不仅让孩子们在课堂中学会唱歌,更让他们学会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用音乐来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善于发现教材中的优秀元素,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才能带领孩子们走进音乐的殿堂,体验生命的乐趣。

(二)发挥分组合作学习作用,加强音乐创作教学

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可以充分创作教学。如节奏改编、旋律创作、即兴歌舞等,将学生们分为若干小组,让他们自己进行小组讨论,通过给小组评分的方式增强孩子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在欣赏完《山童》时,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用几种不同的节奏,分别模仿山风、小草、羊跳、羊鞭、小鸟、泉水的声音,编一首《山林的歌谣》。

五、小学音乐课后作业的设计

(一)体验型作业

课后作业的布置要从平常练习之中走出来,体验型作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自己找到音乐中的乐趣,一首较长的歌曲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通过课后的体验,学生会感受到每个音乐中所蕴含的不同的情绪,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研究型作业

研究型作业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课前预习,让学生们课前寻找一些与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如音乐的创作背景,音乐与历史地理的内在关系。如:在欣赏《新疆舞曲》时,让学生先查找一些新疆的人文地理环境资料,让他们理解乐曲的民族风格、地域特征。

(三)活动型作业

每到学期末的时候要给学生们充分的展示机会,让他们将自己在本学期内所学到的知识充分的运用在实践中去,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进行班级演出,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达到通过活动来培养人才的目的。

(四)创造型作业

创造型作业就是要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让他们把音乐融入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让他们明白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让他们知道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并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东西,学生们可以通过录音的方式将自己哼唱出的旋律记录下来。通过布置创造型的作业,可以开阔视野,拓展思维。

总而言之,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小学音乐教师也应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之下,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中国培养出有利于社会有利于国家的栋梁之才,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和发展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为小学音乐教学开辟一方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邵宋杰.教育学(修订第三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4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各种教育方法都在进行着改革的尝试,而任务型教学,更是在小学教育中普遍应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是教师提出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清晰的任务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的枯燥、乏味,更在教学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应该转为任务型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素质的普遍提高,家长们对下一代的教育不再只重视知识型教育,而是更对孩子审美、道德的熏陶和培养。然而小学音乐就是这样一门以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课程,而任务型教学引导小学生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并且以各种有趣的活动激发小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审美情趣的目的。然而,小学音乐教育因为其教育对象是小学生,所以,教学方法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不能用学校惯用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小学音乐教育是以小学生为主体,要让小学生主动融入课堂,主动参与课堂活动,通过自身体验体会到音乐学习的乐趣,而任务型教育正是基于这一目的研究出来的教育方法。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备课情况,联系以往的教学经验为小学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以及一步一步的教学计划,这样做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也有利于理清教学思路。小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不够强。这时音乐教师布置一些简单的任务,不仅可以通过这些问题给小学生施加一些压力,使他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还可以让他们通过完成老师的任务获得成就感,获得自信心,从而产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这种课堂结构非常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音乐教师可以一上课就明确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让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同时可以同步思考,更可以带着明确的目标去学习,从而能使小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中不仅学到了音乐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综合思考能力、语言交流能力等综合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针对学习内容对小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对小学所要学习的每一门课程而言,课堂提问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小学生普遍年龄较小,自控能力不好,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这种课堂提问可以很好地为小学生施加适当的压力,让他们的注意力回到课堂上,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和虚荣心,这种课堂提问常常会变成抢答,这种结果就要求小学生可以快速准确地说出学到的知识,这不仅是对所学知识的强化记忆、快速理解,更重要的是直接锻炼了小学生的反应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临场发挥能力,这些能力在学生成长学习中都是必不可少的。任务型教学实现的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可以让班上的小学生开展歌唱比赛,作为一节课的课堂任务。这种类似临场发挥的表演,可以检验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即兴表演的模式更可以让学生在所学歌曲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创新和发展。这种任务模式在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临场发挥能力,同时也是对小学生的胆量和心理素质的一种培养。

三、总结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5

1 目前职业院校音乐教学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教学目的模糊

很多职业院校由于未形成明确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缺乏针对性和具体性,对教学课时难以进行合理规划。长而久之,教学目标的不明确和教学框架的模糊导致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的有关音乐课程并未投入到日常的教学中,达不到最初的教学目的。同时,盲目的教学目的也会渐渐地使得学生不知所然,而教师失去了教学目标,这样的音乐教学将没有任何效果。现在很多院校将音乐课程定为选修课程。首先这种态度就影响了对这门课程的受重视程度。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就不可能对这门课程有浓厚的兴趣。大家把这门课就当作了一个茶余饭后消遣的课程。以自己的心情来决定上不上课,这直接就破坏了该课程的地位。同时很多学校的音乐课没有硬性的考试压力,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学生对该门课程的不够重视。

1.2 师资数量需要完善

在很多的职业院校中,音乐课的师资数量是明显不足的,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往往是一个大教室几百人只有一个老师在那儿上课。有的学校甚至只有1到2个音乐老师。这怎么能满足学校音乐教学的需求呢?因此,增加音乐教师的数量是很有必要的。

1.3 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模块不协调,教材选择不当

从当前各大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来看,教学形式过于死板和单一。虽然音乐受到年轻学生的热烈喜爱,但是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学生对音乐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教学形式的单一和陈旧。在相当多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学模块在实施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进行协调。如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化,课时过少导致教学任务不能如期的完成,教学内容过于陈旧、教学结构不协调等都会严重影响学生音乐素质的提高。同时,职业院校中还普遍存在缺乏实践环节。由于教材的选择不当,使得该有的音乐知识培养不起来。很多职业院校的学生是没有专门的教材来上课的,他们就是靠老师自己制作的课件上课,这对于学生来说是很不公平的,正确的教材选择是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学习的,就是在自学的时候也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4 课程学习课时安排不足

很多的职业院校中,在对于音乐课这样的课程时,课时安排明显不足。作为一门需要持续学习的的课程来说,一学期十多个课时的安排是明显不足的。对于想渴望在课堂中获得音乐知识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这样的课程学习就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形同虚设。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又没有让他们对音乐有本质上的提高。音乐的素养就很难培养起来。

2 职业院校音乐课教学方法措施

2.1 因材施教的制定教学目标

职业院校在进行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只有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才可以很好的实现以及帮助学生很好的提高音乐素养和对音乐能力的提高,这是相辅相成的。制定的目标过高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标过低又会让学生觉得知识乏味。因此,切合实际的教学目标才是最适合的。

2.2 因材施教的制定教学方法

音乐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感性认识,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单纯的音乐理论知识过于空泛,学生掌握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与学生开展互动,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发散思维。同时,学校应该鼓励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如PPT、观看影像和图片等。当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适当融入乐器的演奏,营造一定的艺术氛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艺术追求。对于不同的学生,在课堂上就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调动起来。同时,相同的学生也不能总是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也是行不通的,对一种方法学生产生了免疫,就会逐渐对它失去兴趣。所以,教师就需要适时的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时时保持兴趣,兴趣是做好的老师。学生一旦产生了兴趣,一切教学活动的实施就变得轻松和容易了。因此,因材施教的制定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3 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学生长期接触单一化的教学内容,会渐渐的丧失对音乐教学的乐趣。单一化的教学内容不能丰富学生音乐知识。音乐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意识形态、文化精神的代表,与历史、美学、文学、哲学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是一门覆盖面广、综合性强的学科。学习不同风格的音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提高文化内涵和底蕴,摆脱传统的观点和看法,开阔眼界,形成开放式的思维方式,树立多元化的价值观。世界上的音乐元素是数不尽的。那么在课堂上就可以实施多种多样的音乐元素让学生充分的感知。所以在音乐课堂上就应该让学生更多的感受各个地方的音乐,体会各个地方音乐的价值。有价值的音乐是能够激发人内心的信念和成为人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因此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就是要让学生的这种感受力变成自己的力量和精神财富。

2.4 适时的变换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一般都是老师说,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经落伍,新的教学模式亟待产生。原来的教学模式就是你听我讲,满堂灌等等。学生听的乏味,老师上课没有成就感。现在,就可以将课堂模式进行一个变换。让学生来主导课堂,教师进行指导。比如,在每节课之后,给学生布置任务,下去搜索一个音乐主题。让学生自己去找相关资料,充分了解相关音乐知识。课堂上就来进行课堂比赛,充分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这样,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光听老师讲的尴尬境地。这样,就可以成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以及锻炼音乐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2.5 增加音乐课外实践

音乐教育集理论知识和实践于一体,缺一不可。学校应根据其特点合理地对实践课程的课时进行规划,切不可一味地着重理论教学。再强的理论知识都是建立在实践之上,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效果,学校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一些音乐实践活动,如举办的小型音乐比赛,乐器表演等,使学生学会将相关的音乐理论知识融入实践之中,并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表演能力。同时这样的表演机会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信。除了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有所用以外,更要让学生参加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学校举行的音乐节,音乐比赛。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音乐元素,可以和更多的人交流音乐的真谛,让学生体会到更有价值的音乐的快乐。优秀的音乐节目也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是很好的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范文6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信息化技术

在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教改要求,新课标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适当的优化和调整。在新课标背景下,创新教育已成为热点话题,小学音乐教学领域也不例外。在笔者看来,所谓创新教育,实际上就是将培养人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作为价值导向,同时将创造型的人才培养作为终极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创新教育理念的提出,既是弘扬创新本性的客观需要,又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需求。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音乐教学创新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学生自己,因此从小学音乐教学创新的视角出发,势在必行。

一、当下我国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目前普遍小学教育都将语文和数学作为主要的教育科目,而音乐由于没有必考性和副课的定位让其在学校的地位十分尴尬,从而导致缺乏重视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是副课教育,有时一些主课教师为了达到教学计划也会占用音乐课的时间,从而导致课程被压缩;另一方面课程的时间不够合理,为了方便主课的教学,很多小学会把音乐学习时间安排在下午,在一天的学习压力下,学生根本没有心思完成学习内容,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差的问题。

(二)专业教师缺乏,教学手段落后。由于不是“应试”要求的科目,导致小学音乐教师的地位尴尬,一些专业音乐教师因为发展和待遇问题不得不转行或者从事其他课程教育,所以专业教师缺乏也是目前我国各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问题之一,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很多教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也会沿用应试教育的“灌输”手段,通过照本宣科、领唱、学生学习唱等单一手段进行教育,不但学生的学习效果不高,而对学习也缺乏一定的兴趣。

二、新课程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

(一)不断转变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式下,音乐教师的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主导,而学生在教学中扮演的则只是参与者,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学习兴趣很难得到提高。为此,教师必须积极的、不断的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不断引导学生去探索音乐、学习音乐,这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比如教师在向学生讲授《大树妈妈》这一音乐时,可以先让学生在课下的时候搜集相关的音乐素材,要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基本的设定,这样教师在对教学内容以及中心内涵展开讲解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教师音乐教学的目标是不断引导学生欣赏音乐,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先对歌曲的曲调有一定的掌握,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

(二)为音乐教学设定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设定音乐教学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够实现学生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充分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音乐的鉴赏能力。新时期,情境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这就要求教师要从音乐欣赏的角度出发,不断创造音乐作品的物质情境、人文情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的学习中去。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四季童趣》这首音乐时,可以用多媒体软件播放有关的画面,然后将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让学生回忆在不同的季节自己都会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这样,学生与教师之间就会形成良好的互动,也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热情。

(三)不断的丰富学校音乐教学资源

在小学阶段,音乐课的课时数是较少的,这样,学生接触音乐的时间就会大大降低,为此,小学音乐的教学效率就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指出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需要对相关的乐器进行添置,要不断地开发本校特色的音乐模式,积极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在介绍《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曲的时候,可以先让学生收集有关“母亲”的音乐主题,然后让学生在课上进行交流,最后,可以让同学们对歌曲进行演绎,明确自身与课本存在的差异,最终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四)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

一般而言,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欣赏教学内容约占总课时的四分之一,这一比例非常大,而且其中还涉及戏曲欣赏、器乐欣赏以及曲艺欣赏等方面的内容。乐器欣赏教学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西洋交响乐、民族管弦乐;民族乐器合奏教学过程中,又包含丝竹乐、吹打乐在内的五个主要乐种;乐曲中还涉及几十种古今中外的乐器音色。对于这些音乐教学内容,如何才能获得最佳的欣赏和教学效果呢?笔者认为,实际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就是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即通过放映录像带的形式,传达教学内容。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学生们可对乐队演奏过程中的规模、阵容以及指挥者的风格和手势一目了然;同时,对音乐情感形象、乐器音色以及演员们的道具服装和演唱过程中的动作表情,都可以看得明明白白,也能够听得真真切切。比如,在《迎来春色换人间》唱腔、组合片断欣赏教学过程中,紧随其后给学生们介绍京剧人物中的四大行当,即生、旦、净、丑,这样可以使学生掌握得更准确。比如,黑、白、灰须生和不带胡须的小生;青衣、花旦及刀马旦,并且什么是黑头和花脸。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形式,不仅可以有效开阔视野、增长学生们的见识,而且还可以享受艺术之美。

小学音乐教学教法有很多。在平常的教学中,只要我们对学生充满责任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讨新的教法与思路,就能找到适合孩子们的教学法。愿小学音乐教学之花开得更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