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1
关键词:生态文明;工业文明;发展观;自然观;内在价值;技术观;消费观
中图分类号:D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165(2012)03011006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作为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在发展观、自然观、价值观、技术观和消费观方面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科学发展观与经济发展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不同的文明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观,而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一)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单纯追求经济的┰龀お
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将社会的发展等同于经济的增长,并最终归结为GDP 的增长,并以此作为发展的最高目标、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高低快慢的重要乃至唯一尺度。至于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压根就不在考虑之列。这是一种生态缺位的经济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指导下,为了实现经济指标的快速增长,对地球资源进行掠夺性地开采利用,无所顾忌地排放,丝毫不顾及环境资源的承受能力,结果不仅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也使人类陷入生存和发展危机之中。许多地方出现了这样的怪圈:生活水平提高了,身体素质下降了;经济指标上升了, 环境污染严重了;经济建设发展了, 生态资源破坏了,最终导致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局面。对此,美国在1991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指出:“我们不能无视在错误指导下的经济增长,这会使我们的自然环境付出代价。一个健全的经济和一个健全的环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二)生态文明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构郦
科学发展观不再以经济增长作为唯一的目标,而把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主张“发展经济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能力和承受能力”;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纳入目标体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发展观将过去那种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观念和行为,转化为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是在对经济发展观理性反思的基础上,对社会发展方式的重新调整,对社会发展理念的重新规范。人类只有自觉地担负起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的责任,寻求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之路,才能使人类摆脱能源危机、生态危机、发展危机和生存危机,才能改变有物质而无幸福的生活,实现真正的发展和真正的幸福。
二、有机论自然观与机械论自然观
自然观是人们对待自然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核心是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一)工业文明奉行机械论自然观
机械论自然观秉承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认为有理性的人是超然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唯一主体,而其他非理性的自然万物都只不过是由人类操纵和主宰的对象,供人使用的工具。“机械论自然观及其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割裂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联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定位在了一个对立而不是和谐的基础上,从而奠定了人类征服自然、统治自然的认识基础。”[1]受机械论自然观的支配,工业文明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堂而皇之地对地球进行掠夺式地开发,榨取式地利用,肆意地污染,无所顾忌地排放,处处以主宰者、统治者的身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为所欲为,不可避免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步步逼到了对立的极限。
(二) 生态文明秉持有机论自然观
有机论自然观把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界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个物种,既不可能超脱于自然界之外,更不可能凌驾于自然界之上,而是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类是自然之网上的一个纽结,同其他自然万物处于复杂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之中,时时刻刻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与交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人(和动物一样)依赖无机自然界来生活,而人较之于动物越是万能,那么,人赖以生活的那个无机自然界的范围也就越广阔。”[2]自然界不仅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也是人的“精神的无机自然界”。自然界的美、神、奇不仅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和美的意境,让人悦耳、悦目、悦心、励志,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激励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动力之源,是启迪技术创新永不枯竭的源泉。不管将来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人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自然界。人与自然不仅具有同根同源的共生性,更具有利益上的相关性,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如果自然界被摧毁,生态环境被破坏,动植物物种日渐消失,自然之死带来的必将是人类之亡。
三、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与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就是非工具性价值,就是不是作为对人和其他生命的有用性或作为他物的手段或工具而存在的价值。存在就是为了“它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了生存这一目的,它要求在生态反馈系统中,维持或趋向于一种特定的稳定状态,以保持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适应、和谐与协调的价值”[3]。人对自然价值的看法不同,决定了自然在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与之相应的对待自然的手段和方法不同。
(一)工业文明否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工业文明价值观从“经济的视角”来看待自然的价值,认为“自然界的价值就在于它们的存在是否对人类有利,能否为人类所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因而只具有效用价值、工具价值而不具有内在价值”[4]。在他们看来,自然界只不过是为人类免费提供所需的资源库和垃圾处理场,一种为我所有、为我所用之物,至于自然万物本身的存在及其运行规律是不需要考虑的。这就为人类无节制地开采和滥用自然资源的行为提供了“价值合理性”支撑。于是,人类就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对自然界进行榨取式地开发利用,无所顾忌地排放废弃物,而不管自然界能否承受得起。正如罗尔斯顿所说:“我们现代人在开发利用自然方面变得越来越有能耐,但对大自然自身的价值和意义却越来越麻木无知……在一个价值仅仅显现为人的需要的世界中,人们很难发现这个世界本身的意义;当我们完全以一种彻头彻尾的工具主义态度看待人工产品或自然资源时,我们也很难把意义赋予世界。”[5]这样一来,人类利用自然变成了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变成了破坏自然,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二)生态文明肯定自然界的内在价值
生态文明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工具价值,更重视自然界的内在价值。在生态文明价值观看来,“自然界不可能以人为目的、为人而存在。它本身就是目的,存在就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4]。事实上,不仅非人的物种具有内在价值,就是河流、山川、土壤、岩石等非生命自然物也具有内在价值。这不仅因为它们自主自在地生存,而且“这种自主的存在和自主生存是合理的, 是以它自身为尺度进行评价的”[6],具有以自身为主体的价值。所以,自然界也是目的和手段、工具价值和内在价值的统一。诚如罗尔斯顿所言:“生态系统是一个网状组织。其中,内在价值之结与工具价值之网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7]而且由于自然界是先于人类而存在,因此,自然的价值并不是人类所赋予的,而是它本身所固有的。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就要维护自然的生存和发展权利,自觉调整人类改造自然的方式,变征服自然为尊重自然,掠夺自然为保护自然,主宰自然为敬畏自然,在自然生态阈限内去获取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努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健康运行。
四、协调型技术观与征服型技术观
技术观是对技术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包括对技术本质、特征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等。技术观受发展观、自然观和价值观的支配,有什么样的发展观、自然观和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技术观,从而就会有什么样的对自然的作用方式,也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环境影响。
(一)工业文明的征服型技术观
在工业文明的经济发展观看来,技术纯属经济领域的活动,活动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谋取经济利益,追求产值利润的最大化,至于对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压根就不需要考虑。这是形成征服型技术观的政治基础;而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起来的工业文明自然观和否定自然界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是为人而存在的工业文明价值观则是形成征服型技术观的认识基础。正是这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催生了征服型技术观。
征服型技术观认为技术是人类用来操纵、征服和统治自然的工具。认为只要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人类就可以在自然界面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地去征服、主宰、奴役自然,疯狂地掠夺资源能源,肆意地干预自然进程,挑战自然规律。按照海德格尔的说法,技术是“一种解蔽方式”,这种解蔽方式的根本特征是“强求”、“促逼”和“限定”。“限定”自然界按照人的要求改变自身的形态和进程,“促逼”自然界中原不可能发生的状况通过技术手段展现出来,“强求”自然界无条件地满足人类各种正当和不正当的需求,根本不考虑自然界的承受能力,结果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失衡和环境危机。生态危机的产生与征服型技术的滥用直接相关。人类文明的转型需要一种新的技术观作支撑,这就是生态文明的协调型技术观。
(二)生态文明的协调型技术观
由于科学发展观把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作为发展经济的前提,有机论自然观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价值观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主张维护自然的生存权利,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这就决定了生态文明的技术观是协调型技术观。协调型技术观强调尊重自然的生态规律,反对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强行干预自然进程,随意扰乱自然节律,摆布自然状态;主张放下高举的征服自然之剑,学会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同时,注意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为了维护自然环境的安全,协调型技术观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源头治理,在技术原理的构思、技术方案的设计阶段就坚持节能、降耗、减污的指导思想,进行绿色设计,实施绿色制造,进行清洁生产,使产品的孕育过程就是绿色的、环保的。协调型技术观还把生态无废物原则引入技术系统,注重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使原材料在生产链条中多次、反复、循环利用,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流动,力争做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协调型技术观一改过去仅以经济效益作为评价技术的标准,而将生态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对技术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生态关照,把技术对经济的促进控制在自然资源能源、生态系统可承载能力的基础之上,力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实现技术活动的生态化。
五、生态消费观与消费主义消费观
消费观是指消费者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模式的总的观点和看法。不同的消费观决定了人们采取不同的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从而对社会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合理正当的生态消费是刺激经济健康、持续增长的动力,而不合理的消费在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把人类置于生存危机之中。
(一)工业文明的消费主义消费观
消费主义消费观把消费看作是刺激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标志。在这种消费观主导下,消费发生了异化:一是消费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不断被制造出来、被刺激起来的虚假需求和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无限的欲求导致了挥霍无度的浪费,加速了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二是人们消费的不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符号价值和时尚价值。许多物品在它们的使用价值还没有被完全消耗之前就被抛弃了,原因是它过时了,或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了。消费什么和怎样消费成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为了炫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有些人不顾社会经济条件,当然更不会顾及地球资源能源的承受能力,为所欲为地消费。美国占世界总人口不足5% ,但却消费了世界不可再生资源的33%。[8]一个美国人消耗的资源是一个非洲人的100倍。[9]这种消费所形成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活方式,加速了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对自然环境造成灾难性的破坏,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危机。“生态危机从表面来看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错位,其深层问题则是人性的危机。它是欲望获得了独立资格且成为人的标志,而人则沦为欲望的奴隶受欲望的驱使。”[10]
(二)生态文明的生态消费观
生态文明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提倡生态消费观。首先,生态消费是适度消费。适度消费是满足人基本生存需求的消费,是人的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消费。它消费的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的是人的实际生活需要,追求的是健康而富足的生活。适度消费是在自然资源、能源可承受基础上的消费。地球资源、能源是有限的,很多是不可再生的,不是属于少数有钱人的,而是属于全社会所有人的;不是仅仅属于这一代人的,而是属于子孙万代的。所以,任何人只有合理使用的权利,却没有挥霍浪费的权利。适度消费是与国情国力相适应、与一定历史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其次,生态消费是有利于环保和健康的绿色消费。绿色消费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注重环保、节约资源。消费时选择使用那些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既不污染环境、自身也不被污染,既有利于环保、又有利于健康的绿色产品;消费过程中不仅把产品的使用价值用干榨净,还要使其在其他环节上进行循环再利用,尽可能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排放。再次,生态消费是注重大自然精神价值的消费。与单纯追求物质欲望满足的消费主义不同,生态消费更加注重大自然对人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倡导人类摒弃贪欲之心,放下征服之剑,亲近自然,驻足欣赏大自然的绰约风姿;尊重自然,细心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融入自然,用心领悟大自然的神奇意境……人类只有从单一的、狂热的物质消费中挣脱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和道德人格的提升,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六、结语
尽管作为两种不同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在诸多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每一种新的文明形态都是对前一种文明形态的“扬弃”[11],因而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建设生态文明不是要人们回到烈火洪荒的原始文明阶段,而是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三生共赢的文明发展道路,统筹经济增长和生态保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协调发展。这就离不开工业文明所创造的物质财富、生产资料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唯其如此,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锐锋,刘带. 生态技术缺位的原因分析[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4):25―30.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9.
[3]余谋昌.生态哲学 [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79.
[4]李锐锋,罗天强.论和谐社会的生态支撑[J].与现实, 2007(3):186―188.
[5]张德昭,徐小钦.重建人和自然界的价值论地位[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3):14―18.
[6]余谋昌.生态系统整体性与河流伦理[N].黄河报,2004―09―29(05).
[7]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254.
[8]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78.
[9]金涌.工业生态: 原理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16.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2
关键词:学生;文明生态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0-0096-03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能源短缺和环境持续恶化局势的日益严峻,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倡导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当代学生作为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否树立文明的生态观,对于我国切实推进低碳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低碳”视域下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的重要意义
(一)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既消耗大量的资源,又排放大量污染物,致使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能否拥有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生态观念,能否把生态文明作为自觉的理念,能否提高自己的生态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道德习惯、生成高尚生态道德人格等,将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调查显示,63.30%的学生不知道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53.71%的学生不了解有关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这说明,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引起高校应有的重视。特别是传统德育对生态环境的忽视或关注不够,使得学生的生态知识缺乏,生态责任感淡漠,生态习惯难以养成。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文明的生态观,这不仅是他们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技术创新是关键,科学决策是保障。约占中国人口5%的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知识层次、知识结构、创新意识、政治地位等,决定了他们必将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实现生产技术创新、推动生产方式转型的主力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促进依法决策、科学决策的骨干力量。因此,学生能否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文明的生态观,对于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
(三)学生树立文明生态观是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
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也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其核心是人的素质的全面提升。生态观属于人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范畴,它们决定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当今社会,之所以出现生态环境危机,根源在于人们的生态意识、生态责任、生态义务、生态道德等的缺乏,在于人类滥用科学技术,从而导致科学技术的异化发展。要化解生态危机,归根结底只能靠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实现。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正在于培养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文明的生态观,提高他们的生态道德素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共同要求。
二、“低碳”视域下学生文明生态观的内涵
广义的生态观是人们对于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生态系统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基本认识和基本观点。文明生态观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根据的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观点的总和,是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性理论体系。适应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学生文明生态观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内涵:
(一)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生态自然观
马克思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生活在
自然界中”的,而不是存在于自然之外或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类与其他一切动物的不同,在于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的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类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类可以创造环境,但这种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的生态自然观,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的文明生态观。
(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作为包括人在内的生命有机体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物质性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生态的认识经历了从“敬畏”到“征服”,再从“征服”到“和谐”的曲折过程。长期以来,不能科学认识生态价值,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利益关系,是造成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症结所在。特别是工业文明的到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空前活跃,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强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由于生态价值的缺失,人与自然关系的错位,导致人们对自然资源“涸泽而渔”式的过度开采,对于生态环境无休止的肆意破坏,造成生态严重失衡。人类在饱尝恶果之后,终于认识到,要化解当前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必须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运行模式。
(三)生态主体平等的生态伦理观
生态伦理是把伦理关系从人际间扩展到种际间,它既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伦理关系,也包括人与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人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伦理关系。长期以来,受“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的影响,人们把自然视为工具,充当自然的征服者和改造者的角色,从而使自然无条件地为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发展提供生产与生活资料和资源。生态伦理观把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看成是一个统一的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自然界中的生物、非生物和人类是平等的生态主体,彼此之间是共存共生的。它赋予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以道德地位和道德权利,就像人际伦理要求人对他人、对社会要有道德情感、要承担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一样,它要求人对其他的生物和非生物、对整个生态环境同样要有道德情感、要承担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其目的在于以此引导人们形成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道德情操和价值理念,从而在行为层面确立和制定促使人与自然之间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伦理规范。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3
【关键词】 奥康纳;文化;自然
一、奥康纳关于“文化—自然”关系的阐述
在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方面,西方生态学的代表性人物詹姆斯·奥康纳的研究和思想占有重要地位,他在《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一书中提出自然、劳动和文化三位一体的自然观和历史观。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说,奥康纳提高了自然的主体地位,目的是为了改变以往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根本观念,在一系列正在发生和已经发生的自然的、生态的、社会的危机中,从根本上修复人与自然关系的裂痕,实现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1、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修正
奥康纳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确没有一种研究劳动过程中的生态和自然界之自主过程的自然理论。”[1](P39)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自然”的地位是缺失的。究其原因,在于历史唯物主义忽视了自然界自身所具有的“自然的终极目的性”和“自然界的自主运作”这两个基本特征。
奥康纳认为,在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中,“自然系统的协作内涵没有应有的地位,因此也没有自然维度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2](P64)在奥康纳看来“技术、财产、权力、文化规范,以及由此而展开的自然生物化学过程都以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方式积淀在特定的协作模式之中。”[3](P3)通过协作的具体形式,劳动、文化与自然范畴的融合过程就清晰了。
2、对两种决定论的批判
奥康纳对于 “环境决定论”和 “文化决定论”都持批判态度。他认为这两种观点在对作为人类物质活动之前提的环境进行阐释时忘记一个关键性的观点。文化、劳动、自然这三者之间客观存在着的统一性。”[4](P120)
通过对蒙特利湾地区的生态环境的考察,奥康纳揭示了环境决定论的困境,他引用巴巴拉·劳伦斯的话:“在弗尔河地区,……野生长春花属植物以及其他的树木和植物种类居然生长在一起,这种情况如果不从在19世纪时候为了开发弗尔河流域的森林和石灰资源而在该地区大量引进雇佣工人以及相关技术所产生的影响的角度来加以考虑,显然是无法加以解释的。”①奥康纳也通过事实对 “文化决定论”进行批判:“帕加罗河流域荒废了的苹果园内正在出现的生态系统,是自然界言说自己的最好例证。在那里,本地的果种几乎彻底地排挤了所有的引进的果种,在今天的开发商面前呈现出了一幅‘原初自然界’的状况。”[5](p100)这表明文化决定论在某些问题解释上的困境。奥康纳认为历史与自然的关系应是平衡和制衡的关系,两者辩证统一,相互发展。
3、自然、劳动与文化三位一体的自然观和历史观
奥康纳认为劳动作为媒介将文化与自然连结,三者形成一种三位一体的关系。“文化本身不可能给任何人提供生活资料……自然本身不可能给人类提供什么东西……劳动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媒介,这就是说,劳动把这两者在生产的维度上拉到了一起,并使之能生产出人类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从这一角度看,对历史与自然景观的文化解释与环境主义解释之间的二元论就不存在了。……文化、劳动、自然是三位一体的整体。”[6](p141)
在这个模式中,“劳动”作为中介,也存在着文化和自然的维度,对文化与自然起着调节作用。奥康纳认为,“人类的劳动不仅建立在阶级权力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之上,而且也建构在文化规范和文化实践的基础之上,而文化规范与文化实践反过来又被社会劳动的形式所决定”,“人类劳动不仅建立在阶级权力、维持商品价格稳定的努力以及文化的基础之上,而且也建立在自然系统的基础之上,而自然系统反过来也被社会劳动所调节。”[7](p77) 总之,劳动、文化与自然是有机的统一关系。
二、奥康纳 “文化—自然”关系理论的重要影响
1、奥康纳 “文化—自然”关系理论的理论意义
首先,丰富和发展了生态理论。奥康纳认为经典对于生态的研究有所缺失,不过在文本中仍有所涉及。他认为马克思“在关于社会的观点中包含有人类不再异化于自然界,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不再建立在资本积累逻辑的基础上,而是一方面以个人和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以我们今天所谓的生态学理性生产为直接基础。”[8](p3~4) 可见,奥康纳是从生态学的角度对的理论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发展。其次,拓展了批判的视域。奥康纳敏锐地抓住了突出的环境问题,并想通过对生态危机的研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这种研究对整个人类的发展意义重大。另外,在奥康纳看来,当代生态危机表明了人对待自然的主观和随意性,没有顾及自然的客观本性的规律,而最终是危及自身,因而反对人们为了单纯的经济增长而破坏自然,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2、奥康纳关于“文化—自然”关系理论的现实启示
(1)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道路。奥康纳的“文化—自然”关系理论提高了自然的地位,重视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恩格斯曾写道:“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9](p9)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既有社会性也有生物性,社会性使人能够发挥自身能动性为生存而对自然界和自身做出一定的改变;生物性使得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受自然的制约。因此,人的各项活动都必须以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为界限,实现人与自然的平衡共处。
(2)转变消费模式,改变消费理念。科学技术的进步深化了人类对整个自然的深度利用程度,不断翻陈出新的高科技商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在琳琅满目的商品面前,人类消费欲望也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生存的层面,人类的消费方式开始向复杂多变的消费方式转变,因而也导致了人类的价值观念的转变。在如此丰富的需求和变化面前,生态和自然的负担日趋加重,因此整个社会消费的导向必须要有所改变,这需要人们消费不能再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主,而应该向适量满足自身要求和保护生态环境这样的价值观靠拢。总之,要取得满足人们的实际需要和保护和发展生态环境的双赢和平衡,以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詹姆斯·奥康纳的自然与文化理论为我们看待全球生态危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解决方式。把人与自然的对抗转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构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态危机意识更需要人们从根本上转变人类主体地位的观念,从最基本的和简单的事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类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注 释】
① 巴巴拉·劳伦斯:“自然界的建构及其本质:对加利福尼亚州沸尔顿的弗尔河地区的一种历史生态学研究”1989年4月华盛顿的奥林匹亚召开的环境史协会的年会论文.
【参考文献】
[1][2][3][4][6][7][8] 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研究[M].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3-141.
[5] 布汤·高顿.蒙特利湾地区:自然历史与文化印迹[M].加州:布克斯伍德出版社,1979.100.
[9]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P9.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4
论文摘要:技术价值观指的是人们对技术价值的看法,概括技术价值本质,以及实践中形成的对技术价值的认识,它影响着技术价值观的发展。人类把技术当作掠夺自然、获得财富的手段和工具,技术为人类财富积累提供了条件,并发展出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它是文艺复兴与工业革命结合的产物,注重经济价值、人类价值、工具理性,忽视技术价值多样性、自然价值及价值理性。虽然其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技术进步,但同时却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论文关键词 功利主义 技术价值观 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一、技术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观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有关价值的基本观点,是对各类价值关系的基本概括,是价值意识最高的形式。它是人类特有的带有倾向性的评价、认识的标准,是人类从事某活动的定向标准。人们一旦确立了某种价值观,就会在的活动中体现出某种倾向性的特征,并通过价值的创造从而实现价值理想。
技术价值观则是人们在对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稳定的认识。
人类的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价值观。在技术原始的古代,当时的条件决定了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模糊的、笼统的、混沌的整体自然观。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就是去顺应自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古代人类只能依靠原始技术来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产资料和所需的生活资料。因此,无论是对自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发,或是有意无意的损害、滥用、破坏,都不会对自然界及其社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则把整个自然界当作一架按照一定规律自动运转的机器,人们只需通过实验和分析对自然界进行探寻,掌握规律的钥匙,便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近代技术的诞生和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了人类财富的积累,人们于是把技术看作掠夺自然的手段和工具,并形成了影响几个世纪的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
人类文明伊始就已经存在了人类的技术价值观,伴随着人类技术活动的进步、深入和拓展而走向系统化、知识化。由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直到工业机器时代,逐渐形成了技术征服自然、保护自身和生产物质财富以及如何有效使用技术等一类的技术有效性价值理念。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不但将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也为技术的整体社会价值实现提供了文化、思想和科学的氛围,成为滋生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温床。它所掀起的科学革命,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也为工业革命积的爆发蓄了力量。默顿分析了17世纪英国社会的技术实用价值,他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将会导致出实用的结果,科学家不但寻求技术效率,同时也考虑合理地使生产手段来适合最终目的的经济效益。这些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观渗透和融合了科学认识以及文化,对技术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上升到理性上形成了重工具、经验性和实证的价值观,就是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弗培根清楚的表达了这种价值观:对于各种科学的增长进步和哲学体系来说,应该依照相同的规则,以果实来评判学说体系;然而假设这种体系不出产果实,我们则应该宣告它毫无价值,尤其是当它不仅不产生橄榄和葡萄等果实反而带有辩论、争论之蒺藜时,我们更应当作这样的宣告。此观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外在的应用价值,用此方法来看技术,我们判定它有价值,因为它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说的是这些目的是为社会与个人谋福利的,具有道德背景和人道主义的希望。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把技术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一直与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观点联系在一起。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局限性
1.忽视自然价值,强调人类价值
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所理解,自然界是没有价值、没有目的的,只能任人摆布。人不但处于自然界之外,并且居于自然界之上,万事万物仅仅是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没有价值。比方说某人用斧子砍倒另一个人,他就会被认为是可恶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然而,如果某人挥斧砍倒一棵树,别人会认为这很正常。因为树本来就是被人使用的工具,其价值就在于能够被人类利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自身的利益,人类借助技术手段疯狂地掠夺自然,肆意地践踏自然,导致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可是我们忘记了一点,世界是一个生物共同体,人类只不过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忽视技术价值多样性,强调单一经济价值
技术价值具有多样性,形式上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但工业革命以来,由技术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人们只看到了其经济价值,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只强调单一的经济价值,换来了所谓的GDP的增长,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忽视价值理性,强调工具理性
技术是对人类是有价值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手段。技术就其本性来讲是价值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使得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出现了以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这样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简单地把有用等同于技术价值,一味强调技术手段的目的化和技术的工具性,它偏重技术的产出效率、经济功能,忽视技术内在价值和技术的价值理性对人的引导作用。技术活动是从价值主体需要出发,经过价值理念、价值意识、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与价值物生成的过程。技术价值目标并不总是合理的、恰当的、正当的,而往往会建构出非正当、非合理性的价值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它以经济利益的实现为中心,对自然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轻人的尺度、重物的尺度,对消费价值、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激发了人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失去了对主体的终极关怀,泯灭了精神品味和生命意识,从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一)打破了人与自然之和谐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视自然的其他价值,只注意自然界的经济价值,认为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索取、利用和征服的对象。在技术功利主义意识里,树木不再是秀丽的自然风景、不再是茂密的森林、不再是充满神奇与情趣的绿色王国,而是由树木到桌椅不断变化的人类用品,一切生物都为了人类利益而存在,都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性的对象存在,于是形成了奴役自然、主宰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在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之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恶化了人与自然关系,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人类的活动逐步使得自身很难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在于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生态系统内部的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旦外来干扰超出了此限度,这种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人类对自然界开发利用和全方位的污染,远远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使得土地沙化、资源枯竭、酸雨毒雾剧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等。恩格斯说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二)消解了人之主体性
技术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逐渐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从此带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把人从头脑、躯体的综合体中分离出来,他在运用身体却并不需要动脑。人成了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人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工人在创造产品时并不起什么作用。工业文明彻底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之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人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机器零件,破坏了人的生存的从容与和谐,耗掉了人的生命和青春的激情。汽笛一响,人们必须开始工作;装配流水线从身旁转过,工人必须跟上它的速度;铁路按严格的时间发车,人们必须服从;大众媒介产生的是一种单一文化,大规模生产产生的是标准化产品,人的自主性丧失了,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被客观化与机械化了。人被整合到依据理性原则和商品本性建立起来的自律的机械化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过来成为统治自己、压迫自己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从属于它,剥夺了人的自由。人成了技术的附属物,失去了主体性与能动性。
(三)导致人自身价值之迷失
技术给人们健康幸福的生活提供了前提,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物质满足并不代表精神满足。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既包含精神消费与物质消费的和谐统一,也体现人与自然关系、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就是良好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但是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使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极大满足时,失去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因为它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刺激着人类对财富的追求,以为金钱可以买到一切,似乎生活的目的就是追求金钱,包括幸福。这种观念使人们把享乐和满足物欲当成最大的幸福和意义,丧失了对自身的自主与自信,成为依附、崇拜技术的奴隶。社会被卷入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的恶浪。人沦为金钱、商品的奴隶。寻求感官刺激,追逐本能,枪杀、吸毒、暴力等社会公害也呈现出愈演愈烈和低龄化的趋势。人创造的物质反过来支配人、奴役人、驱使人,使人在疯狂追逐中,失去理智,导致道德甚至人性的沦丧。人类生存发展的目的逐渐被狂热的物质追求遮蔽,乃至这种物质追求成为了终极的、唯一的目的。最后,人的精神需要、人的价值和意义等渐渐被忽视,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5
大视野是眼界,更是胸怀,自信与志向是决定眼界的内在根本。中国需要话语自信,具体来说就是讲大国的自认自信,从事实和理论层面阐述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西潮转东风,这是大趋势。依托中国模式,我们走到了建立“后西方话语时代”的中国话语体系的历史节点。《道路自信:中国为什么能》表达中国立场,激发和增强追求中国梦的正能量,是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战略思想家群体对“中国道路”进行权威阐释的集体发声,探讨的是人类史上大国兴盛崭新模式――中国模式。
实践中积累的成功经验越多,我们越自信。历史发展到目前阶段,条件成熟了,是机遇也是历史的要求,我们必须开始碰触和解决一些以前认为有难度有争议的问题。改革进入深水区,上海自贸区是针对深水区中的冰山做一个精准而专业的测绘,开掘全新的发展航道。建设中国自由贸易区是一项国家重大战略,上海自由贸易区是一块试验田,也是第一块基石,对我国在新形势下参与国际竞争、参与世界经济规则制定意义重大,也是撬动下一波改革开放的支点。《赢在自贸区:寻找改革红利时代的财富与机遇》讲的是大国方略,而非一地经济特区的权宜之计。
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冲突,能源战略与自然人文难以两全。十提出“美丽中国”的目标,指出能源安全的战略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并不矛盾。我们不仅要实现能源供给保障,同时要修复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能源之战的美丽原则是道路自信更是文化自信,是重塑3000年“美丽中国”的中国梦,这也是《美丽中国的能源之战》的基本观点。
大视野外看世界,内看中国,也看超越边界的互联网。网络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牵涉到技术与政治的关系。网络问政、网络反腐……互联网在中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网民与政府部门之间形成了双赢的互动博弈,互联网参与并改变着中国政治。互联网给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带来了新的动力。互联网使政府更加开放、透明和负责任。如果你只有时间来阅读一本有关中国互联网的书,《技术赋权:中国的互联网、国家与社会》是最好的选择。
科学观念的高度普及,科学知识的广泛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时代特征。进入大数据时代,数学既是开启数据科学的钥匙,也是我们生活文化的一部分,数学热是现代公民素质普遍提升的表现。科学从来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数学也可以易读又不失妙趣。数学完全可以与流行文化共舞,与科学人文彼此交融。就像《X的奇幻之旅》是一本专业的数学书,谈的却是斑马条纹、流星雨抛物线、罗密欧和朱丽叶爱情微积分……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观点范文6
[关键词]《狩猎季节》;生态;人;自然;动物
《狩猎季节》(Open Season)索尼影视历史上的首部动画电影,导演是曾执导《怪物公司》、《蚂蚁总动员》等片的吉尔・库顿和曾拍过《狮子王》、《叔比狗大闹好莱坞》等片的罗杰・阿勒斯和安东尼・斯塔奇,于2006年9月29日在全球同步公映,这也是我国分账大片历史上首部同步引进的动画电影,中影公司参与审片的一位负责人表示,该片能够获准引进,不仅因为它显示了当今全球最高的动画技术,更因为它是一部“绿色环保”影片。影片之所以在世界各地备受推崇原因之一就是影片中蕴涵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
一、文明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电影《狩猎季节》主要讲述了一头900磅重的马戏团棕熊布格(Boog)和一只麋鹿埃利奥特(Elliot)在狩猎的季节里,互相结伴,团结协作一起对抗狩猎者追杀的冒险励志的故事。棕熊布格跟从小抚养自己的护林员贝丝在泰波兰小镇安静地生活,它掌握了足够的在人群中的生活技巧,并且成为了当地国家公园的表演明星。然而一天它阴错阳差地救了一只被猎人捕获的麋鹿埃利奥特,却因此惹来麻烦而被和麋鹿一起送进处处危机的森林,在森林里棕熊遇到一些新的朋友,由陌生到熟悉,由对抗到联合,面对即将开始的狩猎季节,动物们为了能有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而联合起来对抗可怕的猎人,捍卫属于它们的森林。
棕熊布格是影片的主角,它无意中救了麋鹿埃利奥特,麋鹿便想方设法去营救棕熊布格,让其回到自然中去享受生活。起初布格还认为“我得到了想要的一切,为什么我要去外面的世界?”在它们的交往过程中,埃利奥特也从布格处学到很多生活方式后,他对人类生活深深着迷。导演之一罗杰・阿勒斯说:“尝到文明生活的甜头后,埃利奥特想进入文明世界。”在麋鹿的引导下,棕熊本能开始浮现后,自然的野性和文明的驯化在它们身上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在文明世界里,它们成了麻烦制造者。因此,它们不得不被护林员贝丝等人送到了森林之中。这对于没有任何野外生活经历的棕熊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它起初仍然以大明星自居,不愿和麋鹿成为搭档,也试图用人类文明的生活方式在森林里生活,可是发现两者根本不可能糅合到一起。比如当它想上厕所时必须要依赖坐便器,吃饭时也梦想着人类的食品,不屑于自然界的食物。当它发现人类文明在此格格不入时,决定重新回到主人的身边,在途中处处碰壁,遇到了臭鼬,神经兮兮的鸭子,惊慌失措的兔子,霸道的长耳鹿群等,同时也体会到了大自然的生存方式及其魅力所在。在棕熊继续尝试回到人类生活的同时,动物们面临着即将到来的为期三天的狩猎季节,森林里动物们个个自危,棕熊也可能成为猎人的猎物。面对死亡的威胁,棕熊和麋鹿等动物决定团结起来,共同抵抗外来的入侵。棕熊从文明世界来到自然世界,正如导演之一吉尔・库顿所说:“布格是经历了两种截然不同生活的大棕熊。究竟那种生活方式更适合棕熊呢?它徘徊在文明与自然之间,也从侧面反映了文明与自然的二元对立关系。
二、“生物中心的平等”的生态思想的完美体现
影片除了对自然与文明两种场景的描述外,还重点描述了文明与自然的对抗。在森林里动物们面临死亡的威胁时,它们决定自救,最终演绎了一场胜利的丛林大反攻,打败了来犯的捕猎者。这个场面的刻画有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意蕴,体现了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如生态学家提倡的“生物中心的平等”(Biocentric Equality)、动物解放论、动物权利论、自然价值论等的生态思想,这也成为该片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动物解放论的代表人物是彼得・辛格(Peter Singer),其代表作是《动物的解放》(1975),动物权利论的代表人物是汤姆・雷根(Tom Regan),代表作有《为动物权利辩护》(1972)、《捍卫动物权利》(2000)、《动物权利争论》(2001)等。中国学者王正平把上述两位生态学家的思想合称为“动物权利论”。动物解放论的基本观点是以动物感受苦乐的能力作为道德地位具备的依据和标准,因此承认动物也拥有像人一样的道德地位。辛格认为“动物的解放是人类的解放事业的继续。”“凡是解放运动都意在结束某种不平与歧视。”动物权利论也认为动物应该享有与人一样的生存的权利。两者都把道德关怀的边界扩展到动物身上,都把动物与人类中被压迫的群体――妇女、黑人作比较,都发对通过实验和其它方式来虐杀动物。动物解放/权利论把道德关怀的范围局限在动物身上;“生物中心主义的平等”论则要求把道德关怀的范围涵盖在所有的生命身上,代表人物有阿尔贝特・史怀泽(Albert Schweitzer)和保罗・W・泰勒(Paul W.Taylor)。法国哲学家史怀泽是“生物中心论”伦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自然界每一个有生命的或者具有潜在生命的物体具有某种神圣的或内在价值、并且应当受到尊重。史怀泽提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世界上的生命没有高低贵贱的等级区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赖的网,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依赖于其它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我们生存在世界中,世界也生存于我们之中。”人对其它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作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泰勒于1986年发表《尊重自然》一书,并宣称尊重自然就是他的环境伦理学说。其学说认为所有生物具有自身的善和天赋价值(inherent worth),值得具有道德能力的道德者的尊重,而且采取这种态度的人便倾向于增进和保护其它生物的善。泰勒的生命中心自然观具有若干基本信念,就是人类与其它生物都是地球生命社区的成员,人类并不超越其它生物,而且人类与其它生物构成互相依赖的系统。
通过对影片的多次赏析,观众不难发现影片充分体现了上述的一些生态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哲思。在影片中,棕熊和麋鹿的命运表明动物应该和人类一样享有平等的生存权利。棕熊在国家公园时体会不到人与动物的不平等,但当它远离人类来到森林里时才发现动物的生命掌握在猎人手中。为了抵抗这种不平等,它勇敢地站出来号召动物们一起反抗。棕熊活灵活现的人性化的形象被赋予了人的性格特征,让观众感觉到它身上具有人的气质,也从侧面反映了动物与人有着平等的地位。
影片将批评的矛头直指猎人肖,在他的眼里,动物们正在密谋对人类不利。“所以我们必须在它们作恶之前把它们拿下!”猎人肖是个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者,成为生态学家攻击的一个反生 态、反自然的典型形象。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生态批评运动的发展及生态伦理道德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把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根源指向人类中心主义。在这种语境下,猎人肖被视为地道的人类中心主义者则具有更加鲜明的色彩。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以人为宇宙中心的观点,“它的实质是:一切以人为中心,或一切以人为尺度,为人的利益服务,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成为生态批评的第一要义。影片对反生态的猎人肖的愚蠢行为给予了辛辣的讽刺。他贪婪地捕杀猎物,尤其是他对棕熊耿耿于怀。可悲的是,他的计划没有得逞,在动物们的围攻下,猎人被彻底打败。影片启示观众,不遵循物种平等原则,迟早要受到惩罚的。因为大自然的力量是神秘莫测、威力无比且无处不在的。影片中蕴涵着的丰富的生态学思想让观众意犹未尽,留下不尽的回味和深思,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
三、回归自然的思想
影片在阐释“生物中心的平等”的生态思想的同时,自然始终处于在场的位置,体现了大自然无处不在的威力。大自然有着神秘的力量,她无时无刻不在存在着,并发挥着她的必不可少的作用。影片向观众展示了和谐宁静的森林环境,由于受到了人类的入侵,原来的平衡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了破坏。猎人肖是人类入侵大自然的代表,他的形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代表了一些现代人漠视自然的存在,而对之大加践踏和蹂躏,无节制地攫取自然资源。他的这种侵略者的行为无疑给和谐的自然生态带来了破坏,他的这种愚蠢行为也必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当人类肆意地捕杀大自然中的动物使得自然生态受到影响时,大自然不会袖手旁观,必然要使人类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当由棕熊率领的动物们准备抵抗外来入侵者时,大自然提供了足够的进攻武器,动物们在自然中练就的本领都可以派上用场,如鹿角成了弓箭的一部分,臭鼬可以发出毒气等,让观众感觉自然界存在着无限的对抗力量。同时也感觉到属于自然造化的动物们有着和人一样的潜力和天赋。另外,棕熊在自然中学会了自立,找到了自我,能够和森林里的其它动物们友好相处了。当护林员贝丝担心在狩猎季节棕熊有所不测而决定带它回到人类世界时,棕熊曾一度陷入痛苦的抉择当中:是重返人类的文明还是回归自然?最终棕熊选择了留在森林里,因为这才是它真正的家。护林员贝丝是个典型的环境保护主义者形象,在影片中被刻画成一位善良、有爱心、懂得回归自然的重要性的女性形象,让观众感到因为有这样的环保主义者而感到高兴;麋鹿也在自然中学会了自重,尤其是经过激烈的斗争残余的鹿角脱落后而找到了焕然一新的自我,也敢于大胆地向长耳鹿追求爱情了。这一切都展示了大自然的魅力,只有回归自然,才能发现本真的自我,才能真正实现与其它物种的和谐相处。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