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1
[关键词] 研究机构 文献计量 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软件
在全球化知识经济环境下,作为支撑一流科技创新的院所文献情报系统,不仅要面对未来不断创新的数字科研、e-learning环境和学科领域的交叉与飞速发展,满足科研用户对e-science学术信息利用环境不断提高的需求,而且要有快速收集有效的文献数据信息,利用文献情报分析工具,发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知识内涵和情报的能力,以满足战略决策者对研究机构的科研产出和发展态势情报的需求。
信息可视化(informaiton visualization,InfoVis或Iv)是近年来出现的数据挖掘方法之一,它能很好地利用人类对可视化形式下的模型和结构的获取能力,解决科技文献数据量过大、无法快速和有效交流的问题,同时可视化数据挖掘可观察、筛选、发现和理解信息,发现隐藏在数据和信息背后的含意[1]。
本文以开展基础研究为主,有重点地开展国家急需的、有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技术创新研究,并与高新技术应用和转化工作相协调发展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所(以下简称化学所)作为研究机构的实例,以化学所近5年(2004-2008年)被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SCIE)收录的国际论文为科研产出指标,利用SCIE分析功能,结合近年出现的信息可视化数据挖掘软件――citespace,对收录的科学文献全纪录数据进行统计和可视化分析。在传统的对相关信息文献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论文题目、摘要、关键词、标示符等数据提取词集,从引文数量、共现和共引的频次多方面进行聚类计算,发现隐藏在可视化数据背后的有价值情报。
1 方法与数据源
1.1 方法
采用美国Drexe1大学陈超美博士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citespace在线可视化软件,该软件是一种适于多元、分时、动态的复杂网络分析的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技术。使用citespace 的一般步骤:①确定一个研究领域或研究机构,收集尽可能多的文献;②收集数据, 包括题目、摘要、被引文献等信息的文献全纪录信息;③参数选择:确定总的时间段范围和时间分区;选择分析的节点类型;引文数量、共被引频次和共被引系数三个层次上分别设定阈值;选择算法精简和合并网络;④显示可视化图谱;确定关键点。
citespace可用于进行科学文献全记录数据共引网络分析,通过对文献信息的可视化,能够较为直观地识别研究机构科研产出发展态势的情报[2]。
1.2 数据源
选择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International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创建的SCIE数据库为数据源,检索策略为:地址= inst chem* same (chin* aca* or acta*) same beijing),出版年=2004-2008,检索结果命中记录4 065条,引文数据138 586条,总被因频次为38 053次。将2004-2008年间化学所发表的4 065篇论文的作者、题目、主题词、关键词、文献的引文等全纪录信息导入citeSpace软件,采用SCIE的分析功能和citespace软件 ( 2009年3月20日2.2. R1 Webstart版本[3])进行年代分布、合作者、学科领域、合作机构、合作国家、期刊共引、作者共引信息分析,绘制网络可视化图谱。
2 化学所情况分析
2.1 年代分布
SCIE收录的2004-2008年间化学所的数量和论文被引频次分布结果如图1所示:
在2004-2008年5年间,化学所论文数量保持平稳增长,年均数量约800篇;但是5年间的被引频次从2004年的186次,猛增到2008年的12 805次,呈逐年大幅度增长的趋势,被引频次的提高表明化学所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通过SCIE引证检索结果的数据:化学所论文年平均被引频次达到6 604.67,篇平均被引频次为9.36,h指数为66,进一步反映化学所2004-008年5年在国际科学研究领域的影响力显著加强。
2.2 化学所论文合著者分布(co-authors network)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间化学所的合著者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pathfinder)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作者,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6,6,40),(8,8,40),(10,10,4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作者年轮来表示合著者频次(freq)和合著年份[4]。如图2、表1所示:
从图2、表1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04-2008年化学所的论文合著者中合著频次高于100次的有7人,其中,合著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Zhu DB院士、Jiang L研究员、Han BX研究员、Liu YQ研究员和Li YL研究员。对论文合著者进行聚类分析,可以看出图谱可以聚为6大类,6大类中合著频次最高的作者分别是由Zhu DB院士、Jiang L研究员、Han BX研究员、Wan LJ所长、Wan LJ研究员和Li YF研究员,因此通过化学所论文合著者的网络图谱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化学所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及其研究团队的分布。
2.3 化学所论文学科领域分布(co-occurring subject category )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5-2008年化学所共现学科领域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学科领域,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5),(3,3,5),(3,3,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学科领域年轮表示学科领域的共现频次和共现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学科领域间共现的年代。如图3、表2所示:
从图3、表2中可以看出,在化学所论文共现学科领域中,共现频次大于20次的学科领域有16个,其中化学、聚合物科学、物理、材料科学、纳米科学及纳米技术位于与化学所共现学科领域的前5位。
2.4 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分布(network of co-authors institut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机构,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5),(3,3,5),(3,3,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机构年轮来表示机构与化学所共作者频次和共作者年份。如图4、表3所示:
从图4、表3中可以看出,在与化学所共作者的机构中,中科院的节点(freq=3 718)远远大于其他机构,说明化学所与中科院内的共作者者频次最高。还可以看出共作者频次大于30次的机构有14个,其中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位于与化学所国内共作者的前5位,值得注意的是德国Max Planck Inst Colloids & Interfaces的合作位居第10位,说明化学所与该机构的合作十分紧密。
2.5 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分布(network of co-authors countri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网络图谱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国家,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2,2,3),(2,2,3),(3,3,5)。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国家年轮来表示国家与化学所的共作者频次和共作者年份。如图5、表4所示:
从图5、表4中可以看出,在与化学所共作者的国家中,中国的节点(freq=3 931)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说明化学所与国内共作者的频次最高。还可以看出与化学所共作者的频次大于10次的国家有9个,其中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位于与化学所合作的前5位。
2.6化学所期刊共引分析(journal co-citation network)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化学所期刊共引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期刊,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30,30,30),(30,30,30),(30,30,4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期刊年轮来表示期刊的共引频次和共引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期刊间共引的年代。如图6、表5和表6所示:
从图6、表5、表6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目前化学所使用的核心期刊中有9种期刊的共引频次高于1 000,其中,期刊共引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科学》、《自然》、《物理化学杂志B》、《先进材料》、《化学评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SCIE数据库中化学所发文量位于前5位的期刊分别是:《物理化学杂志B》、《应用聚合物科学》、《聚合物》、《大分子》、《兰格缪尔》,与期刊共引频次排在前5位的有所不同,因此,在关注学科领域核心期刊的时候,来源期刊发文量和共引频次排名居前列的期刊都应该是重点关注的期刊。通过化学所期刊共引网络图谱中期刊共引频次的分析,能够更快速、直观地了解化学所的核心期刊分布。
2.7 共词分析(network of co-occuring phrases)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04-2008年化学所文献共词和突现词进行分析,选择使用关键路径算法,网络节点确定为关键词,时间区选择为1年,阈值为(10,10,20),(10,10,20),(10,10,20)。图谱中不同大小和不同颜色的圆环组成的年轮来表示关键词的共现频次和共现年份,用不同颜色的连线来表示关键词间共现的年代。最外层紫色圈突出显示表示共词中心性(centrality),即在整体网络中所起连接作用大小。软件还会根据某段时间内关键词共现频次,将变化率高的词从大量的主题词中探测出来,称为突现词,用红色字显示。如图7、表7所示:
从图7、表7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化学所论文共现词,频次高于100的关键词有21个,其中被引频次位于前5位的分别是:聚合物(polymers)、形态学(morphology)、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膜(films)和衍生物(derivatives)。通过高频出现的关键词在共词网络图谱中展示的共现频次,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化学所的热点研究方向。
3 小 结
本文通过绘制化学所的合作者、学科领域、合作机构、合作国家、期刊共引和文献共词的可视化图谱,以图谱方式揭示了化学所近5年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学科带头人、重点学科、核心期刊、研究热点等信息情报。目的在于通过研究机构文献计量的可视化分析方法,探索深度挖掘研究机构内部的重点学科领域分布、合作团队及学科领军人物、研究机构外部的合作研究机构及合作国家的分布以及研究机构的热点研究方向等情报的方法,在满足科研用户学术信息查找利用需求的同时,为研究所制定战略规划、提升国际竞争能力提供有价值的情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科馆员融入研究所科研一线的知识化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 Chaomei C.Searching for intellectual turning points:Progressive knowledge domain visualization.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Washington:US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2004,101(Supp1.1):5303-5301.
[2] 刘则渊. 科学知识图谱:方法与应用.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 CiteSpace. [2009-12-20]. cluster.cis.drexel.edu/~cchen/citespace/.
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2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我听我们班许多同学说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为了让我们班同学的视力好起来,我们小组做了一次关于同学近视情况的调查及其原因分析的研究报告。
二、调查方法
1、上网了解什么是近视及近视产生的原因。
2、查体检卡片,了解本班同学的视力状况以及近几年同学视力不良的发展趋势。
3、调查访问,了解眼睛近视同学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上网查询
什么是近视眼,及近视眼产生的原因。
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病人主观感觉看远处模糊,看近处还行,用凹透镜可矫正近视。
近视产生的原因有:1、看电视离得太近。2、看电视的时间太长。3、写作业的姿势不正确。 查资料(体检卡片视力测试) 学生近视情况,近视眼的比例等。
本班49名同学,近视人数有10名,占本班人数的1/5。较前几年比,近视人数有所增多。 交谈、访问、调查 近视同学的用眼习惯 多数同学不注意用眼卫生,躺着看书,在强光下看书。
四、结论
1、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过厚而造成的,可以用凹透镜矫正近视。
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3
[关键词]情报分析认知心理认知偏差
[分类号]G237.5
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情报分析手段与方式日益精进,但情报分析失误、无效事件仍屡屡发生。因此,技术与方法的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分析无力的现状,本文将研究视角置于情报分析的主观因素方面,旨在揭示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克服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对策,以臂助情报分析工作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环境下的情报分析工作。
1 情报分析失误的认知偏差诱因
情报分析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不同领域的情报分析侧重不同,一些细化的步骤也有所区别,但都会遵循一个通用的分析流程,即情报分析工作始于问题定义、历经计划制定、情报采集、情报选择、情报整合4个阶段,最后进入情报论证阶段,结束一轮情报分析工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步骤都需要情报分析人员主体的信息加工来完成。情报分析人员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科学创造所必须的信息,通过记忆加以存储,再经过思维活动加工,借助于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情报分析创造过程。
认知偏差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心理现象,由于情报分析本身就是认知过程,因此,认知偏差根植于情报分析过程之中。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是指分析人员或者决策者仅根据情报的表面现象和虚假信息对他人、事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符合。一种最为常见的情报分析失误的全过程见图1。
图1表明,分析人员对信息的采集与选择都带有过滤性,他们更倾向于接收并选择那些同自己主观观念中一致或者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对于一些相反的观念比较排斥,从而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进入情报整合阶段,往往对于分析的事物或者人会有低估的心理存在,同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错,但容易倾向于过度自信;进入情报论证阶段,往往受到非理性的驱使,从而忽视强有力的反面证据,最终对于一些相反的信息彻底忽略,从而导致了情报分析的失败。
2 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现
2.1情报采集阶段:启发式偏差
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分析人员总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与理性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限理性的分析者往往会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开始寻找情报分析的依据和可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为启发式偏差。启发式偏差是指当人们要对一个既复杂模糊又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判断时,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走一些思维的捷径。体现在情报分析采集阶段,人们面对繁复信息,无法知道哪些可选,哪些可剔除,此时他们往往依赖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得到启示,然后利用得到的启示作出情报采集判断。这些思维的捷径,不可否认有时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速地做出采集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对重要信息未予充分采集的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
2.2情报选择阶段:证据评估偏差
采集到的每种情报来源的可靠性不尽相同,有时情报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甚至会与其他来源的情报相抵触。对于相互矛盾的信息的情报选择有赖于情报分析,需要根据现有已发生的事件,甚至在所有的证据收集齐全之前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析人员对于信息流的控制很有限。针对特定的主题,厘清其来源通常是麻烦且耗时的过程。某些重要主题的证据是零星的或不存在的。对于绝大多数依赖人作为来源的信息,二手信息就是最好的了。
因此,在情报选择这一关键性的步骤中,分析人员对于一些生动且含有具体细节的信息,往往在选择上没有问题,而容易忽视抽象或者统计性的信息,但后者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情报选择时,通常对于证据的一致性很敏感,但是对于证据的可靠性关注度不足。最终,往往对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证据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情况导致了证据评估偏差的出现。证据评估偏差是一个集合概念,凡是与证据评估相关的偏差,统一称为证据评估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2.1
以生动性作为标准评估证据的偏差 信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与它作为证据的真实价值之间不完全相关。具体来说,那些生动的、具体的、个人的信息比枯燥的、抽象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记忆。但是枯燥的、抽象的信息作为证据,其价值往往更大。以生动性为标准,决定证据是否有影响,这种错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证据,仅仅是因为它们过于抽象,而变得毫无影响力。尤其是统计数据,因为其缺乏丰富与具体的细节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往往会被忽视与轻视。
2.2.2
证据缺乏的评估偏差 情报分析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关键性的信息。被挑选出来进行分析的问题是基于它们的重要性与用户的需要,而没有更多考虑到信息的可用性。分析人员对于现有信息尽可能地深入分析,有时甚至要考虑很多相关信息。理想情况是,情报分析人员能够识别缺少哪些证据,并把这些作为要素归入他们的算筹之中。他们也应该能够估算这些丢失数据的潜在影响,并相应调整判断的可信度。不幸的是,这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很少存在。
2.3情报整合阶段:估计概率偏差
情报整合阶段需要分析人员对已经经过优选的情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简化、编码、合并、分解。在整合阶段的认知活动经常受到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控制和限制。该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整理过程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包含三部分的内容:①编码(codjng):在对不确定事件做出判断时考虑的是发生概率大还是小,其中发生概率的值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所确定,通常参考值受到目前面临的情况和分析人员对未来的预期影响;②合并(combination):合并出现相同结果的概率,可以简化问题;③分解(cancellation):将期望分解为无风险因素和风险因素。编码、合并和分解都包含在信息的整合阶段中,分析人员在整合阶段的认知偏个体的判断与决策过程,最可能产生的心理偏差表现为估计概率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3.1
可用性法则 人们在判定概率时通常使用一个简单化的经验法则,即可用性法则。在这种环境下,“可用性”指的是记忆中可想象的或者可追溯的。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了在判断一个事件的概率时,人们不自觉地会使用两条线索,他们可以想象到的一个事件的相关实例,或者他们很容易想起的这类事件的频率。当人们估计频率或者概率时,使用凭经验的可用性法则,往往会根据过去记忆中的事件发生概率来判定当前事件发生概率。通常在关于可能性或者频率判断小应用可用性法则是一种非常省时的判断方式。
然而情报分析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流程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识别它们多大程度上会对人产生误导。对情报分析人员来说,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可用性法则时,必须要十二分小心。否则,会直接导致事件概率判断失误。
2.3.2 脚本概率评估 情报分析人员通常以脚本形式表达判断,脚本包括一系列事件,以一种叙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要计算出脚本概率的数值,就需要对每个独立事件的概率相乘。如,一个脚本有三个事件,每个事件可能(70%可能性)发生,该脚本的概率是0.70*0.70*0.70或34%多一些。如果加上第4个事件的可能(70%),脚本的概率将会降到24%。很多人并不具备掌握概率性推理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一个简化的方法就是假设一个或者更多的可能事件将会发生。这将会排除判断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个简化问题的方法是的对每个事件概率的粗略平均做出判断。在上文提到例子中,如果利用平均的方法给出整个脚本的概率是70%,那么脚本发生的概率远远超过实际的情况。
当采用均值方法时,脚本中的高概率事件会抵消低概率事件。这违反了“木桶”原则,即一链不能超过其最薄弱的环节。从数学上来说,对于脚本中最低概率的事件设置一个概率上限。如果采用平均值的策略,就需要在脚本中加入更多额外的细节,这样使得它们看上去合理,提高了预期的脚本概率值。同时,从数学上来说,额外的事件必然会减少概率。脚本概率评估偏差由此而生。
2.4情报论证阶段:事后偏差
情报分析的评估偏差,是指分析人员对于他们自己判断的自我评价,或他人对于情报产品的评价,由于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受到曲解。结果是,分析人员高估了他们自己分析绩效的质量,而他人低估了分析人员工作的价值与质量。这种现象源自于人类心理流程的本质,非常难以克服或根本就无法克服。
事后偏差影响情报报告的评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分析人员通常高估了他们过去判断的准确性;②情报使用者通常低估了他们从情报报告中获取的知识;③情报产品的审查员,他们负责对情报失误进行事后分析,由于其已知分析结果,他们倾向于认为分析人员理应作出更为有效的预见,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偏差都不奇怪。分析人员虽然在自己身上看不见,但在别人身上都能观察到这些倾向。让人无法预料的是,这些偏差不仅仅是自我的产物,也是缺乏客观性的产物。在其他环境中不乏见到这类偏差,它是植入了人们的心理流程的,仅仅通过简单的提醒,如希望人们看待问题要客观,则很难克服这些偏差。
3 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克服
3.1 以正确的情报为分析的前提
情报本身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报分析过程中的判断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备性。往往判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偏差很多因为缺乏或者忽视了信息本身导致,控制认知偏差的产生就是要客观地对待需要分析和判断的问题,并收集充分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建立在主观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那些需要在瞬间做出判断的,情报分析人员也需要在收集必要的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而不能贸然判断以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2明确情报分析的根本目标
没有目标就无法保持理性,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有关,哪些信息无关,很难从选项之间做出选择,甚至会经常对所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明确的情报分析的目标能使分析过程变得容易,并帮助分析人员排除干扰。一次成功的情报分析,应当在发现问题时就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定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分析和判断?如何做分析和判断?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还不知道判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贸然进入分析流程,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必然失败。因此,在情报分析之前,要按照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情报分析的目标:①找出围绕情报问题最关注的事情;②将所关注的事情简化为目标;③弄清楚每个目标的意义;④明确实现目标能否解决情报分析的关键问题,对分析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要针对一个问题设定一个目标,而不能把目标订得过多,过于笼统,更不能试图通过一次分析活动就解决所有问题。
3.3采用针对认知偏差的分析框架
竞争假设分析(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ACH)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小理查兹・J・豪雅(Richards J.Heuer,Jr.)于1999年在其专著《情报分析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该方法逻辑性非常强,包括8个相当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生成假设。这一步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以保证各种可能性,即各种假设都被考虑到,同时进行聚合性思维,以保证多余的、不合理的假设被排除在最终假设之外。
第二步,列举证据和论点。在这一步中,要对证据进行更大范围的搜集,以包括所有可能对假设的判断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合理设想或者逻辑推理,目标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标准程序等。
第三步,制作矩阵。将第一步生成的假设排在矩阵的第一排,把第二步收集的证据排在矩阵的第一列,然后对每条证据与每个假设的一致性进行逐个判断,一致标记为(+),不一致就标记为(一),不相关标记为(N/A),这将帮助分析人员决定该证据是支持还是驳斥该假设。对每条证据都采取同样的步骤,以判断其与假设的关系。
第四步,完善矩阵。重新评估假设与证据的一致性,重新考虑或重新组织假设(改变假设的表述方法)以反映所有重要可能。一些假设可能需要与其他假设进行组合,或者分为两个假设。标注但不要删除与所有假设都一致的证据(如果某证据与所有假设都一致则没有诊断价值),不要删除在简单ACH分析中没有用的证据,因为它可能在结构化ACH中成为关键证据。
第五步,得出初步结论。根据假设与证据一致性的判断,再次认真判断每个假设的可能性,并对每个假设的相对可能性形成初步结论。
第六步,重新评估关键证据。对结论有关键作用的证据或假设进行两次评估,考察是否存在可疑的假设,是否有不完整或有误导倾向的证据。
第七步,报告结论。ACH真正的优势在于它能使分析人员在完全明白整个分析过程后再进行逻辑推理。在进行报告时,要同时报告结论以及其他被验证和排除的假设。
第八步,设定未来观察的标记。由于事件始终呈动态发展,易受很多因素影响,分析的结论通常都是初步的。因此,提前指定某些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变化的话,将导致已确认的或其他假设的可能性发生重大改变。对后继信息的持续收集同样会暗示未来事件变化的可能性。
该方法提出较早,但由于情报分析方法的众多,为人们忽视,ACH在应对分析人员认知偏差方面有其针对性,如果实际中得以有效应用,则对情报分析的成功大有裨益。
3.4 引入群体决策的分析机制
情报分析的各阶段都需要决策,如果仅仅是情报分析人员单打独斗进行个体决策,则情报分析的结果
势必会存在一些弊病。管理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如下优点:①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综合多个个体的资源,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信息;②增加观点的多样性,除了更多的投入以外,群体能够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这就为多种方法和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机会;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许多决策在作出之后,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而告夭折,但是,如果那些会受到决策影响的人和将来要执行决策的人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他们就更愿意接受决策,并鼓励别人也接受决策,这样决策就能够获得更多支持,执行决策的员工的满意度也会提高;④增加合法性,在西方国家,群体决策被认为比个人决策更合乎法律要求,如果个人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之前没有征求他人的意见,决策者的权力可能会被看成是独断专行。
情报分析整个过程充满情报分析人员的决策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情报分析的结果相当于决策的结果,因此,将群体决策的思维引入到情报分析流程中,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多人协同协作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的认知偏差为情报分析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4 结语
情报分析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主要阵地,情报分析活动对于国家、社会、政府、企业、图书馆、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在日本,情报分析能力被视为国力指数的十大要素之一,是衡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情报分析活动作为人类思维最复杂的形式之一,要想成功地进行该项活动,分析人员的认知偏差问题不可回避。本文根据情报分析的流程,揭示每个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纠正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几点建议。对于认知偏差的研究在我国刚刚起步,而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的视角中去审视则是少之又少。本文旨在引起情报工作者、图书馆情报分析与服务人员对认知偏差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将其更好地应用到情报学领域中,以提供更优质的情报分析产品,促进情报工作整体的提升与优化。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征及其克服/严贝妮 汪传雷 周贺来等
[摘要]将情报分析置于认知心理学研究视角中,提炼出基于认知的情报分析通用流程,指出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诱因。进而,阐释情报采集阶段、情报选择阶段、情报整合阶段与评估论证阶段中最常见的认知偏差表现。最后,提出克服情报分析各阶段认知偏差的对策。
[关键词]情报分析认知心理认知偏差
[分类号]G237.5
随着社会数字化、信息化的发展,情报分析手段与方式日益精进,但情报分析失误、无效事件仍屡屡发生。因此,技术与方法的优化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情报分析无力的现状,本文将研究视角置于情报分析的主观因素方面,旨在揭示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进而提出克服情报分析认知偏差的对策,以臂助情报分析工作者应对当前不确定性、复杂性、动态性环境下的情报分析工作。
1 情报分析失误的认知偏差诱因
情报分析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心理过程,不同领域的情报分析侧重不同,一些细化的步骤也有所区别,但都会遵循一个通用的分析流程,即情报分析工作始于问题定义、历经计划制定、情报采集、情报选择、情报整合4个阶段,最后进入情报论证阶段,结束一轮情报分析工作。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些步骤都需要情报分析人员主体的信息加工来完成。情报分析人员从感觉开始,通过知觉的整体反映、注意和控制,获得科学创造所必须的信息,通过记忆加以存储,再经过思维活动加工,借助于想象等心理活动完成情报分析创造过程。
认知偏差是人们普遍存在的认知心理现象,由于情报分析本身就是认知过程,因此,认知偏差根植于情报分析过程之中。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是指分析人员或者决策者仅根据情报的表面现象和虚假信息对他人、事做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符合。一种最为常见的情报分析失误的全过程见图1。
图1表明,分析人员对信息的采集与选择都带有过滤性,他们更倾向于接收并选择那些同自己主观观念中一致或者符合自己预期的信息,对于一些相反的观念比较排斥,从而选择性地接收信息;进入情报整合阶段,往往对于分析的事物或者人会有低估的心理存在,同时会高估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的判断力没有错,但容易倾向于过度自信;进入情报论证阶段,往往受到非理性的驱使,从而忽视强有力的反面证据,最终对于一些相反的信息彻底忽略,从而导致了情报分析的失败。
2 情报分析中的认知偏差表现
2.1情报采集阶段:启发式偏差
由于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认知能力的有限性,分析人员总是选择性地获取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与理性人不同的心理特征。有限理性的分析者往往会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开始寻找情报分析的依据和可选方案,可能产生的认知偏差为启发式偏差。启发式偏差是指当人们要对一个既复杂模糊又不确定的事件进行判断时,由于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往往会走一些思维的捷径。体现在情报分析采集阶段,人们面对繁复信息,无法知道哪些可选,哪些可剔除,此时他们往往依赖过去的经验,通过对过去的经验得到启示,然后利用得到的启示作出情报采集判断。这些思维的捷径,不可否认有时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快速地做出采集判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这些因走捷径而导致的对重要信息未予充分采集的偏差,就称为“启发式偏差”。
2.2情报选择阶段:证据评估偏差
采集到的每种情报来源的可靠性不尽相同,有时情报本身就是不完整的,甚至会与其他来源的情报相抵触。对于相互矛盾的信息的情报选择有赖于情报分析,需要根据现有已发生的事件,甚至在所有的证据收集齐全之前做出快速的判断。分析人员对于信息流的控制很有限。针对特定的主题,厘清其来源通常是麻烦且耗时的过程。某些重要主题的证据是零星的或不存在的。对于绝大多数依赖人作为来源的信息,二手信息就是最好的了。
因此,在情报选择这一关键性的步骤中,分析人员对于一些生动且含有具体细节的信息,往往在选择上没有问题,而容易忽视抽象或者统计性的信息,但后者可能具有更大的价值。情报选择时,通常对于证据的一致性很敏感,但是对于证据的可靠性关注度不足。最终,往往对那些没有事实依据的证据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情况导致了证据评估偏差的出现。证据评估偏差是一个集合概念,凡是与证据评估相关的偏差,统一称为证据评估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2.1
以生动性作为标准评估证据的偏差 信息对人类思维的影响与它作为证据的真实价值之间不完全相关。具体来说,那些生动的、具体的、个人的信息比枯燥的、抽象的信息更容易为人们所记忆。但是枯燥的、抽象的信息作为证据,其价值往往更大。以生动性为标准,决定证据是否有影响,这种错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了一些真正有价值的证据,仅仅是因为它们过于抽象,而变得毫无影响力。尤其是统计数据,因为
其缺乏丰富与具体的细节来引起人们的关注,往往会被忽视与轻视。
2.2.2
证据缺乏的评估偏差 情报分析的主要特点是缺乏关键性的信息。被挑选出来进行分析的问题是基于它们的重要性与用户的需要,而没有更多考虑到信息的可用性。分析人员对于现有信息尽可能地深入分析,有时甚至要考虑很多相关信息。理想情况是,情报分析人员能够识别缺少哪些证据,并把这些作为要素归入他们的算筹之中。他们也应该能够估算这些丢失数据的潜在影响,并相应调整判断的可信度。不幸的是,这种理想状态现实中很少存在。
2.3情报整合阶段:估计概率偏差
情报整合阶段需要分析人员对已经经过优选的情报按一定的方式进行简化、编码、合并、分解。在整合阶段的认知活动经常受到心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控制和限制。该阶段主要是对信息的整理过程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包含三部分的内容:①编码(codjng):在对不确定事件做出判断时考虑的是发生概率大还是小,其中发生概率的值相对于某个参考点所确定,通常参考值受到目前面临的情况和分析人员对未来的预期影响;②合并(combination):合并出现相同结果的概率,可以简化问题;③分解(cancellation):将期望分解为无风险因素和风险因素。编码、合并和分解都包含在信息的整合阶段中,分析人员在整合阶段的认知偏个体的判断与决策过程,最可能产生的心理偏差表现为估计概率偏差。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2.3.1
可用性法则 人们在判定概率时通常使用一个简单化的经验法则,即可用性法则。在这种环境下,“可用性”指的是记忆中可想象的或者可追溯的。心理学家已经证实了在判断一个事件的概率时,人们不自觉地会使用两条线索,他们可以想象到的一个事件的相关实例,或者他们很容易想起的这类事件的频率。当人们估计频率或者概率时,使用凭经验的可用性法则,往往会根据过去记忆中的事件发生概率来判定当前事件发生概率。通常在关于可能性或者频率判断小应用可用性法则是一种非常省时的判断方式。然而情报分析人员必须了解这些流程的优势与不足,能够识别它们多大程度上会对人产生误导。对情报分析人员来说,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可用性法则时,必须要十二分小心。否则,会直接导致事件概率判断失误。
2.3.2 脚本概率评估 情报分析人员通常以脚本形式表达判断,脚本包括一系列事件,以一种叙事的方式串联在一起。要计算出脚本概率的数值,就需要对每个独立事件的概率相乘。如,一个脚本有三个事件,每个事件可能(70%可能性)发生,该脚本的概率是0.70*0.70*0.70或34%多一些。如果加上第4个事件的可能(70%),脚本的概率将会降到24%。很多人并不具备掌握概率性推理的能力。对于此类问题,一个简化的方法就是假设一个或者更多的可能事件将会发生。这将会排除判断的不确定性。另外一个简化问题的方法是的对每个事件概率的粗略平均做出判断。在上文提到例子中,如果利用平均的方法给出整个脚本的概率是70%,那么脚本发生的概率远远超过实际的情况。
当采用均值方法时,脚本中的高概率事件会抵消低概率事件。这违反了“木桶”原则,即一链不能超过其最薄弱的环节。从数学上来说,对于脚本中最低概率的事件设置一个概率上限。如果采用平均值的策略,就需要在脚本中加入更多额外的细节,这样使得它们看上去合理,提高了预期的脚本概率值。同时,从数学上来说,额外的事件必然会减少概率。脚本概率评估偏差由此而生。
2.4情报论证阶段:事后偏差
情报分析的评估偏差,是指分析人员对于他们自己判断的自我评价,或他人对于情报产品的评价,由于认知的系统偏差会受到曲解。结果是,分析人员高估了他们自己分析绩效的质量,而他人低估了分析人员工作的价值与质量。这种现象源自于人类心理流程的本质,非常难以克服或根本就无法克服。
事后偏差影响情报报告的评估,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分析人员通常高估了他们过去判断的准确性;②情报使用者通常低估了他们从情报报告中获取的知识;③情报产品的审查员,他们负责对情报失误进行事后分析,由于其已知分析结果,他们倾向于认为分析人员理应作出更为有效的预见,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偏差都不奇怪。分析人员虽然在自己身上看不见,但在别人身上都能观察到这些倾向。让人无法预料的是,这些偏差不仅仅是自我的产物,也是缺乏客观性的产物。在其他环境中不乏见到这类偏差,它是植入了人们的心理流程的,仅仅通过简单的提醒,如希望人们看待问题要客观,则很难克服这些偏差。
3 情报分析中认知偏差的克服
3.1 以正确的情报为分析的前提
情报本身在分析和判断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情报分析过程中的判断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完备性。往往判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必要偏差很多因为缺乏或者忽视了信息本身导致,控制认知偏差的产生就是要客观地对待需要分析和判断的问题,并收集充分的信息进行决策,而不是建立在主观和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那些需要在瞬间做出判断的,情报分析人员也需要在收集必要的信息之后再得出结论,而不能贸然判断以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3.2明确情报分析的根本目标
没有目标就无法保持理性,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信息,不知道哪些信息有关,哪些信息无关,很难从选项之间做出选择,甚至会经常对所做出的选择感到后悔。明确的情报分析的目标能使分析过程变得容易,并帮助分析人员排除干扰。一次成功的情报分析,应当在发现问题时就对问题进行认真的定义,想清楚为什么要做分析和判断?如何做分析和判断?如果没有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还不知道判断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贸然进入分析流程,这样的分析和判断必然失败。因此,在情报分析之前,要按照以下步骤首先确定情报分析的目标:①找出围绕情报问题最关注的事情;②将所关注的事情简化为目标;③弄清楚每个目标的意义;④明确实现目标能否解决情报分析的关键问题,对分析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因此要针对一个问题设定一个目标,而不能把目标订得过多,过于笼统,更不能试图通过一次分析活动就解决所有问题。
3.3采用针对认知偏差的分析框架
竞争假设分析(analysis of competing hypotheses,ACH)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前分析师小理查兹・J・豪雅(Richards J.Heuer,Jr.)于1999年在其专著《情报分析心理学》中首次提出的。该方法逻辑性非常强,包括8个相当简单的步骤:
第一步,生成假设。这一步需要进行发散思维,以保证各种可能性,即各种假设都被考虑到,同时进行聚合性思维,以保证多余的、不合理的假设被排除在最终假设之外。
第二步,列举证据和论点。在这一步中,要对证据进行更大范围的搜集,以包括所有可能对假设的判断
产生影响的因素,如合理设想或者逻辑推理,目标相关信息以及相关标准程序等。
第三步,制作矩阵。将第一步生成的假设排在矩阵的第一排,把第二步收集的证据排在矩阵的第一列,然后对每条证据与每个假设的一致性进行逐个判断,一致标记为(+),不一致就标记为(一),不相关标记为(N/A),这将帮助分析人员决定该证据是支持还是驳斥该假设。对每条证据都采取同样的步骤,以判断其与假设的关系。
第四步,完善矩阵。重新评估假设与证据的一致性,重新考虑或重新组织假设(改变假设的表述方法)以反映所有重要可能。一些假设可能需要与其他假设进行组合,或者分为两个假设。标注但不要删除与所有假设都一致的证据(如果某证据与所有假设都一致则没有诊断价值),不要删除在简单ACH分析中没有用的证据,因为它可能在结构化ACH中成为关键证据。
第五步,得出初步结论。根据假设与证据一致性的判断,再次认真判断每个假设的可能性,并对每个假设的相对可能性形成初步结论。
第六步,重新评估关键证据。对结论有关键作用的证据或假设进行两次评估,考察是否存在可疑的假设,是否有不完整或有误导倾向的证据。
第七步,报告结论。ACH真正的优势在于它能使分析人员在完全明白整个分析过程后再进行逻辑推理。在进行报告时,要同时报告结论以及其他被验证和排除的假设。
第八步,设定未来观察的标记。由于事件始终呈动态发展,易受很多因素影响,分析的结论通常都是初步的。因此,提前指定某些指标,如果这些指标发生变化的话,将导致已确认的或其他假设的可能性发生重大改变。对后继信息的持续收集同样会暗示未来事件变化的可能性。
该方法提出较早,但由于情报分析方法的众多,为人们忽视,ACH在应对分析人员认知偏差方面有其针对性,如果实际中得以有效应用,则对情报分析的成功大有裨益。
3.4 引入群体决策的分析机制
情报分析的各阶段都需要决策,如果仅仅是情报分析人员单打独斗进行个体决策,则情报分析的结果势必会存在一些弊病。管理学大师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与个体决策相比,群体决策有如下优点:①更完全的信息和知识,通过综合多个个体的资源,可以在决策过程中投入更多的信息;②增加观点的多样性,除了更多的投入以外,群体能够给决策过程带来异质性,这就为多种方法和多种方案的讨论提供了机会;③提高了决策的可接受性,许多决策在作出之后,因为不为人们接受而告夭折,但是,如果那些会受到决策影响的人和将来要执行决策的人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他们就更愿意接受决策,并鼓励别人也接受决策,这样决策就能够获得更多支持,执行决策的员工的满意度也会提高;④增加合法性,在西方国家,群体决策被认为比个人决策更合乎法律要求,如果个人决策者在进行决策之前没有征求他人的意见,决策者的权力可能会被看成是独断专行。
情报分析整个过程充满情报分析人员的决策问题,在某种情况下情报分析的结果相当于决策的结果,因此,将群体决策的思维引入到情报分析流程中,考虑在分析过程中多人协同协作分析,可以有效地避免个人的认知偏差为情报分析带来的毁灭性影响。
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4
关键词:企业情报失察;情报分析;原因分析
一、引言
情报失察一词源于英文中的“Intelligence Failure”,情报失察研究萌芽于20世纪40年代,研究起因是二次世界大战中频频出现的重大军事失误;后经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发展,情报失察研究打破传统研究局限,开始引入多个学科的理论,2001年美国“9·11”时间的发生和2002年美国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等将情报失察研究推向了。情报的重要性在于对决策的支持,正确的决策离不开情报的支持。尤其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情报失察更是不容忽视。文章从企业情报工作各个环节入手,分析情报失察形成的原因。
二、企业情报失察原因分析
企业情报工作的开展离不开信息搜集、信息分析与整理以及最终的决策,而企业情报失察便可能出现在上述一个环节甚至多个环节,以下就各环节中的失察原因进行分析。
1.情报信息源处的信息失察
信息源是情报工作开展的基础与保障,合理、及时、有效的信息是情报组织形成科学、高价值情报的必要条件。随着现代社会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除传统形式信息之外的网络信息正以指数级的增长状态产生,信息资源局部有序、整体无序问题日趋突显;此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的日益丰富的电子信息源因其自身的快捷性、方便性、信息量大、低成本等优势也造成了搜集人员信息搜集范围、侧重点偏差等多个问题。笔者在查阅资料中了解到:在实际工作中,情报人员常忽视一次敏感信息,而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在二次敏感信息的搜集。导致该现象的原因不仅在于前者搜集难度大、面临困难多、竞争情报人员常常受到道德法律以及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制约,还在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因特网、商情数据库等各类电子信息源的日益丰富为竞争情报人员搜集二次敏感信息创造了条件[1]。在商业情报信息的搜集过程中,过分依赖二次敏感信息而忽视一次敏感信息搜集工作的现象在企业竞争情报界表现突出。
2.情报信息分析整理环节中的情报失察
信息的分析整理是情报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情报失察高发的环节。该环节上的情报失察可源于两方面:一为客观因素,二为主观因素。其中,前者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以及情报工作者选择的情报分析方法自身存在的客观局限性;主观因素则是指信息处理环节中人为因素,如企业情报工作者自身的喜好等。
(1)客观因素
信息在社会中的流通不同于物质流通,信息非排他性的准公共物品属性导致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失真。在此引入信息栈和信息失真,马费成教授认为,信息栈是指信息从发送方(S)向接受者(R)流动过程中所经过的环节,其中信息栈越多,信息到达接受者手里真实性越小。而信息失真则是指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扭曲、没有真实地反应客观事实,失去了信息的精准性。不论是在企业人际信息传播还是在企业组织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在多个信息栈之间的流通都决定了信息失真的必然性。个人信息传播中的失真源于传播者认知结构和兴趣爱好的差异;而企业信息传播中的失真则源于企业组织内部的成员和企业结构的不合理,其中企业成员间的信息传播又可等视为人际传播。针对信息失真,企业情报工作者只能尽量减小失真程度而无法避免。
此外,以SWOT方法、PEST方法、等为代表的情报分析方法虽逐步趋于完善,新的情报分析方法及研究也不断出现。但任何一种情报分析方法在具备自身优点的同时,也存在自身的局限性、针对性。例如学者王肖戎、史建伟曾就美国情报界使用最广泛的情报分析方法——竞争性假设分析法(ACH)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方法存在对证据准确性信赖度高、分析过程耗时长, 处理复杂事件时操作不便等缺点。鉴于情报分析方法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性,在此不做详细陈述。
(2)主观因素
主观因素是指企业情报工作人员或情报生产者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兴趣偏好、性格心理、个人经验、思维习惯以及工作性质等主观因素,上述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情报工作开展的进程和质量。R. Johnston曾就一些情报分析人员的情报分析过程提出:“分析人员注重寻找与自己的假设相一致的信息,一旦看到异常信息,便感到不安;没时间考虑常规的分析方法,分析人员常常按照自己的思维模型进行分析,这样更加直觉, 速度也更快。”在企业情报分析整理过程中都会强调整合的重要作用,整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企业情报组织内部或组织之间的信息整合;二是不同类型情报分析结果的整合。第二层含义在实践中尤其不够重视,原因就在于企业分析人员在选择分析方法和确定分析策略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思维习惯或兴趣偏好来选择,结果造成了不同类型情报分析结果整合中的不完整性。现代情报学派中不少学者运用认知心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以及其他多个学科的理论作为基础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研究。其中,个人层面的情报失察研究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主要关注单个的情报生产者的特征如何决定情报产品的质量和能力。而企业组织层面的情报失察的主要原因有“集团思维”,集团思维指的是企业成员之间思维的相互影响,企业成员在长期合作中会形成一种潜在的组织认同,企业情报人员会逐渐接近和接受团队其他成员的思维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趋同的集团思维。集团思维阻碍了企业组织思维的创新、将中立意见视为默许,甚至出现对于错误思想形成一边倒的严重局势。
3.情报决策环节中的情报失察
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5
[关键词] 竞争情报理论 出版业 企业战略 SWOT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3) 04-0059-03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how to make a company strategy based on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theory,including seeking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alyzing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nd making strategies. What’s more, the author uses SWOT to analyze Zhongxin publishing company.
[Key words]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Publishing industry Company Strategy SWOT
竞争情报理论对企业战略决策的支持可以通过三个问题来体现,这三个问题也是竞争情报理论的基本研究问题:(1)如何搜集竞争情报;(2)如何分析搜集到的竞争情报;(3)如何根据竞争情报分析制定企业战略。对这三个问题的解答,正是企业制定战略决策的基本思路。
1 出版业竞争情报搜集
出版业竞争情报的搜集应注意以下三点:情报搜集目标;情报搜集来源;外界环境的影响。
1.1 情报搜集目标
竞争情报搜集的根本目标是支持企业的战略决策,具体目标可以从三个角度定义——行业、竞争对手、客户/供应商。对于出版企业而言,在行业方面,目标可以定义为评估出版行业的发展前景,或者出版业销售渠道现状的调查;在竞争对手方面,目标定义为了解竞争对手的出版范围、主打产品以及营销模式;在客户方面,目标可以具体化为客户阅读偏好变化的调查,或者读者对书籍的包装印刷偏好的描述;在供应商方面,目标定义为当地纸张供应商的经营实力和特点的比较。
1.2 情报搜集来源
竞争情报的信息来源主要有内部和外部来源。内部来源指的是从领导层到各部门所有人的企业内部员工。出版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员工智力要素的依赖远远大于对其他生产元素的依赖,出版人队伍的稳定、知识结构的完善、人员素质的提高,都是多出书、出好书的根本保证。
外部来源是情报最重要的来源。外部来源不仅包括出版业的其他企业,也包括其他各个行业,不仅包括合作伙伴,也包括竞争对手。企业要在竞争中胜出,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1.3 外界环境的影响
外界环境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科技、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出版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经济方面,国民经济对出版业的影响不言而喻,如果经济发展疲软,社会对书籍的整体需求下降,购买力衰减,消费市场萎缩。在法律方面,打击盗版、规范图书交易市场、保护图书版权,都关系到出版企业的切身利益。在科技方面,尤其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行业的发展变化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电子商务的发展直接改变了图书的营销模式,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数字出版兴起的导火索。
2 出版业竞争情报分析
2.1 竞争情报分析简介
竞争情报分析是竞争情报工作的中心环节,它通过对搜集到信息的分析、处理、整合,创造出智能化的增值情报。竞争情报分析方法非常丰富,常用的有SWOT分析法、定标比超分析法、关键成功因素分析法、财务分析法、核心竞争力分析法、波特的五力模型。下面以SWOT分析法为例,具体说明出版业的竞争情报分析。
SWOT由哈佛商学院的K.J.安德鲁斯于1971年在《公司战略概念》一书中提出,之后由麦肯锡咨询公司进一步发展,是最常用的竞争情报分析方法。SWOT分别代表了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WOT分析法就是分析企业自身资源的优势、劣势,以及环境中的机遇和威胁。本文以中信出版社为例,介绍SWOT分析法在出版业竞争情报分析中的作用。
2.2 中信出版社的竞争情报分析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涉及财经、人文社科、时尚、生活等领域,其中以财经类图书为主打产品。出版的图书多次荣登十大好书排行榜、全国优秀畅销书排行榜,2009年被评为2009全国百佳出版单位。
2.2.1 中信出版社的优势
正确的产品定位。中信出版社的图书以实用性为特征。例如,中信出版社在财经类推出金融投资、经济读物、企业管理、职场励志等多个专题,在时尚类推出《优雅仪态》《法国女人不会老》等,在生活类推出健康养生类图书。可以看出,这些图书都符合当代读者的直接需求,读者可以从阅读中找到实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正如中信出版的理念“我们提供知识,以应对变化的世界”。
丰富的发行渠道。中信出版社的发行渠道遍及网上书店、全国各省市主要书店,机场、超市等图书卖场,并且拥有首都机场T3航站楼等机场的书刊经营权。
强有力的营销。例如,将《杰克·韦尔奇自传》的营销思路定为大众路线,使商业畅销书成为各行各业男女老少人手一本的生活必备书。
国际化的优势。中信出版社的国际化体现的两个方面,一个是图书的国际化,另一个是国际合作。图书的国际化体现在大量引进外国图书,中信出版社门户网站“中信视野”推荐的经典书目,基本都为国外引进图书,网站“产品”一栏的“热点排名”“热点专题”也以国外引进图书为主。
管理的支持。在机制方面,中信出版社走的是企业化管理之路,采用项目运作的方式,强调市场的功能。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重视编辑对出版的理解和运作能力,按照能力和贡献分配薪酬。在企业文化方面,尊重个性,注重人文关怀,轻松灵活的企业文化起到了辅助支持的作用。
2.2.2 中信出版社的劣势
居高不下的成本。大量引进国外图书是中信出版社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然而中信出版社引进国外图书的比例大、速度快,成本居高不下,而能为企业创造巨大利润的畅销书只是少数,所以总体而言,中信出版社居高不下的成本是企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企业难以在短期内走上正常的盈利轨道。
缺少高质量的原创作品。中信出版社依靠海外资源的引进,虽然可以迅速做大市场份额,提高图书质量,但并不是长久之计,高质量的原创作品是出版业长期发展的原动力。
2.2.3 中信出版社面临的机遇
潜在的读者市场。据统计,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2011年为53.9%,2012年为54.9%,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2011年为4.35本,2012年为4.39本,世界阅读排名第一的犹太人,平均每人每年读书64本。也就是说,我国有将近一半的潜在读者,而且每个读者的阅读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读者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越来越短,但是同时,人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应对竞争和挑战,这就使得读者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出版企业作为知识的传播者,阅读的领跑者,不仅要顺应读者的需求,也要引领读者的偏好,未来读者偏好如何发展,为出版企业创造了机遇。
经济环境。一方面,近年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我国经济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经济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社会大众对于财经类知识的需求明显增强,这为财经类图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2.4 中信出版社面临的威胁
竞争者的威胁。据统计,我国有550多家出版企业,每年出书22万种,新书13万种,60%—70%为教育类图书,基本上被大的出版商及高校出版社垄断,财经类图书不到10%,而在财经类,也有中国商业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等多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盗版的冲击。盗版是出版业面临的难题,由于盗版成本低,没有稿费、编辑费等固定成本,只有印刷费和发行费,其成本仅为书价的20%,零售价通常为正版的1/3,盗版书都为畅销书,销量有保证,利润有保证,因此,图书盗版十分猖獗。
出版业的三角债问题。三角债问题已经成为出版业的顽疾。通常书店与出版社的货款结算期规定为3个月,但由于多品种、低层次市场竞争的加剧,书店进货难转化为出版社发货难,6个月结算图书货款,都很难实现,经常会拖到9个月,甚至一两年结算贷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导致书店拖欠出版社,出版社拖欠作者和印刷厂,整个产业的资金链非常脆弱。
我国财经类知识发展的局限。中信出版社以财经类图书为主打产品,通过引进国外经典财经类图书快速占领市场份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国内市场缺少高质量的财经类图书,而根本原因是我国财经类理论知识和实践发展的局限。
根据上述分析,构造以下矩阵分析图,如图1所示。
3 出版业战略决策制定
制定战略决策是竞争情报分析的后续内容,也是竞争情报搜集和分析的最终目标。制定战略决策有多种方法,例如,SPACE矩阵、波士顿矩阵、SWOT分析。SWOT分析不仅是竞争情报的分析方法,也是战略决策的制定方法。它从建立企业竞争优势、解决竞争弱势、寻找机会、避免威胁四个方面,为制定战略决策提供了思路。下面仍然以中信出版社为例,尝试根据上文中的竞争情报分析,制定企业战略。
3.1 SO战略
a.坚持以实用性为特点的产品定位;b.紧跟我国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走势和热点问题,引导消费者的阅读偏好;c.出版系列图书,使消费者的短期一次性的阅读转变为长期的渐进式的阅读。
3.2 WO对策
a.逐渐缩小国外引进图书所占比例,加大对原创作品的投入;b.通过多种优惠政策,吸引一流作者与中信出版社建立并维持长期合作的关系。
3.3 ST对策
a.通过对图书产品的细分,避免盗版的冲击,例如,精装版图书。b.通过产品和营销,突出中信出版社的品牌特色,例如,特色的广告宣传,又如,在图书的排版设计中形成特有的风格,并且长期普遍采用,使读者看到书,就知道是中信出版社的产品。
3.4 WT对策
a.在与作者的合作中,根据读者的需求、偏好,以及外界环境的变化,指导作者的创作方向。b.引进海外图书转变为签约海外作者,中国庞大的阅读市场对海外作者具有吸引力,同时中信出版社得到一批高质量的原创作品,实现了双赢。
下面在SWOT矩阵分析图的基础上,构建战略决策图,如图2。
4 结 论
本文从情报搜集、情报分析、战略制定三个角度,分析了出版企业如何使用竞争情报理论,把握时展趋势,制定企业战略决策。并以中信出版社为例,采用SWOT方法,展开情报分析和战略制定的论述,对竞争情报理论的完善和企业战略实践都有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Qiu T. Scanning for competitive intelligence: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J].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8, 42(7/8): 814-835
[2]王知津, 陈维军. 论竞争情报的理论来源[J]. 图书情报工作,2007
[3]徐碧磊. 中国出版业体制现状研究:以中信出版社为例[J]. 中国市场,2011(26)
[4]黄瑞敏.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竞争情报实例研究:IBM公司建立竞争情报体系案例分析[J]. 现代情报, 2007: 191-194
[5]刘欢. 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战略管理[D].湘潭: 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
[6]叶雯琪. 竞争情报与企业竞争战略[J]. 企业经济, 2004(5): 87-88
[7]杜兆勇. 谁动了出版业的奶酪:访中信出版社社长王斌[J]. 当代经理人, 2002(6) 78-79
情报分析与研究范文6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摘要]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社会各项活动的开展都随之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下公安情报搜集技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高效化、科技化、准确化等方面都有所提升。本文将从互联网角度对公安情报搜集技术进行分析,讨论互联网时代下公安情报搜集技术应当如何发展。
[
关键词 ]互联网;公安情报搜集技术;发展建议
现代公安情报搜集技术的研发和使用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时代是一个信息开放度极高的时代,人们日常的生产和生活都会在互联网上留下些许痕迹,因而,公安部门的情报搜集也开始专向互联网,同时也不断的利用互联网资源与技术研发和创新情报搜集技术。
一、互联网时代下公安情报搜集引擎技术与信息挖掘技术分析
下文笔者将举例公安情报搜集引擎技术和信息挖掘技术,分析互联网时代下公安情报搜集技术的发展。
(一)搜索引擎技术
运用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搜索引擎与互联网相互链接,并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情报的搜集、整理、筛选等工作。其搜索引擎共有三种模式:第一、全文检索引擎,该检索引擎是通过与互联网上各个网站建立信息共享联系,搜索引擎就可以通过输入搜索
关键词 ,从建立联系的互联网网站提取相关信息,并按照一定的秩序来排列;第二、目录搜索引擎,按照互联网目录从互联网当中搜集情报;第三、元搜索引擎,多重搜索引擎并用,搜索面积非常广泛。
(二)互联网信息挖掘技术
互联网信息挖掘技术主要是以互联网为信息挖掘载体,针对目标样本进行特征提取和信息分析。互联网信息挖掘技术能够根据客户的需求从互联网当中提取到需要的、具有情报价值的信息。互联网信息挖掘技术的创新和使用改变了从前公安部门以人力调查获取情报的局面,现代公安只需要熟练的掌握互联网信息挖掘技术就能够在网络中搜集到具有价值的情报。最新的互联网新信息挖掘技术能够随互联网资源的更新而更新,并具备一定会的学习能力,对信息进行过滤,这样一来,互联网信息挖掘技术所提取到的情报就更有价值。互联网信息挖掘技术主要分为三类:互联网内容挖掘、互联网结构挖掘以及互联网访问信息挖掘。
二、公安情报技术应当如何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的创立和使用推动了公安情报搜集技术的发展。首先来讲,它拓宽了公安部门进行情报搜集的渠道,其次提升了公安部门情报搜集技术的水平,最后,还丰富了情报搜集资源。面对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公安情报搜集技术应当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一)加强公安业务信息的录入
国家公安部门执行维护社会秩序、打击违法犯罪、实施公共服务等警务工作,诸如日常工作中的案件记录、户籍资料管理、接警处理、案件影响资料等等都可以使用互联网设备和技术进行录入存档。加强公安业务信息录入是拓宽公安情报搜集渠道、丰富搜集资源的重要措施。公安情报搜集不仅仅要面向社会,还应当将内部资源作为搜集对象。从前,公安部门对这些业务信息的录入存档都比较零散,诸如窗口服务等业务并没有进行信息录入,但是从现在的案件侦破来看,很多时候案件的侦查都与内部业务开展存在一定的联系,一些犯罪嫌疑人作案之前曾经在公安部门留下过影像资料、身份信息、指纹信息等等,严重的时候可能暴露了犯罪动机。这就需要对公安业务开展进行信息录入,为情报搜集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和渠道。
(二)广泛获取互联网资源
如今,互联网技术发展极盛,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经济交易、购物、消费等都会使用到互联网,人们对互联网的使用不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痕迹,犯罪分子将其作为获取非法利益的工具,而公安人员则将其作为破获案件的证据。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公安情报搜集技术还应当不断的获取互联网资源,关注社会各阶层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从预防犯罪、监督犯罪出发,减少犯罪案件的发生,同时提升案件破获率。广泛获取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对侦查破获企业犯罪、网络犯罪、经济犯罪等类型案件的作用尤为显著,未来,人们会对互联网更加的依赖,获取丰富的互联网资源将逐渐成为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搜集情报、证据的重要渠道和手段。
(三)实现与互联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交流
实现互联网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交流主要是把混乱、零星、片段性的互联网资源划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让这些资源、信息的排列更加有秩序、有规律,且能够与公安情报搜集系统形成一个单向开放的有机体,互联网资源向公安情报系统开放,实现信息共享,公安情报搜集系统于互联网资源封闭。除此之外,还应当实现各个情报搜集系统之间的相互开放模式,提高公安内部的信息共享程度,消除信息壁垒,跨警种、跨地区信息交流。
(四)加大互联网情报搜集技术的研发力度,加大信息开发程度
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来讲,它的运用在未来会更加广泛,更加全面,利用互联网来实施犯罪的类型、性质、技术也都是多样化的,犯罪证据搜集工作的难度必然会不断的上升。因此,必须通过不断加大对互联网情报搜集技术的开发力度,从资金、人才、设备等几个方面进行投资,提升公安情报搜集技术的技术水平,加大技术的信息开发程度,解决网络复杂化、犯罪多样化、证据隐藏化等多种问题。加大技术的信息开发程度需要情报技术能够自动对比分析搜集到的信息,辨别信息真假,对信息进行要素串联,提高信息的挖掘深度。
(五)开发定量分析的情报分析研判模型技术
在传统的情报分析研判过程中,出现的分散、滞后、低质等问题严重的影响了公安部门情报分析效率与准确性,需要开发定量分析的情报分析研判模型技术来提升情报分析研判的准确率和效率,实施精准化的情报分析研判。开发定量分析的情报分析研判模型技术要求对情报实施跟踪与控制,改变从前单一截获情报的情报搜集技术弱点,它的使用能够让公安机关的情报搜集更加的长效化,这样的情报搜集技术也与互联网时代的犯罪特性相适应。
结束语
互联网时代社会情报搜集变得更为复杂,证据隐藏也更为深刻。因此,公安部门需要不断的研发和创新情报技术,拓宽情报搜集渠道和搜集面积,提升破案率和犯罪终止率。
参考文献
[1]彭知辉.论公安情报收集渠道[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0(01):261-263.
[2]熊允发,吴绍忠.基于互联网的公安情报收集技术研究[J].警察技术,2007(06):249.
[3]彭知辉.公安信息化建设对当前公安情报工作的影响[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