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业的重要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机械工业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机械工业的重要性

机械工业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重要性

引言

就现阶段我国施工企业发展的情况来讲,正处于逐步扩大的阶段,并且逐渐呈现出层次化以及差异化。施工企业想要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达成社会目标,就必须要做好实际的施工工作,在切实提升建筑质量的情况下,增加市场份额,并完成企业发展所预定的各项目标。机械设备是施工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同时也是提升施工企业工作效率的基本条件,尤其是在竞争逐渐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更需要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管理,保障机械设备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平稳、安全地运行。

一、现代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简析

现代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都使得新设备、新材料以及新工艺较多应用到建筑行业内来,这样一种状况在具备显著优势的情况下也存在着一些方面的弊端和不足,主要考虑到的就是这样一种设备、材料和基础的推出容易给建筑施工带来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建筑施工行业存在一定特殊性,建筑施工设备的完善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每个劳动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整个国家的财产安全,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则是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可以认为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完善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存亡和发展的。

二、现阶段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

1、机械设备管理力量不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单位不注意对接卸设备的管理工作,因为多种原因会造成机械设备使用的混乱,从而导致生产工作程序混乱,影响生产的计划进度。工程建设的生产项目繁杂,数量多,要使用的机械设备也非常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只注重机械的运用生产,却忽视了对使用过后的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使用过后便随意停放、摆布,到下一次再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找不到生产机械设备或混用、乱用的现象,这给企业的生产秩序造成了很大的混乱。

2、机械设备不当配置。合理地分配生产机械不但可以协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的支出,而且还能使企业以最低的消耗来获得最高额的利润。但是在实际上,很多企业由于不舍得投入成本,再或者是由于管理者认识不够全面,导致老化设备不能够及时更换。这些貌似省钱的手段实际上不但影响着企业的生产安全,而且浪费了资源,最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企业要通过恰当的配置来使机械设备的生产、保养、维修状态都达到最佳。同时。企业在设备的更换中要特别注意新旧机械的合理搭配,要做到既没有闲置机器,也能够满足企业生产的需要。

3、企业机械设备维护工作存在问题。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维护,可以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质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如果机械设备维护工作做得不到位,机械设备就会出现过早老化的现象,即小毛病不断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机械设备的工作质量和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

4、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主要分为两个层级:第一层级是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的管理;第二层级是工程项目部对设备的管理。但是很多施工企业在实际中这两个机械设备管理层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这种情况在小规模的施工中影响不大,但是一旦遇到大规模施工、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工程,这种较为混乱的管理方式就会对整个管理结构以及管理体系造成极大的影响,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实现造成极大的影响。

5、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的成本较高

由于施工企业在机械设备管理的过程中会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造成在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方面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保证固定资产质量的保证上,这样就会对施工机械设备的利用率造成影响,同时机械设备的运转周期以及运营的时间比较长,这种情况的出现造成了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的管理费用以及成本都比较高。这种粗放式的机械设备管理方式在众多企业中都存在,此类问题需要引起企业高层的重视。

三、针对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重要性提出的结论和认识

1、建立建筑施工企业与机械维修企业之间的良好关系

这样一种关系的建立需要从两个具体的方面和层次来进行说明:首先就需要从宏观的高度和层面上来进行看待,其目标就是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基于此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具体操作过程当中就需要通过政策、经济以及法律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来展开和进行,使得机械设备管理各个环节当中涉及到的拥有者、使用者、制造者以及维修者之间能够建立起统一、有序、和平、均衡的设备资源市场关系来,可以建立起社会通用的设备评估机构并配置专业的注册机械管理工程师来进行管理工作,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对建筑施工企业当中在用的机械设备实现一生价值总量的衡量以及各种宏观层面上的监督、指导和监控。

2、建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新模式

想要建立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新模式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从根本上改变管理理念,这一点是非常基本和关键的,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机械设备不仅是施工企业组织生产的必要条件,更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当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本,因此必然需要通过这样一个方面管理工作的良好进行来保证其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在管理思想和模式改变的基础之上就需要开始关注和重视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调整和整合,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是有其固有的特殊性的,主要就是其一生全过程管理工作对于任何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而言都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依托于社会服务网络往往可以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完全可以依托于自身实际情况来对设备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基于此在最大程度降低设备管理成本的基础之上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3、企业要不断强化机械设备管理队伍建设。

要想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有效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使其发挥更大的应用价值,除了加强对机械设备的规范使用、科学保养外,还应该不断强化管理队伍的建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机械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机械设备的操作、管理工作更加专业,组建一支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管理队伍对于提高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也应该加大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重点培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

4、有效提升施工企业的整体装备

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其所拥有的机械设备是企业发展的水平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所以需要在施工企业各项条件均允许的情况下制定出不断增加机械设备的长远发展规划,使施工企业的设备拥有量达到施工企业的最佳自由率。

结束语

机械化是建筑施工企业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建筑施工企业在工作过程当中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重要保证,因此完全可以认为良好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是建筑施工企业的必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建筑施工企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重点阐述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在建筑施工企业内的重要性,并结合具体问题探讨其处理方式,希望能够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于运涛.电气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探索[J].科技创业家,2013,(12).

机械工业的重要性范文2

关键词: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干式切削技术;切削液;冷却技术

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不仅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同时也使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绿色化生产模式已成为许多产业的发展目标。而着手“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研究,就可以在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

1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特点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为了做到节省人力资源,减少和降低工业生产加工流程过程中对周边环境所带来的污染,同时在满足机械加工效率的前提下,人们从机械工业生产中逐渐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绿色机械加工技术是以节约资源、降低污染、减少对人体健康伤害为目的,在通常的机械工业加工流程中,为了保持机械零部件运行的,提高工作效率,一般使用液,与此同时还可能会涉及工业材料的消耗、人力资源的浪费、化工原料的损失等。据统计,在这些消耗中,切削液消耗的比例是最大的,其费用达到占机械制造中零部件加工总成本的16%,而刀具费用仅占总成本的4%。因此绿色机械加工的最大特点是节省能源和资源。为实现绿色机械加工以达到节约能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就要我们在机械工业加工的过程中采取相对应的措施。还有重要一点是在传统制造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液,它是由特殊的化学原料和材料所组成的,如果不对其做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直接排入河水中的切削液会影响水质、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会给鱼类和水生物的繁殖和生长造成影响。因此,在机械制造加工中必须贯彻对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环境,以取得更好的机械加工效果。

2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老百姓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由于机械制造加工业具有既传统又现代的特点,使得它逐渐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于机械加工制造业目前存在着三个方面的研发:第一,通过降低机械加工中的切削摩擦来实现对环境的无污染;第二,对于切削液本身无污染的研究;第三,通过研制低污染、甚至无污染的切削冷却剂再结合低摩擦的切削技术,最终达到绿色的机械工业加工技术。

2.1 高速与超高速干式切削技术

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地都在研制新的干式切削技术。该种技术能实现在机械工业制造加工的时候不使用任何冷却和的液体。为了不断改进机械制造中的内部技术,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加工效率并降低环境污染,但显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切削状态的模拟技术。因为在不使用切削液的情况下,要达到在机械加工工业中对工具和刀具的冷却和的效果,就要求干式切削技术具备很高的技术标准,这就涉及了很多数据的考虑因素,比如工具和切削的方式的选择、还有切削的环境等。

1931年,德国Salomon博士提出一种高速切削的概念,高速切削具有降低刀削力、减少机械加工中受热形变、提高机械业加工的表面质量和生产效率等优点,给最终实现干式切削提供了必要条件。而国内各种相关技术还不完善,所以在研制的过程中还需考虑是否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基础油的选择、切削液添加剂的选择、挤压抗磨剂的选择、抗雾剂的选择、防腐剂的选择等。众所周知,剂中最主要的成分就是基础油,而基础油中包含矿物油、合成油(脂)和植物油。我国是农业大国,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太阳能,而且我国物产丰富,植物油的储备极其丰富,所以从能耗和来源及污染的角度来说,植物油是一种无害且来源充裕的制造切削液的原材料;对于抗烟雾剂则可使用聚异丁烯类化学物质;用猪血清来做极抗压磨剂。

2.2 绿色机械加工切削液的研制

绿色的机械工业加工模式应该是以实现机械工业加工过程中的绿色、安全、环保、无污染,追求高技术标准的干式切削方式为目标。因为历史因素的限制,该技术尚未成熟面向市场,一直受到技术支持的困扰,从而导致绿色机械工业加工模式难以实现。为了能够改变目前的这种状况,我们从机械加工中所必须用到的切削液入手,研制出一种新的绿色机械工业加工切削液的重要性便凸显了出来。

对于在绿色机械加工中切削液的选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根据机械工业加工的精度,通过精度可以将精度、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切削参数等作为限制条件,对于四大类和若干小类再进行预选,最终选择合适的类型;第二,通过对每一个细化的小类切削液的性、冷却性、消泡性、污染性、渗透性、抗粘合性及寿命等作为特性条件对具体细化的每一个小类进行特殊的选择;第三,对几十位所拟定选择的切削液进行合理性的评估,通过对比差异选择最优的结果。如果出现只有一种类别的切削液,则精心挑选的结果就是输出的最优结果。

绿色机械加工切削液的研制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废液的处理问题。对于一般传统的切削液可以分为油基切削液和水基切削液两大类。由于水基切削液不易燃、易稀释、不易变质等优点,被广泛地开发和应用。

2.3 低污染或无污染冷却技术

目前由于技术原因,干式切削技术虽为大家所熟知,却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推向市场技术应用的条件还不成熟。然而在机械工业加工过程中,传统的切削技术又有许多不足,尤其是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比较严重,而这种新的冷却技术正是可以弥补传统机械加工方式的缺陷,经试验证明通过小量的剂就可以使得切削顺利进行,还会提高机械加工制造的质量,所以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冷却技术在目前的市场来看具有相当广阔的应用前景。

有一种近似于干式和切削液切削技术的最小量切削技术,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对相应机械添加最小化剂,从而在实现机械制造加工的高质量的同时有效保障了切削的质量。在机械加工流程中,伴随着切削液的减少,为了实现切削的双赢模式加工,运用最小量剂技术就可以有效提升切削质量和效率。其最大的优点就是在实现资源的节约的同时,降低了刀具磨损,并延长了刀具的使用年限。

3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发展前景

3.1 绿色机械加工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使用自然降解有剂、冷风、水等原料的基础下,经过一定步骤就可以加工成一个新的绿色机械加工液,这就是在实际机械加工应用过程中通常所说的微量油膜附水滴技术。通过试验和实际的机械加工应用,我们发现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环境问题、防止资源、水源、生态系统破坏,从而实现“零排放”的要求,通过绿色机械加工液技术的推广,最终会推动我们一个传统的机械工业向一个现代化机械工业转变的进程。

3.2 零污染

相比较传统机械加工业的加工技术而言,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对当地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变得很小。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可以在实现机械加工废料零排放的同时,减少在制作切削液和切削液的使用维护过程中有毒化学试剂的使用量,通过采用冷风和自然降解的油剂与水,就可以实现切削液的重复利用。同时,我们使用绿色机械加工技术替代原先传统落后的技术,这就大大减少了对传统冷却和废液处理装置的使用,能够实现电力等资源20%以上的节能。对刀具使用年限的问题上,绿色机械加工技术可以相对以前延长2倍以上的使用寿命,使得质量效率双提高。

3.3 低污染高效率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是建立在对传统机械加工技术的改善基础之上,对于机械加工业而言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绿色机械加工液不仅在环保、生态、安全等诸多领域有良好效果,在经济、社会方面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在今后应该大力推广和应用。

4 结语

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多样化类型,加之本身一系列的显著特点,使得在今后机械加工业的发展中应该着力于此,进行大力研发和普及,掌握核心技术对于实现机械加工零污染、零排放最终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倪书楠.浅谈绿色机械加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高新技术,2013,(3).

机械工业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压力表 计量检定 问题 建议

压力表是一种以弹性元件为敏感元件的弹性变形,通过表内机芯的转换将压力带动表内的指针来显示压力的一种仪器。它是人们用来参照大气压力,来测量压力小于或者大于大气压力的工具。目前压力表普遍应用于工业科技领域,尤其是工业领域,定期对压力表进行计量检定,保证压力表的计量准确无误才能确保工业机械生产的顺利进行。压力表的计量如果不准确,不灵敏、不稳定等等,企业在使用其的过程中没有准确的仪器来显示正确的数据,更严重的可能引发生产隐患。

1 什么是计量检定

计量检定是指国家相关计量部门或者法定的授权机构对计量工具的性能,包括其精准性,灵敏性,稳定性等展开的检查评定工作。

定期的展开压力表的计量检定工作是确保机械工业顺利生产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我国对压力表的计量检定主要是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检定:

(1)外观的检定。检定其各个零件是否有松动,不牢固的现象;检定其出产编号、生产厂家、准确等级等等;检定压力表的读盘标示是否清晰,其外覆盖玻璃是否干净透明不影响读数。

(2)误差的检定。对于各个零部件在有无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试验,检定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压力表的指针是否归零,查看压力表的误差是多少,保证压力表的最终误差不能超过规定标准的2倍,确保压力表的精准性。

2 目前我国在压力表计量检定中存在的问题

2.1 计量检定结果存在偏差

在压力表的计量检定中,通常会因为人为或者非人为因素,检定的结果过多过少的存在偏差。常见的人为因素有:在检定过程中,工作人员往往会没有等指针完全平稳下来就读数;在检定过程中,通常只进行一次的指针读数测试,没有进行多次试验,检测时间没有达到标准,检测次数不够,不能取多次结果来判断压力表的误差程度。常见的非人为因素有:压力表的内部零件存老化、松动,其已经产生了误差,或者表盘、指针已有损坏,读数不能准确。

2.2 计量检定周期过长

相关检定部门或者法律授权部门在对企业压力表检定不够重视,没有经常检定,只是在有规定或者要求时才检定。长时间的放置不管,压力表的计量是否准确无误,没有任何保证,机械工业的生产企业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来判断其压力表是否准确,加上企业的得过且过,由于没有定期的检定,对于零件老化、读数不清晰的压力表继续使用,已减少成本开支,其对生产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2.3 部分计量检定工作员工作态度马虎,对待检定结果不严谨

还有部门计量检定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不高,对检定结果马虎不严谨。没有意识到压力表老化、松动,读数不准确、不精准将会对生产产生的隐患,对于老化、松动、读数不清晰的压力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职责。其中,有部分检定工作者,为追求速度,在检定过程中非常马虎,讲究速度不讲究质量,对于本该检查的事项肆意的减少或者忽视。检定工作者为了减轻自己的工作任务,对待检定过程和结果相当的随意,这些都会对生产产生不可知的危害。

3 对目前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措施

3.1 培养计量检定工作者的职业技能,提供职业素养

相关检定部门应该定期举行职业技能培训,考核,规范检定工作,培养职业操守,使工作者意识到检定工作的重要性以及不严格遵守规定检定将会造成的危害。并且对合格的检定工作者要举行定期考核,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使检定工作者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对于不合格的工作者要加以培训才能完成检定工作。

3.2 颁定更多更完善的法规制度规范检定工作

我国目前有关计量检定工作的法律法规还不是很多,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和漏洞,对于一些问题没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使的企业在使用压力表生产的过程中,没有法规约束企业的行为。因此应该出台更多的法律制度来约束规范企业的行为,使其自觉的对自身企业的压力表进行更换检查,对于不按规定的企业因给予相应的惩罚。

3.3 定期保质的进行检定工作

定期检查压力表的计量: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每个月或者每个季度对一些企业进行抽查,距离上次的检定时间不宜过长,这样一来可以约束企业规范自己的压力表使用情况,二来可以提供给企业更准确的结果帮助其发现解决问题,更好的促进生产的发展。

对于压力表的计量检定一定要保质:不可为减少工作量而减少检查项目或者次数,对于检查项目我们可以要求多人针对同一检查项目给出结果,取多人结果判断,也可以对于检定的事项实现多次检定保证结果的准确。

3.4 压力表使用企业可以培养员工,普及相关知识

有关部门的检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企业检查压力表的使用情况,但是企业也应该培养员工素质,普及知识。企业可以邀请相关工作部门的检定工作者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普及基本的常识和宣传压力表出现问题没及时检查发现产生的危害,在没有专业工作者协助检定时,自己也可以有一定的知识判断和察觉问题,及时更换压力表,正确的使用压力表,避免生产中发生意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

4 结语

虽然我国目前在压力表的计量检定中存在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也严重影响制约着我国机械工业更好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家各项法律法规颁定和对相关检定工作人员的职业技能、职业素养的培养,我国的压力表计量检定工作将会慢慢完善,相信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将会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孙芸.浅谈压力表的计量检定及误差评定[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2(08).

[2]岳潇.试析弹簧管式一般压力表的计量检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8).

[3]陈S志.浅谈压力表计量检定中的一些问题[J].甘肃科技纵横,2013(09).

[4]王建,黄尤,薛小林.浅谈弹簧管式压力表检定及常见问题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4).

[5]张宏宇.浅析压力表的计量检定与校准[J].科技致富向导,2012(22).

机械工业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 机械工业;绿色制造;绿色设计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58-0116-02

机械工业作为国家制造业发展的基础,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发展,不少新型、高效的制造工艺和设备逐渐占领市场,带来了新的生机,但生产过程中大量的消耗和污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机械加工的副作用日益凸显。为了节省资源、减少浪费,缓解工业给自然环境带来的压力和不良影响,绿色制造工艺技术就成为未来机械工业的发展趋势。制造业是产业革命的先锋代表,机械制造又在制造业中占有主导地位,绿色制造工艺尤为重要。

1 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制造业高消耗、高污染、效率低问题在改革开放发展的20多年中一直没有明显改善,再持续下去,不仅影响发展,而且环境污染形势也将会越来越严峻。针对以上问题,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转变增长方式,采用绿色制造工艺,减少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由于长期的管理不善,一些废旧的、淘汰的制造设备没有得到合理的回收和利用,虽然不少陈旧的设备已经报废,但还闲置在车间内,并和一些先进的数控机床放置在一起。由此,改造和利用这些旧设备就成为绿色工艺开展的第一问题。由于机械制造行业中很多人并未接受过专业的环境意识教育,这方面的知识比较薄弱,污染问题还是比较严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清醒地认识到采用现代制造模式、使用绿色制造技术的重要性。

而今,环保问题已是各国关注的重点,并迫切希望得到解决。随着WTO环境规则在全世界的实施,各发达国家也相继制定了环境规范。例如,美国就制定了21种法规,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规系统。WTO成员每年向WTO通报的环境技术法规约600件。正因这样,各国之间的贸易被环保问题构成的壁垒所阻挡,这道绿色的壁垒让那些高污染、不符合环保标准的产品被禁止入口,或被以重税制裁。

国际上已经展开了行动,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如果各制造企业再不重视环境问题,改良生产技术,实行绿色生产,必将被社会所淘汰。因此,我国要积极发展绿色制造技术,使用绿色材料、绿色能源和绿色设计数据库,在提高产品生产率的同时,保证产品绿色环保,并加强法律规范,让绿色技术能真正发挥作用。

2 绿色制造的实现技术

2.1 干切削技术

材料切削是最常见的机械制造工艺,材料一般在有切削液的条件下湿切削。实际上,清理切削液的费用已经高于刀具的费用,同时,切削液还有污染环境的危险。而干切削是在不使用切削液的情况下进行的,切削液传统的排屑、冷却、作用已经被先进的刀具设计、设备所取代。例如,现代刀具材料能抵抗高温,可减少切屑液的使用;真空或喷气系统可以改善排屑条件;先进的刀具能改善密闭空间的排屑问题。

2.2 机床技术

机床设备要适应高温切削条件,同时具有吸尘、排屑等功能。机床的工作台或主轴要尽量呈倾斜式或立式布局,这样能有利于排屑,可有效预防残屑留在机床上,导致机床热变形,影响产品加工质量。所以,有必要采用排屑系统,以及加强循环冷却系统的使用,使其能更好地带走残屑,促进机床系统冷却。高质量的干式切削是在切削工具高速运行情况下实现的,这样可减少传递到工件、刀具和机床上的热量,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由此,将超高速切削与干切削相结合,会实现高效、低消耗、低污染的生产。

2.3 微机械技术

微机械技术主要是负责微型机械加工。现阶段使用的工艺方法主要采用来自于半导体IC加工工艺的硅微细加工、特种精密加工和微组装技术。微机械生产的质量轻、体积小、精度高,且稳定性和生产效率较高,同时还具备低消耗、低成本的特点,多功能与智能化也代表了它在现代制造业中的地位。

2.4 快速原型制造(RPM)技术

RPM是分层切片技术,通过计算机系统对CAD模型处理成薄截面层,再根据截面的各个二维数据,采用黏结、熔结、聚合作用或化学反应手段,利用固化液体和凝固材料,使其快速组成所需要形状的零部件或模型。RPM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加工中金属成型和切削成型的工艺,即使没有工装夹具或模具,也能快速制造出需要的模型零件,且是具有一定功能的三维零部件,这种技术被认为是制造业发展20多年来最伟大的生产技术之一。

2.5 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世界是21世纪信息化技术发展的产物,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虚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形成一个逼真的,具有视、听、触多种感知功能的媒体空间,即人工虚拟环境,处在虚拟环境的技术人员可使用各种媒体传感交互设备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虚拟环境可以是模仿真实环境,也可以直接构造一个虚拟世界。虚拟现实技术能有效实现工业制造的阶段性分工,同时预测下一阶段的工作影响,让技术人员能提前了解到三维模型及其加工、装配的过程,这对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工作效率有积极作用,以及能有效预防各种不良问题的出现,实现阶段性预测。另外,虚拟现实技术还可以应用于学校的机械制造人才培养之中,使在其培养过程中,减少因需要进行大量实际操作实训所消耗的能源和材料。

2.6 节能环保型热处理技术

热处理技术一直都是高消耗、高污染、工人劳动强度大的制造工艺,正是因为传统的热处理技术存在这些弊端,很有必要进行技术革新。如今,新技术、新设备不断涌现,热处理技术趋于向低消耗、高效率的环保型工艺模式发展。例如最新的激光热处理技术:首先,它能降低资源消耗,同时在节省成本的基础上制成高性能合金表面;其次,该技术生产效率高,无需特别的冷却工作,因为它冷却和加热都很迅速;最后,激光热处理技术已实现数字化,它能有针对性地对工件局部表面进行热处理,硬化的程度和部位都能得到准确控制;再者,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这种技术基本无污染。同时,还应大力推广远红外加热技术,真空热处理技术等,它们都是优秀的节能、环保绿色制造技术。

3 我国机械工业实施绿色制造技术的主要途径

3.1 机械产品制造绿色化

产品的绿色处理对产品的生命周期循环有积极意义,绿色处理是通过各种回收渠道,收集有用的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让产品的周期始终呈现一种闭合性的回路,这对节省资源有重大作用。当产品报废后被再回收,自然而然进入了下一个生命周期,不断地循环使用,产品的生命周期将得到无限延续,因此,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应考虑新产品的结构和功能,如采用面向拆卸的设计,就能再次回收产品,只有采用面向拆卸设计的产品才有机会将产品的主体零件和结构回收,实现产品的循环使用。只有在设计阶段融入产品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回收的价值才会增大,才能实现产品最终高效回收。

3.2 机械产品使用绿色化

1)减少机械杂质对制造工艺的影响。所谓机械杂质就是指灰尘、土壤等物质,杂质会掉入机械配合表面之间,不仅会损伤配合表面,还会磨损零件,破坏油膜。如果在环境恶劣的环境中,应使用优质、配套的零部件,并做好杂质清理预防工作;2)机械制造的温度也是影响工艺质量的问题,零部件在工作中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也有不同的温度范围。液压传动系统液压油正常温度在30℃~60℃之间,如果温度低或高于这个范围,零件的磨损程度就会增加,导致油变质。所以,应防止机械制造在低温或高温下作业;3)制造工作要顺利进行,就要保证机械载荷的稳定性。零件的磨损程度会随着机械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技术人员要注意不能在超过机械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下作业,防止工作中出现零件瘫痪等问题。

3.3 机械产品包装绿色化

机械产品的绿色包装和上述的绿色制造有一点相同,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内实现回收再利用,实现无污染生产,让产品可以回收或者再利用,其包装还能在大自然的自净能力下自动分解。产品的绿色包装,不仅要注重包装的美观,以及包装物品的不易损坏,还要考虑包装的价格成本、易分解回收等问题,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国内主要使用的几种包装材料有瓦楞纸板、木板、塑料等。纸板最容易被回收、降解,污染小,是包装的最佳选择,但纸板前期制造的资源消耗大,对环境的破坏较为严重,而且强度低,容易导致包装的物品损坏。木板的强度大,且适用于大型产品的包装,但木材是不可再生材料,过多的使用也会导致生态失衡。塑料制品质量轻,且防水防风能力强,但使用后不易被降解,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现在有一种新型的绿色包装(蜂窝纸板),是目前我国产品出口的最佳包装选择之一,蜂窝纸板的推广应用能减低产品运输的破损率,对提高包装产品的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3.4 其它工艺技术应用

现代机械制造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例如超声波清洗技术,用水剂清洗液代替传统的汽油、煤油,其清洗效果较好,还能预防环境污染,如今已广泛应用于喷油嘴、喷丝板、微型轴承、仪表齿轮、集成电路、微电子器件的清洁,其清洗的洁净度高,这种水剂清洗液还能循环使用。还有一种无污染的电镀液,它的出现能改善传统电镀的严重污染问题。电刷镀工艺的推广与应用,让零件的修理质量得到提高,既节省成本,又降低资源消耗。

3.5 建立并遵守环境保护体系,重视绿色意识教育

我国机械制造业正在逐渐加强ISO14001环保体系的建立,并且努力实现与ISO9001质量体系的一体化,为各种环境评价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建立完善的环保体系,让制造企业员工能认识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预防和治理,让环保思维方式和行为更加标准化。机械制造企业要贯彻落实自然生态平衡发展的思想,从制造流程开始,每一环节都注重加强环保力量。重视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节约意识、效率意识、环保意识的培养,提高全体员工对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正确理解,将绿色生产当成一种社会责任去落实、执行。

4 应注意的问题

4.1 注重绿色设计

实现绿色设计,是在产品制造的先前阶段,将环保理念和污染预防措施融入产品设计中,实现产品制造的绿色发展,例如,我们以产品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制造性为绿色设计的基本概念,保证产品是环保的、多功能的、可持续使用的。实现绿色设计,要求产品在制造中,选择绿色原材料、以及绿色制造工艺,实现产品制造的最低消耗,预防和减少产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副作用,当产品已经报废,它也应该是可拆卸的,可回收再利用的。

4.2 使用低物耗的绿色制造技术

我国制造业一直以来都是使用大量不可再生的金属材料作为原材料,这样不仅会影响到生态环境的平衡,对国家资源来说也是很大的浪费。在机械工业中,制造企业应积极推广绿色可持续使用材料,优化制造工艺,使用绿色工艺,通过利用现代先进技术,实现绿色技术的应用。虽然绿色设计和绿色技术都是现代机械工业发展的重点,但好的材料是促进二者实现的基础,因此,制造企业应改良产品制造的材料,实现材料的可持续利用。

4.3 绿色工艺技术与先进生产模式相结合

先进的生产模式是推进绿色技术发展的动力。实现制造生产模式转变,实行生产模式改革,应做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智能制造。绿色技术与先进生产模式的结合,在绿色技术中加强管理、落实责任、贯彻绿色生产理念,能大大降低制造业中的工业污染和能源消耗。

5 结论

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是全世界人民的内心呼唤,机械工业作为社会生产的主导,推行绿色技术已刻不容缓。我国目前的绿色技术制造还处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完全普及,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和改进现代工艺,使用新型工艺和新型材料,加强管理,节省资源、从降低能源消耗做起,积极落实绿色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才能让绿色制造技术成为未来机械制造业的主导工艺技术,真正实现绿色制造。

参考文献

[1]陈京平.面向机械加工工艺规划的绿色制造技术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0.

[2]黄炜.基于绿色制造工程的再制造技术的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6(35).

机械工业的重要性范文5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是进行少无切削加工的主要工具。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产量、成本、新产品的投产及老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以及企业产品结构调整速度与市场竞争力。在电子、汽车、电机、电器、仪器、仪表、家电和通讯等产品中,60%-80%的零部件都要依靠模具成形。用模具生产制件所表现出来的高精度、高复杂程度、高一致性、高生产率和低消耗,是其他加工制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模具又是“效益放大器”, 用模具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往往是模具自身价值的几十倍、上百倍。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模具工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模具工业又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领域,用信息技术带动和提升模具工业的制造技术水平,是推动模具工业技术进步的关键环节。cad/cae/cam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应用,使模具的设计制造技术发生了重大变革。

第三,模具工业是装备工业的一个组成部分。1998年l1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了加大装备工业的开发力度,推进关键设备的国产化。将机械工业作为装备工业,把它同一般的加工工业区别开来,是对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重新定位。

二、冲压模具在国内的现状与发展

我国冲压模具市场的情况是:一是进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高的大型精密模具,而出口模具大部分是技术含量较低的中低档模具,因此技术含量高的中高档模具市场满足率要低于冲压模具市场总体满足率,这些模具的发展已滞后于冲压件生产,而技术含量低的中低档模具市场满足率要高于冲压模具市场总体满足率;二是由于我国的模具价格要比国际市场价格低很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因此国际市场前景看好。

模具cad/cam技术状况:21世纪开始,cad/cam技术逐渐普及,现在具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冲压模具企业基本上都有cad/cam技术,其中部分骨干重点企业还具备cae能力。

模具设计制造能力状况:部分高精度多工位级进模和多功能模已达到世界水平,且模具制造周期也已达到国外同类模具水准;信息工程等现代制造技术已在许多模具厂得到应用等。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模具质量状况:模具质量主要反映在精度和寿命方面,其次是结构和外观方面。当然,一套好模具,维修还应该是方便的。由于我国冲压件批量偏小,所以我国冲压模具在国内市场上寿命问题相对来说并不十分突出,而精度达不到要求、结构不合理、外观差往往成为质量的主要问题。

模具行业专业化程度及分布状况:我国模具行业专业化程度还比较低,模具自产自配比例过高。国外模具自产自配比例一般为30%左右,我国冲压模具自产自配比例约为60%。这就对专业化产生了很多不利影响。由于自配比例高,所以冲压模具生产能力的分布基本上跟随冲压件生产能力的分布。

冲压模具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1全面推广cad/cam/cae技术;2模具检测设备向精密、高效和多功能方向发展;3模具加工设备向高速、一体化方向发展;4一体化加工中心是目前正在发展的新技术;5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技术发展迅速;6模具工业新工艺、新理念和新模式逐步得到认同。

三、级进模的应用

先进模具之一的多工位级模具是当代所有模具中冲压功能最多、结构最复杂、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最高的一种冲模。由于采用高硬度硬质合金等材料制造模具和采用先进的精密加工技术,多工位级进模也是使用寿命最长和模具精度很高的一种精密模具。因此,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而广泛使用起来。

使用级进模的条件:

1、制件的产量比较大(一般不少于5万件,但这个数不是绝对的)。

2、制件的精度适中,一般为大于it10级,近几年随着模具加工技术的进步,多工位级进模的制造精度明显有了提高,从而使制件精度也提高,有的在it8级以内。

3、用单工序模不经济,用复合模又难于冲压加工的情况下,只能用多工位级进模。

4、用单工序模不便定位和冲压加工,只能用多工位级进模生产的某些小而复杂的微型或超小型件。这种情况下,制件的产量大小往往不去过多考虑。

四、模具设计中模具cad的优越性

在模具设计与制造中采用cad/cam技术,是模具技术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采用cad/cam技术,无论在提高生产率、改善挤压件产品质量,还是在降低制件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发面,都比传统的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有绝对优势。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高挤压件产品质量。过去,在人们凭经验设计计算时,不可能进行多方案综合分析比较。而采用cad之后,由于计算机的最显著特点是不怕千万次重复计算,而且效率又极高,所以能进行多方案论证,多变参数模拟。又由于在计算机系统内,可以存储模具设计标准和设计准则等各种有关设计资料,为挤压模具设计提供了科学的数据,并可极大的减少人为因素对设计质量的影响。采用优化设计方法也可使模具的参数和结构更加合理化。通过cad设计数据直接生成数控加工程序和采用数控机床加工,也可使加工出的挤压模具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总之,采用cad/cam技术可大幅度的提高挤压件质量。

(2)缩短模具设计和制造周期及提高生产效率。采用cad的工艺分析和绘图,大大缩减了模具设计时间,而cad与cam的集成则可显著的缩短模具从设计到制造的周期。由于模具质量的提高,可靠性增加,调整及修模时间明显减少,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生产率。

(3)减少对熟练工程技术设计人员的需求。由于设计及计算工作采用人机交互型系统,因此,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明显的减少了对熟练工程技术人员的需求;并且,大量的工程计算及模具图样设计都由计算机、自动绘图机来完成,所以设计人员从繁冗的设计和绘图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节省了劳动力,使设计人员能更好的从事其他创造性的劳动。

机械工业的重要性范文6

一、创造了制造业辉煌的日本市场经济模式

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二战后经过50年代的经济恢复,在60、70年代的高速增长中,逐渐定型。从构成经济增长的各要素的关系看,日本市场经济模式有以下一些特征:

(一)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典型的政府导向型市场经济模式

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主要表现为政府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向和配置方式具有更大的权利。日本政府主要通过政府引导、政府保护企业、政府政策调配等途径对社会资源配置进行调控。

(二)日本的市场经济是对国际市场高度依赖的外向型经济

从50年代开始,日本就确立了“贸易立国”的经济发展战略。而后日本利用欧美国家和西欧国家进行产业调整的机会,抓住有利时机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对外贸易体制,实现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所以战后日本市场经济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在“贸易立国”战略指导下走向国际化的过程。

(三)日本的企业制度是一种团队精神很强的企业制度

从古代社会遗留下的依附关系,在市场竞争的压力和日本特定文化的背景下,变成了员工对企业、小企业对大企业、大企业对银行、企业对政府的服从和忠诚关系。员工对企业的服从和忠诚在日本企业的内部又变成了高度的敬业精神和相互配合的团队精神。

(四)日本的经济模式是赶超型学习模式

利用西方的先进技术,通过大规模生产提高引进技术的重复使用效率,然后在开拓的国际市场中进行销售,在短期内实现赶超西方发达国际的目标。实践证明,日本的赶超产业政策是成功的。正是这种赶超政策使日本在短期内创造出了一个可以和美国相抗衡的工业制造大国。

(五)日本的经济模式是适应制造业发展的经济模式

在技术上,制造业技术需要两次创新。即理学上的原理性创新和在原理的指导下面向终端产品的属于工程学上的适用技术或工艺流程的创新。而日本的经济模式恰恰满足这两个条件。

综上所述,日本在80年代所具有的优势,从总体上讲,是日本市场经济模式的优势。

二、新经济时代日本市场经济模式迅速发展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日本先后采取了一系列的经济发展战略如: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优先发展机械工业战略,“技术立国”战略、贸易自由化政策战略以及“政、官、财”复合体制,使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迅速发展。

(一)产业结构高级化战略

通过重化工业的发展,日本实现了产业结构的高级化,20世纪70年代,为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日本从“重化工业化”向“知识密集化”转化,“知识密集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减少对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使产业升级换代,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优先发展机械工业战略

发展特定机械工业所需资金,由政府给予保证。私人企业对特定机械工业进行投资,可享受减免税优待。正是由于这种政策,使机械工业在一些主要方面赶上了欧美发达国家。机械工业的技术优势成为日本在经济快速增长时期的“秘密武器”。

(三)“技术立国”战略

针对战后日本面临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日本实行了以引进、模仿、改进、创新为主的吸收型技术战略。其中引进技术对日本短期内赶超先进国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且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改造创新,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反过来进行出口创汇。

(四)贸易自由化政策战略

日本首先对原料部门实行自由化,原料进口自由化使工业品价格下降,提高了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对个别幼稚产业进行贸易保护,待其壮大后,再逐渐实行贸易自由化,最终使其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在世界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五)“政、官、财”复合体制

日本政府规划战略,银行根据政府的导向提供贷款,企业根据政府政策的导向制定发展计划和组织生产。通过政府指导市场经济,降低风险,保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新经济时代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失灵

80年代后期因日元升值引起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经济陷入长期的不景气之中。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主要致力于泡沫经济遗留下来的银行坏帐、投资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等问题的解决。实践证明,如果将日本经济陷入不景气的原因仅仅归结为泡沫经济的破坏力,这显然是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日本经济在90年代遇到的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泡沫经济后的遗留问题,而是面对掀起的新一轮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从制度与结构的深层进行改革的问题。同时也正是由于以下几个主要问题致使日本经济走向失灵:

(一)政府导向型模式的弊端

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之后,政府面对不景气的企业和银行大量坏帐,仍然贯彻“护送船队”的政策,对破产企业和落后企业予以保护。同时对应该处理的银行坏帐未能及时处理,延误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还有过分相信政府调控力量的结果是希望通过政府的调控力量走出经济发展的不景气,大量发行国债刺激经济发展,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巨额国债反而成为经济发展的包袱。

(二)缺乏原创性的技术革新

在制造业时代,日本和欧美共同分享来自同一源头的水,日本比欧美甚至分享的更多。但在高新技术革命时代,来自欧美之源的水,不需要通过日本就可以流向全世界。在新经济时代,缺乏原创性技术体系成为昨日黄花。

(三)缺乏竞争、创新力的企业制度对新经济反应迟缓

在政府保护下缺乏淘汰机制的企业序列制度,缺乏人才流动的终身雇佣制,很难使新型企业在传统的企业制度体系的夹缝中产生。日本企业制度的封闭性,成为产业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的障碍。从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一些跨国公司和大的企业集团,虽然进行了很大调整,但这是在保留原企业制度下进行的,所以其竞争力和创新活力有限。

四、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二战后经历过经济恢复、高速增长和

不景气,目前又处于制度改革和结构调整时期的日本经济,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通过对日本市场经济研修考察,可以发现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有相似之处。日本与中国都属于东亚农耕文化体系,东亚农耕文化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组织和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相对较大。日本是亚洲最早进入资本主义、实行工业化的国家,但日本仍属于西方市场经济体系之外的在赶超中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目前中国推进的工业化战略也属于这种类型。日本虽然没有像中国那样搞过计划经济,但日本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某些作法与中国计划经济有相似之处。日本的企业系列制、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与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制度有某些相似。日本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经验,对于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许多借鉴和启示。

(一)利用WTO的相关条款,保护和发展幼稚产业

在幼稚产业的保护期限上,不应拘泥于具体的时间表,一旦幼稚产业初步具备竞争实力,就首先在国内引入竞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企业实力足以与国际大公司相抗衡,就果断撤消保护,让其在国际竞争大潮中搏击; 在幼稚产业的保护手段上,既应充分运用WTO 发展中国家实行的例外条款等一系列不违背WTO 则的保护措施,又要在关税递减的情况下,使既定的进口关税水平发挥最大的功能,强化进口配额和进口许可证的分配环节,灵活运用政府采购、反倾销、反补贴等措施。

(二)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复合式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扭曲现象。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严重偏低。所以,中国不能按照传统的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由劳动密集型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发展道路,而是要走一条劳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并存的复合式产业发展道路。

(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

在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上,重视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这对目前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借鉴意义。政府的投资方向和开放计划必须考虑到利用市场调节的功能,这应当是我国开发西部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如果将西部大开发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向中央要钱上,而忽视了本地区的市场环境和开发资源的培育,可能欲速则不达。

(四)大力发展原创技术

适应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一方面学习日本大力推进面向市场的二次技术创新做法的同时,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们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大力发展适应新技术革命的原创技术系统。

(五)法律保障

虽然日本是一个政府导向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但政府对经济的调控和管理也是法制程度较高的国家。日本的产业政策实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都有一套严密的法律依据。依法治国,依法对经济进行调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六)坚持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产业政策和进口政策紧密联系

面向国际市场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集团,应当成为中国21世纪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日本在发展制造业中,一方面积极引进尖端技术,另一方面大力进行二次技术创新的做法也值得我们学习。在产业政策实施上,日本始终坚持将技术创新与产业政策、技术进步与进口政策紧密联系的作法值得我们借鉴。

(七)大力发展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不断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要保持经济和政治上的独立,最重要的是提高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制订专项规划,建立国家重大装备发展基金; 扩大提供卖方信贷资金额度,制定鼓励出口优惠政策; 实行灵活的税收政策; 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形成企业自由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出清机制,防止重复建设。

(八)经济模式需要不断改革与创新

面对日本市场经济模式在新经济时代的失灵,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正如没有永动机一样,也没有永远有效的模式,只有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九)发展规模经济,培育企业“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