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幼儿德育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幼儿德育的概念

幼儿德育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 罗杰斯 弗洛伊德 自我概念 人格建构

一、罗杰斯“自我”理论中关于幼儿“自我概念”的观点

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在多年的心理治疗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创立了特色的人格“自我”理论。在“自我”理论中,罗杰斯指出个体在与其主观经验世界不断互动中获得经验,并伴随着经验的分化过程不断进行,被分化出来的“自我经验”伴随着儿童与环境的互动(尤其与“重要的他人”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复杂、有组织,这一逐渐形成的内在结构就是“自我概念”。[1]

在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中,“自我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还会不断接受来自外界和自我的冲击、影响与修正,以至于发生各种形式的改变”[2]。“自我概念”在建立过程中,始终经历与“自我”相协调的考验。尤其在建立的初期,若与“自我”矛盾较大,它就必然受到冲击,导致创伤,必须进行修复与重建。

二、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关于幼儿“自我概念”的观点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在他的本我心理学中阐述了“自我概念”。“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所组成。本我包含了人的一切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自我是人的理性部分,超我是人内化的社会道德原则”。[3]自我从本我中分化出来,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其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之间的矛盾,它一方面调节着本我,一方面受制于超我。儿童出生后只有本我,当本我和外界环境发生作用时,人的自我才发展起来。自我遵循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使本我不能随心所欲,以适应现实,并为本我寻找现实可以允许释放的出口。只有自我知道活动的目的和方向。自我又分为两个部分:一种是执行的自我,即自我本身;另一种是监督的自我,即超我。超我监督自我去限制本我的本能冲动。

三、对罗杰斯与弗洛伊德关于幼儿“自我概念”观点的比较

(一)罗杰斯与弗洛伊德关于幼儿“自我概念”观点的不同点。

相比罗杰斯,弗洛伊德理论中的自我的前途非常暗淡。弗洛伊德的自我概念既有独到之处,又陷入多重矛盾中。他一方面说自我是理性的,有其一定的自主性;另一方面又强调自我是从本我中发展而来的,从本我中吸取能量,不仅为本我服务,对本我作用的大小也取决于本我冲动力量的大小。当本我力量过强时,自我也无能为力,只有乞求超我。

(二)罗杰斯与弗洛伊德关于幼儿“自我概念”观点的相同点。

在罗杰斯与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自我是在儿童与环境发生互动后,才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我都处于人格的核心地位,是一个类似于电脑的中央处理器一样的执行机构,都具有人格的意识层面,都对人格起着协调冲突、维持平衡的作用,都把防御机制看成是自我的工具”[4];当自我不够强大或出现异化,并因防御机制失去作用不能维持心理平衡时,就会出现人格的不协调,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

四、对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的比较

(一)罗杰斯“自我理论”中的积极关注。

1.积极关注的概念

罗杰斯指出幼儿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产生一种积极关注的需要,需要别人对自己的肯定、看重、认可和喜爱,一种无法靠自己来满足的需要。

2.重要他人是否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对幼儿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家长总是有选择地对待儿童的行为,给一些行为以积极关注,给予另一些行为以忽视,给予另一些行为以惩罚。慢慢地儿童会意识到,或者说儿童会总结出,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而儿童的自我关注实际上是他人关注的反映,最后儿童也会对自己的经验持一种有条件关注的态度,而且采用的是跟成年人一样的判别标准。

当儿童的自我概念中习得了一些有条件的价值观时,他们开始有区别地对待自我经验,认为某一些自我经验值得给予自我关注,从而倾向于追求这些经验;认为另一些经验不值得给予自我关注,从而倾向于回避这些经验时,儿童经常处于焦虑、恐惧、自我怀疑的状态,其人格发展不健全。例如一个自视为勇敢无畏的人,很可能在早年的发展中其勇敢的表现受到过较多的积极关注,而怯惧的表现则受到过成人以剥夺关注相威胁的惩戒。到后来他便只能接受自己勇敢的一面,而很可能不能正视自己怯惧的感受。

(二)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的“超我”。

1.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超我”的内涵

弗洛伊德认为,文化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是超我的主要塑造者。超我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追求完美的冲动或人类生活的较高尚行动的主体。父母及其替代者和继任者不断对儿童施加影响,把这些历史的和超个人的东西传递给下一代。

2.“超我”对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

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它反过来观察自我、命令自我、监督自我的活动,用处罚来威胁自我,自我如果不服从它,就会产生自卑和罪恶感;反之,如果自我遵循它的话,就会获得自尊感和自豪感。超我通过自我来控制和引导本能的冲动。

超我有两方面内容:自我理想和良心。“自我理想是衡量自我为善的标准,它通过奖励的方式逐渐在儿童心目中形成,使儿童逐步产生自豪感和自爱感。良心是衡量自我为恶的标准,体现为,它是父母排斥的东西在儿童心中被同化的结果,是通过惩罚的心理作用而形成的,通过家长的批评与社会的批评使儿童产生内疚感和自恨感”[5]。

在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超我对自我发挥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幼儿对自我的认识,影响到自己对自我行为的善恶标准的认识,影响到自豪感及自我肯定的建立等,最后影响到幼儿自我概念的建构。

(三)幼儿“重要他人”的积极关注与“超我”的联系。

1.超我与幼儿积极关注是否得到无条件满足对幼儿积极自我概念的建构具有相同的制约功能。

2.影响幼儿积极关注是否无条件得到满足与超我如何发挥作用的主体都是幼儿的“重要他人”及幼儿的“重要他人”的文化伦理规范和社会价值标准。

3.幼儿的重要他人满足幼儿“积极关注”的需要时,以及通过超我对自我的监督管理时,往往导致幼儿的自我概念结构中填充着成人的价值观,幼儿不能按自我内心真实的感受构建其自我概念,为其以后人格的发展留下隐患。

五、幼儿“自我概念”对幼儿人格建构的意义

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也是个体人格结构的重要基础,在罗杰斯的“自我”理论及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都提到自我在维护人格的稳定时,会产生防御机制,自我力量是否强大直接影响到幼儿人格的稳定与否。

(一)罗杰斯“自我”理论中“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1.无价值条件的“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在幼儿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幼儿的“重要他人”给予幼儿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幼儿依赖其自我感受,构建自我概念,成为机能充分发挥的人,自我与自我概念一致,人格结构稳定,人格健康发展。

2.内化了价值条件的“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在幼儿自我概念形成过程中,幼儿的“重要他人”没有给予幼儿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幼儿的自我概念内化了成人的价值条件,自我概念受到威胁,防御机制产生,如果失败,人格结构就失衡。

(二)弗洛伊德本我心理学中“自我概念”对人格建构的影响。

在人格结构中,本我、自我和超我各自代表了人格的某一方面,本我是生物本能我,自我是心理社会我,超我是道德理想我。在弗洛伊德看来,上述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导致心理疾病。超我与本我产生冲突,自我用进行协调,产生防御机制,但如果自我无力协调平衡整个人格结构,会导致人格结构的失衡。

六、对形成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与建构幼儿健康人格的讨论

在罗杰斯的“自我”理论与弗洛伊德的本我心理学中,两者都提到幼儿的“重要他人”在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健康人格的建构中是否通过奖励或惩罚措施用其内化的价值观念来约束幼儿的行为,影响到幼儿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健康人格的建构。因此,在幼儿自我概念的形成、健康人格的建构中,家长与教师应做到:

(一)家长和教师应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放下权威,给幼儿一个积极的人际环境,以发展幼儿客观的积极的“自我概念”,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家长和教师要承认每个儿童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完全地、无条件地接纳他。家长和教师尽量避免以其已有的价值观、社会标准作为评价幼儿行为的标准,避免幼儿自我概念形成中充斥过多的成人的价值标准。

(二)家长和教师应鼓励和尊重幼儿遇到事情时,依据自己真实想法,作出决定。家长和教师要帮助儿童学会接纳他们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并帮助他们互相接纳,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参考文献:

[1]将光荣.人性的迷失与复归:罗杰斯的人本心理学[M].学前教育研究,2000(1):53-54.

[2]朱崇福.积极心理学的使命:自我概念的修复与重建[J].上海教育科研,2011(3):54.

[3]潘丹.西方自我概念研究中的哲学基础[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69.

[4]朱海娟.弗洛伊德与罗杰斯的心理致病机制比较[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8(7):80.

幼儿德育的概念范文2

一、品德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近年来很多同志认为,对于学前儿童来说只有社会性发展问题而没有品德培养间题,并主张用社会性这一概念来涵盖品德等旧有概念;而有的同志则坚持采用品德和幼儿德育等概念认为社会性发展是与品德发展相伴的一个过程,不能代替或涵盖品德等概念。面对这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根本上对幼儿品德和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进行考察,唯有正本清源,方可了却纷争。

1、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一样都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内容。

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两大方面,社会性发展同认知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它们有机地交织在一起并构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完整统一体。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全部实质所在。

目前,我国对“社会性”与“社会性发展”等概念还缺乏理论研究,不同研究角度对其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理解。教育界对儿童社会性的理解则主要着重在“个人的社会性”,即所谓的儿童社会性就是指儿童个人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出生时所处的既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如家庭出身、籍贯、居住地区等等)所获得的先天的社会特性;二是由后天自身活动继承、学习、创造而获得的各种社会特性,称为后成社会性。我们常说的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主要就是指儿童的“后成社会性”(即后天获得的社会性)而言的,它包括儿童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两大方面。

周宗奎(1992)在其专著《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中对“社会性发展”的解释为:“所谓的‘社会性发展’,又可叫作‘非智力发展’,系指除生理和认知发展以外的一切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性发展’与‘人格发展’是密切相联的,二者常常在很多意义上包含相同的内容。”我们认同这一概念。

2、儿童社会性发展包括自我系统、社交系统与社会规则(范畴)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发展内容。

我们认为,儿童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自我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和自我调节等方面的内容(庞丽娟、李辉,1993);二是社会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又包括亲子交往、同伴交往、师生交往以及其它社会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三是社会规则(范畴)系统方面的发展,这包括性别角色、社会角色、社交规则、社会规范和社会道德等规则或范畴方面的建构与发展。这三个方面,可以涵盖我们认定的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所有内容。

3、无论从社会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品德)都是社会性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道德就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们为了维护集体的共同利益,而逐渐形成的一种为社会所承认的、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准则。道德实质上是人类的社会性(即由人的社会存在所获得的一切特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产物,并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发展而继续发展。品德是每个人所具有的个体心理现象,是一个人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固定的特点。儿童经历了初步社会性发展(1岁以内)—>自我意识发生(1岁以后从认识自己开始) —>品德发生(2岁左右有最初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品德不断完善(2岁一一)的过程。由此可见,品德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并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而发展,表现出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层次水平的品德.

4、品德是个人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社会道德个体化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我们认为,品德并不直接是社会性发展的内容,它是个人社会性发展的产物及其社会性发展水平的标志。这是因为:首先,品德只是在道德活动中表现出的个人特点,如果没有道德活动就没有品德可言.因此,品德并不直接隶属于我们所提出的社会性发展三大内容中的任何一部分。其次,品德并不等同于道德,道德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对社会道德的理解、掌握与建构(即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品德则是个人在执行道德准则时才表现出来的固定特点。品德在个体社会化发生到一定阶段后才产生并表现为伴随着社会性发展而不断发展着。而实际上这就是社会道德不断个体化的结果,这是因为道德这种客观的社会存在.从儿童一生下来就开始伴随着其社会性发展过程而不断地向儿童个体施加各种影响(这就是社会道德个律化的过程),从而在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实质是因为道德个体化到一定程度)后才导致个体品德的产生。而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在品德产生以后并未结束,它伴随着个体社会性发展的进程而继续发展着,并贯穿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

二、幼儿德育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关未

1、德育与幼儿德育。

德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形成符合某一社会所需要的政治、思想观点和道德品质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它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这是广义的德育概念。狭义的德育概念则主要是指德育中的品德教育,我们常说的幼儿德育,指的是狭义的德育也即,幼儿德育主要是指品德教育,就是对幼儿进行人际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方面的(思想)认识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德育的主要内容就是:“萌发幼儿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爱劳动的情感,培养其诚实、勇敢、好问、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等”。

2、社会性发展教育.

社会性发展教育就是通过个体社会化过程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儿童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促进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方面发展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社会认知”就是指个体对各种社会刺激加以综合认知的过程,如对自己和别人行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交往关系的认知等。

社会行为是指个人在各种社会情境下的个体行为,是社会心理(社会认知)的外部表现。社会行为包括表情、姿态、言语、语气、活动等各种外显表现。一个人的社会行为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认知水平。

社会性发展的三大方面,即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都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这两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认为,关于社会性发展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儿童在自我系统、社交系统和社会规则系统等三方面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行为能力。

3、德育是幼儿社会性发展教育的核心和导向力量。

幼儿德育实质上就是社会道德个体化的过程。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道德内化的过程,即把道德规范等逐步内化为个体的思想品德;二是社会道德个性化的过程,即每一个体都有性别、年龄、智力、性格的差异,实现思想品德社会化的共同要求,不是把人变成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个性化的过程。社会道德个体化本身是贯穿于社会性发展的整个进程的(前已论述),那么在这整个进程中,德育处在什么样的位置呢?

我们认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有两个维度(图略):一是水平(程度)维度,这有高、低之分;二是方向维度.包括两个方向,即亲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要求相适应并于社会有利的发展)和反社会性方向(与社会规范和要求相违背甚至相对抗的发展),在这一发展方向维度中还有一个中性的,即与社会既无利也无害的发展,那些“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管好自己,休说他人”的人,不可不谓之为“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很适应社会”,但对社会却无甚益处。

由此可见,社会性发展程度很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很好;社会性发展程度不高,并不意味着个人发展得不好。如果要想让社会性向高水平、亲社会性方向发展.就必须借助于德育。如果没有德育的导向与内在推动.社会性就不会向“高而亲社会”的方向发展。我们认为.德育(即社会道德个体化过程)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核心内容和导向力量,它保证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正确方向并推动社会性发展的进程。

幼儿德育的概念范文3

关键词:“契机”与“情境”;幼儿园德育课程;效果分析

一、创意背景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教育的立足点是以育人为本,以发展人为首要目的,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从而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强调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对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德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因此,德育课程应引起教育界的广泛重视。

(1)幼儿身心特点。幼儿是我国未来的希望,对幼儿的教育应引起教师及家长的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特点有:一是好动,喜欢向他人挑战,如果有人说“我不相信你会做”,那么他会真的做出来;二是情绪变化多端,幼儿很固执也极易发脾气,他们经常活在自我的世界中,不太会理会别人的感觉,碰到惊慌的事件,他们情绪会波动较大;三是开始对自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人体不仅包括手脚及身体,还包括心;四是想象力丰富。幼儿会根据自己的喜好编故事,成人会惊讶于他们所编的故事;五是非常健谈,幼儿一旦心里有所想法,他们立即表达出来。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被人称赞是幼儿最为显著的心理特征。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应坚守原则,并根据幼儿的身心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2)德育课程。德育课程是一个新概念。德育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课程是指有利于实现德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包括德育活动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精神因素。如知识、经验、信息等资源,也包括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狭义的德育课程指形成德育课程的直接因素。

二、实施程序

(1)寓教于乐。幼儿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群体,对于幼儿的教育,教师不能采用初中生、高中生等的教学方式。教师应积极与幼儿互动,多与幼儿做游戏,充分了解幼儿的品性、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幼儿德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例如,某天,带领幼儿去校园草地做游戏,发现个别小朋友不合群,时常独自一人玩耍。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询问其他小朋友,了解这个小朋友为什么独自一人玩耍,而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了解情况后,教师应单独与该小朋友进行聊天,询问他的困惑,然后,将该小朋友带入群体中去,让其他小朋友充分表达各自的困惑,以及不与该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原因,通过讨论后,该小朋友会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教育以及其他小朋友的帮助,该小朋友一定能够融入小朋友群体中去。

(2)利用广告进行教育。幼儿的生活世界里经常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困惑,这些恰恰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契机,也是对幼儿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教育契机,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由于小朋友对电视、广告牌等媒体广告具有好奇心以及足够的兴趣,教师应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体广告对小朋友进行道德教育。例如,电视经常播放爱护树木、爱护动物、节约资源等广告,教师可以将电视广告的内容转化为德育资源。通过播放电视中爱护树木的广告,教师可以与小朋友进行讨论,如何爱护树木、为什么爱护树木等等,并让小朋友描绘出自己心目中的树木及森林,从而让小朋友切身体会爱护树木的重要性,并发自内心地得爱护树木。

三、效果评析

近年来,很多教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应从“课程理解的范式”去理解幼儿的德育课程,德育课程应该成为幼儿所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幼儿的德育课程需教师去发现和整合,并需要幼儿去亲身体验、理解和实践,唯有如此,幼儿才能将德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中,并在面临不同道德情境时做出合适的行为举措。

幼儿德育的概念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德育工作;德育模式;针对性;实效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幼儿园德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德育是灵魂。如何改进幼儿园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这一新课题摆在了每个德育工作者的面前。本文就此问题,结合笔者的日常教育实践谈点粗浅看法。

一、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

当前幼儿园德育还存在封闭性、说教性、单一性的弊端。学校德育工作往往由班主任一人,利用班队升旗仪式或课堂时间开展教育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幼儿园德育的工作优势,没有充分利用各科教学及社会“大课堂”,形成了呆板、狭隘、封闭的德育工作模式。班主任在教育幼儿时,以说教为主,方法雷同,途径单一,缺乏生动性,不能充分注意幼儿的可塑性和主动性。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德育模式。首先应寓德育于各科教学活动之中,使各科课堂教学均成为德育的阵地;其次,建立“全员德育”的德育队伍,改变由班主任一人说教的德育现状,让所有教师甚至家长都来参与;第三,充分发挥社会大课堂的德育效能,加强幼儿园德育与幼儿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讲究实际效果,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

二、优化育人环境

教师、家长及与幼儿有接触的成人构成了幼儿成长的人文环境。由于幼儿模仿性强,成人的言行对其有极大的影响。为此,为师者须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应严于律己,以自己正确的、规范的行为影响幼儿,真正为人师表。

家庭是幼儿最主要的生活区,家庭成员是幼儿最常接触的人,家庭成员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要指导家长在各方面以身作则,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先做到,尽可能使家庭环境整洁,家庭关系和睦,家庭气氛和谐。

校园自然环境是一门隐性课程,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幼儿园应按花园、学园、乐园模式规划建设、绿化、美化,花草树木如花台、花带、盆花等均应合理布局,旗台设置应规范化,教室内外墙壁也应给予合理装饰,力求让校园、班级的每一面墙都能说话,每一处景点都蕴含教育意义,让幼儿身处其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环境布置中,应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为幼儿提供活动与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让幼儿成为环境的小主人,去设计环境、建设环境。

三、分层次实施德育

幼儿园的幼儿大多为独生子女,来自不同家庭,各自所受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影响是不同的,他们的行为习惯、品德水平是有层次的。这就要求我们幼儿教师进行德育时应区别对待,既要面向全体,又须重视个性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德育要求,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循序渐进,采取不同的德育手段。鉴于此,笔者把班里的幼儿分为两个层次:一是诚实、懂事的,他们行为习惯好,乐于助人,遵守纪律;另一类是行为习惯不怎么好的,或会撒谎或会欺侮同学或时有逃课表现的。我们在鼓励前一类幼儿不断上进的同时,要求他们帮助后一类幼儿进步,对后一类幼儿则针对他们各自的缺点,采取各种方法进行教育,一学期下来,班里幼儿的道德水平就齐整多了。

四、以活动为载体落实德育

1.常规活动中渗透德育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幼儿的可塑性最强,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从小培养起来。幼儿园里一天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渗透德育,培养良好习惯:入园时衣着整洁,向值班老师问好;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做操时动作规范,集中精神;点心、吃饭时卫生习惯,午休时遵守纪律,睡姿正确;离校时与老师、同学道别,每一环节都可对幼儿提出具体的德育要求,并开展检查、评比,在检查评比中激发幼儿的上进心、自觉性,每天坚持,反复导行,通过规范日常行为来实现德育目的。

2.游戏活动中渗透德育

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最浓,常会为了争当其中一个角色而有这样那样的德行表现。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游戏活动作为德育载体的重要性。在游戏组织前,先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参观、访问,通过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观察了解周围事物,知道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明确生活中具体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为在游戏中渗透德育打下良好基础。如通过公园散游,让幼儿了解花园的美丽是园丁辛勤劳动的成果;了解一些公共道德准则,在“公园”游戏中,模仿成人,爱护花木,讲究卫生。通过角色游戏,使其身临其境地模仿社会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学习成人的优良品质,促进幼儿德育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五、加强传统美德的教育

幼儿德育的概念范文5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幼儿期是影响和塑造一个人性格的重要时期,早期的教育对性格的塑造非常关键。《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让阳光下的花朵长成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才、栋梁之材,就需要幼儿园教师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所以,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品质对提高整个国民素质,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幼儿园在促进孩子在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占据首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师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循序渐进,潜移默化,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

一、影响幼儿德育的重要因素是教师的综合素质

有关专家以为,人在幼儿阶段的可塑性最大,判定好与坏、善与恶的一些形象概念,就是在这一阶段初步形成的。作为正在形成思想、性格的幼儿时期,教师是最直接的引导者和教授者。在幼儿眼中,教师的一举一动都是他们效仿的榜样。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构成了幼儿思想道德的主力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无疑是说明教师不单单是机械的教书匠,而是具有智慧、知识和人格魅力的灵魂工程师,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幼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幼儿全面发展。

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

(一)寓德育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当中。如何培养孩子爱的情感,让他们学会“关爱”他人,懂得感恩,这就需要教师通过环节渗透,细节观察,把思想道德工作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当中,每时每刻进行教育:从幼儿早晨进园开始,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问好;晨间活动时,各班都对幼儿进行德育十分钟教育;在组织喝水时,教育幼儿排队接水,不推挤,不浪费水;区域活动时,让幼儿懂得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相互谦让、与人合作;户外活动前,领孩子们捡起院中飘落的树叶、纸屑等,增强幼儿文明意识,久而久之,“请、谢谢、对不起、不用谢”等文明用语已被幼儿常挂嘴边,打架、骂人的现象少了,乐于助人的现象却随处可见。幼儿大多以我为中心,对事有特别强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机会,如:在课外,组织幼儿做游戏丢手绢、贴鼻子、贴壁等,在教学中鼓励幼儿互帮互助,从同伴中挑选自己最信任的人担任自己的“小老师”或竞争对手;课堂上组织幼儿分角色表演,让幼儿在特定的情景中往辨别、体验、理解他人存在的情感,对于幼儿之间的矛盾纠纷,放手让幼儿自己发现题目、解决题目,从而让幼儿熟悉到合作谦让,团结友爱,保持良好的同伴关系。

(二)寓德育于良好环境的创设当中。环境的创设来促进班级德育教育工作不失为一条好路径。幼儿教师要有意识地将各种品德教育融于班级的环境中,努力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弥散在班级的每一个角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例如,在幼儿园大班可设立“德育之星”栏目,这个栏目中可设“我为集体做好事”“我帮助了小伙伴”“我会讲礼貌”等若干个小栏目。在每个小栏目中评出若干个“德育之星”,教师要为被评上的孩子在相应的栏目内盖上“星星印章”。每个月再根据这些评选结果来统计哪个孩子得到的“星星印章”最多,这个就可以当选为当月的“德育之星”。这种正面激励的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每个孩子内心潜在的向上性。

(三)寓德育于教学活动中。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德、智、体、美诸方面的教育互相渗透,有机结合。要把德育教育渗透于教学活动中。主题活动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幼儿通过各种感官获得不同的学习经验,从而完成主题活动的目标。结合关爱他人的教育我们课题组开展了“谁对谁不对”、“我们都是好朋友”“学会礼貌朋友多”“我是爱心小主人”“假如我是他”“关心朋友故事多”“他怎么了”“齐心合作力量大”“谁有困难我来帮”等主题活动。通过不同的主题,培养幼儿关爱他人的不同情感达到各项目标。并且在每一个主题中都运用了动手、动脑、动眼、动嘴、动耳等多种感官手段使幼儿从思想上到情感上再到行动上都有了不同的转变。

幼儿德育的概念范文6

关键词:幼儿;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5-0001-01

德育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塑造儿童心灵的活动。幼儿期是人格开始形成的基础阶段,适时适度的品德教育将为形成、发展、巩固幼儿良好的个性奠定基础。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可塑性大,容易接受各种思想的影响。这―时期对幼儿施以良好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激发幼儿积极的心理状态是幼儿形成正确思想情感和良好品德修养的关键。我们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

那么,如何加强行为道德教育,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呢?

一、从培养幼儿爱家人入手,培养幼儿爱他人、爱集体的情感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家里的独苗苗,一家人都为着这棵独苗苗转,使他们产生了严重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理。他们根本不懂得关心家人,更何况去关心他人和集体呢!因此教育幼儿爱家人是十分重要的,如请幼儿了解家人的生活,观察父母的劳动,让幼儿谈谈爸爸、妈妈是怎样爱自己的,自己也应该怎样爱爸爸妈妈,以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及行为;再通过父母是怎样孝敬老人来为幼儿提供榜样,激发幼儿的这种情感及行为。还应爱更多的人,如,看到老师站着做事,应主动般椅子,请老师坐下;再如,爱小朋友,看到小朋友摔到后应及时的把把他扶起……。因此,从教育幼儿爱父母入手能够萌发幼儿爱他人的情感及行为,这种做法是养成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途径。

二、多渠道培养幼儿的德育意识

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知、情、意、行的统一。知是基础,行是关键,习惯是归宿,如何使幼儿的道德认识变为道德行为,就需要通过情感和意志这个中间桥梁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只有使幼儿对道德行为的认识变为自觉的行为,才真正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1.增强幼儿的自觉。幼儿在特定的氛围中,常常表现出良好的道德行为,一旦离开了特定的环境,便会变成另一个样。因此角色游戏则是增强幼儿自觉的有效手段。幼儿最喜欢扮演角色游戏,他们相信角色的真实性,为了让游戏顺利进行下去,他们就必须控制自己,自觉的用规则要约束自己。

2.培养幼儿的关心他人的行为。德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幼儿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这种积极生活态度和情感态度表现为:谦让、助人、合作、同情等,这是个性品德的基础部分,是社会责任感更为复杂的道德概念和情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日常生活及教育活动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如大班喝水时老师特意按排了几个小班的幼儿在一起,教师注意观察本班幼儿行为,喝完水后,教师将幼儿放缸子时她看到的某些行为告诉大家,引导大家讨论谁的做法好?经过一翻激烈的讨论,放缸子时,很多幼儿已经知道应该让小弟弟、小妹妹先放。教师有意识的在“喝水”这样一个小的生活细节中设置了这样一个特定的情境,又通过讨论、激发了幼儿的道德行为意识,放缸子时,幼儿的行为意识已发展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可见,特定情景的多次反复创设,将会有效地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更有利于道德意识向行为的迅速转化。

3.寓德于乐。教师在组织德育活动时,不仅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做到有的放矢,更应坚持寓德于乐,组织一些愉悦性模仿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将快乐愉悦转变成自我努力、不断进取的强大动力。如活动:《分果果》、《让座》等,这些活动中的道具都用食物,这样做可以使幼儿扮演得更加逼真形象,更具感染力,还满足了幼儿好奇、好模仿、好游戏的心理,使他们在模仿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与快乐。

三、抓住教育挈机,强化习惯形成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透过一个细微的习惯,能看出一个人的思想、作风、道德或文明程度,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随机教育是构成幼儿德育的主体,幼儿德育重点是优良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培养,这一德育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幼儿具体、反复的生活实践和经常不断的重复来逐步完成,着就使得随机教育在强化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显得尤为重要。

1.注重幼儿的个性差异。由于每个幼儿的情况都不一样,这就使得幼儿的个性特点、思想品德状况都存在差异,因而老师要使幼儿德育行之有效,必须在进行集体教育时注意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每个幼儿的行为,及时发现教育挈机,进行多样化的个别引导。如:一把小椅子倒在地上,几个小朋友看在眼里,绕着过去,竟无一人将小椅子扶起来,有的幼儿将别人撞倒后,视而不见,不管不问,这时教师切不可熟视无睹,错过了教育挈机,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去做并及时予以表扬或批评,以巩固幼儿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2.及时表扬幼儿的良好德育行为。幼儿德育是知、情、意、行的结合,禁忌训诫,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及时予以适当的表扬,可以起到强化和鼓舞的作用。俗话说的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通过适当的表扬,可以激发幼儿的情感共鸣,是幼儿的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