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创业现状分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1
【关键词】就创业法律;高校教育;大学生
一、大学生应具备的就创业法律知识
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兼职、实习中的法律问题及维权途径,大学生就业权益,常见就业陷阱,三方协议,劳动合同的签订、解除与终止,试用期的规定,违约责任,劳动争议处理等。应具备的创业法律知识主要包括创业法律形式的选择,创业中的合同法、物权法、债权法、商标法、专利权等。
二、我国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分析
(一)就创业法律课程设置分析。以泰州学院为例,根据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开设的通识法律课程主要是《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另外,在《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课程中部分章节涉及到少量就创业法律内容,但赋予的课时只有两个学时;此外,学校未为学生开设专门的就创业法律课程。《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面向所有大学生开设,但教学内容未涉及就创业法律知识;而选修其他法律课程的学生只有14%;出于学时的限制,学生在《就业指导与创业基础》中也只能接触到极少的就创业法律知识。在对泰州学院部分2018届毕业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399名毕业生中有331名学生认为自身十分欠缺就创业法律知识。笔者也对我国其他高校课程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其他高校为在校生开设的通识法律课程与泰州学院基本相似。以北京两所高校为例,学校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发展综合素养》《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巧实训》。这些课程重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职场、明确目标、制定计划,或者在创新能力、自我效能、有效沟通、求职礼仪和简历撰写等方面给予学生指导,均未涉及就创业法律方面的内容。因此,在我国,从大一到大四,一名大学生能从第一课堂学习到的就创业法律知识是极少的。问卷调查发现,83%的毕业生认为大学期间所学法律知识不能应对现实中的就创业法律问题。(二)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1.高校就创业法律讲座培训开设情况。以泰州学院为例,学校就创业指导中心每年邀请专家为毕业生开设就创业指导讲座,如:江苏省大学生就创业指导公益巡讲、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培训讲座、创业者沙龙等;各二级学院也为学生开设相关讲座。然而几乎所有讲座内容都没有涉及到就创业法律问题,未对学生实际会遇到的法律问题给予指导。据笔者统计,从2015~2018年,泰州两所高校为在校生共举办28场就创业讲座,其中仅有一场涉及到就业法律知识,即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2016年举办的“大学生劳动就业常见问题解读”讲座。笔者也对其他高校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进行了研究,发现各大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学生举办的讲座培训主要涉及行业分析、简历写作、面试技巧、面试训练、职业素养提升训练、求职礼仪、职业规划、创新创业意识培养等。学生在第二课堂中通过讲座的形式能获取的就创业法律信息几乎为零。有部分高校在就业信息网就业辅导板块推送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等相关文章,但数量少,内容浅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2.高校就创业咨询情况。经笔者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高校就业信息网开设有“咨询预约”板块,学生可在线预约咨询,但很多高校这项服务并未真正开展,开展这项服务的高校,咨询也主要聚焦于职业生涯辅导,主要在自我及职业探索、简历修改、面试指导、求职心理等方面为学生提供服务,并未在就创业法律方面提供咨询。笔者在问卷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遇到就创业法律问题时选择求助于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或者自己上网搜索相关信息。而辅导员和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大部分并没有法律专业背景,也没有接受过相关培训,并不能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信息,也很难解决具体问题。学校法律援助中心也未在就创业领域为学生提供服务。综上所述,以泰州学院为例的高校大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均很难获得应具备的就创业法律知识,这极不利于大学生就业维权意识及就创业法律素养的培养。
三、中美就创业法律教育比较分析
上文从第一课堂及第二课堂分析了我国高校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总体而言,我国高校对学生的就创业教育限于对大一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在学生即将毕业时提供一些就创业技能的指导,而未对大学生就创业教育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对就创业法律教育更是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下文中,笔者将分析美国就创业法律教育现状。(一)就创业法律指导课程形式多样。美国大学通过丰富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就创业法律指导,服务的实施形式多样。常见的授课形式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并将就创业法律实训平台运用于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课堂模拟进行法律文书撰写、法律事务实操训练,加强对学生法律操作技能的培养。另外,还采用就创业法律研讨会、校外企业参观访问、网络课程、创业者讲座等形式,而且往往一门课程综合利用各种形式。授课教师不局限于本校教师,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已经成为美国就业指导课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是美国最早开始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第一课堂涵盖了建立和运营一个企业各个流程的内容,其中涉及创业各环节法律知识,可见,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美国大学已将法律知识纳入创业课程体系。(二)第二课堂就创业法律教育内容丰富。在第二课堂中,以斯坦福大学为例,该校通过就创业活动周每年定期举办就创业活动,在活动期间举办丰富多彩的就创业法律讲座、创业论坛。我国各大高校也基本创建有就创业协会等社团组织,但该组织开设的活动涉及到的就创业法律专业知识不多,未将校内外就创业法律教育社会资源利用起来。另外,美国高校时常邀请就创业法律专家和企业专业人士为大学生举办讲座,讲解就业及创办企业的法律风险及应对方式,为学生就创业提供建议。
四、对策研究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2
关键词: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政策制度;现状分析
一、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制度环境
1.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简介
(1)政府创业风险引导基金的概念。政府创业(风险)引导基金,指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以引导社会资金流入创投领域,从而扶持和促进创业投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性资金。我国政府引导基金发展阶段可分为:起步期(2002—2006年)、快速发展期(2007—2008年)、规范运作期(2009年至今)。(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概念。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以下简称省引导基金)是由省政府出资设立的,市场化运作的政策性基金,一半以上的资金参股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其余以出资参股方式,支持合肥、蚌埠、芜湖市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
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相关政策
2005年出台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给创投业指引了方向。安徽省也相继出台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系列政策,其中的一些政策与省引导基金密切相关(见表1)。
3.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政策制度环境分析
2002年1月设立的“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是国内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引导基金。2005年11月十部委《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6月设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是首个国家级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8年10月18日《,关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规范设立与运作的指导意见》正式生效,截至2010年,全国已设立政府引导基金超40只,基金总额超300亿元。省引导基金成立以来,安徽省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有力推动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安徽省是全国第一个采用招标方式招募社会基金的省份。省引导基金还配套合芜蚌三市招募社会资金,进一步放大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对管理人的激励上,基金盈利与否,管理人都能得到2%的管理费,如果投资于省内企业盈利的,管理人可获得最高达20%的利润让渡。引导基金还设立风险补偿机制,对投资早期科技型企业损失的,提供30%(最高1000万元)的风险补偿。
二、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分析
1.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发展现状
截至2014年6月,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9支基金,共完成企业投资金额12.73亿元,带动社会资本投资8.56亿元。截至2014年底,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
2.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的投资效益
截至2014年12月,省引导基金累计投资103个项目,投资额28亿元,其中投资省内早期创新型企业53户,项目62个,投资额1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0.7%。当年营业收入较上期增长42户,净利润增长26户,上缴税收增长40户,职工人数增长39户。引导基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突出财政资金杠杆效应。引导基金通过募集社会资本形成子基金,从事具体投资事务,充分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效益。截至2014年12月,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9只,投向省内早期创新型企业53家,投资额17亿元,占投资总额的60.7%,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2)引导合肥、芜湖、蚌埠等8市设立市级引导基金。合肥市于2014年首设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出资3.87亿元作为母基金,其中的2.27亿元为产业投资引导基金,1.6亿元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2009年4月,芜湖设立了规模2亿元的“芜湖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截至2010年6月,引导设立了芜湖远大、芜湖瑞业等7家不同类型的创司。蚌埠市于2009年10月出台了《蚌埠市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实施办法(试行)》,设立安徽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叁号子基金,基金的总规模为23亿元。(3)引导创投基金投向早期创新型企业,弥补市场空白。早期企业的信息不对称严重,获取风险资本困难。我国风险投资对种子期和起步期的投资比重较小。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对初创期企业进行投资,可帮助发展前景好、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度过初创期。(4)引导优秀创投人才进入安徽,同时培养本省创投人才。省引导基金通过与省内外创投机构的合作,引进优秀创投人才和专业管理团队,建设专业化、高层次、复合型的本土创投人才队伍,已形成“外来人才示范带动,本土人才队伍壮大”的局面。
3.安徽省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所投资企业的发展情况
截至2014年底,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9支基金,直接参股基金投资企业发展指标统计如表3、图1所示。截至2014年底,省引导基金直接参股基金投资企业共49家,营业收入、上缴税收和职工人数的增长率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59%、28.11%和3.84%,净利润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09%。2015年4月8日在主板上市的安徽广信农化,是省引导基金投资项目中第一家主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省引导基金参股兴皖基金,投资约9000万元、占股比例达5.6%。2015年3月27日,安徽山河药用辅料成为省引导基金投资项目中首家在创业板上市的科技创新型企业。省引导基金参股安徽兴皖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924.6万元。
作者:赵婧 单位:安徽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利明,王吉林.国内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J].《现代管理科学》,2010,(2):112-114.
[2]郭明喜,郭戎.中国创业风险投资的发展近况及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5,2(2):20-26.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3
随着物流业迅速发展,市场给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广阔的创业空间,加上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大学生创业遇到千在难逢时机。但综观大学生创业现状,创业人数少、成功率低、时间短,规模小,本文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大学生创业的途径。
关键词:
物流管理;创业现状;对策研究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物流业得到前所未有发展,物流业发展人才是关键,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专业的物流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创业能力培养不是一两门创业基础课程就能解决问题,需要系统培养体系和实践教学环节。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现状及类型分析
从笔者所在学校三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调查来看,目前大学生创业的形式主要以下几种类型。
1、大型快递公司的校内中转站
随着网络普及,网购已成为人们普遍的消费习惯,大学生是网购的主要人群,每天各个大学门口都有很多的快递员在等着送快递。因学校各项管理制度限制,快递公司不能进入校内,学生只能利用中午吃饭时间取快递。这给学生提供了与快递公司合作实现最后一公里物流的机会,这种合作方式对学生来说收益稳定,风险少,经营方式简单。
2、校园遍地开花
我国的大学校园大多位于郊区,出行不便。如西安大学城都位于三环以外,距市中心较远,学生购物不方便。校内超市出售商品质量、种类和价格不尽如人意,校园便孕育而生。商家正是看到这种商机,找大学生作,因此从事校园的学生比较多,各个类型都有,有服装、化妆品、招生、电子产品等。学生的这种方式投资压力小,经营的好收入很可观,调研中有一名学生给驾校做,有月收入过3000元的现象,也有很多是经常没有收入。
3、开发APP平台,线下线上共同运营
根据自己参加校园活动的经验,了解学生的需求,搭建平台。如三个学生一起开发的“快速达平台”线上提供校园外卖、快递寄取、食堂预订,线下提供送餐、收取快递等服务。还有两个学生成立服装租赁公司,给毕业班学生提供面视职业装,给校园活动提供各种演出服。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想法多,经验、能力、资金不足
当代大学生受互联网的影响,思想比较活跃,想法多,随时都会冒出许多新奇想法,在创业浪潮中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但创业永远不是一个口号,必须要有真实项目去运营,但是学生经验、能力、资金不足,难以实践。
2、项目可行性差,很难形成规模
物流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广阔的空间,各种物流企业一夜之间遍地开花,企业纷纷开始圈市场,包区域,同时也给学生提供发展空间,和物流公司合作实现校园最后一公里物流,但在校学生的这种经营形式,只能容纳几个人,很难形成规模,而且学生毕业后有些项目就终止。
3、营销方案撰写不专业,很难获得风险投资
创业初期资金不足,创业项目很少能得到风险投资人的青睐。因大学生创业者社会经验不足,思考问题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很少站在企业经营者角度。大学生倾向于谈自己创业项目的技术如何新颖与独特,而投资人看重的是技术或产品的盈利状况和市场空间以及完整的市场营销方案,二者注重内容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撰写的营销方案可行性不强,很难吸引投资人关注。创业初期资金得不到保证,导致许多创业终止或失败。
三、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的途径
提高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业能力,高校从这几个方面着手:
1、提倡在校教师创业激发学生创业的内在动力
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还是以掌握知识为主,创业对他们来说可望而不可即,而且创业能力从来都不能和成绩好相提并论,创业能力是要把专业知识转变为生产力,产生经济价值,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具有的能力。如何在校期间培训和激发学生的这种智力资本,需要长期耳濡目染的熏陶,如果大学老师们在创业,那么学生创业也就水到渠成。创业教师把自己创业经验引进课堂,在知识传授过程融入创业经历和思想,学生在学专业知识的同时领会知识和创业的关系,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创业动力。
2、实行企业导师制,由导师带领学生一起创业
创业过程和其他学习过程一起,可以模仿和学习,学生在跟创业导师一起跑市场,了前市场情况,为自己以后创业奠定基础。如果没有一点市场经验,只凭学生的想法和激情,创业是很难成功。就像我们在岸上学游泳一样,不进水里去,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大学生只凭在象牙塔里阅读前人成功创业案例,脑海里构画着如何去创业,不去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创业只能是纸上谈兵。因此高校应该和企业链接,制定导师制,由企业创业者做学生创业导师,提高学生创业的成功率。
3、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
创业需要一个高效协作的团队。创业是大家智慧的体现,如何带好团队需要一个好的领导者,培养学生领导者能力和团队精神是创业能力培养的重点。领导能力培养是需要在实践活动去掌握和领悟,仅靠书本理论知识是培养不出成功领导者。开展学生实践活动应以专业实践教学为重心,以学科竞赛为突破口,以社团活动为基础来进行。目前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都有自己实践教学体系,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开设不同实践项目。有专业认知实践项目、顶岗实习实践项目、专业综合实践项目。在参与这些实践活动和学科竞赛中,小组项目负责人要进行人员分工、遇到问题要与项目成员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方案策划完整性设计,项目整个过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领导能力,为以后创业带领团队奠定基础。
4、加强创业文化宣传,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
目前在校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衣食无忧,竞争意识不强,没有强烈的危机感,要把创业的想法变成现实需要大梦想和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在校期间要促使学生产生创业的梦想,并有勇气和毅力去创业。需要高校加强创业文化宣传,通过海报和创业讲座,宣传大学生创业者的事迹,让学生感觉创业就发现在自己身边是可为,通过这些宣传形成创业文化氛围,强化学生创业意识。总之,创业能力培养对高校来说没有教学规律可循,学生创业成功不一定是高校教育的结果,学生创业不成功也不能说明高校创业教育做不好。创业能力需要很多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成功与否主要因素在于创业者自身,高校教育只能作为大学生创业过程中一个助跑器和剂,使创业者在创业过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比没有接受高校教育人强,但并不是成功的必须条件。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工作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作者:丁阳 单位:西安培华学院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4
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014〕22号文件要求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扶持更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1]。《贵州省“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贵州省在2014―2017年,全力实施“万名大学生创业计划”,要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大力营造“创业贵州”良好氛围,扶持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促进大学生创业规模和创业比例双提升。其中,2014年扶持不少于2 500人,2015年扶持不少于3 500人,至2017年,力争引领扶持1.5万名大学生实现创业[2]。本文对贵州高校2014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贵州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提供一些建议。
一、贵州高校2014届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
(一)创业规模
对11所贵州高校2014届毕业生调查数据显示自主创业者仅402人,自主创业率非常低,最高为遵义师范学院创业率为3.26%,毕业生创业率不足1%的就有6所高校,而最低的为0。其中,贵州大学42人,创业率为0.57%。贵州师范大学60人,创业率为1.45%。贵阳学院人数为0。贵阳中医学院13人,创业率为0.97%。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67人,创业率为2.80%。凯里学院49人,创业率为1.76%。六盘水师院3人,创业率为0.17%。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准备创业17人,占毕业生总数的0.63%。铜仁学院18人,创业率为1.26%。遵义师范学院116人,创业率为3.26%。遵义医学院17人,创业率为0.48%。
(二)创业行业分布
贵州高校2014届毕业生自主创业行业除贵州师范大学和遵义师范学院学生在教育方面占比重较大外,其余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行业较分散,涉及领域广泛。其中在“教育”领域创业的贵州师范大学毕业生13人,占该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的21.67%;遵义师范学院学生51人,占该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的43.97%。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创业的贵州师范大学学生11人,占18.33%;遵义师范学院学生17人,占14.66%。在“批发和零售业”创业的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占该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的11.67%,遵义师范学院学生18人,占该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的15.52%。贵州大学毕业生在“计算机、互联网、通信、电子”及“专业服务、教育、培训”行业创业学生的占该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的比例均为23.81%,其次为服务业,占比为16.67%;广告、媒体业占比为11.90%。贵阳中医学院创业毕业生涉足采矿业2人,卫生和社会工作2人,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人,各占该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人数的15.38%;从事人力,公共管理,教育业人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的各1人。
(三)创业中遇到的困难①
毕业生创业中遇到的困难主要集中在资金筹备、创业团队组建、办公场所设备等软硬件环境的准备等方面,其次是产品、服务的营销和推广,以及创业项目选取;企业创办相关手续审批等方面。其中,贵州大学64.29%,贵州师范大学69.23%,贵阳中医学院30.77%,遵义师范学院55.81%的自主创业毕业生反馈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资金筹备。对贵阳中医学院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调查显示,61.54%的毕业生创业资金来源于父母的支持,15.38%来源于金融机构贷款,来源于政府资助、风险投资等途径的毕业生占7.69%。贵州大学45.24%,贵州师范大学61.54%,贵阳中医学院61.54%,遵义师范学院39.58%的自主创业毕业生反馈遇到的主要困难是创业团队组建。贵州大学40.48%,贵州师范大学61.54%遵义师范学院30.23%的自主创业毕业生反馈遇到的主要办公场所设备等软硬件环境的准备。贵州大学33.33%,遵义师范学院30.23%的自主创业毕业生反馈遇到的主要困难产品、服务的营销和推广。
二、影响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因素
(一)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
贵阳学院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调查显示有53.9%的毕业生有自主创业意愿,“根据求职情况再确定”是否自主创业的占比为29.0%,没有自主创业意愿的占比为16.8%。此外,在遵义医学院参与调研的1 465名2014届毕业生当中,表示未来三年肯定会创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为8.10%;未来三年肯定不会创业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为8.17%;而可能会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为63.07%,20.66%的毕业生表示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说明毕业生有相当强烈自主创业的意愿。
(二)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原因
学生选择创业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对创业充满兴趣、激情”和“预期可能有更高收入”几个方面。贵州大学61.90%,贵州师范大学38.5%,遵义师范学院44.19%的自主创业学生反馈创业的原因主要是对创业充满兴趣和激情。贵州大学57.14%,贵州师范大学69.2%,遵义师范学院65.12%,贵阳中医学院76.92%的自主创业学生反馈创业的原因主要是希望通过创业实现个人理想。贵州大学占33.33%,贵州师范大学30.8%,遵义师范学院25.58%,的自主创业学生反馈创业的原因主要是认为预期可能有更高的收入。另外,受他人邀请、有好的创业项目、未找到合适的工作等也是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的原因。
(三)创业影响因素
调查显示“毕业生认为对自己创业起到关键影响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创业者的素质、资金和团队、人脉和经验等方面。其中贵阳中医学院创业者有15.38%,贵州大学有30.95%的毕业生创业者认为资金对自身创业最有影响,遵义师范学院有37.21%的毕业生创业者认为资金对自身创业最有影响,而贵州师范大学则高达61.54%的。认为团队对自身创业最有影响的创业者中贵州大学占比50%,贵州师范大学创业者占比61.54%,遵义师范学院创业者占比7.21%,贵阳中医学院创业者占比53.85%。认为创业者的素质对自身创业最有影响的创业者中贵州大学创业者占比54.76%,遵义师范学院创业者占比46.51%,贵阳中医学院创业者占比23.08。认为人脉对自身创业最有影响的创业者中贵州大学创业者占比50%,贵州师范大学创业者占比53.85%,贵阳中医学院创业者占比76.92%。认为经验对自身创业最有影响的创业者中贵州大学创业者占比38.10%,遵义师范学院创业者占比41.86%,贵阳中医学院创业者占比76.92%。其他诸如市场资源、项目或技术、政策支持、专家指导等也是影响创业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建议
(一)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各高校要着力构建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课程以及创业实践为主,以开展GYB、SYB培训等拓展课堂和各类竞赛等延伸课堂为辅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邀请社会企业家、成功创业者、职业经理人等专家到校开展报告会、讲座、模拟活动以及举办创业论坛等等多种形式拓宽学生的创业视野、引导学生树立创业意识。
(二)加强创业教育与服务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应聘请校内外具有创业实践经验的人士担任创业指导师,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实训和交流;组织创新创业工作研讨会;深入开展创业教育课题研究,提高教师能力和水平,促进创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创业教育效果。
(三)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氛围
要加强创业宣传,广泛开展创业政策宣讲,树立一批自主创业典型,宣传推广学生自主创业的成功经验。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省乃至全国的创业计划大赛、科技创新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论坛、论文竞赛、模拟实践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体验,营造浓郁的创业氛围。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5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现状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Countermeasures Analysis
WANG Yuqing, WANG Shigang, CAI Youjie, ZHENG Xiqun
(Qiqihar University, Qiqihar, Heilongjiang 161006)
Abstrac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actical training is very important. At present, self employment is more and more difficult,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lso very difficult to access to university teaching, teachers are poorly motivate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fund implementation difficulties, difficulty of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laces, these factors constrain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n view of these entrepreneurship problems, propose appropriate measures, promot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emancipate the mind,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Ensure th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practice effectivel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urrent situation; measure
1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就业观念主导创业观念,思想陈旧。当前,大学生择业,以传统的就业观念占主导地位,自主创业仍然是择业的一条不可逾越的横沟。没有创业就没有企业,没有企业,大学生很难就业,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懂,然而,执行起来难上加难。
(2)创业教育渗入教学教学环节难。很多高校还没有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和实践培训,创业教育要纳入教学,其涉及方面广,实践起来比较复杂。对大多数学校来讲,因为关系教学计划和教学课时的调整,增加很多创业方面的课程是不现实的。①创业教育涉及到教学的系统改革,不是开设几门课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要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这就牵涉到学校的教学改革问题,涉及到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问题。
(3)教师积极性不高。创业教育落实在老师,创业课程的开设也要靠老师,而老师对这件事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一是这门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况,没有现成的教材,没有可借鉴的经验。二是这门课程即使开起来了,学时不会很多,而现在很多高校教师的奖酬金分配是与学时挂钩的,这就牵涉到老师的切身利益问题。三是讲课的难度大,因为创业方面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而大多数老师本身缺乏创业的经历,他们也只能纸上谈兵,有学生欢迎程度的问题。
(4)创业资金和场地落实困难。创业实践需要资金,否则只能是纸上谈兵。目前解决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主要有政府设立的创业基金、民营企业家设立的投资风险基金以及学校设立的创业基金。②目前这类基金不是很多,并且设立的门槛也很高,学生很难获得。少数重点院校和地方政府设立了大学生创业实践的资金。但示范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大部分高校很难拿出大笔资金投入学生创业实践。要开展创业实践,就要有场所,否则只能在电脑上虚拟,在纸上设计。除少部分条件好的学校外,大部分学校用于学生创业实践的场地都非常缺乏,要么是把牌子挂在某个办公室,没有建设专门的场所。
2 发展我国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创业教育是中国教育体制深化市场导向改革的必然选择,发展创业教育正是引导我国教育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向现代化的一条有效途径。面对创业教育这新生事物,一方面要通过学习把握教育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要大胆探索,每所大学可以设立典型创业教育试点学院,摸索适合实情的创业教育发转变观念,特别是要转变学生和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单纯的就业观念,树立既要就业又可以创业的新观念。首先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应该鼓励教师到创业一线去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请一些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创业者、技术专家做创业基地的兼职教师,在教师队伍上要有所创新。
(2)加强创业教育专业建设。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应形成合理的机制,学校和学生应当形成一种有效的合力,学校的侧重点是通过深化教育改革,培养学生的自由创业个性、自主创业实践的能力、创新能力、综合人文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而学生方面的重点是在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自由个性和开创性,不拘泥于某一种创业实践方式,尽可能自主地开发和开展各种创业活动,大到创办一个公司和企业,小到提出一个点子或新想法,都应当纳入创业教育的范畴。
(3)推行完全学分制。学分制是西方发达国家高校较普遍实行的富有“弹性”的教育管理制度。如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在实行学分制的过程中,允许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自己设立学习方案;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则更加灵活,要求学生遵守的纪律只有一条,那就是自由: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拟订计划。实行完全学分制,为学有余力的学生创造了提前毕业提前创业的机会,对想停课创业或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允许其延长在校时间,最长期限为6年。③
(4)建立健全评价和奖励机制。充分的调动教师、员工、社会参与者的积极性,鼓励和重将有创业实践经验、有创业授课经验的教师编写创业方面的教材,组织专家对初稿评估,评估可行后发表,其工作量的计算是普通教材的5到10倍。鼓励有创业经验的教师给学生授课,学校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有创业经验的教师带领学生创业,并给予资金帮助。
(5)成立创业基金,增加财政投入。政府要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为学生自主开展创业实践提供资金、环境、政策和其他条件方面的支持和保证。创业教育的目标是要让大学生具备创业技能、参加创业活动。将大学生创业纳入社会创业的系统中,让大学生在创业方面享有国民待遇,要制订系列优惠政策,通过贷款担保,基金支持引导有创业愿望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创业,研究表明,风险投资机制的有效性,是科技型企业创业成功的关键。大学生创业科技含量要高一些,因此在建立政府和社会支持体系时,要探索新的金融机制,要通过地方中小银行的建设推进大学生创业。要加大对创业培训,创业教育,创业扶持的工作力度,建设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国家对大学生创业基金的设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进行指令,根据地方财政输入的比例设立创业实践基金,对真正想创业,有能力创业的学生给予创业实践基金支助,降低创业基金门坎。
3 结语
实践证明,通过上述措施的实施,有利于学生自主创业意识、责任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在学生创业实践方面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GJZ201301036)和齐齐哈尔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项目(2013073、 2013079)
注释
① 黄兆信,陈赞安,曾尔雷.内创业者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11(9):85-90.
创业现状分析范文6
【关键词】网络创业;校园电子商务;大学生
一、国内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
大学生自主创业就是大学生通过个人及组织的努力,利用所学到的知识、才能、技术和所形成的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寻求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环境中,努力创新、寻求机会,不断成长创造价值的过程。大学生创业已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国家不断推出针对大学生创业的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各地政府部门也都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创业园区、创业教育培训中心等,以此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部分高校也创立了自己的创业园,为学生创业提供支持。据教育部统计,200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是495万人,比2006年增加了82万人,毕业生总量和增量都是最多的一年,到2007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实现就业的人数是351万人,虽然比去年同期增加54万人,但是仍然有约144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其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有1.3万人左右,占已就业毕业生的0.4%左右。全国高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针对全国近万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有强烈的创业意愿的占到25.93%,有过创业意愿的占到53。02%,反映出大学生普遍有创业的意愿。这一数据表明,随着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社会上自主创业的人将越来越多,甚至也有可能成为今后就业的主流,成为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的首选。但大学生创业教育还很薄弱,加大针对即将就业和创业的大学生开展教育势在必行。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社会、政府和高校等各个层面都开始积极鼓励和大力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大学生网络创业意义和价值重大。随着创业环境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将投身网络创业事业中来,大学生网络创业之火一定可以燎原。
二、新疆大学生对网络创业的看法
我们对新疆五个大学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在通过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网络创业,虽然大多数人有这个概念,但未曾多加留意,真正关注的人不是很多,说明网络创业这个新概念在大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在调查问卷前期,我们对正在网络创业的大学生进行采访,在采访中说到对网络创业方式,大多数学生网络创业是经营网店,他们表示这是因为经营网店是他们现在最有可能实现的网络创业的方式之一。而创建盈利网站,网络,网络炒股,网络服务等网络创业形式同学们中还是有小部分人有所了解,当然还是有同学表示对网络创业完全不了解,平时似乎并未有机会多加了解。采访对于网络创业信息的来源,他们认为媒体、课堂占据了半边江山, 市县政府的指导中心获得信息的还是很少的。这主要是政府对大学生创业的关注度和支持度也不是很高。
三、大学生网络创业遇到的问题
通过调查得来的数据分析,以下对于网络创业的特点和劣势分析如下:
1、个人素质方面
第一,知识理论往往与实践脱轨。我国教育更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所拥有的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少。大学生所学的都是书本知识,有的甚至还是无法直接用于市场实践的纯理念,要通过独自考察来选择一个有投资创业前途的项目,实在很难。经验不足将会带来投资高风险,也使他们自主创业的意愿冷却,最终选择放弃。
第二,对政策了解利用不足。创业初期如果能搭上政策的“顺风车”,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甚至对行业的选择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许多大学生只是模模糊糊地了解政府和学校的优惠政策,更别提有效利用了。调查中发现,大多数走上创业道路的学生都是基于项目或技术,而少有人是基于某行业的优惠政策。外国的学生则通过咨询机构将各类资源都很好地利用起来,也包括政策资源。
第三,缺乏必要的经济方面知识。经济和管理相关专业的大学生,要进行自主创业,相对于其它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有一定优势。而非经济管理专业类的毕业生,对经济市场比较陌生,尽管他们一走出校门就有独立创业的愿望与热情,但真正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还会因自身底气不足而却步。
2、外部环境方面
第一,资金难求。14.56%的学生认为,难以获得资金是大学生创业道路上始终存在的最大难题。在有过创业经历的学生的融资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优惠政策难落到实处。尽管政策规定学生可以从银行获得创业贷款,但我国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金融信用体系,大学生实际上很难以自身的信用获得资金。
第二,缺乏专业的创业指导服务机构。大学生创业除了解决资金难题以外,还要单独面对缺乏人脉、不熟悉行业、缺乏信息等问题。一个专业的创业服务机构能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市场的分析、调查、策划等服务,可以使创业者少走弯路。而我国高校和社会上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咨询大多为非专业的,缺乏针对性和连贯性。
第三,高校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一是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高校现有的创业教育还仅限于创业大赛或专题讲座等形式,基本没有开设创业方面的专门课程。这使得创业教育的普及面明显不足。相对而言,国外许多高校有系统的创业教育课程,供学生自由选修,这些课程还提供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机会。二是高校间缺少合作互动。国内各高校在服务大学生创业方面缺乏主动的联系与合作,不利于资源的整合与共享,也不利于大学生创业者的交流。而国外高校之间创业机构联系紧密,有的创业组织甚至在多所高校中都有自己的机构,这样能够有效分享资源、组织起较大规模的研究和交流活动。三是学校与社会组织联系不足。学校应作为社会与大学生创业者的桥梁,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社会资源,也帮助社会组织了解学生的创业需求,但国内高校在这方面举措很少。国外高校非常注重与社会组织的联系,从各种基金和非营利组织处获得创业教育的赞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四是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不如西方国家。
四、针对大学生创业遇到的问题通过统计调查提出的建议:
第一,做好循序渐进准备。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要制定创业前的规划,对准备进入创业的市场进行深度审视与调研,避免急于求成,可先从淘宝等非严格意义上的电子商务网站做起,等积累一定经验与知名度和信誉后再建立独立的电子商务企业。
第二,运用各种相关支持政策。为鼓励与支持大学生创业,各级政府出台了各项优惠政策,社会也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各种便利。电子商务创业也是创业的一种形式,大学生应多关注、多了解相关政策信息,利用政府与社会的扶持尽快将创业热情转变为创业行动,结合自身情况获得资金支持使电子商务创业走上正轨。
第三,培养创业素质。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应具备基本的创业素质,如风险意识、创新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具有不断学习与反省的能力,时刻调整自己的状态;有坚韧的心理品质,能应对创业过程中不断遇到的困难、甚至是失败;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诚信经营、守法经营,勇于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
第四,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由于网络经济 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相关立法工作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能有效规范网络环境下各种商业行为的条例, 国家有关立法机构应不断完善网上的信用评价与监控体系,坚决打击网络环境下的商业垄断行为、商业欺诈行为和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等不法行为,引导商业网站和广大网商诚信、合法经营,净化网络经营环境,维护良好的网络经营秩序,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公平、有序的网络竞争环境。
参考文献:
[1]朱华兵.基于电子商务C2C平台的大学生创业实践,2010(09).
[2]苏益南,朱永跃,马志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09.
[3]陆彩荣.网上创业将成为大学生就业新途径[M],世界教育信息,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