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文化产业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文化产业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动向;行政指导;文化整合
一、前言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消费密切相关,两者都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扩大内部需求、改善民生条件的重要内容。而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正是因为日本高效、合理的政府推进型发展模式,使得日本文化产业逐渐发展,最终带动着日本各个领域的规模扩大。
二、日本文化产业的缘起
1、日美二战经济摩擦后,日本的经济遭受了空前的破坏,在这样的形势下起步,日本文化产业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当时,日本首相吉田主张确立一条以经济为中心的发展路线,抛弃了以往偏重军事的国家路线,将目光放在产业和贸易两个方面,注重的是二战后日本通商国家的打造和重建。在之后的贸易发展战略中,这样的发展重心使得日本的贸易发展得到了飞速的提升。日本经济的来势汹汹,尤其是汽车与家用电器几乎霸占全球市场,致使美国成为最大债务国。在这样的形势下,日美经济的摩擦就自然激起了日本人由来已久的民族主义情绪。
2、文化民族主义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经历了战争的日本民族主义发生了多次变化,致使日本经济也得到了几次变化。面对民族文化主义,文化民主主义缺少一个普遍适用和被人们所认定的定义,在18世纪时,面对法兰西文化的强势入侵,德意志知识分子们从本土的民族文化中发举出了意志民族的精神源泉,想要重建德意志民族精神。此后,西方学者们也普遍认为,文化民族主义是落后国家在面临先进文化时的一种心理上的弥补,是反理性、反现代的。总的来说,文化民主的形成与不断发展都是因为民族文化对自我认同意识的缺乏和不稳定刺激造成的。
3、国民精神需求
日本通过文化民族主义,使得国民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心以及维护文化的思想动力都得到了凝聚和提升,从实践的路径来讲,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从日本传统中的元素来构建成日本本国、国民精神信仰的。例如,日本企业可以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重建封建城堡,不能够创建户外乡村建筑博物馆,以体现出日本文化历史象征,还能促进国内外的旅游。一方面,积极的发展文化产业既能满足本国的国人现代精神消费,另一方面加大文化产品的出口,更能提升日本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使得国际产品中能够捆绑上日本文化形象和文化产业。因此,在经济的高速增长后,日本政府随机提出“重新认识价值观”的战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日本文化产业特色
1、提倡全社会参与的政治指导
从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管理角度上来说,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促进体制发展的关键。“行政指导,社会参与”是日本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理念,日本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政府并不直接从事文化产业工作,而是通过健全相关体制、制定一定政策和法规等方式间接对文化产业进行引导和环境营造,并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具体来说,日本政府对于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起到一定的行政指导和沟通作用,是增强民间与企业的沟通互动桥梁,进而使得这些政策变成企业发展日本文化产业的战略。而行政指导通常都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的,利用劝告、建议、知识和要求等方式进一步去影响日本企业的行为,这也在使得政治指导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发挥着其重要的作用。
比如,与文化产业相关的行业组织在日本得到了较大的发育,并且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量也很多。日本行业协会具有社团法人地位,在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期自律性和中介性非常强,几乎霸占整个文化产业行业领域。2002年5月,日本动画协会由经济产业作为后援,形成了“日本动画制作者联盟”足足有27家公司加盟。再加上日本动漫等领域发达的中介服务,完善的经纪人制度,这对于促进日本文化产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加强核心竞争力提升,做好系统配套
日本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十分关注,尤其是在发展文化产业的系统配套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业务种类联系等方面,都以能最大限度提升文化产业发展,促进综合经济效益提升为目标。比如,当要出版一步连环漫画时,后期还可能进行动画片、电影、电视连续剧等后期开发。而对于文化产品的开发来看,要突出产品的核心,提高竞争力,开拓市场。与此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非常注重衍生产品的开发,以进一步拓宽产品核心领域为发展目标。在制作动漫方面,将动画一个产业的领导者和开路者,由440多家动漫制作公司组成大型动漫企业联盟,并形成卡通动画片制作、卡通动画产品及其衍生产品。这样的发展方式,不仅加强了漫画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完善的系统配套更促进了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拓宽国际视野,进一步进行文化整合
日本经济属于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包括制造业以及文化产业方面,日本都表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进一步加强文化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注重对国际市场的开发,以增强日本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最终达到发展日本文化产业的目标。但事实上,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并不只是淡村的考虑国际市场,还要注重到对于日本文化产业的基础培养,目的是促进日本文化产品向海外市场拓展,并逐渐被海外公众接受。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生产海外公众了解和喜爱的日本产品,所以在进行日本文化产品的营销时,应始终捆绑对日本文化的宣传。这样一来,在拓展海外营销的同时,不但拓宽了日本企业的国际视野,更起到了文化整合的作用。
4、依靠前沿科技,占据市场地位
科技是发展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这在日本文化企业的发展中显得非常突出,先进的创意与创新的设计实施的文化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日本文化产业领域内部人士认为,文化要形成产业,就必须借助资本、技术以及人才等因素,也正是因为这样文化产品才得以进入国际市场并不断壮大。所以说,日本的文化产业发展必须与科技挂钩,通过推进领先世界的技术开发,进一步进行硬件普及和软件配合,全方位促进文化形成产业。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而从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还是有许多可以借鉴“日本模式”的地方,比如在行政指导、社会参与、核心竞争、系统配套,国际视野以及文化整合等方面,可以根据中国的实际有选择地加以取舍,并坚持以科技推动文化领域的前沿发展,不断开发具有国家特色的文化产品。(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李海霞. 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探析[J]. 天府新论,2010,06:114-119.
[2]唐向红. 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发展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
[3]常静竹. 日本文化产业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D].河北大学,2013.
[4]孔德壮. 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及驱动因素分析[J]. 中国外资,2013,04:234-235.
文化产业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 发展 文化 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文化事业与市场经济的新生事物,也是文化事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以期引起关注与讨论。
一、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发展文化产业,是我国文化事业的一件大事。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就已经提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互相交融、互相渗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与作用愈来愈凸显的体现,也是对我国这些年来文化产品长足发展事实的一种确认。”
就全球范围而言,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文化商品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国际贸易额呈几何级数快速增长,西方许多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产值甚至占到GDP的1/5。
中国的文化产业也已初具规模,初步形成了综合性的文化产业体系,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也不断提高,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的趋势已初见端倪。
就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而论,发展文化产业多以有影响的大城市为集中地。例如加拿大的蒙特利尔,成为北美文化之都;法国的戛纳,以电影节闻名全球;德国的汉诺威,成为会展产业之星。
同样,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分别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心。
发展文化产业的生命与灵魂是创新精神与创造力。创新精神是整个21世纪的时代精神,“只有创造力是无法模仿的,创造力也是最高端的宝贵资源。”这种创新精神与创造力,正好符合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特点与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
可以预见,知识经济必将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而这,正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之所在。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可行性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例如在首都北京,其电影产业、电视产业、戏剧产业、文化娱乐产业等全面开花,取得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又如在上海,面向世界高端,形成众多的文化产业链,也取得惊人的业绩。
而在广州,极大地发挥出珠江三角洲的地缘文化优势,不断做强做大文化产业,使其成为支柱产业之一。
凡此种种,都充分证明:在我国发展文化产业,是切实可行的,是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环境的。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性
发展文化产业,是一项全方位、系列化、深层次、高水准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有许许多多艰苦细致的工作要做。
其一是把握文化产业的多元化特点。文化产业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广义的大概念,它包括演出产业、电影产业、电视产业、文化娱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网络文化产业、图书报刊产业、文物产业、艺术品产业、文化教育产业、艺术培训产业、文化咨询产业、文化展览产业、文化服务产业等各种产业链。
其二是把握民族文化产业的特点,要以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核心与重点。“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文化产业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日本文化产业;振兴;启示;创新视角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6-0037-02
一、日本文化产业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通过这十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在我国,文化产业虽然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和发展,但是和日本相比起来,我国的文化产业仍然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和距离。日本,作为一个资源并不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匮乏的岛国来说,其文化产业却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发展,这使得日本正不断地占据着文化产业的领导地位,其竞争力不容小觑。在地理位置上,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其在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同样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学习的地方。特别是在现今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时期,不断的积极努力地学习和借鉴日本发展文化产业的许许多多的成功经验,对于加快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文化产业都得到了相应有效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数字与网络技术的使用和发展,都影响着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1.在世界范围内文化产业明显比GDP增长要快得多,纵观全球其俨然成为了不少国家的支柱性产业。自从全球发生金融危机,在全球经济严重萧条的情况下,文化产业却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发展态势,逐渐成为各国家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支撑。
2.文化产业实质上就是以创意为主的一个新兴产业,日渐地与现代的高新技术紧紧相连。如今,数字、网络、智能化的产业模式更是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又一新的态势和方向,创意设计俨然已经成为一股极强的竞争优势。
3.利润弹性大、风险比其他行业较高是现今文化产业的一大特点。对比普通产业来说,文化产业拥有相对较高的利润,由此也可以得知,其风险也是相比较高于其他产业的。
三、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1.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书籍杂志、影视剧、音乐等一般大众性文化,构成了日本的传统文化。众所周知,在日本,杂志和报刊都是十分受到g迎的,大多的家里都会预定报纸和期刊等杂志。可是,与创意性产业对比来说,报刊杂志等传统的文化产业又存在其弊端,在日本传统文化产业日渐成熟的过程中,其产值越来越小。
2.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以动漫、游戏等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产业被称为日本文化创意产业。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东京一带,一个不起眼、毫无存在感的产业正在不断发展,这在当时日本国内重视重工业发展的情形下,这样小小的产业的发展没有受到重视。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却是由于这个小产业让日本在那段风雨袭来的岁月中支撑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它就是我们熟知的动漫产业。目前,日本动漫俨然风靡全球,动漫产业超越钢铁产业成为日本三大经济支柱之一。
3.服饰与饮食时尚发展。日本一位学者曾经说最能直接表现一个国家国民气质的东西就是服装。日本追逐着时尚的潮流,不断吸取西方的文化方式,接受西方服饰等,曾几何时,风靡一时。曰本饮食的诸多优点让大家对其钟爱有加,为能够更好的通过饮食服务文化产业来使得日本享受盛名,也是为了让各个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因此,日本的政府在其创业产业中增加了饮食等多种元素,推陈出新,在发展饮食文化的同时更好地使得日本文化产业得以发展壮大。
四、日本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和制度创新
1.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相互呼应,并进行制度创新。国家战略和地方战略两者互相统一,相互扶持,是日本文化产业之所以成功的一大经验教训。早在20世纪时,日本就已经出台“文化立国”的战略方针,指出,本世纪日本发展经济的重之所在就是文化产业,在法律法规、政策组织、资金等多方面都提供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同时,日本还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战略方针和部署,两者相互结合统一,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和研发,共同支撑着日本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2.历史资源和文化产业相互结合。发展文化产业最重要的资源就是历史,现今这个信息时代中,在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弘扬新兴文化方面,最直接有效的生产方式就是文化产业化。在日本,非常重视对历史的开掘使用以及保护,日本的文化产业更是尤为重视这些。正是由于政府和国民对其的正确认识,才能够让更多的文化资产,不管是有形还是无形的都得以保存完整和良好的继承。与此同时,良好的使用和文化产业的联手,更是使得文化产业得以丰富和发展。
制度创新以及确立文化产业全球化视野,也是日本文化产业得以成功的重要一点。其文化产业和海外经贸相辅相成,最终形成跨国文化产业经营的做法显而易见已然使世界公认其实力。正是因为在国内市场过于狭小,因此文化产业输出在日本已然与经贸处于同一位置,并且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即经贸发展促进文化产品输出,文化软实力又奠定了海外经贸额的逐渐增大。日本凭借贸易振兴机构海外窗口等多种优势,合理精心对外的宣传工作,并凭借着日本国际创意产业节、日中韩文化产业论坛、亚洲创意产业商务峰会等多种商务活动搭配文化产业资源,进而使得文化品牌和知名度得到扩大,正是由于制度的创新和国内力量的支持与帮助,才让日本文化产业的振兴得以发展和扩大,并逐渐在全球形成了日本创造和创意的趋势。
五、结论
文化产业从一开始的产生和发展直到以后的发展态势都是具备产业优势的特点,俨然成为了未来最具备潜力和发展的行业。因此,在如今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局势中,如何发展自己国内的文化产业以及如何使得自己能够在当今世界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我国在今后的发展国内文化产业的道路上值得认真思考的一大问题。通过日本文化产业的振兴与启示,我们在借鉴日本经验我国面临的相应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等。与此同时,因为日本经济发展长时间陷入停滞或衰退边缘,这使得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进步都面临着很多不好的负面的因素的影响,使得其阻碍了其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现如今,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仍然没有能力与欧美以及日本等国家相抗衡。近些年,我国也积极地响应对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并且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摸索,我国的文化产业,不管是文化产业的规模还是文化产业的范围相比以前都有所进步和改善。虽然我国的文化产值占整个比值仍旧比较低,这虽然对于我国文化产业来说是挑战,但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这也表示我国文化产业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无穷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当我们在文化产业中看到机遇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劣势和差距,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存在问题,如我国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文化产业发展体制不够健全,相关行业人才缺乏,资金、技术和管理方法不够先进,不同行业之间协调不够完善等。
参考文献:
[1] 杨航.浅议日本文化产业的主要特点[J].才智,2016,(5).
[2] 庄严.日本文化产业发展创新的实现路径及经济效应分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4,(2).
文化产业的特点范文4
1.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个性特征
通过对现有网络传播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各地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内容和信息表达十分类似,无法突出全国各地旅游文化的特色,网络传播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内容同质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的宣传内容和产品推广具有相似性;旅游文化传播网站和旅游咨询内容无法与地区文化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对当地有文化产品的推广作用及其有限;由于网站建设者缺乏对当地旅游文化的深入了解,认识肤浅,导致网络传播所展示的内容体现不出当地旅游文化价值内涵。
2.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体系缺失,营销模式未实现网络化运作
目前,通过百度、搜狗等网络引擎进行搜索,关于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站为数不少但是良莠不齐,尤其是比较独立的小网站更是林林总总,彼此之间不相互借鉴相互参考亦无交集而言,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传播体系尚未真正形成,处于缺失状态。除此之外,我国旅游文化产业仍然在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未实现网络化运作,比如数字营销、互动营销等先进的现代化营销理念尚未进入到旅游文化产业的营销模式运作中去,构建健全、创新、互动的网络传播体系和营销模式便显得迫在眉睫。
二、网络传播趋势下旅游文化产业的传播策略
1.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加强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研究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技术发展迅速,网络资源共享趋于常态化,旅游文化信息网络传播具有跨区域性、跨行业性、多向互动、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外推广宣传当地的旅游文化,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因此,各地旅游企业必须仔细研究民众的消费习惯、消费心理、旅游文化的偏好等等,深入挖掘网络传播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网络传播优势,不断深化旅游文化产业网络传播研究,争取在降低经济成本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旅游产业效益,促进当地旅游文化产业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2.整合网络信息资源,打造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网站
传统媒体传播内容兼容性较差,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速度不够快捷,传播覆盖范围较小,作为新兴媒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手段与传统媒介相比,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首先,网络传播的旅游文化内容丰富多样并且个性鲜明,带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地域风情,易于吸引外地游客前来参观旅游。其次,网络传播平台的实效性可以适应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和旅游需求,通过对旅游文化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来推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升级。最后,网络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可以便于当地旅游业的对外传播,比如通过微博、论坛等手段以及某些大型网站的宣传和推广来拓宽旅游文化信息传播的广度。
3.强化网络互动传播,构建旅游文化产业的网络营销模式
在当今的网络化时代,旅游文化产业也进入到网络营销推广的时代,需要对所有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分类,根据不同的景观特点、饮食特点、地域特色等划分为不同的旅游文化特色,以特色吸引消费,以特色拉动营销,构建全新、互动的网络营销模式。另外,在实际网络营销过程中,还需要强化网络互动传播,比如,综合运用旅游网站、论坛、留言板、讨论区等为旅游爱好者提供旅游文化资源的互动交流,以及开通微信、播客、博客等互动资讯平台,及时有关旅游文化资源的热点话题与活动信息,有效激发民众对旅游的兴趣,引导民众参与旅游文化体验,真正感受到旅游文化的魅力。
三、结语
文化产业的特点范文5
本文对财税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内外文献做了系统概述,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国外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研究现状;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国内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理论及发展对策研究。本文的目的在于梳理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研究的成果,为进一步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和政策实践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税收政策
0 引言
文化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竞争力,以文化为内涵,以科技为支撑,以知识产权保护为保障的知识密集型、智慧主导型、资源节约型产业。为了进一步研究的需要,也为管理者提供国内外的前沿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首先综述了国外关于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理论成果,最后总结概述了我国学者的理论研究成果。
1 国外文化产业财税政策学术研究现状
文化产业财税政策是各国学者研究的重要领域,下面分别从财税政策的重要性及实施方式两个方面予以概括。
1.1 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重要性研究
Justin O’Connor通过深入分析文化产业与消费的内在联系,指出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消费具有重大的拉动作用,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完善的财税政策。David Throsby分析了核心产业要素的财政政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指出一方面通过提供财政赠款,支持文化产业的资本营运及开支,另一方面,政府通过直接和间接的税收优惠,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1.2 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的实施方式研究
针对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各国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财税政策实施对策建议。
Van Puffelen, Frank介绍了伦敦为保持其作为世界性文化大都市的地位,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改造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作为一座创意城市所具有的文化资本及要加大财政投入和实施差别税率政策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R1ehard Caves认为财政资金主要应投入到某些非营利机构和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当中,并且要采取财税等的间接方式引导和鼓励私人企业对文化产业的投资,不干预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运作。
针对文化产业所面临的融资难题,各国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财税政策实施建议。
Nordicity 指出文化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是金融:缺乏必要的金融资本。如安大略省文化产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联邦和省级项目以及税收政策的支持。其次,得益于文化产业的融资环境,如股权融资。再次,得益于一个智能升级的金融机制。Billy Matheson提出多层次的文化产业投资战略,首先,加大联邦政府投资,其次,吸收非文化部门和外来投资,再次形成比较完善的融资体制。
2 国内文化产业财税政策理论及发展对策研究
2.1 财税政策介入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
1)文化产业属性研究
叶菊华对文化产品的“外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财政政策干预文化产品生产有利于文化产品外部性的消除,是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原因。王德高、陈思霞、卢盛峰认为文化产品具有公益性,存在市场失灵现象,要求财政政策介入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弥补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
2)财税政策效应研究
廖冶寅、 陈爱东提出了财政政策具有乘数效应的原理,指出财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必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柳光强运用税收的收入与替代效应理论说明差别性的商品税税率政策,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奚敏华运用杠杆效应理论指出财政资金的导入有利于发挥杠杆效应,构建完善的文化产业投资市场和融资体制。
2.2 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研究
1)财政资金投入结构研究
周丽俭、蔡璐认为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结构不合理,平衡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财政支持,加强文化娱乐行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文化投入结构。魏鹏举指出公共财政需要重点投入那些对培育国家文化生产力具有战略意义的环节,并根据文化产业发育、发展的不同环节,出台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财政投入措施。
2)财政资金投入方式研究
林青青指出应改变财政拨款方式、采用财政入股方式和整合财政专项资金等,推进文化企业经营机制体制改革。杨吉华指出在增加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落实国家关于非公有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的有关规定,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张歆蕊指出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对文化产业投资经营,建立多元化投资体系,逐步形成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相结合,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入机制。
2.3 文化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1)减轻税收负担研究
马洪范指出文化产业税收政策应针对不同性质的文化企业实行差别税率、对捐赠个人与企业制定税收减免政策、降低文化企业的税收负担、完善文化产品或设备进出口税收政策和继续执行特种经营的减免税政策。尹利军、吴声怡认为,税收政策对中小型文化企业的重视程度不够,应给予中小型文化企业所得税抵扣、减免等优惠,减轻中小型文化企业的税收负担。
2)税率实施的差别性研究
兰相洁指出应根据文化产业各自的特征,对各种社会效用的文化产品、各种特点的文化企业采用不同的税率。张伟、周鲁柱指出从三个方面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一是降低税率;二是完善差别税率政策;三是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鼓励企业和个人赞助或捐赠。
3 总结
随着近年来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财税扶持政策的研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文化产业的特点与财政的扶持存在着某一项的联系,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财税政策支持。2)分析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总结其不足借鉴其经验来指导本国文化产业的发展。3)提出财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如财政直接资助、设立专项基金、体制改革、税收优惠、差别税率等。4)寻求与财政支持相关的文化产业融资方式,如股权融资,文化企业贷款优惠及鼓励社会资本的投入等。
【参考文献】
[1]Justin O’Connor.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Industries’[J].Manchester Institute for Popular Culture, 2008 (8):16-20
[2]柳光强.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财政研究,2012(2):43-50.
文化产业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 河南 文化产业 产业政策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一、文化产业政策及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一)文化产业政策。
文化产业政策是国家和政府制定和实施的以促进、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法规文件的总和。文化产业政策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用于鼓励及规范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文件。我国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走过了从不自觉到自觉、被动到主动、个别到系统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同时,我国文化产业政策所包括的内容也非常丰富,其中涵盖了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鼓励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优化文化产业系统的组织政策,促进各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区域协调政策,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对外开放发展的政策,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的政策等,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二)产业政策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作用。
1、引导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不是简单的物质产业,而应属于内容产业的范畴,所以,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能够简单地以市场经济为产业发展的导向,文化产业发展的终极目标不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必须肩负起传承先进文化,抵御不良文化对社会的危害,从而使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统一。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为不断地满足我国人民群众健康向上的文化需求,防止不良的外来文化对于本土优秀文明的入侵,以确保我国文化体系的安全。而这些,都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性体系和制度来引导发展和完善。
2、优化文化产业环境。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出现的相对较晚,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初期,市场体系不太完善,因而很难通过完全的市场经济体系进行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这时候,就必须依靠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体系来引导、规范以及调节文化产业的健康、合理发展。
3、规范文化产业市场。
在完全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进行资源的配置其实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市场本身具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这种自发性和盲目性会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和无序发展。而产业政策很大部分的作用就在于弥补市场自身的这种缺陷,通过政策法规来规范市场行为和市场秩序,防止产业内部出现为追逐短期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的一系列违法行为。
4、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生存与发展的源泉,因而对于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以及合理利用,保证文化资源不会在产业开发过程中受到破坏、流失、浪费等,是推动文化产业向前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对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能单纯地依靠市场运作,必须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提出明确的规定、规范,才能使文化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
二、河南文化产业现状
(一)国家和政府的政策性支持。
自2005年出台了《河南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以来,河南省内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支持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产业政策,内容涉及到了产业发展中税收、金融、土地、财政等多方面的优惠措施。这些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又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跨越的若干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性文件。2009年河南省政府设立了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开封市、蹼阳市、登封市、禹州市、淮阳县、新县、浚县、宝丰县、镇平县等9个市、县成为了河南第一批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为更好的支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发展建设,又针对此改革举措,在2009年出台了《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当地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为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
产业竞争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这些年来,河南省利用本土文化资源特色创造出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个性文化产品,其中也不乏一些享誉国内外的文化品牌,如河南卫视的《梨园春》、《武林风》等节目,均是以体现本土文化精神为理念,利用河南本土的戏剧、武术等文化资源打造出的现代传媒品牌的优秀代表。全省各地的文化工作者还创作出了一系列精品演艺作品,如河南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由郑州歌舞剧院推出的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洛阳的舞蹈诗《河洛风》、开封的歌舞剧《清明上河图》、河南豫剧二团的《程婴救孤》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来的艺术精品。这些作品的演出不仅将河南特色文化推向全国、全世界,更让世界了解和认识了河南。
(三)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河南省已经建成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河南出版集团、河南影视制作集团、河南文化影视集团等文化产业集团。相继兴建和开放了河南艺术中心、河南博物院、鹤壁文化艺术中心、洛阳博物馆、安阳文化中心、殷墟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一批文化场馆。
近年来,河南启动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建设了一千多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省文化设施网络进一步完善。目前,全省共有140个公共图书馆,202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而文化站则多达两千多个。这些文化企业和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已经成为了传播和发扬河南特色文化的重要的物质基础和发展载体。
三、河南文化产业政策实施策略分析
文化产业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制定文化产业政策时应充分考虑这些问题,从策略层面分析文化产业特殊性在制定政策时的影响,掌握好政策制定应当注意的各种关系和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提升文化产业政策实施的操作性和效率性。
(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相对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的一大特质就是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性,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能够创造出经济效益,也能带来很强的社会影响。而且,伴随着产化产业的不断发展,其中带来的社会效益正日渐凸显出来。所以,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平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产出双赢。也就是说,在考虑文化产业发展时。既要产业的发展符合结构调整以及增长方式转变等经济层面的考量,也应该考虑产业发展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起码应该是不能够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经济效益,那所谓的社会效益也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这层关系,文化产业在政策制定时与一般的产业政策很不一样。文化产业政策在确定目标时候具有明显的复杂性和多重性。所以,在制定政策、确定目标的时候,既要考虑各具体目标在整体发展中的统一,更应该在此基础上保证具体的产业政策有明确的目标指向。
(二)文化多样性下的选择一:主旋律的弘扬。
众所周知,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文化属性,文化产业发展在社会和文化层面所产生的影响不亚于其对经济的贡献。文化产品因其双重属性而具有多层面的功能。我们这里说的主旋律,其一是,对于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其二是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主义精神以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等为代表的现代文明体系。
而且对于主旋律的认识,不仅仅是在政治层面,更应该扩展到经济、社会、文化等层面。在面对多样的文化时应考虑到这个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应该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应该符合文化发展的合理进程,应该符合主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水准。
(三)文化多样性下的选择二:优势的提炼。
任何地域都有着自身的特殊的自然地貌、历史传统和人文精神,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文化体系。可以说,河南也具有很多的资源和优势。在这里要注意就是哪些文化体系是河南文化的根本特质,或者说是什么样的文化体系最能代表河南、代表中原?在重点发展时应道注意核心文化的提炼,这既是河南文化的独特性更是河南文化产业的品牌价值。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立足地方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对于优势文化体系的提炼,其一是提升自身的核心的文化竞争力,发展优势项目;其二是形成产业发展的独特性,在整个市场大环境中形成品牌区隔,塑造区域品牌形象。
(四)发展的主体意
:权利的下放。
在区域发展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国家战略的前提下注重地方产业政策的作用。在国家层面,政策应起着更多的宏观指导作用,在既定的中原经济区战略前提下,河南地方对于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具有更多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不应仅仅是国家层面政策的执行者,而应针对地方性做出对应的政策实施。
其一是,以产业发展为主,市场规范为辅。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政府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是应着重于关注产业的发展,利用产业政策的倾斜和税收等其他政策的支持确保产业的发展壮大,其中,对于市场的规范起着辅作用,协调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其二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国家层面为辅。历来,地方政府是作为国家政策的执行者确保政策在地方的开展、实施。而在区域发展时,不同的区域具有自身的特点导致了政策可能存在的不适用性,这一点在文化产业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每个区域由于文化体系的差异以及发展程度的不同,其所适应的发展阶段和针对性政策等完全是不一样的。在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时,地方政府应该具有权利意识和主动发展意识,以国家宏观政策为导向作用,针对地方特点应当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区域产业规划。
(五)产业规划和发展规模经济。
产业政策一个最大的作用就是产业规模化发展。其一是产业规模化的规划,其二是政策的优惠与支持(包括对内和对外的政策性支持)。作为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组织者、协调者和管理者,河南省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及时地跟进国内外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规划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方向和夹断安排;理顺社会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协调区域文化产业参与主体之间的竞争、合作和利益分配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支持;建立公共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遵循“清理资源存量,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实现文化产业的集约化规模经营。以资本为纽带,以业务为连接,通过联合、兼并和重组等现代企业的运作手段,扶持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强文化企业的多维度联合,提高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注重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和文化服务组织的特点,通过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来推进文化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经营。
(作者: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广告学和传播学)
参考文献:
[1]向勇主编.北大文化产业前沿报告.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吕学武,范周主编.文化创意产业前沿——见证:使命与方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