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1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高校德育的价值取向是高校德育实践体系中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决定着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指向和发展路径,而且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内容的确定以及方法的选择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教育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方式,其内容在于传递超生物经验(包括在社会中生存的经验和使用、制造工具改造世界的经验);其目的在于促进个体人的形成,促进整个人类的发展和完善。”[2]从发生论意义和根本属性上看,德育也是为满足人类超生物经验遗传而产生,为直接服务于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发展的。这也如康德所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把自己和他人当做工具,而应该永远看做自身就是目的”[3]。高校德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将人类适应社会生活并在社会中生存发展的各种知识与规范、技能与方法等传授给青年一代,促进大学生朝着“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目标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因此,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做到目中有人、旨在育人、融入成人,不断增强个体适应性。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首先应做到“目中有人”,这种“人”不仅是处于群体中的“类主体”,更是具有异质性、多元性、特殊性、创造性的鲜活个体。因此,要彻底扭转“人的缺位”状态,让大学生“从一个被社会所消解了的抽象符号转身为真实的存在”[4];从对大学生的主体性的忽视、无视、漠视到珍视、彰显和高扬其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给予大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实现大学生从工具性存在到价值性存在的转变,切实做到以当代大学生为基点全方位构建高校德育体系。其次,德育的根本使命是育人,以人为本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就要做到“旨在育人”,以现代人的视野培养现代人,以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育人过程中应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和发挥,不断增强其主体意识、提升主体能力、塑造主体人格,并以时代精神升华其主体精神;要充分释放、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和价值,培植时展所需要的独立、创新的新型人格,最终使大学生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5]。不可否认,当前高校德育实效性不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德育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游离于学生的成长过程之外。无法与学生生活对接的德育必将是无生命的德育。因此,坚持以人为本还应回到成人之道的原点上来,把高校德育融入成人过程,将教育过程与学生成长过程结合起来并渗透其中,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高校德育要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出发,针对其成长过程中的人生困惑和价值迷茫给予恰当的指导和帮助,把德育变成扎扎实实关心人的切身利益和成长之举;要以当代大学生个性化的成长需要为目标指向,从根本上提高其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健康成长的能力。从总体上讲,“目中有人”是坚持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前提和基础,“旨在育人”是其目的和归宿,“融入成人过程”是其途径和手段。只有坚持三者的统一,才能切实做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为不断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方向引领。

二、预设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结合的科学目标

高校德育目标关注的是把人培养成具备何种思想道德品质的人,它决定着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任何现实的德育都是特定社会统治阶级的德育,它必然要承载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制定符合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统一性目标,如我国高校德育就旨在将全体学生培养成为“四有”新人。特别是面对当前西方一些腐朽的价值观和思想不断向我国大学生渗透,以及某些霸权主义国家妄图实现“和平演变”、大肆散布西方政治观念,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颠覆活动,高校德育更应该在教育目标上制定统一的德育目标,体现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这不仅必要,而且完全符合高校德育自身发展的规律。与此同时,面对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成长需要和不断增强的主体意识,高校德育目标也应凸显层次性。因此,增强高校德育个体适应性,首要的就是关注个体、关注德育目标的个体层次性。

高校德育目标的层次性是由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决定的,以个体的差异性和思想道德境界的渐进性为依据。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看来,人的道德发展必须经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发展的过程。因此,德育必须以人的道德认知发展规律为前提和基础,在不同的阶段制定富有梯度性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以“最近发展区”为理论指导,根据大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和教育阶段确定不同的德育目标,再把各阶段各层次的德育目标整体衔接起来,逐步提高。这样才能更加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更易为其所接受。德育目标不仅要有梯度,还应具有一定的高度,实现广泛性与先进性、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在高校德育实践中,可以将道德分为“圣德”与“常德”、“美德伦理”与“底线伦理”,分层次、有步骤地引导大学生从基本的道德要求向较高的德育目标迈进。例如,我国当代著名的哲学家冯契提出的“平民化自由人格”就很好地兼顾了个体的层次性和多样性,对高校德育目标的预设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三、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德育内容决定德育的方向、体现德育的性质。现代高校德育内容的确定,不仅要以德育目标为客观依据,而且要以教育对象的思想状况为现实依据。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需要着力构建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的内容体系。

任何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都是一元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我国基本的政治、经济制度,要求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必须以为主导。特别是当代大学生生活环境与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极力诋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加之我国国内存在的各种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对于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冲击。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首先要体现教育内容的主导性要求。这不仅不与德育的个体适应性原则相违背,反而是其题中应有之义。在当前就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以思想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为代表的内容体系之中。

德育内容是一个既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在坚持主导性内容的同时,根据实践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拓展。从增强个体适应性视角审视德育内容,就应结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开放性、复杂性、动态性以及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构建多样性的内容体系。

这种多样性的德育内容在当前主要是在其现实性和时代性中得以彰显。高校德育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而应立足于现实生活,从与大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中,从如“面对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搀扶”等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中提取生动的、直观的素材。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具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例如,针对当前日本将“国有化”之举引发的民众示威游行中暴露出的问题,德育工作者可以“当代大学生如何理国”为主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讨论。唯有使德育内容与生活对接,才能使高校德育更富有时代气息、更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多样性的德育内容还源于对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发展和需要的重视。例如,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产生的疑惑,可以将生命教育、科技道德教育、现代人心理素质教育等内容纳入到高校德育内容中。又如,风险社会环境下的对学生风险意识的强化,以及把握机会、化解风险、适应与发展能力的培养等。总之,教育者应该积极密切关注时展和当代大学生发展的新特点,科学预测发展趋势,以急剧变化的现实世界作为生长点,以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作为结合点,不断充实和完善内容体系。

四、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

德育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工具,也是德育内容的表现手段。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关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理,任何一种德育方法的应用,都要讲究灵活性、针对性;否则,即使方法是科学的,也不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传统德育中,曾出现过“一刀切”、“一律化”的简单做法。这种方法虽然在过去人们的思想道德共性问题较多的情况下,也曾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随着现代社会人们思想道德多样化的发展以及主体意识的增强,这种方式方法已很难奏效。因此,增强高校德育的个体适应性要积极探索具有针对性和主体性的有效方法,不断实现对传统德育方法的超越。

在德育中,教育对象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行为方式是选择德育方法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也是德育方法取得实效的关键。比如,教育对象的性格不同,有的豪爽,有的活泼热情,有的孤僻冷淡;不同年级学生表现出的主要问题不同,“大一新生的适宜性问题、大二学生的意识觉醒问题、大三学生的‘分流’问题、大四学生的压力问题”[6];不同的教育对象在思想道德水平、思想道德活动特点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选择德育方法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宜,突出针对性。咨询辅导法就是一种极富个性化色彩的德育方法。它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提供更具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更加凸显了德育的个性化色彩和更好地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引导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挖掘其当展潜力、满足其成长需要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作用。此外,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新一代大学生,他们的生活方式、获取信息方式等都与网络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也使得其思想道德形成和发展出现了现代特点和新的规律。对此,高校德育方法的发展必须更富现代性,手段更加现代化,增强方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立融知识性、趣味性、价值性于一体的德育专题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网络辩论赛、在线时评等丰富多彩的网上活动;经常关注学生QQ、博客、微博等的状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思想动态;开设具有交互性、开放式的电子邮箱,针对学生比较敏感或感兴趣的话题展开一对一的思想交流和价值引导,以当代大学生更乐于接受的方式更好地引导他们的成长。在当前,“网络语言”和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契合了当代大学生个性成长与自我意识发展的要求,正悄然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恰当使用其来解疑释惑定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德无定法,只要是显示出对道德主体的高度关注,对人的能动性、创造性、自由、自觉的重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方法,都应是为我们所大胆探索、积极引进,不断发展的。

参考文献

[1] 龚海泉.当代大学德育史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167.

[2]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116.

[3]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基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53.

[4] 鲁洁.道德教育的根本作为:引导生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10(6):63.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2

关键词:道德教育;困惑;价值取向;传统道德现代化;实施

一、道德教育概念的困惑

道德教育简称德育。德育究竟是什么,至今人们还没有统一的意见。概括起来在我国对德育通常有以下几种理解:一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二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三是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四是德育包括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这四种理解都是广义的理解。狭义的理解德育仅指道德教育,这是第五种理解。道德教育包括的内容如此之多,真是一个“大德育”。有人形象地说,德育是个筐,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到头来,德育什么东西都不像。就连我们从事德育研究的人员也最终不知道什么是德育,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实践的第一线,他们大多数没有德育理论的功底,理论上的困惑使他们在实践中茫然就不足为怪了。

由于对道德教育概念的模糊,道德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更是一个难解之谜。有人认为“德育的实质是育德,是培养人的品德,是将社会思想道德、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体人的品德,是促进人的品德社会性发展”;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本质“是对于人的生活意义的求索和生命质量的提升”;有人认为德育是“主体—发展性德育”,“主体性、发展性是现代德育的本质规定”;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实质就是引导和规范人们通过利他而合理利己”,还有的学者认为“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德育实质即信仰及信仰教育”。如此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二、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一元化与多元化的困惑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价值取向的突出特点是一元化、理想化,重心偏高,片面强调政治性,同时又缺乏层次性,忽视教育对象的个别差异性,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在德育中过分强调按照社会规范的需要来确定培养规格和设计培养过程,没有充分考虑到个人在“德”的发展中的个性化发展需要,把学生“德”的素质培养局限在一个狭窄的空间中,学生主体精神的弘扬受到一定抑制,再加上目标统一,缺乏层次,没有选择自由度,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比较符合社会共性道德规范要求,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批判精神以及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被忽略。造成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大锅饭”、“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方式,也影响到教育界,从而产生了教育上的“平均教育”模式,甚至忌谈个性。这种教育价值取向恰与知识经济、创新教育目标相悖,与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人才的目标相悖。

我国的社会转型始于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治体制改革使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改革以前,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特点是单一制,在经济方面是一体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也是以国家组织形式下的“行政一体化”的结构体制。在单一体制下,人们的观念也比较单纯,思想容易统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单一制,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多样化是我国社会转型的一个突出特点。

社会的转型,带来了人们价值取向的根本变化,一元化价值取向让位于多元化价值取向。一元化思想在价值观上就是整体本位,服从组织的观念。现在这种价值观在逐渐淡化,因为社会的发展已走向多元化,因而出现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多元化,这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使人们的价值取向浸染上浓重的经济色彩,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功利性价值取向突出,利益意识强化,这就势必引起青少年学生从传统的“重义轻利”观向“重利轻义”观转变,当代青少年学生的价值取向有四个突出特点:即兼容性、主体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这些特点是与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在个体中的反映。

社会的变革引起人们价值取向的变化,道德教育模式就要变化,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无论从理论或实践两个方面看,我国的道德教育从主流方面看至今仍处于一种传统的模式之中。这种模式把道德教育的过程仅仅看作是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施加的道德影响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规范,强调的是学生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就势必造成道德教育的困惑。我认为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的道德教育,其价值取向是:生活化、个性化和社会化。即首先是有生活能力的人,再到有个性的人,最后是社会需要的人。这种道德教育价值取向体现出这样的几个特点:一是强调学生品德培养的统一性和独特性相结合。即强调在共性基础上发展个性,促进多样化的个性社会化,使个性有深厚的根基;在发展个性时,重视学生个人起点阶段的优势潜能,充分展示个性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所规范制约,要求学生的个性发展沿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二是突出了对学生的主体性精神的培养。只有主宰自己命运的人,才可能是富有远大理想、宏伟抱负的现代人,才可能对社会、国家、民族富有使命感、责任感、义务感,成为社会有用的人。如果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积极发挥,其独立思考、开拓精神、创造能力便可能受到压抑,这样,学生就有可能固守教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徘徊观望,成为时代大潮中的落伍者。其三,德育目标充分体现个体发展水平的层次性,学生的个体素质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决定德育目标的层次性。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的德育目标应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不能过高、理想化,也不能迁就学生。其四,道德教育应有适应性、超越性和创造性价值取向。不可否认德育既有为社会培育适应性人才,并为社会服务,具有工具价值的一面,但从本质上讲,德育应是一种人的主体性活动,是一种以发展人、提升人为宗旨的活动,德育不仅应根据现行社会需要来设计教育活动,还应根据人的发展要求、未来社会的需要来培养人,因为教育的周期长。德育不仅要求学生从前人那里去继承传统美德,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强调开拓未来的新质,真正实现发展人、提升人、创造人。

三、传统道德的现代化困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跨;而如果没有优秀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又是人类优秀历史文化不断继承发展的历史。道德教育更是如此。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统文化中,传统道德经历千百年的积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把传统道德的精华现代化,做到“古为今用”,又是当代道德教育的一个难题。

传统道德是祖先给我们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这是因为传统道德教育是驾起一座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梁。通过传统道德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继承、发展和延续我国优秀的道德传统,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道德的源泉和动力。同时,还可通过传统道德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一种深邃的价值体系和人生启迪,引导学生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传统道德的内容很多,主要有爱国、反抗外族侵略、反对民族压迫、心忧天下、持操守节、威武不屈、勤劳俭朴、勤奋好学、修身养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区分义利、提倡忠孝、刚正不阿、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办事公道、尊老爱幼等等。传统道德教育原则和方法主要有:立志乐道、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等等。然而,我们所弘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是剔除糟粕后的精华,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再也不存在丝毫的封建阶级的烙印,也并不是我们无需加工的现成快餐。相反,它仍然需要联系实际,在内容上进行积极的转换,把传统道德现代化,以此当作我们时代精神的源头,发展我们的时代精神,但目前这项工作我们做得还不够。

四、道德教育内容的困惑

由于对道德教育含义和本质认识的分歧,造成道德教育内容的多样性。据我们对《教育学》和《德育原理》教材和著作有关德育内容部分的初步统计,涉及到的道德教育内容有:爱国主义教育;国际主义教育;五爱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人生观教育;世界观教育;自觉纪律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操教育;人格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国力国情教育;科学无神论教育;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生态伦理教育;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等二十多项。真可谓名目繁多,目不暇接。还有人认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公平;叶澜先生认为,针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道德教育内容的基本构成是:“以‘诚实守信’为核心的‘为人之德’;以‘责任心’为核心的‘为事之德’;以‘爱国’为核心的‘为民之德’;以‘热爱生命,追求自我完善’为核心的‘立身之德’”。道德教育的内容究竟有哪些,各项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这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五、道德教育实施的困惑

在道德教育实施方法上,我国以说服教育法或说理教育法为主,实际上是强制灌输。灌输教育法指向性十分明显,其基本前提是社会意识形态、指导思想、价值观等方面是一元的,它是一定社会、阶级培养人的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人们价值观念的一元化逐步让位于多元化,传统的说服、灌输方法不能满足学生价值取向多元的需要,这种方法在教育中很难使学生做到心服、口服。再加上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的不一致性,教师说的与社会上人们做的不是完全相符,中小学生在道德两难中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道德教育实效差就不难理解。

在道德教育实施的途径上,我们过分重视思想品德课(小学)、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甚至有人认为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道德教育,这是不对的。道德教育应该贯穿学校的一切教育活动之中,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应该充分发挥道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整体功能,说服教育法、价值澄清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此外,榜样示范法、观察学习法、道德实践活动法、自我修养法等也要广泛应用。其中,道德实践活动法是提高学生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源泉。德育本质是育德,即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若缺乏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学生的道德认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品质无法养成。所以,道德实践活动是促进学生由知到行转化的根本,是培养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根本方法。

注释:

[1]持该观点的资料很多,如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88页;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215页;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2月第2版,9页。

[2]这种观点多见于教材:《教育学》和《德育原理》;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230页;睢文龙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345页;王道俊等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333页;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1),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97页。

[3]鲁洁等主编:《德育新论》,92页;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112—113页。

[4]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216页;国家教委1995年2月27日颁发的《中学德育大纲》。

[5]詹万生主编:《整体构建德育体系——总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286页。

[6]胡厚福著:《德育学原理》,105页。

[7]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23页。

[8]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12页。

[9]扈中平等:《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10]刘忠勋:《信仰:德育的真正意蕴》,《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11]余玉花:《社会转型期观念的变化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12]蔡永莲:《社会转型与德育的有效性》,《思想·理论·教育》,2000年第8期。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3

中职教育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培养合格接班人的有效途径,而良好的道德素养是人们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素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就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是电脑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更是物欲横流的时代,学生掌握的信息技术技能日益熟练,从中接收到的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加之学校学生年龄偏小,思维分辨能力差,德育意识淡薄,容易受不良的信息影响,更容易沉迷网络。且从目前中职学校教学情况来看,德育教育更多的是贯穿于语文、政治、少数民族理论等有关课程,却很少融入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等理科类的教学,大部分教师只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应用提高,却忽视了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而体育运动学校教学的多维性——育体、育心、育情,更要求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因此,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不容忽视。具体有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在小小方寸间了解世界各地各种信息,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但同时也出现了影响人们正常生活的许多新问题,不健康的信息、各式各样的网络游戏,影响着学生的正常学习,更有不法分子实施网络犯罪,对他人对自己造成伤害,这就对掌握计算机技术的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生活在信息社会的我们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责任感和信息道德,才能在抵制不良信息的污染同时,自觉地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在中职学校计算机课中渗透德育是使中职学生养成强烈的信息责任感和良好的信息道德的需要,更是学会抵制不良信息,正确使用计算机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

二是中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趋势。中等体育运动学校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育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它在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俗话说:“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是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高素质后备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然而,近些年,随着中职类院校扩招规模的逐步扩大,生源的质量出现了“滑坡”的趋势,尤其是中等体育学校的生源状况,学生的文化课基础差、德育养成淡薄、法制观念不清,加强对中职学生教育与管理也成为了中职教育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计算机课程对于这些学生,是具有极大的兴趣的,因此,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无疑为德育教育的落实、实践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基于上述原因,在计算机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必须的,也是每个计算机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如何在学校德育大纲具体的要求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心理,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课堂讲解和上机实训中,从而促进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加强自身素养,树立德育典范。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计算机教师应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伟大复兴的全局高度,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道德水准,了解有关信息技术的法律和道德问题。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更新教学理念,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善于挖掘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德育内容,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二、结合学生特点,培养正确德育观。

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学生,有较强的群体特点,他们不同于普通中专生,在学文化课的同时还要进行刻苦的专项体育项目训练,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计算机教室要结合学生特点,采用有效疏导方式进行道德教育,做到眼里有学生,心里想着学生,手上善待学生,不放过一个学生,也不放弃一个学生,让德育教育时时有、处处有,具体如下:首先积极帮助学生认识网络、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网络;其次开展各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要求学生制作主题健康向上、风格独特的与体育有关的演示文稿、Flash动画等作品,使学生们学以致用,真正认识信息技术的趣味性、实用性和重要性,促使他们逐渐喜欢上计算机课,并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三、结合课程特点,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

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一课程的学科特点, 教师应以计算机基本理论知识为载体,逐步渗透德育知识,在提升学生们文化素养的同时,促进其思想道德境界的逐步提升,积极尝试教学方法的改变,为学生创造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的环境,将体育合作精神融入其中,参与式教学法就是一种合作式或协作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若干小单元,分配到各学习小组,让学生集体讨论,形成结果,逐组演示,增强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也可以培养学生不怕挫折、依靠集体的力量攻克难关的吃苦精神和创新意识 ,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后备体育人才的有效途径。

四、结合网络特点,渗透德育理念。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4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我在德育工作中以尊重学生个性特点为指导思想,遵循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真正落实全员德育、全面德育、全程德育、重点德育,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

二、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和创造能力。

第多斯惠说过:一个不好的教师是奉送真理,而一个好的教师则是教人发现真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之一还表现在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不同之上。实践证明:树立全面的教学任务观,渗透创造教育的精神,深教学活动结构的改革和教法改革,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志趣和能力的主渠道。

在德育工作中,不断关注社会发展和教育发展趋势,加强德育科研,根据学校实际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更新德育观念,更新德育手段。摆脱一成不变的单纯凭经验的德育管理思想,让德育工作在不断创新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有 由外而内,转变为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三、转变角色,注重以身示范。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者,主要是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师。新课程标准中提到,教师要真正做到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德育观、人才观和学生观,要以民主的态度与学生进行协商,不可独断专行,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过去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主要是以说教为主,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只能是被动地按教师的要求做。在新的课程实施中,教师要转变角色,要成为学生德育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做到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要成为这个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如何来当好这个首席呢?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提出的教育思想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那么我们教师首先就要树立教人求真的思想,一要知道自己的角色位置,并认真当好这个角色,把自己融入学生之中;二是作为首席 就要作好表率作用,加强学习,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提高个人道德素质,在各方面给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也就是应当辛勤耕耘,以身立教,把社会道德素质要求内化成学生的自我要求。

四、融于生活,活动丰富多彩。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5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德育教育 改革创新

一、改革创新的历史背景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之计。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尽快适应新的要求,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始终是中职学校和每个德育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和探索的大课题。

二、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德育现状与社会变革出现不相适应矛盾 。

在社会大变革的新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与生活等环境对德育工作有较大的影响。首先,市场经济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具有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其次,当今社会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人们充分享有民利,言论自由。第三,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的影响。

2.“问题”学生增多。

德育一直是学校的首要工作。但一段时期以来,受社会一些负面的影响和教育上重"分"轻德、盲目追“分”的功利主义的影响,出现了学生中的两极分化:一部分忙功课,忙升学就业,而另一部分则不思进取,自我放弃。

3.网络的快速发展对中职学校德育的冲击。

网络对学生犹如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带给学生大量的信息,可以学习世界上许多先进的知识,另一方面又带来不良影响。

4.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有些中职学生入学成绩差,存在厌学情绪;有些中职学生是独生子女,入学后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有些来自边远山区和农村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他们有些自卑、不合群等等。据调查显示,许多中职学生都存在着心理健康的问题。

三、改革创新的基本内容

1.建立适合中职学校行之有效的德育目标。

中职学校要实施德育目标管理,培养的学生要求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 以创新活动为载体来承载新思想、新理念。

利用每周一升旗仪式进行《国旗下的德育活动课》授课、结合每天清晨颂读《弟子规》、《新时代刘三姐评选活动》等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优良传统及民族团结教育等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

3.树立大德育观 。

大德育观也即德育的社会观。即:要从我们所处的时代大背景上去观察探索各种德育现象,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放在整个社会的大潮流中去。

4.构建“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

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学校、家庭和社会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均不相同,各有优势和不足,但总体目标是一致的。

5. 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

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立自强、诚实守信、宽容谦逊、积极进取、意志坚强等现代人应该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以及耐挫能力。

6.重视德育管理者基本素质的提高。

学校德育工作的群体是学校每个教职工,他们对德育工作的认识、自身素质和德育工作意识程度以及德育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学习能力,指挥协调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敏锐性都直接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功效。

7.建立和完善德育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

学校要以德育目标和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德育考核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按照思想、政治、品德的分项内容及其标准进行考核。

四、改革的基本思路

(一)明确办学理念,理清发展思路

1、要明确现代职业教育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与升学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德育为首位,以技能为根本,以质量为核心,以实训与比赛为手段,以改革为动力,以特色为重点。

2、明确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要求的、德才兼备的技能型人才或劳动者。

3、 确立我们的办学远景

努力创建规模较大、质量较高、效益较好、特色鲜明、持续发展的全国重点和示范性职业学校,适时申报创建为高等职业院校。

4、 明确我们的工作方针

适扩规模、外树形象、内强素质、重抓质量、铸造品牌、创建特色、提高效益、构建和谐、确保安全、保持稳定。

(二)、改进与加强德育工作 创建特色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1、坚持和贯彻落实“德育为首育人为先、先教师生学会做人后教师生学会做事”的指导思想,不断加强和改进师生的政治思想教育;

2、抓好班主任、学生干部、宿管员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重点抓好选任、培训、使用、考评与奖罚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充分调动三大队伍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坚持“寓教于乐、以乐促教”原则,积极组织师生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4、引进企业文化理念,结合学校及区域特点,营造特色浓厚的校园文化,设制校标、校旗、校本笔记,建造有特色的建筑、景点和雕像,创作校歌,并坚持在升国旗唱国歌的同时升校旗唱校歌。

现代德育的基本特点范文6

关键词:中国传统德育,韩本传统德育,特点,比较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198-02

一、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

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指与现代道德教育相对应的概念,主要是指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之上建立起来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倾向。

中国的传统道德教育思想,主要指的是正统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其显著特征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治国平天下”精神。它强调的是对人自身的肯定。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型的,是“乐感教育”;不是消极无为的,而是发奋图强的群体本位思想;注重加强个人修养。具体特色表现如下:

(一)强调伦理本位

所谓伦理本位,就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规范,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作为道德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儒家文化思想是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和亲情观念之上的,其以孝悌等伦理关系和封建纲常为原则,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

中国道德教育的核心一直就是伦理问题。孔子的教育思想最核心的也是道德伦理教育。具体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伦理次序和规范的遵守。在此过程中极其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因此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也始终体现着和谐人生、稳定社会的基调。孔子德育内容博大精深,而核心则为“仁”与“礼”。仁,是最高尚的道德品质,其内容极为丰富。其中孝是仁之人伦之根本,因此儒家伦理体系中最大特点是注重家庭,伦理始于家庭,由家到国,家国同构,十分注重国家和家族观念。

与此同时,儒家道德教育还强调礼教,所谓“克己复礼”。礼是指遵守社会的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规范。这样就把政治道德化,道德政治化;把法律道德化,也把道德法律化了。使道德具有了政治与法律的强制力,使儒家的道德教育观念,成为治政、治国的政治指导。

(二)追求理想的人格

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中的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厚,儒家的理想人格,强调培养具有“仁”和“义”的“内圣外王”的君子。所谓内圣主要是指个人的修身养性;所谓外王主要是指为人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是内圣的目的和行为化。因此按儒家的人格设计,道德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根本,知识是人的外化凭借,政治则是人由内通向外,用道德和知识来改造、美化现实社会的途径。因此,这种对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探索是非常有意义的。

中国的传统教育如何实现理想人格的达成呢?那便是克己修身。强调的是道德品质修养过程中的自省,反映了儒家对道德修养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的认识,也体现出道德必须通过人的内心信念来外化,是一种以自觉和自律为基础的要求。但如果这样自省的方式变成了硬性的约束,它本身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反而成为人发展的阻碍性因素,成为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创造性、进取性的精神枷锁。

二、韩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特点

韩国的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指从中国吸收而来的儒家伦理思想,强调传统道德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克服“非人化”,实现人的价值,培养世界公民精神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传统德育,对以后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都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其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一)以“忠诚”为中心的道德教育

忽视“仁”而强调“忠”,应该被认为是韩国儒学所独有的特征。“忠”和“孝”本来是儒教伦理道德的核心思想,但是中国和韩国的具体阐释和侧重点不同。中国儒家主张“忠”、“孝”两全,韩国虽然也将“孝”作为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但对孝的理解仅仅是孝顺父母。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下,孝是整个家族制度的基础,只有血缘关系才是相互协力和援助、至诚至意的基本对象。相反韩国的社会意识中对君主的义务就已经远远优先于血缘者的义务。百姓之间的以重视非亲族之间的协力被称为美德。

韩国的这种本土化的儒家思想,一方面与民族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强调对封建君主的顺从和忠诚;另一方面渗透进韩国传统的神道教之中,从小家上升到国家,强调对长者、天皇的孝顺和忠诚。这种思想已经成为韩国人的民族心理,对后世韩国近现代化过程中形成忠诚集团意识,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二)以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信仰教育

韩国是一个珍视传统文化的国家,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教精神推崇备至。儒学在韩国被称为儒教,韩国人将儒家的伦理道德视为一种信仰,并深深地融入到民族精神的血脉,成为韩民族精神的重要部分。古代韩国人的理想形象是“儒生”。“儒生”有三个特点:胸中有文墨,不然不能称其为文化人,但并非一定要有高深的专业知识,要懂汉文,能够在言论中引用圣经贤传;有学以致用的能力,“儒生”不仅要有学问,更要体现在行动中,重视实践;要有和谐的人格,要有优良的气质,把内在的质朴表现为外在的教养美,即文质彬彬。所以韩国力图教育国民成为“儒生”此外,韩国人非常重视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大小小的文化遗址都被保护起来,已经遭到破坏的,他们便尽快修缮,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习俗保护民俗艺术,积极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防止传统文化的流失、所谓“阁民精神”教育,就是要确立民族自信心和自立自我的民主意识,培养民族自尊和民族复兴的责任,确立民族主体性,以实现复兴韩国的民主理想。

三、中韩道德教育传统的共有特点

通过例举两国的道德教育在各自文化历史传统中体现出了各自特点,但在相似的东亚传统文化圈的影响下使得两者又表现出了很多共同的道德教育的传统:

(一)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

中国正是通过这种道德中介,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以及民族的存续服务的。同样韩国由于受到中国儒教文化的影响,道德教育也自然成为国家的意识形态。中韩两国道德教育的内容、形式虽然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变化,但是重视道德教育的一贯传统没有变。各国教育都在日益重视道德教育的今天,两国仍然应该把重视道德教育的传统,加以具体分析并在现代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的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吸收、继承。

(二)群体主义的传统

中国特色的人本侧重点是在功能方面而不是在文化本体方面。儒家传统文化在道德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只是作为实现社会价值的途径和手段。儒家的伦理道德关注的是整体、群体的文化特质。这种群体主义传统对韩国而言亦是如此。韩国的群体主义更多地表现为集团主义的倾向,重视集团其他成员一起活动的意识。社会生产方式对个人的制约都是客观的,片面强调社会价值甚至走向极端从而忽视个体的存在及其价值是中韩两国道德教育都存在的问题。

(三)道德教育政治化的传统

我们的德育侧重点是政治思想教育而不是道德品质的养成。其优点是对国家、社会、民族以及文化的整合起了理论上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持社会稳定,使社会行为都受道德的约束。负面的意义是中国的政治关系主要是道德化的人伦关系发展而来,裙带关越发明显,导致了政治上任人唯亲的出现。韩国同样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道德教育中存在政治化倾向,如前所述,如皇国史观、神道国的信仰、武士道的精神都反映这一点。

四、文化视域下的中韩道德教育的差异分析

中韩道德教育的差异存在很多方面,笔者仅从文化的视角,探讨对中韩两国道德教育的历史及其成因。

(一)德育依据文化前提的相异性

中国自古就拥有独立的文化体系,具有原发性的特征。而韩国主要靠借鉴吸收先进国家的文化来提高自己的文化传统。和中国相比较,韩国属于“低势文化”,其传统文化的创造力显得很弱,而移植模仿的特征一直很突出。不仅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近现代以来吸收了西方先进的文化思想。但是韩国不是单纯照搬,更多的是与本国国情相结合。比如中韩两国的儒学就有很多不同之处。比如中国的儒家强调“仁”,韩国重视“忠”。

(二)德育观念的相异性

中韩德育观念和思维也产生排他性和学习性的特征,韩国主要是岛国,很少有被外部征服的担心。对于中国的传统来说,中国周边的地区,往往是蛮夷之地,是总给自己带来武力威胁的地区。中国历史悠久的灿烂文化造成了民族自豪感,认为自己周边的文化都不如自己,最后思维局限化导致了封闭,影响到中国近现代以来的道德教育固守着传统的教育理念,逐渐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韩国由于并且善于学习,并加以吸收,最终形成了丰富的多样性的文化。

(三)德育现代化过程的相异性

由于中国文化的排他性特征,使得中国传统道德文化固守僵化。而韩国道德的学习化特征,使得与西方现代化文化相遇时尽力避免冲突并取其精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积淀厚重,因此面临新文化时显得不自如,体现了稳重性。韩国历史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很容易打破传统文化的束缚,吸收先进的文化,并加以改造,使之变成更适合本民族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文化,具有鲜明的可变性。

(四)德育目的的相异性

韩国的教育形态是“普及、提高能力型”,中国是“选拔、达到目的型”的教育形态。因为古代中国的教育是以科举为中心的,科举的目的主要是选拔人才,因而产生了教育也应以选拔为前提的思想,这种观念到现在一直存在。而韩国的教育目的正好相反,是普及、提高为目的的。韩国的教育已经融化于韩常生活之中,而且这种提高并不标榜很功利的目的,把受教育国身看作是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丽荣.当代中韩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5.

[2]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系组编.比较德育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9.

[3]王瑞荪.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

[4]宋春宏.比较德育新论[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