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茶园的特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茶园的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茶园的特点

生态茶园的特点范文1

关键词:生态茶园;现状;对策

景东有着悠久的茶历史,生态环境良好,资源优势突出,是普洱茶产地及茶树起源中心之一,发展潜力巨大。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茶业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我们紧紧围绕市委、政府13111工程,围绕普洱“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结合我县4+1工程的要求,景东县建设无量山、哀牢山绿色生态经济带的发展思路,坚定信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效益为中心,加强优质原料基地建设,加快科技推广步伐,调整产品结构,开拓市场,提高茶产业效益。全县的茶叶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1 景东县生态茶园现状

1.1 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全县建设生态茶园20.53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9.49万亩;有茶叶千亩村74个、百亩组493个;无公害茶叶认证面积达13.2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65%,其中绿色食品茶认证面积532亩;无性系良种面积5.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27.3%。有野生茶树群落分布面积28.6万亩、栽培古茶树(园)面积3.7万亩。

1.2 生态茶园建设 自2010年启动生态茶园工程以来,生态茶园改造遮荫树种植20.53万亩;市级示范样板3个3332亩,书记县长示范样板6个6026亩,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示范样板40个24090亩;高密度留养茶园示范样板2000亩;茶园套种绿肥示范样板1000亩;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园登记20.53万亩;逐步规范已组建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93个、茶叶农资供应点41个。共投资2014.78万元。累计完成高密度留养4080亩,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园登记20.53万亩,向合作社、企事业单位发放《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园登记证》38本,核发面积4.8万亩。积极完善农资市场监管服务体系,加强市场清理整顿与指导服务,强化茶园管控措施和违禁化肥农药宣传,茶农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明显提高,推动了茶叶种植的绿色生态和规范化。

1.3 产业效益初步呈现 茶产业一直是我县传统产业,是山区农民主要经济来源。2013年全县实现茶叶产量10582吨,实现茶叶产值63104万元,其中工业产值20304万元。茶产业覆盖全县10镇3乡、166个村,涉茶农户达6万户、人口23.4万人。是云南省37个重点产茶县之一。茶叶总产持续增长。2013年全县实现茶叶产量10582吨,比上年增长13.78%。

2 景东县生态茶园存在的问题

(1)是基础设施差,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干旱的能力弱,茶园水利条件滞后;

(2)是茶园老化严重,低产茶园改造任务艰巨;

(3)是组织化程度较低,发挥茶叶专业合作社作用的工作有待加强;

(4)是茶叶初加工水平不高,建设和改造初制所任务艰巨;

(5)是企业带动力不强,培植龙头企业力度有待加强;

(6)是劳动者素质有待提高,技术培训有待加强;

(7)是缺乏专业技术力量,科技服务水平需要提高。

(8)部分茶农存在重栽轻管现象,做好茶园后期管护面临严峻的考验;

(9)是部分山区的茶园现套种核桃树,导致无法按规格栽种遮荫树,树种多样性上存在不足。

3 景东县生态茶园采取的措施与对策

我们将继续发扬成功经验,努力克服不足,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全县生态茶园建设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促进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1)继续加强领导,坚持把生态茶园建设作为提升茶产业整体水平和促进绿色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抓紧抓实,继续实行层层领导挂钩制度,督促检查绿色、有机、生态、立体、生物多样性复合式生态茶园。

(2)强化政策扶持,完善管护措施,加强遮荫树的后续管理,做好遮荫树中耕、浇水、施肥、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禁止茶园放牧、禁止施用化学除草剂及违禁农药,提高遮荫树的成活率,提高茶叶品质。引导村民建立村规民约,强化茶园管理,坚决避免重栽轻管现象的发生,达到建得成、管得好、效益高的建设目的。

(3)按照“先搭台、后规范、再提升”的思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健全农资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的指导,引进有实力、讲诚信、有责任的茶叶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初制所+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使其发挥最大作用并产生做好的效益。

(4)齐心协力建设好标准化茶叶初制所,进一步提升茶叶加工水平,推进茶叶企业标准化生产,将生态茶园建设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5)加大科技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茶农素质。对茶农开展茶叶技术培训,使之成为“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是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6)继续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力度,按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内容打造一批示范基地,使其成为茶叶出口基地、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基地、名牌产品生产基地;

(7)实施多元化开发战略。一是加大普洱茶、名优绿茶加工力度,提高加工能力和水平,通过努力,逐步实现我县茶产业由原料生产型向精制加工型转变。二是加快茶产品深加工步伐。根据茶叶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特点,鼓励茶企业投资茶叶深加工领域,加快开发速溶茶、液体茶、保健茶、药用茶等。

(8)巩固好生态茶园建设成果,完善生态茶园遮荫树管护措施,加强茶叶专业合作社和农资市场的监管,全面做好茶园登记证书发放工作。

(9)做好生态茶园的科技培训工作,重点抓好无公害,有机茶生产技术培训。

(10)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严格执行相关的技术质量标准,加强从原料到产品各个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监督和控制,鼓励和支持茶企业进行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

(11)抓认证,保安全。一要积极引导企业申报QS认证,并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质量有保障的产品。二要按照生态茶园建设要求,实行综合防治茶树病虫害,使用生物农药,重点推广色板、太阳能杀虫灯等绿色防控技术和冬季使用石硫合剂封园技术。三要加强质量检检测,以进行茶叶全面卫生状况检测与评估,确保我县茶叶质量安全。

生态茶园的特点范文2

关键词:富锌富硒;有机茶园;管理;人体健康

1 凤冈富锌富硒有机茶的优势及其特点

贵州省凤冈县富锌富硒有机茶非常出名,由于茶叶中富含天然的锌和硒,并且通过了国家的OFDC有机认证标准,从而证明了其健康品质是有保证的。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凤冈县,县内地势得天独厚,气候温和、四季雨量充足,并且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锌和硒,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和适宜茶树生长的良好环境。这种植被茂密、云雾缭绕的高山或者丘陵地带产出的富锌富硒有机茶,外形紧致细密、颜色鲜绿、茶味清纯香甜,能很好地维持人的生理健康,促进免疫力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转,并且对于抗癌和防止早衰也有一定的功效。

2 富锌富硒有机茶园的管理技术

2.1 有机茶园的建设

有机茶园可以是新建的茶园,或者是常规茶园的转换,荒废茶园的改造等。建设有机茶园必须注重其生态质量的建设,远离公路和城市,防止污水、废弃物、灰尘等的污染,并且要求有机茶园所处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原则,水质纯净、土壤肥沃无污染。有机茶园与一般性质的农业区之间需要有隔离带,以天然隔离屏障为最佳,也可以是人工树林、作物等,作为隔离带上的植物,需要按照有机方式进行栽培。

2.2 有机茶园的土壤管理

可以选用日本草等绿肥进行种植,其优点是保水性和护坡性非常好,能够防止水土流失,又不与茶树争抢肥料,也不会导致其它杂草的生长。在每次施肥之前要将日本草清除1遍,整理在园底外侧,内侧用于施肥,内侧施好肥之后,再将外侧已经除掉的日本草覆盖在内侧之上。这样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并且达到增加土壤肥量和保水的效果。

2.3 有机茶园的施肥管理

有机茶应该主要施用农家肥,并辅以微生物肥料、无机矿物质肥料、国家认可的正规有机专用肥等,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肥料,应该禁止施用。对于新茶园和更新改造过的茶园,可以选择种植豆科绿肥作物,绿肥在合适的时间可以直接采用翻耕,埋在土壤中。

在施加微生物肥料、无机矿物质肥料、国家认可的正规有机专用肥时,应该先测量土壤的相关质量,并分析出最适宜土壤的肥料标准。施基肥做到早施、深施。施用有机肥在茶园开采半月前,结合区间除草来进行施肥。

2.4 有机茶园的病虫害防治

在有机茶园中,禁止使用一切化学合成农药,以尊重自然、尊重生态为基本原则,利用自然生态调控来维护茶园环境,以农业措施为主,并适当添加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的方法和措施,也可以利用有机茶生产标准中允许使用的植物源、矿物源农药等,有效控制病虫害,从而保证茶树的产量和质量。

选择茶树的防风林、遮荫林、行道树等时,应该选择和茶树没有共同病虫害的树种,也要避免选择速生性树种,防止这些树种与茶树争抢肥水。按照一般性规律和研究,可以选择罗汉松、香樟树等,利于生态系统的健全和完善,促进天敌繁衍,增强茶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对于新茶园,应该选择防病虫的品种,采茶季节分批采摘,生产季节勤于除草,减少病虫寄居的场所,闲时可以多耕地,减少地下寄居的害虫。对于病虫害,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利用灯光、色板诱杀害虫,也可以利用生物天敌防治害虫,还有其它一些方法。总之,要考虑有机茶的生产要求和标准,维护茶叶的健康和质量。

3 饮用富锌富硒有机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3.1 微量元素锌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饮用茶可以获得锌的吸收,具有健康保健的作用,锌是茶叶的组成成分之一,其含量在茶叶中一般为每g茶叶含有48~126μg的锌。锌以有机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茶叶中,利于人体的吸收。茶叶中的锌易于溶于水,所以饮用茶可以很好地帮助锌的吸收。富锌茶叶中锌的含量提高到了200~300ug/g,这使得饮用富锌茶可作为补充锌的重要手段。饮茶能够增强肾脏的排泄功能、利尿、防治目疾、防治高血压等等。

3.2 微量元素硒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人体缺硒将会引发一系列病症的产生,缺硒与心血管疾病、艾滋病都有很大的关系,而饮茶是补充硒最直接也是最好的选择。茶叶中的硒主要集中在老叶中,一般成品茶叶中硒含量在0.16mg/kg,而天然的富硒茶叶中,硒含量会更高。所以可通过健康饮茶来增加硒元素的吸收,这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方式,也是人体补充硒的最佳选择。

4 总结

本文以贵州省凤冈县富锌富硒有机茶园为例子,介绍了有机茶园的管理方法,并且讨论了引用茶对人体健康的好处。茶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也是调整身心的佳品,饮茶可以让人戒除浮躁,回归自然和本性,在生活中,要多关注茶品,多提升人品。

参考文献

生态茶园的特点范文3

关键词 立体生态茶园;病虫害;天敌;套种植物;云南普洱

中图分类号 S43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3-0135-02

时木茶厂是在肖时英(研究员)和张木兰(高级农艺师)的精心研究及其管理建设的国家级立体生态茶园,是普洱市立体生态茶园的代表。该地夏季温暖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长年云雾缭绕,环境生态无污染。土壤为赤红壤,呈酸性,种植茶树品种23种,与平面茶园的栽种、修剪方式不同,运用2种茶品种组合,形成立体式茶园。为了更好地了解时木茶厂独特之处,笔者与茶叶11-1班全体同学对时木茶厂进行为期3个月的的实习与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1 调查内容与方法

对时木茶厂进行了3个月的实地调查,主要调查的内容有茶树的品种、病害、害虫、天敌及种遮荫树种类,管理模式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茶树种类及套种遮荫植物种类

茶园种植的茶树种类很多,有清新乌龙、云抗10号、木兰1号、紫娟、印度阿萨姆、雪芽100号、真玉美、云瑰、南糯春等23个品种。此外,时木茶厂建立在高山上,面朝南,三面是茶园,呈“U”形。茶园山顶是自然林,除在主干道栽有高大的杉树外,还套种云杉树、枇杷、阿丁枫、梨树、麻栎树、柏树、野生咖啡、美国石楠等近40种植物。其中杉树是茶厂建立时就已栽种,数量最多,目前已长成高大挺直的大树。数量次之的是阿丁枫、梨树、麻栎树、柏树、美国石楠,这些树长得也高大,且长势旺盛。

2.2 病害种类

从表1可以看出,茶园病害以茶饼病、苔藓为害最严重,煤烟病、藻斑病次之,炭疽病、赤叶斑病发生最少。茶饼病、苔藓发病比较严重的原因首先是茶饼病、苔藓都是高湿度的病害,时木茶厂位于高山,气温低,加上套种树多,造成光照不强,湿度大,有利于高湿病菌的生存。生态茶园的另一个特点是把2种不同的品种按“厂”字型种植在一起,该种栽种方式充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但是由于行距的增加,茶丛的通风性降低,从而利于茶饼病、苔藓、煤烟病及藻斑病发生。

2.3 天敌种类

从表2可以看出,茶园的天敌种类多达13种,其中鞘翅目、螳螂目的天敌种类都比较多。从数量上分析中华蜜蜂、棕静螳的数量最多。该茶园天敌种类多的原因:一是生态环境好。该茶园位于高山上,方圆20 km除有2家茶叶加工厂外无其他厂房。茶园除种植茶树外,还栽种近40种其他植物,形成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小环境,利于天敌生存[1-2]。二是时木茶厂除杂草是采取人工涮草的方式进行,该种除草方式避免了水土流失,保护了部分天敌的息栖场所,涮下来的草变成有机肥,增加了茶园肥力。三是该茶园仅在每年秋季茶园修剪时使用1次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其他时间均不再使用任何药品,该措施有效地保护了天敌。

从表3可以看出,茶园的害虫种类较多,此次调查发现了47种,但多数为害性不大,也有一些害虫不是为害茶树而是为害遮荫树种或者是卫生害虫。在为害茶树的害虫中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咖啡小爪螨为害最严重,茶细蛾、油茶宽盾蝽、茶网蝽、铜绿丽金龟、中华褐金龟、茶橙瘿螨、茶附线螨次之。时木茶厂害虫种类多、数量少的原因有:一是茶园内放养鸡,茶园有4户人家放养鸡,共150只左右,每天清晨和傍晚撒喂玉米各1次,其他时间鸡都在茶园里寻找食物或休息,鸡在寻找食物过程中捕食很多害虫,取得生物防治的效果,因此害虫数量减少。二是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时木茶园采用立体式栽培管理,并套种许多树种,在整个茶园形成了一个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对病虫害进行了有效防治。

3 结论与讨论

针对茶饼病、苔藓发病重,小绿叶蝉、茶黄蓟马、咖啡小爪螨为害严重的情况,建议在秋末修剪整齐台面的同时,把茶丛中过多的小分枝、弱枝、枯枝修剪掉,以增加茶丛的通风透光性。缩短台面宽度,使行与行之间的间隙增大,使茶园通风透光,降低茶园的湿度,使病虫害发生情况减少。增加色板诱杀的使用量,时木立体生态茶园主要的害虫是小型的吸汁害虫,这些小型害虫很难被鸡觅食,化学防治也难以有效控制。小绿叶蝉、蚜虫具有趋黄性,可以使用黄板诱杀[3]。茶黄蓟马具有趋蓝性,可以使用蓝板诱杀[4-5]。适当砍除一些遮荫树,时木茶厂的遮荫树种类多,种植密度大,特别是云杉,高大茂密并且是双行栽种,建议适当砍掉一些,并且经常修剪,以降低茶园湿度,减少茶饼病、小绿叶蝉、茶黄蓟马等危害。灯光诱杀,建议在茶园安装杀虫灯,以物理防治的方法减少害虫数量[6]。

4 参考文献

[1] 章德纲,何金旺.农业生态生产模式在无公害茶园上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07(12):15-16.

[2] 王献溥,郭柯.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成就和展望[J].广西植物,2006(26):31-38.

[3] 刘丰静,曾明森,王庆森,等.生态诱虫板对茶眼小绿叶蝉和黑刺粉虱的控制效果[J].茶叶科学简报,2010(2):4-6.

[4] 吴青君,徐宝云,张友军,等.西花蓟马对不同颜色的趋性及蓝色粘板的田间效果评价[J].植物保护,2007,33(4):103-105.

生态茶园的特点范文4

【关键词】 立体生态茶园 茶本地交易 茶文化旅游

清远茶叶历史悠久,已形成以英德市、清新区、三连一阳为主产区的产业布局,市委市政府也下发《加快茶叶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了将清远市打造成中国优质特色茶叶之乡。目前清远市茶叶良种率较低、品牌多而小、综合利用率不高、茶功能拓展不够广。因此,创新清远市茶叶产业发展模式,对于促进茶叶产业提质增效;促进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协调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做大做强清远茶叶产业,打造高质量茶文化名牌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模式

1、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必要性

茶树是一种亚热带常绿植物,具有“耐荫、喜温、好湿、喜酸”的生态特性。目前我国茶园建设普遍以纯茶园为主,致使茶园更易受到冷、热、旱、虫、草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茶叶的选择已不是过去只单纯追求口感风味,而是更加关心有无农药、化肥及其他有害物的污染。目前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物已成为茶叶贸易和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清远英德红茶有着悠久的出口历史,出口70多个国家与地区,英国人尤其喜爱“英红”。因此,要保证茶叶中残留的农药、化肥及其他有害物不能超标。

2、推广立体生态茶园的效益

(1)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增加生态效益。立体生态茶园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以茶树为核心,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水、土、气等生态条件,合理配置茶园生态系统,提高太阳能和生物能的利用率,促进茶园生态系统内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使茶园群落环境得到改善,有利于控制茶树病虫害,有效解决使用化肥和农药而导致的茶叶农残问题。

建设立体生态茶园,主要是通过套种来改善茶园小气候,增加生态效益,提高茶叶质量。茶林套种比单一的茶园更能够保持水土、防止土壤的流失;茶草套种可以防止杂草丛生,能够减少茶的天敌,保护幼苗的成长;茶竹套种能够改良土壤的肥力,提高土壤的质量,为幼茶提供天然的有机肥料;茶菌套种使优质的有机肥留在了茶园土壤中,使茶园土壤和茶树生长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

福建安溪县遵循生态农业和立体茶园的要求,通过实施茶―林―绿肥立体复合栽培、种植或保护梯壁绿草、合理配置水利设施和道路建设,形成“头戴帽、腰围裙、脚穿鞋”,四周有水源,梯层整齐的茶园结构,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固氮,还能吸引七星瓢虫等益虫,减少茶树病虫害。

(2)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茶园单一的品种,市场风险也比较大,而且造成资源的浪费。若同一块地套种多个品种,就基本解决了目前茶叶种植的风险,而且经济效益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四川省华丰村的“茶叶套种”增加了当地农民收入,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农民增收,农业发展,更有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我的茶园茶梨套种,每亩茶叶可卖6000多元,梨子可卖4000元左右,产值超过10000元了。”近日,在四川省华丰村,茶叶大户龙希军高兴地说道。记者看到,在华丰村整整齐齐的茶园里套种着梨树,错落有致、相得益彰。

3、选择清远各地的套种模式

根据清远各地的气候及地理条件,试验套种品种及套种的模式。

(1)茶树留养模式。采取每亩留养茶树160株,并合理配置其它树种8―10株,最理想的果树是根深,杆高,冬落叶。如:梨、柿子、李子、樱桃、大枣、枇杷、桃子、橄榄、杨梅、龙眼等。

(2)种植覆荫树模式。要求在山顶、园区四周、箐沟、道路两旁适当密植。茶园中以遮荫度在30%左右为宜。如:桂花树、檀香树、红豆杉、罗汉松、台湾相思、铁刀木、板栗、银杏、山苍子、桤木、合欢、黄柏、楝树、油桐等。

(3)防护林草模式。在茶园梯壁上种草。如:、金银花、羽叶决明、平托花生、豇豆、紫云英、日本草、红根草、绿豆、肥田萝卜、眉豆、无刺含羞、箭舌豌豆、苕子、苜蓿、紫花扁豆、爬地兰、黑麦草等。

(4)套种绿肥模式。在未封行的茶园和幼龄茶园行间套种绿肥。如:黄豆、花生、蚕豆、豌豆、木豆、猪屎豆等。

(5)套种食用菌模式。具有“生产周期短、易形成规模效应、附加值高”的特点。如:香菇、平菇、竹荪等。

经过几年的尝试,选出最适合清远各地的套种品种,在此基础上进行推广,提高茶园的综合经济效益。

4、开展立体生态茶园建设

一是通过高标准、高质量立体生态茶园建设,集中力量利用三年时间将现有茶园建设成绿色、有机标准化茶园基地;二是每千亩村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三是做好立体生态茶园规划;四是是完善规范茶叶农资服务体系;五是市县乡全面实施立体生态茶园技术培训;六是全市所有茶园按照“绿色食品、有机茶”标准实施。

云南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实施立体生态茶园建设,通过套种柿树、桤木、香樟树等6种以上乔木,所种茶树不施化肥、农药,自然生态还通过了欧盟有机认证,售价是当地其他茶农所产茶叶的2倍,而且不愁销路。

二、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模式

1、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意义

在清远本地建设茶叶市场和茶叶网站,旨在以本地茶叶为依托,以本地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为经营主体,构建起清远茶叶的网下网上营销平台,从而推动清远茶叶标准的制定、地理产品标志的保护,整合利用资源,提升产品质量,创建清远的茶叶品牌,打造成经营茶叶、宣传茶文化、欣赏茶艺茶道为主的茶叶网下网上专业市场。茶文化的网络传播具有持久性与长远性,茶产品的网络营销既可实现网上交易,同时也对网下的实体营销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可以解决本地茶农卖茶难、卖茶成本高、卖不好价等方面的问题,还可以提高本地的知名度,带动本地旅游业的发展。

安徽合肥市南翔安徽华夏国际茶博城一期近日正式开业。项目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74万平方米,是一个集商贸物流、文化、休闲旅游、居住、金融办公、茶研科技和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顶级茶文化综合体。项目分三期建设,完全建成后可实现年交易量近5万吨,年交易额近百亿元。同时,每年可吸引近百万人次游客前来采购、休闲度假,带动旅游消费近5亿元。目前谢裕大、黄山毛峰、天方茶苑等400余家茶企已经入驻。在茶博城里,不仅有茶品交易,还有安徽首个茶文化体验中心――茶博馆,馆内涵盖中国名茶馆、世界名茶馆、茶具展示区等,为爱茶游客献上丰盛的茶文化大餐。

2、推广茶本地交易的方法

一是建立茶叶实体交易专业市场,市场内建设三区三中心,即茶叶批发交易区、茶文化欣赏区、茶叶加工贮存区、茶叶物流配送中心、茶叶品质检验中心和市场管理服务中心。二是建立茶叶网络交易专业市场,通过专业的茶叶电子商务平台来推广茶叶。三是茶叶实体交易市场和网站交易相互推广,资源共享,降低销售成本,扩大销售范围。四是每天更新茶苗和茶叶销售价格,定期公布茶预计产量、需求信息及实际交易信息,让茶农及时掌握茶苗和茶叶的供需与交易信息。

沿进出清远主通道,合理规划茶叶市场,吸引南来北往的商家前来交易,重点培育英红国际茶叶交易中心。整合我市各茶叶网站资源,借鉴中国茶网、中国普耳茶网等的运营经验,结合清远实际,共同打造中国英红茶叶网,来统一推广清远茶叶。

三、推广茶文化旅游的模式

1、推广茶文化旅游的意义

茶文化旅游是指将茶业资源、茶叶历史与现代旅游活动有机结合的一种新的旅游方式。茶文化旅游具有休闲性、文化性、参与性和多样性的特征,不仅能给游客带来游览、观赏的需要,还提升了产品档次,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产品,提高了游客的满意度。

四川成都市依托茶叶产业链,串起35个产茶乡镇打造休闲旅游品牌。蒲江已规划在成佳镇,以茶乡风光,绿茶公园,蒲江雀舌,倾力打造茶文化旅游核心观光区,成佳镇同心村将成为国家AAA级,每年举办的采茶节,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茶商和游客,除了观光,还可以体验现场采茶的乐趣,欣赏茶艺表演。

2、推广茶文化旅游的内容

茶文化旅游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良种茶苗繁育基地、生态有机茶基地为载体,以茶叶传统手工制作与现代自动化生产为特色,深入挖掘茶文化,研制开发茶点、茶宴、茶保健品等,以赏茶、采茶、制茶、品茶、斗茶为主要内容,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茶文化旅游融科普性、趣味性、参与性为一体,打造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体验式、观光型的生态茶叶文化旅游项目。

将清远市各茶园地的历史文化、山水风光、民俗风情、特色产品与观赏茶、体验茶、茶艺表演以及美食、奇石、书法、绘画、音乐、摄影、杂技、科普、商贸、养生、度假等结合,差异化发展,抱团发展,争取将清远市打造成中国茶文化旅游强市。

总之,若能够创新清远市茶叶产业发展模式,推广“茶叶套种”、“茶本地交易”和“茶文化旅游”三模式并行,将有利于防范茶叶种植风险,提高茶叶产业的附加值,有利于推动茶文化旅游,有利于打造茶叶品牌,也有利于把清远市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集茶叶种植、加工、展示、交易、旅游、文化于一体的茶叶强市。

【参考文献】

[1] 林钦固:茶乡安溪争创国家级生态县[N].泉州晚报,2012-03-

16.

生态茶园的特点范文5

关键词有机茶园;虫害;防治技术

有机茶园禁止使用化学农药,而茶园病虫害的发生却又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是有机茶生产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方法建立合理的茶树生长体系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提高茶园系统内的自然生态调控能力,从而抑制病虫害暴发,使茶制品达到有机食品的标准[1]。

1农业防治

1.1特点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常绿植物,一般茶园均已形成较稳定的特殊生态环境,茶树害虫作为茶园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茶园环境中任何组成部分的变动都可能影响害虫的发生及种群数量变动。茶园栽培管理既是茶叶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又是害虫防治的重要手段,它具有预防和长期控制害虫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害虫赖以生存的茶树和其他生物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土壤、小气候以及天敌的变化,并直接或间接影响害虫的发生与消长。大多数农业防治可结合茶园管理技术进行,无需另增投资;防治方法有效、安全,易于推广,措施多样,对害虫的抑制作用持久、综合。其缺点是见效缓慢,不易觉察,易被忽略;防治效果不明显,或仅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虫害,某些措施有时可能与防治害虫矛盾[2]。

1.2常用措施

选品种时,除考虑其产品质量水平、茶类适应性外,还应考虑其对当地主要病虫害的抗性程度。选品质好、产量高,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大多数栖叶性茶树害虫可采用采摘或修剪和台刈的方法去除。在采摘季节要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减轻蚜虫、小绿叶蝉、条细蛾、茶踉线螨、茶橙疲螨、丽纹象甲等多种危险性病虫的危害;通过采摘,也可恶化这些害虫的营养条件,破坏害虫的产卵场所;对有虫芽叶还要注意重采、强采,如遇春暖早,要早开园采摘,夏秋季节尽量少留叶采摘。合理修剪、台刈可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喜湿或郁蔽条件下的黑刺粉虱、介壳虫等发生。冬季结合施用有机肥进行深耕培土,可将土表层和落叶层中越冬和害虫如茶尺蠖、扁剌蛾蛹,茶叶斑蛾幼虫、茶叶夜蛾、茶短须螨等害虫的蛹、幼虫和卵及多种病原物深埋入土中;同时也可将深土层中越冬的害虫如蛴螬、象甲类幼虫暴露于地面,使之因环境不适或被天敌捕食而致死,翻土时结合适当镇压,可造成机械死亡或虫蛹翌年无法羽化出土。中耕可促进土壤通风透气,促进根系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活动,破坏害虫的地下栖息场所,一般夏秋季节翻土1~2次为宜,对丽纹象甲发生严重的田块,在春茶开采前可深翻1次,能大量减少害虫的发生量。开辟新茶园时选用无病虫的种子和苗木,一般情况下,尽量采用丛栽或条栽(播)的方式,避免过度密植,以利于创造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小绿叶蝉发生严重的茶区,茶园不宜间作花生、猪屎豆等豆科作物,斜纹夜蛾发生地区不宜与甘薯间作,茶园附近的果树或种植遮荫树也是介壳虫、黑剌粉虱、蓑蛾等害虫的寄主植物。实践表明,大面积单一栽培松树由于物种单纯,易诱发特定病虫害猖獗,如小绿叶蝉、茶饼病、茶云纹枯病。因此,有机茶园的周围以保持较为丰富的植被为宜。合理施肥可改善茶树营养条件和提高抗害及补偿能力,或因加速生长发育而避开害虫危害期,或可改变土壤性状恶化某些害虫的生存环境,甚至直接引起害虫死亡。如施用氮肥可提高茶树对茶橙瘿螨的抗性。石灰不利于蓟马、叶蝉的生存等。过磷酸钙作根外追肥,对红蜘蛛有杀伤作用。杂草防碍茶树正常生长,助长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象甲、地老虎等害虫的生育和繁殖。对于茶园恶性杂草需采取人工除草,至于一般杂草不必除净,保留一定数量的杂草有利于天敌栖息,调节茶园小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其他农业措施也各有防治效果,如:及时清除残枝落叶,能减少虫源;适时灌溉、排水能迅速改变田间环境条件并可兼治某些害虫。

2生物防治

2.1特点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生物及其产物控制害虫的方法。包括传统的天敌利用和昆虫不育、昆虫激素及信息素的利用等。天敌包括病原微生物、线虫、蛛形纲、昆虫纲和一些脊椎动物;生物防治可克服化学防治导致害虫抗药性、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等缺点,是有机茶害虫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3]。天敌是一类用不竭的自然资源,异地引种或人工大量繁殖、释放、生产,成本也不高;天敌常能长期控制害虫,捕食量大,天敌能广泛扩散,自动搜索隐蔽分散寄主或导致害虫疾病流行;天敌对作物、益虫、人、畜基本无害,是病虫害生态调控的重要措施之一。

2.2具体措施

一是保护天敌,给天敌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茶园周围可种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或行道树,或林茶间种、茶果间种,幼龄茶园间种绿肥,夏冬季在茶树行间铺草,给天敌创造良好的栖息繁衍场所,以加大对害虫的自然控制能力。茶园修剪、台刈下来的茶树枝叶,先集中堆放在茶园附近,让天敌飞回茶园后再处理。二是释放天敌,引种天敌。主要引种天敌昆虫。利用茶园生态环境较稳定,温、湿度适宜,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和流行的条件,在有条件的茶园可将各种害虫的病原真菌、细菌、病毒等有益微生物人为培养后,散放到茶园中,使其侵染有害生物,并造成重复侵染和流行。

3物理防治

一是灯光诱杀法。茶园害虫趋光性较强的种类有茶尺蠖、茶毛虫、茶刺蛾和茶叶斑蛾等。灯光引诱效果最好的是东方红电子灭蛾灯、佳多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其次是日光灯和白炽灯。每年在害虫发生期,每3.33~4.00 hm2装1盏东方红杀虫灯,6 666.67 m2装1盏20~30 W的黑光灯,进行诱杀,根据诱杀的害虫种类、数量进行测报和分析。二是嗜杀法。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偏嗜性进行诱杀,如茶尺蠖初孵幼虫对黄色、茶蚜对黄绿色、茶黄蓟马对黄色和绿色、茶假小眼小绿叶蝉成虫对琥珀色都有趋性。可以在茶园行中安装害虫喜爱颜色的纸片,每天及时收集纸上的害虫集中杀灭。三是人工捕杀法。人工捕杀是传统的捕杀方法,利用害虫的栖息场所或特殊习性进行捕杀。如茶毛虫以卵成堆产在茶树叶背越冬,可在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摘除叶背越冬卵块,其幼虫1~2龄群集在叶片背面,被害状明显极易发现,可以将带虫的枝叶剪下,就地踩死。又如蓑蛾类常有为害中心,被害状明显,可在冬季或早春结合茶园管理,随手摘除虫囊。四是外激素诱杀。用昆虫性外激素防治害虫,主要是采取直接诱杀和干扰2种方式。诱捕法是在一定区域内使用足够数量的诱捕器,并使诱得的雄虫比雌虫多,从而造成田间雌虫保持不孕状态,降低下一代虫口数量;干扰即迷向法,其依据是在田间释放大量性外激素,破坏雌雄之间的正常信息联系,使雄虫失去寻找雌虫的定向能力,而不能进行。生产上已经开始利用茶卷叶蛾的性外激素干扰和防治茶卷叶蛾。实际生产中也可将未的活体雌虫灾如茶尺蠖、黑毒蛾固定在1个小笼中,下置水盆,利用其释放的性外激素诱杀求偶雄虫。

4其他防治措施

一是病虫检疫。病虫检疫是一项预防性的措施,对于新辟有机茶园在引进茶树或无性系茶苗时,应做好茶苗的检疫工作,杜绝异地病虫夹带传入,防范于未然[4]。二是药剂防治。使用非化合物的昆虫提取液、植物提取液、海洋动植物残体、天然皂类物质。可使用生物农药(包括植物制剂和微生物农药)防治茶树病虫害。

5参考文献

[1] 刘伟,方敏,陈麒,等.有机茶园害虫防治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09(24):25.

[2] 李良静,张林,冉隆粦,等.云南省有机茶园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初探[J].中国植保导刊,2010(1):28-30.

生态茶园的特点范文6

关键词: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六合区

中图分类号 S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4-0094-02

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树冠茂盛郁闭,茶园小气候环境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结构复杂,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由于化学农药的盲目滥用致使病虫害防控因子造成破坏,茶园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病虫害种群容易迅速发展并暴发成灾。病虫害的爆发又必须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形成了化学防治-生物种群破坏-病虫爆发-化学防治的恶性循环,茶园生态系统难以得到恢复。多次、大量的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破坏了茶园生态系统,而且导致茶叶农残超标。2012年立顿等几大品牌茶叶农残问题引起了社会对茶叶质量安全的极大关注,茶叶质量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茶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绿色、安全成为茶园病虫害防治的前提要求。

六合区现有茶园面积基本稳定在0.11万hm2,开采面积大约0.1万hm2;全区无性系茶园面积达0.06万hm2。2015年春季干毛茶总产量77.2t,同比增6.6%;总产值约3 900万元,同比增13%。2016年我区春季干毛茶总产量79.5t,同比增3%;总产值约4 100万元,同比增5.1%。其中无公害茶叶基地5个,面积0.03万hm2,绿色茶叶基地2个,面积53.33万hm2,有机茶叶基地5个,面积24hm2。主要茶叶生产企业12家,其中有QS认证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商标和品牌3个;超过50%数茶叶制作实现机械化,拥有鲜叶分极机、杀青机、揉捻机、精揉机、理条机、全自动烘干机等先进的清洁化加工生产线。拥有“华平”、“极目”等一批知名茶叶品牌,“华平”牌雨花茶连续多次获得江苏省“陆羽杯”名特茶评比特等奖。

茶园大部分分布于丘陵山区,以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生态环境及生产结构等因素导致我区茶园容易发生绿盲蝽、黑刺粉虱、假眼小绿叶蝉和茶尺蠖等多种害虫,病害情况较少发生。茶园害虫危害严重的茶园年产量可减少20%以上,茶园效益降低30%以上,因此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是我区茶树植保工作的重点。

绿色防控技术是指在目标产量效益范围内,通过优化集成生物、生态、物理等技术并限量使用高毒农药,达到安全控制有害生物的病虫防治技术,能在确保作物安全生产的同时保证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随着诱虫色板、信息素、诱虫灯、低毒低残留农药等技术的应用推广,我区部分茶园已逐步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先就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分析,以达到在全区全面推广的目的。

1 无公害茶园主要害虫发生危害规律调查研究

2013-2014年通过对江苏地区茶园有害生物种类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茶树害虫、害螨种类共112种、茶树病害种类共12种、茶园鼠类1种、茶园杂草共21种,其中主要害虫为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和绿盲蝽等。明确了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和绿盲蝽的发生时间、种群发生情况和发生动态、危害方式,为我区主要虫害的种群监测及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2 农业防控技术研究

根据茶树生长特性与茶园管理技术,乌牛早,龙井长叶,龙井43,迎霜,福大、福鼎、浙农117、浙农139等。通过品种选用和搭配、合理间作、合理采剪、科学施肥、茶园深耕等多种农业技术综合进行茶园害虫防治研究,总结了一套适合我省茶园害虫农业防控技术体系。

3 物农药的防治技术研究

生物农药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茶树是多年生常绿作物,茶园生态条件稳定,有益生物资源丰富,有益生物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除茶树、有害生物外的又一个营养级。有益生物具有特异性强、不污染环境的特点,是绿色防控技术的重要方法。

2014年7月开展物农药苦参碱和茶蝉净对茶园主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田间试验。0.3%苦参碱的1 000和1 200倍稀释液防治假眼小绿叶蝉10d后虫口校正减退率分别为86.02%和83.61%;茶蝉净500倍(下转96页)(上接94页)稀释液防治假眼小绿叶蝉10d后虫口校正减退率为75.73%。苦参碱的防治效果优于茶蝉净,新型生物农药茶蝉净仍需改良优化。

4 物理防治技术研究

物理诱控技术以杀虫灯诱杀、色板诱虫应用最为广泛。目前茶园中主要应用频振式杀虫灯对鳞翅目害虫进行诱杀。同时虫体和植物体反射光谱或反射图样是许多昆虫寻觅配偶、食物和选择栖境的重要信号,有时非生物的光信号也能引起的昆虫的趋向反应,利用昆虫对物体色彩的趋性制作粘虫色板,对昆虫实施监测和诱捕的方法叫做色板诱虫法。目前应用广泛的为黄板、蓝板和信息素板,这些色板可诱杀假眼小绿叶蝉、蓟马、黑翅粉虱、白粉虱、茶蚜等茶园害虫。将色板直接悬挂于田间,根据诱集的害虫数量,不但可监测假眼小绿叶蝉、绿盲蝽、黑刺粉虱等害虫种群的发生动态,还可有效防治茶园害虫。

4.1 黄板诱杀假眼小绿叶蝉技术(1)1a防治2次,5月(最好是修剪之后)、9月;(2)5月初于春茶修剪后及时悬挂黄板,诱杀成虫,黄板悬挂于修剪茶枝上。修剪时尽量清理茶行边幼嫩茶枝,杜绝假眼小绿叶蝉取食来源。(3)9月将黄板放置于茶丛中,黄板顶端与茶棚面齐平(假眼小绿叶蝉主要于茶丛中活动),减少越冬成虫数量。(4)每hm2用量375~450块黄板。

4.2 黄板诱杀黑刺粉虱技术 2015年4月通过黄板诱杀黑刺粉虱田间试验,提出每年于4月中旬黑翅粉虱爆发前悬挂黄板。黄板下缘靠近茶蓬,不高出蓬面10cm(黑翅粉虱、白粉虱于茶蓬上面活动),根据茶蓬宽度采用高20~25cm、宽35~45cm黄板,每hm2用量375~450块黄板。

4.3 黄板诱杀绿盲蝽技术 2015年9月-12月通过进行黄板对茶园末代绿盲蝽种群动态及空间分布型的影响提出,秋季黄板诱杀绿盲蝽技术。在10月末至11月初绿盲蝽开始从茶园周边杂草迁入茶园时,在茶园周围悬挂黄板,通过减少茶园绿盲蝽越冬种群的数量的方式防治绿盲蝽。每hm2用量300块黄板,高于茶蓬面15cm。

4.4 杀虫灯诱杀茶园害虫研究 本项目2015年通过对不同类型诱虫灯诱捕器对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密度影响及其对假眼小绿叶蝉和其他茶园昆虫的引诱能力调查,筛选适宜型的杀虫灯。结果表明,冷阴极全广谱太阳能灭虫器对于假眼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蛾等有较好的诱杀效果,可在全区推广。

5 农药安全使用技术

目前,化学农药仍然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病虫暴发时期化学防治尤为重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并不排除使用化学农药,而是强调科学、合理的使用化学农药。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化学防治法是以减少农药使用次数及使用量为目标,同时注重农药的品种及使用方法。然而长期使用单一品种的农药,会使病原菌和害虫产生抗药性。所以新农药在使用时应注意轮换用药,不能长时间在同一地区内使用同一种农药,单一品种1a一般使用不超过3次,通过合理的轮换用药从而降低病原菌和害虫的选择性压力、延缓病原菌和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2015年7月引进了帕力特、凯恩、阿立卡、吡蚜酮等低残留、低水溶性新农药。同时进行假眼小绿叶蝉和的田间试验,凯恩、阿立卡、帕力特防治小绿叶蝉;凯恩和帕力特的防治茶跗线螨效果均在80%以上,可在我区全面推广。

6 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与示范

初步明确全区茶园虫害发生及危害规律,并通过进行黄板诱杀、生物农药防治、低残低水溶性农药的田间试验,结合农业防治技术,集成无公害茶园绿色防控技术规程1套。2014年至2015年在全区建立技术示范基地66.67hm2。通过示范表明,本项技术能降低茶园农药使用次数3次,降低成本3 750元/hm2,增加效益12 090元/hm2,能有效提高茶园生产效益,优化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肖渊.无公害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15(7):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