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探究经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探究经验范文1
记得大学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一名好的物理教师应该是懂得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提出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更多思维时间和反馈机会,并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发展学生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设置问题容易,但想取得相应的效果却很难.”这就说明课堂问题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总之,教师应该依教材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接受水平以及教材前后的关联而选用问题情景.
例如,《超重与失重》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实验入手,让学生观察站在磅秤上不动时磅秤的示数和站在磅秤上突然下蹲或突然起立时磅秤示数的变化,让学生寻找几次实验磅秤读数不同的原因.经过实验,学生很快提出“在突然下蹲时,磅秤读数跟在太空中称体重有点象”,从而进一步提出了在平常在生活或故事中所说的“失重”的概念,把课堂教学带入了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学生也因此能很清楚的知道本课的重点在于分析产生超重和失重的原因在于物体有向上或向下的加速度,要分清物体处于超重还是失重状态,关键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并利用牛顿定律来解决此类问题.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时,应该是为了知识构建的需要而设计问题,而不能仅仅为了问学生而提出问题,更不能单纯地为了“制造”课堂气氛而问学生问题,应该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
2 科学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满足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
科学探究的问题情境必须考虑学生现有认知水平的需求,问题应生动直观,能够把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学生只有对这些问题情境进行观察和思考,对实际问题进行一番体验后,才能有所发现,并积极地投入到后续的探究活动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2.1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新颖、生动
例如,在研究“物体的沉浮”时,关于物体上浮还是下沉,好多同学往往只考虑浮沉物体的密度,很容易忽视液体密度对浮沉物体的影响.为了引起学生对不同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不同的注意,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首先将一个鸡蛋放入清水中,发现鸡蛋沉到底部;然后慢慢向水中加盐,并伴有轻微的搅拌,发现鸡蛋竟然奇迹般地浮了起来;随着盐量的增加,最后鸡蛋竟能浮出盐水表面.当学生都感觉很奇妙时,教师可以再次向盐水中加水,随着水量的增加,鸡蛋又开始下沉,当鸡蛋刚好悬浮在盐水中时,停止加水.在此情境下,学生会主动发问:为什么向水中加盐导致了鸡蛋上浮、下沉和悬浮呢?
这样的问题情境所含有的问题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学生自然会产生好奇的心理,必然产生探究的欲望.此时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探究,探究教学自然而然的展开,并在师生互动交流中生成.
2.2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难度要适中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所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或过易,让学生能地“跳一跳,摘桃子”,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
比如,给初中学生讲解大气压强时,为了让学生感觉到我们周围大气压强的存在,可以采用覆杯实验,取一玻璃杯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把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硬纸片立即下落.若在杯内盛满水后再用硬纸片把杯口盖严,手按住纸片将杯子倒置,放开手后纸片不下落,水也不流出,这表明大气有压强.这种问题情境处在初中阶段学生最佳教学区,可以达到很好的探究效果.然而,如果同样的问题情境放在高中生面前则显然是不合适的,高中生已经完全掌握了这样的概念,对此问题不会有认知冲突,也就不会产生学习动机.
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一定要处在学生的知识水平内.这样一来,学生面对困境但又有解决疑难的可能性,从而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3 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激发学生思维
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创设的问题情境要能激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新知识与大多数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能巧妙地产生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产生掌握未知的需要.例如,在学习杠杆之前,学生对力的知识、力的平衡已经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可以利用阿基米德公元前200多年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创设问题情境,使得学生几乎目瞪口呆.对于学生已有知识显然不能准确地解释这种说法,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必须对杠杆进行学习.此时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新知的欲望,对杠杆的了解已经迫不及待.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猜想、探究,从中归纳出杠杆的特征及平衡条件.
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符合学生的知识构建过程,不仅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密切联系,而且具有一定思维空间和思维难度,是需要学生经过思考、努力学习才能解决的问题.
3 科学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满足贴近生活实际的需要
科学探究经验范文2
1.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背景及发展
早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希腊学者道萨迪亚斯就提出了“人居聚居学”的概念。不同于传统的建筑学,它所考虑的是小到三家村,大到城市带不同尺度、不同层次的整个人类的聚居环境,而非单纯的建筑或城市问题。人类聚居环境泛指人类集聚或居住的生存环境,特别是指建筑、城市、风景园林等人为建成的环境。人居环境科学就是以人类居住的环境科学这二大要领范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它是探索研究人类因各类生存活动需求而构筑空间、场所、领域的学问,是一门综合性的以包括乡村、集镇、城市等在内的以人为中心的人类聚居活动与以生存环境为中心的生物圈相联系,加以研究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景观建筑学的综合,其研究领域是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系统。后来我国建筑大师吴良镛院士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西方的学术思想,汲取道氏学术精华,构建中国人居环境科学。人居环境科学是一门以人类聚居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像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社会学那样,只涉及人类聚居的某一部分或是某个侧面。学科的目的是了解、掌握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好地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聚居环境。
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以以下方面为最基本前提:
1、人居环境的核心是“人”,人居环境研究以满足“人类居住”需要为目的的。
2、大自然是人居环境的基础,人的生产生活以及具体的人居环境建设活动都离不开更为广阔的自然背景。
3、人居环境是人类与自然之间发生联系和作用的中介,人居环境建设本身就是人与自然相互联系和作用的一种形式,理想的人居环境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4、人在人居环境中结成社会,进行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努力创造宜人的居住地,并进一步形成更大规模、更为复杂的支撑网络。
5、人创造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又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由此可以看出建筑学的发展前提和脉络与人居环境科学的基本前提有相同或相似出发点,那么我们在研究建筑学的发展时可以找寻他们相关的学科焦点,来更好地研究建筑学。吴良镛院士提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建筑学已不再局限于个体建筑设计的范围,与建筑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以及相关影响因素都在不断扩展,形成一个相互联系而错综复杂的大系统。建筑学的概念也必须随之扩大,对其做较深入的研究,就不可避免的涉及众多相互联系的学科群,对他们的了解和研究是完全必要的,可以开阔和完善建筑学的思路。
2.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研究方法
在研究人居环境时我们就内容而言,人居环境可划分为五大系统自然系统、人类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以上每个大系统内又可分解为若干子系统。特别需要提出得是在上述五大系统中,“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是两个基本系统,“居住系统”和“支撑系统”为人类创造与建设的人工系统。五个系统都有如何面向持续发展的问题。在研究实际问题中,以善于分析,寻找各相关系统间的联系和结合。在任何一个人居环境中,五个系统都综合存在着,五大系统也各有基础科学的内涵。在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中,建筑师、规划师和一切参与人居环境建设的科学工作者都要自觉地选择若干系统进行交叉组合。当然,这种组合不是概念游戏,而是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深入的调查研究、深邃的理解以及对未来大趋势的掌握和超前的预测。吴先生认为,五种系统的划分只是为了研究和讨论问题方便,应当看到他们相互联系的方面。
在借鉴道萨迪亚斯理论的基础上,吴先生根据中国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人居环境研究的实际情况,初步将人居环境科学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等五大层次。就这样,五大系统与五大层次相互交织,相互联系,构成了人居环境科学基本构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这一学科的重要方法。在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构架下的理论得到了深入的研究与发展,对于建筑学的发展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对于建筑学的指导意义
广义建筑学提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从观念和理论基础上把建筑学、地景学、城市规划学三位一体,通过城市设计整合起来,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核心。三者有着共同的研究对象,即共同研究如何科学地进行土地利用,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进行场地规划;共同从事环境艺术的创造以及共同从事历史与自然地区的保护和重建,等等。
3.1从宜居城市城市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学要融合环境、技术理念的发展,从单幢建筑物的设计走向建筑群落的规划和设计。我们将视野扩展到宜居城市的建设上来,这种城市形态的建设不是单纯一种城市规划思想所能够解决的,它需要综合不同城市规划思想的优点,摒弃其不足。宜居城市的概念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宜居城市的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应用,需要汲取历史长河点点滴滴的经验加以整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才能走出一条真正的符合现实背景和当地民情的宜居城市建设之路。
西安打造宜居城市的重点应主要解决交通问题,居住问题,环境问题以及相关社会民生问题。只有系统化有层次的分清楚问题,才能多空间、多维度的清晰我们所面对的棘手问题。
3.1从建筑学习角度出发简述人居环境科学的指导意义
建筑历史的发展史正如人类社会的进步史一样,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
脉络。我们对于建筑的不断认知也应建立在一套科学的理论方法之上,就能够更好地学习建筑的发展史,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不断总结做出有利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建筑。分系统、分层次的疏离知识理论可以让思路更加清晰,同时找到各个知识理论的交叉点,细致的总结研究,形成个人的理论系统。
4对于人居环境科学系统观的展望
世界是整体的,建筑是全面发展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既是社会理想,也是人们生活的基本需要,人居环境科学应该作为全社会的科学,各方面都参与它的发展与创造。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以及对人居环境科学需要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还有全社会对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的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注。我们作为建筑学的学生更加应该深入了解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以及他所涉及的系统观,学会分系统、分层次、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相信我们将迎来更加完善和更加适应中国的人居环境科学。
科学探究经验范文3
论文摘要:以新的课程理论为指导,构建环境化学基础理论内容、妾验内容、妾践内容三统一的内容体系,进行创新教学模式的实践,取得了成效。
<环境化学)是师专教学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开设的一门特设课。开设此门课程.不仅是贯彻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需要,更是人才培养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要手段。我系自1995年开始,先后在九五、九六、九七、九八届学生中开设(环境化学)。经过几年的建设,编写出版了<环境化学)教材和<环境化学实验指导);构建了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和实验、实践体系;创建了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成效,为课程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
1环境化学内窖体系的构建
课程内容由课程教学目标所决定。课程内容体系的构建是课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环境化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及对人类、生态体系可能带来影响的化学物质在自然环境中的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从面向21世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视角出发,我们按照基础性原则、社会性原则、生态学原则、师范性原则从讲授内容、实验内容、实践内容三个层次上统一协调构建环境化学课程内容体系。
基础性原则指教学内容包括环境化学的主要基础知识,具体为化学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在自然界中的迁移、转化、归宿的化学原理;化学污染物的控制、治理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化学污染物的分析和鉴定等。坚持基础内容扎实,变革基础知识的呈现方式,以活动的方式呈现认识、情感、行为等多种发展目标的基础知识,不以现成结论方式呈现死的知识。
社会性原则指教学内容与当前国内外环境保护相结合.教学内容要反映环境化学新动态、新机遇、新挑战等,使环境化学与当代环境保护的脉搏同跳动以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来扩充多样的前沿信息。生态学原则指环境化学把生态学的知识作为教学的最基本内容.用生态学的知识来认识、处理各种环境化学问题。师范性原则指教学内容与中学环境教育相结台,使学生具有到中学从事环境教育教学的本领。根据上述四项原则,我们在讲授内容上以自然环境中的四个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环境生态学知识为基础,以大气、水体、土壤、能源与环境、其它污染为章进行扩展。
在实验内容上,我们以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三个层次构建内容体系。在基础实验中,我们开设了水质检测、大气污染检测、化学需氧量测定、水中溶解氧测定等实验。综台实验中我们开设了各种废水处理实验、各种净水剂制备及性能比较实验等。在设计实验内容上,我们先后拟定了废塑料综合利用实验等实验题目。在实践内容上,我们以南阳市环保监测站为实践基地,开展了环保监测实践活动。
2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
创新教学模式是指在创新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化学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创新教学思想就是指在对教学任务、教学过程的本质、教与学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和理解中.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在教学中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以积极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为基本学习方式的新型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是指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整体。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各个教学阶段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各个阶段的教学方法相联系,构成了一种稳定的教学方法的策略体系。基本框架图如下:
在基础知识教学中,采取问题讨论法和自学指导法。问题讨论法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依据一定的内容,通过讨论求得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过程中,使学生在加深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发展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该方法实施的基本程序是:明确问题一学生讨论一教师小结一应用结论例如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一节的教学就是采用此方法,同时配合实践活动,开展了南阳市大气状况调查。自学一指导模式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自学、讨论释疑、练习,从而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培养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又称学导式。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自学为先导,辅以教师指导。其实施的基本程序是:学前指导一学生自学一讨论一精讲一练习一小结
在实验教学中,我们采取探究式,改变了按照教师事先拟定的步骤,一步一步去模仿的做法。教师仅提出选题和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理论和方法,自己去想、去做、去发现问题、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知识的力量、思维的奥秘和创造的神奇,从而逐步培养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更是真枪实弹地参与环保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以战胜白色污染一废塑料的综合利用为设计实验题目。学生首先对南阳市白色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又通过查阅资料,先后拟订出利用废塑料制单体、粘合剂、涂料、保温板、燃料油、精细化工产品等综合利用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先后制出九种综合利用产品。在此基础上,又举行了可降解塑料专题报告会。
科学探究经验范文4
1问题的提出
我们现阶段的科学探究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学生早已习惯了灌输式的学习,教师更习惯了简单的“满堂灌”师本教育,如果按照旧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探究,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要实现探究促学生素质提高、探究育人的目的,课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改进教学模式,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出发,围绕新物理课程背景下的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展开了研究,
2问题的解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教师只有正确理解课程标准要求和教材内容特点,在实际工作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改革教学方法、教育模式,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构建、主动创造,主动、自主地开发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才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实现新课程实施的最终目标,
2.1积极挖掘教材探究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
科学探究是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探究活动一般都包含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交流与评估”等环节,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动手实践,科学探究活动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我们应该以此开展探究教学,
2.1.1课前探究。吸引兴趣,为实现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奠定基础
在进行“蒸发”教学时,我们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可以这样设计探究教学来吸引学生参与探究学习,
我们确定课题以后,在课前明确提出下列预习任务和目标:
(1)你经历过课文第一段的现象吗?如果没有,可以在手臂上涂上一些水并在风扇下吹一下,手臂有什么感觉?你能解释是什么道理吗?
(2)物质可以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相互变化吗?若可以,请举两例或设计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实验,
(3)请你猜测一下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请你对你的猜测给予实验证明,
(4)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还是放热?请举例或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可利用老师提供的温度计、棉花、酒精等器材设计),你现在能解释问题(1)了吧?
这些任务和目标,既是课前预习要准备好的,又是课堂学习时必须完成的,学生课前预习后,课堂上的前5分钟回答或演示,教师选取学生代表把自己的作业用实物投影、现场展示,教师逐一点评、及时评价、表扬,这样,就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自学探索奠定了基础,更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自觉主动探究。
2.1.2堂上探究,培养兴趣,提高自主探究能力
在课前进行常规探究的基础上,可在课堂中鼓励学生围绕课前探究遇到的问题,抓紧时间互相讨论,共同探究,以保证课前探究的效果得到延续,继续培养探究兴趣,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课堂上,学生进行有关探究实验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苦恼:别人探究的结果能验证自己的猜想正确,而自己的猜想却无法通过实验验证,怎么办?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堂上交流,共同探究。
在进行“液化”堂上教学时,我就曾提供这样的器材:冷水、温水、热水(保温瓶装沸水)、玻璃杯、玻璃片等,让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探究液化现象及其条件,实验过程中,大部分小组的学生都能恰当选择器材进行探究,验证了自己猜想的正确,而有一个小组的同学虽然器材选择正确,但无论怎么做也做不出水的液化现象实验,也就无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我鼓励他们和其他小组共同研究,找出问题的所在,结果他们发现是自己的保温瓶不保温了,瓶里倒出的只是和室温相同的凉水,杯内的水蒸气也就无法在杯口的玻璃片上遇冷液化,找出了问题所在,他们重做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通过这样的堂上探究,不仅提高了兴趣,更提高了互相学习、共同探究的能力,自主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2.1.3课后探究,巩固兴趣,发展自主探究能力
课堂上探究的时间毕竟有限,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后时间继续探究,课后的探究,不仅能长久保持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能巩固课堂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学习更有成功感,从而更促使学生自觉探究、自主探究,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
进行“浮力的应用”的教学时,我采取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提供:乒乓球)注射器、酒精、浓盐水……等器材,学生还可自备器材。
按照“实验一探究”模式进行教学,先引导学生大胆假设并进行探究实验,收集信息,再得出正确结论,归纳出概念、规律等知识,然后再将归纳总结出的知识具体运用,最后,引导学生围绕课堂上探究掌握的知识继续开展课后探究: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探究制作一件实用工具或仪器,
结果,学生的课后探究结果出乎我的意外,有的学生利用小木棍等做成了密度计,有的学生利用小水桶、盐、水等做成了豆芽菜选种器……甚至有一位学生利用潜水艇的原理做出了原始的沉船打捞器模型,
课后的探究,由于从学生所学的知识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学生普遍都很感兴趣,主动参与,学生对所学知识,在探究运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加深运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2.2利用生活器材和多媒体等资源,创新探究模式
传统的探究只能从实验出发,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还可以包括理论应用、推导的广义探究,因此,可充分利用生活器材、电脑、互联网等进行探究,创设适合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探究模式,这样的探究不仅学生感兴趣,而且可令探究热情保持更长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地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教师必须从生本教育理念出发,将传统的探究教学模式转变为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参与的现代教学模式:“激发参与——主动预习——自主探究(汇报)——交流评估——总结升华”。
(1)课前,教师先布置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有趣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做好有关探究准备,激发学生课前主动参与探究,可利用电脑、互联网等多媒体设备、资源,做好预习,为课堂参与交流做好准备。
(2)课堂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觉参与探究学习。主动汇报探究成果,教师及时激励。
(3)学生探究汇报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做好交流,引导学生主动评估,及时评价,互相赏识,激发学生主动为下一次的课堂汇报交流做好准备。
(4)课堂的最后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探究汇报情况,及时总结,引导学生将知识升华,并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为学生以后更主动地参与探究学习、自觉提高能力奠定基础。
在进行“蒸发”和“宇宙和微观世界”教学时,我就采取
这样的探究方法:进行课堂教学前,我先布置学生有关预习任务,学生自己探究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上网搜索、进行社会调查,有条件的还要进行实验探究,可将探究结果做成幻灯片等,在课堂上汇报,和同学们交流结果学生准备充分,课堂上汇报踊跃,不仅争先发言、演示自己的探究成果,而且利用多媒体等课件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及探究结论,学生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制作的网页已在广州教育时代网上发表)。
这种探究模式运用时不能单一,要和传统的实验探究相结合,才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新的探究模式中,自主探究、交流、评价,互相赏识,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2.3参与科技创新探究,发展囱主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实验观察、认真思索总结出来的,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器材进行实验设计与创新,切实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创新能力,参与学校的科技创新探究活动就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学生在创新探究过程中,不仅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而且收获科学创新的快乐,更享受到获奖成功的喜悦。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设计演示简单实验,如利用吹胀的薄塑料袋跟头发摩擦后和玻璃黑板相吸演示摩擦起电;利用废饮料瓶和水来演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等,其次可以定期开展小制作、小创新、小发明竞赛和评比,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作品,最后,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科技活动小组,探究研制出创新作品参加区、市等比赛,争取最终获奖。
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就曾经进行了这样的创新探究,引导学校综合实践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制作出了温度自动报警器、防汛水位自动报警器、风暴报警器等创新发明。
这些创新制作成果连年在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更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创新探究,我们正是以此来开展活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评价与反思
实践证明,本课题研究收效明显,这几年我们选了几个班(与同级其他对比班的班级基础、起点相同)以此方法进行尝试教学,从研究前后的调查数据比较,收效明显,
3.1学生体会深刻
我们在试验班进行了一次交流物理学习体会的主题班会,围绕物理自主探究学习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研讨,学生们发言踊跃,都感到物理学习真的教会了他们自己如何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3.2学生反映良好
我们在整个年级及时进行了测验以及问卷调查,从调查数据可知,试验班的学生对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很接受,反映良好,能力和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3.3毕业班成绩突出
进行研究试验后的这一届毕业生,成绩从初二参加全区统考统改时排全区公办学校的第十三名,进到了参加全市升学会考时排区公办学校的第三名,开创了我们学校物理科进步的新记录,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均获奖,在区同类学校排在前列。
科学探究经验范文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研究性学习在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越发显著,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科学结合,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亦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作为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研究性学习由于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越来越受到各位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一、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以社会生活身边实际为基本的学习载体,学习科学研究性方法、获得的丰富体验和知识的新型教学形式课程。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情境中,通过发现问题、调查研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培养学习态度和研究意识的一种学习方法。
二、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策略
1.树立研究性学习意识
长期以来,语文研究性学习在许多学校并不能有效开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研究性学习意识。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着眼于教材,以教师灌输模式为主,没有自我意识活动空间,学生大部分习惯于被动地接受知识,过分地依赖于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克服以往的学习弊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对教材大胆质疑,敢于对教材本身提出疑问,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课文。语文教师除了教课传授知识外,更要注意在课堂中开发学生独特的个性,培养其学习能力。
2.以教材为本,制定可行性研究内容
开展研究性学习要以教材为本,这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根本方法。高中语文老师要根据学生特性,利用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为学生制定可行的研究内容,让研究性学习真正落到实处,而不是浮于表面的热闹模式。研究的主题不仅要有内容,而且要有意义,有研究的价值,还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有能力开展研究才行,并且要容易获取研究资料。在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不能越俎代庖,在研究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代替学生的自我学习,主要起到指导作用,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科学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探索。
3.探究小组的管理社团化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突显出课程的动态特征,我们必须重视研究性学习小组的科学管理,才能确保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探究的有效性。通过多年的尝试,文学社是开展语文课外活动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师可以将语文研究性学习与校园社团活动有机结合,通过开展校园读书节、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开展探究活动,将研究性学习小组组合成社团,通过各种社团活动开展语文研究性学习,这种社团化管理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归属感,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提高探究活动的效果。
4.完美过程性评价与多元评价
研究性学习不在于结论,更注重研究过程的体验。在对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进行教学评价时,我们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更要有利于激励学生更多地参与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方式有很多,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过程中的态度及表现、研究的方法策略、研究的成果,对学生进行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我们还可以改变评价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家长评价等多元化评价体系。
三、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
虽然研究性学习在我国已实施了一段时间,但是由于各种因素,还客观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少教师语文教学观念陈旧,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足,认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利于学习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就排斥研究性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及时发现问题,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培养,加强理论学习,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更新教学理念。同时注重让教师参入研究性学习的高效课堂体验中去,通过亲身观摩体验,以及教师同行之间的互相交流,从而更加积极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研究中,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
科学探究经验范文6
【关键词】高中生物 实验课 教学 问题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177-01
问题意识是指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孔子曾说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可见从很早时候人们就认识到了问题意识的重要性,现代教育更为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许多的国家早已开始推行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发现学习”、“问题解决”等教学模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是激发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生物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来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批判,不断提出新问题、新观念,从而培养学生敏锐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始终贯穿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而如何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笔者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师,就自己实践的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构建一个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基础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爱护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好问天性,启发和诱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个人见解,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在教时,不能迷信权威,要将众家的观点尽可能多的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时才能有思考、选择的空间,在学生做出决择的同时,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学习,学会了思考。另外教师要对学生问题意识进行客观、正确的评价,本着支持和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想法和接纳学生的错误的原则,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恰当的评价,促使学生更加积极的思考,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保持长久的、深厚的兴趣,达到强化问题意识目的。
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先决条件
没有观察就没有问题,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主要途径。而生物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因为生物学的许多观点、结论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所以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利用学生好奇心来提出问题。通过对实验教学方案的精心设计,增加实验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进而提出问题。其次是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以及正确的观察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观察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甚至抓住偶然的实验现象而提出具有科学性的问题,从而达到生物学实验的目的,达到在生物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目的。最后要教会学生把观察的目光从实验室转到实际生活中去,扩大提出问题的范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习惯,甚至对一些日常现象也要抱一种质疑的态度,从而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
三、创设良好的实验情境,以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创设情境是指教师利用形象资源,创设具体事物的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习的热情、灵感以及自主探究的想法,更有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给学生创造观察、操作和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教师在生物实验的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循循善诱,可以利用文字、图片和动画演示等方法来再现生物科学发展的历程,以及科学家们在探究生物学现象时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细胞膜结构时,教师可以按时间先后的顺序展示欧文顿、罗伯特森、桑格和尼克森等科学家在探究细胞膜结构时,所做的重大实验。还可以新旧知识互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分析情境,在学习新的实验时,回顾已学习的与新实验有关知识,做到新旧结合,帮助学生建立分析情境,去发现新问题,并尝试解决新问题。
四、加强提问技巧的的训练,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在生物实验教学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的针对性训练,教学效果会大大改善,学生的提出问题能力也会大大提高。但教师应注意的是,学生有了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后,不一定就能提出高质量的问题,有的甚至提出了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注意对学生进行提问技巧的训练,提出“为什么”“是什么”这些注重推理、逻辑、判断的一般性问题是较为简单的,在此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性,可以借鉴“6W”问题法(What、Where、When、Who、Why、How),对学生进行创造性发问的技巧训练,使学生能够提出与众不同的,可以引发思考和创造的高质量问题。
五、组织探究性学习,解决提出的问题,使学生保持主动性
生物实验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教材中的实验有很多为验证性实验,如酶的特性、渗透作用原理、有关光合作用的原料与产物等等,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进行实验教学,再进行理论学习,把这些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还能发现很多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理论学习,实践和理论相结合,问题解决后,会使学生有眼前一亮,豁然开朗的感觉,从而更加主动的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长久下去,自然而然的就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既是发展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更是面向未来的需要。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诱导。通过在高中生物实验课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弘扬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自主学习的理念,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恩山,汪忠.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