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1

一、内控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 

内控评价体系在设计时就牢牢抓住业务高风险点控制、非现场监管控制、内控风险自我评估三个要点,并适时根据“要点”监控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针对性地开展内部控制专项审计。业务高风险点控制侧重于对会计、营业室、国库、发行、科技、保卫、外管、信贷等高风险部门的内控评价;非现场监管控制侧重于对辖内县支行内部管理动态指标与静态指标变化情况的内控评价;内控风险自我评估侧重于对全行性各类监督检查结果所反映的屡查屡犯和机制管理缺陷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内控评价体系就是通过对一定时段内业务高风险点控制、非现场监管控制、内控风险自我评估所反馈的信息进行筛选、判断与甄别,并根据风险控制有效性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判断与甄别结果为风险控制相对较弱的单位、部门作为内控被审计对象,对其内控管理的情况进行现场审计,并提出相应的控制建议与对策。 

1.业务高风险点控制。 

以“业务高风险点管理办法”为依据,以分级分类风险控制为核心,以高风险业务为对象的控制机制,其最高领导机构为内控领导小组(行长室),日常办事机构为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内审部门),管控对象为八个业务高风险部门,各业务高风险部门配备一名内控检查员。业务高风险点控制采取日常检查评价与年度考评相结合方式实施控管及评价。一是日常检查实行三级纵向监督和分级分类区别性监督方式:三级监督由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现场检查、分管行领导及部门负责人定期检查、部门内控检查员自我检查构成,自上而下,三位一体,全方位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分级分类是将各风险点根据风险高低分为一、二级风险点。抚州市中支每年进行风险识别确定,并编制风险控制图册。2014度中支机关确定高风险业务36项,高风险点55个,其中一级高风险点27个,二级高风险点28个。同时,将各风险部门根据业务性质分为核算类和非核算类部门,并根据分级分类情况进行针对性、区别性检查评价。二是年度考评由内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每年对各业务高风险部门实行百分制评价方式,并将结果报内控领导小组审核。以上控制与评价的各项要素信息借助中支大监督会议和审计例会两个交流平台实现有效传导,作为抚州市中支内控审计立项的重要参考依据,有效提升审计项目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非现场监管控制。 

主要通过设定监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估,监测指标的设置和运用是整个机制的核心,实行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相结合的监督评价管理办法。其中:静态数据监测指标4类18项,内容包括行政管理、国库业务存量信息、外汇业务存量信息和计算机业务存量信息,表现为需关注但反映的信息数据基本固定不变或变化次数不多的特点,对其实行年初核查上报备案,适时根据变化情况予以上报反映的操作办法;动态监测数据共6类29项,内容包括财务费用管理、国库管理流量信息、外汇管理流量信息、货币信贷流量信息、计算机业务流量信息和安全保卫,主要指反映的信息数据每月频繁变动,需时常关注和掌握的监测指标,要求通过各类报表、登记簿等反映的相对应数据进行印证核实后实行实时上报,以确保监测数据和反映信息的真实、准确和有效。机制运行的具体步骤为信息收集、信息分类、信息分析、风险评价、形成报告和落实整改。信息收集主要由县支行内审人员完成;信息分析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将每个月的月末数据分别与上个月、去年同期进行对比;风险评价主要依据信息分析得出的风险点,采用权重的方式,评估出个体的整体风险状况,最终形成文字材料提交中支内审部门,内审部门负责形成综合评价报告,报告行长。 

3.内控风险自我评估。 

近年来,抚州市中支内审部门在武汉分行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内控自我评估的新方法、新途径,在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活动基础上,要求机关各部门上报上一年内外部监督检查与被监督检查的数据信息,由内审部门进行汇总、分类、提炼,整理出上一年中支机关接受或开展的各类监督检查情况,重点描述发现主要问题和对应整改措施,并经相关部门核对签字确认无误后,将这些基础数据作为风险评估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内控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设立问题评估和控制评估为子模型的分层评估方法,借助矩阵评级法,将发现问题的性质和数量、整改情况、监督情况等均纳入评估因素,明确评估标准,划分评估等级,实施风险评估。同时,将收集整理好的基础数据信息导入数学评估模型,按评估发现问题的严重程度和整改控制措施的有效性,评出内控风险等级,提出审计关注建议。通过“自评”,既强化了员工的内控风险意识,促进了业务高风险特色控管工作水平的提升,又为武汉分行在辖内开展内控审计提供了有价值的审计建议,达到了“风险引导审计,审计关注风险”目的。 

二、深化内控评价体系建设的思考 

1.内控评价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待提升。 

抚州市中支内控评价数据的采集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内控管理的监督信息;二是内外部各类监督检查信息;三是内审监督审计信息。虽然这三方面的信息涵盖了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高风险领域规范化信息的基本情况,是内控评价信息来源的基础。但由于设计者在风险评价信息采集的内容上,只考虑了重要性原则,未充分考虑全面性的要求,因此,内控评价数据采集的全面性有待提升。如对一些非高风险领域的评价,或与人财物关联度不高的部门和业务往往重视不够,分析评价的信息数据采集不多。同时,内控评价除了对制度性、规范性的风险信息需要进行收集、整理外,道德风险、法律风险也是内控评价不可或缺的重要组织部分,这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内控评价实践中加以充实和完善,使之评价更为全面、结论更为客观公正。 

2.内控评价的运行模型科学性有待检验。 

抚州市中支开展的内控评价方法孕育于“风险管理”的理念,总结归纳了抚州市中支数十年来内控管理的经验做法,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得到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理解与支持。但是由于运行模型的设计是建立在抚州市中支内控文化的基础上,内审部门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数学论证能力相对较弱,建立起来的问题数量、问题性质、监督检查、整改措施四维度的分析判断运行模型,得出的结论是否严谨科学,需要通过大量的审计实践样本进行检验,并在检验中不断修正、改良。 

3.内控评价结果运用有待深化。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2

中等职业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中职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目前急需的合格技术工人的重任。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不仅要有较好的技术能力和文化基础,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中强调中职教育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中职德育教育是涉及到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体现着中职教育的方向性,带有强烈的国家意志,中职德育教育的效果如何,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未来产业大军的素质。

德育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教育部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教职成[2008]6号)中强调:“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中职德育课程担负着较重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德育课教学评价不仅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更要突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这种评价不应仅仅停留在考核的量化上,更要体现在对学生的行为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上。因此,德育教学评价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评价的原则上

2008年12月13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强调“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并且明确指出: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良品质。”因此,我们认为德育课教学评价必须遵循以下五个基本原则。

1.坚持育人为本的原则。中职教育承担着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劳动者的重任,而中职德育教育和教学正是中职教育方向性的体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育人导向,教学必须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出发点,把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贯穿教学全过程。

2.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教学评价既评价教师的教,也评价学生的学,对教师教的评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德育课教学评价不论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还是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要突出德育教学对学生的影响力。在教学评价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使评价不仅仅停留在考核的量化上,更要体现在对学生行为的养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影响上。

3.发展性原则。根据中职学生综合特点,以学生的素质发展为评价目标,注重过程评价,强调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学评价必须以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4.职业性原则。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中强调中职教育“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中职教育培养的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劳动者。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不仅要有较好的技术能力和文化基础,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中职德育教学必须将职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努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以更好满足社会和企业对现代人才的需求。

5.全面性原则。中职德育教学不能单纯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对学生的评价必须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予以全面评价,其中,尤其重视评价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日常行为表现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及道德水平的提升。要求既评价学生的学又评价教师的教,对教师“教”的评价必须为学生的“学”服务。

二、在评价的目标方面

中职德育教学评价目标应以育人为基本出发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最终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立足点,以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从而实现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发展、有利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中职德育课教学。

德育课既是中职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要组成,又是中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由此,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评价可以分为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近期目标也是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的目标,重在评价其教学的有效性;长期目标则体现德育教育的意义,评价其在中职人才培养中的有效性。

三、在评价的标准上

根据中职教育的要求和中职学生的特点,中职德育课教学评价中对教师“教”的评价,应以教材基本点,以教师对课程定位的把握、教学原则的贯彻、教学内容的理解为出发点,以教师对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过程的驾驭为评价重点,围绕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积极性的调动和学习效果的提高这个核心展开评价,突出德育教学的思想教育性。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民主管理;德育考量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德育考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通过考评,全面了解和衡量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表现及其发展水平。各高等学校应以德育目标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建立和完善德育考评的指标体系和考评办法,按照思想、政治、品德的分项内容及其标准进行考评”可见德育考评是一项十分严肃与细致的工作,我校的德育考评结果与学生学年综合素质测评和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奖惩制度直接挂钩。

基于上述背景,本项目旨在以发展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为指向的方式在其道德实践和行为中发挥作用。有心理学研究证明:人类并非总是受有意识的理性心灵原则驱使,而是有一种使用下意识的,“足够好的”启发式程序做出决策的“有限理性”。本项目意在班级范围内开展切实可行的德育程序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其自身全面发展为落脚点,班级德育规范和考量方式、民主管理为载体,实现对大学生的德育教育。此设计重在价值引导,不仅限于理论层面,更是落到实处。

一、德育考量方式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大学生德育评价体系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这就要求评价体系的设计要坚持其导向性原则。对于刚进入大学的新生来说,面对高校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往往因为缺乏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导致自身发展出现迷茫、困惑。通过德育评价体系让大学生明确自己在德智体发展过程中应该追求的目标,大学期间应该培养那些素质,怎样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自觉进行综合素质的锻炼。

(二)主体性原则

这要求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考核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民主管理,通过班级班委、各寝室代表等学生组成的监督小组,切实可行地推进和反馈考量结果。

(三)全面性原则

高校的教育提倡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重点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积极『生参与校内、外活动从而全面发展综合能力,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的设计既要反映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对大学生素质提出的全面要求,又要对大学生在日常表现、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考察。从多个层面,多个视角反映考察对象的素质状况,保证评价结果全面地反映大学生发展对象的综合素质状况。

(四)可操作性原则

德育教育是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德育测评体系将是德育教育的一个着力点。大学生德育发展评价体系各项内容一方面对于评价学生应该应言简意赅,具有实际内容,具有可操作性,避免晦涩的言语和形式主义,另一方面使评价人根据被评价学生的日常表现,得出明显得结论。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量化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大学生德育素质量化考评的指标体系是大学生德育水平的考评的必要条件。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化直接关系到考评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和准确性。在整个考评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等文件要求,以及当代大学生德育水平的认识判断和实践判断。在我校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为基础上,丰富、细化德育分评比的内容,具体从日常表现R1、学习表现R2、实践表现R3和创新表现R4这四个方面确定指标体系内容,下属二级指标共11项。其中各项总分值为25分,通过咨询专家、高校德育工作者、院系辅导员等确定各指标间的比值。

(一)日常表现是德育考评的首要标准

包括二级常规指标4项,所占比例为44,考评方式为查找记录和综合评价。遵纪校纪校规、严肃纪律作风是大学生的首要准则,满分为5分。细则中对于考试作弊、违纪被通报批评等有严格的说明要求。志愿、社会服务类,有一项1分,两分封顶,提倡同学们乐于奉献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集体活动参与度满分3分,每项活动0.5分,这项指标属于半强制化要求。例如一学期班级活动开展共8次,对于参加到六次的同学即可给予满分。这一指标特别强调集体活动参与的重要性,集体活动不但给学生提供一个相互作用、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等能力,也有利于增强班级凝聚力,构建和谐的班风、学风。文明卫生主要是每学期的以寝室为单位的卫生考察,这个由学生处宿管处配合考察。

(二)学习表现是德育考评的重要标准

包括二级常规指标2项,这其中重点不是考察学生期末的专业成绩,这一块单独按照智育的评分标准。学习态度满分为3分,考察的是学生在日常专业学习和党团理论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能力满分为2分,每项一分,鼓励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醒大家及早为多方面的发展做准备。

(三)实践表现是德育考评的必要标准

R3.1满分2分,每项一分,提倡学生积极参与校级、学院、班级的学生管理工作,通过担任学生干部,培养锻炼各方面能力。R3.2满分2分,每项一分,旨在鼓励丰富大学生活的同时,更使他们能够认识自我,挖掘潜能、挑战自我。R3.3为一分值,是引导学生通过校外实践,培训社会技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加深对社会的理解。

(四)创新表现是德育考评的奖励标准

包括二级常规指标2项,所占比例为16%,考评方式为证书证明和综合评价。大学校园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在学术探索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团结协作等等能力。所以培养和鼓励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

三、德育考评中的几个注意点

(一)及时性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赋分,可以加深学生对行为的认知和心理感受,能够充分发挥量化的评价功能,如果等到学期末再进行操作和认定,就会失去教育的最好时机,也不能够充分引起学生对于德育测评的重视。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在进行评价时,需要按照既定的体系操作,但同时必须结合学生的行为环境,脱离了具体的环境只考虑学生的行为表现,就会忽视学生的真正动机和意图,降低量化的可信度,而且一个评价体系是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不能固守陈规,应该及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做适时的调整。

(三)适度性

量化管理并不是要求越细越好。要求量化评价适度原则,如果过于苛刻,一方面难以操作,另一方面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但过于宽松,降低对学生的行为要求,也会失去量化的意义;当然,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需要配合其他的教育方式,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量化的导向作用。过分的强调量化的作用或把量化作为管理班级的唯一法宝势必制约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的效果。

(四)正强化

评价体系以正面的刺激、鼓励为主,主要是增强学生提高自我的可能性,对于学生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工作、实践中的成绩要给予认可、表扬,给予学习和成长的机会,以便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量化评分是评价的一种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实行思想品德量化考核管理之后,重要的是根据学生的表现要及时地鼓励其发挥特长、弥补不足。

四、德育考评量化的意义

本项目的提出是对针对目前大学生学习生活情况的一种德育教育实践的探讨,期望达到两个层面的效果:

(一)在实践层面上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在班级范围内充分开展全面的德育测评客观上可以有助于形成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的班级环境。对于集体中的个人依赖于良好的环境得到更好的发展,起到良性循环积极的效果。

2、督促大学新生迅速适应大学生活,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生活方向,实习自我管理。

3、对于教育者而言,教育可以“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的学生,更好地引导他们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4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德育学分考评的内容、学分考评的方法、德育学分考评的管理,阐述了学分制在德育常规管理中的运用,并着重分析了德育学分制的兼具管理与评价的双重性特点、激励的导向性特点和自我教育的能动性特点。指出实施德育学分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要重视转化教育环节的落实,考评要体现弹性。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十分重视中小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很多学校也一直在探索改进德育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笔者认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普遍缺少一种科学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和评价机制,而在中小学德育管理中借鉴目前正在进行的教学学分制管理的形式,实施德育学分制管理,不乏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一、德育学分制的含义

所谓德育学分制,简单地说就是把学生德育常规教育管理学分化,即把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礼貌、遵规守纪、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表现以学分的形式加以逐周逐月评定,并按学期为单位进行记载,作为学生毕业时思想品德方面考核的依据。它主要是一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心理等层面进行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效果的管理措施。

二、学分制在学生德育常规管理中的应用

1.学分考评的内容。德育学分的考评内容主要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中规定的要求,学校以此为依据,把它归纳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礼仪礼貌、遵纪守法、心理素质六个方面,每个学生每周都有一定的基础分,以班级为单位对每一学生的六方面行为表现予以测评。

2.学分考评的方法。每个班级组建有班团干部、学生代表组成的考评小组,负责对每一学生的考评。考评时,由考评小组根据学生的自评,对照一周内该学生表现的原始记录,采用加分和减分的办法评定其考核成绩,达到规定考核分的,获取该周学分1学分以上,一学期各周累加即为学期德育学分,并规定最低的德育学分标准为20学分。学生在六个学期(包括实习期)所取得的学分总和,即为该学生的德育总学分。德育学分考评主要以学生测评为主,结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定。各班考核后,每个月(四周)进行一次汇总,通过校园网上报学校德育处并网上公布,德育处根据上报情况,平时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和指导。在具体的考评过程中,建立了学分奖励申报制度和学生申诉制度。学生某一阶段在校内外在某一方面有优秀表现,可以向班内的考评小组和班主任提出奖励学分的申请,经确认后给以相应的奖分,一并计入考评分。学生如果对自己的考评结果有异议,可以提出申诉,然后由考评小组、教师组织答复。

3.学分考评的管理。德育学分与学生学籍管理紧密结合,学生每学期的德育学分成绩记入该生的学籍档案,在校三年期间未达到规定的德育总学分的学生,不予以毕业,只颁发结业证书,以此激励学生加强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每一阶段的德育学分考评还要与月规范生、三好学生、优秀毕业生、奖学金等评优奖励或学生的入团入党直接联系起来。同时,对每周(月)测评未达到规定学分或连续几次未达标的学生,学校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加以教育,努力帮助其尽快达标。

三、德育学分制的特点

德育学分制的实施是学校新的德育管理模式的尝试,是把教学管理中的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引入德育管理中的灵活运用,为学校德育管理中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建立了一种新的评价体系,它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兼具管理与评价的双重性。学校德育管理是根

据一定的德育目标,通过决策、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有效地利用德育的各种要素,以实现培育人的学校管理活动。很多学校也实施了各种各样的德育常规管理,出台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管理制度,但大家都有一个普遍的感觉,各项工作做得忙碌,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尤其是对学生个体的德育常规很难有一个准确的评价,往往只是一种笼统的模糊的评价,缺乏定性与定量的考核与分析。德育学分制重在过程管理,在管理的同时也考虑评价功能,最具特色的是“基本+奖励的弹性评价形式,基本学分是学生德育行为达标的评价标准,奖励学分则是学生德育行为优秀的评价标准,从而构建起一种以学分形式规范学生德育行为的评价体系。从管理功能上看,注重了定性管理与定量管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从评价形式上看,它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从评价功能上看,它既具有诊断性功能、鉴定总结功能、科学管理功能,又具有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导向功能,使学生的德育行为从笼统的模糊化转向了以学分形式的定量的明晰化,同时,也能较准确、全面,透彻地了解和评价班级的整体状况。所以这一管理和评价的双重功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把基本的德育行为目标内化为自觉行动,也从中获得成就感,增强责任感。

2.激励的导向性。德育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道德活动是促进外界的道德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品德的基础。因此,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德育活动,成了学生道德活动中能动性发挥的关键因素。

德育学分制的“基本+奖励”弹性评价形式,它体现了一种教育的导向,即以重在激励的方式,促进学生的道德活动,从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品德行为。“奖励”项的设置是整个德育学分制中最具有特色的亮点,也是学生获取德育学分的最具吸引力的视点。学生可以通过主动积极参与一些校内外的诸如做好事、参加社区活动等一系列德育实践活动获取学分。即使是某些学生因各种错误行为被扣除学分,他们也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主动去“赚”取学分,并且随时可以去“充值”。这就给了一些“后进生”以纠正自己错误行为的机会,也给他们展示自己亮点的机会,培养起他们自我修养的兴趣与自觉性,引导他们掌握修养的标准。因此,不管是对哪一类学生而言,都体现了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教育原则,起到了正确引导学生向规范的道德行为努力的导向作用。

3.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德育的实际效果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真正实现。德育学分的考评过程就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考评的主体,教师是考评的实施指导者。班级考评小组,每周、每月、每学期组织考评,考评结果班内公布,使得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哪些行为是符合规范的,哪些行为是不符规范的,下周或下月哪些地方需改正,应该怎样改正等等,对自身起到了一种自律、自强的教育作用。

考评的同时还建立的学生申诉制度,更具人文关怀的思想,任何学生对考评结果允许提出申诉,然后由考评小组、教师组织答复,这两个环节本身就是学生对自己行为自我分析、认识和教育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帮助教育过程,使德育教育的对象由被动型变为主体型。

四、实施德育学分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大凡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一个人犯点错误是正常的,但是一个人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在德育学分考评中,部分学生达不到标准学分是非常正常的,班主任、教师也要允许他们犯一点错误,但重要的是要多找他们谈话,帮助其分析原因,有时也给他们指点一些“赚取”学分的途径,鼓起他们进步的兴趣和信心。切忌由于两三次的连续不达标而责骂或者冷漠、甚至歧视他们。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5

关键词:构建 德育测评 理论探析

《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考评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必要保证。”目前,高校的德育评价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评价工作,特别是制定科学有效的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1.哲学方法论基础:系统论。

系统论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提供了方法论。系统论原理讲究事物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动态原则。整体思想是系统论的核心。按照整体思想的观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知、情、意、信、行这五项心理要素特征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知行协调统一的整体。在创建这个测评指标体系时,坚持知行统一评价;有序性要求我们既要反映测评的诸多要素,又不能等同对待,因为相对而言大学生“行”的状况更能反映其思想政治素质的水平,所以我们更应赋予大学生“行”的评价较大比重;动态性要求我们要紧扣时展的要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来把握测评指标体系的调整速度,从而体现测评指标体系的针对性。

2.心理学基础:“知、情、意、信、行”的发展规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要经历“知、情、意、信、行”,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循环往复过程,表现为认知产生思想,思想支配行为,行为改造外界并形成新认识和新思想,产生新行为,进一步改造外界。可见,学生的一言一行投射出学生的所思所想。因此,从理论上讲,对学生德育进行测评是完全科学的。尽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是精神性的、变动性的东西,但借助于测评技术,能使我们较客观地认识德育现象与规律,认识大学生真实的思想、政治、品德、个性及行为面貌。

3.教育学基础: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有语言智力、数理智力、空间智力、动觉智力、节奏智力、人际智力和内省智力等几种,它们通常以复杂的方式综合运作。根据多元智力理论,大学生德育素质的测评不应偏重于某个单项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排名次,或者贴标签,而应该采用多元评价结果的方式,体系的设置应涉及对学生的“两课”学习情况和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的实践情况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测评。

二、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指构建的测评指标体系要全面完整、层次分明、要求明确,能反映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的本质及各个方面,即不仅要测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品德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突出测评大学生对思想、政治、道德的情感、信念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即测评目的要从传统评价的“预测”、“控制”、“选拔”转移到“发展”上来,即从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转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同时测评指标自身的概念的表达也要科学而严密,其量化和取值尽可能科学、合理,它所体现的要求要符合大学生德育水平及其发展规律,使测评结果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比性。

2.导向性原则:所谓导向,就是指导大学生的品德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大学生德育素质评价体系了体现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内容和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以及评价结果的合理运用,对大学生会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品德测评的根本目的不是对学生的德性进行终极性的诊断、甄别与分类,而是注重个体在测评过程中的积极体验,强化自我意识,以调动测评对象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自觉趋近德育目标,促进学生更好地全面发展。

3.层次性原则:指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不同类型、不同年级和个体差异来进行创建。人的发展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以体现在年龄、知识、能力、性格、兴趣、行为表现等多方面。所以我们研究创建的测评指标体系只有是多种层次的,才能准确地反映出大学生每个个体在不同年级、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才能使每个大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增强自信。

4.主体性原则:大学生德育测评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大学生更好的发展,大学生应当成为测评的主人。以往评价主体多为教师和评价小组,主要是他评,大学生处于被评价者的地位,导致评价缺乏大学生的坦诚参与,从而使评价的调节、激励、改进功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德育测评中的主体作用,让大学生参与评价自己并给予一定比例记分,增强其参与意识,引导大学生自觉重视测评过程和结果,并充分发挥自我教育功能,从而自觉调整思想和行为。

5.实用性原则:一方面是指测评指标体系要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各项指标都可以进行实际观察、测定或测评,便于高校操作实行,给出符合评价对象实际情况的评价、指标分值;另一方面是指测评指标体系的创建要与社会用人机制和社会需求接轨,为社会所接受。使其既能满足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状况,有目的地提高自身素质,适应个人未来职业设计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多层次、多维度的选拔需要。

三、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大学生充分发挥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管理功能,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从高校德育主体与客体、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看,任何一个道德目标的达成,最终都是自我教育的结果。心理学原理说明,自我教育离不开自我评价,正确地认识自我,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就能量力而行,为确立合适的理想自我并实现理想自我而不懈努力。建立德育测评体系就是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以定性和定量的形式明确规定,用制度细化大学生思想行为准则,有利于大学生比照这些标准,明确应当做什么,怎么做,随时进行自我“测”、“量”,对测评项目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分析,对自己品德发展水平作出评价,进而调整自己的行为表现,自觉趋近德育目标,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总之,大学生德育测评体系的构建为大学生对照体系进行自我测评提供了可能,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优点和缺点,不断提高自我评价、自我教育能力,促使大学生按照德育目标不断提高自身德育素质。

2.有助于落实德育地位,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

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是把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评估由软变硬、由虚变实的重要措施,是掌握和激励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制度。长期以来,高校德育首位的地位还没有落实。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完整的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尤其是缺乏科学、全面的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评价体系。可见,只有构建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并实施测评,才能够使德育看得见、摸得着,实在可行,真正实现“德育为首,诸育并举”;同时,建立测评体系对大学生德育素质进行科学评价是高校德育工作的实体内容之一,既可以为“两课”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从而较好地解决以往“两课”教学“虚多实少”,又可以将大学生德育管理目标细化分解,使其具体化、可操作化,把德育教育与日常管理相结合,从而增强德育实效。另外,测评体系的建立通过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评价、自我教育和管理的作用,从而有助于学生政工干部从一些日常的德育活动中解放出来,加强研究德育的动态发展,整体把握德育过程,促使高校德育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实现德育的良性循环和质量的提高。

3.有利于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高等教育数量扩张迫切需要通过建立健全系统的、科学的、高效的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过渡,一些不利因素影响到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如高等学校连续几年扩大招生,使得大学生生均教育经费、生均占有图书资料的数量、教学实验(实习)的条件等硬件资源减少,以及相应师资的数量和质量等软件资源不足,另外毛入学率的提高而带来生源质量相对下降等等。而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尤其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素质质量是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因而,构建科学、合理、全面的大学生德育素质测评体系,就为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明确的德育标准,有利于消除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手软,一手硬”现象,也将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和完善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从而真正实现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科学测评,满足社会选拔人才的需要,确保高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艳葵.构建新型的大学生德育测评指标体系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2,(2).

[2]林雷.高校学生思想品德行为量化测评浅探[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6).

[3]王健敏.学生品德测评系统的改革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法,2002,(l).

[4]张辉.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测试指标体系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10).

[5]李上文.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基木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1).

德育的导向性原则范文6

关键词:专业特色;活动教学模式;课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8-0037-03

乔伊斯和威尔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选择教材、指导在教室和其他环境中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范型;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指出,教学模式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且是从教学原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中央教科所朱小曼教授强调,教育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理念支配下,对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相对稳定、较系统而有典型意义的教育体验,加以一定的抽象化、结构化的把握所形成的特殊理论模式。[1]本文所研究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序。笔者认为,构建教学模式应该注意以下三方面。

一、正确的教育观念作引领

教育观念与价值取向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过程体现着教师的教育观念和价值。它虽然并不构成教学模式的具体因素,却为构建教学模式提供了指导方针。艺术职业院校的德育教学模式构建,应以素质教育为指导,以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基本观念。让德育课堂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堂;让德育课堂服务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只服务于优秀学生的发展;让德育“渗透”并“作用”于学生的生活全过程,而不是仅仅作课堂上的灌输。

这种观念要求我们必须充分践行德育教学的“三贴近”原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组织好每一个教学要素: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订教学目标,重视学生情感态度观念的培养;从学生的学习出发,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出发,注重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有恰当的教学理论作指导

德育课教学模式的构建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们必须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同时还要考虑“协作”,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要重视“会话”,即为学生创设讨论的机会,让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通过会话让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要重视“意义建构”,即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有较深刻的理解,这也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他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因此,指导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是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和核心。[2]

三、艺术专业特色作借鉴

艺术职业院校的德育课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特色资源优势,那就是专业资源。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可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德育教学的补充;而艺术专业的形象之美,恰恰可以弥补德育教学抽象、大同的缺陷,为彰显德育教育的魅力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源泉;艺术专业的就业导向性也为德育效果提供了实践和检验的机会。

笔者就职的苏州评弹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培养苏州评弹艺术表演人才的学校,特色鲜明。笔者面对的德育课教学对象是一群有着艺术特长的2011级评弹表演专业的学生,他们热爱艺术、热爱专业,活泼好动、喜欢表现,渴望成功。但是,他们不喜欢空洞枯燥的德育课,更不喜欢被说教。所以,要让德育课发挥“育德”的功能,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兴趣、实施迁移,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通过活动去感悟和提升品德。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笔者在德育教学中逐渐探索出了“有专业特色的德育课活动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符合艺术职业教育及学生发展规律,以“以生为本”的观念作引领,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紧跟新课改要求,坚持德育教学“三贴近”的原则,突出职业学校的专业特色。基本教学程序为:情境设置——讨论问题——思考感悟——实践强化,注重渗透和启迪,让学生通过活动去感悟德育,通过德育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活动,通过课堂上的思维碰撞生成新知,进而产生幸福感。

四、“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课例

“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教学模式”的具体内容体现在以下方面:教学目标上改变以往重知识传授的陈旧观念,以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观念培养为主要目标,强调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和态度;教学方法上突出实践性和专业特色,充分利用苏州评弹“说、噱、弹、唱、演”的形式,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从学生的专业实际出发,给学生创设专业表演和活动的机会,以“体验”“感悟”“生成”为主要学习途径;在学习方法上,以分组教学为基础,以“协作”和“会话”为主要途径,形成竞争、合作的良好氛围,充分体现“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思想,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评价上以过程性评价为主,以学生的课堂、专业学习及社会生活表现的三维标准衡量学生的德育学习及践行效果,以学生为主要评价主体,综合学生的自主评价、集体评价和教师的导向性评价,促进其发展,为就业、创业打下基础;教学效果上注重学以致用,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同时培养情感、端正态度、树立观念、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注重德育对学生的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的专业及文化课学习,使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这也符合艺术职业院校专业课和文化课相互促进的教学宗旨。

以下以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用书——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的《生活经济与就业创业》模块一中的话题二《个个是人才》教学为例。

(一)教材处理“因生制宜”

由于教材中的案例更多倾向于技工专业的学生,而笔者所在学校的评弹表演专业属于艺术类,有着行业的特殊性,因此,笔者对教材内容作了“增、减、换”处理:增加了生活中及学生本专业学习的实例,如毕业生、评弹名家的案例等;删减了书中与学生学习实际较远的案例,改为课后阅读;将“技术工人”换为“评弹演员”,将技术工人的成才要求换为评弹演员的成才要求;根据艺术行业的特点,将“扬长避短,人人成才”改为“扬长补短,人人成才”,这样更能鼓励学生积极对待自己长处和不足。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成功的三条途径的次序进行了调整。总体上体现德育课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的原则,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引向社会,引向生活。

同时,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认知局限(即容易把“人才”偶像化、把自己平民化)设计教学目标,把目标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客观地认识自己、勇于面对挫折,树立成才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方法“突出活动”

在“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本课在分组教学的基础上,教师主要采取了情境活动法、问答法、案例分析法等,强调实践性;学生主要运用了活动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分析法,强调探究、合作、竞争,体现灵活性,符合其身心发展需要。

(三)教学过程“体现特色”

本话题教学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人才概念和树立成才的信心,教学以4个问题为主线:即“什么是人才?”“谁是人才?”“你能成为人才吗?”“成才需要怎样对待你的长处和不足?”期间贯穿学生的分组讨论、心理测试、专业定向、案例分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情境,激发思考,引出感悟,完成“情境”“协作”“会话”的内容,使学生对人才的概念和成才的途径有初步认识。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掌握成才的途径,分为两大环节,即案例分析和活动体验,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充分依托专业特色资源进行“意义建构”。首先让学生进行评话故事表演导入,内容是改编评弹表演艺术家徐丽仙生平的案例,构成对比主体。然后通过案例分析切入成才的途径,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和分析对重点内容形成初步认识,进而以课堂游戏进行实践体验。本课时重点是“成才之路”的课堂游戏。

“成才之路”的课堂游戏是根据学生的专业教学进程设计的。授课时学生在专业上已经学习了琵琶的装弦、校音和简单的弹奏练习曲《铃儿响叮当》。该游戏分为装弦——校音——演奏三轮比赛。每组选1名同学参加,共6名同学分2组比赛,第一轮比赛装弦,第二轮比赛校音,最后有一名同学胜出,为大家表演《铃儿响叮当》,代表成才。游戏结束后,教师分别采访三类学生代表——没参加的、成功的和失败的学生,作点评拓展,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学会、感悟成才的途径,学会正确面对挫折,调整心态,最终真正走向成才。

(四)教学效果“促进发展”

该模式不仅活跃了德育课的课堂氛围,也检验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与同时期的弹奏课相比,学生的成绩普遍走高——这源于德育课游戏的竞争氛围而激发的勤奋练习。

实践证明,“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教学模式”可以激活德育课的课堂氛围,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在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同时,该模式激发了学生的信心,让其体验到专业学习的成就感和专业学习的动力,实现了德育课与专业课相互促进的教学效果,符合艺术职业院校的教学宗旨,体现了职业学校的德育特色。该模式依托于艺术表演专业的实践性和灵活性,撷专业之美感,显德育之魅力,服务于艺术专业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是艺术职业院校特有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